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绘画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美术教育;构图;艺术创作;思维培养
所谓构图,也就是利用视觉要素在画面上,按照空间把色彩线条组织起来的构成,是在形式美方面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一幅作品的构图,凝聚着作者的匠心与安排的技巧,体现着作者表现主题的意图与具体方法,因此,它是作者艺术水平的具体反映,现代的绘画艺术已经走向多元化,如何选择适当的构图形式并用于自己的作品中,如何让学生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就成为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绘画的基础课程中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构图的认识、理解、掌握、应用等相关知识的培养,这就需要首先提高学生对构图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培养在绘画创作中的具体方法。
一构图在艺术创作中重要地位
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前辈大师们都很重视对构图的研究。塞尚在艺术构思中十分重视形状、线条、色彩、体积的关系构成,独特的几何化作品构成形式,对现代艺术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十九世纪后期以来,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使原有的构图形式不能满足需要,新的构图形式在艺术家的探索下不断涌现。克利姆特的其作品中采用强烈的花纹平面化处理,是极具装饰性的绘画构图形式;现代画家毕加索的《镜前少女》的作品中,融入了各种不同的圆形、方形、圆弧线,并且各自形成自己的节奏;莫兰迪的大量作品中充分的运用了对象的内形和外形所构成的不同的几何关系达到的画面的高度和谐,从而产生了宁静而略带有忧郁的美。
中国画同样很重视构图的研究,古代的绘画理论中构图又被称作章法、布局或经营位置,东晋时代的顾恺之提出了“置阵布势”,要求密于精思,临见妙裁。不是见什么画什么,而是要求画家根据布势的需要有所选择,中国画十分重视气势和神韵,潘天寿的构图喜欢作方形结构,常常创作奇险的境界,用以表现他雄阔、霸悍、质朴的艺术风格。
构图教学是高等教育美术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础,纵观整个高等教育美术教学大纲,构图知识的教学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构图是具体的形式,也是一件绘画作品形式美的集中体现。因为一切形式因素,不论是线条、形体、色块等,都必定集中展露在构图之中,要使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构图法则的能力,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增加构图教学的内容,全面系统的分析讲解构图的形式法则,提高对构图教学的认识和地位,使构图教学成为独立的教学单元,在现代艺术教学体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艺术创作中构图意识培养方法
1把握构图原则
关于构图的规律或原则,各家所指,不尽相同,总则大同小异。差别往往在于着眼点不同,侧重面不同,而基本道理多数都是一致的。中国画传统理论的阐述,立足于动感,使相对静止的山水,在画家心目中也要取势,即获得运动的倾向性。而西方的构图学,立足于静止,先讲均衡、稳定。其实中国绘画未必不要均衡和稳定。
所以在艺术创作中应该把握构图的原则,也是真正能够掌握并熟练应用构图方法与技巧的关键,那么,首先艺术创作的作品能把注意力引向画面主体,也就是说,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只要使观赏者的目光渐渐投向画面主体,通过主体与陪衬画面的结合,更容易理解画面上的内涵,从而对作品产生更深层次认识。其次,艺术作品中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即使是抽象画其实也有一个主题。主题应该在作者心中明确,毫不含糊,但在表现上不一定使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只有主题鲜明,才能更好展现绘画目的,观赏者才能充分理解画面上的含义。最后,艺术作品应尽可能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画面主体的内容,有利于渲染画面情绪、主题的部分,而排除或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2融入构图艺术
当艺术作品中具备了上述提到的构图的基本原则时,艺术实践表明均衡、对比和完整仅仅是构图的初级阶段,也是构图的最高阶段,绘画作品要成为一幅艺术品,应该在构图上有更多美学的要求,绘画作品是一个有机体。所以,在绘画作品中融入构图的艺术才能更好的展现画面内容。第一,新颖与朴素的艺术展现,构图的原则固然应该考虑,但试想如果画家都按照原则作画,那就无法吸引住观赏者,只有新颖的构图,才能吸引住人们的视觉,利用心理学的首因效应,给人以感染力和吸引力,不论是色彩、线条、空白大小分配都会给人们新鲜的感觉。
同时,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真正具有感染力的作品往往具有朴素的特征,朴素的主题、朴素的感情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二,节奏和韵律的艺术展现,韵律广义上讲是一种和谐美的规律,是造型要素在节制、推动、强化下呈现的情调与趋势。作为视觉艺术,韵律主要意味着构图中形、线、色的形式感觉的一致,包括基调及主线起承转合的和谐性,一幅具有较高艺术的构图,它不仅具有新颖与朴素感,而且要有韵律感。第三,装饰性绘画更注重主观性和规律,它可超越客观现实和时空限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画面上的装饰性,主要是指写实性绘画的基础下其形式语言风格样式及处理手法根据画面效果的需要,进行得体的“装饰”表现。
3创新构图方法
绘画中的理想不是固定的,因个人的理念、时代、民族而异,文艺复兴时著名画家达芬奇,以肖像画而闻名于世。当时的肖像画流行正面或侧面为构图标准,而达芬奇却取四分之三面来构图,这就是他理想的构图理念。所以在引导学生用固定的构图模式构图的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尝试去冲破这种局面,特意改变空间层次关系、变化透视关系、改变视觉角度,从而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促使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进行小构图,尤其是对同一景色进行不同的取景、不同空间透视等关系的观察与构图。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及思维方式。目前,国内外的很多绘画家研究新的构图方式,如发散式的构图方式,利用空白选择不同的构图方式等,为进一步展现作品蕴含和特色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1构图教学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构图教学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在高等教育中构建构图教学单元的必要性。
2提出了从把握构图原则、融入构图艺术、创新构图方法三方面的构图意识培养方法,充分利用构图特点,更好的展现出艺术作品的蕴含。
3构图意识的培养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始终,为创作更好的艺术精品发挥积极的作用,不论学生还是教师本身都应该注意构图意识的培养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蒋跃.绘画构图学教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2]尚红芝.现代绘画构图艺术[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67-68
1.研究框架
在强调个体发展教育学领域,代表性的观点都把需求看作为一种差距,是目前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学习需求和性别、年龄、职业、教育背景和生活态度紧密相关,老年人群的学习需求也会因年龄、身心状态的不同,呈现出独特的学习目标、偏好和学习型态。基于以上认识,调研主要围绕老年教育需求及其差异而展开,需求内容的划分主要依据教育老人学之父霍华德•麦克拉斯基的理论观点,他主张为老年人群提供的教育活动应满足应付需求、表现需求、贡献需求、影响需求以及超越需求等五类需求,并指出这五类学习需求最适合于利用教育方法来满足,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需求差异主要涉及老年人群的性别、年龄、经济背景、职业背景以及家庭背景等基本信息。宁波自1987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加,2013年末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18.7万,占户籍人口总数20.5%,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据宁波民政部门预测,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4。目前宁波有12所老年大学,其中市区占7所。本研究以宁波城区1所市属和3所区属的老年大学实施调研,共发放问卷320份,由于受语言、视力、文化水平等固有特征影响,有效问卷247份,回收率77%。
2.分析结论
(1)需求意愿强烈但“一座难求”。
宁波目前就读老年大学的学员文化水平整体不高,初、高中学历合计达80%;老年学员基本都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71.5%的学员月收入2000元以上,且参与老年大学学习都得到了家人认可与支持,他们对各种课程的学习意愿整体比较强烈,“需要”和“非常需要”的比例都超过60%,最高达90%。但目前各老年大学学员的课程学习数量整体不多,约80%的学员选择就读的课程数为1-2门,就读5门以上课程的人数不足4%。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了政策的包容性不够,各老年大学采取提高入学门槛的方式,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低的“弱势老年群体”较难获得学习机会,“一座难求”的现象普遍存在。如宁波属老年大学招生对象以市级机关和市级企事业单位的退休工作人员为主,且限于海曙、江东、江北老三区户籍,必须凭退休证报名,处级、正高级职称人员和部队师级以上干部具有优先报名及录取资格。
(2)需求层次整体不高,相对偏好应付需求与表现需求的课程。
当前老年学员需求最强烈的是应付需求的课程,表现需求和贡献需求的课程次之,对这三种需求的课程,需要和非常需要的比例合计都达到70%以上,对影响需要和超越需要等较深层次需求的课程需要程度相对较低,也有部分成员对贡献需求、影响需求和超越需求的课程表示出“不需要”的态度,反映了老年教育需求主体的接受意愿不足,这可能跟该市区学员整体教育背景有关,高中文化程度的学员占到了学员总数的近80%。
(3)学习目标超越了功利主义,具有持续的学习兴趣。
目前老年教育需求的目标已超越了功利的实用价值,更多是为了提高生命生活质量,使人生在最后阶段更积极、充实和有意义。学习动机调查显示,老年学员的学习动机排在前三位的是保持身体健康、学习新事物和结交新朋友,合计占比72%;对获取文凭持“不希望”以及“无所谓”态度的学员数占总数的92%,调研还有62%左右的老年学员在老年大学就读的年限超过3年,说明老年学员具有持续的学习兴趣。
(4)不同背景的学员课程需求差异化明显。
70岁以上的老年学员对贡献需求的课程学习需要高于70岁以下的老年学员;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的学员对表现需求的课程学习需要高于高中以上的学员,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学员对目前学习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经济收入越高者对整体各项学习需求越大,收入在4000元及以上收入的老年学员在表现需求、影响需求以及超越需求上要显著高于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学员;市属老年大学学员比区属的老年大学学员具有更深层次的需求,体现在市属老年大学的学员对应付需求和表现需求的课程学习需求显著低于区属老年大学的学员,但对超越需求的课程学习需求反之。
二、老年教育社会化的提出
众多实践表明,过去的“全能政府”显然已经不能充分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随着老龄化理论的发展,世界范围的老龄观及应对老龄化的模式也正从危机、问题、压力等负面认知转向建设性的、具有发展潜能的积极向度,健康老龄化、产出性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等都代表性的主动乐观地迎接老龄化,凸显老年人发展需求的重要性和社会参与这一精髓,从新的高度诠释了老年群体的价值,为老年教育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思路。在实践界,为增加老年教育有效供给,各国也都在积极探索老年教育的资源组织模式,政府、高校和民间力量都在普遍参与、共同促进老年教育,走社会化办学道路已成为老年教育的必由之路,老年教育也因此呈现出办学主体多元化、教育政策法制化、办学对象细分化、课程教学多样化、队伍建设专业化的发展态势。当前,世界各国养老模式演变的基本趋势是从家庭养老为主向社会养老为主转变,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本研究提出“老年教育社会化”,意在强调养老教育的社会参与性,包括政府、高校、非营利性组织、社区等在内的多元主体互相配合、联动发展。从需求角度,体现养老教育发展的以人为本与需求导向;从供给角度,指养老教育打破了传统由政府作为单一主体供给的现状,促进养老教育供给的多元化发展及协作发展。本研究认为,老年教育社会化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为对传统老年教育缺失的补充,这种补充体现在:一是整合各种资源,满足老年群体的受教育权,促进他们适应社会变迁,参与社会发展,实现继续社会化;二是着眼于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基于群体性差异对需求做进一步细分,在教育内容、方式、提供主体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差异化制度设计;三是重点强调传统办学体制下相对忽视的社会参与和市场调节作用,通过教育机构多元化、运作机制社会化、教育资源全社会筹集,实现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满足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四是为老年人提供有质量的教育服务,致力于对老年人健康素养的全面提升,不仅让老年人保持生理、心理、智能等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且要作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资源融入社会,与外部环境形成良性互动。
三、需求导向下的老年教育社会化关系网络及实践方式
推动老年教育的社会化实践,整个社会也必然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当前,与老年教育发展发生联系的主要关系人除老年大学外,还主要包括政府、高校、以企事业组织为主的社会力量、社区等,对关系网络的分析旨在分析不同关系人所拥有的资源类别、丰富程度与支持意愿,其实践方式的分析旨在研究如何发挥各主体优势和最大效益,以满足老年教育需求。
1.政府:推动老年教育法制化
老年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政府应首当其冲成为主要的供给主体,并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上具有绝对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在管理体制、发展取向、教育规划与管理制度制订上具有领导规划责任,在权责界定、方略谋划和区域联系等方面发挥统筹管理职能。我国当前的老年教育基本是在政府财政或企业的支持下运转的,但政府对老年教育经费投入尚未列入财政预算,供给主体的制度支持普遍不足,尤其是政策法规缺位缺失,阻碍了老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和长效机制形成。进一步发挥政府在老年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目前关键在于推动老年教育法制化。当前老年教育相对发达的国家,都通过老年教育政策法制化、建立支持性的制度政策环境等措施,来提升老年教育的功能定位、开拓老年教育的渠道、完善老年教育的管理体制和保障老年人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比如,当代民主代议制度发源地之一的英国,以《盎格鲁-法兰西声明》、《老年人教育权利论坛宣言》、《老年教育》和《老年人教育工作手册》等形式,呈现了老年教育政策的基本方向,美国制定了《老年人法》、《成人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国内志愿服务法》等重要法案,使老年教育相关政策的实施取得了合法性基础。政府应从刺激老年群体有效需求和保障老年群体受教育权的公平性出发,把老年教育纳入法制管理轨道,通过减税、补贴、公共财政预算等方式,形成稳定的财政供应机制;应发挥政策引领与组织协调作用,探索实施社会参与式管理;应建立综合评估与监督机制,确保老年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2.高校:推动老年教育专业化
近年来,高校作为开展老年教育的一支特殊办学主体逐渐受到重视,高校在老年教育中的广泛参与及所提供的老年教育活动已成为各国老年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并在各国老年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大学免试招收老年学员、举办暑期大学,兴建“退休村”推行寄宿教育,瑞典老年教育与正规教育融为一体,所有大学都对老年人开放,日本高等教育机构实行公开讲座制度、科目选修制度和函授教育制度,都较好地契合了老年人的学习特点,满足了老年群体的教育需求。高校参与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视野下高等教育功能观的提升和飞跃,是教育本性的复归和本体功能的凸显,是高校发挥大学功能的良好体现,也是老龄化背景下服务社会的直接途径,更是高校多样化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科研、教学资源、教育管理技术和手段、教学管理经验等方面具备参与老年教育发展的天然优势,也为高校开发社会学习资源、建立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开展老年教育与培训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高等教育向老年人群开放,将在规模上和层次上迅速推动老年教育发展。高校应担当起老年教育科研主力军的角色,发挥其在老年教育中的高水平示范作用,加强老年教育的内涵建设,促进老年教育向专业化发展。首先,基于目前老年群体由于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家庭背景等因素差异而存在较大异质性,求学动机也因此不同,高校应在注重老年人学习需求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第二,基于目前老年教育形式单一、难以满足老年人群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的现状,高校要结合老年教育特性和区域文化特征,主动分析正规教育、公开讲座、旁听、选修、暑期大学等教育形式的可行性和适应群体,研究弹性化、多样化的招生条件与学制设置,探索多样化的课程类型设置和课程层次定位,研究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应用,探索不同教育类型的差异化管理模式,适量兼顾继续教育和补偿教育。三是基于目前以休闲教育、实用教育为主的老年教育课程设置不能满足老年学员及未来“准老年人”学习需求的现状,应根据时展需求和老年人身心特点,不断更新课程内容设置,促进并引领老年教育需求。
3.以企事业组织为主的社会力量:推动老年教育多元化
以企事业组织为主的社会力量主要包括以企业为代表的经济组织和从事非营利性活动的政府以外的社会组织。它们也是老年教育办学资源的重要来源,尤其是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基于当前老年教育供给总量不足,老年教育机构覆盖面比较狭窄的现状,以及随着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方向的嬗变,新旧观念及制度的转换便会给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发展带来一定的弹性空间。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老年教育也可能面临如何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通过适度的产业化,鼓励老年教育供给主体的广泛参与,满足老年教育更大范围、更多层次的发展需要。甚至有研究指出,非营利企业、民间自组织机构也可以成为公共资源组织的核心主体。促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老年教育发展旨在促进老年教育多元化发展,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全民参与养老教育体系。鉴于目前老年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建议首先应从制度供给与市场培育两方面,主动分析社会资源配置主体需求,从机构设立、教育资金使用、监管等方面,通过体制机制、法律政策等制度性供给,制订社会力量进入老年教育领域的平台性规范,探索形成社会化特点的引导鼓励制度和规范政策机制,协调整合各种异质资源供给的工作制度,激发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发展的内驱力,满足多元化的参与需求。特别要重视社会力量进入老年教育服务领域后的运作效率,以及优化教育部门职能范围以外的整体性配套环境。第二,可借助市场机制,通过董事会或理事会方式吸纳企业直接参与办学,也可立足于实体化,通过投资建设、无偿捐赠或共享的方式引导其投入教学建设;还可以立足于市场化,创新运作机制,引导其运作部分老年教育活动,实现了公益性与市场化的双赢。第三,应将老年教育纳入社会发展规划,根据老年大学阶段性办学战略的需要,从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出发,将各种渠道资源进行功能性整合、规划与配置,构建不同功能与渠道资源交叉整合的外部关系网络,形成对社会资源的战略性运用,比如搭建立交桥,发挥各种老年教育协会、组织和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在老年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4.社区:推动老年教育普及化
纵观人类的发展,作为个体的人,其自然属性是先天具有的生理和遗传变异带来的自然生物特征;而从集群营生的动物发展成直立行走的人开始,并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作,进而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其社会属性就逐渐发展起来。而在此过程中,人类社会也逐步由个体、氏族群体、家庭、族群、地区、民族、国家的发展而成熟起来。因而作为个体的人,也就同时兼具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生而具有,社会属性需后天养成(哺育、教化和习得),社会属性的养成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因此,人的社会化就是基于生物属性的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随着社会的复杂和技术进步,个体达到独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通常需要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其所需的社会化的时间正在延长,这可从不断延展的学校教育阶段来印证。就广义而言,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社会文化、角色知识及其相应的行为规范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要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生存能力,从而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是贯穿其一生的每个阶段,包括婴幼儿与儿童、青少年、成年、中老年等不同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单就某一具体的个体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社会化程度应是越来越高的。从人格发展角度来说,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形成自身人格和习得参与社会或群体方法的一个社会互动进程。个体在自身的社会化进程中不断地进行着自我完善,通过他人的态度、看法和期待认识自我,形成自我概念。同时,个体又是在已形成的一些自我概念的推动下继续进行自身的社会化的。而且,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个体的自我概念,或者说个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等,都在发挥着超乎人们想像的巨大作用,当然这种作用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因此,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潮流趋势,都非常注重发展个体的“自我”认识,并且在教育的实践层面已经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做法。从个体社会化涉及的方面来看,主要包括:(1)语言、文化、知识的社会化。个体的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因此个体其他方面的社会化是以语言的社会化为前提的。某一语言作为一个或多个族群共有的符号系统,是其相互交流的手段,也是其传承文化、学习科学知识的手段,因此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本身就是了解其社会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和社会文化的过程,并会深刻影响着学习该语言的个体。(2)角色的社会化。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社会所期望的一整套权利和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途径不同,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前者是指人们与生俱来或在其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获得的角色,如男、女性别之分;后者是指人们在后天的活动中经过自身努力而获得的角色,如医生、律师、教授等。(3)道德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是个体接受已有的社会道德规范并逐渐内化成自己的行为标准的过程。个体在道德社会化的进程中,首先是形成道德观念,即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其次是依就道德认知所进行的道德判断;然后是选择采取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同时还有伴随这一过程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因其内隐性,故在现实中其形成和作用往往容易被忽视或流于形式。(4)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形成某一特定社会所要求的政治信仰、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它体现在如何对待政治制度、政治生活方式、实行的政策以及个体政治观念的发展等问题上。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阶级中,个体政治社会化有不同的内容和方向。而且个体政治社会化是不断发展的,与个体的知识文化水平高度相关。综合上述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文化和社会结构视角对人的社会化所进行的研究,笔者认为:一般而论,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历程就是其在所处的具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其生活的过程。“人的生活乃是人之于环境的关系性建构。”生活的过程也是个体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会历经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中老年等阶段,各个阶段都是依据个体所具有的生理和遗传特质及前期社会化的结果(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而继续其社会化的进程。而且,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其内在的生活品质和意义、都应有其幸福与快乐的理由,人们不能为了所谓未来的幸福或希望而牺牲现在的生活,并且现在的痛苦与磨难也不能成为未来幸福的筹码。因此,人的社会化是人在具体的环境中基于人的天性而为的,社会化的结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实现更好的生活就一定是在适应社会生活和保有个体独特性之间形成恰当的张力。也就是说,无论是基于生存之道的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还是基于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已有社会价值观念(包括道德的和政治的)的内化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与掌握,都离不开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尤其是自我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同时,特别需要强调的也往往在现实中容易被忽视的是伴随其中的人所独有的情感体验及其具有的巨大能量。
二、对奠定个体社会化可持续发展基础的现行学校教育的反思
人的社会化就是个体从出生开始的发展过程,是个体在其历经的生活过程中完成的。在婴幼儿、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成年到中老年等不同阶段的发展中,每一阶段个体的社会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除了婴幼儿早期以家庭为主、学龄期以学校为主,个体的社会化都是在由家庭、学校、社会、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共同构建的生活中完成,而在成年(独立工作)之前学校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主导者。由于学校是依据所在社会的发展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进行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因此对学龄期的儿童、少年和青年,学校教育都是其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个体所受的学校教育将决定其社会化的发展水平。当今中小学教育对孩子来说,越来越成为一种被强迫从事的艰苦劳动,而不是充满乐趣的身体和心智成长过程。在学校里,安排满满当当的各学科课程;在家里,无穷无尽的各科作业(各种模拟试卷);在假期,还要参加各种没完没了的学习辅导班;等等。学科知识的学习变成了他们生活的唯一内容,因为这一切都是缘于现实中的选拔性教育体系。“学校担负着筛子的任务,从小学各年级开始,一直进行到以后各个教育阶段,为挑选未来的杰出人才而进行筛选。”在这种制度化的教育体系中,个体只要能胜过其他人,就能成为该制度化等级中的精英,从而具有某种特殊的身份去占有更多的教育资源、享有更优越的社会地位。因此,这种筛选体制带来的应试教育局面,鼓励了青少年包括其家庭形成一种只需在知识学习的竞争中胜出的个人奋斗理念,而个体社会化作为完整的、活生生的一个人的其他方面都被忽略了。试想一下,由此类个体作为社会成员构成的社会,其公共利益、公共关怀、公共道德将会如何发展;而且在个体有限的生命中,接近1/4到1/3的时光是在一种繁重的知识教育和竞争中度过,其幸福又能如何而言!因此,教育需正本清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帮助每个生命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获得幸福的生活,教育所涉猎的方面应是关乎人的社会化的整体,而不单是对科学知识学习的片面追求。对此,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的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的核心思想就充分阐述了这样的理念。该报告特别指出,学会生存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及其判断力,以便个体能够在人生的不同境遇下自觉确定应该做的事情,从而实现个体持续的和谐发展。
三、消解功利主义和应试教育的阴霾,回归大学教育之本真
人作为生命体,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启了认识自然和社会并顺应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也即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个体的人在起初依赖父母、适应家庭和学校、进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创造自我和完善自我,使自己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在自己的生命进程中彰显出专属自身的奇妙意义。因此,这个世界才是多元的、丰富的、生机勃勃的。而探求生命意义,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发问现象,也是人类的一种反思,人活着就是要去创造出这个意义。这就是要在生命进程中,发挥你的独特性,利用好你的独特性,让身边的人因你而过得更有意义,让这个世界因你而变得更美好。而当今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都因升学压力被应试教育的阴霾笼罩着,学生、家庭与学校被升学压得顾不上发展其它,此时的学校教育往往忽略了学生基本人格、基本道德、基本情感的养成,再加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造成的家庭过分溺爱,以至于有些学生自我为中心,对生命、对他人与社会愈发冷漠甚至冷酷。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人文情怀,唤醒学生尊重生命的良知、知晓生命的不可重复性,成为社会教育和中学后教育所应重点关注的,也是现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教育所应重点关注的。从人的社会化进程来看,大学是个体开始完善自我认识、发现生活意义和目标的场所,而且此时个体所处的青年期是其独立生活承担责任前完成初步社会化的关键期,无论建构的如何,个体从语言(包括文化、知识)的社会化、角色的社会化、道德的社会化以及政治的社会化等方面都已形成初步的体系,尽管这一体系的可塑性仍然较大,但大学教育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应该对这一体系的良好架构———也即认知问题承担起主要的责任。对此,笔者认为哈佛大学靠成功采取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来实现了这一责任,其理念与做法值得借鉴。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在此对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推崇,并不是在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之争的层面,而是从大学教育对人的全面社会化的意义角度。哈佛大学从20世纪初开始通识教育的改革,时至今日,每学年要开设近1万门通识教育课程,其中有不少课是关于生命的,比如怎样让自己幸福,即使在商学院这个最讲金钱和效率的地方,也有很多人、很多课程是在讨论生命及生命的意义的。哈佛大学从互不相连的学科中选设大量的通识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不同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建立应对复杂现代社会的知识结构,实现其通识教育的四大目标。一是教育学生如何成为社会一员,享受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承担起对地方、国家、世界以及对自己的责任。二是教育学生如何继承延续并参加与发扬自身社会的伟大传统,包括各种价值观与人文艺术科学等;教育学生更好理解文化冲突,正确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区别,学会同那些与自己家庭、文化、宗教背景不同的人友好相处,理解并超越这些不同。三是使学生有准备地回应身边的变化,并能批判性和建设性地回应这种变化。四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说和所做的伦理、道德的含义,对自己的道德体验和价值观有持续的批判态度,当面对挑战时能够用理性的方式捍卫自己的理念,选择能够指导其自身行动的道德原则。如果说,在过去,一个大学要想借鉴哈佛大学或世界其他著名大学的先进的课程设置经验,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的话;那么,在当今网络化的大数据时代,大学可以通过“慕课”这一在线教育平台的形式得以实现。人们可以利用“慕课”以帮助自己理解所要掌握的知识,同时又可以将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诚然,我们知道,强调价值观和使命感的哈佛大学通识课程的教育和培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但在现实境遇中有时学生的行为与其认知之间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如,现今有的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上有较为明确的是非观念,但在行为选择上趋于务实化和功利化,甚至只以是否“有用”作为评判具体现象和决定自身行为的标准。因此,当道德被选择和被尊重只是出于功利原因时,教育爱培养出来的就只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就表明,大学教育还面临需要解决的另一关键问题,就是个体的知与行相统一的问题。虽然这一深层次问题更多地不是依赖外部而是个体的自省,但大学教育还是应做出自己的努力。尽管明知付出努力未必能够达到极致,但笔者相信这种努力总会让个体更加接近美好与完善。从大学生社会化的角度上讲,对大学生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是基于其认知并靠自身的智力积极从与周围生活和环境的互动中得到的东西。大学生活,除了学业学习之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包括各种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等,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适应环境、顺利参与社会生活。如,大学生在一些社区服务的志愿者活动中,可以接触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生活,有助于理解那些生活环境和自己极不相同的人的感情和问题。而在这些实践活动中,需要强调的也往往易被人们忽视的就是伴随其中的人所独有的情感体验的强大之处。美好的情感体验对人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会帮助个体良好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在其生命历程中坚持善良、同情、合作等美德,为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发展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四、结语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第3卷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他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了民族气质和性格,并进一步影响政治法律制度。生态文化与行为的理论模式指出:“一定的生态环境,导致一定的文化形态,而一定的生态和文化形态共同塑造人,使其产生一定的行为方式。这种方式进而使人更好地适应那种生态和文化,甚至影响和改变它们。”人类的认知过程也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对民族认知结构及特性有极大影响,对居住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是民族生存的基础,由于生存的需要,人们在认识外界事物时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因素,避开不利的因素。同时,祖辈居住的地理环境也赋予各个民族以相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长期的对自然的适应影响与约束着当地民众以符合生存地环境需要的方式进行认知与取舍,并形成民族特有的认知方式与思维模式。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度不下18℃,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3月到5月气温最高,可达40-42℃。白天的高温不利于长时间户外工作,潮湿炎热总是让人昏昏欲睡、四肢乏力。这样的地理环境使泰国人形成了缓慢拖沓的性格。这种性格有利有弊,反映在学习上当然就是学习效率不高,进步缓慢。汉语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情况,千万不能着急,不能用自己在中国的经验来对待泰国学生,毕竟泰国学生缺乏汉语语言环境,操之过急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可能还会使学生反感。对泰国学生一定要有耐心,知识教授也应勤反复,放慢授课节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二、文化环境的影响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孩童自幼儿园开始已背诵佛经,学习佛教历史,举国上下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泰国人尊崇泰国国王,从内心认同以皇室存在为前提的等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民族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取向。苏联学者H•米特罗欣说:“在民族文化中,宗教不单纯是外壳,不是通过启蒙和教育很容易去掉的表层思想。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科学,宗教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里,贯穿于人们的处事态度中。”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影响,泰国人秉承一些做人原则和道德标准,比如避免冲突,没有正确的竞争意识,不敢向权威挑战。泰国人生活没有压力,一生快乐无忧,加之物产丰富,使他们成为乐天知命的民族。因此,泰国孩子大多乖巧听话,服从性强。但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和自我学习能力。厦门大学哲学系博士王晶在其论文《泰北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与分析———以清莱府两所高校为例》中指出,泰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属于偏低水平,大大低于中国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汉语教师一定要制订严密的教学计划,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提高汉语能力,如果期望学生靠自觉去自学是行不通的。我们要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学习,一点也不能懈怠,哪怕你授课的对象是大学生。泰国人认同等级观念,教师在泰国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在学生心中,教师的等级是在他们之上的。
三、社会结构的影响
对于高职教育,《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教学内容应密切结合我国现代中小企业的电算会计主管、审核记账、电算操作员、电算维护、电算审查等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利用会计财务教学软件,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主要手段,以会计电算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电算化会计工作岗位流程组织教学与实训,主要是两条主线的课程体系,一条是财务链体系,主要选取“系统管理”“企业应用平台”“账务处理系统”“UFO报表管理系统”“薪资核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这几个课程项目,另一条是供应链体系,主要选取“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等课程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课程项目是按照由相对单一到综合应用的逻辑关系排序。项目中的技能训练参照财务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流程进行设计,综合实训项目以完成一个中小企业整个会计电算工作案例为依据,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完成工作任务的成就感。
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
(1)以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每一个项目中,我们会根据该项目实际会计工作任务不同,分成若干典型工作任务,如采购管理项目,我们会分为采购初始化业务、采购单货同行的普通业务、货到单未到业务、单到货未到业务、退货业务以及一些特殊业务等这些典型工作任务,如在会计实际工作中,我们在采购货物的时候,可能会涉及到商品采购过程中的损耗,包括合理的损耗和非合理性损耗,采购过程运输费用的摊销,那么对这特殊业务,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就是我们的所说的典型工作任务,我们又该如何进行相应的设计呢,则需要我们根据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企业相应的案例,将该这些知识点以案例,以任务的形式的给学生进行相应引导。如上述损耗与运输费用的摊销,我们可以设计下面的案例讲解,学生就会更好地将理论知识点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怎么做,从而提高职业素养能力。案例:2014年4月10日,杭州华商贸易有限公司与湖南乐星商贸有限公司签订采购合同(合同编号:CG0401),订购五粮液52度白酒900瓶,无税单价300元,要求20日到货。4月20日,收到湖南乐星商贸有限公司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号C005),载明五粮液52度白酒900瓶,无税单价300元,增值税率17%,同时附有一张运输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号YOO6),运输费1000元,税额110元,订货合同约定运输费用由本公司承担。当天货物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6瓶酒损坏,属于合理损耗,还短缺了6瓶酒,原因待查,实际验收入库888瓶,货款未付,运费当日电汇(票号:0089)支付。通过上述案例,就将采购业务中合理损耗、非合理损耗以及运输费用摊销的任务就设计出来了,当然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不能以简单的文字来进行设计,应该是企业各种原始单据来呈现给学生看,如采购合同原始单据。通过案例设计就对企业采购过程中的损耗和运输费用的摊销进行具体的说明,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会按案例设计的流程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组织思考,首先给出流程图,然后按软件特点进行操作讲解,然后让学生也设计相似任务,进行操作,就会达到任务驱动的教学效果。(2)课程教学内容融合会计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现在,高职教育会计学生一般要求在校期间学生能够取得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以满足就业需要,还可以在校期间参加全国的初级会计师考试,所以无论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内容安排,我们必须都需要满足学生进行各类会计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而对于整个《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还是得注重培养学生的上岗的动手能力,所以《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将该课程内容与会计工作能力相结合,将课程主要的教学内容与会计职业资格考证内容相连接,也是将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职业素质养成相融通、相贯通,这样将为我们的学生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使学生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三、课程教学方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