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陵十三钗影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徐克的3D武侠大片《龙门飞甲》和《金陵十三钗》撞车,不少电影记者选择先看《龙门飞甲》,再赶来《金陵十三钗》。他们说:“《龙》能拍成什么样不知道。《金》的效果可以想象得到。”确实,大致的故事已清楚,本以为情形可以预料。但当一切经过了制作方精心的打理,角色们活生生出现在银幕上时,我依旧被打动了。
视觉方面几乎无可挑剔。专访的时候,张艺谋坦承自己的优势不在于创作,而在于将好的剧本用最好的视觉呈现出来。片中有许多镜头让人难忘,透过彩色玻璃上的弹孔,十三钗摇曳步入教堂大院;教导队队长坠楼时引爆手榴弹,七彩的布匹随着断垣残壁一起绽放;还有战士们排成纵队冲向日军坦克,前人皆为肉盾,最后的爆破手滚入坦克底部引爆的长镜头。这些,都以慢镜头缓缓呈现,惹人热泪。张艺谋说,一部好电影最重要的是让你若干年后不记得片名导演演员,却能留下几组镜头。他做到了。
关键的是元素与主题。秦淮河畔的被张叔平的旗袍包裹,在教堂地下室内避难之初常常衣冠不整,男女主角的临别合体,这是“性感”。血肉横飞的战斗,尸布满道的场景,女学生跌楼的闷声,秦淮被日军糟蹋后的惨状,这是“残酷”。“性感”与“残酷”,这两个B级片的主打元素,《金陵十三钗》都拿捏得当,都在尺度内达到极致,但两者放在一起引发了争议。影评人程青松在微博上说:“看见宣传活动上让13个扮演的女演员,穿着旗袍,在台上扭来扭去,是要招徕顾客还是宣传电影?如果要去若干个城市,要这样走无数次?这电影的背景可不是《花样年华》,而是大屠杀。”在纪念日里,这样的质疑多了起来,文化评论家朱大可在文章《“十三钗”的爱国主义》里说:“一边是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和犹太人的哀歌,一边是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和中国人的视觉欢宴,它们构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令我们感到汗颜。我们将抱着自己的良知无眠,犹如抱着一堆荒诞的现实。”
张艺谋在接受采访时说:“战争片也好,关于的电影也好,大家拍了很多。我只能说,无论它们有多少,《金陵十三钗》都是一个非常特别、非常不一样的电影。”这份不一样,应该与“性感”有关。
但如果仅仅有残酷与风情,《金陵十三钗》的“申奥”信心一定还不会那么充足。“牺牲”与“救赎”是最打动观众的法宝,它们无处不在:教导队战士本可以逃离南京,却选择为了女学生战至最后一人;女学生孟书娟,为了同学能一道逃离南京,放弃了自己单独出城的机会;她的父亲“孟先生”为救女儿,忍辱做了“汉奸”,被女儿唾弃,只能唯唯诺诺协助贝尔,最终丧命;最大的牺牲则来自十三钗,她们和教堂孤儿一道装扮为女学生,怀揣玻璃、剪刀以必死决心赴“宴”。当然,男主角从一个只看重钱与性的“入殓师”,升华成放弃出城机会一心救人的“神父”,更是观众们揪心所在。
“以前求着我们,现在倒反而说出‘影院躺着挣钱’的话”VS“我觉得这事就是于冬有病”
就在《金陵十三钗》上映档期的前一个月,传出《金陵十三钗》的发行方新画面公司、华夏、中影联合向院线和影院发放了有关《金陵十三钗》的票价通知,单方面提高《金陵十三钗》最高限价的传闻:该片的最低限价从35元涨到40元,在片方与院线的分成比例中,片方的分成份额也要从43%增至45%。所谓“最低限价”,更准确的说法是“合同票价”,即片方跟院线签约时在合同中注明的最低票价,电影院在售票时不能低于“最低票价”。如果低了就由电影院自己掏钱补齐。
对于院线普遍强势的中国电影市场,这是一纸历史性的通知。张伟平随后证实这一消息:“谁承担最多的风险就应该获利最多,这就是市场规律”。他表示:“《十三钗》在北美圣诞档上主流院线,作为制作方的我们是可以拿到65%。国内以前片方与院线的分成比例,片方基本是43%,现在我们提高到45%,与65%相比看看,也不算过分。而且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电影片长145分钟,比普通片长90分钟多出50多分钟,又是制作精良的大制作,最低票价提高5块钱,过分吗?”
拿北美院线的分成与中国来比较,目前中国制片人中似乎只有张伟平能做到,对张伟平来说,胃口、语气、传说中过亿的宣发费用,似乎一切都是大的。在已经开始的宣传大战中,他已喊出了10亿票房,又叫板院线――这根本不算什么,他去年还批评韩三平搞垄断。不过事实是,他用最低票价提高5元来讨论“过不过分”,却不提此举能够分走多少票房――我们来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让子弹飞》6.6亿票房,1800万人次观影,如果《十三钗》最终能如张伟平所愿拿下10亿,意味着增加的5元将多出1.36亿票房,按照目前分账比例,新画面将多得5900万。当然这一算法并不精确,因为张伟平只提出要增加A类地区,即北上广深四城的最低限价。
不过据记者了解,关于分账比例实际上并没有相关条例或协议的明确规定,某院线人士向本刊透露:“这就和做生意一样,不仅仅是冷冰冰依靠确定条例的谈判,也会涉及人情世故,有的片弱,片方就会求着院线排片,有的片强,片方就变得强势,比如张伟平、张艺谋做《山楂树之恋》的时候,都是求着我们,和我们说好话,现在到《金陵十三钗》了,反而说出‘影院躺着挣钱’的话。”
该院线人士因此向《龙门飞甲》表示了好感,他并不认为于冬是在冒险:“《龙门飞甲》提前档期和《金陵十三钗》同一天上映,影院任何一个档期容纳两部大片没有一点问题。”
不过一名电影宣传表示了不同看法:“这事就是于冬有病,有点损人不利己。或者于冬不够自信,宁愿和死磕首映,也怕万一16日《十三钗》口碑好,压住了后来《龙门飞甲》的场次。”
两片多角度比拼及预测
“(硬碰硬)是一种局部的资源浪费,是不理智的”
一向以大嘴著称的新影联高军也变得谨慎起来,在采访的最后他甚至告诉本刊记者:“这次采访跟我的风格不太一样,很多话我不太愿意说。”
此时,所谓的院线讨伐《十三钗》刚刚结束,高军谨慎的原因可能在于――虽然“两边都是熟人”,但他和他的同行其实并没有对《十三钗》的最低限价作出激烈回应,相反,他们大赞了《十三钗》的品质,并认可了最低限价。另有消息指,院线与张伟平达成一致,在票房达5亿前,院线可得到55%的票房分账,但票房超5亿后,他们会得到59%,这一看似双方各退一步的博弈结果意味着,为收益计,院线将力保该片票房破5亿。
对刚刚宣布将上映时间提前到与《十三钗》同天的《龙门飞甲》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尽管《龙门飞甲》的发行方,于冬的博纳拥有发达的发行渠道和团队,不过他的对手张伟平显然是一个难对付的对手,从人民大会堂《英雄》气势恢宏的首映开始,张伟平的每次营销行为都没有让他唯一的电影合作伙伴张艺谋失望过。几乎在于冬强势地将档期提到12月16号同时,张伟平更强势地叫板电影市场的游戏规则。虽然张伟平的跋扈使他在圈中颇多诘责,但此番博弈的成功,对所有电影制作机构都不啻为喜事一件。而站在“对立面”的于冬,似乎被推到了一个尴尬的位置。
虽然在采访中,一名院线方面的工作人员对张伟平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张伟平)把自己整得霸气外露了弄不好就霸气侧露。”然而,理性的市场行为必然由利益驱动――正如同于冬试图抢夺12月16日,绝非与17、18日这两个宝贵的周末日,《十三钗》的提价也可归为这个原因。众所周知,贺岁档是全年票房的大仓,而高军称,12月中下旬的两周,又尤为重要。
毫无疑问,影院的排片对最终票房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十三钗》的提价虽然引起院线反弹,但现在看来已经部分解决,而于冬提前《龙门飞甲》档期,却成为了院线的烦恼,“这显然是一种局部的资源浪费,会造成消化不良,是不理智的。”高军称,“而这又造成另一个局部的营养不良,在12月1日到15日的电影,现在没有得到大量的关注。”院线所期待的结果是去年贺岁档的局面,《赵氏孤儿》、《让子弹飞》和《非诚勿扰2》三部大片分别间隔10天左右上映,各自发挥潜力,院线亦获利最大。
不过,在宣传战中似落入被动的《龙门飞甲》却绝非没有机会,微博上的一个投票显示,想看《龙门飞甲》的人竟然达71%,《十三钗》只有29%,李宇春也许是这部电影的X-Factor,不过,拥有大量韩庚粉丝支持的《大武生》成绩惨淡,又使粉丝营销成为一个不可知的变量。
另一个不确定因素来自“有关部门”,目前他们已经介入,不过据高军讲,即便如此两边仍“均无退意”。年初提出的总票房130亿的目标,多少有点政治任务的意味,11月引进大量美国大片固然引发不少民营公司牢骚,却也让这个目标已经变得可及,在这样的情势下,电影局显然不希望两部本土大片火拼,导致宝贵的贺岁档票房资源重置。“其实我们对电影院也没有排片上的硬性规定。”高军说,“周末(推后)上映,超前上映,都有可能。”
结论:国产大片新看点:宣传
正如同每座城市的繁华都投射在了街道旁花花绿绿的广告牌,在电影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也早已远去,就是张伟平和于冬的短兵相接,其实也已经打到了第三回合,五年前于冬指责《满城尽带黄金甲》霸道营销,堵了《伤城》的财路,张伟击时捎上了贾樟柯讽刺其假文艺真商业,已经让人大叹戏外戏的眼花缭乱。两年前《三枪拍案惊奇》和《十月围城》的碰撞则是第二回合,那一次大战也有叫嚣同天上映的戏码,不过最终两败俱伤,于冬的委屈状,似乎在为2011年的新故事埋下了线索。
说起来,张伟平也算是中国内地电影营销第一人,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不仅拉开了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序幕,同时也是电影营销的一块里程碑,“让人知道了什么是电影营销”(张伟平语)。
《英雄》以后,电影宣传很快与传统媒体形成了合谋,如今,稍具投资规模的电影都会在央视进行电影首映礼,而几乎所有的剧组都愿意飞去长沙录制《快乐大本营》――当然,在传统媒体上的宣传也只具有传统的娱乐效果,人民群众真正喜闻乐见的各种坑爹各种欢乐,随着新媒体尤其是微博等自媒体的崛起,迅速升级。
今年三月,一部从导演到演员都名不见经传的小片《致命请柬》,在海报中出现了黄渤出演的字样,这部烂片因而得到了关注――你很难说,这样离谱的错误不是故意的。春夏之交,《关云长》和《战国》片方联合宣布悬赏十万“捉拿”网络“黑水”,所谓“黑水”就是指有规模、有组织地在豆瓣及其他平台上对某部影片给出极低的分数和评价,虽然水军确实长期存在,但片方强硬的措辞激怒了网民――我们不能骂的东西太多难道还不能骂烂片啊?一时间大量对影片质量表示不满的观众和影评人自承“黑水”。
接下来是《白蛇传说》和《画壁》之间的大战,“圈内电影人吐槽马甲”――现实中是《画壁》的宣传总监参与其中,让人唏嘘或许这部电影很早就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交战的另一方是吐槽点过于密集的杨子,高达5000元的影评人看片费,再一次普及了“交口”这个单词。
现在的贺岁档很早开始,很晚结束,同时越来越挤,整体票房却没有大幅增加。
2011贺岁档,《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高调打擂,分别事先制定了10亿元和6亿元的票房目标,但雷声大雨点小。与张艺谋之前执导的影片相比,不少影评人和观众都给了《金陵十三钗》正面的评价,但这掩饰不了影片与档期格格不入的事实。《金陵十三钗》中的教堂其实可以看成是另一个“龙门客栈”,不同身份的人进来寻求暂时的安歇与庇护,同时希望有门路的人能提供去往安全区或关外的通行证。从这个角度来讲,身为竞争对手的张艺谋和徐克,其实是在讲同一个故事。
现在的贺岁档很早开始,很晚结束,同时越来越挤,整体票房却没有大幅增加。贺岁片这个概念,在香港基本是请一拨明星热热闹闹弄个群戏,给观众拜个年,以动作喜剧片为主,但移植到内地后,却越来越串味。沉重题材,悲剧故事也往这个档期里挤。《倾城之泪》干脆直接打起了催泪牌,搞类似《全城热恋》的结构,用六位中生代新生代的偶像,分别演三段悲情故事。笔者看完后,觉得三故事排列的顺序应该调一下,第二段梁咏琪的故事最容易为人接受,就如同《海角七号》,放在最前面比较好;而现在一开始就是周冬雨和李治廷大谈生死,哭天抢地,中国人在这方面很忌讳――快过年了,还是离生死话题远一些。制片方想反其道而行之,让观众用热泪来释放压力和情绪,初衷很特别,但表现手段值得商榷,比如窦骁在那段中的奋斗历程,一看就是香港编剧臆想出来的产物。
还有马楚成执导的《极速天使》,大打影后牌,最特别的是汤唯,演一个成为女赛车手的出租司机,一改之前形象,在片中大方展示优雅笑容。马楚成和张艺谋一样是由摄影师转行做导演的,这一点在《极速天使》里确实也能看出点端倪。本来是雄性激素弥漫的赛车故事,换成了清一色女性为主角,张柏芝出演反角,但在出场时却十分随和;刘若英颠覆知性形象,以粗鲁面貌示人,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越来越接受。这样的人物设置,不由会让人联想起《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女人群戏。纵观这些贺岁片,在故事本身相当保守,基本上都是早年电影思路的延续,只是加了些战争爆破、3D技术、赛车特效,想方设法把老酒装在新瓶子里。
徐静蕾头上曾有很多称号,随着《杜拉拉升职记》的成功,她似乎要在银幕上把职场女强人演到底。《亲密敌人》是对《杜拉拉升职记》的全面升级――由办公室小政治,变成大公司之间的收购和反收购。徐静蕾和黄立行之间成了标准模式的欢喜冤家,无奈老徐身上有一种天生的慵懒,这是摆再多咄咄逼人的POSE都无法纠正的。国际化视野是此类题材电影的突破口,同时也是局限的地方,尺度很难把握。类似的还有一部喜剧片《2012来了》,放在年末最后一天上映,里面从各个方面大谈世间末日,描写众生怪像,当然还有男女之间的感情。这故事的背景确实非常应景和特别,但由于制作和演员上的局限,影片给人的感觉非常古怪,很难引起抬腿迈进2012年的观众共鸣。
【魏楠其人】
魏楠,80后,童星出身,演过数十部影视剧,广为人知的是琼瑶电视剧《望夫崖》中的小天白。演到16岁,魏楠曰,“人生就几十年,应该趁早做自己喜欢的事”。他去读书,然后19岁开始从事幕后广告剪接工作,2009年,魏楠尝试着为电影《倔强的萝卜》剪接预告片。此后他被张艺谋选中,成为《三枪拍案惊奇》的预告片制作人,将自己的音乐功底、广告理念、电影制作技术以及人生阅历冶为一炉,推出国内第一个专业制作的电影预告片――逻辑清楚,视觉冲击力强,充满笑点,场面神秘、惊悚、悬疑,跌宕起伏,大胆刺激。“魏楠制作”一炮打响,国内电影界从此认可了电影预告片的重要性。如今圈内人皆称其为“中国电影预告片第一人”。
【魏楠其事】
学过10年小提琴,做过叛逆少年,在制作公司打过杂、学剪辑……
2005年,魏楠与志同道合的兄弟们一人扛了一箱方便面,坐火车去了香港,势要“长见识、学东西”……
2006年,他白手起家,开了自己的广告制作公司。结果公司连连亏损,魏楠也债台高筑,搭进去四、五十万……
《金陵十三钗》豪取6亿多的票房,虽然冲击国际影坛各大奖项铩羽而归,但魏楠为《金陵十三钗》制作的预告片却获得海内外一致好评,甚至夺得第13届美国金拖车奖预告片画面效果奖。然而此前,无论《金陵十三钗》亚洲版、欧洲版或者北美版预告片,均出自魏楠之手,有影评人不知,挑刺:“你看人家外国人预告片做得多棒,国内的那个什么魏楠差远了。”魏楠并不点破……
来自国际行业尖端的关注,让魏楠进阶为第一个被好莱坞钦点的中国预告片制作人,为引入内地的海外影片打造“定制版”预告,使电影在第一观感上更加符合国内观众的审美趣味,《饥饿游戏》、《敢死队2》、《生活危机5》、《云图》等中国版预告片均出自其手……
“重金”二字常紧紧跟随在魏楠的名字之后。对于自己动辄50万、100万的报价,魏楠表示:“贵有贵的道理,要做到和好莱坞看齐,硬件和软实力一个都不能少。一方面必须考虑商业因素,我的工作就是让电影更卖座。另一方面,我为电影片方提供制作预告片的服务,是正规的公司行为,不是工作室行为,版权费用的数字说出来可能都没人信,光设计一个字就得10万,音乐都是找专职作曲或是通过购买海外版权的途径来解决的。”
【魏楠其言】
CINE CHINA:您是中国第一电影预告片制作人,什么样的机缘进入这行的?
魏楠:以前做了8年的广告,4年的电影,十二年的经验让我碰到了电影跟广告结合的机会――预告片《三枪拍案惊奇》。
CINE CHINA:其实,我们都知道您跟黄海波、杨幂、富大龙等人是同学,为什么不选择幕前,而来做幕后英雄?
魏楠:我喜欢自由的生活,活出自己!
CINE CHINA:很多人都说你是张艺谋的徒弟,怎样受到张艺谋亲睐的?跟他合作感觉怎么样?
魏楠:不能是徒弟,应该是恩师吧,毕竟是他带我进入电影行业,给了我机会,这些年一直支持我们这个营销新行业!
CINE CHINA:前年《金陵十三钗》预告片引起了很多人非议,北美版、亚洲版、欧洲版比较后,很多人说你江郎才尽,怎么看?
魏楠:给到不同国家会有不同文化不同风格的版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CINE CHINA:国内预告片行业其实是你开发出来的,现在这个行业发展的怎么样?有没有滥竽充数的工作室?为什么会有?
魏楠:在中国的这个小市场,目前还很不规范,而且很多滥竽充数的预告片,制作特辑工作室都有某电影公司的背景,这些电影公司还都在竞争,他们只能做很有局限性质的工作。目前我的公司是最单纯的。所以那些公司长久不了!
CINE CHINA:如果由你制作预告片的电影被市场认为是烂片,你会如何想?你自己被其他预告片“欺骗”过吗?
魏楠:首先这是我的工作,在其位某其职!我也被海外的预告片骗过。
CINE CHINA:您已经为多部好莱坞大片制作过预告片,和国际版比较大不相同,为什么?为什么制片方会请你来特别制作中国版预告片?
魏楠: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不一样,所以很多片方重视中国市场,才需要制作本土预告片。
CINE CHINA:迄今为止,做过多少部电影的预告片了?包括为好莱坞电影制作中国版预告片,那些印象最深?
魏楠:100多部吧,,每部我都印象深刻,毕竟都是自己的作品。
CINE CHINA:制作了这么多名导大片的预告片,有没有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魏楠:都很满意!哈哈。
CINE CHINA:作为中国电影界制作预告片的代表人物,你觉得自己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魏楠:我是目前最正规的预告片公司,也是唯一一家有规模的最单纯的预告片公司,当然,作品质量毋庸置疑。
CINE CHINA:实际上,你是不是每做一部电影预告片的时候,已经是把想法融入电影全盘营销了?
魏楠:那是肯定的,我不是单纯的技术人员!
CINE CHINA:您为《大闹天宫》做的片花,收费100万,业内震惊,很多人说您是全中国乃至全亚洲最贵的预告片制作人,你对大家认为你“最贵”怎么看?
魏楠:版本多,时间长嘛,肯定贵。
CINE CHINA:您未来的发展计划是什么?
魏楠:根据市场需要,迎合市场。
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一片红火,全国电影票房保持平稳快速增长,达到170.73亿元,较上年增长30.18%。继2010年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后,中国电影总票房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
2012年岁末,超过40余部国产影片扎堆抢占贺岁档之际,一场有关电影票房分账的较量暂时告停。发行方提高票房分账比例,长期是趋势,短期很艰难,业界人士认为,未来几年还会出现一波又一波票房分账之争。
2%差额引发电影产业地震
2012年,国产影片数量继续攀升,电影总票房达到170.73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82.73亿元,占全部票房总额的48.46%,而进口片票房为88亿元。这也是近10年来,国产片票房首次低于进口片票房。2012年,中美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达成协议,确定每年增加14部进口分账大片,这是导致进口片票房较往年大幅增长的直接原因。
尽管竞争形势非常激烈,但国产电影勇敢迎接好莱坞电影的强势挑战。《一九四二》、《十二生肖》、《搜索》、《人再囧途之泰囧》等影片获得了较高的票房成绩。
2013年第一天,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总票房突破10亿,成为首部完成此壮举的国产片。在影院,观众大多看完字幕才舍得离去,殊为罕见。“泰囧”卖疯了,短短几天就成为今年贺岁档的一大现象。有人断言,这是因为电影市场的笑声缺席太久了,尤其是贺岁档。该片成功创造了一种以小博大的商业模式,硬是在夹缝间创造了一把中国奇迹。2012年全年累计有21部国产片票房过亿元,6部影片达到2亿元以上票房,3部影片达到7亿元以上票房,在数量上均超过历年。
尽管形势一片大好,但是,电影票房分账之争,却在2012年闹得沸沸扬扬。
中国贺岁片第一导演冯小刚的《一九四二》凭借超强实力赢得高于通常分账比例的结果,王家卫导演了长达8年的首部功夫巨片《一代宗师》为了缓和与院线的关系,早早就宣布依然维持原有分账比例。陆川执导的《王的盛宴》更是为了增加院线排片以制衡《一九四二》主动降低分账点数,业内戏称“张艺谋几部大片争来的分账比例一朝被《王的盛宴》打回了原点”。在这次电影产业不同环节利益再分配的博弈中,制片发行方的弱势地位昭显殆尽。
起因要追溯到2012年1月14日,中影、华谊、博纳、星美、光线五家发行公司联合《关于调整国产影片分账比例的通知》,要求自《一九四二》、《一代宗师》、《大上海》等即将上映的9部贺岁片起,与院线的票房分账比例,由原来的43%上涨到45%。
2%是什么概念?2012年上映的《画皮2》劲收7亿票房,按照之前的算法,发行方与院线以43%:57%的比例分账,华谊能够从中收入3.01亿元。这个比例如果调整到45%,华谊将从中收入3.15亿元。
说白了,2%之争,利润就是这中间1400万的差价。区区2个百分点的比例纷争,背后则是利益的争夺。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杀入贺岁档的影片多达50部,平均1.5天上映一部。如此激烈的环境下,不管是张艺谋还是冯小刚,都会遭遇票房压力。
回顾中国电影票房分账史,分账比例一直在逐渐向片方倾斜,这也是大势所趋。
1993年开启分账发行机制以来,得益于市场化机制的推动以及制片发行方的实力,发行方的分账比例从2002年的35%逐渐攀升到2012年的43%。但院线经营压力也在持续增加。2011年影院和银幕数量快速增长,但竞争加剧银幕票房却有所降低,年票房过千万的影院占比仅为13%,租金成本则持续增长已占20%左右。
2011年《金陵十三钗》上映前,张伟平曾炮轰院线“躺着就把钱挣了”。冯小刚也曾发微博为制片发行方叫过屈,认为“制片方承担了最大风险,却只分得小头”。
电影发行方自觉压力重重。2012年中国内地前三季度电影总票房创历史地达到了12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国产影片只占到了总票房的约40%。
2011年中国电影拿到放映许可证600-700部,但真正能进入电影院放映的却仅有150多部,而这150多部电影当中能够通过票房盈利的不过10%左右。
演员不断上涨的片酬使得制作成本不断增长。一些毫无名气的新人接拍一集电视剧的叫价高达2万元~5万元。在很多电影制作中,电影演员的片酬甚至占到制作成本的70%,加上营销成本、税收等,投资1000万元的片子,卖3000万元票房才差不多保本。
《画皮2》投资1.2亿元,从筹备到上映历时一年半,但根据华谊第三季度的业绩报告显示,整部影片为公司带来的纯收入不过8313万元。
有时,一部大制作就可能将制片发行公司带入困境。现在国内进口大片比例增加,也进一步挤压了发行方市场。2012年以来,国内进口片增至每年34部,平均每月就有两到三部影片上映。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一度跌至历史最低的30%。
进入2012年10月后,虽然逐步攀升至40%,但短期内比例很难上调。在此情况下,发行方和院线方的争夺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2010年,中国银幕每天以超过4.3块的速度递增,银幕总数仅次于美国和印度,居世界第三。照此速度递增下去,再过三四年,中国的银幕总数将突破一万块,超过印度成为世界上第二电影大国。
同样,院线也吸引着投资者,这块蛋糕有业内人士预测为450亿元。
中国目前的制度是院线统一供片,影院自主选择加盟院线。也就是说,五家公司将矛头对准院线,受到最直接影响的是影院。
事实上,影院也承受巨大经营压力。中影南方新干线总经理赵军介绍,影城地租不断上涨,至少涨了3倍以上,中影南方新干线目前的月租大概是每平方米150元-160元,器材设备价格也在上涨,以前胶片机约为18万元一台,现在数字放映机每台38万元,数字放映机的氙灯一般只能放映2000小时,每更换一盏氙灯就需花费好几千元。
“2010年以后新开的影城绝大多数利润不到总票房收入的15%,很多都亏损。” 新影联院线董事长姜广超称。
2012年11月22日,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连续出台四个与补贴有关的文件,对发行方和院线方各有补贴。业界称此为灭火之举。新影联副总高军称仅对3D和IMax补助一项计算,《一九四二》就能够收回1000万元成本。
分账比例一旦调高,影院将承受更高的盈利压力。为了招揽观众,降低票价显然是一种手段。但这一举措显然又将影响到发行方的利益。
创意是产业链的核心价值
中国的院线制度自2002年起引入,经过10年发展,才确立了目前发行方与院线之间43%:55%的分账比例。5大公司此次要求调高分账比,并非针对2012 年贺岁档的战斗,而是希望打一场建立标准、以后都能适用的战役。
从2002年至今,分账比的每一次提升,都少不了制片人张伟平的身影。
2000年左右,分账比例尚保持在35%左右。2002年,借《英雄》强势崛起的东风,张伟平亲自与各大院线谈判,为影片争取到40%的分账比。再往后,《十面埋伏》达到41%,《满城尽带黄金甲》达到42%,算上2011年《金陵十三钗》的45%,说张伟平一人推动着分账比的进步,一点都不夸张。
但为何2011年《金陵十三钗》与院线闹分账,5大公司却按兵不动呢?影评人韩大刀认为,“一是可能时间仓促,没来得及跟进;二是因为当时各片商有自己的利益想法”。有意思的是,当时,《金陵十三钗》跟院线打分账战时,博纳表示自己同期上映的《龙门飞甲》不参与此事。但今天的《通知》中,博纳却赫然位列五大公司之列。
“可以想见,张伟平2011年的成功模式,为5大公司今天的《通知》提供了很多经验与借鉴。如果院线让步,45%成为一个常态标准,张伟平有贡献。”韩大刀如是说。
资深影迷“汽车大师”认为,好莱坞目前流行的一种分账方式可以借鉴。好莱坞多数大片会按时段调整分账比例。比如首周发行和院线七三分,次周分,以此类推,影片放映时间越长,院线比例越高。鉴于目前好莱坞电影,尤其是大片首周票房占总票房比例越来越高,“这种模式可以捞头两周的票房,又可以鼓励拉长影片放映周期,对发行方而言,是个一石二鸟的好模式”。
在美国,其电影票房通常采取阶梯式的分账方法,首周票房制片方分账一般不低于70%,第二周、第三周这一比例会逐渐下降,但制片方总的分账比例一般也不低于50%,在整个电影产业链条上,从事最具创意工作的人的收入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