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艾青现代诗

艾青现代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艾青现代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艾青现代诗范文第1篇

摩天轮"缓缓"的看着世界,我们痴痴的望着摩天轮

摩天轮就是人们对幸福的追求

传说,坐上摩天轮就是幸福,随着摩天轮渐渐转动,升起,人们在脚下变得渺小,整个世界仿佛只有我和身边心爱的人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架幸福的摩天轮

它不停地旋转着

将人们的情绪带到高处

不论是喜与悲,笑与哭,那时都是幸福的...

因为你的情感在那一刻

被无限放大,被尽情宣泄

追追赶赶,高高低低

深呼吸而后与你执手相随

甜蜜中不再畏高

可这样跟你荡来荡去无畏无惧

传说,一起在摩天轮上坐着的人会得到幸福

所以人们纷纷登上这个美丽的巨轮,在那空间里寻找幸福...

只有那一刻,人们才会感觉到充盈和幸福...

爱一个人不孤单,想一个人才孤单

静静的想念,孤独的享受

放开天上的云朵,寻找遗失的美好

每个摩天轮格子都是爱情的锁..

人们进去了就会被锁在一起

期限是永远的...

等到摩天轮升到最高的时候

只要人们诚心的许下誓言

艾青现代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红楼梦》 宝黛爱情 人自身的矛盾 现实的悲剧性 禅 意

一部《红楼梦》让多少人为之感叹,为之痴迷,为之心碎,为之伤心落泪。为了林妹妹,为了宝黛惺惺相惜、呕尽心血、肝肠寸断、至纯至美的爱情。每个痴迷《红楼梦》的人都能在《红楼梦》中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的影子。初步接触《红楼梦》也许会感觉《红楼梦》是谈情说爱的,是青春的,核心就是爱情的悲剧。但是,《红楼梦》实际上是浪漫神话背景下最能反映现实社会的作品。它展示给我们的是隐藏在美丽、朦胧的梦幻中的最真实、最残酷的现实人生以及因人自身的矛盾、脆弱所导致的无可奈何之感。

《红楼梦》第一回中经历三劫,悟透一切的甄士隐对《好了歌》的注解不仅很完整地隐含了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人生,也很明确地道出了小说所要反映的主旨所在。人这一生常常处在世事的变幻无常之中,经历和承受着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而面对这一切,人却显得无能为力。

佛教里把一切有形的物质称为“色”,这些物质均属因缘而生。《红楼梦》就是一个徐徐展开的色空世界。它的线索很清晰,由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因色见空,是为《情僧录》。多少情痴,或死或悟,一切成空,方得解脱,了却一生的凄苦。

《红楼梦》中出家的人颇多:妙玉、柳湘莲、惜春、贾宝玉。

妙玉是未经历红尘就出家的,从对宝玉特别的情谊中可以看出心高气傲的她心理上其实不够坚定、成熟。那未曾完全泯灭的红尘之念是否也在遇到宝玉之时略微地动了一动呢?她的结局是“欲洁何曾洁”!也许,她必须要真正地经历一番人间的残忍和苦厄,才能得真正的悟解。

柳湘莲的出家是出于歉疚和懊悔,面冷心热、重情重义的他误解了一个至情至性、至刚至烈的女子对他的一片痴心,一腔热情。他心灰意冷,看破红尘。

惜春从小就是冷口冷心,似乎天生就是一个无情之人。小小年纪已看透一切,贾府里什么样人生没有!一个人获得越多,害怕失去的就越多,得到的不安恐惧就越多,也就越来越不能感受到快乐。简单,就是快乐和幸福。因为不拥有就不会失去。也许这就是惜春的观念。她甘愿“独卧青灯古佛旁”,了此一生。出家是为求得自身自在和洁净。

《红楼梦》是作者对现实人生的一种思考和探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间就是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闹哄哄的名利场,世上很多人沉醉其中。像苏秦那样有“势位富贵曷可忽乎哉?”之感叹和追求的人在宝玉眼中是浊臭逼人的。贾雨村就是一个。一心富贵利禄的他,未及拜别恩人,便匆匆上路,虚伪地说些“读书人总以事理为要”的话来掩盖自己汲汲于功名的俗恶卑劣,可见是最现实的人了!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为了自己的乌纱而不能秉公执法,弃恩人之情不顾,这样一个见利忘义之徒,终究落得个“锁枷扛”的下场。王熙凤聪明能干,精明算计,终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细想来,为贾府悬心半世,碌碌一生的她到头来都不过是在“为他人作嫁”。

于这红尘俗世中,宝黛纯洁美好的爱情似乎算是一个稀罕的异物。

我们为宝黛的爱情感动,唏嘘伤怀。殊不知我们每个人都是这红楼梦中之人。红楼即红尘也,“楼”是人世的一个缩影。小说里的贾府是社会的一个缩影。红楼的悲剧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难以逃脱的厄运。佛家观念里,世人来这个世上就是受苦的,因为有前世的因果。所以《心经》里说“度一切苦厄!”

《红楼梦》里的警幻仙姑就是来负责度化世人的。警幻即警示世人一切皆幻,莫要执迷。世间的一切情感,一切权谋、算计,一切蝇营狗苟,到头来都只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但是,一切唯有经历了方才得真悟!人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寻自我的过程,生我之前我是谁?我死之后谁是我?不知从何处来,更不知要归向何处去;还是一个证明自我价值的过程,所以要不断地追求,不懈地执著。

林妹妹是个梦,是个美得没有能力触及,又难以割舍的梦,是人性中的真、善、美的化身和证明。宝黛互引彼此为知己,他们的爱情是美的,是纯净的。世人为情苦,为情痴,越是纯情,越是让人着迷,因为他们在彼此的观照中看到了纯洁的爱情里最美好的自己,最美好的人性。

然而,美好的人性在现实面前又是脆弱的,不堪一击。最美的东西往往也最悲剧!是梦总要醒来,再美的梦都敌不过残酷的现实。人在这个世上不得不向世俗低头。

艾青现代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女性;爱情;职场

在新生代大学女生中流行“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泣,不愿坐在自行车上欢笑”的爱情观。这句话实际上也可以超越婚恋择偶标准而成为当代青年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典型表达。作为教师的笔者一般不会和她们就此辩论,我会微笑着让她们看一部叫《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的美国喜剧影片。

时至当下,我们的物质生活还没有达到极大满足,在贫富差距还很大的社会背景下,女孩子不自信,也不愿吃苦,更不愿通过自我奋斗来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以及自己终生相爱、白头到老的伴侣。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成长过程,一个亲身观察体验的过程。作为老师,没有必要剥夺她们对社会现象产生的偏激看法,并把老一辈对幸福感的理解强加她们。要让她们慢慢理解和消化。可以让她们通过观看影片,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对主人公的所思所想所为产生共鸣,和主人公一块儿经历,一块儿成长,从而对她们人生起到指导的作用。

一、《律政俏佳人》中艾利的成长

《律政俏佳人》是一部美国励志影片。导演罗伯特•鲁凯蒂克(Robert Luketic)让Reese Witherspoon扮演了一位年轻美貌女子艾利•伍兹的形象。她有一头金发,白皙的皮肤,迷人的双眼,小巧的身材,精通时尚,自认为十分了解男人,就像美国的芭比娃娃(一个有着娃娃脸,却有着成人女子三围的儿童玩具娃娃)。

影片开始主人公是以高中女生联谊会的主席的身份出场。在那里,她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备受同学们的欢迎。她与朋友一块儿去购物时,收银员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最喜欢的就是拿着老爸的信用卡的金发傻姑娘”。这也是影片的一个主题:金发女孩傻不傻?答案是不。要是没有精通时尚的艾利,姑娘们几乎被服装店的服务员所蒙骗。像所有的少女那样,艾利梦想着凭借自己的美貌,取得富贵出身、英俊外表男友沃纳的求婚。而她并没有意识到她在男人眼里只是一个像芭比娃娃一样供人玩耍没脑没有智慧的金发美女玩偶,她的美貌对年轻男友的社会地位的提升毫无帮助。他需要的是一位名媛,而非一位时髦女郎。“傻瓜”似的艾利在饭店得知男友要分手的意图,她偶尔会发出一声呜咽,并试图掩饰自己情绪中的恐惧,但她还是被周围人得知――她被甩了。哭得像大熊似的艾利,并不死心,决定考上哈佛法学院,争取回男友的心,和男友并驾齐驱,比翼双飞。这里有一个可爱的情节,当男友劝她别哭了,这样干走会损毁她时尚的鞋子时,她马上不再坚持独自行走。这一情节,让人哭笑不得,也表现出,这时艾利的爱是幼稚的,不成熟的。

时尚女郎上哈佛。这首先得到了学业咨询老师的质疑:“哈佛不会对你擅长的圆点花纹历史感兴趣。”她并不死心。她刻苦学习,通过了笔试成绩录取线,自编了一部性感时髦的自我推荐短片。最后,她竟神奇地、幸运地通过了由男性老学究组成的哈佛学院入学委员会的审查。她考取了哈佛法学院。

身着粉色系列的艾利与庄重砖红色哈佛法学院校舍形成鲜明对比。在学院,艾利处处受到歧视,刁难和恶整。艾丽在行的所有流行玩意这儿都没有,在那些IQ都高于180的高深莫测的学生精英堆里,开朗外向的艾利是个不折不扣的另类,到处碰壁,不断遭人奚落。这期间不乏给我们带来笑声。在笑声中令青年人发出深思。我为什么没有考上哈佛?我比哈佛学生差在哪?哈佛的教学模式与我国的大学的教学模式的不同?学生的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很强的自我学习意识和生活学习的快节奏与我国的大学生活的差别?进而,哈佛毕业生为什么到社会上取得成功的机会大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下所教育出来的毕业生?这些疑问都会帮助我们了解西方文化。遭到冷遇的艾利试图用改变服饰、请同学吃松饼这些中学女生联谊会的交际技巧来笼络人心,融入哈佛生活。但这些表面现象的改变并没有给她带来好处。而实际的付出――努力学习,使她获得了成为实习律师的机会。主人公在这一段哈佛校园的生活中表现得像一个小丑:不做任何预习,神气十足地出现在女教授的课堂,被当众撵出;穿着花花公子的兔子服饰出现在普通随意的聚会上,受到前男友的厌恶。男友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他的终身伴侣不会是不聪明的她。艾利反问到:“我们难道不是上的同一所大学,在同一个教室上课?”艾利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艾利开始发奋苦读,她要做给沃纳看,她不但有美貌,而且有智慧。渐渐地,事实上证明她不是离开水的鱼――她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生存在学术气氛浓厚的哈佛大学生活学习。她能很好地调剂学习与时尚的关系。

接下来,主人公“鲤鱼跳龙门”。艾利在为一桩谋杀案的嫌疑犯辩护时,把生活中的常识运用到新的环境中,使她在法庭上脱颖而出。在此期间,她获得真正的爱情与事业的双重幸福。重视友谊,珍视诺言,珍惜荣誉,诚实守信,善良大度,同情弱者,伸张正义,特有的女性观察视角和工作方法和准则,这些帮助她最终成为哈佛的优秀毕业生。她通过历练,不仅长大,而且成长起来。当然,这期间,她遇到了她成长过程中的两位良师益友。一位是法学院貌似严格其实给她启迪的斯乔母威尔女教授:另一位是乐于助人、危难时出手相助的年轻律师艾梅特。

二、艾利给年轻人带来的启示

影片为我们正处在迷茫中的中国青年指出了出路。幸福不能依靠在别人身上,自己创造才是获得稳定充实的幸福的途径。《律政俏佳人》是以爱情为主线展开情节的,主人公以爱情为目标,不懈地努力,最终找到真爱。以性别的视角看爱情,漂亮的女人被男人视为花瓶,男人欣赏她的漂亮,但却仅仅是欣赏,爱她却不会给她名分,漂亮的女友是成功男人的战利品,最后她们终归会沦为男人的遗弃品,就像电影开始时的艾利。学历低的女人更是为男人所“无视和不齿”,因为她们既满足不了男人的虚荣心,又给不了男人所谓的“面子”,就像艾利在美容店里结识的修指甲女孩。女人在社会上依然扮演着被主导的角色。要想改变,就要从自身做起。有行动,长知识,经济上独立。如果女人坐的是自己靠实力赚来的宝马,她还会哭么?她会很充实,没有时间哭。现下的青年并不是不知道:不劳而获,物质享受的代价是丧失尊严。而是害怕吃苦,没有信心对付成功道路上出现的妖魔鬼怪。这样,她们就想走捷径,用青春美貌换取物质,而这种自觉的择错行为最终令她们失去青春,回到原点。人生最大的财富是经历,以创业的过程为乐应是青年人奉行的人生准则和幸福观。

影片还反映了在职场上,女子处处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艾利最后证实了卡拉汉男教授录用她为实习律师,并不是欣赏她的才智,也只是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在职场上,“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的招人规则给现代女青年带来困惑。影片中的艾利•伍兹让我们豁然开朗。在为委托人做最后辩护的终审法庭上,其实当时的艾利,她并没有太大的获胜把握。但艾利首先在外包装上毫不逊色对手:拖下沉闷的服饰,披着闪亮的金发,稳踩着高跟鞋,穿着最惹眼的衣裙,挎着最时尚的小包,如荆棘丛中的红蔷薇,自信地出现在法庭。这是在向律师界的男子们的挑战,以女子特有的方式向其宣战。就是输,也要输得时尚和有色彩,而非邋遢和昏暗。青年人不需要追究、不需要埋怨、更不需要愤世嫉俗,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一份乐观积极的心态,有不畏艰难险阻的动力,有征服一切的勇气,去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像艾利一样,用自己的行动彻底否定男人是当代社会的主角的定论,相信男人可以做到的,女人也行,甚至会比男人做得更加出色。请记住我们要敢于坚信自己的信念和自我意识,这样,才能令我们面向世界。记住第一印象并不一定正确,但要相信他人,更要相信自己。

影片第一部就有1.4亿多的票房,这是因为它不仅励志,更因为其中的时尚逗乐的元素很多,使我们在反思严肃问题中,不乏轻松愉快。时尚元素(1)吉娃娃狗。着粉色服装、带粉色蝴蝶结的吉娃娃和酷爱粉妆系列的女主人艾利一起出现在哈佛校园;狗狗也会乖乖地烫头陪主人一块儿边烫头边学习;十分应景的狗狗也戴上学士帽一块儿庆祝女主人毕业。这一细节表现了女主人公的爱心、细心和时尚。符合当下年轻人展现自我的风格。时尚新奇元素(2)同性恋话题。当审判在第二次开庭的时候,游泳池的员工观察艾利的鞋子,艾利得出他是GAY。在年轻男律师审问那个游泳池的员工时,他刚说完“I mean Jack is just a friend”,然后“她”的男朋友愤然站起来娘里娘气地说了一句“You are a bitch”,随后,转着水蛇腰离去。我们在笑声之余,不仅为艾利的细心和男律师机智而赞叹,更为泳池员工这“一对”愚人的直爽而吃惊。时尚元素(3)次要情节的选用。一个“弯腰、拾起和挺胸”这一夸张舞蹈动作的设计,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女子内心对爱情的渴望。同时,可以看出艾利不但不缺智慧,尤其不缺一般漂亮女孩不具备的好心肠。时尚元素(4)修指甲女与邮递员的贫民爱情。他们的恋爱简单而纯洁,没有虚荣心,没有“面子”,只是相互依托,共同欢笑。不能说不让人羡慕。现代青年不愁吃,不愁穿,首先就要开心快乐。喜欢奔驰、宝马车,无可厚非,但要自己挣。在宝马车上哭泣的是用青春换取物质的虚荣者,在单车后座欢笑的人是追求人格尊严的公主。只要你够勤奋,够努力,那你拥有的不仅是宝马,而是世界。

三、结 语

《律政俏佳人》是一部反映了时代特征、剖析女性心理、反对男权社会的美国轻喜剧影片。美貌,善解人意,聪明的艾利为青年人在迷茫的人生旅途中点燃了一盏明灯。她告诉年轻人:相信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切都会有的。

[参考文献]

[1] Blake Snyder.SAVE THE CAT![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 女性身体与女性生态主义[OL].丛林圣者,.cn/scz,2006-07-10.

艾青现代诗范文第4篇

一、挖掘现代诗歌的语言美

明代文学家苏伯衡说:“言之精者谓之文,诗又文之精者也。”语言是诗歌的载体,诗歌首先是一种语言的艺术。现代诗歌的语言常常会突破现有的语法规范,创设出新颖别致的表达方式。要挖掘现代诗歌的语言美,就必须引导学生领悟诗歌语言的深层含义,理解语言背后融入的作者的情怀和观念。此外,现代诗歌语言的音乐美、理性美、新奇美都会带给学生审美愉悦和深刻的感悟。现代诗歌的语言的跳跃性大大拓展了诗歌想象空间,有利于师生多元化的解读。

例如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可以让学生捕捉诗歌中色彩艳丽的形容词,如“青荇”、“金柳”、“青草”等,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色彩美,而且创造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使人读来温婉,想来唯美。又如诗歌中“康河的柔波”、“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隐喻的使用,使得这首诗意味深长,教学中,充分挖掘这些语言因素,不仅能增添诗歌语言本身的美感,而且使学生的审美目光被吸引到诗歌自身语言之上,获得真正的审美意义。总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对现代诗歌语言内涵的挖掘与领略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和满足。

有些诗句,单靠学生的体验是达不到理解的层面的,这时,就需要老师的“讲析”,对某些诗句的深层含义,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体味、诵读才行。如鲁藜的《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中,“月光”、“阳光”、“深夜”、“黎明的音响”、“星“等意象,字面意思很好懂,诗人塑造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意境,但在“深夜”的背后,更深沉的意境,就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去体会、掂量、品味,从而感受更深一层的含意:“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是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这里的诗人不是指他自己,至少不仅是指他自己。”[1]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不要让教师的“讲析”来来替代学生的阅读感悟。现代诗歌中有很多语句看似大白话,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含义,需要学生反复诵读,方能体会。

二、挖掘现代诗歌的形象美

现代诗歌的形象常常是隐喻、拟喻、和象征的意象,意、情、意象的结合因此而显得比较隐秘。所以,现代诗歌的形象有朦胧美的特征。在教学现代诗歌时,就必须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在开掘现代诗歌的审美内涵时,要注意形象的多元化倾向,让学生开拓思路,减少思维定势的影响,对诗歌形象进行立体的、多方位的观照和认识,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审美感受。

例如教学裴多菲的诗歌《我愿意是急流》,就应该引导学生挖掘那些“超越了自然而又回到自然让我们触手可及的诗歌形象”[2],使学生在“浪花”与“小鱼”、“荔杯”与“小鸟”、“废墟”与“常青籁”一系列亲切熟悉的形象中,强烈而深刻地感受到诗人情感力量的撞击,进而感悟诗歌的形象之美,并通过形象获得内在的情感体验。

又如,在教学艾青的《我爱着土地》时,就可以让学生在跳跃的诗行中寻觅到“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等几个形象,以及这些形象之间的空白点,来填充自己的理解,从而感悟到诗人“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教学《,你在哪里》时,可以让学生在诗行中填充能体现伟大人格的情节和事件,从而体会诗歌中蕴含着的对的无边的怀念和深深的哀思。

三、挖掘现代诗歌的意蕴美

现代诗歌不仅为学生的感官提供了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还通过形象,表达出一种更深沉、更丰厚的意蕴。黑格尔认为,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接触的是它直接显现出来的外在的东西,但它的作用并不只代表它自己,而是为了表现另外一种更为内在的东西,即“一种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的意蕴”。[3]诗人的神奇之处,就在赋予平凡乃至残缺精神意蕴之美,从而感染和征服人心。也就是说,意蕴是是超越于物象之外,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学生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去体味、领悟、想像,才能领悟现代诗歌的神韵。如昌耀的《斯人》:

静极――谁的叹嘘?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援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

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思想者面对真理孤独的一生,道出了人类与生俱来的悲怆,一种面对苍茫宇宙的独坐感。无语独坐时,总让人不由想起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王维的“空山不见人”和“独坐幽篁里”,以及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黯然和悲怆,并在天人合一的自然气氛里,在静默的喧嚣中迸射出震撼人心的力量,以一种纯悴的、高贵的、切入人类心灵的灵光逼照着我们斑驳的灵魂。[4]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透过这一系列的形象,体验感悟其中的哲理意蕴,使现代诗歌因其富有深层次的意蕴而体现出更高层次的审美内涵与价值。

诗歌要在反复的吟哦讽诵中品味出美的。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部分指出:“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的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教学建议”中又指出,“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诵读在诗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把握现代诗歌的节奏、语言、情感乃至更丰富、更深厚的意蕴。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入选的现代诗歌大都是优秀的抒情名篇,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色彩》、冰心的《纸船》、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舒婷的《致橡树》等等。所以,我们要抓住诵读来进行现代诗歌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现代诗歌的音乐美,品味现代诗歌的语言美、进而体验现代诗歌的意蕴美。

四、挖掘现代诗歌的结构美

现代诗歌的结构常常是诗人心理结构的外在表现和直接反应,是诗歌内在意蕴的外在表现形式,有时它甚至超过了诗歌语言本身的能量,因为形式对于情感的表达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进行诗歌的结构分析也是审美化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余光中说:“我以为艺术的手法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整齐;一个是变化。诗歌的写作要用功夫做到整齐,不然不行,当然流于刻板单调也不行。变化不能无度,整齐要有常态,这两个坐标怎么调配是对新诗艺术的一个大考验。新月诗整齐但不知变化,写出来的是四行一段的方块诗。写自由诗的人写格律诗时,误把音乐性代替诗的形式,这就是韵文化。而一旦写自由诗就容易散文化。过分的散文化是不幸的,散文化是新诗的一大公害。”[5]在余光中的诗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他追求诗的整齐,讲究诗的和谐,但也力图在整齐中求得变化的艺术结构特征。

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这首诗在结构上就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所谓的统一,就是诗歌的段式、句式相对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对称和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所谓变化,就是追逐活泼、流动和蓬勃之美。全诗共四节,每节四行,诗人既注意了诗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又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和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又有了参差之美,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表达出了心中对亲人、对故国的无比眷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结构做这深入的分析,那么学生所获得的审美感受一定会非常的深刻。

现代诗人艾青在其《诗论》中说:“我们的诗神是驾着纯金的三轮马车,在生活的旷野上驰骋的。”“那三个轮子,闪射着同等的光芒,以同样庄严的隆隆声震响着的,就是真善美。”[6]真善美的统一是诗歌的审美价值标准之一,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在课堂中去体验真善美的境界,让现代诗歌教学成为学生的审美体验过程,这样,现代诗教才能真正地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注释:

[1]曾卓.《宁静而深沉的意境》,选自苏教版九年级语文教科书《诗人谈诗》,160页。

[2]李卫东.现代诗歌形象的理想追求[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4).

[3]童庆炳.童庆炳谈文心雕龙[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4]寒山石.倾听灵魂的风声――昌耀《斯人》赏析[EB/OL].http:///f?kz=96252037.

[5]何与怀.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N].华夏时报,2007,(189-190).

艾青现代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现代诗歌 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步步推进,我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纯真的文学趣味,现代诗歌教学任重而道远。但由于多年应试教育的枷锁至今尚未解除,大多数教师存在思想、能力以及教学等方面的问题。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应该好好探讨一下隐藏在这种现状背后的原因,也该好好思考一下如何有效地进行现代诗的课堂教学。

一、现代诗歌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诗歌是对社会生活集中概括的一种文学体裁,囊括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被赋予了丰富的想象力。它的语言精炼同时又有强烈的形象性,有鲜明的个性节奏和音乐韵律。诗句的排列一般是分行的,注重建筑美也就是结构和形式上的美感。[1]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以及语言的灵活运用,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诗歌可谓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现代诗歌教学的目的之一在于教会学生新诗鉴赏的方法,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便于抒发内心的情感。因此,如果一个学生会读诗、爱读诗,那么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必定是不差的。另外,现代诗歌虽然并不和中考、高考等直接发生联系,但却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一个语言表达能力占优势的学生,他的语文综合素养也一定会比其他人更胜一筹。

(二)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通常,我们的思维惯性使我们对古典诗歌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现代诗歌,造成现代诗的教学地位颇受冷落。实际上,古典诗和现代诗在文学教育中是互补的关系,现代诗是对古典诗歌的继承和发展,且更能传达崭新的时代内容。[2]相比之下,现代诗对学生有一种特殊的感召力,在青少年时期,那类似于歌谣的一首首现代诗,是最初使学生对文学产生好奇的源头,带着对文学的敬慕之情,学生才会主动去探索古典诗的艺术魅力。在现代诗歌中常常能找到与古典文学的相通之处,很大程度上,现代诗人仍在诉说着屈原、杜甫等没有说完的故事,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诗人就以现代方式传承了中国传统的爱国之情。在现代诗教学中,教师若能看到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血浓于水”的紧密关系,那么学生必然能够感受那到贯穿古今的诗的精髓。

(三)有利于陶冶性情和培养人文精神

从教育目的来看,语文这一学科现代教育的目的倾向于人文教育,“倡导教育人文,不仅在提升日常教育生活的品质,也在谋求整体教育实践精神的生长生成;甚至,从更深远的意义而言,乃在于谋求国民人格精神旨趣的提升与超越。”[3]而现代诗歌教学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出彩,更使学生拥有高层次的生活趣味。另外,“从对人的发展来看,教育最本质的涵义,应该是促进人的心理优化与发展,使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4]现代诗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自我完善的能力,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如果教师能看到现代诗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现代诗教学对学生真善美情感的熏陶作用,那么素质教育的前景势必会更加辽阔。

二、现代诗歌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重朗诵形式而轻吟诵情感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现代诗课堂上朗诵诗歌的形式明显多样化了:有的老师范读,有的分组朗读,有的全体齐读。然而,如果仅仅是像走形式一样的缺乏感情、缺乏思考的朗诵诗歌,朗读教学法将会收效甚微。[5]没有情感、没有思考的朗诵是空有其表的,初中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大部分还与教师的课堂点拨和引导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要明确一个概念,即简单的朗读与有感情的吟诵之间的区别。吟诵不是简单的朗读,学生只有真正做到“声情并茂”四个字,才能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才能在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读出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提高初中生在审美层面上的鉴赏能力和感知能力。试想,如果一堂生动的诗歌鉴赏课成了枯燥单调的朗读背诵课,那学生“诗性”的培养又从何谈起呢?

(二)灌注法教学,学生很难进入诗境

当下的诗歌教学课堂,教师往往突出诗歌的主题思想而忽略其本身的艺术魅力。回想学生时期,诗歌教学课堂仿佛有些“倒行逆施”:学生不是主动的在反复吟诵和思考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是被动地在老师所划定好的圈圈内去“感悟”诗歌。这样的诗歌教学与以前的填鸭式教学没有本质上的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依然是“施教者”和“受教者”。另外,教师在教授诗歌时,往往侧重于讲解分析而忽略学生的个体感悟,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通常会采用“灌注法”,即将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修辞手法、意象涵义、主题思想等知识一股脑全部“倒”给学生,学生只要一五一十地做好笔记即可。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现代诗歌本身的文体特征,不顾学生的情感需要而把他们困在枯燥的课文分析之中,用“庖丁解牛”的方式将诗歌呈现出的整体意境肢解得支离破碎。

(三)课堂教学趋于程式化

很多初中教师教授现代诗仅仅是为了应付日常的教学任务。初中现代诗歌课堂教学呈现出以下套路:释义题目、简介诗人及创作背景、朗诵、理解诗意、点明主题、延伸拓展、升华主题、背诵全诗。这样教学现代诗是非常“完美”的,但是这样“非诗意的解读”,往往会忽略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其心理特征。把诗歌鉴赏这一最富有个性色彩、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程式化、教条化,违背了美学教育的规律,抹杀了现代诗独特的韵味,也扼杀了学生对现代诗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式和形式上,大部分教师也只局限于单调乏味的讲解和板书,这种机械的程序和单调的形式很显然降低了诗歌教学的趣味性,不利于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诗歌鉴赏能力的形成。

三、现代诗歌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反复吟诵,读出真情

反复诵读是现代诗教学的重要途径,但如果每篇诗歌都按同一种朗诵模式去进行,那么朗诵教学法便失去了它“活的灵魂”。因此,教师应依据每首诗的具体特点,在诵读前后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让学生有思考的朗诵课文。首先,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诗的音乐美,还要通过语调表现丰富的情感,如深圳市翠园中学特级教师杨特在教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先让学生齐读课文,然后耐心指出学生在朗诵中存在的语调、语速、情感等方面的不足。经过指导,学生再读时就有了很大的进步。其次,教师要营造气氛,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教师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一步步引导学生抓住诗歌的重点词句和情感。学生经过老师的提示和有目的的朗诵,自然而然的读出了作者情感抒发的层次感。

(二)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美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现代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把握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去感悟诗歌的艺术魅力,从而打破灌注法教学。意象指诗歌中饱含诗人情感、并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如《星星变奏曲》中“星星”这一意象的使用使整首诗朦胧含蓄、意境优美,寄托了作者执着追求理想的信念。如果学生能准确地把握诗中意象,他们自然会领悟作者所绘制的生活图景与情感水融的艺术境界。另外,现代诗的语言凝练,富有表现力,学生只有细心揣摩才能领会到其中的深刻意味。新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要求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语言,让学生对诗歌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

(三)重视诗歌的个性化解读,打破程式化教学

每首诗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教师要重视每首诗的教学细节,在类似诗歌之间找到它们所具有的“个性”。如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所选现代诗的主题都是表达爱国之情,教师应让学生领悟到不同诗人的写作特点,从每首诗中获得不同的美学体验,从而打破现代诗的程式化教学。如一位教师在教授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就注意到了这首诗与同主题诗歌《我爱这土地》的不同,相对于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运用,舒婷在这首诗里运用的意象是纷繁复杂的,有些意象是学生很陌生的,如“老水车”“矿灯”,这位教师在上课之前,将这首诗中所有意象的具体实物以幻灯片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在亲眼见到诗中意象后便很容易进入诗中场景。另外,这位老师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矿灯”“路基”等的象征意义,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被难懂的意象难住,课堂教学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古人云:“教无定法”,现代诗歌的教学也一样,以上只是个人的见解。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培养一代综合素质人才,现在诗歌教学无疑是一个突破口。因此,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开创诗歌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

注释:

[1]张德厚:《新时期诗歌美学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郭玉霞:《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3]一行:《论诗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傅治平,曹成杰:《教育与人》,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

相关期刊更多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教育部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初中生世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