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货币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国际货币制度;汇率制度;监督机构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
根据宋涛的《政治经济学教程》可知,国际货币制度是指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的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或有组织地对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汇率决定及其选择、国际储备及其构成等方面所作出的安排或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国际收支调节方式。当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各国之间的政策措施如何相互协调配合,以使各国公平合理地承担调解的责任。
2.汇率决定及其变动。一国的货币与他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应如何决定和变动,一国货币能否自由兑换成他国货币等。
3.汇率制度及其选择。一国的汇率制度应该是固定还是浮动,各国政府都应该做出选择。
4.国际储备资产及其构成。一国采用何种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以及怎么确定国际储备的规模和构成来满足国际支付和调节国际收支的需要。
(二)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
国际货币制度从产生至今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国际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是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汇率相对平稳,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它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由英国首先实施,以后西方各大国纷纷实行金本位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金本位制宣告崩溃。金本位制采取过三种形式:一是金币本位制,即以金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二是金块本位制,即以黄金作为准备金,以有法定含量的纸币作为流通手段的一种货币制度。三是金汇兑本位制,即将本国货币间接的与黄金连接的金本位制。
2.布雷顿森林体制。1944年7月,44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签署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从而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且保持固定汇率,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但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美国连年出现逆差,美元大肆泛滥,美国政府无法承诺外国用美元互换黄金的义务,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崩溃。
3.牙买加体制。1976年《牙买加协定》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二次修正案》正式确立了牙买加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是:承认浮动汇率制度的合法化,即成员国可以根据本国情况自由选择汇率制度;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增加成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基金份额;推行黄金非货币化。牙买加体系形成后,对维持国际经济正常运行和推行世界经济继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更加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使各主要国家货币的汇率能够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发调整;多元化的国际储备大大减少了基础通货国家与依附国家相互牵连的弊端;国际收支的调节采取多种调节机制相互补充的办法,除了依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汇率变动外,还通过利率机制、国家外汇储备的变动以及债权债务、投资等因素来调节国际收支。
二、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弊端
(一)汇率波动较大,极不稳定
充当储备货币的主要是美元,仍然占主导地位,美国的国际收支及经济发展状况,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汇率的稳定。由于汇率波动频繁,汇率风险增大,这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汇率可以自由浮动,也加快了外汇投机活动,并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尤其是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金融体系产生动荡,一容易受到别国经济的牵制和影响。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缺乏的相应的调节机制
在国际经济中之间,经常会发生国际收支不平衡,其调节的主要手段就是一国国内政策、汇率调节和国际融资调节。由于汇率机制无效,利率机制可能引起负效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能有效的发挥应有的作用,收支不平衡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因而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现象日趋严重。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防范意识薄弱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浪潮、近年来世界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增加,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兴市场的迅速崛起,这一切使得资本跨国流动达到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建立一个严密的、一体化的、行之有效的国际监管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但是,目前的监管机制较为松散,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割据状态,缺乏行之有效的协调和合作。风险管理方法和金融危机预警防范机制很不健全。
三、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
基于上述三方面的弊端,现行国际货币制度需要进行改革的方面有如下几方面。
(一)建立稳定的汇率制度
在美元是主要储备货币的前提下,建立一种稳定的汇率协调制度,使汇率波动不那么剧烈,同时也让其他国家的经济可以平稳的发展。
(二)建立合适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对一个国家来说,无论是顺差还是逆差,长期发展下去,对本国的经济都会有不利的影响。因而,就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知,当国家出现逆差时,使用紧缩的货币政策,当国家出现顺差时,使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当然,也可以利用汇率的变动来进行调节。
(三)建立健全国际货币制度的监督机制
一个好的制度要想很好的执行下去,监督机制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监督机制却形同虚设,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因而,需要改革,健全监督制度,以保证货币制度更好的推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汇率决定机制 货币制度 购买力平价
货币制度:决定汇率的基础
(一)金本位制度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黄金被赋予了货币价值功能;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金本位制度逐渐确立。这是一种以黄金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与若干重量的黄金相等同。铸币平价―即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决定两国之间的汇率。汇率则围绕铸币平价,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在黄金输出点与输入点之间上下波动(见图1)。广义上的金本位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类型。
1.金币本位制。金币本位制主要出现在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也是金本位制最早、最纯粹的表现形式。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可以自由铸造金币,且金币具有无限法偿的特性;银行券和辅币可以自由兑换与其面值相等的金币;黄金是国家的货币发行准备,允许自由输入和输出。货币的含金量由国家政府通过法律进行规定,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即成为汇率决定的基础。黄金的自由流动使汇率能够自发进行调节。铸币平价和黄金输送点共同发挥作用,使汇率的波动维持在较小幅度。
2.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的经济及政治面貌。战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建立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又称金条本位制,是一种以金块处理国际结算的变相的金本位制。国家将金块作为货币的发行储备;国内不流通金币,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的价值与一定量的黄金保持等值关系;银行券不能与金币进行自由兑换,但如果是用于国际支付或工业生产,可以用一定数量的纸币向中央银行兑换金块。这意味着金块本位制实质上属于有限制条件的金本位制。
如果一国所持有的外国货币的发行国实行金块本位制或金币本位制,则该国货币可以无限制地兑换成发行国的货币,这种货币制度称为金汇兑本位制。此时,只有银行券能在国内流通,银行券可以兑换实行金币本位制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但无法兑换成黄金。国家除了储备黄金外,外汇也占一定的比重,但只有在国外才能兑换黄金,不到最后不会使用黄金作为支付手段。如果一国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必须通过无限制地买卖外汇,来使本国货币与其他实行另两种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稳定的比率关系。
由于不具备金币本位制的许多特点,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也被称为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使这两种金本位制受到极大的冲击,各国逐渐放弃,转而采用不兑现信用的货币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这是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本质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停止用美元兑换黄金,后来又两次将美元贬值,美元危机使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瓦解直至崩溃。
(二)纸币本位制度
纸币本位制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相继采用的现代货币本位制度。根据纸币流通是否代表黄金量,可分为两个阶段:
1.货币黄金化时期。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国际经济发展的混乱时期,各国普遍实行严格的贸易保护和货币保护。黄金在这一时期对货币价值的形成仍有决定性的作用,黄金平价是汇率决定的价值基础,二战后世界各国普遍实行不兑换纸币制度,但黄金对货币价值的形成仍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各国通过黄金市场价格以法令的形式规定纸币代表的黄金量。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成员国需要公布各自货币按黄金或美元表示的对外平价,其货币与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1%的幅度内波动。
2.货币非黄金化时期。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后,黄金不再作为货币价值的基础,纸币流通开始非黄金化。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的需要;纸币的流通则取决于中央银行的信用。纸币的价值不再由黄金价值决定,而由购买力决定。这种纸币本位制的优点显而易见:由于纸币不再与任何金属保持固定的等值关系, 因此纸币的发行不以黄金准备为后盾,从而可随时针对市场变化情况,在仔细观测和周密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客观需要,通过人为政策伸缩调整货币的供给量,以达到消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目的。同时,对汇率进行管理、设立外汇储备基金,能够维持纸币对外价值的稳定、促使国际收支保持平衡。因此,实行纸币本位制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比金本位制更有利。不过,纸币本位制也存在着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首先,纸币发行不受准备金的限制,这使得货币供给的弹性很大,往往超量发行纸币,导致纸币贬值甚至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其次,汇率不依据货币的含金量而定、交由各国自由调整,使各国货币对外汇率变化波动大,进而影响到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
汇率决定机制的变迁
(一)传统的汇率决定机制
1.购买力平价说。购买力平价说最早由英国学者桑顿在1802年提出,后来成为李嘉图古典经济理论的组成部分,瑞典学者卡塞尔在《1914 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一书中充实和发展了该理论。购买力平价说已成为当今汇率决定机制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用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水平来确定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的理论称为购买力平价说。该理论认为,两种货币在本国国内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决定一种货币和另一种货币间的比价,这意味着货币的对内价值决定其对外价值。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国际市场上,一种货币之所以有需求,是因为货币持有人可以用这种货币购买其发行国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因此,当兑换不同的货币时,实际上是交换它们对各自发行国内的商品和劳务的支配权。这使得货币在发行国内的购买力是决定汇率的唯一基础。
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是购买力平价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之间的比价称为绝对购买力平价,这由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内的购买力之比决定。如果用Pa和Pb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一般物价的绝对水平,则绝对购买力平价公式为:Ra=Pa/Pb。由于计算绝对购买力平价必须首先获得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关数据,实际操作过程非常困难,而两国物价水平变动率的数据更容易获得,卡塞尔因此又提出了相对购买力平价,即以两国物价指数之比(通货膨胀率)表示汇率。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公式是:本国货币新汇率=本国货币旧汇率*(本国物价指数/外国物价指数)。
2.利率平价说。1923年,凯恩斯在其《货币改革沦》中提出了利率平价说。该理论认为,两国之间的远期汇率变动与两国利差有关,两国利率不同会导致套利活动的产生,只有当远期汇率变动幅度等于两国利差时,套利才能停止;因而必须基于资产市场的均衡,或者说基于一国货币远期与即期价格在时间上的无套利均衡来确定远期均衡汇率。根据套利是否与远期业务结合,利率平价可分为抛补利率平价和无抛补利率平价两种类型。前者指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并且高利率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贴水,低利率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升水;后者指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等于两国的货币利率之差。利率平价说在描述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忽视了外汇管制、交易成本、投机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汇兑心理说。汇兑心理说是在1924-1926年间,法国国际收支均为顺差但法郎的对外汇率反而下降,从而引起物价上涨的反常情况下提出的。法国学者阿夫达里昂认为,人们为了满足投资、支付、投机等愿望而对外币产生需求。外币价值的高低是由人们的主观欲望决定的。当外汇供给增加,单位外汇的边际效用就会递减,从而使外汇的汇率下降直至外汇的需求与供给相等,此时的汇率就是外汇市场上的实际汇率。这一学说后来发展成为心理预期说,认为外汇汇率与市场上人们的心理预期密切相关。虽然这两种学说不可避免地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解释外汇汇率的决定因素也过于片面,但其揭示了客观事实与主观判断之间的相互作用,前者对后者产生影响,后者又反过来作用于前者,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也能够很好地解释外债积累、资金逃避、外汇投机和国际黄金储备下降对未来汇率可能产生的影响。
4.国际收支说。国际收支说从国际收支变动对汇率的影响出发,讨论汇率的决定机制。在纸币本位制的条件下,一国的国际收支情况决定外汇供求,进而决定汇率。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该国的外汇供小于求,导致外币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当出现顺差时,外汇供大于求,则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降。基于此,国际收支说在探讨汇率决定机制时,侧重于分析国际收支如何决定和变动。
局部均衡分析的弹性论是一种影响较大的汇率决定理论。该学说通过严格的理论分析和公式证明,总结出一国进出口量与国际收支及外汇汇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汇率作用于国际收支及进出口的过程和条件,为各国政府提供制定对外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一般均衡分析的吸收论将国际收支变动与整个宏观经济状况相结合,认为在某一时间内,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一国的国际收支情况。当国内吸收不变而国民收入增加时,国际收支将改善;相反,当国民收入不变而国内收入增加时,国际收支将恶化。因此,调节国际收支必须从调节国民收入或国内吸收入手。汇率变动也通过此途径实现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内外均衡分析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简称F-M模型)扩展了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政策效应的分析,意在说明资本是否自由流动以及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二)现代汇率决定机制
1.新闻模型。1979年,穆萨结合理性预期假说和资产市场宏观结构模型提出了新闻模型。他将“新闻”定义为非预期的、能使人们修改对汇率的预期值的新信息,并阐述了“新闻”如何影响汇率的运动。该理论认为,作为基本经济变量的“新闻”会引起未预见到的即期汇率的变化。这表示当任意新闻因素影响外汇市场上人们的预期时,这种影响都能在即期汇率或远期汇率中得到及时体现。“新闻”在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之间的时间内出现,从而可能使后者成为前者的有偏估计,这解释了为什么外汇市场的有效性检验失败;汇率的频繁波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用“新闻”因素持续进入外汇市场来解释。此外,由于“新闻”是不可预见的,这表明“新闻”的产生是一个随机游走的过程,从而导致能够预测的即期汇率的变化也呈现随机游走的特点,这对即期汇率的路径近似遵循随机游走的经验规则给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
2.理性投机泡沫模型。用能够预见的基本经济量的变化解释汇率决定和变动的原因是新闻模型的理论依据。但是,当基本经济量的变化幅度并不大时,外汇市场仍会时不时地出现暴涨和暴跌的现象,却无法用新闻模型来解释。一些学者依据理性预期的假设分析这种汇率现象,提出理性投机泡沫模型。该模型认为,泡沫的产生源于期初的汇率偏离由基本因素所决定的水平。受理性预期的影响,人们认为汇率将进一步偏离原先的均衡水平,为了能够获得货币持续升值带来的收益、并在汇率回落到最初的均衡水平之前卖出货币,人们会继续购买被高估的货币。市场投机因素使得汇率快速上升,泡沫随之迅速膨胀。每一期结束前投机者都会估算泡沫破灭的概率,汇率上升得越高则破灭的概率越大,补偿增加的泡沫破灭的风险促使汇率更加快速地上升,使泡沫进一步膨胀。因此,理性投机泡沫理论得出初期的偏离在理性预期的条件下会导致汇率理性泡沫的生成并进一步加速膨胀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陈雨露,侯杰.汇率决定理论的新近发展:文献综述[J].当代经济科学,2005(9)
关键词:货币制度 人民币国际化 区域化 促进发展
引言
自1948年12月1日人民币在中国开始发行,中国的人民币制度就已建立。人民币制度是一种不兑现的银行券制度,随着中国的逐渐发展与不断强大,中国的人民币制度已具有相当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市场出现了一定时期的动荡,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而我国一直奉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稳定货币,发展经济”。使得人民币在国际的舞台上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加有力地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因为在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不仅没有可以借鉴的国际经验,而且还存在着许多阻碍。首先,是关于现行的汇率制度,资本管制的取消必然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而央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自主的目的,必然会使得人民币有更为灵活的汇率机制。但中国的汇率制度一向实行盯住美元的制度和政策,由于这些年人民币一直都处于单边升值态势,而单边升值一方面会造成中国国际收支的失衡,另一方面也能引起短期资本的大规模流入,导致了人民币被动去投放,货币的供应量调控困难。当中国汇率没办法灵活浮动时,就只能通过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或者央行的冲销干预。升值就会使资本进一步流入中国市场,冲销不完全也会导致资产的价格和信贷规模的过度繁荣现象,不利于中国经济长期和稳定的发展。其次,对外输出本币的主要途径是贸易逆差,这要求有强大的国内需求,尤其是对于消费的提高,这是大国经济体稳定迅速发展的基础,这在我国却是非短期内所能改变的。最后,美元的霸权阻挡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美元主导的货币机制使得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非美元经济的国家想要增加内需,必须吸引美元投资,增加出口的现象。为了获得出口,只能低估人民币的本币价值降低出口价格,增加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化变得异常艰难。2007年下半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的金融风暴,这使得我们把目光转向美国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在存款准备金方面对各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法人统一考核,将各个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统一存入人民银行(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中央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一般包括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以及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等。我国央行加强了对利率工具的运用,利率调整更加频繁有序,利率调控方式更为灵活有效,调控机制日趋完善。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利率政策作为货币政策主要手段之一,将逐步从对利率的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利率政策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美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职责,长期以来由美国的中央银行承担,货币政策是美国调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工具。美国法律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并保持市值的稳定,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金融环境。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美联储积极运用有关金融工具,以减少利率和货币信贷量的变化,兼顾做到 "充分就业、市值稳定"的两大目标。随着全球市场经济的成熟和稳定,美联储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经济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当美国通过本国自身利率和货币政策的调节改变本国金融市场甚至令世界金融市场都唯美国马首是瞻时,人民币想要进行国际化,就显得越发困难和紧迫了。
人民币国际化与美元全球化的博弈
中国和美国,一个是发展中的大国,一个是世界经济强国。在中国经济发展不迅速并未威胁到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时,二者之间的矛盾并不明显。在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后,美国占世界GDP总值下降,而“金砖四国”所占的比重上升,特别是中国,在世界GDP比重持续增加,据高盛研究表明,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已经超过美国,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令美国产生了危机感,在浮动汇率之后,美国经济占有率发生改变,放弃制造业偏重金融业并且加大证券市场的扩张股市,投资经济的暴利在客观上起到了反对工业的作用,但由于美国一味发展金融业导致工业的衰退,制造业和产业创新出现大量问题,甚至许多一流企业申请破产。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元在世界上的发行扩大,并且产生了许多新的金融工具,这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全球金融资产急速上涨,由于美国发行的一切所谓的没有风险的可以在市场进行对冲的垃圾债券,使得全球经济大规模泡沫化,当资产缩水时,就会引发美国金融市场上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世界人民对美元产生巨大的怀疑,美元的信誉度也大打折扣,而中国的信誉度却在不断提升,中国的金融业和人民币的世界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中国金融也通过股份制改造、引进投资、债务重组等措施,在世界人民心中重塑了中国金融业的形象。即便是在美国的金融危机蔓延世界时,中国货币也保持稳定,大大增加了世界人民对人民币的信心,强化了人民币的世界地位。因此,在世界人民对人民币的大量需求下,人民币的国际化是必然趋势,甚至在某些地区,人民币有了取代美元的趋势。美国采取各种方式打压人民币,但是由于中国人了解美国文化,但是美国人不了解中国文化,所以在打压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美国存在很大的困难,而人民币国际化却是势不可挡的。
货币制度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研究
(一)调整经济结构,以区域化促进国际化
最近几年来,人民币在许多地区和国家成为了区域货币,中国香港澳门地区都已经将人民币作为本地货币,很多亚洲国家也使用人民币,人民币区域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也是中国摆脱美元控制和阻碍的一个有利方法。我国可以通过建立多边的人民币交叉互换,与各国各地区政府和银行进行谈判协商,将货币的互换额度直接分配,通过加大贸易和融资,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通过周边国家乃至更多的东亚经济体和我国的官方结算协定,促使中国与东亚其他经济体在一般的贸易中尽量能够采用人民币去进行结算,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货币互换协定等方式,促使其他地区的中央银行扩大与中国的中央银行之间进行的人民币官方交易,使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官方储备货币,进而去推动人民币在国家和地区间交易中可兑换率。另一方面,我国逐步开放国内的金融市场,最重要的是能够对资本账户的管制放松,或者实施改进人民币回流机制,让人民币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大范围内承担起投资货币的职能。以区域化促进国际化也要求我国实行调整经济结构的措施,加强制造业的竞争能力,美国制造业的强大使得中国无法建立起强势的国际地位。2011年,中国的制造业总体水平超过美国,这意味着美元的霸主地位有所动摇,但是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强化制造业实力。将制造业的强大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坚实后盾!
(二)联手强势货币,建立人民币货币标准
要想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要做到人民币标准化,这必须要在境内外做到人民币流通计价储藏等职能,要使得人民币能够在国际上开立银行和企业的票据,能够实行证券投资,市场结算等业务,要建立技术标准,即与人民币有关的业务在全球范围内要达到一定标准,至少是10%,只有这样,才能加强人民币同美元的竞争力。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时间较短,这注定了人民币要想国际化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要求人民币必须与强势货币联手,才能打破美元的统治。欧元出台本想与美元分庭抗礼,但是欧元并未达到这个结果,这为美元与欧元的联手合作创造了机会。在美元出现危机的时候,大大影响了欧洲经济的发展,使得欧洲各国损失惨重,因此欧洲需要中国的帮助,而人民币国际化也需要欧元的扶持,只有欧元与人民币联手,建立人民币货币标准化,令人民币国际化才能真正实现二者的互惠互利。
(三)完善货币制度,推进金融业全面转型
20世纪30年代,货币政策作为金融宏观工具开始走上历史舞台,20世纪末,人民币走入世界舞台,但人民币要想打破美元的霸权,实现国际化,完善货币制度,推进金融全面转型是至关重要的。货币制度是国家对于货币的相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内容加以 规定后所形成的制度,完善我国货币制度能够保证我国的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性,保障货币能够正常发挥各项职能。为此,首先就要求推进人民币资本的兑换,要实行资本开放,就会有风险,但如果我们能很好地避免汇率、债务和资产开放的危机,账户资本的对外开放就指日可待了,我国也可以完善货币制度,加上我国有强大的外汇储备资源,金融事业也可以全面转型。为了实现国内金融市场的迅速建设。人民币的区域化也必然要求中国金融市场能够具有大的规模和均衡结构来相匹配。在发展金融市场过程中,完善了金融体系,不仅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保证了资本账户能平稳和开放的前提条件。在进一步降低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程度上,人民币的汇率要能更多地反映市场需求。为了缓解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失衡,中国货币当局应该进一步改革汇率的形成机制,实现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目的。关于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的融资比例和培育多元化市场的投资主体,中国政府应该在向外资实现全面而又开放的金融业,向本国的民营资本实行全面开放的证券、信托、保险、银行等金融业务,用以提升民营金融企业的经济竞争力。
关于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汇率的市场化和自由化程度也是以人民币作为贸易定价结算货币和资产风险定价的前提,金融工具充分发展,金融市场充分发育,以及金融主体风险管理能力的充分提高的必要条件。利率与汇率的自由化程度问题、市场化顺序,由于一国当局容易控制利率在对市场的影响比汇率更深刻,也可在对相对封闭的情况下得以实现,因此利率的自由化和市场化应在汇率的自由化和市场化前面实现。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职能的实施,保持监督机构的独立性,树立好监督机构的权威性,进而提高监督水平。
结论
当今世界,在美元一切的体制下,其他国家为了满足内需必须吸引美元投资。而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元的霸权地位有所动摇,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大,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是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加强综合国力,实施经济体制的改革,完善我国的金融制度,使我国的货币制度更好的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而服务!
参考文献:
1.于恩锋,陈士才.人民币国际地位展望及日元国际化发展镜鉴[J].商业时代,2013(22)
2.马荣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9.4
3.刘政永,孙娜.国际金融危机下人民币国际化成本收益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3(6)
CBA实质是一种汇率安排,同时也是一种货币制度,虽然不同国家实行的货币局制度存在一些区别,但有三个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本国货币与一种作为锚货币的外汇保持固定汇率关系;本国的货币发行完全以外汇储备作为后盾,并随时准备以固定汇率把本币兑换成外汇:本国为维持这一制度所作的长期承诺,通常以法律形式予以明确。与中央银行制度比较,CBA虽然操作相对简单,但要成功地运作,一系列基本条件和环境的安排非常关键。这包括锚货币的选择,确定可行的汇率水平,银行安全网的建立,界定货币局与政府的金融联系,健全的法律基础;等等。一般来说,人们认为货币局制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可以有效地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在货币局制度下,货币发厅必须有100%的外汇储备支持,不存在信用发行的问题,因此,剥夺了政府滥用货币政策的可能性。通过对IMF所有会员国25年相关数据的比较,发现与实行其他汇率制度的国家相比,实行CBA国家的平均通胀率要低35%。1991年阿根廷在引入了货币局制度后,曾一度成功遏制了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了经济。爱沙尼亚和立陶宛通过建立货币局制度,迅速为它们独立后发行的新货币赢得了信誉。1997年保加利亚决定采取CBA,以结束国内经济的混乱局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是有助于稳定投资者的信心,促讲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这是因于CBA创造的低通胀经济环境减少了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使个人、企业都有稳定的预期,降低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在货币局制度下,政府对维持固定汇率和本外币自由兑换的正式承诺,为经济体带来更为严格的金融纪律,从而消除了外国投资者对汇率风险和外汇管制的担忧,从而有利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货币局制度的缺陷通常被认为与固定汇率安排密切相关,它容易导致以下的后果:
一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在货币局制度下,为了维持汇率稳定,本国货币供给和利率决定丧失了自主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盯住国的货币政策。由于实行CBA的是发展中国家,而被盯住的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异质性与非同步性,使得实行CBA的国家往往被迫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内部均衡以换取相对的外部均衡,即为了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而牺牲国内的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二是鼓励不稳定性投机,加大了经济体系的脆弱性。汇率归根到屁是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其货币相对价值发生变化,汇率也必然应该发生变化。而货币局制度下长期盯住的汇率使这种变化趋势被人为抑制,累积的“抑制效应”为国际游资的冲击提供了实质经济基础。在货币局制度下,货币的兑换性只是针对国内的基础货币,并不包括其他存款,由于缺乏最后贷款人,如果有某种强大的外来冲击使公众信心动摇,就容易出现挤兑发生信用危机。
关键词: 汇率制度 货币政策 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1.6 文献文献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6)02-0028-04
自1994年1月1日我国人民币汇率并轨后,我国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然而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管理”有余而“浮动”不足,形成事实上的钉住美元。在当时环境下,这种汇率制度的合理性是明显的(麦金农,1999):第一,通过事先的政策承诺增强了政府的信誉;第二,维护了公众对国内金融体系的信心,巩固了1994年改革的成果;第三,稳定了危机打击后的亚洲局势。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频繁使用公开市场工具控制货币发行量,使主要针对国内经济失衡而实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经过几年时间的调整,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人民币汇率机制需要重新审视其合理性。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即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次针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不仅是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扩大内需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也是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提高金融调控主动性和有效性的需要。
一、 分析框架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上,一国货币供给是由该国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MB)进行扩张而创造出来的。根据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存在下列数字表达式:
FX+LGMB
根据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存在下列数字表达式:
MBb+LD
如果把这两个方程等式两边分别加起来,为:
FX+ MBb+(LG+L)MB+D
其中,FX――黄金和外汇储备,LG――对政府贷款,MB――货币发行(基础货币),MBb ――流通的货币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L――商业银行对个人和公司的贷款,D――公众存款, LG+L表示整个银行部门对政府、私人及对非银行部门的贷款,称为国内信贷,记作DC。
等式两边都减去MBb,方程为:
FX+DC(MB-MBb)+D
方程右边由流通中的货币加银行存款,即为货币供给Ms,则有:FX+DCMs
当中央银行以买卖外汇的方式干预外汇市场时,官方的国际储备的数量也随之变化。中央银行向公众出售一项资产时,货币供给量收缩,而当中央银行购入资产时货币供给增加。 可见在开放经济下,一国货币的供应总量,不仅仅来源于国内,还来源于国外。中央银行若要按固定方程式控制住Ms,就必须同时控制FX和DC,否则此增彼减,货币供应的增长就会突破控制目标。
Mickinnon利用Frankel-Wei的回归分析模型对亚洲国家汇率波动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亚洲金融危机前(1994.1-1997.5)、危机期间(1997.6-1998.12)和危机后(1999.1-2000.5)人民币汇率波动与美元、日元和德国马克(或欧元)的权重分别为:0.996,0.000,0.012;1.001,0.000,0.000;1.000,0.000,-0.001。因此,人民币汇率主要是钉住单一美元。2
Masahiro Kawai在《东亚汇率安排:1997-1998年货币危机的教训》中采用Frankel-Wei的模型对人民币汇率运行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发现1994-2002年α1基本保持在1,α2、α3值极小,估计的标准差也很小。尤其是1999年以后,估计的标准差几乎为0,明显小于1999年以前的估计的标准差,表明人民币是钉住美元的,而日元、欧元的权重很小。而较小的回归标准差说明从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危机前的波动幅度,而且浮动的区间越来越小。
唐国兴、徐剑刚对中国1991.1--2002.10人民币汇率的周数据和月数据进行Frankel-Wei的回归分析,发现1994年后无论是周数据还是月度数据,美元隐含的权重为1左右,日元和欧元隐含的权重很小。3
从人民币汇率的实际表现来看,1994年初并轨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1:8.70,与1993年末的官方汇率相比,贬值了50%左右。此后,从1994年至1997年,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了4%。从1998年至200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保持在8.2791-8.2768的“狭窄”区间内小幅波动,波幅不超过120个基本点。
总之,在实际运行中,人民币汇率制度中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和“浮动”等特点没有真正的体现出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各国汇率安排与汇率管制(1999)》中将我国列入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
三、 钉住汇率制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实证分析
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定义有多种方法。衡量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一种标准是:货币政策的制定主要是依据本国经济情况(如预期产出水平和实际产出水平的缺口,预期通货膨胀率和实际通货膨胀率的缺口)还是受到外部因素(如国际收支、外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在信用货币制度下,适度的货币供应量是实现币值稳定目标的重要保证。但在保持币值稳定、维持适度的货币供应量目标的政策实施过程中,钉住汇率制使货币政策独立性难以维持。人民币钉住制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从1994年以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96年之前,抑制通货膨胀是主要的货币政策目标。1992-1993年,中国经济过热。1994年国内消费价格指数达到21.7%,经济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为控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不得不提高利率,当时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达到10.98%,远远高于美国同期的利率水平。 然而1994年1月1日的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大大刺激了中国的对外贸易,经常项目顺差增加。在资本项目方面,尽管外汇管制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短期性资本的流入,但在国内实行宏观紧缩、维持较高利率的政策环境下,国内外利率差趋于扩大,仍然导致了国际资本的流入,造成资本项目连续顺差。在国际收支双顺差因素的作用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增加。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连续购入1200亿美元外汇资产,国家外汇储备迅速增加。
外币储备的增加引起了外汇占款的增加,1995年外汇占款占当年基础货币增加额的比重达64%,到了1996年还高达45%,这显然加大了国内“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难度。虽然中央银行采取了冲销干预政策,包括收回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开办人民币特种存款和发行央行融资券(谢多,1996),但1994年M1仍比上一年增长26.8%,M2增长了 34.5%,这成为当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 21.7%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后的 1995年和1996年央行又分别购入220亿美元和315亿美元,都为紧缩政策的实施造成了较大的压力。由于中央银行的干预,人民币该升未升,因此在利率高于美元利率的时候,未出现贬值预期,反而有升值预期。
1997-2001年,货币政策的侧重点逐渐转为如何防止通货紧缩趋势并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从国内经济形势分析,按照零售物价指数来衡量,自1997年10月开始中国物价出现负增长,按照消费物价指数来衡量,从1998年2月开始中国物价出现负增长;通货紧缩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核心问题,如何刺激内需避免通货紧缩的进一步恶化成为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
在人民币汇率方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周边国家汇率贬值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0-15%。为了保证亚洲金融稳定,中国政府多次郑重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结果人民币名义汇率两年没有贬值。但人民币名义汇率该贬不贬使贬值预期非常严重,这种预期加速了国内资本的大量外流。1997-2000年净错误与遗漏账户继续恶化,其数额分别为-221亿美元、-189亿美元、-176亿美元和-117亿美元4,呈现出明显的资本外逃特征。克鲁格曼认为,当一个国家“希望”贬值,但又由于钉住制的约束不能贬值的时候,通货紧缩就发生了。谢平和张晓朴(2002)认为外汇占款的急剧减少而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紧缩5。
为了治理通货紧缩,中国政府采取了扩张性货币与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如连续降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取消贷款限额制度、执行扩张性的公开市场业务等。然而在利率下调的决策中,中央银行又不得不关注美元的利率走向,努力维持人民币利率与美元利率的适度利差关系。因为利率下调与控制资本流动的方向正好相反,此时国内的利率水平低于美国同期的利率水平,且存在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资金外流可能获得利差和汇差的双重收益。所以美元的利率无形中成为人民币利率下调的一个限度和重要的制约因素。而通过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虽然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但还是无法抵消再贷款下降和外汇占款迅速减少对基础货币增长的不利影响,最终导致1998年和1999 上半年的基础货币增长率大幅度下降。
2002年-目前,中国经济又重新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
前些年中国在宏观经济上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长时间采用这一些政策组合会产生一定副作用。由于在房地产、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领域投资增加过快,中国的经济增长比较迅速,通货膨胀水平相应抬高。以2003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121号文件为标志,中国货币政策导向开始向紧缩性方向转变。先是采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窗口指导等措施,2004年10月又采取了9年来第一次提高利率的政策。不论是否直接调整利率,紧缩性货币政策都造成市场利率的提升,从而拉大了中美利差,刺激了外国资本的大规模流入。在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外汇储备的增加使基础货币也随之增加。以2003年为例,中国的广义货币总额是22.1万亿元,人民币汇率均价是8.2770元兑1美元,按中国外汇储备新增1168亿美元和4.23倍的中国金融体系货币乘数计算6,由外汇储备增加所形成的广义货币新增额已经超过了当年广义货币新增额。为了消除因外汇买入引起的对货币供给增加的影响,央行只得对因收购外汇所投放的基础货币进行对冲操作。2003年央行进行了大规模的公开市场操作,除了投放国债回收基础货币,还先后63次共投放了超过7226亿元央行票据,还将准备金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才使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控制在20%以下。这不仅增加了中央银行的操作成本,更重要的是对紧缩性货币政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以上分析可见,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的经常波动,要求中央银行必须经常被动的参与外汇买卖,这必然造成货币供应量被市场上的外汇需求所左右,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极大的限制,从而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不应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而应同利率和货币供给量一样是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操作工具和传导机制。
四、结论和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日渐提高,现行汇率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为缓解货币政策目标和汇率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程度,充分发挥两者的功能,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中央银行应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扩大浮动空间,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完善中央银行外汇干预机制,使中央银行尽快从外汇市场的参与者角色转换为调控者,发挥其窗口指导作用;改革现行的结售汇制度,使外汇市场充分真实地反映实际经济对外汇的供求关系;完善外汇市场结构,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发展。当然,中央政府在推进汇率改革的同时,还必须从治本入手深入改革,有的放矢,解决宏观经济中的不平衡,实现增长方式的转换,并通过扩大内需,纠正贸易顺差过大带来的被动局面。
参考文献:
1.劳伦斯S科普兰 汇率与国际金融[M].中译本 中国金融出版.2002年
2.姜波克等著 .人民币自由兑换和资本管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巴曙松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冯用富.汇率制度:理论架构与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中的选择[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国汇率安排与汇率管制(1999).[M]金融出版社. 2000
6.谢平 张晓朴.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J] 国际经济评论.2002(3)
7.谢多.管理浮动汇率下的货币供给和政策工具协调.[J]金融研究.1996(8)
8. .再论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J]国际经济评论.2005(1-2)
9.周建中.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制度的制约分析.[J]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5(3)
作者简介:梁曙霞,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210004
注:1. 转引自唐国兴、徐剑刚.现代汇率理论及模型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 McKinnon, Ronald I.(2000).After the Crisis, the East Asian Dollar Standard: an Interpretation of High-frequency Exchange-rate Pegging. www-econ.stanford.edu/faculty/workp/swp00013.pdf
3.唐国兴、徐剑刚.现代汇率理论及模型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4.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