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游戏名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神殿军团
3、亡魂战队
4、卩圣域丿神话
5、偟室の叛逆镓镞
6、冰魄e族
7、し辉煌の血盟
8、瞇&戀家族
9、霍格沃兹家族
10、黑界皇族
11、≮独霸之尊≯
12、赛斯佣兵团
13、兄弚联盟
14、南音雨阁
15、弑神魔域
16、不离家族
17、艹丿子弹灬家族
18、冰零皇朝
19、王者战纪
20、京都灬a家族
21、黄山联盟
22、魔域雄霸
23、兄弟シ刀团
李逍遥使用了一种机器,一下子把他带进了游戏城。之后,李逍遥说:“我去看我的姐妹了,再见。”小明连忙说:“再见,再见!”
李明到了那里还没走几步,只听的咕咚一声,掉进了地下世界。
这时,他忽然看到一大群骷髅人向他慢慢走来,吓得他瑟瑟发抖。他很清楚他的处境,原来,他在暗黑里的第一大世界的冰冷之原。这时,骷髅人已经追上来了。李明见了,飞也似的狂奔起来。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奔波,累得李明上气不接下气。可骷髅人还在追赶。情急之下,暗黑里的刺客来了。他一飞刀把骷髅人都打死了。李明谢了他的救命之恩,之后就离开了暗黑。
他又撞进了一扇门,他打开一看,“啊!这不是尤里复仇吗!”李明惊叹道。
正在这时,尤里从他的面前冒了出来。尤里把他当成了很强的敌人,正准备让他心灵错乱,听他指挥呢。李明拉开了一扇门,狂奔起来,比上次还跑的快。
[关键词]旅游景点名称 命名理据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008-02
21世纪,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旅游业繁荣发展。旅游景点名称犹如旅游目的地的商标和广告,包含了景点显著的、与众不同的特征,是旅游者所接触到的关于旅游目的地的首要信息。以往对旅游景点名称的研究大致分为三类:景点名称翻译现状、景点名称翻译策略、翻译理论与旅游翻译实践的结合。[1][2]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视角对中西旅游景点名称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试图发现中西旅游景点名称在构成、表达和命名理据方面存在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而探讨差异背后的文化动因以及对中国景点名称英译的启示。
一、中西旅游景点名称结构和表达比较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拥有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秦皇岛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本文搜集了85个秦皇岛旅游景点名称,作为研究中国旅游景点名称的素材,同时选取英国和美国的某些富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旅游景点名称共90个,作为研究西方景点名称的对象,对两者进行结构、表达、命名理据及文化、文体方面的比较分析。
(一)结构和表达的相似性
旅游景点名称一般可大致分为专名、性状成分(属性名)和通名三部分,专名是专有名称或专有名词,通名是通用名称,用来指某一类事物以及其定的一个,性状成分是名称中重要的组成成分,通常表明方位、序列、功能、性质等。[3]
中西旅游景点名称的结构的相似性表现为两者都具备以下三种结构:
(1)专名+通名。如:孟姜女庙,Shakespeare Garden;(2)属性名+通名。如:振衣亭,Eastern Shore Centre;(3)专名+属性名+通名。如:秦始皇求仙入海处,Fort Gaines Historic Site。
专名取自人物、事物、地点、时间的名称为名词,如:孟姜女祠、Shakespeare Garden。属性名大多为性状或动作,为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如:望夫石,Birmingham Race Course。
(二)结构和表达的差异性
1.中国旅游景点名称的独特结构和表达。中国旅游景点名称结构和表达的独特性表现为五个方面:
(1)有些景点名称取自事件或典故,如:“夜制寒衣”。(2)中国旅游景点名称的通名多为亭、台、楼、阁、榭、廊、殿、堂、馆、斋、轩、房、湖、园、署、洞、苑、门、寺、山等。(3)中国旅游景点名称的属性名善于运用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如:“黄金海岸”。(4)用词多正式、雅致,表达凝练,多为三字或四字,简洁,却蕴含丰富的涵义。(5)注重美感和诗意,为了增加美感,不惜省略,造成歧义,如:“香山”,因极似香炉而得名,然而字面意思为气味是芬香。
2.西方旅游景点名称的独特结构和表达。西方旅游景点名称的结构和表达更具灵活性,有以下三种特殊的结构:
(1)属性名+专名+通名,如:Historic Blakeley state park;(2)通名+专名:如:Fort Morgan;(3)通名:Pond。
表达的独特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西方英文景点名称中常见的通名有:park,museum,centre,theater,garden,home,playground,gate,cottage,sanctuary,farm,plaza,hill,fields,grotto,fort,church。(2)有些景点名称将表示属性或专名的词语用介词短语形式放在通名后,如:National Museum of Naval Aviation。(3)较少使用能增加美感的比喻和夸张,所搜集的语料中,只有1例比喻,如:“umpire rock”,因为这个景区有些大块的岩石,俯瞰着附近的垒球场,犹如裁判(umpire)般。(4)英语景点名称更简洁、直接、客观,注重实物,没有使用过多的修饰语,常见的表示美好的或与众不同的修饰语就是“great”,如Great Lawn。
二、中西旅游景点名称命名理据比较及文化动因分析
景点名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社会发展、时代变化的信息,反映了人们的认知、思维习惯、审美情趣等。中西旅游景点名称命名理据既存在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一)命名理据的相似性
中西旅游景点名称都具有以下八种命名理据:
1.景点的地形、地貌或地理位置,如:“鹰角石”是由于地层断裂所形成的临海悬崖上,有一巨石似雄鹰屹立而得名。East Meadow因其所在方位命名。
2.古代及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事件,如:澄海楼的“楼壁诗碑”是清朝皇帝的题词。Trafalgar Square以Trafalgar战争命名。
3.传说中的事件和人物,如:龙神祠中的龙神是中国人崇拜的传说人物。伯明翰的Vulcan,the iron man,Vulcan是古罗马神话中的火神。
4.和宗教中的人物,如“达摩殿”中的达摩是曾经在中国盛行的佛教中的人物。伦敦的圣保罗教堂是以圣人保罗命名。
[关键词] 数字 电影片名 翻译方法 文化信息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1.02.034
引言
电影的片名是电影给予人们的第一印象,它不单传达隐射着影片的主题,又是一个连结电影和观众的纽带,更是一个语言艺术的大观园。徜徉在这各式各样的电影片名中,除了占大多数的汉语和英语的片名外,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结合数字语言的电影片名,《007》、《Apollo13》、《2046》、《2012》、《Se7en》、《1428》等等举不胜举,数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已成为这个语言大观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别样风景。
1、由数字所构成的电影片名的类型
说到数字语言,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0到9等这些阿拉伯数字,但对其描述和表达还有很多形式,如拉丁文字中的ONE、FIRST等,汉字中的一、壹等以及带有一些数量内涵的词汇,因此文中所指的数字语言即这些跟数字有关的词汇的总称。简单梳理过往的这些电影片名,由数字所构成的电影片名其基本形式有以下两种类型。
1.1 纯粹的数字文字组合
电影的片名完全由数字文字构成,如《一一》、《20 30 40》、《4:30》、《1900》、《9/11》、《2046》等。数字文字与其他文字相比较而言,它本身是一种更为抽象的语言,它的信息所指有诸多的可能和不确定性,会带给人们多样的想象空间,看到数字“2046”我们会想到什么,它是年份信息、数量信息、时间信息还是某种特定的符号,在未看电影之前我们谁都不敢妄加定义,只有亲身去体验电影以后,我们才会明晰该数字的真正信息所指。数字信息的这种多意性增加了电影内容的神秘性,使得人们产生想去一探究竟的愿望,通过适当的悬疑来吸引观众,这也正是电影片名的广告功能所在。等看完电影《2046》后,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电影片名的内涵所在甚至于还会有更多自己的感悟。
1.2 数字文字与汉字或拉丁文字的组合
电影片名中既有数字文字,也有其他类型的文字,如《晚9朝5》、《80'后》、《5颗子弹》、《摄氏32度》、《11号产房》、《12秒58》等数字与汉字的组合,《House of 9》、《16 Blocks》、《28 Days Later》、《25 Watts》、《100 Feet》等则是数字与拉丁文字组合。电影片名就是电影的广告,要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唤起人们的注意力,就得使电影片名的音、形、意等都尽可能的与众不同。数字文字在造型上与汉字、字母等其他文字都有着非常大的不同,电影片名中加入数字,可以借数字之形突显片名的个性和特色,和众多的单纯以中文或以英文为主体的片名相比,这些糅合数字的片名在音、形、意上无疑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性,会带给人们味道迥异的身心体验,更能够吸引人们的关注。
2、由数字所构成的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
在电影艺术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片名的翻译一直以来都是业界讨论的话题,就汉字片名和英文片名的翻译我们归纳有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商业价值等原则[1],也参照目的论、模因论、顺应论等各种理论,提出了音译、直译、意译等翻译的方法,即便如此就同一部电影,相同语系的地区还是会有不同的译名,如在我们,一部西方的电影往往会有数个不同的译名。数字与汉字、拉丁文字相比其音、形、意等上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就由数字所构成的电影片名的翻译来说,它跟全汉字或者全英文的电影片名的翻译同样有着诸多的不同,我们就重点来讨论此类电影片名中数字的翻译。
2.1保留数字直译或者不译
由数字所构成的电影片名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数字语言是表示真实的数目的计数概念,就像我们在科学技术、经济生活、金融投资、数学计算等方面遇到的数字一样,为了保持其所计数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这一类数字语言的翻译,我们一般是直译,如《10,000 BC》译名为《史前一万年》,《Ocean's Eleven》译名为《十一罗汉》,《Four Lions》译名为《四头狮子》,《Twelve and Holding》译名为《12岁的少年》等等。而对一些电影片名中有阿拉伯数字的,我们很多时候则都采取不译的方式。
大家都知道,阿拉伯数字是一种国际化的语言,全世界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领域等都在使用它,在我们国家数字是0到9的字样,在其他任何国家也都一样,数字文字在传播的过程中它的造型样式不会发生改变,不同语言体系的人们都能够认识理解它。因此阿拉伯数字具有高度的共识性,其信息的传达可以超越各民族各语系的障碍[2],再加上各民族各地域对阿拉伯数字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在多数情况下的理解都是相通的,在相互的交流和沟通中不再需要翻译和各语系间的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对电影片名中的阿拉伯数字很多时候都不做翻译,就直接以具体的阿拉伯数字对数字,《2012》、《2046》、《9/11》、《4:30》、《69》等电影无论在哪个地区播放,其片名全世界的人们都能看得懂。
2.2变换数字意译
翻译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为使译语观众能真正领会原片名的内蕴,实现原片名与译语片名在信息、审美等方面的等值,就需要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这是大多数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对带有数字的片名来说,变换数字意译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如电影《一一》的译名“A ONE AND A TWO”,,依照直译的理解这显然不对,导演杨德昌先生给出了这样的解释:爵士乐手在即兴演奏的时候,总是低声数着“A ONE AND A TWO……”,人生的调子就应该像一首爵士乐一样的简单,而不应有太多的紧张、沉重或者压迫感。通过翻译中对数字的变动,让电影片名更具西方文化的内涵。再如电影《Summer of '42》,其描述的是一个懵懂少男青春期的故事,被很多人称为是影史上拍的最美,最迷人的怀旧电影之一,很显然意译名《往事如烟》比直译名《1942年的夏天》更能够诠释电影“青涩浪漫的仲夏之恋”之意境,该片的另外一个唯美的译名“初度玉门关”亦被很多观众推崇,这两个译名都对原名中的数字进行了舍弃。
现代社会信息量庞杂繁多,对那种所指不确定的信息,人们要么因好奇而特别会关注,要么就会因疑惑而敬而远之。因此除了因文化的差异和对内容审美性的追求需要我们意译外,前文中所提到数字传达信息的不确定性,也需要我们在翻译时对数字进行意译式的变换,以弱化数字信息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两面性。电影《1900》,其诸多译名“声光伴我飞”、 “一九零零的传奇”、“1900海上钢琴师”、“海上钢琴师”等中,最终所选译名“海上钢琴师”要比直译名“1900”的信息直接、肯定、直白很多。进行意译的带数片名还有很多如《Paragraph 78》(人间兵器)、《Passenger 57》(巡弋悍将)、《10.5》(核震过后)等等。
2.3注意数字的文化信息
数字文字自古以来就不单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种语言符号,它自身早已演变为一个普遍而复杂的文化现象,通过计数或单独显象来预示种种神秘的文化涵义[3],具有鲜明的名族性和地域性。数字的文化属性也在电影片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我们历来都视偶数为美好、吉祥的象征,所以大多带数的中文电影名中基本是偶数居多,如《12莲花》、《二十四城记》、《第36个故事》、《七十二家房客》、《80年代荷尔蒙》、《100个》等等。但西方自古希腊起就强调矛盾冲突和两极对立,认为不和谐才是美,所以西方很多国家都以奇数为美好的象征,在电影的片名中这一点也反映的非常明显如《9》、《21》、《23》、《Chapter 27》、《Case 39》、《The 39 Steps》、《49 Up》、《Passenger 57》、《101 Dalmatians》、《Celda 211》等等。因此我们在进行此类数字的翻译时,除了数字本身的意义外,更得注意它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十三是西方社会非常忌讳的一个数字,但在电影名中却是经常出现,如《Apollo 13》、《Thirteen Ghosts》、《Banlieue 13》、《Thirteen Days》、《13 Beloved》、《The Thirteenth Floor》、《The Neighbor No.13》等等,这一类型的电影大多数都是跟惊悚、灾难、恐怖联系在一起,对这些电影名的翻译,如果只是按照电影名意思直译来处理的话,很难传达出电影的真实内容,必须适当的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关语言辅助,《Banlieue 13》直译名为“郊区13”,实际译名则是“暴力街区13”,《Thirteen Days》译为“惊爆十三天”,《13 Beloved》译为“13骇人游戏”,《The Thirteenth Floor》译为“十三度凶间”等等,通过加入一些具有惊悚概念的汉字,将数字十三其背后深层的文化属性得以完全释放。由于受民族心理、、语言崇拜、思想观念等文化差异的影响,中外数字泛化的内涵和外延虽有共同规律,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4] P192,正是这种差异,让我们才得以体验到了不同的文化形式。
结语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折射出这个民族的文化取向,数字是一种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独特语言,包含数字的电影片名更是一种特殊的电影艺术表现手段和文化传播途径。针对它们的翻译方法灵活多变,值得深思。通过电影名称这个载体探讨数字语言的应用与翻译,在跨文化传播日益频繁的今天,不仅可以带给我们风格各异的语言形式的体验,更能够帮助人们从侧面了解各民族的文化、艺术、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大大丰富了电影艺术的外延。
参考文献
[1] 贺莺. 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 [J]. 外语教学, 2001,22(1):56-60.
[2] 鬲波飞.数字文字设计[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7.
[3] 吴慧颖.中国数文化[M].长沙:岳麓书社, 1996.
[4]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5] 何其亮,张晔.英释中国传统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细节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回首2002年,起家时的“一家亲妈妈菜”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总营业面积二百多平方米,共有餐位70个,后厨员工总共只有十二个人。当时,这家不起眼的小店给自己的定位是:做普通家常菜的升级版。既然是要把普通家常菜精细化,就注定要踏踏实实做好所有细节。类似“细节决定成败”的口号,几乎每家餐饮企业都曾经大声呼喊过,可是怎么才能真正把“做好细节”落到实处呢?“一家亲妈妈菜”的董事长韩晓宁和当时的几位大厨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回忆起那段岁月,当时只是一名普通凉菜师、现在已经是“一家亲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郑建科至今记忆犹新:“当时店很小,桌子塞得满满的,仍然有很多人坐不下,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年冬天,天上下着大雪,屋里实在没有站的地方了,大家就在门外边冻着冒雪等,十分钟、二十分钟……就是为了在咱们这小店吃个饭。现在每次回想起来都觉得特别感动。”
“一家亲”精英SHOW
前排左起:清风湖店凉菜领班韩强、食尚餐厅凉菜领班赵文来。
中排左起:清风湖店行政总厨尹兴刚、清风湖店总经理韩祥前、食尚餐厅行政总厨张成林。
后排左起:清风湖店厨房主管聂增光、清风湖店厨师长尹金福、食尚餐厅技术总监关兴海、食尚餐厅铁板烧领班王惠、清风湖店面点领班郭永杰、食尚餐厅厨房主管付廷建。
菜品改进的七个案例
小小炒鸡 蛋藏着六关键
炒鸡蛋,人人都会做,但在当时“一家亲妈妈菜”这个并不高档的小店里,一份炒鸡蛋能卖到26元钱,还供不应求,原因就在于这个最普通的菜中,每个细节都用心做到了最好。
首先是选料,这道菜选用的鸡蛋全部是农家散养鸡下的蛋,这是保证菜品口味的根本。该店所用的土鸡蛋全部是由一名员工的父亲从老家收来的。
其次,在炒的过程当中,这道菜包含了以下三个细节:
1、必须用豆油炒。把生豆油炼熟,去掉豆腥味,用来炒鸡蛋,会使鸡蛋的颜色更黄更亮,家常味更浓。
2、把红星二锅头和水按照1:6的比例兑好,打鸡蛋时滴入两三滴,能够有效去腥,并能使炒好的鸡蛋松软。但是二锅头要每餐现用现兑,时间长了酒精会挥发。
3、在打鸡蛋时,可以加入地皮菜或者大葱,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习惯来选择。
细节,细到半粒芝麻
这道炒鸡蛋在出品方式上也是煞费苦心――专门配了小单饼,加上自制的芝麻盐和炒好的小咸菜卷着吃。其中,芝麻盐和小咸菜的制作又各有讲究。做芝麻盐时要先把盐和芝麻分别炒好,这样盐不会潮解,芝麻也已经出香,然后再把二者一起炒,使二者的香味融合到一起。炒好后用蒜臼子分多次捣碎,每次只捣分餐勺的一平勺,这样捣碎的芝麻最大的颗粒就是半粒,如果一次捣的量太多,就碎得不均匀,影响口感。制作好的芝麻盐要密封保存,使其不会返潮,香味不至于挥发太快。但即便如此,芝麻盐的使用期限还是不能超过三天,因为三天后的芝麻盐已经有些返潮,香味也挥发掉了很多。而小咸菜则是把疙瘩咸菜切成小粒,用水泡去多余盐分,加少许葱花和青红椒丁,用花生油炒熟的。炒好的鸡蛋加上芝麻盐和小咸菜,用小单饼卷着吃,口味非常好。
先爆蒜片?先爆辣椒?
辣炒花蛤应该怎么做?大多数人会告诉你:很简单,把小料爆香,放进花蛤炒一下就行了。而“一家亲”的厨师绝对不会这么回答你,因为在他们眼里,没有哪道菜是简简单单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出来的,即使是一道再家常不过的炒花蛤,也有很多严谨的细节;
1、为了保持花蛤的鲜嫩,吐净沙的花蛤绝不能氽水,用凉水洗净即可。
2、必须要用豆油做底油,因为豆油可以变腥为香,使香味更醇厚,花蛤里少量的汤汁也会比较黄亮。
3、炒制时加小料必须严格按照以下顺序:先爆香蒜片、葱姜,再加入干子弹头辣椒节,再加三粒小茴香和三粒花椒。等小料全部出香时,烹入10克啤酒,再加入花蛤。之所以先蒜片后辣椒,是因为若先爆辣椒,则蒜片出香时,辣椒已经糊了;加小茴香,可以使小茴香和花蛤的鲜味巧妙融合,使回味更悠长;啤酒的加入,可以去腥增鲜,而且不刺激,比料酒柔和。
4、炒制过程中必须两次加盖。花蛤入锅,稍稍翻炒使其和小料拌匀,然后加盖子用中小火焖至花蛤基本全部张开口,加入少量香菜,加盖子焖2秒钟,滴入一两滴辣椒油即可。这道菜中辣椒油的用量一定不能过多,太多了则盖住了花蛤的鲜味。
全体厨师 每周规范一道菜
能够归纳和总结出这么多精确的菜品细节,要归功于“一家亲”严格细致的“菜品细节规范法”。这里的菜品细节规范每周都要进行,时间一般是在不太忙的周一或周二,中午或者晚上客人走后。每次只规范一道菜,这道菜要么是没有经过“细节规范”的新菜,要么是客人有反馈意见的菜,或者是已规范了很长时间需要创新的。菜品细节规范时,所有的炒锅每人做一道这个菜,然后大家逐个去尝,最后评出谁做得最好,然后由所有参与制作这道菜的人逐一讲出在打荷、砧板、炒制、装盘、盘饰、盛器等环节中所应注意的细节,由专人把这些细节整理出来,打印出来每人一份,大家都要按照这些细节来做。
一盘土豆丝 规范数十遍
制定出规范之后,为了使每位师傅都能达到这个标准,每道菜还要经过很多次的“验收”。确定出制作规范之后,前两次“验收”时允许有达不到规范的情况,到第三次“验收”时,谁再达不到规范,那么本次“验收”所消耗的原材料等花费就要由这个人买单。“我们店里的菜品细节规范是一个永远都在进行的过程。没有规范过的新菜要规范。早就已经规范过的菜,我们把他们排上号,还要一遍遍再‘验收’,一道再简单不过的‘酸辣土豆丝’,我们已经规范过数十遍,因为时间长了,有的人就把上次规范过的很多细节渐渐忽略了。而且在一遍遍的重新规范中,经常能够发现一些新的更好的细节。”
比如有道“五花肉炒小白菜”,最初规范的是用面酱炒成酱香味。在后来的一次菜品规范中,有位师傅做出的小白菜特别清香,仔细问过才知道,他没有用面酱,而是用的味达美,因为酱香味容易盖住小白菜本身的清香,味达美则能体现这种蔬菜原香。于是,这道菜的规范就及时做了调整。
寒假作业:默写细节150
为了使员工牢固地记住这些细节,公司会在逢年过节等员工放假的时候给他们“布置作业”:请写出你了解的150条菜品细节。这150条细节可以是平时店里经过“细节规范”得出的,也可以是员工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提炼出来的。假期结束后,员工要将作业交给企业文化中心。该中心在整理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未经过整理的好细节,就拿出来用到菜品改进之中去。
状元红酱猪脸――锣敲几声有讲究、
在“一家亲”就餐,你会不时听到一声声的敲锣声,循声望去,一大盘子酱猪脸被服务员敲着锣用花轿抬上了桌,很有气势,现在,这道菜每日最低点击数也在55份以上。而这道菜的改进过程,颇费了一番周折。
去年,“一家亲食尚餐厅”技术总监关兴海去外地考察,发现有道“状元面”是用花轿抬着上桌的,感觉比较有意思,回来后,试着在自己店里推出。可是因为面条本身没有什么特色,推出后效果不好。于是,就想到了把面条换成块头大、有气势的酱猪脸,而且这种大众口味的菜比较符合“妈妈菜”的定位。
在上菜方式上,最初只是用花轿抬着上,体现不出花轿的优势,就像是随便找了个工具把菜抬了上去。为了增加气势,改为在上桌时由服务员敲一声锣。可是后来发现,在对客人没什么提醒的情况下忽然敲锣,会影响客人的交谈,有时候甚至会吓着客人。后来,包括店总、前厅经理、总厨和厨师长等人一起研究对策,大家一致认为,既然要制造气势,那就要在整个上菜过程中都敲锣。但这锣具体怎么敲,需要好好研究:敲得太密太响,会让人觉得很聒噪;敲得声音太小、太疏,又达不到制造气氛的效果。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服务员以不同的敲锣方式一遍遍模拟上菜过程,董事长韩晓宁带领各部门负责人坐在一旁,从客人的角度出发,仔细研究到底应该怎么敲。最终确定,每走十步敲一下,音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这样,既不让客人觉得吵,又能起到吸引人的目的。在上桌之前,由值台服务员提醒客人:“您好,打扰一下好吗?现在为您上菜:状元红酱猪脸。”这时,锣手用力敲锣一下,并高声喊到:“到、到、到,福到财到好运到,状元红酱猪脸到。”然后由值台服务员进行菜品介绍。
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实际上菜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服务员一边走一边敲锣,客人们的眼神都跟着这道菜走,都想点一道这个菜试一试。而点这道菜的客人感觉很有面子,花58元(小份08元),值!
招牌菜“小二牛肉”的15个细节
该店一道招牌菜“小二牛肉”(详细制作方法见2006年1月第6页),在不断的规范、改进过程中,单是这一道菜,就整理出了15个制作细节:
1、选用新鲜的牛腮肉,以大小在400―500克、肉质较硬、筋较多、颜色较红为佳。
2、牛腮肉表面的杂毛、硬皮、碎骨等杂物要去除干净。
3、牛腮肉要泡净血水,冬季泡的时间不少于6小时,夏季血水比较容易去净,但至少也要洗三遍。
4、卤制前先汆沸水,加一点高度酒,煮2分钟。
5、卤制时卤水桶底部要垫上竹篦子,以防糊锅。
6、卤桶内要加入青菜包(姜、葱、洋葱、胡萝卜、辣椒、香菜、芹菜)调味,以去除其腥味。
7、大料包开锅后加入。每个大料包(桂皮、草蔻、罗汉果、白芷、肉蔻、甘草、山奈等)可以用两次,第一次煮20分钟即可取出,第二次一直煮到最后。
8、卤制时勤翻动。勤用筷子试成熟度,先熟先出锅。
9、卤制过程中注意火候的大小,保持锅内卤水翻腾似状。
10、制作过程中及时调味,多尝口。
11、料包第一次用完后,自然冷透,入冰箱保存。
12、成品出锅后不能溅入生水。
13、牛肉桶提前洗好,擦干水珠。
14、成品自然凉透后再入恒温柜。
15、制作过程中要一次性加足水,不能中途加水。
董事长的现场改革
注重细节的“一家亲”人,无时无刻不在动脑筋,类似这样的改进,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有一次,韩晓宁在店里请一位刘姓朋友吃饭,在上这道菜时,值台服务员按照既定的祝福语说:“此菜寓意鸿运当头,红红的猪脸、绿绿的小葱预示出您堆金攒玉的锦绣前程。祝您:财运相随,事事顺利。”这时,韩晓宁对值台服务员说:“既然已经知道这位客人是刘总,那么祝福语就得及时改动,你应该说祝刘总财运相随,事事顺利。以后再有类似情况,也要这样变通。”值台服务员听了,立即拿出随身携带的细节本,记了下来。
“细节本”是“一家亲”无论任何职位和级别,人人必备的“宝贝”。记录领导传达的任务、偶然发现的需改进的问题、应该继续发扬的优点、脑子里一闪而过的想法等等,随时都要记在细节本上。这个方法是韩晓宁教给大家的,并在企业中形成制度,不定期抽查。据说,这位董事长家的卫生间里都放着用于随时记录的小本。
一块石头的疯狂改良
《中国大厨》2009年2月B-17页详细介绍过这家店的“疯狂石头烤鲍鱼”,这道菜所用的火山石其实是韩晓宁的朋友偶然从昌乐火山口带回来的,这种火山石是火山爆发后形成的,耐高温、耐灼烧。于是,用心的“一家亲”人用它研制出了一款很有特色的菜。改进过程如下图所示:
员工管理的六个妙招
“住宾馆”和“开小灶”
以“营造家的感觉”为服务理念的“一家亲妈妈菜”,在员工管理方面也秉承着这个原则。有一次,二楼的一名服务员在上楼时不小心扭伤了腿,上厕所都不方便。韩晓宁知道这件事以后,马上在离酒店很近的地方为这名服务员安排了一间宾馆,洗澡和上厕所都很方便。
如果哪位员工生病了,公司会安排他休息,并且一日三餐都可以享受病号餐。病号餐是根据员工病情特意安排的,比如员工如果是中暑,就会为他安排解暑降火的饭菜。有的员工年龄比较小,老家偶尔会来人探望,这时公司就会为员工的家人安排住宿。
山鸡蛋让“他爹”包了
店里用的山鸡蛋,原本是供货商提供的,后来一名员工说,老家的父亲能收到山鸡蛋,可以卖给店里。部门领导觉得,与其从供货商那里进货,不如把钱让自己的员工赚。此后,店里的山鸡蛋都是由这名员工的父亲从农家收上来,再以8元/斤的价格卖给店里,这样让员工有钱赚的同时,农家收上来的山鸡蛋质量也更有保证。
“新员工餐”领导作陪
“一家亲”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为新来的员工准备“新员工餐”。新员工上班的第一天,不需要接触实际工作,只须在店里转一转、看一看,熟悉一下各种情况。当天中午,店里会按照30元/人的标准,为该员工制作“新员工
餐”,并由店总或部门负责人陪同共进午餐。因为一起吃饭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所以共进午餐是一个新员工和领导之间相互了解、相互接受的好机会。
谁是师傅徒弟说了算
吃过午饭,店总会找来该部门负责人和几名骨干员工,每人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和新员工一起聊一聊,每个人都向新员工谈一下,如果我来带你,我会教你些什么内容,会如何教你。然后让新员工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意愿,选择让谁来做自己的老师。被选定的老师会送给徒弟一个小礼物,一支笔,一个本子,或者其他东西,虽不贵重,却可以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师傅和老员工,对徒弟的关怀。
随后,师傅会带这名新徒弟去见其他部门负责人,大家随便聊点什么,谈谈工作,甚至说个笑话,都会增强同事之间的交流,利于日后的团结和合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师傅要把包括企业文化、服务要求、操作细则等各方面的知识传授给新员工。一个月以后,新员工要参加转正之前的考试,试题包括企业文化、所在岗位工作中需注意的细节等内容。如果考试成绩在60―85分之间,新员工可以顺利转正;如果考试成绩在85分以上,则根据所带新员工的人数、新员工的实际表现等情况,给予师傅50―300元的奖励;如果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下,新员工不能转正,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师傅施行50―100元罚款,或者降级,并责令师傅为新员工补课,半个月之内必须通过考试,否则,新员工不予录用。
饭店设立“督察室”
作为一个餐饮企业,“一家亲”的企业机构设置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环节――程序部。这个机构类似“督察室”,负责对公司日常工作进行提醒、监督、检查。
程序部设有一个短信平台,储存着所有员工的手机号码。平时会议中制定的固定工作计划和决策,程序部都做详细备案,并通过短信平台以群发的方式向所有该任务的相关人员发送短信――最近一两天有什么任务需要去完成;有什么工作今天应该已经完成了,等等。对于追加计划,比如领导在非会议场合临时下达的指令等情况,在下达指令的同时,也会给程序部短信平台发短信,程序部根据短信及时备案,以便对相关人员进行提醒和检查。因特殊情况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任务的,要及时说明原因并打延时单。
为避免出现领导下达了临时指令却没有给程序部发短信的情况,在每天下午两点由财务部、采购部、安保部、程序部四部门第一负责人参加的碰头会上,要收集前一天领导下达的临时指令,统一由程序部备案,并进行提醒、监督和检查。
这种短信提醒的方式对员工的帮助非常大,尤其是领班、部门主管等负有一定管理责任的员工,由于每天要处理大量繁杂的事务,很容易出现遗漏,有接近三成的任务和指令是经过短信提醒才想起去执行并按时完成的。对此,关兴海深有感触:“比如,我们二季度工作计划中有一项六一儿童节搞促销的任务,但是我们忙起来之后很难留意到是不是快到儿童节了,这时,程序部就会提前发短信提醒你――该写儿童节活动计划书了,对我们很有帮助。”
除了上述工作,程序部还要在各分店质检专员的协助下,完成对各店服务质量、卫生情况的检查和员工绩效管理等工作。
设立“人数奖”,服务员争抢回头客
为了提高服务员的工作热情,“一家亲”设立了“服务人数奖”。根据每名服务员一个月的总服务人数,按照每服务一人0.15元的规定,对服务员进行奖励。
为了增加服务人数,服务员自觉提高了服务质量,希望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使客人下次再来时还找自己服务。现在,不少老顾客到店里吃饭都点名要找某位服务员服务。有一对老夫妻,带着个孩子,最近这半个月每天都要到该店吃饭,而且每顿饭都点名一定要服务员小冯为他们服务。有时候小冯实在忙不过来,他们宁肯等着。
现在,“一家亲餐饮有限公司”已经拥有两家直营店和一家加盟店,为筹划下一家直营店,现正在招聘包括公司财务总监、人力资源部总监、质检经理、培训师、前厅管理人员、各岗位厨师、点菜师等在内的多个职位,联系电话:13780757580,郑经理。
野味四大缸
主料:蚂蚱100克,蝈蝈100克,金蝉100克,山蝎100克。
辅料:青红尖椒末30克,蒜泥10克,葱末10克,香菜末10克,小单饼300克。
调料:味达美15克,香油1克,盐、味精、糖各2克,麻汁5克,鸡粉2克,香醋10克,麻椒面、辣椒面各10克。
制作1、将四种昆虫分别八六成热油中炸制2分钟,捞出沥油,分别用蒜臼子捣成细末备用。
2、蚂蚱末加入青红尖椒末,入盐、味精、鸡粉、味达美5克拌匀,制成辣椒清香味很浓的蚂蚱酱。
3、蝈蝈末与蒜泥、麻汁、香醋拌匀,制成蒜泥口味的蝈蝈酱。
4、金蝉末加入葱末、味精、味达美5克、麻椒面、辣椒面拌匀,制成麻辣口味的金蝉酱。
5、山蝎末加入香菜未和剩余味达美,拌匀,制成原味山蝎酱。
6、将四种酱分别装入盛器中,放在茶盘上,一侧放上装有小单饼的小筐,在做盘饰的南瓜叶或黄瓜叶上放四只油炸过的完整昆虫,即可上桌。
制作关键:炸后的昆虫必须用蒜臼子捣碎,才会有香味。
脆参海凉粉
原料:脆参1只,海凉粉100克。
调料:蒜末5克,香菜末3克,陈醋7克,味达美5克,辣鲜露2克,美极鲜2克,米醋3克,纯净水5克。
制作:1、脆参改成拇指大小的丁,冰镇至凉透。海凉粉改成拇指丁,放入冰箱内冷藏半小时以上备用。
2、取一小盆,加入陈醋、味达美、辣鲜露、美极鲜、米醋、纯净水搅匀,加入蒜末、香菜末、海参丁,浸泡5分钟。4、冰镇过的海凉粉放入盛器中,将浸泡好的海参丁连汁一起浇上即可。
脆参的预制方法:
1、活海参腹部开刀,去除内脏和沙嘴备用。
2、净锅入水,大火烧至90℃,下入海参,再慢慢加热,使水温保持在90℃左右,烫5分钟捞出,把烫透的海参放入冰水中,激2分钟使其凉透,捞出。
3、取一个不锈钢小盆,放入冰水激过的海参,加少许冰块,双手五指并拢慢慢搅拌揉搓约5分钟(手法类似于打脆入带),至海参起沫,用指甲可以掐动,而且晃动起来感觉有弹性即可。一次揉搓的海参不宜过多,如图所示小半盆即可。
4、打好的海参纳盆,加入纯净水,放入几片柠檬片和葱姜片,入保鲜冰箱保存即可。
注:海参加工后,至少要在纯净水中泡三个小时以上,否则海参本身会很咸且发腥。
《中国大厨》对“一家亲”的“摇滚转
炉”进行了介绍之后,来“一家亲”学习和购买技术、设备的全国各地朋友络绎不绝,在和各地同行朋友的不断交流中,该店的大厨们得到了很多灵感和建议,通过不断的创新,研发出了包括“摇滚炒脆参”、“摇滚时蔬”、“摇滚蛤蜊”、“摇滚小龙虾”等在内的“摇滚系列菜品”,并借着笑星“小沈阳”的东风,把摇滚转炉的操作师傅装扮成“小沈阳”的模样,在明档制作,客人都感到很有意思,菜品销量很不错。用韩晓宁的话说:“摇滚菜品未必比炒锅师傅做得好吃很多,但肯定不比炒锅做得难吃,关键是这种前所未有的明档操作形式,是很能吸引客入眼球的噱头,而且使用摇滚转炉,一个人可以干五个人的活,效率很高。”摇滚转炉加盟、购买电话:13780757580。
摇滚椒香海鲜
主料:白蛤、花蛤、小扇贝、海蚬各80克。
辅料:鲜花椒20克,青杭椒50克,蒜片5克,干辣椒5克。
调料:小茴香2粒,红油10克,啤酒60克,盐、味精、糖各3克,色拉油10克。
制作:1、转炉点火烧热,下入色拉油,加蒜片爆至金黄色并出香,入小茴香、干辣椒煸至于香。
2、将四种海鲜倒入摇滚转锅中,加入啤酒,使转炉转动,大火炒3分钟,加入盐、味精、糖、青杭椒、鲜花椒,炒半分钟,淋红油,出锅即可。
制作关键:为保持鲜味,海鲜不飞水。烹制时不加水只加啤酒。
特点:咸鲜椒香微辣。摇滚时蔬
主料:紫菜花400克。
辅料:蒜丁10克,鲜芦笋3根,红椒圈1个。
调料:橄榄油5克,盐3克,味精3克,糖3克,淀粉3克。
制作:1、将紫菜花去根,改成朵,与鲜芦笋、红椒圈一同入1000克沸水中飞水1分钟(水中加盐20克、糖5克)。2、摇滚转炉点火,按下开关使其转动,待转炉均匀受热后,入橄榄油烧热,入蒜丁爆至金黄色并出香,入紫菜花、盐、味精、糖拌匀,转炉转动1分钟,勾芡,淋少许橄榄油,出锅装盘。3、鲜芦笋用红椒圈套上,成三脚架状装饰到盘中,上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