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检查制度

健康检查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检查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健康检查制度

健康检查制度范文第1篇

1、入园检查。幼儿入园前必须在指定的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全面健康检查,经体检、化验等项目检查,确无传染性疾病,且最近二个月内无传染病接触史者方可入园。对离园一个月以上或去外地(离开本市)返回时,须重新体检方可回园。

2、定期体检。每半年为幼儿测身高、体重、视力一次,每年5月份为幼儿进行全面检查一次,按who体格发育评价标准对幼儿身高、体重进行评价。体检中发现有异常情况要采取相应措施,对于一般性疾病给予及时处理;有ⅱ0以上营养不良、中度以上贫血、中度以上肥胖、佝偻病等的幼儿应转入体弱儿管理或建专案管理;发现缺点儿进行登记管理,及时给予矫治。

3、晨间检查及全日观察。认真做好一摸,有否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工作人员体格检查。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到指定的医疗保健单位进行体检,经体检合格由检查单位签发健康证明书后方可上岗工作。对患有国家法定传染病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滴虫性霉菌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精神病、肢体残缺者,不得从事保教工作和炊事员工作。在工作中发现患急、慢性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以及有碍于幼儿身体健康的疾病,要及时隔离与调离。

5、工作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以上疾病应离职治疗或调离。

健康检查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抗病毒疗法;艾滋病;健康教育;疗效

艾滋病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危害性极大,它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是它主要攻击的目标,该细胞一旦被大量破坏,人体变会丧失免疫功能[1]。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2]。本研究选取我院接收并确诊艾滋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艾滋病应用抗病毒疗法联合健康教育的治疗效果,具体信息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收并确诊艾滋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检查抗HIV阳性、CD4+T淋巴细胞

1.2方法 抗病毒疗法:采用3种抗病毒联合的一线治疗方案,所使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去羟肌苷DDI、奈韦拉平NVP、司他夫定d4T、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施多宁EFV,按照:①3TC+d4T+NVP;②DDI+d4T+NVP;③3TC+d4T+EFV;④AZT+3TC+EFV组合配置,根据患者临床情况选择治疗。每月进行抽查,保证患者按时服药。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宣传片、教育片以及传单、黑板报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①心理教育:鼓励患者,并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帮助。让患者认知自我,避免产生心理障碍。②生活健康教育:患者每日应合理用餐,按时吃药,并多运动,戒除烟酒,保持身心健康。③危害性教育:减少性生活,并使用安全套。④道德教育:不得故意传播艾滋病,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⑤药物依从性教育:不能擅自停药或换药、需长期按时、按量服药。

1.3疗效观察治疗有效标准[3] 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病毒载量下降,且已部分病例检查不出病毒、生活质量改善。不良反应包括药物感染降低,药物无副作用、毒副反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结果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患者CD4+T淋巴细胞及病毒载量的变化情况经治疗后患者的CD4+T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病毒载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治疗3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数据及病毒载量均显著优于其他治疗时间(P

2.2治疗后生存状况经治疗后,患者症状与体征明显缓解,生存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经研究发现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感染后机体细胞免疫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后,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4]。随着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的应用,提高了抗HIV的疗效 [5]。本研究中采用抗病毒疗法后,患者治疗后CD4+T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CD4+T逐年递增(P

本研究在采用抗病毒疗法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治疗,包括心理教育、生活健康教育、危害性教育、道德教育和药物依从性教育,通过临床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逐年好转,与2010年相比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赵万怀,陈艳,刘艳,等.69例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5,26(1):64-65.

[2]常成刚.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2):677.

[3]严亚军,桂希恩,荣玉萍,等.HIV感染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与病毒载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268-270.

健康检查制度范文第3篇

嘉应学院医学院,广东梅州 514000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本专科护生乙肝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了解本科护生与专科护生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上面的不同点,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加强本专科护生乙肝健康教育知识,以此来提高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提高护生整体素质,保证未来护理事业对健康教育知识方面有更好的发展。方法 对嘉应学院医学院在不同医院实习的120名本专科护生进行乙肝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其中本科生60名,专科生60名。结果 本科组和大专组平均答对题数对比,本科组平均答对题数为11.07,而大专组为9.13,各组数据间方差齐性(P=0.199>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卡方检验可以看出, 乙肝是否有自愈能力知识的对比中,本科生和大专生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的选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乙肝健康教育知识了解方面,除了预防免疫知识、休息与活动知识本科生比大专生好(P<0.05),其他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生应该更为全面的掌握乙肝健康教育的知识,为以后护理工作中打好扎实的基础。

[

关键词 ] 本专科护生;乙肝:健康教育:调查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a)-0104-03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一般人群的HBV标志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分别为57.6%和9.7%,估计约7亿人曾感染HBV,其中1.2亿人为HBsAg慢性携带者,占全世界HBsAg慢性携带者人数(3.5亿)的1/3。这些人中多数为隐性感染、常为意外检出,如就业、开学、出国、婚检等。对于乙肝我们引入了“健康者”,“无症状携带者”,以及“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或乙型肝炎病毒( HBV )携带者的概念[1]。乙肝病人发病初无任何症状、无任何心理准备,被检出后常感到茫然,产生巨大的心身压力[2]。健康教育是指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促使人们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害因素,预防疾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达到个人和社会人群躯体、心理、道德上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的最佳健康状态[3]。因此,必须对乙肝病人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及时的对乙肝病人进行有效健康教育,可以加强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曾强对疾病康复的信心,从新回到美好的生活上来。护生是未来的护理人员,在校学习期间就必须教育护生树立牢固的整体护理观念,训练和提高他们健康教育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走上护理工作岗位后能够较快地胜任护士角色,承担起健康教育的职责,早日成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同是具备健康教育能力同时是护生体现自身知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4]。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嘉应学院医学院13届毕业护生为研究对象。调查时间为2012年7月—2013年5月,调查的护生年龄在(22±2)岁之间,均为在临床实习了8~9个月的本专科护理应届毕业生,本科组和大专组各60人,其中,本科组,珠江医院实习护生有26人,南海区人民医院实习护生有4人,顺德区人民医院实习护生有8人,南方医院7人,华瑞医院3人,东莞东华医院4人,其他医院8人。大专组,珠江医院实习24人,南方医院实习13人,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9人,宝安区人民医院6人,南海区人民医院8人。共发出12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 调查方法

根据相关的资料文献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问卷从乙肝基本知识及健康教育掌握程度两方面进行调查,分别调查护生的乙肝基础知识及健康教育知识。

1.3 统计学方法

将调查结果录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本专科护生乙肝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总体调查

在本科组中答对题数在18~12题区间的人数达到43%,答对11~6题的人数占55%,而答对少于五题的人数只占了2%。大专组答对题数在11题以上的人数占了20%,答对11~6题的人数占70%,而五题以下的人数占10%。从百分比可以大概的看出本专科护生乙肝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大部分处于中间水平(见表1)。

2.2 本科组和大专组乙肝健康教育知识平均答对题数的对比

本科组和大专组平均答对题数对比,本科组平均答对题数为11.07,而大专组为9.13,各组数据间方差齐性(P=0.199>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本专科对知识具体掌握情况

2.3.1 本专科护生对乙肝基础知识的了解情况由表三可见本专科护生在乙肝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对乙型肝炎是否有自愈能力掌握的较差,传播途径及基本诊断的掌握程度更差,而对于乙型肝炎的基本概念及引起乙型肝炎的原因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好。从卡方检验可以看出本科生和大专生对比中,除了最后一项乙肝是否有自愈能力知识的对比中本科生和大专生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的选项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2.3.2本专科护生对乙肝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情况

由表四可以看出本专科护生对饮食知识及休息、休息与活动知识、以及乙肝的用药方法掌握的比较好,而对于情绪对乙肝的影响及乙肝患者的复查时间掌握程度较差,而对乙肝的复查时间及预防免疫知识掌握程度较差,对乙肝的合并症及预防免疫知识掌握的最差。用卡方检验可以看出,本专科对比中,除了预防免疫知识、休息与活动知识本科生比大专生好以外,其他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2.4护生的健康教育意识方面的调查

调查发现大部分的本专科护生都认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并且愿意承担教育者的角色,但是,很多本专科护生觉得学校所学的健康教育知识不能满足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需要,健康教育中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都少有缺乏,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稍有缺乏护患沟通技巧。

3 讨论

3.1 本专科护生对比

调查发现本科生乙肝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方面,本科生掌握的程度要高于专科生的掌握程度,通过统计学方法得出,本科组的掌握程度要高于大专组的掌握程度,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本科生在进入医学院校的时候基本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就要优于大专学生,并且本科学生在大学三年的学校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大专学生要多出一年的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时间,理论知识比较扎实,由此可以看出,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及文化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3.2 基础知识方面

3.2.1护士与患者有更多的接触机会并且护士的角色之一就是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护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基础临床护理,还要有心理学、社会学、营养学、预防医学、药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实现从传统的单纯护理角色向集预防保健、心理护理、躯体护理于一身的多元化角色的转变[5]。

3.2.2不断提高本专科学生整体能力的必要性本专科护生是未来护理事业的主力军,是在临床中接触患者最密切的人群,是日常生活中对患者影响最深刻的护理工作者,护士如果对疾病的基础知识了解的不够,就容易把错误的信息传递给患者,使其不能正确的对待及处理疾病,所以需要护生不断的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努力的做为患者更好的了解及预防疾病的主力军。针对此情况在校期间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采用专家讲座、运用多媒体视频、临床见习等教育方法,提高护生的医学知识,使其更好的运用于临床。

3.3 健康教育知识方面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6]。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增加,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并提高了自我护理心理调整能力,很快康复。护士提供主动服务,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使护患之间相互理解,关系融洽,使护患双方产生积极因素,使健康教育有效成功[7]。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护生都认为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护生认为在学校所学的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不够,调查发现在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本专科护生对于休息与活动方面知识的掌握率有90%,说明护生对于休息与活动方面掌握情况比较好,而对乙肝的诱发因素、合并症、预防免疫知识方面答对率分别是20%、7.5%、29%,调查发现护生对乙肝健康教育知识中对乙型肝炎的诱发因素、合并症、预防免疫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这与护生做为一个护理专业的学生,对疾病的预防免疫知识方面有所缺乏,掌握的不全面,不彻底有关,对疾病的预防免疫知识不够重视,忽视了疾病的预防免疫是有关系的。针对此情况提高护生的健康教育水平,在临床实习中应对带教有严格的选拨,选拨一些基础知识及健康教育知识扎实的护士对护生进行带教,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义务和责任把护生培养成为具有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和管理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

3.4加强护生沟通技巧的培养

调查中显示有77%的学生认为稍有缺乏护患沟通技巧,另外有23%的学生认为非常缺乏护患沟通技巧,说明在护患沟通技巧方面学生的掌握程度是不理想的,需要加强。学生在校期间,一方面,教师要向护生传授必要的人际沟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要采用模拟实际的场景,让护生进行角色扮演训练,提高相互沟通能力。还可以利用节假日,带领护生走出校门,到医院、到社区、到厂矿等人群集中的场所,通过直接的宣传指导以及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发放健康教育卡片等多种形式,在真正的实践环境中训练护生的沟通技巧和宣教能力。鼓励护生加强基础文化及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如语言学、心理学、人际沟通等,并有针对性地并组织讲座,如护患沟通技巧、护士语言行为规范、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等,使护生明白沟通的重要性并掌握技巧,并与临床护理有机结合,使护生语言更具艺术性。

4 结语

由于本专科护生即将要走上护理工作岗位,培养护生乙肝健康教育知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需要通过不断的积累及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及健康教育知识,不断的完善乙肝健康教育知识,为以后独立在护理工作岗位上工作时奠定良好的基础。

[

参考文献]

[1]牟晓玲,郑艳萍,潘琼.大学生乙肝健康教育问卷编制及信效度研究[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3(10):46-47.

[2]王琰,张云,刘晶,等.吉林市医学高校大学生乙肝知识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1(6):120-122.

[3]牟晓玲,郭丽,陈光英.QQ群健康教育方式对大学生乙肝知识知晓率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2(9):46-47.

[4]丁弋娜,林梅,潘建丹.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认知情况及能力分析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1(25):89-90.

[5]王留芳.云南省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2013(5).

[6]Kerbleski,M. Hepatitis C: Are You Confused:Issues Related to Pa-tient Education[J].Gastroenterology Nursing,2005,28(Suppl.1):S19.

健康检查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外来务工; 男性; 生殖健康

A survey of male migrant workers’ knowledge and attitude toward reproductive health

Li Jing1, Liu Defeng2, Li Bin3, Jiang Hui2, Hong Kai2, Zhao Lianming2, Tang Wenhao2

1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Beijing, 100191

2 The urology department of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Beijing,100191

3 The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of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Beijing, 100191

【Abstract】 Objectives: To understand the male migrant works’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 reproductive health in Beijing and their health status and needs. Methods: A randomized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the male migrant works in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d gender, age, marital status, education level, the level of awareness on men’s health and knowledge, and so on. SPSS13.0 software was used to input statistics. Results: 90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868 valid responses were returned (The efficiency is 96.40%). 56.3% of the male migrant workers were less than 30 years old, 51.4% of them only got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or below that, and 38.9% of them engaged in manual labor. 21.3% had never heard of men’s health-related knowledge, 33.0% have never seen men’s health books, and 45.0% never seen men’s health-related television programs or lectures. But 81.8% of those surveyed expressed their hope to get the male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 Conclusion: In Beijing, migrant male workers have low awareness of male reproductive health, but have higherneed for the relevant guidance and education. Male reproductive health education work should be further enhanced and advocated

【Key words】 migrant works ;male;reproductive health

近年来,男性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男性懂得自我保健。但男性在社会上的形象总是健壮、坚强和成功, 因而一些人即使身体不适时,也会掩饰自己的疲惫和病痛, 不能及时就诊。一份[1]关于男性身心健康的研究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404个县、区和市展开调查,共有8875名男性参与,其中67%的被访男性自述健康状况良好,28%的认为一般, 仅有5%述说较差或很差。这一情况在流动人口中更加严重。

第五次国家统计局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亿,其中有78%为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北京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会对外的消息称,截至2009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1755万人,其中外来人口509.2万人,占北京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9%。这部分务工人员大多呈现出年龄较小、学历较低、多从事体力劳动等特点,他们的生殖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为了解这部分群体的男性生殖健康状况和他们对男性健康的认知和态度,为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适宜的生殖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提供帮助,本文针对北京外来务工男性进行了生殖健康的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北京市海淀区外来务工男性进行生殖健康方面的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

1.2 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男性生殖健康知识两个大方面。其中基本知识方面包括性别、年龄、婚否、文化程度、从事职业和生活习惯。男性生殖健康部分则主要了解对男性健康的认识程度和相关知识等。发放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868份,有效率96.40%。

1.3 统计分析

使用SPSS13.0软件录入和统计。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中(见表1),外来务工男性以中青年为主,其中56.3%的年龄小于30岁。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占51.4%。其中从事体力劳动的占38.9%,半体力劳动的占49.1%。36%的男性未婚,其中19%的未婚且无女朋友。

2.2在京外来务工男性对男性生殖健康的认识

表2中显示,21.3%的男性从未听说过男性健康相关知识,33.0%的男性从未看过男性健康相关书籍,45.0%的男性从未看过男性健康相关电视节目或讲座,但81.8%的受调查者表示有必要加强男性生殖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占63.5%的男性未曾听过“男性健康日”,而让他们遇到生殖健康方面的问题时,有多达46.25%(7.4%去找朋友,27.8%去查有关书籍或上网,3.7%去小广告上的诊所)的受调查者不会首先选择去正规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来京工作,所以, 研究预测[2]2010年北京流动人口可能达到540~630 万人,这些外来人口进城务工、经商者为主体。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也使得他们对男性生殖健康的认识往往不够,遇到相关问题时也得不到很好的自我和社会的关注。流动未婚男青年生殖健康现状研究[3]中显示,流动人口发生率、非意愿妊娠率均较高,尤其是发达的地区和城市,10%~20% 的未婚流动人口有婚前, 一些服务行业的婚前可能达到50%~80%[4],所以这起群体更需要社会的关注。为了加强这一群体男性的自我保健意识,对他们给与更好的帮助,我们对其男性健康的相关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做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本次研究发现,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而且多集中在体力劳动和半体力劳动的工作行业。受教育程度与身心健康呈正相关, 这可能和高学历者获取的科普资源较多、生活方式更文明科学, 以及产生心理困扰或疾病时善于自我调节或正确寻求诊治。但这些务工人员也希望得到相关方面的知识。青岛一份男性流动人口性健康及影响因素研究显示[5],90%的调查者希望得到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86%的调查者希望能得到医生的帮助来防治生殖健康问题, 比如说防治性病/ 艾滋病, 避免意外怀孕, 降低人工流产次数等,这一结果和之前的比例(93.7%)[6]相近,和我们的结论也基本一致。

本研究还发现,在京务工人员的男性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整体水平不高,且各方面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不均衡。这一调查结果和刘艳杰等[7]做的关于北京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也相似。现代社会知识主要来源的电视、书报等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还不是外来务工人员获得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的来源,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本身对男性生殖健康认识不够,一方面也说明需要进一步利用好大众传媒在知识的传播方面的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传统媒介投入小、覆盖广、效果好的优势。此外,我们还可以和计生部门合作,通过在社区播放科教电影、宣传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单以及进行集中的科普讲座等形式,使更多的务工人员了解男性生殖健康知识。

同时,调查中还发现,外来务工男性在遇到相关疾病困扰时,很大一部分群体没有首先寻求正规医院的检查和治疗,所以下一步工作还要纠正不规范的宣传,可以联合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开展义诊和义务宣讲,从而使得外来务工男性获得更好的、更准确的男性生殖健康知识。

总体而言,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男性生殖健康知识整体水平不高,遇到相关问题时存在的困扰较为明显,有着迫切的健康需求。应通过丰富多样的信息传播方式,在这一群体中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以切实提高其知识水平,这将对我国男性生殖健康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安琪. 男性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5,4:81-88.

2 李永浮,鲁奇,周成虎.2010 年北京市流动人口预测[J].地理研究,2006,25(1): 131-140.

3 谢立春,曾序春,钟于玲,等.流动未婚男青年生殖健康现状研究[J].中国性科学,2005,4(11):5-48.

4 郑真真,周云,郑立新,等.城市外来未婚青年女工的、避孕知识及实践[J].中国人口科学,2001,2:68.

5 赵银珠,万加华,张成超,等.青岛市男性流动人口性健康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6):3001-3003.

6 梁晓,王鹤云,孙小晶. 深圳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认知态度及宣传教育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8(7):789-790.

健康检查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老年牙病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襄樊市老年牙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为老年人群牙病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对350名老年牙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牙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群对口腔健康知识的了解及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襄樊市需进一步完善口腔保健服务体系,加大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力度,并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群采用相应的方式施教。

关键词: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老年牙病患者

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到口腔科就诊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了解他们的口腔健康信念、行为及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既能为社区牙病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又能使临床医生采取有针对性的牙病防治措施。笔者于2004年8月~2005年2月对来我科就诊的350名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取2004年8月~2005年2月来襄樊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就诊的老年患者共350名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

本次口腔健康问卷调查基本采用"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问卷调查"内容,单选题和多选题相结合,被调查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行答卷,文盲者则由调查者以询问的方式代填。调查内容包括4个方面:基本状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口腔保健知识(包括最好的口腔保健措施是什么、烟酒有害口腔健康吗、正确的刷牙方法是什么、洁牙的目的及次数等)、口腔保健态度(包括是否希望每年作口腔普查、是否有定期洁牙愿望、是否认为牙病重要并能及时就医等)、口腔保健行为(包括是否刷牙两次/日、是否2~3月更换牙刷、是否采用竖刷法、是否饭后刷牙等)。

13 统计处理

用Excel 2000进行资料输入,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接受调查的共有350名,其中男性180人(占51.4%),女性170人(占48.6%)。65~69岁为201人(占57.4%);70~74岁为82人(占23.4%);75~79岁为56人(占16.0%);80岁以上为11人(占3.2%)。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为105人(占30.0%),初中108人(占30.9%),高中75人(占21.4%),大专以上62人(占17.7%)。职业分布:离退休人员245人(占70.0%),干部教师、公司职员、服务人员、工人和个体经营者共98人(占28.0%),其他7人(占2.0%)。

22 口腔保健知识

调查对象中,"最好的口腔保健措施是什么"的知晓率为50.9%,"烟酒有害口腔健康吗"的正确回答率为61.4%,"正确的刷牙方法是什么" 知晓率为20.6%,"洁牙的目的及次数"答对率为48.3%。知晓率与受教育程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文化程度增高,4项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均随之提高(P<0.05),见表1。表1 文化程度与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略)

23 口腔保健态度

调查对象中,希望每年作口腔普查者为64.9%,有定期洁牙愿望者为45.4%,认为牙病重要并能及时就医者为86.0%。分析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口腔保健态度可见,随着文化程度增高,口腔保健态度增强,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口腔保健态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表2文化程度与口腔保健态度(略)

23 口腔保健行为

调查的对象中,每日两次刷牙率(41.1%)相对较高,竖刷率(22.6%)、饭后刷牙率(28.3%)、2~3月更换牙刷率(21.4%)均较低。随着文化程度增高,这4项健康行为的比率也增高(P<0.05),见表3。表3 文化程度与口腔健康行为文化程度(略)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襄樊市老年牙病患者对口腔健康有关知识的综合知晓率较低,很多人知道刷牙是最好的口腔保健方法,也认识到烟酒对口腔健康有危害,但不清楚正确的刷牙方法,不了解牙结石及其正确处理方法。多数襄樊市老年牙病患者对口腔保健有积极态度,认为牙病需要治疗,但却忽视口腔健康的维护,每年愿意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者只占45.4%,这些结果与相关调查是一致的[1]。刷牙是最基本的口腔保健行为,正确刷牙可有效去除菌斑,借助牙刷按摩作用,增进牙龈组织血液循环和上皮组织角化,增强牙周组织的防御能力,是保持口腔健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横刷会导致牙体缺损、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槽骨吸收等[3,4]。由于不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只有22.6%的人采用竖刷、28.3%的人是饭后刷牙、21.4%的人2~3月更换一次牙刷。

牙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把口腔保健落实到社区,提高老年人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建立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本调查虽然以就医的老年牙病患者为调查对象,但是其结果对于估计襄樊市老年人口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是可靠的,本调查的结果应高于整体实际结果。据此,可以说襄樊市老年人口腔保健仍处于启蒙状态,多数人未建立健康行为,说明口腔保健需求量大,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口腔保健服务体系,深入社区设立口腔健康教育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密切结合牙病防治,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调查中发现个体文化程度是影响口腔知识知晓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程度低者接受的知识较少,其口腔保健知识也少,口腔保健行为也差,此与有关调查结果一致[3]。但是,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意识却很高,说明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自身的健康也重视起来。鉴于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对新知识的接受较慢,教育内容和方式要贴近这一人群,并且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内容力求通俗,并辅以形象化教育,使他们喜闻乐见,逐渐充实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增强参与意识,从而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

参考文献

1 邓耀羚,严玉洁,等. 上海市闵行区1650名城镇居民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分析. 口腔医学,2003,23(2):107~108.

2 郑麟蕃,张震康实用口腔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