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榜样演讲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清镇市暗流中学九(3) 王静
指导教师 沈克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心中的好老师》!
在我开始演讲之前,请允许我先给在场的所有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深深地鞠躬)——感谢你们:所有献身光荣的、神圣的教育事业的老师们!
说真的,我的心情很沉重,因为,今天——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并不在场!纵然有些遗憾,但这——并不影响她在我心目中的根深蒂固!
黄昏的校园,安静而祥和。我总会手扶栏杆,在微风中闭上双目,任记忆的思绪像野马驰骋在我与她相处的这段岁月中。
她——就是我曾经的班主任!
刚进初一的我,总是很早就来到教室,要么温习一下学过的内容,要么预习一下要上的新课。那天第一节是班主任的语文课,预备铃一响,她就到教室。随着脚步声,我自然的抬头一望:怎么啦?老师就像变了一个人,似乎很憔悴。
老师往讲台一站,喧闹的教室立即安静下来。她用有些沙哑而颤抖的声音说:“同学们——上课!”
与她以往银铃般的声音相比,我的心不禁一沉:老师怎么啦?
老师讲课的语音不再是激情满怀、抑扬顿挫,而是那样的低沉,眉头间还不时伴随痛苦。
我难以聚精会神,打开的笔记本洁白的躺在课桌上,一门心思的想着:老师究竟怎么啦?
我的心飞出了教师:是老师家里闹矛盾啦,还是老师生病了,还是我们班那些个调皮大王让她生气啦……
我盯着老师胡思乱想,发现她板书的手有气无力的,正如她语音的无精打采,身子似乎摇摇欲坠的样子。讲课的时候,不经意的拿书遮挡一下脸部,再偷偷的揉一下右腮。
我终于发现了,老师的右腮、右下颌似乎比左面要肥厚一些——老师真的是生病了!
大约30分钟后,老师手捂右腮,痛苦而低沉的说:“同学们——对不起大家,请你们自习吧!”
大家也终于明白课堂发生的一切,纷纷说:某老师,你休息吧;某老师,你休息,我会听你话!……
课堂一下子变得十分的安静,就连平时的几个捣蛋大王也分外的安宁。在痛惜中,我们完成了约10分钟的自习,但——我敢用两块钱打赌,那节课是效果最好的课,也是我终身难忘的一趟课。
下课了!
我随着老师的身影去了她的办公室。我对她说:“老师,你去看看吧!我们会好好上课的!”
老师缓缓的说:“孩子,我是班主任,不到万不得己,我是不能耽误你们的!我们班本来就是差班,有些同学很调皮,猫猫不在家——耗子闹翻家,那会影响大家的学习的。我在学校,对大家学习有好处,这也是我的责任!谢谢你!也谢谢大家!”
我含泪离开办公室,把她的话告诉了大家。同学们纷纷表示——我们不能辜负老师的苦心,要为“差班”争光!
我激动的站在同学间:同学们——姐妹们——哥们,责任——懂吗?这就是责任!老师给我们树立了责任的榜样,我们大家都要做有责任的人,能够做到吗?
——yes!
——感谢你,我的班主任!
——感谢你,我亲爱的老师!
——感谢你,在场和不在场的各位老师!
一、课前3分钟,让课堂预热
从上课预备铃响开始计时3分钟,可以即兴演讲,可以分享美文美段,也可以解读一些名言等。第一次提这个要求时,绝大部分学生是拒绝的。但班上总有那么几个“冒险家”愿意试试。我就不断“怂恿”:这可是锻炼自己胆量、口才以及提高个人素质的最好时机。我还率先垂范,学生出题,我做即兴演讲。又因前面几个孩子或成功或失败的表现,更让台下“不服输”的孩子有了超越“前人”的“欲望”。所以这项计划就算完美启动并一直贯穿于我的语文课,成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一块乐园。
二、活动体验式课堂让孩子们“欲罢不能”
课文改写成诗,这个灵感来自于我上《紫藤萝瀑布》时的导语设计。上课时,我将课文拓展资料改写成一首打油诗呈现出来,反响看似不大。课毕,我无意间说了一句:“孩子们,其实你们也可以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写成一首诗。”没想到,惊喜不断,佳作不断涌现。我一狂喜,给每个孩子提了修改意见,还让孩子们互评提意见,修改后传我的邮箱。我当时,心里盘算着等诗歌积累到最后,出一本诗集给孩子们。那将是孩子们多纯粹的记忆与留念啊。孩子们不停地传作品到我的邮箱,我的整理编辑工作紧张地进行着。虽不专业却真心付诸全力了。
如此一来,因为习作写打油诗被我肯定并全班分享而找到学语文的乐趣和自信的学困生,成绩从60分到100分,甚至到120分的学生,不在少数。
实践也证明,演课本剧或者辩论赛等活动对学生学语文的“刺激性”相当大。
临近毕业,“老师,毕业了,没什么礼物,送您一首诗吧。”
有孩子问我:“老师,我们的课前3分钟呢?我还没过到瘾呢?”
也有孩子跟我说:“老师,我们再来一场辩论吧,上次我都没准备好,这次我一定舌战群儒。”
还有孩子跟我讲:“老师《桃花源记》我最熟悉了,那次我扮演的就是其中的渔人嘛。”
毋庸置疑,体验式教学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也是孩子们最能学到知识的“捷径”。
三、学生讲课、评课,发挥榜样带动学习激情
“学生展讲,小组展评”是师生互换角色――学生备课评课,老师听课评课的学习模式,这是我一次“偷懒”发现的良策。当时,我挺着大肚子,大热天高强度上课,身体有些吃不消,但学生不仅不领情还因为燥热而松散浮躁。我一拍桌子,“孩子们,老师讲课你们已经耳熟能详可以充耳不闻了,所以有谁愿当小老师来讲课,给咱们植入些鲜料呢?”一下子竟有十几只小手举得老高。“哦,原来这些安分地坐在位子上的学生早就盘算要露一手了,我真是投其所好了。”心里想着,忐忑地成全了孩子们。可当时“自负”的我还不敢把精读篇目交给他们。实践证明,我错了。孩子们都会精心准备,教案手写实录,有时又充分又有创意。
前面的孩子讲完课,后面的孩子吸取经验和教训,讲课时越来越有范儿。更重要的是,台下的孩子居然听得那么认真,反应那么活跃。我又羡慕又庆幸,更是乐享其中了。
四、作文现场互评,写作不再是难题
写作文,学生不喜欢;改作文,一直是语文老师头疼的事情。一次作文练下来,有的老师可能会堆上半个月也不愿翻阅,我却乐在其中。前几次我“费力不讨好”地批完作文本后,我发现在台上分享“优秀”作文时,台下一直在嘀咕传阅彼此的作文,还热烈地讨论起来。于是我果断地做出一个决定:课上15分钟交换阅读作文,要求读完打分、写评语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推荐分享你读到的最好的作文,得有推荐词。我则屏显出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下台参与讨论。
课堂热烈了,集体的智慧汇集了,孩子们接下来高兴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去了,我也轻松了。
五、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教育家加里宁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但老师与孩子们一样有着瞬间的喜怒哀乐。我会因为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安静地听一节课而开心,因一个好孩子贪玩而郁闷,还会因一个孩子不经意间的落寞而感伤。因为年轻,因为细腻,因为“好脾气”,我成了孩子们的知心姐姐”。这一亲昵的称呼,是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单调教学生涯中的幸福浪花。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主体;教师;态度;引导
一、首先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以便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的目标。进入中学之后,学生自身的学习认知、学习意识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对于专业知识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特别是对于体育知识,对于一些基本的体育理念、体育技巧在掌握不完善,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做好教学引导。因为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道路上,教师一直都是很重要的角色,不单单是引导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担任着榜样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为人师表,能够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陪伴着学生,学生也会在无形中向教师学习。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感受到体育锻炼的魅力,从而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教师也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掌握学生对体育的看法及态度,以便能够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针对性,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其次要注重学生的体育健康综合教育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教育,却往往会忽略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由于学生的体育知识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作为根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得快、忘得快、知识掌握不牢等状况。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对于基础知识、理论知识的讲授,通过教师对体育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正确地对待体育,形成正确的对待体育的态度。在讲授的过程中,不能只是理论上的讲课,要避免枯燥的课堂,更注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的讲课方式,达到多元化的效果,并且希望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实例的说明,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竞赛、演讲、小组表演等模式来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论内容与实践技巧都有新的认知,这就需要教师将与体育相关的内容更多地展示给学生,以便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再次要注重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培养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在教师的领导下进行模仿式学习,这也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方法。但是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却相对较差,如果能够改变之前单纯的训练或者是单纯的讲课的教学方式,应该就会有好的效果。单一的教学方式会让课堂变得乏味,学生会没有兴趣去关注体育课,更不用说体育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就意味着讲课的实际效果是极差的。因此,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不再被动,而是主动地参与,才是培养体育意识首先要做的。在开展室外的训练时,课程越丰富多彩越好。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生活环境优越,刻苦精神和意志力都有待加强。夏天和冬天,因为天气的原因,很多学生不愿意参加课外的训练。如果教师能够开展多类型的体育训练活动,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就会慢慢喜欢上这些体育活动。比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需求入手进行课程的规划与实施,就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的参与课堂,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四、另外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更好的实现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去,让他们将体育课堂当做是一项快乐的学习项目,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喜欢体育、喜欢运动,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享受到体育的快乐,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对日常的体育训练也会有兴趣,这样培养体育意识也不再困难。长期在这种氛围下训练,也能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能够健康地发展。
五、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德育素质
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做好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之外,也要做好学生的综合认知教育与道德品质教育,其中合作能力的培养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合作也是新时期人才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日常的体育训练中,有很多活动都需要团队合作。合作意识与体育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在体育训练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并且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而不至于太自我化。反之,也是因为合作意识,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训练,与他人共同努力,得到集体的胜利。这种靠团队取得的胜利比个人得到的胜利更有价值,更值得被称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得到了培养,合作意识得到了升华,这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论文关键词:演讲力;学生;大学教学
首位研究演讲艺术的著名学者是希腊哲学家科拉克斯,他从公元前480年就开始从事写作和教育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工作为后继的希腊学者们奠定了基础—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有亚里士多德,他们不仅是哲学家,也是具有高超教学方法的教育家,演讲家。中国古代,虽然演讲的模式和西方有所不同,但回顾当时孔孟游学讲学、古代书院讲学制度的兴盛,无不体现出演讲艺术在古代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演讲艺术运用于教学由来已久,在中外教育中比比皆是。那么,在当今时代的大学校园,教师如何正确运用自己的演讲力,释疑解惑,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论述这一问题。
一、何为教师教学中的演讲力
1.演讲力概念
当今社会,演讲越来越成为个人在社会中得以安身立命的重要技能。它是在有效时间里进行有效的“言说”,并能征服不同的听众,是走向成功的重要一步。演讲是个人生存的工具,是赢得成功的武器;演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在百度百科中,对演讲是这样定义的:演讲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由此而自然引申,演讲力就是运用演讲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感的一种能力。众所周知的一些大演讲家,比如马丁·路德·金、温斯顿·邱吉尔、富兰克林·罗斯福、甘地等,都具有过人的演讲力,所以他们的演讲也为众人所熟知。
2.教师的演讲力
相对广义的演讲力而言,教师教学中的“演讲力”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一种表达艺术,一种以传授知识、表达思想来影响学生的能力。现代大学教师,作为讲台上的特殊演讲者,不仅需要精湛的学术成就和科研能力,更要有能激发学生兴趣、使之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教师思维方式的表达、有效信息的传递、学生的思考如何引出、观点如何展开、结论如何得出,运用怎样的语言、姿势等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并认同,这些都是在现代高校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教学艺术,即演讲力。对于大学教师而言,教学中的演讲虽有别于政治选举或者商业推广中的演说,但也不乏共同点,那就是从听众出发的演讲艺术。大学教师在教学中融入的演讲力更多的是一种可以站在听众—学生的角度实施教学的一种能力。它是使教学能够更好实施的重要因素,是引导学生参与、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共鸣、拓展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当前大学教师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灌输式”教学
“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中国渊源已久,这种教学模式把“讲”作为主要方式。毋容置疑,大学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量,因此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滔滔不绝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大学课堂中经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把讲课单纯作为自己的一次知识释放,这种释放让其自身得到满足并且愉快。然而,大学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大学的课堂上,教师向学生传授的不只是知识本身,更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思考。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灌输教育在性质上是一种强制的、封闭的教育;在目的上,它试图通过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接受并最终形成特定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在内容上,所要传授给学生的乃是人们推崇并为大多数人一致认可的、具体的道德规范;在方法上,通常诉诸直接的问答式教学、规劝、说服、强迫执行、训诫、奖惩以及榜样等。这实质上是一种僵化的教育形式。它的核心是强制和服从而不是创造和自主,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目中无人的教育。笔者在学校发起了一项调查,参与调查的100个学生中,有72人对遇到某位教师只顾自说白话、自导自演的时候,选择了看小说、睡觉或者逃课。
2.“开放式”教学
和“灌输式”教学相对,“开放式”教学突出的是“学生”。持有这种教学理念的教师往往为了突出与学生的互动,采取了形形的教学方法,将自己置于后台,把学生推到前台。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协助的作用,就像演话剧过程中连台都不上的剧务,而把话剧的导演、演员等角色都分配给学生自己。这种教学模式一度在国内十分风行,许多大专院校甚至专门总结经验材料来论述其成功之处。然而,对于一门科学而言,教师肯定是在这一领域占有了大量的资料,或者有着自己的研究心得,但学生则是此领域的人门者。如果一味放任让学生唱主角、教师缺乏引导,短时间内也许可以看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增强,但从长期来看,却会由于学生缺乏深层次的知识积累,导致对某一领域只是“雨过地皮湿”,影响教学的最终质量。
三、演讲力:教师何为
1.善于把握听众心理
没有听众,就没有交流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就是听众,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尽全力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实践证明,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一般在20分钟左右,基本能够保持注意力则在40分钟左右。过了这一时间,人的大脑就要适当休息。所以,教师为了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把握学生的心理。把每一堂课都当作一次别样的演讲,每一次上课就力求进一步通过对学生的了解、促使学生成长。作为课堂上的演讲者,教师要讲的内容应该是他认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学生最应该了解和获得的知识。笔者认为,在时间上,教师应该把最难弄懂的内容控制在20分钟之内讲完,其余的课堂时间用来讲授一些相对易懂的内容。同时,应善于制造悬念,学会调控场面。当台下的学生出现反应冷漠、气氛冷清的场面时,教师不能因此而自然产生心寒的感觉,表现出“越讲越没劲”的状态。因为,教师讲课一旦缺乏激情,学生就更会无精打采,以此形成恶性循环。教学的最终获胜者往往是能够给学生点燃一把火的人,教师讲得富有激情,学生才会听得有劲。
2.熟知所要讲述的内容
课堂演讲的内容自然是重点。在上课过程中传递的信息与表达的思想,是大学教师思想感情的载体,以流动的方式,运载着其主张、见解、态度和感情,并将其传达给学生,从而产生说服力、感召力,使之领悟到知识,受到教育和鼓舞。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时地看教材教案,甚至消耗大块时间去读教材,这堂课的教学负面效果显而易见。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脱稿授课,旁征博引,妙语如珠,段与段、节与节之间衔接紧密,逻辑层次清楚,学生自然喜欢听,认真听。当然,很多教学中的内容通常在课程要求中早已拟定,要把这些内容具体生动地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对内容的自我理解与润色。只有融合了个人经验与情感的内容才会显得更有力量,更贴近学生的思维。就是讲授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师揉合内容的方式也不一样,用每位教师自己独有的逻辑和特色方式来安排教学材料,才能使得知识和思想新鲜生动,启迪学生心智。因此,“内容”是实质的内容,却也应是经过不同教师根据自我经验“加工”过的内容。
3.精心设计表达方式
课堂演讲虽然不是“表演”的艺术,但却是“语言”的艺术。因此,确定内容和目标后,通过准确适当的传授方式,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同的内容中运用多样的“语言”艺术就是“器”。这里的“语言”,是指根据内容变换调整的方式方法。从这一点看,教师应该首先明确上课的目的,是想让学生获得信息、培养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还是启发思维、激励心智,不同的授课目标当然需要不同的实施方法。因此,应该非常清楚:第一,在教师只需要传递给学生大量信息或者客观知识的时候,维持学生注意力是关键。有科学研究表明,成人每次集中精力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所以当教师以传授大量知识为当堂课的目的时,就要考虑到怎样确保学生思维的动静结合。第二,如果是关于某一话题需要学生讨论和展开想象时,就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团体协作和合作学习,开发学生思维,拓宽视野,使学生有效参与团体讨论,培养他们倾听、协作、共享的能力。第三,在想要激励学生内在情感或者内在动机、达到励志的效果时,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心灵上的升华。教师要多使用类比性例子,或以自身经验去感化学生,并适时触及学生的感情层面,情理相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师必须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精辟、有力,或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或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或娓娓道来沁人心脾,或善用修辞增添力量,或富有哲理给人启迪。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减轻学生的疲劳感,使学生产生持续的兴奋点。通常,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授课音量的大小、提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抽出某一点让学生参与讨论,或者穿插一个小故事、制造一点小幽默,以重新把握课堂节奏。同时,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力避免“这个”、“那个”等累赘性词语。
4.恰当运用肢体语言
黔西,中国杜鹃花都。三月的黔西,杜鹃花竞相绽放,到处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景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如火如荼。活动开展以来,黔西县把“话筒”交给群众、把荧幕留给百姓,以“诚信、守法、感恩”为主题开展有声有色的教育实践活动,开办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百姓说”讲堂、“百姓说”微电影、网站、微信互动等,在当地的公共平台上展示、播放,深受群众喜爱,全面提振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百姓说”说百姓
乡音传递正能量
自3月起,由黔西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主办,县文明办承办的“百姓说”道德剧场经过积极谋划、精心创作后拉开帷幕。栏目下设“百姓说”讲堂和“百姓说”剧场两个子栏目。这种用乡音说、群众演的形式一经推出,立即引起巨大反响,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百姓说”道德剧场会后一周时间,就收到群众自主创作的剧本124个,100余名干部群众踊跃报名参加剧场拍摄。
“我们不讲大道理,而是把老百姓的生活故事原滋原味的搬上舞台,把镜头留给群众。让他们演自己、说自己的故事。”黔西县委宣传部部长雷义说,“百姓说”栏目变“说教式”宣传为群众“现身说”,变“张贴式”宣传为“立体式”宣传。自栏目开办以来,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大家建言献策,积极参与各个环节,为了更方便群众参与,“百姓说”同时开通手机留言通道与群众互动交流,干部群众还可以通过中国杜鹃花都黔西政务微博、黔西政府网、黔西宣传网和黔西宣传微信平台进行观看、留言。通过这些平台,吸引更多的干部群众踊跃讨论,对栏目提出宝贵意见,同时收集到更多好人好事素材,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百姓讲堂”讲百姓
身边事影响身边人
3月27日,黔西县首期《“百姓说”讲堂》在县电视台演播厅正式开讲,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职业的100多名听众早早来到演播厅,和黔西县作协主席苏贵全面对面分享“感恩”话题。在这次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中,苏贵全用渊博的知识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从远古讲到现在、从遥远讲到身边,声情并茂,把一个个“事例”演绎得淋漓尽致,引起现场观众多次共鸣,掌声不断。
苏贵全以“孝”为切入点,不讲大道理,不说空话套话,说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的好人好事,向大家讲解什么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黔西县的道德模范讲到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以及如何感恩身边人、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演讲结束后,观众深受感动,黔西县文峰办事处陈炜说:“听苏老师的讲课,眼睛湿润了很多次,明白了要心存感激,感恩所有爱我们的人。苏老师讲的很多好人好事,离我们并不遥远,这就是我们的榜样,也是感化我们的力量,只要大家心存感恩之心,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黔西水西中学的学生在听了讲课后,纷纷表示,听了老师的演讲,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多帮助身边的人,感恩父母的养育,他们真的不容易。
开设“百姓说”讲堂,把镜头留给百姓,让群众直接对话讲师,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给千家万户。正如黔西县外宣办主任魏立卫说的那样,“百姓说”讲堂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群众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大家都积极的关心身边的人和事,自发学习身边的好人,并通过这些好人好事,树立典型和榜样的作用,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推动感恩活动的深入开展。
微电影拍百姓
好人好事自己演
在黔西,微电影很火。走在街头巷尾,听到谈论最多的是最近县电视台播放的《我们社区有个喻妈妈》。“这些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所以看起来比较亲切,也比较真实,大家都爱看”,市民潘文碧说。“火”的还有市民参与的热情,黔西县宣传部副部长黄启贵告诉记者,他们的征稿启事发出去不到一个月,就收到100多个剧本,群众参演的积极性更高,许多老百姓直接来到宣传部,主动要求参演角色,哪怕只当一回“群众演员”。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催生的“微电影”,初衷就是拍摄发生在广大老百姓身边的好人好事,通过剧场再现的方式,把感恩故事、感人事迹搬上荧幕展现给广大干部群众,让群众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感化。
黔西县第一部微电影叫《我们社区有个喻妈妈》,影片反映了一个基层老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的朴实形象。在没有任何一个专业演员参与情况下,群众演员用一口亲切的乡音演他们身边的人和事,电影播出后,很多群众都被感动。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搬到银幕上,用身边的人本色演出,以自己人演自己故事的形式,更容易让群众接受,也更容易打动人心。微电影“立体式”的展现,真正做到把镜头留给群众,让群众发动群众、群众教育群众、群众引导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氛围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