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合同管控要点

合同管控要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合同管控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合同管控要点

合同管控要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一、概述工程

此工程为香江谢村地块商住项目(三期),其基础形式主要为钻孔灌注桩,部分采用独立基础。桩身范围内土质主要为新填土,建筑范围内地下岩层分布较均匀,故采用钻孔成孔灌注桩(共一百六十根,其中试验桩三根);为端承摩擦桩,施工有效桩长平均二十四米;桩径分为1200、1000cm两种;桩基顶标高主要为-5.700,此工程采用徐工集团型号为360的钻孔桩机。

二、 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桩位放样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孔第一次清孔沉放钢筋笼沉放导管第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拨出导管成桩检测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2) 施工准备

平整场地,清除坡面危石浮土。施工现场的出土路线应畅通。施工复测后,定出桩孔准确位置,在桩外侧设置桩中心的十字控制桩,设置护桩并固桩;经常检查校核护桩。放出桩孔四周。

现场四周应设置排水沟、集水井和沉淀池;孔口四周挖排水沟,做好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表水,搭好孔口雨棚。

施工现场备足钻孔用水、粘土、碎石、片石等材料,确保意外情况发生时材料齐备,满足处理需要。。

(3)桩位放样

专业测量小组应根据桩位坐标定位出每根桩的位置,用木桩定位,注意要垂直准确,放线前应复核业主给定的测量定位控制点坐标以保证准确无误。

(4)埋设护筒

护筒主要是为了防止坍孔,控制桩位。钻孔成败的关键是防止孔壁坍塌。当钻孔较深时,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孔壁土在静水压力下会向孔内坍塌、甚至发生流砂现象。钻孔内若能保持壁地下水位高的水头,增加孔内静水压力,能防止坍孔。护筒除起到这个作用外,同时有隔离地表水、保护孔口地面、固定桩孔位置和钻头导向作用。

此工程护筒采用钢护筒。护简要求坚固耐用,不漏水,其内径应比钻孔直径大(旋转钻约大20厘米,潜水钻、冲击或冲抓锥约大40厘米),每节长度约2-3米,本工程护筒长度有2.5、3米两种。

(5)钻孔

成孔施工作业流程:钻机就位 检查就位精度 护筒内造浆检查泥浆指标 钻进 检查垂直度、孔深、孔径 清孔 检查泥浆指标 终孔

成孔施工的重点是保证垂直度,防止发生塌孔、缩径、扩孔等病害。着重从就位控制、垂直度控制、钻进控制、泥浆控制和孔深及孔径控制等方面着手。

(1)就位控制

由全站仪放出桩的中心位置,并用“+字线”定位。钻进过程中经常检查,如有问题及时纠正。

(2)成孔垂直度控制

这是灌注桩顺利施工的一个重要条件,否则钢筋笼和导管将无法沉放。使钻头中心与桩中心重合,且需满足规范要求:平面允许误差为50mm,倾斜率不大于1%。经常性检查钻机是否移位、锚固是否稳靠,并做记录。

(3)泥浆控制

泥浆的作用就是护壁、排渣作用。若泥浆效果为达到,则会很难排出钻渣,还可能引起塌孔,严重影响钻进速度。

根据地质资料,地处位置自身造浆的能力较强,因此,本工程除了开孔时和特殊情况外,采用自造浆钻孔。钻进过程中,要控制好泥浆各项性能指标,及时查证。

(4)钻进控制

刚开钻时,进尺一定要慢,让泥浆有充分的固壁时间。在同一地层中正常钻进时,要坚持减压钻进,勤放绳少放绳的原则。孔内始终保持水头,护筒内水位应高于地面水位0.3m,遇松散地层时,适当增大泥浆相对密度和稠度,尽量减轻冲液对孔壁的影响。

(5)孔深、孔径控制

测量孔深的测绳要在用水浸湿的情况下,进行标定。孔底沉淀厚度用标准测锤检测,测锤一般采用锥形锤。孔径控制主要采用“检孔器”,按规范要求及实际孔径制作的检孔器能顺利通过,则认为孔径合格。

(6)成孔检测、清孔

通过清孔使沉渣全部清除,让混凝土与基岩接合完好,以提高桩底承载力。终孔后,应将残存在孔底的钻渣吸出;必要时投入适量纯碱以提高泥浆比重和胶结能力,使沉渣排出孔外。

清孔后泥浆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复测垂直度、沉渣厚度、泥浆等指标,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所有数据都必须记录在案,并经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

(7)钢筋笼制作及吊放

a.本工程将基坑开挖至-1.500米后开始成孔,需要借助吊筋将钢筋笼吊放到设计高度,吊筋与钢筋笼必须焊接牢固,防止钢筋笼脱落。吊筋的长度必须严格控制,测量员对桩孔口的标高进行测量后精确计算出吊筋的长度,保证钢筋笼下沉到设计标高。在搬运过程中注意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钢筋笼扭曲、变形,在吊运过程中要保持钢筋笼垂直。

b.钢筋笼在下放过程中要对准孔位,平稳缓慢地进行,避免碰撞孔壁,吊放过程中遇到下沉受阻的困难,此时不宜强行下放,这样往往容易破坏护壁泥皮,造成坍孔和钢筋笼变形的现象,桩孔偏斜严重的桩孔需要复钻进行纠偏,钢筋笼下放到位后要保持垂直并固定。

c.保护层厚为5厘米,在钢筋笼外侧用预制的直径为10厘米混凝土柱心穿6钢筋固定在两根主筋上面,沿圆周均匀的设置四个点,沿笼长间距2米。

(8)混凝土制作及灌注

水下混凝土采用灌浆导管法灌注,导管直径25cm,管间连接为法兰盘;隔水采用拔球法。导管在使用前要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压水试验。要求压水实验时的压力应不小于灌注砼时导管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灌注砼时,在大灌浆斗颈部设置一个隔水木球栓,下面垫一层塑料布,球栓由细钢丝绳拴住挂在横梁上,大灌浆斗装满足够的混凝土,起拔球栓,利用初灌砼的压力排水,以保证导管埋深,从而保证水下砼的质量。

进行水下砼的灌注时,导管接头不得漏水或漏气;提升导管时,不得有摇动,要维持孔内静水状态,起拔导管要保证导管底部埋深不少于2m,并不得大于6m,灌注完成后的钻孔桩桩顶应比设计高度至少高出50cm,以便清除桩头浮浆砼后,保证截面处砼有良好的质量。

(9)检测

桩头破好以后,须对桩成品进行检测,此工程对成品桩进行了超声波、小应变、抽芯、静压等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检测规范要求。

三、常见质量通病及处理办法

1、孔坍塌

在正常钻孔过程中如发现孔内水位忽然上升溢出,随后下降并冒泡,钻机负荷突然增加时,则发生塌孔的可能性较大,可通过用测探锤检查证实。钻进时可能发生坍孔的原因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1)因护筒底部漏水造成坍孔。在近水的岸边或地下水丰富地区施工桩基时,在水压力的作用下逐渐造成护筒底漏水而造成坍孔。

(2)因孔内水头不够而造成的坍孔,正常钻进作业时,孔内水位高度应大于地下水位高度2m以上,如因护筒底部漏水或遇到溶洞、透水土层时造成孔内外水位差减少,应迅速采取措施保持和加大水头,查明原因排除问题后才能继续钻进。

(3)因所配泥浆的性能指标

( 4) 终孔至水下混凝土灌注前此阶段停留时间太长,泥浆逐渐沉淀致使泥浆浓度降低而导致孔内压力不平衡而塌孔。

2、缩颈

缩颈是钻孔灌注桩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由于桩周土体在桩体浇注过程中产生的膨胀造成。针对这种情况,应采用优质泥浆,降低失水量。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在成孔一段时间内,孔壁形成泥皮,则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或在导正器外侧焊接一定数量的合金刀片,在钻进或起钻时起到扫孔作用。另外,可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

3、桩底沉渣量过多

清孔是灌注桩施工中保证成桩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清孔应尽可能的使桩孔中的沉渣全部清除,使混凝土与岩基结合完好,提高桩基的承载力。施工中发生桩底沉渣的主要原因及处理的措施: ①桩底的沉渣过多主要由于施工中违犯操作规定,清孔不干净或未进行二次清孔造成的;施工中应保证灌注桩成孔后,钻头提高孔底10-20cm,保持慢速空转,维持循环清孔时间不少于30分钟,然后将锤式抓斗慢慢放入孔底,抓出孔底的沉渣。 ②当使用的泥浆比重过小或泥浆注入量不足时,桩底的沉渣浮起困难,沉渣将堆积在桩底,影响桩与地基的结合。工程中需采用性能较好的泥浆,控制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不能用清水进行置换。 ③钢筋笼吊放过程中,如果钢筋笼的轴向位置未对准孔位,将会发生碰撞孔壁的事故,孔壁的泥土会坍落在桩底;因此,钢筋笼吊放时,务使钢筋笼的中心与桩中心保持一致,避免碰撞孔壁。在钢筋笼的加工工艺上,可选用冷压接头工艺加快对接钢筋笼速度,减少空孔时间,从而减少沉渣。下完钢筋笼后,检查沉渣量,如沉渣量超过规范要求,则应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使用方法是用空气升液排渣法或空吸泵反循环法。④清孔后,待灌时间过长,致使泥浆沉积。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40mm,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1.0m以上,以利用混凝土的巨大冲击力溅除孔底沉渣,达到清除孔底沉渣的目的。

4、导管进水

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由于过量上提导管,使接头部分产生漏水等情况,将造成混凝土离析、流动等质量事故,在桩身上留下致命的质量隐患。因此要严格施工管理,不得发生泥浆水进入导管的质量事故。一旦生发上述事故,可采取如下的处理措施:

浇筑混凝土之前,若发现导管口出现漏水现象时,应立即提起导管进行检查,对漏水部位进行严格的防水处理后,再重新放入桩孔中,浇筑混凝土。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尽可能的将导管底部深深的埋在混凝土中,当发现导管上提明显过量时,应迅速将导管插到混凝土中,利用小型水泵或小口径的抽水设备,将导管中的水抽到之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四、结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序多,工艺要求比较高,再加上作为隐蔽工程,成桩质量控制一直是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在该项目桩基础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方案,按照程序性要求审查、审核、审批,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将结果转移为事前因素,抓住质量控制要点、重点、难点,以保证桩基础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兴汉.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05(S1).

合同管控要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风险控制

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总体建设步伐比较稳定,总体布局较为清晰,这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建筑行业是法律纠纷多发行业之一,其特点是涉案主体多、涉案标的额大、涉案客观因素复杂等。作为建筑主体的施工企业必须掌握施工合同管理要点,做好风险防控,避免纠纷,减缓企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在本文中,我将站在施工企业的角度,根据现阶段部分施工企业管理状态,剖析施工合同管理及风险防范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法。

一、存在的问题

1.施工企业的风险控制构架体系不健全,施工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要点及风险控制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施工企业风险控制构架体系不健全和施工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企业的管理工作起决定性作用是: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和优秀的管理团队。合同管理缺陷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为谋求生存和发展施工企业对明知有风险又不得不冒险,在承接任务签订合同中向业主方承诺自愿承担风险,包括让利、垫资、担保、处罚等,施工过程履约管理脱节现象严重,缺少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其次是管理人员综合管控能力低且缺乏责任心,施工企业基本都是建筑专业人才法律意识淡薄,在工作中不能准确识别风险掌握合同管理要点,从而使风险控制措施和合同履约管理产生误差;最后是管理团队执行力弱,风险防范措施落实不及时不到位,施工风险连环发生,进而导致项目利润下降甚至亏损。例如房地产项目,具备土地证并办理合法施工许可证后开工比较稳妥,但频频出现有些施工企业项目合同刚签订,就着急进场开工,有些施工合同未签订为占住一席之位即先派遣施工队伍进场垫资开工,由于项目开发手续不完备导致资金链断裂,施工款被无限期拖欠追悔莫及。2.施工企业的风险控制与合同管理两项工作缺乏交流沟通。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要点及风险控制第二个问题,就是两者管理上缺乏协调与沟通。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合同签订有效性、项目内部承包、项目公章、管理人员对外签字风险、物资采购、工期、质量、安全、变更索赔、中途停工复工、解除合同退场、竣工验收移交、结算、优先受偿权风险认知、质量保修、财务管理、履约担保、保险、如何应对项目法律纠纷、造价鉴定、行政处罚、阻工、威胁恐吓与敲诈等问题,都属于工程风险控制和施工合同管理两个方面相互制约和促进的管理范畴。工程风险控制是保证项目安全开展的重要前提,而施工合同管理是保证项目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两者的执行部门不同,平行管理,缺乏信息交流沟通,导致交叉点疏漏管控。施工企业在按合同履约追赶工程进度质量时,往往又忽略了项目成本控制商务风险。特别是边设计边施工的EPC项目,合同对项目设计概算审批、施工图预算审批属于风险管控重点,但施工企业往往盲目追求产值,合同约定价格确认手续没履行导致项目结算举步维艰后悔莫及。3.施工企业的风险控制和施工合同管理缺乏主动适应市场能力。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要点及风险控制第三个问题,就是两者管理上缺乏主动适应市场能力。全面实施营改增,是国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企业发展转型的一项重大税制改革,对建筑业影响深远,不仅对行业整个产业链、上下游都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也彻底改变了每个企业过去已经习惯的经营管理、组织构架以及合同、分包、采购、资金、成本管理等工作流程,倒逼企业必须进行管理变革,具有挑战也有机遇。2016年5月1日建筑业营改增正式实施。“营改增”成为了研讨议论的热点,但我们很多施工企业在新老项目的管理上仍然依赖政策的模糊界限,没有研制如何进行调整优化,适应“新常态”,而是都往旧项目上套政策,或一味的想方设法把项目变为简易计征以此来权衡所谓的减税,缺少管理模式变革提升。项目的税务风险来了,频频出现财务管理的疑难杂症不得不放缓建设步伐。4.房屋建筑工程项目风险控制和施工合同管理缺乏先进性。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要点及风险控制第四个问题,就是缺乏先进性。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涌现越来越多先进科学技术,这些为社会生产力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我国很大一部分施工企业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撑,缺少先进技术管控设备,缺少先进技术人才。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维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国家推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以及其他合同范本,但当我们面临开放市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时,这些范本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很多合同条款使用和项目风险的来临都是因为缺乏管理先进性导致企业措手不及,惨遭重大损失,被市场淘汰。“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加快建筑业企业走出去,但是项目建设标准衔接差异,政治环境、融资途径保障、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等,由于缺乏合同管理风险控制先进性,很多施工企业仍然处于观望不敢轻易“走出去”。PPP项目模式推进过程中的众说纷纭,许多施工企业蠢蠢欲动,但是由于缺乏对政策的理解和PPP模式的研究,缺乏对合同风险管控新风险点的预测能力,除中央企业外,其他施工企业尚未在PPP项目推进中占据市场份额。

二、解决上述存在问题的方法

1.建立制度,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在此提出合同管理第一个要点:人。管理就是通过控制、计划、决策、组织、协调、领导将一些份数的个体组合起来,以期发挥比个体功能之和更大的功能。要想把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并稳固,关键是人,管理的推行需要人的智慧与行为的控制。有人,才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和优秀的管理团队,风险才能被识别、转移、化解。鉴于目前绝大部分施工企业的管理还是粗放型,要扭转现存管理局面,实行人的精细化专业管理将成为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必备武器。制度建立固然重要,但是要有人,且人在制度的笼子中监督执行,同时也在制度的边缘鼓励创新。我们经常要求项目管理团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定期组织学习,学习项目管理涉及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施工企业需要鼓励全员参与项目合同管理风险控制,风险发生前、中、后团队研讨决策并相互监督执行,建立清晰、切合实际、操作可行有效的构架体系,而不能仅限于汇报推委责任。现阶段在具体项目上基本没有或极少有相关法律专业人员,在此一方面倡导施工企业实行项目法律顾问制度,引进专业咨询团队;另一方面倡导企业落实责任制,制定多跑道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寻求激励手段和效果的一致性。2.提质增效,加强工作的沟通协作。在此提出合同管理第二个要点:沟通协作。沟通能力包含着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施工企业内部除了必要的企业资源保密措施外,很多合同管理方式方法及施工风险控制措施有共性,经验的分享,相互交流借鉴监督执行非常重要,同一个风险控制节点产生的预警、应对预警采取的防范措施、措施落实整改监督执行、风险控制成效等环节,都可以通过沟通来传承。经营、生产、财务、清欠结算、法务、信息等风险控制管理部门之间建立了互通平台,分享各自掌握项目合同管理信息,让更多参与合同管理的人才共同建立维护沟通的桥梁探讨风险控制措施。沟通能力提升了,如何做到协作?市场上有关项目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软件非常多,企业需要投入研发经费,开发符合自己管理需求的精品软件很重要!长期以来,粗放型建造方式为主,劳动和能耗的双重密集使建筑领域发展越来越不可持续。基于BIM技术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精益协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对技术和管理要求更高,着重强调项目整体成套的集成生产技术,以实现建筑产品全寿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生产方式,是工业化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建筑业绿色化的转型升级。我们的合同管理迫切需要适应新的格局,需要BIM技术建立宏观协同管理模型,微观层面又为各阶段具体风险防控工作带来协同管理技术手段,实现全过程、全方位高度整合协作实时调控防范风险措施。3.主动适应市场,补短板。在此提出合同管理第三个要点:适应。营改增后施工企业面临税务风险管理的高要求,面临市场行情的变革。传统的合同管理税务风险控制方式已经逐步不合时宜,许多不规范的发票管理混乱现象不再得以存续,我们需要适应市场需求,调结构转方式,协同管理补齐短板。很多施工企业内部出台了预防税务风险的管理手册,制定了项目内部发票管理的流程,同时为保障项目发票抵扣认证的合法合规,施工企业内部对外招标一批合格分包商、材料供应商、设备租赁公司、劳务队伍等,建立了企业的内部使用“仓库”并严格进行入库筛选,签订的各类管理项目管理合同进行了格式化、标准化,这是规避合同管理风险主动适应市场的体现。4.保持管理先进性,高瞻远瞩开拓创新。在此提出合同管理第四个要点:先进性。施工企业员工幸福感来源于良好工作环境和匹配的工作效益。施工企业不仅要立足于国内,也要放眼国外,积极开展中外标准对比研究,不断推出新标准规范,缩小中国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多参与开展工程技术标准双边合作。传统的合同管理理念会随着建筑业电子招标评标,互联网+信息化管理,远程视频监控,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装配式建筑及PPP项目落地推广而不断更新,施工企业管理产生的合同管理风险点必将逐渐增多,这些已成为我们风险管控和合同管理中的关键控制环节。管理的先进性可以体现在方方面面,施工企业需要高瞻远瞩开拓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的同时,控制好合同管理各个风险点。不断优化现代管理理念,不断学习和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信念,将民主科学的管理方式融入其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结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施工企业需要稳健经营,强化管理增效益,整合资源,主动作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全面发展促和谐上抓落实见成效,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对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四个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提出四个合同管理要点希望可以成为施工企业管理的思想启示,扬长避短激发新的合同管理抗风险斗志,为有效推进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防范项目风险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业营改增实施指南—组织优化与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09:6.

[2]恭越方俊.基于BIM技术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精益协同发展[J].施工技术,201609:38-39.

合同管控要点范文第3篇

近年来,施工企业承接的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呈现出标段工期长、造价高等特点,国有大型施工企业承接的路基路面综合性公路工程项目(以下及正文简称为综合性项目)亦越来越多,如何加强综合性项目成本管理成为了施工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综合性项目成本管理的几个要点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

施工企业综合性项目成本管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公路施工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国有大型施工企业不断加快战略转型升级,调整市场布局和产品结构,大力开发各类投资性项目,路基路面综合性公路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并呈现出工期长、造价高等特点。大型施工企业施工产值不断增长但毛利率却很难有同步提升一直困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本文针对公路施工综合性项目成本管控的几个要点作简要分析。

一、综合性项目大临设施的前期规划

综合性项目大临设施主要涉及项目驻地、便道便桥、拌合场站规划(混凝土拌合站、水稳拌合站和沥青混凝土站)、电力设施、炸药库等,大临设施在项目正式开工前,必须要经过规划审批。在对大临设施规划时,重点需要针对每一项设施提出多套方案,并针对方案开展经济效益比选、会审,需要把握安全、经济、功能齐全、永临结合几个原则。安全方面,例如山区项目驻地、炸药库等建设,应避开山体滑坡或泥石流频发地区,如若因选址不当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经济方面是重中之重考量指标,也是对综合性项目成本管控的直接切入点,例如场站设置应考虑原材料的运距和施工区域内的经济运距,同时为避免高额的红线外征地费用,应尽量设置在高速公路服务器或互通区内,再如一般将水稳拌合站与沥青拌合站设置在同一场地并部门共用料场,减少料场建设规模,节约成本;功能性方面主要涉及驻地场站用水用电及排水排污规划,如果设置不完善,后期进行二次改造将直接增加大量成本;永临结合,指将临时设施规划与高速公路开通后的运营结合,例如电力专线的架设,可由施工方和业主方商议共担相关成本等。

二、劳务分包、材料、设备合同文本的审核

各个大型施工企业都有完善的合同体系,对于项目最重要的是劳务分包(或专业分包)、材料、设备合同,项目管理人员应在开工前针对以上几个重要合同范本,结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项目实际情况,逐条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最终再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合同条款审核最重要的原则是合法合规,杜绝留下日后扯皮或诉讼的隐患,例如有项目针对劳务分包合同中的纳税表述为“本合同单价不含税”不合法,同时存在税务风险,如果实行“营改增”后,需要施工企业缴纳增值税,那么分包单位不会承担任何税费,直接导致项目成本剧增,也有不少省市税务部门要求施工企业在开具发票时缴纳中期计量金额1%的个人所得税,那么也直接导致企业税负增加。再如,有的分包合同关于变更结算表述为“分包单位发生的变更成本,按业主变更批复后的金额x%予以计量确认”,这些都是为扯皮留下了隐患。简而言之,合同条款一定要合法合规,表述严谨,不留活口,不留隐患,尽量将风险降至最低。

三、建立健全成本管控机制

综合性项目应建立健全成本管控机制,实践中最有效的路径是成立项目成本管控小组。依据财务管理理论,项目应属于利润中心,项目各工区(班组)属于成本中心(各类拌合站应作为单独的成本中心来控制),管理部门属于费用中心,综合性项目应成立成本管控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经营、财务负责人为副组长,其他项目领导和部门、工区负责人为组员。为保证全员、全过程参与成本管控机制,成本管控小组每月按照“谁负责管理,谁就负责成本控制,谁负责成本控制,谁就承担成本控制责任”的原则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分析内容涉及各个职能部门,各部门填写月度各项费用计划及落实情况,各工区(班组)应从技术措施、施工方案、现场投入、队伍配合方面对涉及成本支出点进行详细阐述,重点说明未按计划完成的内容及施工中存在的重点难点,并且对月度施工进行经验总结,会议重点讨论总结执行偏差以及提出下一步改进的具体管控措施,最终撰写月底经济活动分析会总结,并报上级单位审核批示,同时提出指导意见。

四、人工费的控制

综合性项目战线长、工期长、造价高,下设工区多,除了核心管理人员外,项目需要的劳务派遣人员数量是管理人员的2—3倍,一般造价在5亿元以上综合性项目,所有人员合计可以达到150人以上。人工费的控制主要抓住两点,一是要精简人员,避免人浮于事,没有工作效率,加强执行力,打造高效团队,结合项目施工的前期、中期、后期施工管理需要,合理配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二是建立考核机制,奖优惩劣。如何建立健全全员考核机制是综合性项目的难题,笔者经历过的近十个施工项目,都有考核机制,但是都不能说达到了完善和健全的程度,需要改进的地方不少。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理论,笔者推荐使用KPI(关键绩效指标)、PRI(岗位职责指标)、PCI(岗位胜任特征指标)、NN(I否决指标)、WA(I工作态度指标)四大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体系,具体的指标体系本文不再展开。

五、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的控制

建筑行业允许有相应资质的企业承担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工作,项目应合法合规招标选择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单位,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的合同单价必须经过上级单位审核。在对分包单位的管理中要求管理人员转变观念,认识到分包单位和项目部是协作共赢关系,要积极主动的帮助分包单位协调与项目各部门、监理间的关系,搞好服务,帮助分包单位把工程进度、质量搞上去,工程进度有保障,项目的资金回笼才有保障,从而有利于实现项目总体目标。安全、质量、进度控制,这三项,任何一项出问题,都将会给项目带来成本的增加,同时让项目面临巨大的风险。项目应按月对各类分包进行计量结算,及时计入项目成本,按资金计划支付款项并实施有效监控,防止分包单位挪用工程资金等行为;及时与分包单位签订退场协议。加强对分包队伍的动态监督检查,要把他的利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从利润计算和资金控制中发现问题。实践中,分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或结束后,往往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变更和索赔要求,这也是项目成本管控的一大难题。项目应从以下方面做到规避或降低风险:首先是分包单位的选择,应在企业优秀(合格)合作单位库里选择并进行邀请招标;其次,合同条款中关于变更索赔的条款要严谨无漏洞、无活口,分包单位应得利益与项目应得利益要分开,如有的变更项目可以找业主报批,但与分包单位无关;再次,施工中留下足够证据,比如照片、视频、月度进度通告、质量整改通知书、安全整改通知书等等;最后,一旦发生真实变更索赔,项目应合理合法的按合同条款与分包单位进行处理。

六、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一般可以占综合性项目总成本的60%左右,所以材料费的控制在综合性项目成本控制工作中十分重要。材料采购应实行“双模采购”进行有效管控,即大宗材料集中采购,其他材料限价采购。特别是综合性项目往往是一个单位下属几个企业共同施工,企业应该按片区或按某条高速公路总承包管理模式采取集中招标,可以通过招标先确定入围生产商或供货商,再由具体各项目进行招标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竞争性谈判;其他非大宗材料采取按历史数据结合市场行情确定限价采购,采购超出限价的材料,必须上报上级单位进行审批。以上提出的是材料采购大的原则,具体操作之前,必须成立项目材料询价小组,开展材料调查,到厂家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对价格、质量、运输路线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做足各项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控制的环节包括材料进场、验收入库、保管、出库、盘点等具体工作,首先抓住材料进场时的质和量把控,如河卵石压碎值、破碎面、含水量的控制,再如收料采用量方还是称重计量;其次,材料库存要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同时要注意避免场地内二次倒料,加强材料现场看管,严格出库制度,岗位设置上落实制衡性原则;再次,每月必须进行多部门联合盘点对账,确保账实相符,按月上报上级单位项目材料量差和价差分析说明。此外,综合性项目应加强对成品混合料的核算,如发现施工中混凝土超方量,应该及时查找现场管理和材料管理、机械拌合等原因。项目应成立废旧物资处理小组,对于废旧物资的处理,按规定上报上级单位审核,并与购买方签订正式合同,款项直接存入单位公户,项目要保存好原始票据(如合同、过磅单等),杜绝低价随意出售废旧物资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七、机械费用的控制

目前大型施工企业虽有一些大型专用机械设备,但常规的机械设备仍经常通过市场租赁进行配置。总体上,项目应减少机械租赁,尽量将此费用包含进分包合同单价。必须的机械租赁应开展询价调查,不同的区域市场价都不同,有条件的进行招标引进。机械租赁后,项目应结合各工区(班组)实际施工需要,统筹调度和使用,综合性项目工期长,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清退不需用机械设备,降低机械租赁费用。另外,工区(班组)在使用机械时一定要认真填写运转记录,运行小时应采用大写数字,避免人为篡改,设备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在办理结算签字手续时候要严格审核。

八、结束语

综合性项目的成本管控具体内容还有其他几个方面,如现场直接费用、非生产性各类开支等等,本文不再讨论。总之,综合性项目的成本管控是项目管理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的最终毛利率目标实现,只有项目全体人员树立全员成本意识,加强全过程控制,完善管控制度,抓住关键环节,提高制度执行力,才能实现项目的利润指标。

参考文献:

[1]李喜丰.浅析公路施工成本控制[J].科技资讯,2006(27).85

[2]李玉国.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3):43

合同管控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集团公司; 财务管控

一、集团财务管控的模式:集权还是分权

集团财务管控要体现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为推动企业集团的快速健康发展,集团总部的积极性及下属公司的积极性都必须得到充分的调动。集团总部的战略制定、资源配置能力,下属公司的生产、营销及创新意识都必须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财务管控上要适时地运用集权与分权的方法。

在集权方面,集团总部要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国家财政金融政策法规的变化、行业景气度等,灵活而又审慎的调整集团财务管控策略和方式方法,拓展融资渠道,适时调整优化资本结构,合理降低综合资本成本,从整体上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上企业价值,以更好的实现企业集团制定的战略目标。以下几个方面的财务管控权应全部或大部分集中到集团总部来:投资决策权,包括产能扩张、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重大股权投资等;重大事项,包括兼并重组,主辅分离及辅业改制,搬迁及土地置换等;制度体系建设,如会计核算办法、会计科目及编码、重大财务事项管理、资产减值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等。

在分权方面,集团各成员子公司要对成本管理,费用控制,运营资金的管理等具体性的、战术性的问题做出及时科学的决策。集团总部要给予下属企业适当的运营自主权,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宏观指导。这样做,既充分尊重了各下属企业的法人地位,又利于集团总部集中精力,做好资本结构、财务资源配置、预算管理、风险控制等重大事项。

二、集团财务管控的层次

企业集团内部的组织机构比较复杂,一般分为如下的结构层次:一是集团母公司;二是全资子公司;三是控股子公司;四是参股子公司,五是其他类型的公司,如省国投就存在这种情况,对产权交易中心是托管。不同类型的子公司,在财务管控的方式方法上会有明显的区别。一般来说,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管控方式有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两种。对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全资子公司应采用直接管理方式;对控股子公司、参股子公司应采用间接管理方式;对只有经济协议或合同关系,没有参股关系的联营、协作企业,在财务上只有结算关系不具有管理职责。

第一层,对母公司和全资子公司须严格按照集团财务管控要求和制度执行。

第二层,对控股公司的财务管控,应该允许他们自行拟订财务管控制度,但不能出现与企业集团的财务制度不一致或相矛盾的条款,各项财务制度和重大财务事项要由企业集团的董事会或总经理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三层,对参股公司的财务管控要比较松散一些。企业集团财务管控部门不应该对他们限制具体内容,只需要通过企业集团派到参股公司的董事,对期重大经营事项、重大投融资决策、重大人事调整等事项,按照法定程序发表意见。

第四层,对于托管公司的财务管控,要充分尊重主管方的管控思路。首先把主管方的管控思路执行到位,其次再把托管单位融入到集团管控的框中来。

三、对控股公司的间接管理方式:内部程序和外部程序

在集团公司资质结构中,控股公司为多为按照公司法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这种类型子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为股东大会。对子公司的重要决策的制定,母公司只是股东之一,无法实行直接的管理。

对控股公司,集团财务管控要在保持集团利益的前提下,既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又要充分尊重控股子公司的法人地位。

对省管企业来说,目前较为可行的方式就是内部程序和外部程序并行。也就是,虽然在重大经营权、投资收益权、人事管理权等重大事项上,母公司无法直接管理子公司,但可以先实行内部核准程序。子公司的重大事项在通过母公司核准认可后,再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走相关的法定程序。通过内部核准程序和外部法定程序的并行,即符合和传统企业的管理方式,实现了对子公司的控制,也尊重了子公司的法人所有制的有关程序。

四、集团财务管控体系建设建议

(一)预警指标的设置,应结合行业特点,企业特点及领导偏好,以财务指标为主,如净利润,EVA,将资产收益率等,同时应设置非财务指标,如订单完成率、投资进度、重大安全质量或认识变动、重大资产处置等。

(二)会计信息系统控制重点,统一会计核算制度、统一财务管理制度、统一会计科目,建立集团和权属企业统一的财务系统等。

(三)全面风险管理要点,风险管理信息收集、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策略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制定和实施、内控体系完善和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等。

(四)资金管理要点包括,账户管理,资金计划,资金集中管理(结算中心、内部银行、财务公司、收支两条线等),运营资金管理(应收账款、付款政策),融资及担保控制,重大投资决策支出,大额现金流动监控等

(五)组织与人的管理要点,明确集团各级财务组织的定位、职责;开展财务负责人委派制,财务负责人回总部述职制度,对委派制度进行细化,确保财务委派人员可以独立。

(六)内部审计控制要点, 可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内审)和外部审计(外审)相结合的方式。内部审计应该在董事会下设的设计或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工作;应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接受各下属公司委托,开展费用审计、离任审计、年度经济目标效益审计等各类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应充分借助于中介机构如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的力量,有效开展工作;内部审计还应该关注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执行,会计处理规范性、内部控制、潜在风险、战略执行等事项。

(七)全面预算与业绩考核,全面预算向两头延伸,即与年度计划衔接,与绩效管理衔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流程、表格得统一,把预算考核与子公司年度考核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陈晓东. 试论集团企业财务管控体系的构建【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7/5.P28-30.

合同管控要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桥梁;施工;质量管控;要点

0.前言

桥梁产品的质量合格来源于施工过程中对各个环节实施全方位的管理,只有针对影响桥梁施工质量管控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才能使工程质量得到很好的控制。然而,由于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及原材料控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桥梁施工中总会遇到各种难题。本文着重探讨一下桥梁施工的质量管控要点。

1.影响桥梁施工质量管控的因素

1.1地质勘测不到位

由于桥梁工程常因地质构造不清而难于施工,或因未搞清地质构造就盲目施工,以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尤其是破坏性地震的发生,会给桥梁的结构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在工程开工前,必须查清区域地质构造条件,对岩体的稳定性作出评价,以便施工中对不同地质构造地段采取不同的措施。

1.2设计质量不达标

许多桥梁工程都由建筑研究院设计,他们过多考虑了建筑外观造型、结构形式新颖等因素,而考虑地区环境差异、抗震构造、施工条件限制和整改难度等很少,在施工过程中变更核定单手续出具也较繁琐。图纸会审和工程设计方案也有待规范化和合理化。

1.3隐蔽工程不过关

桥梁施工中检查质量、评估工程、竣工验收等,往往偏重于外露的质量问题,对较隐蔽的质量问题,如钢筋间距均匀性、箍筋弯钩角度、搭接绑扎质量、焊接接头质量、设备器材调试维护等均较容易忽视。

1.4管理人员不负责

由于现场管理人员质量责任意识不强,知识水平较低等因素,造成某些表面质量不错的工程,实际还存在着砼强度不足、主筋位移导致砼保护层增大或减小、设备启动困难或耐久性差等问题。

2.桥梁施工质量管控的要点

2.1充分研究地质构造

工程开工前,必须查清区域地质构造条件,对岩体的稳定性作出评价,以便施工中对不同地质构造地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尤其是破坏性地震的发生,会给桥梁的结构带来很大的危害。搞清区域地质构造及其近代的活动规律,对桥梁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保证桥梁建筑在稳定牢固的地质基础上,尽量避开不利的地质段,因而在桥梁勘察设计时,如遇该地质状况,就要采取将桥基位置移开或适当加大跨径等措施。

2.2严格设计审查程序

设计单位应合理选择桥型方案,尽量采用成熟的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降低施工难度,对发生事故率较高的桥型应当慎用,保证工程质量可控、易控,同时要提高现场设计服务质量,加强对施工单位关键技术方案的指导,做好技术交底,及时解决变更设计问题等。建设单位要科学地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和优化,加强对桥梁设计的审查力度,采用“双院制”审查方式,突出桥梁结构安全的评价。加强对施工图设计审查力度,科学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和优化。不需考虑景观设计的桥梁应尽量采用成熟的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保证必须的审查周期,避免流于形式。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对重要工序、关键部位应编制专门的施工技术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查。

2.3完善监理旁站监督

监理要严格按合同承诺组建技术力量雄厚、人员配备合理的现场监理机构。在工程建设期间,现场监理人员不得随意进行调整,保持现场监理组的稳定性和监理工作的连续性。要针对工程实际制定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认真分析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同施工单位的交流和沟通,加强对桥梁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工艺的审查,并在实施过程中强化对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执行情况的监理。要严格规范监理工作行为,重点抓好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和隐蔽工程以及容易出现质量通病部位的全过程旁站,认真把好隐蔽工程验收关、抽检关、工程评定关。

2.4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现场施工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桥梁施工质量管理的认识,制定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并提高质量保证体系运转效果;要充分利用公司的技术力量,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重大技术方案,严格按设计文件和批准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施工,规范质量管理行为和施工工艺,优化施工流程,强化和完善工程技术交底工作,保证质量意识和质量认识从管理层延伸到具体操作层,提高一线操作层的质量执行力。建设单位要配齐、配足桥梁专业技术人员,对新建桥梁数量多、规模大的地区,应建立专门的桥梁建设管理部门。要加强桥梁工程现场监管检查力度,加强合同管理,严格履约考核,规范桥梁建设市场秩序。确保现场施工、监理单位管理和技术力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于现场履约能力差、质量控制不力的单位要加大处罚力度。建设单位建立健全自身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加强项目现场管理的针对性。强化施工组织设计及关键施工方案的审查,确保方案的科学、安全、可靠,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采取防范措施。要充分利用第三方检测技术力量,对桥梁主体、主要材料和关键工序进行定期检查,督促整改。要按照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确定主跨结构工期安排和序时进度,确保施工合理工期。

2.5强化招投标管理

优先选择技术力量强、具有类似桥梁经验的施工、监理队伍。要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具体细化的质量要求,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和人、机、料等相关情况的审查。针对目前商品混凝土质量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新开工建设的桥梁工程,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桥梁工程应使用自拌混凝土,对个别确实不具备自拌条件的,要有详细具体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

2.6推行施工标准化建设

施工单位应通过工程在工序流程、材料加工、场地建设、规范管理等方面积累成熟的经验,建立有效的检查和激励机制与工作措施,全面推进桥梁工程施工的标准化。要制定“施工措施从源头抓起;工程质量注重细小部位;施工工艺注意细小环节;施工管理注意细小措施”的精细化管理与精细化控制体系,实现桥梁工程施工管理的精细化。

【参考文献】

[1]刘海丰.桥梁施工控制内容和方法[J].交通世界,2010,13.

[2]郑辉文.浅谈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J].现代企业文化,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