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浣溪沙欧阳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端午节的诗词佳句
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2、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3、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4、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5、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6、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8、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9、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0、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11、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12、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3、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4、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5、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16、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17、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18、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19、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20、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21、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2、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23、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4、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25、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26、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27、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28、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29、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30、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3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32、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33、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34、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35、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3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37、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3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39、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40、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41、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42、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43、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翻译: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2、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晚清况周颐的《减字浣溪沙·听歌有感》
翻译:我下辈子不要再做多情的人,在人世间承受相思之苦时是我难以承受的。
3、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宋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二、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三、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时泪已流,恨应更、多于泪。——杜安世《卜算子·樽前一曲歌》
四、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纳兰性德《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五、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
六、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七、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八、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九、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杜甫《对雪》
十、闲倚博山长叹,泪流沾皓腕。——韦庄《归国遥·春欲晚》
十一、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蒋春霖《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十二、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十三、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十四、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十五、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十六、雨窗和泪摇湘管。——许棐《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十七、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十八、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王昌龄《送狄宗亨》
十九、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二十、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陆叡《瑞鹤仙·梅》
二十一、眼中泪尽空啼血。——向子諲《秦楼月·芳菲歇》
二十二、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二十三、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二十四、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二十五、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李益《上汝州郡楼》
二十六、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二十七、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于谦《过菊江亭》
二十八、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二十九、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三十、酒醒人静奈愁浓。——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三十一、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十二晚峰青历历。——皇甫松《天仙子·踯躅花开红照水》
三十二、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三十三、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三十四、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李白《大堤曲》
三十五、木落山空天远大,送飞鸿、北去伤怀久。——戴复古《贺新郎·寄丰真州》
三十六、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李白《丁督护歌》
三十七、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三十八、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黄庭坚《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三十九、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四十、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四十一、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四十二、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宋祁《落花》
四十三、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四十四、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杜甫《对雪》
四十五、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张九龄《西江夜行》
四十六、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袁去华《剑器近·夜来雨》
四十七、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柳永《采莲令·月华收》
四十八、月破黄昏人断肠。——谢克家《忆君王·依依宫柳拂宫墙》
四十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五十、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二首》
五十一、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五十二、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
五十三、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韩元吉《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五十四、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五十五、日永如年愁难度。——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五十六、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李商隐《富平少侯》
五十七、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韩偓《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五十八、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五十九、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高观国《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
六十、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崔道融《梅花》
六十一、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六十二、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六十三、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六十四、粉黛暗愁金带枕,鸳鸯空绕画罗衣,那堪辜负不思归!。——顾敻《浣溪沙·云淡风高叶乱飞》
六十五、老来旧事无人说。——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六十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
六十七、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于谦《除夜太原寒甚》
六十八、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六十九、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七十、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七十一、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李商隐《流莺》
七十二、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高翥《清明日对酒》
七十三、黄昏寒立更披襟,露浥清香悦道心。——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关于端午的古诗一、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端午感兴
宋 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三、和端午
北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四、已酉端午
明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亦独醒。
五、午日观竞渡
明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同样是竞渡,在不同人的眼里,却有着不同的热闹与郁愤。
六、五月五日
北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七、竞渡诗
唐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喊,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八、竞渡曲
唐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九、乙卯重五诗
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 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 唐 徐夤
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
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十、同州端午
唐 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关于端午的诗句精选1、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怀旧》
3、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4、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5、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6、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宋·陈与义《临江仙》
7、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8、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宋·万俟咏《南歌子端午》
关于端午的诗句1、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3、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4、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5、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刘禹锡《竞渡曲》
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7、条脱闲揎系五丝。——宋·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8、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9、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宋·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10、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11、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宋·李石《长相思重午》
12、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3、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14、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5、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16、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7、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18、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摘要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其诗学理论的集中体现,书中所提出的“意境”理论历来为学者所注目。而作者又明言《人间词》为实践其创作者,可见研究《人间词》是进一步弄清王氏诗学理论的一把重要的钥匙。故而,文章选取二者进行比对,着重从两个方面来探讨“意境”理论在《人间词》中的表现:一是《人间词》对意境理论之实践;二是《人间词》所表现的“意境”理论之缺憾。
关键词:人间词人间词话意境实践缺失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
王国维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位在思想文化诸多方面都有建树的大师,是一位天才学者。陈寅恪在《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云:“自昔大师巨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亡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先生之学博矣,精矣,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而王氏蜚声文坛者,在其文学理论,世多考之甚详,以至,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先生的创作。其创作虽非如其理论之高,然亦足以启迪思维。就词学而言,王氏之理论当推其《人间词话》,而其创作之《人间词》恰能提供以辅助作用。
一
王国维《人间词》发表于1906年与1907年,现存115首,见载《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而《人间词话》1908年发表于《国粹学报》,显然二者有诸多重合时期。可知,王氏创作《人间词》时,或已成竹在胸,或已落诸纸笔。故《人间词话》的诸多理论,先生必于《人间词》创作中有意实践之。其于《人间词乙稿序》中云:“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今案:据赵万里《年谱》所谓“山阴樊志厚”乃是作者“自撰,而假名于樊君者。”)此为“意境”说。同文又云:“原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出于观我者,意余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然非物无以见我,而观我之时,又自有我在。故二者常互相错综,能有所偏重,而不能有所偏废也。”此谓“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也是《人间词话》最不能绕开的是意境理论: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不期工而自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又: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又谓: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前人称王国维《人间词话》为中西文艺理论之合璧,实是恰切。其著作中闪烁的是中国传统文艺观与西方康德等人哲学理论相融合的智慧之光芒。与此相应的是,王氏《人间词》的创作同样具有相当高的地位,是其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相融合的结晶,叶嘉莹先生谓为:“静安先生词含西洋之哲理……其天性中自有一片灵光,其思深,其感锐,故其所得均极真切深微,而其词作中即时时现此哲理之灵光也。”《人间词》情感深沉,笔法婉曲,屡有盛唐绝句之味道,尤以创造意境取胜,与《词话》相辅相承。因此,以先生之创作理解其理论,以此理论反观先生之创作,当不失为更深入地解读王国维词作、理解其词学理论之重要途径。
二
在词的创作上,王氏所推崇有二点:在创作过程上,为写境;在创作结果上,为无我之境。其评人如此,于己必有意实践之。此二点在《人间词》中表现得非常真切。又《文学小言》云:“文学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从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言。”这里也对举了两点,一是情,一是景,并将其称为文学的“原质”,可见,在王氏的理论概念之中,“情”与“景”和“意”与“境”是完全一致的。
而所谓“意深于欧”,欧指欧阳永叔,先生心性颇高,宋代词人中,真能为静安所称道者并不很多,欧阳修是不多者中的一位,《人间词话》说:“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诸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欧阳氏“诗词兼擅”,是王国维所谓的“词胜于诗远甚”的人,而其词成功之处在于“以其写之于诗者,不若写之于词者之真也”,在于“多以景寓情”、“专作情语而绝妙者”,这确实是欧阳修词的特点,欧阳修词上承冯延巳,以抒情见长,其抒情多真挚亲切,深沉委婉。
而考《人间词话》话所引“六一”词九则,其特点即在于此,而谓静安词意深于欧,当指其词较之欧阳氏更是著意深远,长于抒情。此等评价是颇高的,在王国维看来,欧阳修词所表现出来的“意”与《人间词》是有一段距离的。此点正道出了王国维《人间词》的创作追求“意”。
《人间词》的创作时期正值王氏思想迷茫的时期,从1903年至1907年,他作了许多尝试,首读康德,因为可解而中辍,继读叔本华,则曰:“哲学而移向了文学。”《静庵文集・自序二》说:“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余知真理,而余又爱其谬误。”思想上的无所皈依,体现在文学上,则更多了一些情愁,国家彼时之状况,自己内心之哀怨,加之夫人新丧,此种情事自非闲愁逸趣,而是如作者引康德诗云:“在痛苦中,人都沉哑的时候,一位神灵赋予我力量去诉说我的忧苦。”故自谓“意深于欧”。读《人间词》确有一种满纸皆愁的感觉,详考其词,虽非篇篇写情,却也十有八九。
王氏写“意”,并非专重于此,而是情辞兼重,无所偏依。故其于《人间词乙稿序》中说:“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故欧阳修、秦少游亦非他仰慕的对象,因为欧以意胜,而秦以境胜,皆有所缺。而王氏作词多于此着力。如《蝶恋花》之“昨夜梦中”、之“白尺朱楼”等皆是。而这些都是他刻意实践的结果,即“此固君所得于天者独深,抑岂非致力于意境之效也。此固君所得于天者独深,抑岂非致力于意境之效也”。
三
王国维《人间词话》在中国词学理论上的非常意义,在于他有意建构中国现代词学理论,其重要体现就是:在《人间词话》中,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境界说,来构筑其词学理论体系。为此,他把境界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把境界的创造分为“写境”与“造境”,其所推崇在于“无我之境”,在于“写境”,皆如上文所引。那么,如何才算是“写境”,如何又是“造境”呢?关于此点,王氏自己尚谓“然二者颇难分别”。
体会王氏之意,所谓的“写境”当是指事物原是什么就表现着什么,颇近于现实主义的观点。而所谓的“造境”则是指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或为了抒写某种情感,为之创造出来一定的场景,即所谓“为赋新诗强说愁”,这又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这样,与“写境”相关联的是“自然”,而与“造境”相关联的是“雕琢”。也就是说凡是把寓目所见者,心有所思、心有所想者照实写来,即可谓之“写境”,反之,则为“造境”。
据此,他所说的“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如以此论,《人间词》“造境”当多于“写境”,因为诗人是“致力于意境”的。如前举《浣溪沙》中“陌上挟丸”云云,显是造境,再如《浣溪沙・草偃云低》“草偃云低渐合围,雕弓声急马如飞,笑呼从骑载禽归”。另如《摸鱼儿》“问断肠”,《鹊桥仙》“沉沉戍鼓”等,超过三分之一的诗篇均属“造境”。可知,王氏虽然极力主张“写境”,但自己却不得已,只能“造境”。同样王氏称道“无我之境”,但在其实践中,大部分诗篇恐难进入“无我之境”之行列。
为了弥合此一理论缺陷,王氏又拈出“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谓“写境”与“造境”本无从分别,因为当造境合乎自然之时,所写之境邻于理想之时,都会境界顿出。也就是说,只要是“大诗人”写境可,造境也可,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倡导写境,但又必需承认造境,同样也可以创作完美的艺术。不管是《人间词话》的理论,还是《人间词》的创作实践,都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这一矛盾。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人间词话》,《海宁王静安先生遗》(第15册),商务印书馆,1940年。
[2] 王国维,李科林校注:《人间词话 人间词》,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