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元宵节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范文第1篇

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描写春节的诗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范文第2篇

关键词:杨钟羲;《雪桥诗话》;节日民俗;清朝京师;盛世图景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4-0021-03

杨钟羲《雪桥诗话》四集收录了大量有关节日民俗的作品,描摹了京师上元节、中元节、中秋节等节日的热闹场景,将元宵节的张灯、观灯,中元节的放河灯以及中秋节的兔儿爷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作者对清朝盛世图景的讴歌,寄托了这位清朝遗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一、上元节

《雪桥诗话续集》收录了清朝浙派诗人符曾的《都城上元竹枝词》,作品用浓墨重彩渲染了京师上元夜张灯结彩、万家齐红、热闹非凡的场面,生动深刻地反映了北京下层民众的生活。游人齐集琉璃厂,用各式各样的花灯来展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上元夜的元宵更加重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上元之夜,也让人的心灵和情感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和满足,人人心中有赏心乐事,以求不辜负这良辰美景。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传统民俗,北京城也不例外,“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的竹枝词把制作元宵的馅向世人作了介绍,充满了深厚的生活情趣。“星月高高三五明,天街相约上桥行”[1],描绘了北京城“走桥”@一习俗,传说这样可以在一年内消除百病。

元宵节俗称“灯节”,张灯、观灯是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内容。老北京人一年当中有两个玩灯的节日,上元和中元,以上元最为热闹,时间为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五天。正月十三日为“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七日为“罢灯”。花灯,最早只有皇宫和达官贵人正月十五晚上在自家门口挂几盏灯,借以炫耀门楣。后来,民间富民也争相效仿,灯市也就应运而生,元宵张灯、赛灯、观灯也就逐渐成为普遍习俗。

到了清代,将灯与市分开了,人们仍习惯地称为灯市,但这种灯市已无贸易性质,而只有娱乐性质了。所以更为确切地讲,乃是灯会。清代元宵夜市很讲究张灯,寄寓升平盛世。当时,内城以东四牌楼、地安门为最盛;其次是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外城是正阳门外大街。这些地方的铺户,争奇斗胜,多姿多彩的花灯竞相亮相。有的别出心裁,搞冰灯会。上元之夜,无论官宦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不约而同地上街观灯,形成万家空巷之势。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上元”条记载:“十四至十六日,朝服三天,庆贺上元佳节。是以冠盖蹁跹,绣衣络绎。而城市张灯,自十三日至十六日永夕,金吾不禁。悬灯胜处,则正阳门之东月城下、打磨厂、西河沿、廊房巷、大栅栏为最。至百戏之雅驯者,莫如南十番。其余装演大头和尚,扮稻秧歌,九曲黄河灯,打十不闲,盘子,跑竹马,击太平神鼓,车中弦管,木架诙谐,细米结作鳌山,烟炮攒成殿阁,冰水浇灯,簇火烧判者,又不可胜计也。然五夜笙歌,六街骄马,香车锦辔,争看士女游春,玉金貂,不禁王孙换酒。和风缓步,明月当头,真可谓帝京景物也。”[2]这条记载的“冰水浇灯”是清朝特有的灯火景观,冰灯习俗来自于满族,体现了作者对本民族传统的热爱。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灯节”条记载:“自十三以至十七均谓之灯节,惟十五日谓之正灯耳。每至灯节,内廷筵宴,放烟火市肆张灯。而六街之灯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工部次之,兵部又次之,他处皆不及也。若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亦稍有可观。各色灯Z多经纱绢玻璃及明角等为之,并绘画古今故事,以资玩赏。市人之巧者,又复结冰为器,栽麦苗为人物,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殊可观也。花炮棚子制造各色烟火,竞巧争奇,有盒子、花盆、烟火杆子、线穿牡丹、水浇莲、金盘落月、葡萄架、缁稹⒍踢脚、飞天十响、五鬼闹判儿、八角子、炮打襄阳城、匣炮、天地灯等名目。富室豪门,争相购买,银花火树,光彩照人,车马喧阗,笙歌聒耳。自白昼以迄二鼓,烟尘渐稀,而人影在地,明月当天,士女儿童,始相率喧笑而散。市卖食物,乾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亦所以点缀节景耳。又有卖金鱼者,以玻璃瓶盏盛之,转侧其影,大小俄忽,实为他处所无也。”[3]这条既有对灯市历史的记录,又有对灯市活动内容的详细介绍,更有对灯市繁华的大力描摹,可与《雪桥诗话续集》的描写结合起来欣赏。

《雪桥诗话余集》描摹了百肆聚集、妇孺戏乐的情景,收录翟灏的《上元日游琉璃厂观百戏五十韵》,刻画了游琉璃厂观百戏的所见所闻所感,歌舞喧天的盛世景象向世人展露无遗,也暗寓了他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与颂扬,那种今非昔比的感慨与苍凉也充溢在字里行间:“琉璃厂市窑甸为烧瓦公所有。瞻云阁前有小石桥,名厂桥。正月厂甸百肆所聚,妇孺插戴玩弄之物及戏乐为多。旁有吕祖阁,妇女烧香者尤众。”(翟晴江《上元日游琉璃厂观百戏五十韵》)[4]

《雪桥诗话三集》收录赵昱的《都下元夕偶出・应天长》词:“铜街绮月,珠市暗尘,暄阗踏灯春夕。是处南油西漆鱼龙戏。蟾白良宵,夕欢醉惜。想尽戴孟蝉妆额。肯闲坐,负鼓儿郎太平挝拍。”[5]如此良宵,踏灯赏月,笙歌欢笑,好不热闹!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琉璃厂店”条记载:“琉璃厂……每于新正元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灯屏琉璃,万盏棚悬,玉轴牙签,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填街。”[2]这条展示了琉璃厂店商侣遍地、百货云集、游人络绎的喜人场面,对《雪桥诗话》的记录起到了相互映衬的作用。“岁时杂戏”条,记录了元宵期间杂戏的盛行:“元宵杂戏,剪彩为灯。”[2]男女老少用最热情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也玩出了盛世的喜乐与安康,读之令人神往,与《雪桥诗话》中符曾的诗可参照来阅读。

二、中元节

清朝京师的中元节更是热闹非凡:“都城中元,群儿手持荷叶灯晚行街市,翠盘明烛,摇漾可观。刳西瓜去其瓤,中空外朗,凉碧莹然,更有雕刻花木鱼鸟诗句者。星星灯以青蓬蒿折枝,上缀香条千百,k之高擎聚观,火星繁盛。都城少河渚,其岸莲灯则晚用莲灯施于陆地,即当水上也。”

《雪桥诗话三集》收录赵功千《灯词四咏》:

“小焰迢迢绿意生,儿童擎向六街行。露盘旋k秋香过,凉月纷纷满禁城。”

“一碗玲珑蔓蒂形,檐花凉借晚荧荧。东陵五色华巧,十样琉璃小青。”

“向晚齐攀火树红,繁星点点缀秋蓬。凉风刚及西流月,一穗烟霏紫陌中。”

“陆海扬生罗袜尘,瑜珈莲焰照行人。从今不识凌波冷,暖贴宫云步步春。”[5]

《雪桥诗话三集》描写了都城中元节群儿争持荷叶灯嬉闹玩耍的生动画面,又对星星灯作了生动的描写,把莲灯施于陆地的景象也作了展示。“向晚齐攀火树红,繁星点点缀秋蓬”,赵昱的灯词四咏则对禁城小儿的喜悦欢笑作了更详尽的刻画。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元”[2]条和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放河灯”[3],记载了中元节设盂兰会、建盂兰道场、放河灯、放荷叶灯的习俗。

农历七月十五盂兰节,就是中元节,荷花灯是北京中元节必有的点缀。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荷叶灯、蒿子灯、莲花灯”条记载:“中元黄昏以后,街巷儿童以荷叶灯燃,沿街唱曰:‘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又以青蒿粘香而燃之,恍如万点流莹,谓之蒿子灯。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纸制成莲花、莲叶、花篮、鹤鹭之形,谓之莲花灯。”[3]“这种灯很轻巧,用白棉纸剪成大莲花瓣,染上粉红颜色,趁半干时,把它卷压成弧形花瓣,圈一个竹篾或硬纸板圈,把这种‘莲花瓣’上下贴两圈,如佛像座下‘莲花座’形状。下面再贴一圈用绿色软纸剪的穗子,象征‘荷叶’。用一个小竹竿挑着,中间插一小蜡烛,便是一个莲花灯了。……旧时七月十五孩子们玩的灯最妙的就是莲叶灯、蒿子灯。砍一个长柄莲叶,中间插一小签,点个小蜡,扛着在胡同中玩,就是个最妙的‘灯’。拨一株青蒿子,蒿子枝上系上许许多多点燃的‘线香’头,便是别开生面的‘蒿子灯’。”[6]

中元节是道教节日。道教认为,“三元”乃“三官”之别称。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系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中元节又称“中元地官节”,系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又称“下元水官节”系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佛教徒在这天要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也叫盂兰盆斋、盂兰盆供。晚清,北京的寺庙大都举办规模不同的盂兰盆会和中元法会。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法船”条和“盂兰会”条[3]都对中元节这一道教节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三、中秋节

北京旧时过中秋节,有一样外地没有的最招孩子们喜爱的怪东西,即“兔儿爷”。这又像是玩具又像是神灵的怪东西,就是一种泥人玩具,说的具体些,就是一种用模子脱出来的、人身兔面泥俑玩具。泥人脸上红白相间,风趣喜人;嘴是‘兔唇’,画成一个红色的三叉形,上面有两根大耳朵,做成一个银枪金甲红袍的坐像。兔儿爷有大有小,最大的三尺多高,小的有四五寸高。有一种嘴唇做成活络的,空心中有线可拉,拿在手中玩,一拉中间的线,嘴唇就乱动,非常惹人喜爱,叫作“刮打嘴兔儿爷”。

《雪桥诗话余集》将北京中秋节特有的“兔儿爷”加以突出:“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李丹壑《中秋词》云:‘饼面符心绘月宫,如人老兔立当中。上京风俗徒能记,水调歌头和未工。’……丹壑髫龄随侍,生长京华。矮马香尘,听太平之秧鼓;臂鹰窄袖,学戚里之雄儿。官编修者二十年,乙丑分校,仇沧柱出其门下。己卯丁文定忧,归不复出。故时有江湖魏阙之思焉。”[4]杨钟羲对京师中秋节用泥捏兔儿爷爷的习俗作了介B。李孚青的《中秋词》更是对京城昔日的繁盛作了描绘,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彩兔”条记载:“京师以黄沙土作白玉兔,饰以五彩妆颜,千奇百状,集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2]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兔儿爷摊子”条记载:“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余匠艺工人无美不备,盖亦谑而虐矣。”[3]这两条记载说明了兔儿爷深入人心,深受百姓的喜爱,也表现了北京人的世俗生活情趣。

《清稗类钞》“中秋泥塑兔神”条记载:“中秋日,京师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帖金泥,身施彩绘,巨者高三四尺,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以香花饼果供养之,禁中亦然。”[7]“兔儿爷不仅是一种泥塑玩具,供给儿童娱乐,借以烘托节日气氛,而且它还是融人、兽、神三者为一体的偶像。在它身上,集中体现了北京人的宗教观、北京人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以及北京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它的产生和流传,表达了北京文化的多方面内涵。”[8]

综上所述,从杨钟羲《雪桥诗话》四集对节日民俗的收录及描述是他对清朝京师盛世图景的描绘,更有他本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还有对美好热闹景象一去不复返的感慨。

参考文献:

〔1〕杨钟羲.雪桥诗话全编(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2〕[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3〕[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4〕杨钟羲.雪桥诗话全编(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5〕杨钟羲.雪桥诗话全编(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6〕邓云乡.燕京乡土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范文第3篇

一、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我们的语文学习,必须开拓生活领域,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中进行综合性学习,确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根据单元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的主题,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 家庭、 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如在开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专题性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比一比。

谁知道的多?你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

2、说一说。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食品里也包含有我们的传统文化,说说与传统文化有关的食品。

(元宵节 汤圆 端午节 粽子 中秋节 月饼)

3、听一听。

这些传统节日的得来还有一番来历呢!请各小组推荐的故事大王来给我们讲讲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故事,以及他们收集到的资料。

春节 有关“年”的传说,为了辟邪,有了过年发“压岁钱”、放鞭炮、 贴门神的风俗。过年贴对联、“福”字是对新的一年美好的祝愿。我还收集到了几副对联。“春回大地人间暖,绿染乾坤万物苏。”“山青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

端午节 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我还收集到了有关屈原的诗。我知道屈原的作品有九天、招魂、天问……我还知道“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中秋节 讲“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实现了人们登上月球的梦想。

重阳节 我知道重阳节有登高望远的风俗习惯。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写的在重阳节诗人王维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狠抓听、说、读、写训练,全面协调地提高语文素养。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内部多个方面的加强联系,是知识和能力的结合,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综合性学习既为听、说、读、写创设了生活化的情境,又为学生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于活动中。如在“春天的发现”综合性学习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找春天 (春游)感受早春的到来。我找到的春天在草尖上、在嫩芽里、在桃花粉红的笑脸上、在哗哗的小河里、在……

2、画春天 用多彩的笔画出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3、说春天 结合画说说春天是什么样的?在我眼中春天是五颜六色的野花,在我眼中春天是绿绿的草,在我眼中春天是……

4、唱春天 唱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

5、颂春天 收集积累有关春天的诗、词语和句子。

我知道《草》这首诗是写春天的,我最喜欢这一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还积累了这些词语和句子,草长莺飞、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6、写春天 用自己的笔把你感受到的春天写下来。

三、凸现综合性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创新精神。

新课标中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会想。”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收集材料,主持活动,评价。使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东西在实践中运用,获得锻炼的机会,也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后,要求演故事,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步骤:

1、创设任务情境。

在《陶罐和铁罐》的学习中,我是这样引导提出把这篇课文演下来的。同学们都被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所吸引,那你们想不想也来当当陶罐和铁罐,表演给大家看看,让我们来举办一个表演大赛。

2、制定活动计划。

引导各小组制定一个“演一演”活动计划。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人员的分工、 准备工作等,做到分工明确,心中有数。对制定计划有困难的小组,要给予关注和指导,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3、充实活动内容。

引导学生在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增加铁罐和陶罐之间的对话及一些旁白。表演的语言、动作、神情、表演方式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主创作。

4、体验活动过程。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范文第4篇

当一位中国古代女性将各色头饰装点上云髻之时,步摇几乎是绝对不可缺席的主演明星。东汉刘熙《释名》如此定义:“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因为簪头垂有珠子串成的挂络——或称流苏、挑牌,会随着插簪人的行动不停轻摇,于是名之为“步摇”。历代艺术表现与出土文物中,带有串珠流苏的花簪现影的频率极高,这些步摇在造型、纹样组合乃至寓意上的缤纷多变,灵活无定,显示出中国古人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以及高度自由、不受拘束的创造力。

步摇中,最常见的造型为钗头嵌接一只金、玉、水晶做的凤、鸾、雁等飞禽,呈展翅翱翔之姿,鸟喙里垂下珠串流苏。金或玉的花朵、云头昂起在钗端,其下悬吊坠饰,也是广受喜爱的流行款式。不过,古代的簪钗取材广泛,简直没有任何约束,匠人们兴之所至,几乎能将一切物件转化成钗花的主题。其中,采用戟、钺、锤等兵器造型的花簪,大约尤其衬出我们今人在饰物设计上的缺乏胆量,如《儿女英雄传》里就写道,安太太“戴着一枝方天戟,拴着八颗大东珠的、大腰节坠角的小挑(即小珠串)”。此外,僧人使用的带环锡杖,仪仗中使用的挑杆,甚至龙头拐杖、竹杖,也——化成秀簪,飞上女性们的乌髻。明代定陵甚至出土了以金铸、玉琢的乌龟为钗头花饰的步摇,显然是寓意长寿,乌龟的龟甲以宝石或圆珠嵌就,口内衔着宝石串成的短挂络,憨态可掬。

至于吊在这些千姿百态的步摇钗下的流苏,那就愈加地随心所欲、活泼多趣,成了人们尽情挥洒才气的舞台。突出佳例为现藏首都博物馆的一件清代螺丝凤鸟纹步摇,凤喙所衔竟是一只金质鹦鹉笼,笼架上立有鹦鹉一只,足扣金链,甚至不忘将一对鸟食罐分置两旁。试想一位女性的髻侧始终有个袖珍的鹦鹉笼不安分地悄晃,任谁看到眼里,也要不禁莞尔。

同样迷人的还有朱家溍《故宫退食录》中所记往事:他的夫人赵仲巽有一位被下人呼为“五老爷”的女性长辈,善于培种袖珍葫芦。有一次结得了一个长仅三分多的小葫芦,赵仲巽就出主意,到玉作坊定制一根竹杖形的碧玉簪,然后由金店打一条赤金绦带,一端以圆环套在小葫芦的腰处,另一端挂于碧玉簪头,由此形成个带小葫芦坠的独特玉步摇,将坡“杖头惟挂一葫芦”的诗句予以形象化的再现。这则记载可谓显示了传统“高级定制”的雅与奢,顾客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让玉作坊、金店打造只此一件、别无重复的首饰。店家也会有各种现成主题提供给顾客,如以飞雁为钗头花,意味着“雁塔题名”,适合夫或子参加科举考试的女性主顾。不过,文化修养高、富有艺术才华的人士往往自行设计步摇的纹样与寓意,然后交由珠宝工匠依式巧造。

并且,女性们也不肯完全地依赖匠人。她们擅长女红,心灵手巧,所以时常利用各种成本低廉、宜于操作的材料,自己动手串制吊坠,缠挂在簪、钗头上,这样让鬓边风光不断更新,永不呆板。如果一位女性祈求早日生子,往往会将金、玉乃至犀角、玳瑁材质的花钱挂在钗头,据说这种花钱有“宜男”之兆。清时,北京的花市出售一种红丝球,茶杯大小的球体内藏有一个小铃,女性们就非常喜欢买入这种红丝球,然后亲手将其吊在钗头。于是,艳红的球儿在半空晃荡,映得粉面愈加娇艳,同时球中的小铃轻轻发出清响,女性那样行来的时候,一定别有一番风韵。

实际上,随着季节的变化、节日的轮转,女性们需按习俗在钗头缠吊各种带有相应主题的坠饰,这使得她们的髻畔鬓边一点不会单调,新颖的小饰物依次显影,韵味悠悠。

正月十五元宵节,吊坠应由“灯球”即小灯笼组成。女性把这些小灯笼挑在钗头,形成独特的上元节专款步摇。

立春时,则悬挂金箔、银箔或彩帛、彩纸剪成的小幡条,成簇飘在钗梁下的幡信随轻风舞动,让大家更能产生春意将至之感。

春天到来,百花盛开,此际时兴在钗头挑戴小花篮,以此应和当前季节的特点。

端午节时,绽放在钗头的小饰物更是热闹。其中最不可少的是符袋儿,袋内盛有道士施过法咒的符录与朱砂,据说可以避邪。宋代的高档符袋为珠袋,用金丝或银丝串系珍珠编成,实为精美的工艺品。非常珍贵的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中真的出土了一枚宋代珠袋,袋内有朱砂包,用银丝挂在一支金钗上,就插在墓主周氏的头部。明代万历皇帝的皇后即孝靖皇后入葬时,发髻上插有根梅花头银簪,簪头也挂有一个纱袋,内盛朱砂,考古出土时纱袋依然完好。

就在这一“随手自制主题型步摇”的传统中,聪慧的女性们开创了将小巧果实吊上钗头的做法——明代宫中,正月时,讲究以豌豆大的小葫芦吊在钗头。

宋人侯寘作有《清平乐》词一首,题为“咏橄榄灯球儿”,从词中可知,当时的女性把金箔、彩帛、彩纸等剪碎,贴在橄榄果的表面上形成花纹,这样让橄榄果转变成小彩灯笼的形象。然后用绒线吊住,系挂到簪钗头,在乌鬓边晃荡,为女性添媚,也为元宵灯节增添狂欢的喜气。

唐宋时代,女性还时兴把些小巧的鲜果直接挂到钗头,包括梅子、青杏,以此方式庆祝春去夏来,果实成熟。当时荔枝属于高档水果,于是荔枝上市之时,钗头挂荔枝也成了时尚。有个闺中约定俗成的规律是,无论是挂哪种果子,一定要取并蒂的小果作为吊坠,以此祈愿美满和谐的婚姻归宿。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汉字文化 诗歌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保留了国家的历史特点,具有传承性。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历程,作为主要语言教育工作者,教师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只有把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和渗透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我国的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蓬勃的发展。

一、汉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

(一)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编字猜字谜

组合法、象形法以及意会法是教师让学生明白猜字谜的三种方法。组合法是根据字谜的表面暗示,把要猜字的笔画进行加减,再组合另外一个不同的字。例如,四个人搬木头猜一个字,四个人把木头举起来,木头在上人在下,四个人一根木头就组成了“杰”字。在例如,一个人搬两个土猜一个字,一个人把两个土堆起来放一起就组成了“佳”字。

象形法是需要通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把字的P画来比拟成不同的事物。例如,窗下一支冲锋枪,因为“畀”字上部为田象形窗户,下部“丌”酷似一枝冲锋枪,所以这个字是“畀”字。再例如,草下藏着一只鸭(猜一字),谜底是"艺"。这里把"乙"字看作是"鸭子"的形象,谜面"草下藏"("草"字的下面部分掩藏起来)即为"艹",与"乙"合之为"艺"字。平地盖起楼三层(猜一字),谜底为"且"。"且"字底下一横看作"平地","且"字的整体结构就象是一座在平地上盖起的三层楼房。意会法是要用联想的思维去猜出字的意思,让学生有了一定的联想思维后老师再去解答,例如,“客满”猜一个字。客满就是人太多,谜底就是“侈”。采用这三种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同时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也提高了汉字的趣味性。

(二)了解汉字的起源对汉字趣味性的增加

要想提高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就要让他们先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例如,老师可以专门做一个汉字起源与发展的视频教学,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从商朝的甲骨文开始,历经了由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的发展历程,也可以让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文字的起源与发现》加深他们的了解。只有在学生足够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教学中的实际演练过程。

例如,学习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1》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图中的美丽秋天景色,说出图中的树木花朵都像什么字,再用多媒体的方式实际演练出这些字的发展历程,最后告诉学生要学的字都是根据图上的图像演变而来的。识字的过程一般都是从简单笔画的字到复杂笔画的字,这样的认识方式加深了学生对文字的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更使得学生了解了文字的魅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拓展课外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有学好汉字的信心。

二、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

(一)有节奏感的朗读能更好的体会诗中的情感

只有通过具有节奏和带有情感的朗读,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感知诗中所表达的形象,理解诗的内容体会更好的情感,所以对教师而言,要先培育学生读出诗歌美感的方法。例如,五言诗的诵读节奏或称音调节奏为上二下三,如唐代王勃的“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其基本句式也应为上二下三,即“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七言诗的诵读节奏或称音调节奏为上四下三,或上二中二下三,前两个字一起,顿下,两个字一起,顿下,然后三个一起,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等。

又例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末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在学生朗读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学生的发音和咬字重力,以及朗读的语气和语调的高低,有必要的时候可以搭配背景音乐,让学生更好的感受诗中的美感,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运用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如果只是仅仅理解了诗歌的内容而没有更好的领悟出诗歌的意境,那么也就不能学习到诗歌的精髓。如王维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景象,唯有“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必须用一个“长”字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个“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圆”“直”二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达到了至高的艺术境界。通过使得学生更好的体验诗中的意境,才能更好的对他们展示诗歌的魅力,产生对古诗中传统中国文化的兴趣[2]。

(三)感受诗歌中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最熟悉有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清明节等,这些不同的传统节日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氛围。传统节日也出现在了我国小学语文的教材课本中,例如,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在语文课本中就有描写春节的诗歌,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3]。

三、总结

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对待教学中的工作,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使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丽。

【参考文献】

[1]房殊.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