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凄美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然而,现实的生态状况一度隔断了朝向理想的通路,诗意栖居的“他者”正在承受不能承受的破坏。当此之时,我们党科学汲取东西方生态智慧,在十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提上突出地位,并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呼声,这使诗意地栖居真正具有了可能性。
天人合一,诗意栖居的原初表达
人,从一开始便打量着、好奇地注视着这个作为“他者”的自然界。生存是人的第一本能,人类的生存冲动构成了已有社会历史的恒久原动力,推动人类不断汲取自然资源、按照自身意志改变着大自然的本来面貌。伴随着这种改变,农业、工业等迅速发展起来。人,真切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一切。
尽管远古时代的主要命题都围绕着“生存”“汲取”展开,但古圣先贤也意识到了自然界对人类的重要,并萌发出了许多生态智慧。那是“诗意栖居”原初的朴素表达,中西哲人都曾对此有所阐发。
中国古代哲人的生态智慧最为深邃,集中体现为视宇宙万物与人自身为一体的、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理念。
《周易》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如强烈的忧患意识、反对浪费和破坏资源、倡导把天地万物与人类道德紧密联系等思想,都反映出先民在实践过程中自觉地把自然纳入视域进行考量。例如,《易·乾卦·文言》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表达。
儒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比较丰富的理论,如孟子强调“天”与“人”相通的特性,要求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宋代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直接表达了人对待自然应该有的态度。道家创始人老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求人类遵循自然规律、保持自然的朴质本性,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之伴生的是古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的“诗意”情怀。
西方古代哲学中也有丰富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表现为整体性的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往往把整个自然界视为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生命体,认为它是由许多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的和谐共生的整体,其基源或为“水”,或为“气”。这些整体性观点虽然朴素,但也显示出了生态思想的萌芽。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判断具有一定的生态文明之义。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希腊人那里——正因为他们还没有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分析——自然界还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
生态处境,梦想与现实断裂之痛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警告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会进行报复。今天,这一警告正在逐渐变成现实。人类对自然的恶性掠夺所导致的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正在“反馈”给人类自身。
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酸雾、海水污染、淡水短缺、森林消失、物种锐减、土壤退化……种种生态问题正在导致全球生态系统濒临失衡。例如,气候变暖正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臭氧层破坏,人类皮肤癌患病率增加;空气质量下降使人类的基本生活资源难以得到保障;大量珍稀动物惨死在愚昧与贪婪者的枪口之下,生物多样性以空前的速度被破坏。人类活动在严重动摇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同时,也使自身陷入生态灾难的威胁之中。
具体到我国,生态形势亦十分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由于利益驱动,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大大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一些城市或农村不惜“退耕”、毁坏大量农田建设所谓的“度假村”、“乡村别墅”,使作为生存之本的土地渐渐萎缩;也是由于利益驱动,一些土壤被大量施用化肥而非农家肥,农业产量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土壤的“底气”却丧失殆尽。
上述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人类盲目扩大主体性,违反了生态观。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人立足实践用辩证思维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辩证统一;人类不应视自然界为纯客体,也不应以自我为中心;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互化关系,即客体主体化的同时主体也在客体化。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人类精神领域中的情感因素都是在自然、存在的前提下进行的。
恩格斯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力量,同时也告诫我们:“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为了“诗意栖居”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摆脱环境困境而做出的科学回答。十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永续发展”,让人感觉到民生的温度,既振奋又充满希望。
如何走进“美丽中国”?首要一点——须看到并认同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一致性。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真正落实。“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等理念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也是生态文明的不二选择。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当下仍需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反思我们的观念和实践,采取切实措施,最终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成“美丽中国”。如此,人不仅有了栖居的前提,诗意也有了生发的空间。
发挥制度优势尤为关键。目前,生态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普遍,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在组织、管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优势地位和作用,发挥制度的保障、调控、监督、执行、惩罚等作用。
有了合理的制度,还须扩大生态建设的参与主体。生态文明不是形而上的抽象道理,是要落实在形而下的具体实践。生态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建设美丽中国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期许。要真正实现这个理想,必须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体群众视为主体,发挥积极性、形成合力。只有全民族的生态素质得到提升,一个美丽的中国才会如约而至。
最后,必须以生态价值引领增长方式。长期以来,评价地方官员政绩以GDP为主要标准,生态价值的引领作用却被忽视,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果”,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必须转换地方官员政绩评价标准,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使其真正意识到:牺牲环境利益的“饮鸩止渴”行为必须摒弃。
二、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陈与义《送人归京师》
三、云山有意,轩裳无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刘致《山坡羊·燕城述怀》
四、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五、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六、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晚秋》
七、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八、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曹豳《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
九、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十、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陆龟蒙《白莲》
十一、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十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十三、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高翥《清明日对酒》
十四、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陆游《关山月》
十五、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十六、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李贺《致酒行》
十七、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李白《大堤曲》
十八、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杜甫《野望》
十九、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刘沧《赠道者》
二十、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司马扎《宫怨》
二十一、点点行行泪痕满。——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二十二、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李白《劳劳亭》
二十三、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张籍《没蕃故人》
二十四、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二十五、池上凭阑愁无侣。——柳永《甘草子·秋暮》
二十六、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二十七、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二十八、愁望春归,春到更无绪。——文廷式《祝英台近·剪鲛绡》
二十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三十、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沈约《夜夜曲·河汉纵且横》
三十一、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韦庄《金陵图》
三十二、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十三、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
三十四、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三十五、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曾允元《点绛唇·一夜东风》
三十六、日永如年愁难度。——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三十七、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三十八、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与恭《思母》
三十九、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四十、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四十一、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虞集《挽文丞相》
四十二、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四十三、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四十四、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四十五、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史达祖《双双燕·咏燕》
四十六、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四十七、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
四十八、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四十九、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李商隐《安定城楼》
五十、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五十一、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五十二、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李商隐《夕阳楼》
五十三、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杜甫《对雪》
五十四、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五十五、万结愁肠无昼夜。——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五十六、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五十七、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五十八、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李白《秋思》
五十九、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
六十、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高適《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
六十一、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六十二、歌声未尽处,先泪——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六十三、心儿小,难着许多愁。——吴淑姬《小重山·春愁》
都可以换开没关系.
在一节数学课上,
这堂对于那个女孩来说,
应该很漫长.
当老师讲道:
"接下来,同学们开始做习题吧!"
几乎就在这同时,
老师大声呵斥:
"那个女生,你给我出去."
说完,
全班同学的目光集聚到了,
老师愤怒的目光,
所指向的那个地方,
是的老师气愤极了,
一面嘴里解释着:
"你们不要太目中无人了.
刚说完就扭过头去说话.
太过分了."
全班一片寂静,
此时,那个女孩打破了寂静,
站了起来,
用娇嫩的声音,柔嫩的目光望着老师,
同时说了一句让所有的学生都出乎意料的话,
"老师,对不起!"
也许这句话,
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
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说过,
或许你只会在没有人的地方
你可以将它说出口,
或许你口中的"对不起",
只会让对方听见.
我想没有几个人
可能有这么大的勇气,
能够在这么多人面前说出
这句也许有的人一辈子
也没有勇气说出的话.
老师也诧异极了,
"你说什么?"
"老师对不起!"
那个女孩望着老师,
企求老师的原谅.
希腊是一个旅游圣地,也是一个宗教和神话并存的国度。此次前往希腊,正是看中梅特欧拉的宗教魅力,以及她独有的修道院神奇建筑风情。
相传14世纪,来自希腊北方的修士Athanasios来到了此地,看到嶙峋奇石环绕,仿佛置身于天上人间,因而取名为——梅特欧拉,即“漂浮半空中”之意。并且兴建了一座“大梅特欧拉修道院”,开启了不朽的宗教传奇。
梅特欧拉有着许多高耸林立的奇石群,持续几百万年的风化和剥蚀,形成了此地奇特的石头风景。壮大的巨石群林立于平原之中,宛如架设于天空与大地之间的桥梁。从14世纪开始,梅特欧拉建立了大大小小二十四座修道院,但二次世界大战时被炸毁了许多间,令人遗憾的仅留下焦黑的碎石,如今只剩下六间修道院。
希腊的火车很干净,坐椅很舒服,只是火车的速度有点慢,走走停停,每到一个站台都会停上几分钟。这样慢悠悠驶了几个小时后才到达卡兰巴卡小镇车站,叫了辆TAXI,直奔位于岩石上的“天空之城”。
朝圣修道院
前往梅特欧拉。山路蜿蜒,小道崎岖,树荫婆娑,繁花似锦,耸立的高山上,一座座修道院时隐时现,让人充满向往和期待。
这一带的道路其实并不复杂,完全按照参观顺序而建,只是山路需要小心慢行,一路上有很多观光大巴。我到达的第一座修道院叫圣尼古拉斯修道院,是六座修道院中最矮的一座,始建于16世纪。修道院虽矮,但对徒手的人来说,爬上去也不容易。虽然现在已有大路修成供游客攀爬,但最近的路其实依旧是古时修道士们修葺的狭窄小路。它用木桩做成型,然后用泥土填满。小路杂草丛生,有时候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梅特欧拉沿途风景怡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远观各座修道院的景色。我走过一段段长长的、从岩石中开凿出来的台阶,然后小心翼翼地跨过架在悬崖峭壁上的桥梁,这才进入圣尼古拉斯修道院的大门。修道院是用石头建造,红瓦房顶和木质走廊,每一个修道士都有一个狭小的房间,修道院里的教堂和食堂,都保留着几个世纪前遗留下来的风格。
旅游攻略
交通:从雅典Larissa火车站每日有两班火车开往希腊中部的小镇卡兰巴卡。梅特欧拉距离卡兰巴卡镇约15分钟车程。
门票:六座修道院门票都是2欧元。
参观时间:每家修道院休息时间不同,基本上是轮休的:圣尼古拉斯修道院早上9点到下午1点,周五不开门;圣芭芭拉修道院早上9点到下午6点,周三不开门;圣万兰修道院早上9点到下午1点,3点半到6点,周五不开门;大梅特欧拉修道院早上9点到下午5点,每周二关门;鲁桑奴女子修道院早上9点到下午1点半、3点半到5点半,周一不开门;Ag Triada修道院早上9点到下午5点,周四关门,有时候周五。
进入教堂之前会有一个前厅,放置了一些蜡烛和一幅圣像。当地人的做法是:先往蜡烛边的小箱子里放几枚硬币,取3支蜡烛点燃,插在中间放置了沙土的盆中,然后全家老小一一亲吻圣像,双手合十祷告再进入教堂,接着在每位圣像面前都亲吻祷告。
从教堂出来往最上面走,会有个小园子,种着很好看的花,打扫得一尘不染。小花园上面的视眼很开阔,可以眺望其他修道院,或者山下的城市。看着脚下的繁华,想着自己站的是修道士们费劲修建的圣土,心灵会受到非常强烈地冲击。
梅特欧拉的修建,目的是用难以攀爬的方式到达这个世外桃源来虔心修炼。目前山上已经修建了盘山路,可以开车直接到山顶,再沿着巨石修了一条小路方便游客参观和游览。每个修道院的格局都差不多,主要部分是教堂,圆圆的屋顶,从顶棚到墙壁都画满了壁画,内容基本上都是圣像,也有当时战争时期的血腥杀戮场面。教堂里走上一圈,中间是主教宣讲教义的地方,因为是依山势而建,就地取材,所以教堂未必规则,光线近乎灰暗。遗憾的是修道院不准拍照,只能偷偷摸摸抓拍几张。
最受欢迎的大梅特欧拉修道院
在山上所有的六座修道院中,大梅特欧拉修道院是修道院中位置最高的一座,也是参观指数最高的一座。始建于1356年到1372年,而它高大圆顶的教堂是在16世纪根据传统的拜占庭方十字形式教堂修建的,里面还有许多珍贵的圣教遗物对外公开展示。
大梅特欧拉修道院教堂里的壁画美轮美奂,据说都是16世纪刻画上去的。只可惜我对欧洲宗教文化不太熟悉,壁画的含义几乎不懂,只看得出画的内容基本上是些耶酥受难和耶酥被火化的情节,以及一些血腥暴利的场景,诸如砍人头、剁双脚等等。
在大梅特欧拉修道院的一个小角落里有间诡秘的小屋,里面供奉着曾在这个修道院里生活过的修道士遗骸。屋子里点着蜡烛,在阴暗的烛光映射下,可以看到周围的墙上堆满了一排排的骷髅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站在屋子里,会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大梅特欧拉修道院经过多次扩建,里面除了有教堂、花园、教士住所外,还有医院、蓄水池和各种地窖,功能相较其他几个修道院更为完善。在16世纪时,修道院的辉煌达到了顶峰,收到了皇室的捐赠和支持,另增加了厨房、塔楼等设施。所有来梅特欧拉参观的巴士都会在这里停留。
风格不一的修道院
梅特欧拉有两座女子修道院,无论是在地理位置上,还是在景观上都别具一格。圣芭芭拉女子修道院是一座很小的修道院,但五脏俱全,有一个很小的房间作为教堂,装饰着铂金的壁画。站在室外还能清楚地看到对面的圣万兰修道院和大梅特欧拉修道院。鲁桑奴女子修道院可以各种角度观赏周边的景致,并且随着观赏角度而呈现不同的风貌,因此誉为梅特欧拉最优美的修道院,大部分明信片都以它为卖点。修道院里面的壁画很俊丽,没有那些残暴的画面,大都是些圣母、圣子、天使们在一起的和谐场面。
终究是女子修道院,多了些娇柔的感觉。女性观赏这些修道院是有些限制的,修道院规定女生不能穿吊带、背心、凉托和短裤。假如女生穿着过膝的长裙,就需要围上修道院供给的披巾才可入内,对男生则没有这样的要求。由于修道院的风格独特,院内所存留的16世纪壁画遗迹,已于1988年被列为世界遗产。
圣万兰修道院,是梅特欧拉第二大修道院,仅次于大梅特欧拉修道院,修建于1541年。此处的游客明显比前面几处小的修道院多了起来。Agia Triada修道院,也就是Holy Trinity修道院,中文经常被译为“圣三一修道院”,是六座修道院中的最后一座。远远望过去,它屹立在一座独峰之上,让人怀疑该如何才能到达。后来我发现附近有索道,可惜只给工作人员使用,而且空间狭小,设备也很简陋。还是老老实实爬山吧。要先下山才能上山,艰难地爬了大半个小时。很难想象在原来没有这种石阶的时候,修士们仅靠绳索和吊篮,是如何在山顶之上修筑起这些修道院的?修道院上面可以看到山下的全景,美不胜收。
回首天空之城
来梅特欧拉的人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朝圣修道院,而另一种则因攀岩而来。由于奇特的地貌,这里是世界攀岩的圣地,每年都会吸引很多徒手攀岩的爱好者前来,当地有很多攀岩俱乐部可以接待安排。
矿井火灾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内因火灾是矿井火灾的主要类型,而煤炭自然是导致内因火灾的主要原因。我国存在煤炭自燃的矿井占矿井总数的56%,具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煤层数占累计可采煤层数的60%;煤炭自然而引起的火灾数占矿井火灾总数的85%-90%[1]。煤自燃指标气体指能预测和反映煤自然发火状态的某种气体,这种气体的产率随煤温上升而发生规律性变化。煤炭自燃后随着氧化程度的不同将依次逸出各种气体,这些气体的出现及其释放量基本能准确反应煤炭的自燃程度。因此,准确地分析煤炭自燃逸出气体及数量,可以更好的进行煤炭自燃的治理[2]。
但是各种指标性气体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要结合不同煤矿和煤样的具体情况以及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找出矿井火灾自燃指标性气体浓度在不同粒径与不同温度下的变化情况,来确定不同风量对本矿井煤炭自燃的影响。但是在矿井的实际情况下很难进行研究,所以实验室的模拟实验研究成为当前情况下较为合理可行的方法。本实验在程序升温的条件下测定不同粒径的气体产生量,以分析不同风量下的煤的自燃特性,这对于研究本矿煤炭自燃机理、预测和防止煤层自燃具有重要的意义[3]。
1实验装置系统
为了研究聚鑫龙煤矿的煤炭的自热过程中在不同的温度下与不同的粒径下释放出的气体的成分与浓度的变化情况,进而为确定煤炭的不同粒径对煤炭自燃的影响情况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本实验设计制造了模拟煤炭自燃的实验系统。
该试验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1)氧化热解装置:由煤样罐、恒温加热箱和保温层组成;
(2)通气系统:由空气泵、缓冲罐、流量计和通气管道组成,氧化煤样用的空气由风机供给, 通过流量计、管路进入氧化炉的底部的环形管, 为了使气流均匀, 在环形管的两侧和下部钻有小孔;
(3)气体分析装置:采用GC4000A气相色谱仪,配以氢焰检测器和热导检测器组成,热导检测器(TCD):灵敏度S≥5000mv.ml/mg(苯) ;噪声≤0.1mv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灵敏度M≤1×10-11g/sec;噪声≤5×10-14A;
(4)煤温检测及温度控制装置:煤温由插入煤体的热电偶和毫伏特表配合测定,煤温的控制由程序自动控制精度为0.1℃。
2实验方法
根据氧化试验的需要和采样标准,在新暴露煤壁采集新鲜煤样,并现场密封,然后运至实验室。实验时打开密封袋,将大块煤粉碎,实验粒径0~7mm。实验煤样为200克,分别取0~1mm、1~3mm、3~7mm煤样放入加热炉内进行试验。
确认实验仪器状态良好,各种相关仪器运行正常后,向煤样罐中加入待测煤样。以60mL/min的稳定流量向煤样罐中通入标准干空气。插入热电偶采集煤样的实时温度,开启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加热煤样至30℃,将恒温加热箱设定为1℃/min程序升温,煤样温度从30℃开始,在30℃~310℃每隔20℃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恒温加热箱出口的各种气体浓度进行测定,在310℃~400℃每隔30℃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恒温加热箱出口的各种气体浓度进行测定,并记录,当煤样温度升高到400℃实验停止。
3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试验中测定了各种煤样在不同温度与不同粒径下的CO,CO2,C2H6,C2H4的浓度值。
3.1 煤炭自燃指标气体的选取
选择适当的指标性气体是应用气体分析法进行煤炭自燃早期预报的前提。而指标性气体一般认为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灵敏性:当煤炭发生自热且煤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该气体一定会出现,并随着煤温的升高其生成速率稳定增加;(2)规律性: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各种煤样在热解时,出现该气体的最低温度基本相同,其生成速率的变化与煤温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且重复性较好;(3)可测性:现有检测仪器能够检知并能满足检测要求[4];(4)唯一性:仅因燃烧才会出现的气体;(5)单调变化性:浓度随温度单调上升或下降,呈现较强的规律性;(6)早期呈现性:指标气体必须在煤炭发生早期出现,以便于及早进行预警[5]。
3.2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了煤样中的CO、C2H4和CO2 各气体浓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2、3 所示。
(1)煤氧化过程中,CO、CO2气体析出随氧化温度的升高,由缓慢增加变至急剧增加。综合3个煤样的CO检测出的温度,可以认为聚鑫龙矿CO出现的临界温度为30℃左右,而3个煤样在210℃~230℃时出现斜率增大的情况,并且呈现单调递增的趋势,以此可认为聚鑫龙矿的CO发生速率临界温度为210℃。在低温氧化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的CO2气体,而CO2一般不做指标性气体在此仅作为煤样燃烧速率变换情况的参考气体。
(2)C2H4在氧化过程中的析出规律与CO和CO2相似,也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有缓慢增加到快速上升。3组煤样中0~1mm组产生C2H4的起始温度最低大约在150℃左右但是生成量很小,而3组煤样产生气体的温度平均在200℃左右,所以认为聚鑫龙煤矿的C2H4的出现临界温度在200℃左右。目前一般认为C2H4与煤温之间的关系明确而又简单,环境对C2H4产生的影响很小,因而许多国家都趋向于在测定CO的同时也测定C2H4值[6]。
4结论
(1)通过实验研究,聚鑫龙煤样在氧化过程中有规律的出现CO气体,其生成量随煤温的升高而增大,因此CO可作为预报煤炭自燃的标志性气体,C2H4 作为辅助指标气体而C2H6 不能作为指标气体。
(2)煤样的热解实验气体浓度随温度变化图表明:当煤温升至约200℃左右时,检测到的指标气体CO浓度随煤温升高迅速增加;当煤温升高到300℃时C2H4浓度迅速增加;若条件合适,煤样将很快进入煤炭着火状态。因此,聚鑫龙煤矿采空区与工作面来说,当能同时检测CO 、C2H4气体,并且其气体浓度稳定增大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煤的氧化自燃。
(3)温度一定时煤样热分解生成的CO 、CO2 及C2H4 浓度均随粒径变小而增大故针对聚鑫龙煤矿的煤的粒径越小煤的自燃性越强。
参考文献
[1]王德明.矿井火灾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2]王省身,张国枢.矿井火灾防治[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
[3]王云.矿井火灾预防与处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4]谢振华,金龙哲,任宝宏.煤炭自燃特性与指标气体的优选[J].煤矿安全,2004,(2):10-12.
[5]朱令起,周心权,谢建国,朱迎春.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实验分析及优化选择[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25(4):44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