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欧洲的屋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欧洲债务危机;制度瓶颈;欧元区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8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0)11-0071-03
一、欧洲债务危机的源起和发展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虽然各国已经走出了危机的底部,但是何时能走上复苏之路、复苏的速度仍不可预知。当前,仍有许多危机后的“余震”,比如迪拜债务危机和希腊债务危机等,这些债务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甚至有人担心这些会引发世界经济二次探底,造成二次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源起于希腊债务危机,2008年希腊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举债帮助银行业和金融机构度过难关,2009年10月希腊政府突然宣布希腊的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高达12.7%和1.13%,远高于欧洲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随着希腊财政状况的显著恶化,12月全球各大评级公司纷纷下调了希腊政府债务的信用评级,导致希腊融资成本不断提高,希腊债务危机开始暴露。随后,希腊股市大跌并引发全球股市大跌,欧元对美元急剧贬值。希腊危机还蔓延至其他的欧元区成员国,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等也面临着财政恶化的状况,有人称之为“笨猪四国”(PIGS)。市场对这些国家的债务也表示担忧,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了葡萄牙、西班牙债的信用评价,债务危机在欧洲不断蔓延,引发市场恐慌,
早在希腊债务危机初期,欧元区内关于是否救助希腊就存在争议,德国、法国等成员国认为此次危机是由于希腊没有严格按照财政纪律的约束导致的,欧元区不应该进行救助。但是,随着希腊危机的不断升级,市场恐慌情绪加剧,以及可能由此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等,欧元区同意有条件地为希腊提供援助,同IMF一起提供了高达7500亿欧元的旨在应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救助计划。
二、PIGS加入欧元区前后的财政状况对比
虽然有稳定与增长公约的限制,但是欧元区各成员国在财政纪律方面仍有诸多问题。1999年欧元区成立之初,希腊因政府赤字和政府债务不符合马约规定而没有加入欧元区,直到2001年两项指标有所改善后才被批准加入。事实上,希腊2001年之所以达到马约规定的标准,正是因为在高盛的帮助下掩盖了财政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导致目前的危机。其他的南欧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政府债务一直表现不佳,参见表l和表2:
从表1的统计结果来看,与欧元区的平均水平相比,葡萄牙、意大利、希腊等国的政府财政赤字率一直远高于该平均水平,西班牙则在近两年表现出比较严重的赤字问题。以马约规定的标准来衡量,希腊从1998年至今政府财政赤字一直处于超标状态,2008和2009年更是出现了严重赤字。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赤字问题也非常严重。
从政府债务的统计结果来看,欧元区整体的平均水平自1998年以来一直高于马约规定的60%的上限。希腊和意大利两国更是多数年份都保持在高于100%的债务率。相比较而言,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债务比率相对较低。
稳定与增长公约对财政纪律有着非常明确的约束,也规定了各国政策协调、违约惩罚等内容。公约对各国的赤字率要求非常明确,如果该指标连续3年不达标将面临惩罚。尽管规则设计比较完备,但在执行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困难。欧元区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强制执行机制,从制度上折射出欧元区发展面临的诸多困境。
三、欧元区发展面临的制度瓶颈
欧元区自成立之初就颇受瞩目,成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典范。欧元区的运行基于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欧元区的各项政策也是在成员国间不断的协调基础上实施的。虽然经济货币联盟在促进欧元区成员国间的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置于一个统一的货币区内仍存在着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欧元区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制度瓶颈。
(一)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难以步调一致
欧元区的运行不同于国家,虽然各国让渡了货币政策的自,但是财政政策仍有各国政府独立执行,这就造成了由超国家的欧洲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由各国政府执行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这一体系也成为欧元区运行机制中最大的缺陷,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执行主体不一致导致宏观经济政策的冲突和错配,难以形成统一的政策目标。欧洲央行的目标是维持低通胀,保持欧元对内币值稳定,而各成员国的财政政策则着力于促进本国经济增长、解决失业问题等。成员国只能采用单一的财政政策应对各项冲击,这就很容易在赤字率、政府债务等指标上超出马约规定的标准。欧洲央行和各国政府之间政策目标的不一致导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各国政府在运用财政政策时也面临着遵守马约规定和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两难选择。
(二)单一货币机制难以应对不对称冲击
欧元虽然采取单一货币,但是作为多种增长模式和多种发展速度共存的经济联合体,欧元区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欧元区的东扩,转轨中的中东欧国家逐渐加入欧元区,这更加加剧了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目前,欧元区各国经济复苏步伐不同步,出现了非常典型的不对称冲击问题,这也是自欧元区成立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德国、法国等经济已开始回归正常,而南欧几个国家和匈牙利等则因债务危机的困扰经济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希腊更是全面爆发了债务危机,引起国内经济的剧烈动荡。本次金融危机带来的系列问题给成员国造成的影响各不相同,各国对于货币政策的诉求也不尽相同。欧洲央行显然难以同时兼顾所有成员国的利益,不对称冲击问题在单一货币体制下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欧元区的集体决策机制无法迅速、有效应对冲击
欧盟的成立建立在一系列的超国家机构基础上,比如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等,这些超国家机构的机构设置、席位分配、表决机制等都是在各成员国的不断争论中确定并不断调整的。欧洲中央银行作为一个超国家机构,其职能是保持欧元的稳定,独立制定货币政策。欧元区与欧盟密不可分,在关系到经济联盟内外的重大决策中都由这些超国家的机构协调解决。在重大、突发的外来冲击下.欧盟缺乏迅速、有效的应对机制。由于集体决策机制,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繁冗的决策程序、不可避免的讨价还价带来了巨大的决策成本,并且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
策略。金融危机爆发之时,游离于欧元区之外的英国果断采取了各项应对措施,而欧元区成员国相比则行动迟缓。本次起源于希腊的债务危机也如此,在债务危机爆发之初,欧盟内部就是否救助希腊和采取什么方式救助争论不休,未能在危机爆发初期稳定市场信心,最终在希腊政府无力收拾残局的时仍不得不伸出援救之手。从这些事件中不难看出,欧盟以及欧元区在面对这些冲击时,缺乏快速有效的解决机制,在冲击的初期往往是各成员国意见向左、争论不休,当冲击范围扩大后各国又必须群策群力,依靠联盟的力量帮助陷于困境的国家渡过难关。但是,这一过程中难免造成剧烈的经济波动,给各国都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四、欧元区未来的发展前景分析
短期来看,欧元区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债务危机的阴影短期内难以消除,并且有可能在个别国家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给欧元区的经济复苏乃至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不确定性。市场信心的恢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将给本就缺乏竞争力的欧元区经济的复苏之路带来更大的压力。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在主要内容方面是一致的。因此,欧洲上市公司开始采用IFRSs遇到的问题,香港上市公司也将会遇到。
对欧洲上市公司而言,转而采用IFRSs属于大的调整吗?
这个问题不仅取决于个别国家,也取决于个别公司。自2005年开始,大约有9000家欧洲上市公司开始采用IFRSs,这意味着包括25个欧盟(EU)国家、3个欧洲经济共同体(EEA)国家以及瑞士在内的29个国家的许多上市公司都应在2005年开始采用IFRSs。转而采用IFRSs产生的影响取决于这些国家现行的公认会计原则(GAAP)。有些国家的GAAP就很接近IFRSs,据我所知,约有50~100家欧盟公司和许多瑞士公司已经采用IFRSs。因此,这些公司的财务报告不会受转而采用IFRSs的影响。由于有些IFRSs对特定行业比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大,因此,转而采用IFRSs 的影响将取决于公司所处的行业。例如,与工业企业相比,主要从事金融工具交易的公司受IAS32和IAS39的影响更大;IFRS4将对计提巨灾准备或均衡准备的保险公司产生重大影响。再如,采用成本模型核算牲畜、农作物、林地和农产品的农业公司,必须转而采用公允价值模型。此外,采用IFRSs产生的影响还将取决于个别公司所处的环境和行业惯例。例如,没有发行股票期权或基于股权的其他支付形式的公司,就不会受IFRS2的影响。
转而采用IFRSs后,欧洲上市公司报告利润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IFRSs要求所有公司提供现金流量表、权益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此外,IFRSs还就这些报表的特定格式和特定项目作出规定,对于某些国家而言,这将是一个重大变化。可能对损益产生重大影响的IFRSs主要有:
1.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全面确认将是一个主要的变化。
2.如果某国GAAP允许继续采用权益结合法核算企业合并,那么转而采用IFRSs(禁止采用权益结合法)可能在合并后各年产生较高的折旧费用。
3.不摊销商誉和其他具有不确定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可能对报告盈余产生积极影响。与不要求摊销商誉相对照,IFRSs要求对商誉进行年度减值测试。到目前为止,部分公司没有定期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4.在单个或现金产出单元的基础上,确认所有资产和负债的减值损失。
5.采用公允价值应计养老金义务、其他雇员福利义务和计划资产。
6.IASB要求采用两种方式计提准备(即时间或金额不确定的负债以及相关的费用)。在有些情况下,虽然公司在以前年度没有计提准备,但现在要求计提;在其他情况下,则禁止计提诸如未来重组准备和一般准备等传统准备。
7.金融工具可能是影响损益的一个主要领域。几乎所有的金融工具都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其中的大多数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IFRSs可能对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施加限制,这意味着企业可能提前确认的利得将会更少。目前,所有欧洲国家的GAAP都没有对套期会计核算原则作出严格限制。IAS39的严格规定可能意味着较早确认利得和损失。同样,对确认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严格规定也可能会对利润产生影响。
8.所有子公司都必须合并。对持有的待处置子公司,或与母公司从事不同行业的子公司,以及在外币兑换受到限制的国家进行经营的子公司,IFRSs没有作出豁免。
9.不允许确认大部分自创无形资产。这对某些公司可能意味着提前将无形资产的成本计入当期费用。
10.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这对欧洲来说还是一件新鲜事。这是IFRSs所允许的两种选择方法之一,即公允价值模型;另一种方法是传统的成本模型,即按成本入账,并按期计提折旧和减值。如果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型,可能对公司的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11.农业活动采用公允价值模型核算,这是一项强制要求,不属于备选方法。
总体来说,IFRSs要求披露的内容远远高于大多数欧洲国家GAAP要求披露的内容,因此,附注披露的内容将会予以扩展。
就IFRSs而言,你认为欧洲公司主要害怕什么?哪一项IFRSs是最棘手的?
最为重要的是,欧洲公司对采用IFRSs普遍持乐观态度,并将其视为一项有利的发展。当然,人们总是会对变化感到些许紧张,因为我们总是安于现状。如果所有的欧洲上市公司都采用IFRSs,那么欧洲将会受益匪浅。例如,欧洲资本市场将进一步统一,并更好地发挥作用;国外资本市场将更容易接受欧洲公司编制的财务报表;可信度更强、可理解性更高、透明度更好的财务报告将会使欧洲公司的资本成本进一步降低。
尽管如此,公司的担忧也是可以理解的。受到关注的IFRSs的主要方面包括:
1.对财务报表使用者而言,公允价值较历史成本更为相关,因此,IFRSs要求在财务报告中大量采用公允价值。但是,伴随着相关性的提高,带来的却是计量精确性的降低,许多公司对此感到很困惑。
2.IFRSs要求在业绩计量中广泛采用公允价值,这可能会导致报告盈余产生波动,部分公司认为这也值得关注。事实上,会计核算不会导致报告盈余产生波动,因为资产和负债价值的波动是现实世界的一种真实现象。成本模型隐藏了这种波动,有时甚至是将其尽可能地向后推迟。
3.IFRSs建立在概念框架的基础上,其对资产和负债有严格的定义。例如,负债是公司对其他主体承担的现时义务,资产是对未来现金流量所拥有的现时权利。有些欧洲国家GAAP允许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递延借项或递延贷项,这些项目并不符合IASB有关资产和负债的定义,而是作为计量或平滑利润,或运用谨慎性原则的附属物。
4.就其本质而言,会计准则能够减少财务报告的灵活性,它告诉我们做什么或如何去做。IFRSs所涉及的领域,有些欧洲国家GAAP没有涉及,或者IFRSs的规定较欧洲国家GAAP更为具体,因此,公司管理当局操纵盈余的能力得以降低。尽管有人会对此欢呼雀跃,但另一些人可能更愿意保持这种灵活性。
欧洲公司发现很难采用IAS39吗?
对于仅有传统金融工具的公司而言,采用IAS39并不存在任何困难。例如,对应收账款、应收贷款和采用摊余成本计量的大多数债务性投资的计量,以及坏账损失的确认,并不存在新内容,也没有增加复杂性。多年来,为交易而持有的债务性和权益性投资一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即使在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投资时,公司也必须知道公允价值以便计量市价。因此,IAS39有关债务性和权益性投资的规定并不是特别难懂。也许有人不赞成公允价值的变动属于收益或费用,但是其会计处理并不困难。
但是,一旦公司从事复杂的金融交易,或者购买或发行复杂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那么,其会计处理将会由于金融工具的复杂而变得复杂。例如:
1.传统会计并不确认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但是IAS39要求确认(包括嵌入衍生工具),这意味着公司必须在每个报告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工具。
2.传统会计没有对套期会计作出规定,因此,从事套期交易的公司并没有受到会计准则的约束。IAS39对套期会计作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
3.传统会计没有告诉你,如果将公司流通在外债券的利息和本金支付与其股票或商品价格相联结时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4.传统会计没有对公司购买浮动利率债券,并且利率上升或下降时是否需要及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提供指南。
5.如果公司在市场利率处于上升时,有权以固定利率将流通在外的债务展期10年,其应如何进行处理。很明显,公司以低于市场的利率借入资金将会获得很大收益,但是,在传统会计方法下,这种权利被完全忽略了。
6.如果公司出售其应收款项,同时对其初始20%的信用损失提供担保,那么,简单地记录一项销售及其收益而忽略其担保权是否恰当?
IAS39的复杂性是与金融工具的复杂性直接相关的。
IASB有关中小企业(SMEs)准则的项目是什么?为什么IASB需要制定SMEs准则?
在欧洲的许多国家和中国香港,许多主体甚至是所有主体都有法定义务根据该国GAAP编制财务报表。这些法定财务报表通常需要向国家机关提供,因此,贷款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其他相关利益团体都能获得。不管如何定义“中小规模”,这些主体的绝大多数都属于SMEs。很少有国家要求这些主体根据主要为国际资本市场制定的IASB的所有规定编制财务报表。
IASB认为,IFRSs适用于所有主体,不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尽管如此,IASB认为,在采用IFRSs的大多数发达国家,IFRSs主要的使用者是其证券公开交易的公司。在欧洲,所有上市公司应自2005年开始采用IFRSs,仅有2~3个EU和EEA成员国(共有28个成员国)要求SMEs采用IFRSs。成员国中的其他国家大多数允许SMEs采用IFRSs,同时也允许SMEs采用国内GAAP。许多国家已开始协调国内GAAP和IFRSs,但没有任何两个国家采取的方式是相同的。许多国家已经在其国内GAAP或相关法规中对IFRSs进行简化以适应SMEs,或者予以豁免。有些国家则成立了单独的SMEs准则制定机构。
对欧洲而言,存在一种现实可能性,即有24个或更多国家声称将采用适合SMEs的IFRSs。不仅欧洲如此,世界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在SMEs准则方面,IASB认为存在的问题包括:(1)将SMEs准则与IFRSs分离,或者与IFRSs趋同,这些观点常常被过过分宣传。(2)有关SMEs的国家准则没有必要与IASB的概念框架或准则保持一致。(3)SMEs财务报表在各国之间,甚至在一国之内也缺乏可比性。(4)有关SMEs的国家准则没有必要要求对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主体采用全部IFRSs。
简单地说,在欧洲,建立一套基于IFRSs的SMEs会计准则比建立一套基于28个不同国家会计准则的SMEs会计准则更有现实意义。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下一批准则将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在未来3~4年内,IASB可能在以下方面制定准则:(1)SMEs会计准则(不承担公共责任的SMEs);(2)在企业合并中如何应用购买法的准则(对当前IFRS3的拓展);(3)在决定一项投资是否需要合并时,为如何应用IAS27规定的控制概念提供更加详细的指南;(4)为特殊目的实体的合并提供更详细的指南(目前,这些内容包括在SIC12解释指南中);(5)导致美国GAAP和IFRSs趋同的准则,如所得税(IAS12)、分部报告(IAS14)、养老金会计(IAS19)和准备(IAS37);(6)全新的政府援助会计准则(取代IAS20);(7)新的金融工具披露准则(将在2005年完成,可能到2007年才会实施);(8)综合的保险公司会计准则;(9)报告财务业绩准则(包括收益表和部分传统权益表的内容);(10)取代IAS18有关收入确认的规定;(11)为负债和权益提供更清晰的指南;(12)大幅修订IASB的概念框架,并使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概念框架保持一致;(13)进一步修订IAS39(正在研究公允价值期权、金融担保、远期交易套期和卖方金融工具等项目)。
【关键词】欧洲 债务危机 影响
自2007美国次贷风波以来,动荡的金融市场给各国的宏观经济带来了冲击。由于与美国经济联系比较紧密,欧洲各国经济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欧元区虽然统一了货币并建立了统一的货币政策制度框架,但是在财政政策上仍然各自为政,因此在执行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很难实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所以当一些国家出现银行投资不当、政府债务过高等问题时缺乏自我解决的办法,逐渐演变为引发全球关注的债务问题。
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银行业与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银行大量持有了出现债务问题的国家的政府债券,所以债务问题的爆发给许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并通过银行业这一渠道直接影响到了欧洲金融稳定的大局。与此同时,一些国家由于债务问题开始压缩政府支出、减少社会福利,这直接影响到了国内的居民消费和社会投资,因而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困难。这种债务问题引发的市场恐慌心理、对欧元汇率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给企业债券利率带来的向上的压力,会给欧洲经济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
按照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来划分,欧洲债务问题给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有:
一、不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
欧洲债务问题引发了欧元的贬值,这种汇率上的波动使得我国对欧出口商品的欧元价格大幅上升,这使得我国商品的价格优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同时,欧洲国家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下降也会导致对我国出口商品需求的减少,这会不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
二、对我国外商投资、股市和房市的影响
由于欧洲国家企业投资意愿的下滑,其对外投资步伐也将减缓,所以进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步伐可能会放缓,这会给我国一些区域招商引资目标的实现带来一定的挑战。而且,短期投机资本的投资心理偏好会发生变化,这会使得我国市场上热钱的流入流出发生较大波动。出于避险的需要,一些资金已经开始从新兴市场国家回流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由于我国的总体经济表现比较稳定,并且人民币升值预期仍然较强,所以也有一部分热钱会在一定的时候涌入我国,这就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影响经济的稳定。
在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与欧洲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市场对欧洲债务问题的恐慌可能会蔓延到我国的股市和房市。也就是说,国内和国外的市场投资者都可能会担忧受欧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增速会放缓,企业和银行会出现业绩下滑,居民收入增长减缓,从而对我国股市和房市的投资信心下降,投资意愿降低。这就会给我国的股市和房市的交易量和市场价格产生向下的压力。这也将有助于控制我国股市和房市资产泡沫的生成。
三、影响我国政府和企业的融资
由于欧洲债务问题所产生的对政府债务问题的担忧,市场投资者对于政府债务融资将会持更为谨慎的态度,这意味着融入长期资金的政府债券需要付出更高的利率才能满足投资者的要求。与此相应的是,对企业直接和间接融资的担忧也会有所抬头,加之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问题爆发之后欧美市场上流动性不足,包括银行在内的企业不管是到国内还是国外进行直接或者间接融资都会面临难度的增加和成本的上升。所以,政府和企业进行融资的规模和成本都会受到影响,这会影响一部分国内投资项目的实现,进而放缓投资增长的步伐。
四、给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引进带来机遇
尽管欧元的贬值给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是人民币的相对升值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条件,而且我国充足的外汇储备也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保障。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问题的爆发,国外企业股票的价格和资产价值均出现了不小的下降,而且房地产和大宗交易商品的价格也出现了显著下降,这就为我国企业投资国外的自然资源矿产、企业和工厂设备创造了机遇。此外,进口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也将面临更好的交易条件,这将有助于我国企业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和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
五、小结
总体来看,欧洲债务问题给我国的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股市房市的投资带来冲击,并影响到一些投资项目的融资成本,但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形势并没有出现显著下滑,这将部分地弥补欧洲经济增长放缓的负面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带来了契机,从依赖出口的外向型经济转向出口与消费并重的内外均衡型经济,控制股市和房市资产泡沫的生成,增加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完善国内的投融资体系和债务管理技术,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这些变化如果得到了正确的应对将转变为推动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刚.欧债危机全解读[J].中国投资,2012(03).
[2]王军强.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J].现代商业,2012(02).
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极大地降低了中国对欧盟等国家的出口贸易规模,中国的外汇储备不断缩水,直接压缩了中国的货币政策空间,中国的通货膨胀加剧。下面,将对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应对欧洲债务危机的对策进行详细地阐述。
1.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出口风险。推动我国GDP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出口、消费、投资,出口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大约为40%。而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欧盟地区,近几年,欧盟的经济发展遭遇瓶颈,欧元在不断下跌,相对于欧元,人民币的增值幅度比较大,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我国的纺织制造业、鞋业、服装业以及玩具业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的出口遭受到巨大的压力。同时,欧盟也是我国建材业、机械业等外贸行业的主要出口市场,由于受到欧盟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这些产业的出口产品出现大量萎缩的现象。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在2009年,中欧双方的出口贸易额达到3641亿美元,在中国全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是16.5%,其中,中国对欧盟的出口贸易数额为2362.8亿美元,占中国总出口贸易数额的19.7%。2010年,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对欧盟的出口贸易数额降低到19.4%。
外汇储备风险。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累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非常充足。根据国家外汇储备局统计,截止到2010年12月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28473,38亿美元。根据调查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中以美国国债以及债券为形式的外汇储备占到70%,其余部分则主要是以欧元或者日本国债的形式持有的外汇储备,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的公共债务水平都非常高,虽然这些国家还没有发生主权债务危机,但是其财政赤字以及公共债务的快速膨胀,可以看出这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在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加强对其债务安全问题的重点关注。由于受到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市场对希腊和欧元地区的主权债务感到担忧,基本都看空欧元,导致欧元相对于其他主要国际货币在不断贬值,欧元的不断贬值直接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中的欧元资产缩水,我国大量的外汇储备由于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大量消失。虽然我国的外汇储备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是外汇储备缩水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金融风险。由于受到美国金融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严重影响,人民币在不断升值,从而刺激更多的国家投机资本流入中国。人民币的升值为国际投机资本创造了机会,大量购买人民币外汇,在人民币汇率较高时买进外汇,卖出人民币,从中获取投机收益,这样对我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导致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汇率在不断流动。近几年,以美国经济、欧洲经济和日本经济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持续疲软,而以中国为代表的经济体的经济在不断增长,从而促使大量的热钱流入股市、楼市等新兴资本市场,随着热钱的不断涌入,导致市场的流动性泛滥,人民币快速升值,从而直接推动着股市和楼市的泡沫膨胀,促使我国的经济风险进一步提高。另外,外汇资本如果在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之后,将资本集中撤离中国市场,中国的股市以及楼市则会面临巨大的动荡甚至是崩溃,有可能导致金融风险的爆发。并且由于连锁反应,许多领域甚至是整个经济都会遭到巨大的影响,最终则会导致社会的动荡。
2.应对欧洲债务危机的对策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也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根据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具体表现在:通过不断扩大投资规模,过分依赖各种资源的消耗获取经济效益,结果导致效率较低、经济效益不高、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总量虽较大,但是人均资源相对比较贫乏,我国的国情说明我国不适合继续走粗放增长的经济发展道路,如果继续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则会导致我国资源和能源的快速枯竭,加剧生态环境危机,则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受到美国金融危机以及欧盟主权债务危机的严重影响,许多采用传统生产方式发展的出口导向性企业的发展遭到巨大压力,出口贸易数额不断降低,有的企业甚至破产倒闭,导致失业率急速上升,从而对我国的金融、社会稳定、经济以及民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采用传统生产方式发展的出口导向性企业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资源的消耗较多,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因此,为了有效地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需要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加大科技研究的资金投入、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素质,经济效益的提高不能建立在牺牲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础上,不能重复投资、污染投资、泡沫投资,也不能通过牺牲环境和人民的身体健康获取经济效益的增长。我国需要加大科技创新,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资源投入和消耗、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加强和改善外汇储备管理。目前,我国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需要积极实施稳妥的外汇储备多元化战略。首先,当欧元处于低位时,需要将外汇储备中的部分美元国债和债券转换成欧元资产,可以优先考虑购买德国和法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债,因为欧元地区的债券的收益里相对较高,并且分散的资产组合有助于防范长期储备资产的风险。其次,黄金具有升值空间,可以利用部分外汇储备投资黄金,或者是利用外汇储备购买变现较快的资产,比如,在国外购买土地、购买矿产资源或者股票等。最后,完善外债管理。我国的政府外债管理机构的发展历史较短,无法真正地发挥其作用,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外债的管理机制。吸收和借鉴国外外债管理的先进经验,政府、企业以及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合作,对外债进行总量管理、分类控制。
调整对外贸易政策,改变对外贸易环境。由于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欧洲出现债务危机,导致中国逐渐降低对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国家的出口规模。因此,中国需要制定一些有效措施,尽可能地降低或者规避可能发生的负面影响。首先,需要增加对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投资,积极开拓拉美以及非洲等国家市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需要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不断开拓对外贸易渠道,实现对外贸易的多元化发展。其次,需要加强贸易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市场的规范运行,减少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优化贸易结构,减少贸易壁垒,促进中欧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主权债务危机; 原因分析; 启示。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展历程。
( 一) 债务危机初现端倪。
2009 年 10 月 20 日,希腊新任首相乔治·帕潘德里欧( Georgios Papandreou) 突然宣布当年的财政赤字将占GDP12. 7% ,公共债务占 GDP113% ,远远高于欧盟在《稳定与增长公约》中设定的 3% 和 60% 的上限。鉴于希腊财政状况的恶化,自 2009 年 12 月开始,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三大全球信用评级机构相继下调了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标准普尔还强调说,如果希腊政府短期内不能改善财政状况,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这一举动导致希腊股市大跌,欧元兑美元汇率走低,希腊债务危机正式爆发,拉开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序幕。
( 二) 债务危机持续蔓延。
继希腊之后,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的内部债务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爱尔兰政府于2010年 9 月 30 日宣布,由于救助本国五大银行耗资最高可能达 500 亿欧元,预计当年的财政赤字会骤升至 GDP 的32% ,到 2012 年爱尔兰的公共债务与 GDP 相比预计将达到 113%,爱尔兰债务形势急剧恶化。2011 年 6 月,意大利政府债务问题使债务危机再度升级,其 10 年期国债与德国国债之间的收益率利差已升至欧元流通以来的新高。此外,危机还波及地处欧洲心脏的比利时,其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呈现连续上扬态势。
( 三) 债务危机不断恶化。
由于债务的主要债权国是欧洲核心国———法国、德国和英国,倘若上述五国不能如期偿还债务,欧洲核心国也将卷入,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在此期间,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都在寻找缓解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标准普尔于 2012 年 1 月 13 日宣布下调法国等欧洲 9 个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法国步美国后尘,失去 3A 最高评级。至此,欧元区内保留顶级信用评级的国家仅剩德国、荷兰、芬兰和卢森堡四个国家,而葡萄牙、希腊、爱尔兰则处于“垃圾级”( BB + ) 。
2012 年 1 月 24 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前景》报告中称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已经进入一个“危险的新阶段”,并预计 2012 年欧元区经济将下滑 0. 5%,此前预期为增长 2. 1%; 2013 年则将增长 0. 8%,低于此前预期的1. 5%。欧元区国家信贷状况趋紧、债务利率上升、失业率攀高、经济增长缓慢以及大规模的罢工都表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原因分析。
( 一) 美国金融危机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诱因。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与深化,次贷危机直接导致的是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使得社会总需求急剧下降,国内经济陷入衰退,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等。为了救市,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欧盟成员国陆续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扩大公共债务刺激经济,以缓解失业和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从而导致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水平进一步恶化。随即这些国家的偿债能力受到了质疑,相继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
( 二) 政府过度举债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使欧洲国家的财政状况堪忧,为避免国内经济衰退,欧洲各国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的经济刺激计划政策,直接导致了一些国家政府财政状况恶化以及债务规模攀升。除西班牙与葡萄牙在 20 世纪90 年代经历了净储蓄盈余外,出现危机的五国在 1980—2009 年间均处于负债投资状态。长期的负债投资引发了巨额政府财政赤字。根据欧洲中央银行的统计,2009年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的财政赤字分别为14. 3% 、13. 6% 、11. 2% 和 9. 4% ,远高于欧元区 6. 3% 的平均水平,更超过欧元区 3% 的警戒线,而且他们的负债水平也都比较高,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及意大利分别达到 82. 9%、124. 9%、66. 3%、84. 5%、116. 7%,远超过欧元区 60%的警戒线。
( 三) 社会收入分配和保障制度缺陷导致财政负担沉重。
欧元区各国实行以高福利为特色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和涵盖养老保险、失业救济、教育和医疗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保障制度,形成了沉重的财政压力。随着各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力人口下降,生产产出减少,特别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失业率不断攀升,使得社会保障支出进一步增加,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由于工资以及各种社会福利存在“粘性”,在上涨之后难以向下调整,导致政府与私人部门的负债比率节节攀升。庞大的福利费用使政府财政支出不断扩大,提升了主权债务水平。
( 四) 欧元区内部经济结构失衡是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希腊国内收入主要来源于海运和旅游业等外向型产业;爱尔兰则主要依赖于房地产业,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使其国内经济陷入衰退期; 意大利长期出现高失业率、高税收导致国内经济陷入停滞状态。就外部来看,欧元区核心国家与外围国家也存在着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外围国家负债压力较重,核心国家向外围国家出口并向外围国家提供贷款。一方面欧元区核心国家和外围国家存在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外部资金的大量涌入而推高了危机国家的工资和物价水平,削弱了本国产品的竞争力,造成实际收入不断下降,最终引发欧元区经济结构失衡并逐步累计扩大。
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 一) 严格控制政府财政支出。
众所周知,在政府财政总收入既定的前提下,财政总支出越大,财政赤字就会越多,而政府财政赤字越高,引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由于近年来我国政府消费性支出增长较快,政府每年的公款出国、公款吃喝等花费居高不下,在未来几年仍有增长之势,因此在控制政府财政支出时,要特别注意控制消费性支出。巴西财长卡多佐曾说: “通胀的根本原因很简单: 政府花的比赚的多。面对赤字,大印钞票。”因此,严格控制政府的财政支出,强化预算管理,防范政府的挥霍性消费,对于防止主权债务危机至关重要。
( 二) 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从目前来看,我国存在的债务风险不在中央,而主要在地方政府。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迅速扩张。2011 年 6 月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全国地方性政府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 2010 年底,全国地方性政府债务余额达 10. 71 万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约占 62. 62%,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约占21. 80% ,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它债务占15. 58% 。在未来几年,大部分地方投融资平台将陆续进入偿债高峰期。由于土地出让收入的减少,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也可能有所缩减,再加上这些借贷资金大部分被用在自偿能力比较低的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建设项目上,一旦投融资平台无法偿付债务,那么地方政府将背负巨额债务。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的管理工作,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的用途、融资规模、融资平台以及资金来源,加强风险管理。
( 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发展实体经济。
希腊和爱尔兰主权债务危机共同的教训就是单纯依靠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实体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导致两国的经济走势完全依托于国际环境的变化,缺少可以应付的资本。因此,我国应坚持以国内经济发展为主线,以实体经济发展为支撑,不断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了防止房地产泡沫对经济的冲击,要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努力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四) 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从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可以看到,过于优厚的社会福利制度很可能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之一。因此,在我国不断探索和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要吸取欧洲高福利制度的经验与教训; 在不断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注重扩大保障的覆盖面,以努力消除因保障水平、身份和标准不同造成的不公平现象,不片面追求福利水平的提高,避免因福利体制弊端而陷入主权债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