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发展战略管理

科技发展战略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发展战略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发展战略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科技;驾培市场;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一、当前驾培市场的现状及其主要特点

驾培行业的发展从私家车数量的剧增可见一斑,在驾培市场中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由卖方市场一跃转变成为买方市场。对此,针对当前驾培市场的现状,其特点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有所体现。

1.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驾培市场中,大型驾校比较正规,但小型驾校相较于大型驾校在成本控制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究其原因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交通部对于驾培市场的管理比较宽松,促使驾培市场出现“三级比重过大,一级比重过小”的局面;其次,驾培作为特殊的产业并不受教育产业中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只要按照服务行业的要求申请土地即可,不过在“寸土寸金”的时代,土地租赁的费用高昂,这严重制约了驾培市场的发展,使驾校的规模很难扩大;再则,部分学员学习态度不端正,很多人深谙车辆驾驶,但苦于没有驾照而无法上路,也有人想要“剑走偏锋”的尽快获得驾照,这催生了小驾校市场的形成;最后,是驾培与考试分离的审批模式,学员多是为了考试而考试,促使驾校也以这种心态来面对学员的驾驶培训,教学内容只挑重点,教学时间被大幅压缩,这已经成为中小驾校的通病。如果驾校推行高质量全方位的教学,会拉升驾培成本,因而市场中“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比较普遍。

2.进入完全竞争的微利时代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子啊不断加深,任何一个行业,如果存在利润空间,那么就会吸引大批资本注入,使利润空间迅速被压榨,进而步入“微利时代”。在驾培产业中,由于燃油成本、广告成本、人力成本以及其他成本都在不断增加,但驾校为了吸引学员,在学费方面让利很大,导致价格逆势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驾校为了保证能够获取利润,对燃油用量、培训时间等精打细算,形成“精细化”管理。驾培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不仅包含软硬件设施,同时在服务质量上的竞争也非常残酷,这种市场竞争环境使很多驾校培训机构被淘汰,而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则艰难的存活下来。

二、当前驾培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员对驾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驾驶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道路交通的安全与否,大部分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和重视度不够,所以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解决驾驶员素质过低的问题。高素质的驾驶员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根基。当前,很多驾校一味的追求高通过率而忽视了对学员安全意识、行车安全与文明理念、操作规范等知识的教育,将平日教学管理的重点放在了考试,而非培训,很多学员只以拿到驾驶证为目的,不重视安全知识的学习,在选择驾校上以低费用为标准。

2.驾校教学不规范,教学大纲落实不到位

许多驾校在建设制度、划分岗位职责、管理档案、学习法规等方面达不到规定的要求,管理人员配置不齐,上报的资料、表格等失真严重;教练员不按规定和要求填写教学日志和记录,驾驶员领取结业证书时的登记不规范,多存在补填、代签、假签等情况;驾校不按规定对学员的学籍建档,许多学员存档在驾校的学籍都有填写不完整和不规范的现象;驾校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为抢生源而恶性竞争,互相压价,各驾校收费标准不一,混乱不堪;有的驾校更是在学时和培训内容上完全忽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的要求而私自缩减。

3.部分驾校设施不足和人员素质不高

部分驾校不更新教学车辆,有的教学车没有经过技术等级评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有的驾校不适用教学车辆教学,教练车不备案,使用普通车辆作为教练车培训等,这都给监管驾校培训的部门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难度。除此之外,有的驾校的教练员没有教练员证,而驾校又疏于对他们的培训和管理,教练员频繁更换,教练员文化素质低,授课能力差,不能深刻理解驾培管理的政策法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驾培的教学质量。

4.主管部门在监管上依然缺乏“有效手段”

监督管理驾培市场的交运管理机构没有有效的手段来管理监督各个驾校。例如对学时的监督管理,交运管理部门只负责审核检查,对符合条件、完整合格的培训记录加盖公章后,学员方可获取驾驶证。但是很多驾校与学员联合起来应对监管部门的管理,单纯从培训记录等表面来看,交通运管部门看不出任何破绽,即使想查出驾校的压缩教学时间和内容等问题,也很难取到有力证据。这就使得交管部门监管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电子科技运用于驾培市场管理的主要措施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同时为了更加有力的监管驾培的整个过程,使驾培经营市场更加规范化、秩序化,全面维护学员与驾校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全面建立了多级分布式的管理框架,并引进了信息化、智能化的分析研究方法。

1.监控驾培基础环节,防止违规操作

科技发展战略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科技管理;信息化;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3-0020-02

社会的进步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对于科技的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进行科技管理的各级行政单位都进行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不同的科技管理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投入成本与取得的效益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也就是说信息化建设的效益率不尽相同。怎样才能有效的提高科技管理信息化的回报率,是科技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现实的问题,需要我们认清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改善。

1 科技管理信息化的基本问题

所谓的科技管理信息化,其重点就是对科技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投入以及发展速度进行全面的调控,通过管理信息化能够得到很多方面的产出,其中能够起到直接作用的成果是:提高生产效率、加强监管的力度、提升管理水平、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优化管理模式、增强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领导决策的数字化发展等;科技管理信息化还能够间接的影响到创新能力的发展进程、科技成果的不断进步以及向实际产品的转化,进而使社会经济的进展情况得到促进和保障,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要进行科技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需要进行时间和金钱的投入,还要对相关的工作进行支持,而且一些重复性的投入也经常发生。首先,科技管理信息化离不开资金的大量投入,不管是把它看成一项研究项目还是部门建设,相关部门都必须为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不同的地区和职能部门在资金的投入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具体的信息化规模决定,资金的投入范围也是相当宽泛的。其次,我们要明确资金的投入是必须的,但是并不是最大的投入,工作中投入的时间才是最大的投入部分。时间是一种重要的成本,因为信息化工程占用的多是专家和领导的时间,所以时间的成本也变得尤其昂贵。一旦出现信息化建设规划不当的情况,容易导致重复性投入的出现,例如,在一个科技厅同时安装着好几个种类的业务系统,又或者是信息化建设一次未成功需要进行二次建设的时候。随着信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时间作为新计划过程中的重要成本,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作为一个常常被忽略的因素,时间是信息化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投入。所以,要降低科技管理信息化工作中的成本,就是要加强对时间成本的管理,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投入。在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成果的前提下,对建设的速度进行优化,尽可能的减少建设时间,试想一下,如果信息化建设的时间节省下来几个月的话,核算为成本我们省下来多少投资,最近几年,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成熟,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又快又好已经逐渐变成了现实。

2 科技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针对大部分信息化建设中时间成本投入过大的问题,需要设定合理的建设计划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投入,改革新业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采取的手段,完善信息化系统维护的方式。要想在减少信息化成本的方面得到显著的提高,就要把项目建设开始到系统信息化完成的时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传统的建设模式中,不管是进行方案的准备还是调研工作,不管是分析需求程度还是进行新的开发,不管是完善系统还是试应用,都要相关的部门投入大量的时间来完成。目前,我国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系统来进行科技的管理工作,就是柔性科技管理体系,他的应用极大的降低了时间成本的投入。所谓的柔性的科技管理系统,能够依据各个科技管理部门的具体需要,完成特定模式的配置工作,一般来说,应用它来进行科技信息化,使用的时间可以控制在三个月以内。这种模式之所以能够进行信息化时间的管理,原因是它的信息化工作不是进行一项新的程序建设,而是在某些成熟、稳定的科技管理体系基础上,通过柔性配置来实现的。在一定的信息平台基础上,对需要的信息化系统进行配置,这样做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便于应用,具有高效性的特点。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科技管理工作的范围和程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在进行新业务信息化建设的时候,也要进行时间的管理。例如随着社会对于技术资本的认可,要对专利的申请加大扶持,有些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则是要对科技产业和循环经济进行支持,落后的管理模式在新项目出现的时候,会采用开发新的科技管理系统的方式,这样不仅会造成信息的孤立,影响信息化的综合的实现,还可能会影响到科技管理的效率和发展。面对新项目的出现,我们不应该进行盲目的新项目建设,而是应该在原有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使信息化的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不仅有利于综合性的管理,还能极大的减少新业务信息化的时间。

任何系统都不可能一直适应发展的需求,科技管理系统也是,需要定期进行升级和维护的工作。由于科技的发展非常的迅速,管理系统很可能会出现不适用的情况,老式的处理办法,就是进行大规模的升级开发,一旦软件开发不能满足需求就开发新软件来进行应对,由科技发展的特性决定,这样做的话,每隔几年就要进行新系统的开发。现在,我们已经研究出了通过系统升级来进行应对的办法,一些专业的科技管理平台商会对管理系统进行及时的升级更新,既能满足科技发展的需求,又能做到降低维护的时间。以上三种办法,能够实现科技管理信息化工作中的时间投入的降低,实现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同时,这些手段也避免了在信息化建设中投入大量时间而给其它工作带来危害的情况。

3结论

综上所述,科技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影响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良好的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保证。实现科技管理信息化既要注重其功能也要注重回报率,通过科学的手段对投入进行调控,不仅能够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现,还能使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科技发展战略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学管理;学分制学籍管理;应变策略

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以取得一定数量的学分作为学生升入、毕业和获得学位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1]高等教育推行学分制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一大热点,它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高等教育推行学分制已成为高校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并切实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

1学分制学籍管理给高等教育管理带来的转变

与传统意义上的学年制相比,学分制学籍实行的是导师指导下的选课制、弹性学制、免修和重修制、学分值制。它以学分代替学年、以指导性代替指令性、以选课制代替排课制,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解决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矛盾,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符合大众化教育阶段个性化的教育要求。学分制学籍给高等教育管理带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1更为自由的选课制。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广义地说,学生自主选课包括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学生所学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实践性环节;选修课一般为扩大知识面的课程,学生可以跨年级选读。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专业和本人条件选择学习课程和上课时间,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进程。[2]

1.2实行学分值与平均学分值制。学生的学习成绩采用学分值来表示,每门课程的学分值为该门课程的考核成绩乘以该门课程的学分,如张三《高等数学》 的考核成绩为85分,学分为3,则张三《高等数学》的学分值为255分;平均学分值则是指学生所学课程的学分值之和除以这些课程的学分之和。学分值是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量和质的综合量化指标,平均学分值则是学生一个学期或某个学习阶段或整个学习期间学习量和质的综合量化指标。

1.3实行弹性学制。原来的学年制是3年,实行弹性学制后,标准学制是2.5年,弹性学制是2-6年。允许优秀学生在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及实践环节后,提前申请进行毕业设计,在取得规定的学分后提 前毕业。毕业不再是同年级齐步走,而是有早有迟。

1.4实行重修制实行学分制后,对于培养计划内规定的课程,考核不及格者可以补考一次,一次补考后仍不及格的课程必须重修;学生对已取得的考核合格成绩不满意时,可以重修;凡擅自缺考或考试作弊者,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不准补考,只能重修。

2学分制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2.1教学计划弹性不够,选课制度不够完善。教学计划弹性不够主要表现在选修课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如果没有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选修课,学分制学籍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因此,要多开设选修课,增加 课程门类,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满足社会对各种规格人才的需求。在增加选修课数量的同时,一方面要考虑选修课的门类,另一方面要求选修课的内容不断更新,能够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2.2管理过程仍保留着学年制学籍的做法。由于专业教师、学生及选修课数量不足, 完全自由的选课制在实施中也会产生很多弊病,由有指导、有条件的选课制取而代之,未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选课制,教学管理过程仍保留着学年制学籍的做法。如何加快选修课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加强选修课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课程实行重修在目前还无法完全做到,申请重修课程的学生,只能等到下一年级开课时再去旁听(到时同样可能因上课时间冲突而无法旁听),无法真正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的激励与制约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就会导致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无法做到“提前毕业”。

2.3学籍档案及教学管理工作的转变。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包括学生的入学注册、录取审批、成绩考核、学籍异动、奖励处分、毕业结业等原始记录。学年制时的高等教育学籍档案及教学管理模式是学院统一管理,实行学分制后,学籍档案及教学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学生及学生的注册、选课、教学、成绩、学籍表等管理由学院的集中管理过渡到各系部的分散管理,3年的学年制也变为2-6年的弹性学制,成绩也由原来的以班为单位登记变为跨班跨年度的登记。学籍档案及教学管理工作需要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

2.4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虽然大学生整体素质在提高,但不能否认其中也存在着一些素质相对较低的学生,他们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学习钻研精神匮乏;重视个人成功,但漠视社会需要,急功近利,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承受挫折的能力,道德水平下降等。这些往往使正常情况下的教育管理在他们身上失去作用,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也就没有了学习动力。 3完善教学制度管理与学籍档案管理的几点对策

学分制学籍管理针对学生特点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但要真正发挥这些办法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促使学生成才,还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制定相应制度,建立顺畅的院系二级学籍档案管理的运行机制。在深入研究学分制学籍本质和特征的基础上,完善与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充分体现学分制学籍管理的特点,改善运行机制,这是学分制学籍能够顺利实行的保证。学校必须 坚持宏观调控、微观放权、规范管理、畅通高效的原则,使学分制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心下移,强化各系职能,使各系按照其自身的学科特点,逐步建立起适合自身管理和发展并直接服务师生的管理方式。学校制定二级学籍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制定学分制学籍档案管理及各项工作流程,加强宏观监控,注重目标管理。各系按照学院的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应注重过程管理,加强微观管理。院系职责明确,从制度上进行改革,建立起顺畅的院系二级学籍档案管理体制。

3.2加强教学与学籍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教师及学籍档案管理人员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生力军,没有一支业务熟练、坚持原则、积极肯干的教师及管理队伍,是很难做好教学及学籍管理工作的。特别在实施学分制管理过程中,要求高校教师及学籍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更要了解学分制教学和管理工作规律,因此,加强教师及学籍管理队伍的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学校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对教师和学籍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教师及管理人员学习新的教育政策法规和文件,研究学分制学籍管理特点,提高教师及学籍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5]

3.3创设学分制学籍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学分制学籍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其顺利实施迫切需要配套的现代化管理设施。在学分制学籍档案管理中,单选课一项就十分繁杂,不但有大量的选课表要处理,而且要接受学生的改选、退选等工作,以往陈旧的手工操作而已 难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管理工作。所以,要全面放开选修限制,便于学生、教师、教学、学籍档案管理人员间的互动和交流,就必须进一步优化程序功能,建立学分制学籍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借助校园互联网来实现全校的教学、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

根据教学管理的内容,学分制学籍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可设计成三个模块和一个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学生管理模块、成绩管理模块、毕业生管理模块、WEB网页服务平台。学生管理模块要按照大众化教育、素质教育和学分制学籍管理的要求,高效而快捷地进行按大类招生、学分收费注册管理,在校生基本信息的管理,如各种学籍异动、转专业和基本信息查询、统计工作。成绩管理模块要充分适应学分制学籍改革的要求,以学生所在系管理为主,减少成绩管理中间环节。毕业生管理模块要能准确而快捷地进行学生毕业、学位资格审查工作以及毕业生报表的统计、打印,并能将毕业生信息转入历史库,以便长期保存。WEB网页服务平台作为一个教师、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人员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应为教师网上录入成绩、学生网上查成绩以及学生个人信息的核查、选课、各种报名工作提供便捷。[6]

综上所述,学分制学籍作为一种灵活、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较之学年制学籍,学生有了更多、更大的自主权,在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及对课程、对老师的选择等方面有了更大的弹性,这些都会给原来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带来冲击。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学籍,是一场教育教学管理领域的革命,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极大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入发展,以开创高等教育新的局面,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参考文献

[1]刘军红,赵香棉.在学分制学籍管理中充分发挥过程管理的作用.《中国电力教育》,2007,(3)

[2]李丽,颜萍.推动和完善我校学分制改革下学籍管理的思考.《高等理科教育》,2007,(2)

[3]梁红玉.提高高校学籍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6)

[4]王丽娜,王猛. 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2007,(1)

科技发展战略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科技进步 管理创新 供电企业

一、企业科技进步创新的内涵

所谓企业科技进步创新,就是以企业科技进步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企业的存在方式、经营观念、制度制定、经济行为及生产要素进行新的调整和新的组合的过程或行为。这是一种系统协调的创新行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是创新的组织者,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科技进步是参考的标准,也是检验科技进步创新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的基本准则。

二、供电企业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动因

1.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内驱力

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内驱力,主要表现在:

(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既要提高目前的效率,又要提高未来的效益。这些效率的提高都必经在企业的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中体现与实现,从而有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降低交易成本:管理层机制的创新使得现代企业可以将原本企业之外的一些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从而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此外,管理上的协调与创新,可以使现金的流动更加可靠、稳定,付款更为迅速。

(3)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企业管理的有序化、高度化是企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结果是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从而提供企业的竞争力。

(4)拓展市场、帮助竞争: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若在市场营销方面进行,则将帮助企业有力地拓展市场,展开竞争。一个企业若能在竞争中最先进行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获得最佳博弈能力,则能取得优势,稳定自己的市场,并开拓出新的市场。

(5)有助于企业家形成:现代企业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直接成果之一就是形成企业家阶层。这一阶层的产生使企业的管理处于专家手中,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且促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推动了企业的更健康发展。

2.企业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外部压力

(1)消费需求的提高要求企业进行科技进步管理创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电力产品从过去的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移,特别是正在进行的“厂网分家”,消费者可直接与供应商的协作,使电力市场的开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广大消费者在电力的消费上,不但要求供应商提供优质价廉的电能,而且要求保证优质的服务,提高优质服务已经成为供电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好的服务首先要求好的产品。因此,电力企业必须从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销售服务等各方面上满足用户的要求,从供电的技术手段、营销管理上进行创新,在企业的文化上进行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和劳务跟顾客消费需求动态对应,只有主动加大创新力度,企业才能让自己的产品和劳务起到引导顾客消费,创造顾客需求的作用。

(2)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企业的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创造了条件。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为科学技术在实际中充分发展作用以增强企业的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有实际科技产品的诞生,如何将科学技术理论和高科技技术或产品应用到企业的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关键在于企业在科技管理的创新。

三、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对供电企业的指导意义

中国国企业在初步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和基本建立起现代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以后,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企业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和管理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通过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行为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真正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必须在更高层次上进行。表现在:

1.实行战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

作为管理形态的一种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有关企业发展方向的管理,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管理,其目标是创造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就在于缺乏竞争力而战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是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必须实行战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发展。

2.实行知识科技进步管理创新

作为一种创新的管理思想:知识管理继承了人本管理思想精髓,又结合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的特点,予以创新。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总是以思想进步和观念为先导,企业也是如此,谁先转变观念,运用新的经营理念驾御企业行为,谁就能在竞争中领先。

3.实行基础科技进步管理创新

作为一种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基础:基础管理为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工作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数据和信息,是培育和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工作。它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是决定企业效率的关键,通过基础管理中的成本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质量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与营销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将更好地推动企业竞争力的发展与提高。

四、供电企业科技进步创新管理的实施内容

1.企业管理观念的创新――树立知识型的管理思想

人的创新行为是受其思想观念支配的,一切的创新源于观念的创新。管理思想观念的创新在整个创新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当今最重要的资源,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管理就是既要掌握显性知识,更要促使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实现知识共享,把新知识、新概念、新经验加以培育,使其转化为新的生产力的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当转变管理理念,树立起知识管理观念。因此,供电企业管理者应转变观念,倡导以知识管理为主、以人的管理为本的管理模式。知识型经济要求供电企业更加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更新。通过知识型的管理,构建“学习是工作、工作是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为员工的终身教育、不断获取新知识营造环境支持,并逐步将供电企业培育成学习型组织。因此,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供电企业的管理者应树立知识管理的思想和观念。

2.建立科技发展的管理制度

按照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原则,科技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为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完整的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办法、制度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这些政策、制度和办法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技术人股政策、技术民主制度以及促进企业领导依靠技术进步提高效益、改善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环境、创新效益与个人收人挂钩等办法。建立和健全技术创新的竞争机制:在科研用人的问题上可采用学术带头人的办法,坚持优胜劣汰。对于重大科研项目,实行招投标制。鼓励有实力的科研团体参与竞争,打破设备少、资金界限和条块分割的壁垒,加强开放性和横向联合,充分利用技术和人才资源。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生产企业重在科技出成果,科技出效益,关键在于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工作的力度。为保证科技发展管理制度落实在实处,供电企业应通过某些企业制度以确保在每年的科技费中应当有不低于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提高科技生产力。

3.实施战略管理的创新

企业的战略管理就是运用企业战略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总结性管理,是让企业领导者站在全面高度上,对企业内外部环境作SWOT战略分析,从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战略方案,并将选择的战略方案加以实施和进行控制,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战略决策是企业的行动指南,是各项资源得以合理调配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基本保证,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方向、走势和前进道路。供电企业应通过对目前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及战略目标体系。企业有了自己的发展战略,企业的发展就有了行动指南,但更重要的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和企业战略的动态管理,要按照企业战略布置,在企业的管理决策实施过程中,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战略决策的动态调整,使企业照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实施战略管理的创新要考虑科技的进步对战略管理的影响管理。例如,在生产技术管理的创新上,应以技术创新改造传统技术管理,大力引进和消化输变电先进技术和设备,重点突出,发展体现当今国内水平的500KV输变电技术,逐步实现运行经济指标的在线分析与控制,为减人增效、提高供电企业可靠性、生产管理上台阶创造条件。状态检修是生产管理方法上的创新,积极推行状态检修,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专业管理思想。状态检修它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检修,它包括加强设备的运行维护、在线监测、带电检测、预防性试验、故障记录、信息采集处理、故障严重性分析、设备检修和设备检修后的验收等在内的一项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李自如谭震:浅谈供电企业的管理创新[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2]朱美光:国有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5

科技发展战略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经济;外贸企业;战略转型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059-02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外贸业务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额高达3万多亿美元,外贸的蓬勃发展不仅仅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开速发展,同样也给外贸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了更大的空间。但是在外贸业务快速发展的背后我国外贸企业的隐患在新经济背景下日渐凸显,如何化解新的外贸环境带给我国外贸企业的冲击已经成为相关学者高度关注的一个课题。

一、新经济背景下外贸环境的变化

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新经济的基本内涵是指用创新来引领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于信息技术的成熟以及经济全球化。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立足于国内以及国际传统经济的基础之上,伴随着新经济模式的不断扩展,其对我国外贸企业的经营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些变化客观上迫使外贸企业进行战略转型,具体分析如下:

(一)电子商务模式的兴起。作为新经济时代的产物,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对于外贸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电子商务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例如交流成本低廉、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对于传统的外贸开展模式来讲,这种冲击所带来的影响是持久的。目前我国外贸企业并没有做好应用电子商务的准备,无论是在硬件设施方面,还是在软件方面都还存在巨大的不足,尤其是在人才的培养建设方面难以满足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外贸的需要。考虑到电子商务本身的优点,未来电子商务在外贸领域运用范围还将不断拓展,如果外贸企业无法适应这种新的变化,那么必将会陷入业务上的困境,难以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竞争环境趋于差异化。近几年,我国外贸的增幅已经明显放缓,整个外贸行业的竞争呈现出更加激烈的态势。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外贸企业所采取的同质化竞争模式必然或陷入价格竞争的泥潭中难以自拔。长期以来我国外贸企业在国家贸易领域树立竞争优势的根本就在于依靠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所形成的价格优势,由此导致中国外贸企业的产品给人的印象就是质次价廉,伴随着消费者需求个性化以及多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这种依靠价格进行出口竞争的外贸企业必然会被淘汰。事实上依靠价格优势生产同质化的产品所带来的利润率是极低的,利润率低导致企业进行研发投入的资金有限,而研发资金的投入不足又会直接导致企业进行差异化的经济实力不足,由此进入一个恶性的怪圈,难以应对外贸竞争差异化的趋势。

(三)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新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而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却不如人意,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外贸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超过3年,外贸企业的短命现象如此普遍,其原因在于企业本身,外贸企业的管理者总是局限于短期的眼前利益,而对于企业长远的发展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举例而言,我国外贸企业的基本上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这一环节是最容易受到冲击的,任何外部的风吹草动都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赖于在产品价值链的利润丰厚的环节进行生产,尤其是应高注重品牌的建设,通过品牌的打造来减少外部经营环境的不利冲击。

二、外贸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意义

在新经济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客观上要求企业进行战略转型以适应外贸环境。外贸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另一方面是对于国家而言,毕竟长期以来外贸都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外贸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一)提升外贸企业竞争优势。战略转型的基本目的在于实现战略与外贸环境之间的匹配,外贸企业通过实施战略转型可以带来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在一个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才能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战略一般都是对企业发展的一个长期规划,没有战略的有效引导,外贸企业的发展很容易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出现偏差,进而威胁到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确立。按照迈克•波特的竞争理论,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基本上可以归为三类,即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以及专业化战略,这三种战略模式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外贸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

(二)开拓新的外贸市场。在整个外贸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必须要进行战略转型来开拓新的市场。我国的外贸市场主要依赖于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一些发达经济体,这几个地区占到了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80%以上,外贸市场的过度集中导致外贸风险被放大。尤其是在近几年来自美国、欧盟等贸易伙伴的逆差逐年攀升的背景下,中国的外贸企业遭遇了越来越多的贸易保护调查,这客观上要求国内的外贸企业开辟一些新的外贸市场,例如非洲、南美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这些新的外贸区域对于产品的需求是不同于以往的发达经济体的,这就迫使国内外贸企业进行适当的战略转型,以开发出更加适销对路的产品。

(三)增强我国外贸实力。外贸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外贸实力的增强依赖于外贸企业这个外贸行业的基本组织细胞。我国整个外贸出口基本上是由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构成,这种产品主要就是依靠的人工成本的低廉来构筑竞争优势。外贸企业的这种发展战略本身不具有可持续性,伴随着国内人口红利期的趋近,中国既有可能陷入中等发达国家陷阱,这迫切需要国内的外贸企业转变发展战略,通过改变既有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来进一步增强我国的整体外贸实力,进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新飞跃。

三、外贸企业战略转型对策

考虑到外贸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外贸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意义,外贸企业的战略转型已经是必然选择,本文结合我国外贸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以期促进外贸企业战略转型的顺利推进。

(一)强化战略管理意识。战略管理意识是外贸企业进行战略转型的前提条件,战略管理意识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战略管理转型的推进,很难想象没有正确的战略管理意识就能够促进战略管理转型的顺利推进。长期以来我国外贸企业都局限于加工贸易这一领域,对于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导致外贸企业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但是依然停留在小、弱、差的阶段。针对这种情况,在外贸企业经营环境已经发生巨大改变的背景下外贸企业的管理者应进一步的强化战略管理意识,居安思危,树立长远的战略发展观念。强化外贸企业的战略管理意识一方面需要社会的有利引导,同时更需要外贸企业管理者的自力更生,通过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为外贸企业管理者的战略意识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重视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对于企业战略转型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传统的外贸企业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不太重视,这导致其在企业的战略转型中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点。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外贸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外贸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到物流、资金流以及人力资源的管理,这三方面的资源(人、财、物)都可以归结为信息流,通过信息技术失误引进对这三种资源进行灵活的配置,将会给企业的战略的转变提供最基本的信息。举例而言,在外贸企业进行差异化的发展战略转变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将各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来保证差异化的有效推进是一个难点。差异化战略的实施本质上是创新,对于外贸企业来讲创新应服从以及服务于顾客的基本需求,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快速的捕捉到客户的潜在需求变化,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完整的消费者信息数据库,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来实现创新方向的选择。

(三)基于价值链进行创新。传统外贸企业在整个价值链中间处于一个夹心的位置,即处于供应商以及零售商之间,在供应商以及零售商话语权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外贸企业的处境并不乐观,这就要求外贸企业根据自身在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进行重新定位。一般来讲一个产品最终达到消费者的手中需要经过以下几个基本环节,即设计研发、加工生产、物流运输、零售终端等,这几个环节加工生产这一环节的利润率是最低的。因此外贸企业要想改变自身所处的不利环境就需要向其它的环节不断拓展,例如一些外贸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切入设计研发、零售等环节,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获取价值链上的利润。外贸企业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上的创新目的在于达到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快速反应,例如外贸企业进入销售领域,这可以直接把握消费者的现实以及潜在需求,反映到加工生产层面就是快速调整产品的生产,减少库存,提升产品的周转率;二是降低成本,外贸企业介入价值链的其它环节固然可以带来利润的上升,但是同时也可以带来成本的大幅下降,例如通过建立全价值链这种理想生产模式,可以大大减少外部交易成本,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在新经济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的经营环境相比以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客观上要求我国外贸企业进行战略转型,从以往的成本领先战略想差异化战略转变。外贸企业管理者一方面要认识到战略转型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战略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外贸企业战略转型过程中既要大胆创新,也要小心谨慎,在对自身优势进行准确把握的前提下,进行战略方向的选择,从而实现战略转型的目的。

作者单位:福建省华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戴志伟.基于价值链重定位的大型外贸企业战略转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4).

[2]马慧敏.基于价值链定位的中国外贸微观竞争力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6).

[3]王琪.互联网环境下我国外贸企业的战略选择――供应链管理[J].商业经济,2010(18).

[4]任丽娟.浅析我国外贸企业的品牌战略问题[J].中国商贸,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