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后羿射箭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今年的中秋节非常的凑巧,刚好是在国庆黄金周,这得以让我们回家乡过节啦!10月6日晚上,我们一家人全部都聚集在家附近的小河边烧烤,四周都是空旷的田野,凉风习习,远出灯火点点,安静的只有鸣虫儿的叫声,很合适赏月。
我们在静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整理烧烤的工具和食物、起碳炉、准备祭月的东西……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月亮是既圆又美,也是九年来最大的中秋月。我遥望着深蓝天空中的那轮圆月,隐隐约约似乎可以看到一个美丽的身影和一只可爱的兔子。这时,我的好奇心油然而生,我问正在忙乎的奶奶:“奶奶,你有没有看到月亮上面有人和兔子啊?”奶奶听了我的话,放下手中的东西,亲切的笑着说:“呵呵!那是嫦娥和兔子的身影哦!”我又问道:“奶奶,那你给我讲讲关于月亮的故事和拜祭月亮的一些习俗吧!”奶奶说:“我的孙女长大啦!好啊,你可要听好了,我来给你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吧!”我们几姐妹屈膝而坐,开始听奶奶讲故事:“从前有个叫后羿的人,他的射箭技术很好。在那个时代里,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都争着出来,把地球的人晒死了、水晒干涸了、地晒裂了。后来百姓找到后羿决定要他把十个太阳射剩下一个,当太阳落到了地平线时,后羿就把九个太阳射死了,人们都非常感激他。而后,后羿有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叫嫦娥。那个村里的人都很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过了几个月,后羿在村里教人学射箭,连蓬蒙也混了进来。有一天,后羿遇见了王母娘娘,求得了不死药,吃了就能成仙。后羿不舍得抛弃妻儿,就让嫦娥把药收藏起来。后来被蓬蒙看见了,等后羿出去的时候,他就去跟嫦娥抢,还威胁嫦娥,嫦娥情急之下脑子一动,把药全部吃了,嫦娥变成了仙子,飞到了月宫,和一只兔子在一起过日子。后羿回来了,听了村民们的说话,他跑出去追嫦娥,可无论怎么追怎么跑都无法接近月亮……这样嫦娥就永远的生活在月宫。她一边思念着后羿和儿子一边织布守着月宫。”我说:“孩子没有了妈妈,这个故事太凄惨啦!”奶奶望了一下月亮继续说:“从以前古时候延续到现在,我们家乡还有各地都有在八月十五的晚上拜祭月亮的习俗。在一张四方桌摆上蜡烛,还有十种应季节的水果、月饼、茶料,点上香就可以拜了。更有的还摆了胭脂水粉,传说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变美……”
听了一夜的传说故事,月亮已经升到正空中,又圆又大、晶莹亮透。望着‘她’,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坡的一句诗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关键词】神话人物 形象 人类 联系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192-02
在人们的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莫过于女娲造人、羿射九日、嫦娥奔月等。从可考的依据来追寻,这些神话故事都来自于《山海经》。《山海经》中蕴藏着太多的奇人异事,本文仅举几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神话故事例子,对它们的故事链接及神话人物做一番探究。
一 《山海经》中的原始神话人物以及经过改造者着墨之后的对比
虽然《山海经》里创造了多种稀奇古怪的神话形象,但其中的神话人物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从单一的《山海经》中的描述来看,这些人物千奇百怪,似乎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但经过雕琢和渲染之后,这些人物在故事中就变得生动起来。
《山海经·大荒西经》:“女娲之肠,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①郭璞将女娲之肠解释为腹部。人的生殖器官是存在腹部内的,这就表明了女娲有孕育的能力。从郭璞的注释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女娲的形象是人的头,蛇的身体,如果以我们现代人的思维去想象女娲的形象,难免会觉得这是一种异化的生物,外貌形象恐怖可憎,令人避而远之。但作为当时劳动人民的神圣的信仰,当然要塑造一个自己认为最漂亮、最和蔼可亲的母性形象。女娲抟土造人,创造了形形的人。这就可以解释人类的出现、繁衍的由来了。
在《山海经》中,女娲造人这个故事并没有完全详细地描写出来。神话故事是改造者对单个神话人物形象进行润墨再连串成一个大型的神话故事。它的出现并不具有个体偶然性,而是有意向的整体产物。
二 《山海经》在神话故事中的素材作用及神话人物的联系
羿射九日这个神话故事的背景来自于《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②在《山海经》中,点明了十个太阳的出处。文字简短精练,以十个太阳之子引述出了后羿射日的伏笔。
十个太阳一起出现在天空中,血肉之躯的人们怎么可能承受得了这十个狞恶可怕的太阳的炙烤,没有办法的人们只好向上天祷告。于是,天帝便派了一个擅长射箭的名叫羿的天神到人间。《山海经·海内经》:“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③羿作为天神的代表,带着天帝赐予的朱红弓和白羽箭到人间帮助人们解决苦难。在原始社会,人类经常遇到的危险就是来自于生禽猛兽。加上没有得力的武器可以和猛兽对弈,人类经常受到猛兽的袭击。直到弓箭的发明,人类才减少了近身搏斗的危险,把危险系数降低了不少。弓箭就成了当时人们最有力、最有象征性的武器。羿来到人间,顺利解决了十个太阳造成的问题。
单纯的普通百姓,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仅仅是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像后羿这样出色的男性英雄,就应该需要一个女性角色来衬托。嫦娥既然陪伴后羿下凡到了人间,她的形象也就成了一个民间普通的家庭妇女。如同寻常女子般过着洗衣做饭的日子,但是粗茶淡饭的平淡生活消磨不了她渴望天庭自在生活的心。后羿来到人间,失去了天神的身份,像凡人一样面对着生老病死,接受着死亡的威胁。为了可以长生,摆脱生老病死的困扰,也可以说是为了补偿嫦娥,后羿决定向西王母求“不死之药”。
《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④从《山海经》的记述中可以看出,西王母的形象并没有像其他天神一般拥有华丽的外表,但是可以看出西王母的外貌特征是最接近原始人的思想信仰。在上古社会中,先民对虎豹等猛兽有着无比的畏惧。常年的穴居生活,不得不与虎豹做邻居,经常受到虎豹的侵扰,认为它们是强大无敌的,因此以虎豹等来作为他们部落的图腾以此来仰望自己部落的人民可以获得更多的力量。希望自己也有豹子一样的尾巴、老虎一样的牙齿,这样就可以免受虎豹的侵扰了。
获得“不死之药”后,羿恐怕也是九死一生了。但故事并没有立刻画上圆满的句号。虽说服食“不死之药”可以使嫦娥和后羿长生,可是嫦娥已厌倦了人间繁琐的生活,她一直怀念着天庭时美好的生活。嫦娥不想放过这次可以重返天庭的机会,就把“不死之药”全都吃了下去。偷吃“不死之药”的嫦娥担心自己回了天庭之后会被众神耻笑,就选择了寂寞清冷的月宫。嫦娥窃药奔月,受到了变相的惩罚。虽然她回到了天上,却要永远承受凄苦寂寞的月宫生活。
由此可见,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应当是整个后羿系列神话的一部分,必须与后羿射日、向西王母求仙药等神话联系起来一同考证,这样才能得出这些神话的某些意义,而且故事才有连续性。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无法考证最原始的神话故事的整个版本,由于古神话的散亡,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间隙,这就需要依靠推想才能把它们联系起来,统筹成一个完整的神话故事。⑤虽然《山海经》中没有阐明后羿、嫦娥、西王母这几个神话人物的联系,但在神话故事中他们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 人们对神话人物的丰富想象以及神话故事的编造是符合大众潮流的
一切故事的发展都是以人们的愿望为主导。为了猜想人类的出现,就塑造了女娲这个神话人物。人们需要一个英雄人物来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后羿的出现实现了人们的意愿。单个后羿男性的形象太过刚毅,中国人又讲究阴阳调和,嫦娥就出现了。为了衬托后羿的伟大、无私、包容的男性形象,就把嫦娥塑造成除了拥有美貌外,内在却有些缺陷的女性形象。后羿为了可以和嫦娥长生,就去求“不死之药”。“不死之药”这种神奇的仙药当然需要有人看管。西王母奇异的外貌为后羿的求药之路增添了几分紧张和惊险。按捺不住的嫦娥,背着后羿偷吃了药,结果懊悔不已只得躲在月亮上独自承受背叛丈夫带来的凄苦。
虽然每个故事都可以分为个体小故事,但是其中的神话人物以及所发生的事却是环环相扣的。他们之间最大的联系就是每个神话人物都注入了一部分人类的特性。娇柔勤劳的女娲,勇敢耿直的后羿,美丽又有缺点的嫦娥,善良却外貌怪异的西王母。可能他们在《山海经》中没有太多的直接联系,但是经过人们对神话故事的整合以及对神话人物的渲染,使他们完整而又系统地联系了起来,不仅方便了我们研究他们的内在联系,而且对神话故事的延续传播增加了完整性。
注 释
那是一个清朗的夜晚,幽蓝幽蓝的天空中点缀着无数的星星,皎洁的
月亮像一只银色的小船。我们一家人和爸爸的朋友一起到海湾大桥租
船赏月。一到了那里,我就嚷着要挑只最美 的。爸爸便让我挑。我
挑了一只我认为最美的。这是一艘长大约六、七米,宽三、四米左右
的小船,船是白色的,中间间着一道天蓝色。船的周围都是由铁栏围
成的,分成一层半。楼下一共有三间,靠船头的那间是驾驶室,再过
来的这间是客厅,客厅左边放着一个电视,还有录音机和音响等,旁
边的柜子里放着好多好多影碟,还有一两个香喷喷的香盒,使得房间
里香气洋溢,好闻极了。房间中间只放了一张桌子,地上只放了一张
竹席,我们只能像日本人那样蹲坐在竹席上,不过我们却都觉得很有
趣,也很舒服。客厅的另一边就是厕所。楼上的半层是个平台,我们
可以在上面赏月,看星星。
我们上了船,让船长叔叔把船开到河中心。我们就在房间里打开音响
和电视,再走到船上边欣赏音乐边观赏夜空。哇,实在太美了!远
处,闪着美丽的灯光,一簇簇的,有的像一座塔,有的像棵树,有的
像亭子,还有的像莲花……,五光十色的灯火倒映在水面,波光粼
粼。我又抬头看了看天空,天上的星星真多,我左数数,右数数,数
了很久都数不清楚,看得我眼睛都花了。这时,我喝着饮料听着歌儿
望着月亮,心情是多么写意!多么愉快!多么开朗!今晚的月亮在别
人的心里可能和平时看到的一样,但在我心里今晚的月亮比十五有月
亮还圆还亮。望着天上那轮明月,我想到了我的那个虽然已经离开我
到别的学校读书的好同学,她现在虽然不在我的身边,但她就像月亮
那样永远在我心里。我又想到了对我很好的陈老师,陈老师的圆脸就
像月亮一样,永远在我眼前,提醒着我应该怎么当个好学生。望着望
着,在月亮里,我好像看见了一棵桃树,我急忙叫爸爸也来看。爸爸
也和我一起看起了月亮。看着看着,爸爸给我讲了一个有关月亮的传
说:古时候,有一个美人儿,名叫嫦娥,嫦娥本来是个平凡人,和一
个叫后羿的射箭高手在一起,因为那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
草不生。所以玉帝就去找后羿射掉了九个,本来想全部都射掉,但有
人说:“如果把太阳全射掉,世上就没有光明,没有花草树木,自然
也不会有人。”大家听了,都觉得有道理,就留下了一个。王母娘娘
和玉很高兴,就赏给后羿一颗长生不老之药。后羿虽然拿了但没
有吃,因为他知道,如果他吃了就不能一辈子跟嫦娥在一起。可嫦娥
怕自己会变老变丑,就想吃这颗长生不老药。所以有一天趁后羿出
去,她就偷吃了这颗长生不老药。结果吃过量了,就飞上了天。“听
了这个故事,我就嚷着:“这个传说不是真的。”爸爸问我为什么,
我就把我刚在课本中学的《太阳》一课的内容简单地告诉了爸爸: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箭怎么能射得到。”爸爸听了,呵
呵笑道:“孩子,你说得对,这是迷信,我们可不能随便相信,你要
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后才不会被人骗了。其实这个故事只是表
达了人们想揭开月亮的秘密的美好愿望。”我说:“爸爸,我多想能
真的飞到月亮上去看一看啊。”爸爸说:“好啊,那你从现在起就要
好好学习,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以后就能到月亮上去看一看了啊,
到时候,你带爸爸去,好吗?”我说:“好,我会努力,加油的,爸
爸,你放心吧。”这时,我看到天上的月亮好像变成了老师的笑脸,
在对我说:“你要说到做到哦,我在这里等你。”我也微笑着朝着月
亮点了点头。
我们又在船上唱卡拉ok,玩游戏,在月光和灯光下玩得不亦乐乎。
一直到很晚,我们才回到了家。躺在床上,窗外的月光照在我的床
上,使我睡得更加香甜,很快地就进入了梦乡。梦中的我真的到了月
《红楼梦》集我国古典小说之大成,蕴藏量之大,是其他文学作品无法比拟的。以往的“红学”专论中,很多人对《红楼梦》中的谜语、习俗、节令、医药等都有过专门性论述。体育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与其相比,亦毫不逊色,在此一谈,以抒拙见。
“体育”一词,虽然出现较晚,但在远古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跑跳、投掷、骑马、射箭、驾车等,早已构成我国体育的基本内容,并一直悄悄地伴随人们度过悠久而漫长的岁月。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都与体育有着密切的渊源。唐朝的“诗仙”李白,从小就喜欢剑术,“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与韩荆州书》)。他还喜欢蹴鞠、泛舟、远游、登山等,称得上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体育爱好者。“诗圣”杜甫,“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老妻划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可见他与体育的密切关系。
清代伟大作家曹雪芹,出生在“诗礼簪缨”的名门贵族,少年时代曾经历过“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繁华富贵。他的祖父曹寅博学能文,“约十岁进宫伴读,并习武事。十六岁选授侍卫,二十一岁任銮仪卫”,是“十数小儿立执鳌拜”者之一,可称文武兼备。曹雪芹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自然也知道武备(部分体育项目)的重要了。他多才多艺,击剑作画,弹琴唱曲,对弈放鸢,无所不能,亦无所不精。他以围棋、作画为娱乐,以舞剑、放风筝来强身。既使是在“半生潦倒”极度困苦的晚年,还借“晨风夕月”演练剑术。他死后,留下的也只有“琴剑在壁,遗稿零残”,爱剑之深,由此可见。所有这些活动,在他“假语村言”的《红楼梦》中都有详细的描述,充分体现了曹雪芹的体育思想和体育才能。
一、风筝
曹雪芹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风筝专家。在他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中,就记载了四十馀种风筝的图式和制作方法。《红楼梦》中的体育活动,场面描写最壮观的,当然就是风筝了。“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来”(第七十回)。
千百年来,风筝世代相传,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和更新。到清代,风筝制作出现了飞跃,它以扎制精巧、品种繁多、画工精美而著称于世。《燕京岁时记》载:“京师十月以后,则有风筝。”曹雪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风筝又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并把它灵活地运用到作品中,发挥了神奇的作用;在《红楼梦》第七十回里,对风筝的样式和制作方法都做了精细的描述:“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也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的;不如三姐姐的一个软翅子大风凰好;宝钗也放起一连七个大雁来”等。在众姐妹们的“柳絮词”填写到的时候,曹雪芹以巧妙的笔法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风筝会”,并详尽地叙述了放风筝的技能、技巧和亲身体验。他还指出宝玉的“美人儿”风筝放不起来是因为顶线不好。“那风筝却飘飘砜砜随风而去。一会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如果曹雪芹本人没有亲自放过风筝,那就很难讲得这样得体和准确。曹雪芹对风筝的熟悉和喜欢程度可见一斑。
风筝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体育活动,深受人们喜爱。特别对青少年来说,可以发展智力,活泼身心。《博物志》说:“春日放鸢,引丝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以泄内热。”说明放风筝具有很强的锻炼身体的价值。
二、围棋
我国古代的围棋称为“弈”或“棋”,相传尧舜时期已有围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帝王将相,文人学士多有好围棋者,李隆基、赵光义、王安石、坡等都是围棋枰上的佼佼者。女子围棋较兴旺时期出现在唐朝,当时诗人张籍有《美人宫棋》诗:“红烛台前出翠娥,海沙铺局巧相和,趁行移手巡收尽,数数看谁得最多。”标志着唐代女子围棋的盛行。清代,围棋有了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成为名门闺秀的一种高雅娱乐活动。
曹雪芹出生在清朝的鼎盛时期,在社会及家庭的影响下,他精于围棋。《红楼梦》有关围棋的描写时常出现,曹雪芹把围棋与“钟鸣鼎食之家”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不露“斧凿之痕”,可谓“棋”高一着。经常下围棋能开发人的智力,陶冶人的情操,对人健康很有好处,备受人们的欢迎。就连“身自端方,体自坚硬”的贾政,“每公暇之时,不过看书著棋而已”(第四回)。至于小姐、丫环们下围棋的描写就更多了。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周瑞家的往各处送花,“只见迎春、探春二人正在窗下围棋”。清代围棋普及,除王公贵族爱不释手外,奴仆、丫环在闲暇时间里都要玩上几盘,以较胜负。第二十回:“彼时正月内,学房中放年学,闺阁中忌针黹,都是闲时,因贾环也过来玩,正与宝钗、香菱、莺儿三个赶围棋作耍。”曹雪芹在作品的第一回曾开宗明义地指出,自己要“编述一集”使“闺阁昭传”的“新奇别致”之作,这就使处于贾府最底层的丫环们,在主子不在的情况下,也要追寻自己所失去的欢乐。“却说宝玉自出了门,他房中这些丫环们都索性恣意的玩笑,也有赶围棋的,也有掷骰抹牌的”(第十九回)。并在实战中还经常用“反扑”和“倒脱靴势”等专业术语(第八十七回)。仅就以上几例,我们就很清楚了,对弈的双方,有的是贵族小姐们,有的是小姐与丫环们,还有在丫环们之间进行的。尽管这些场面的描写都很平常,玩法也各异,却可看出,围棋在清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常下围棋,可以开发人们的智力,锻炼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曹雪芹天纵奇才,无论哪一方面的知识,他都能得心应手。围棋在作品中多次出现,给这部“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红楼》挽歌,平添了许多消遣、娱乐和欢快的气氛。对研究曹雪芹的创作经历和作品的整体艺术结构,很有帮助。
三、百戏
“百戏”这一名称,是在东汉以后才出现的。它是我国古代歌舞、杂技、举重、角抵(摔跤)、投壶之类的总名。它包罗内容十分繁杂,融体育与文艺于一炉。秦朝时,宫廷把它作为庆祝节日的重要表演项目。从汉武帝开始,汉朝的许多皇曾用百戏招待外宾和少数民族客人。以后,各代君王争相效仿,一直延续到清朝。
在《红楼梦》中,百戏出现的次数并不多,只从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时,作者才把它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其馀彩缎百匹,白银千两,御酒数瓶,是赐东西两府及园中管理工程、陈设、答应及司戏、掌灯诸人的。外又有清钱三百串,是赐厨役、优伶、百戏杂行 人等的。”我们知道,百戏历来都是宫廷在庆祝重大节日或招待外宾时,才设此项。可曹雪芹在元春“省亲”时,让百戏也登上大雅之堂,说明百戏这一活动当时很受人们欢迎,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元春省亲,无疑给贾府众人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也向人们展示了贾家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曹雪芹在这样充满欢乐的气氛和场合,捧出百戏这一传统项目,从不同侧面显示了贾家不同寻常的气派和显赫的社会地位。
四、射箭
“羿射九日”,是后羿射落九个太阳的故事。如果说这是神话,那么,《史记・周本纪》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总算有据可依吧。早在周朝,学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射箭)、御(御车)都属于我们今天的体育范畴。
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对射箭都十分重视。因为射箭是很重要的军事技能,对开辟疆土和保卫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从天子、诸侯、士大夫到一般黎民,凡男子都能弯弓射箭,社会上形成了以善射为荣、不善射为耻的风尚。特别是清代,以“骑射立国”,一向尚武,射箭这一传统的军事体育活动又得到了很快发展。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先后描写了贾兰演习骑射和贾珍习射的场面,这也是有原因的。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谕旨:“满洲以骑射为本,学习骑射原不妨碍读书,考试举人、进士亦令骑射,倘不堪取中,监箭官及中试人一并治罪”(《皇朝文献通考・选举》)乾隆十年(1745年)谕旨:“我朝崇上本务,宗室弟子俱讲究清文,精通骑射。”(《清史稿・选举》)可见,清代帝王对骑射十分重视。曹雪芹出身于名门贵族,又是举国尚武时期,对皇帝的旨意不可能不屑一顾,既要学文,也要注重武备,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当时“修、齐、治、平”的合格人才。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里,作者这样写:“只见那边山坡上两只小鹿儿箭也似的跑来。宝玉不解何意,正自纳闷,只见贾兰在后面,拿着一张小弓儿赶来。……宝玉道:‘你又淘气了,好好儿的,射他做什么?’贾兰笑道:‘这回子不念书,闲着做什么?所以演习演习骑射。’”
关于贾兰,曹雪芹对其着墨不多,但我们知道是李纨“调教”出来的“孝顺儿孙”,他聪颖好学,严守孝道,是作者笔下比较“完美”的贾府少爷。所以,只能让他“文武兼备”了,才不至于使这部传奇之作黯然失色。等到后来“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习射,则另有深意。第七十五回写:“原来贾珍近日居丧,不得游玩,无聊之极,便生了个破闷的法子,日间以习射为由,请了几位世家弟兄及诸富贵亲友来较射……,不到半月功夫,贾政听见这般,不知就里,反说‘这才是正理,文既俣了,武也当习;况在武荫之属’。遂也令宝玉、贾环、贾琮、贾兰等四人,于饭后过来,跟着贾珍,习射一回,方许回去。”
正是因为清朝以骑射立国,很注重射箭。作者笔下的贾家也是创业立功之族。“从小跟太爷出过三四回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个家业”,这都说明贾家“头戴簪缨”、“胸悬金印”、“爵禄高登”,不是平白无故得来的,而是有功于朝廷的。这样,我们对贾兰和贾珍的习射理解就很自然了。
五、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使人长身体,增知识,强意志,延寿命。《黄帝内经》载:“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可以看出,人们很早就体会到运动对健康的作用了。在《红楼梦》中,林黛玉体弱多病,身不胜衣,曹雪芹利用宝玉与黛玉“木石前盟”的特殊关系,借宝玉之口劝黛玉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否则会闹出病来。第十九回这样写道:“彼时黛玉自在床上歇午,丫环们皆出去自便,满屋内静悄悄的。宝玉揭起绣线软帘,进入里间,只见黛玉睡在那里,忙上来推他道:‘好妹妹,才吃了饭,又睡觉!’将黛玉唤醒。”这里,林黛玉违背了一个常规,即饭后马上睡觉,对身体有百害无一利,曹雪芹很注重这一点。《内经・素问》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与身体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古人强调每次进餐后不宜立即工作或上床睡觉。南朝的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说:“饱食不可坐与卧,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在《红楼梦》中,作者没有通过宝玉之口教黛玉如何活动,只是叫黛玉“混过困去就好了”。这有助于黛玉强健体质,减少疾病,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运动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吕氏春秋・尽数》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体亦然,形而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这是从一般人的生活习居出发,克服不利因素,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有一定科学道理。《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写道:“贾母因问:‘拿稀饭来吃些罢。’尤氏早捧过一碗来,说是红稻米粥。贾母接过来吃了半碗,便吩咐‘将这粥送给凤姐儿吃去’。……尤氏答应着,待贾母漱口洗手毕。贾母便下地,和王夫人说闲话行食。”这是贾母饭后活动,借以帮助消化,增进健康。“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人们历来奉行的健身原则,这种以动养生的思想,吸取了祖国宝贵的医学成果。
六、导引
“忽见东府里几个人,慌慌张张跑来,说:‘老爷殡天了!”(《红楼梦》第六十三回)说的是贾敬“功德圆满,升仙去了”,平日众人“素知贾敬导气之术,总属荒诞”。最后究其死因,才知道是“悄悄的服了秘制的丹砂”,“烧胀而殁”。
贾敬的导气之术,即是我国古代“导引养生”之法。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是呼吸运动和躯干运动相结合的一种医疗体育方法。由于呼吸是这一运动过程的重要环节,因而又称为“行气”、“运气”、“导气”或“导引行气”。相当于现在的“内功”或“气功”。如果方法得当,确实能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因此,世世代代为人们喜爱,至今仍广为流行。
在古代养生术中,与导引同时进行的往往有“炼丹服食”。这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炼丹是提炼水银和丹砂,认为“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还说:“服神丹令人寿无穷已,与天地相毕,乘云驾龙,上下太清。”(《金丹篇》)这对“一心想做神仙”的贾敬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他绝不放过这一天赐良机,“吞金服砂”,誓与天地共存。可实际上“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尽管这种理论荒谬绝伦,却十分适合统治阶级的口味,所以“炼丹服食”之风历代不衰。在曹雪芹的笔下,贾敬这个“臭皮囊”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其结果可想而知。
七、结语
关键词:明式家具;文人画;内在联系;艺术创作;文化传统;艺术精神;审美
中图分类号:J501文献标识码:A
明式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经典之作,是在低矮家具发展到高足家具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特造型风格的家具样式,它谱写了中国传统家具史的灿烂一页。提到明式家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造型简洁、做工精细的硬木家具,如:圈椅、玫瑰椅、琴案、棋案、踏步床、橱柜等实用器具。文人画则是以文人为创作群体,以山水、花鸟为媒介,体现文人情怀、笔墨趣味、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绘画,即“文人、士人之画”。在人们印象中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可相提并论。但笔者认为,同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深深印迹的明式家具与文人画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散发着同样的文化气息。有必要探究其蕴含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揭示它们共同的艺术特征。
一、悠久的历史姻缘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家具始终与绘画联系在一起,并结下了不解之缘。
早在战国时期,低矮漆木家具上就出现了绘画的痕迹。那时,家具上的绘画只是以漆画的方式将图案描绘在家具的表面。出土于曾侯乙墓的漆木衣箱的箱盖上就绘有祥云、树木以及太阳和鸟兽的纹样,纹样中还有一人张弓射箭,大鸟应箭而落的动态描绘。这些纹样形象地表现了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这也许就是家具与绘画结合的雏形。
汉魏之后,传统屏风在单纯的发挥阻隔作用的基础上,增添了观赏的功能。唐代,屏风上出现了以山水、人物、花鸟等为题材的绘画。现存于日本正仓院的唐代《鸟毛立女屏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扇六折屏风,各折面都绘有形态各异的仕女画像,这扇屏风上的绘画已完全融入到家具之中,成为家具的一个部分。
与此同时,历代绘画中家具也常常作为道具成为画家描绘的对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画家对家具的描绘,其实也就是以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家具发展变化的历程。
现存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以及墓室壁画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那时人们在席或塌上宴饮、嬉戏、讲学、拜谒的生活场面。席、几、案和塌等低矮家具就是当时的主要生活用具,也是画家表现的对象。
东晋顾恺之在《女史箴图》中描绘了架子床和足几等,其造型样式已在低矮型基础上发生了变化。五代顾闳中在《韩熙载夜宴图》中更详细地描绘了各种家具的造型。有:床、塌、桌、椅、墩、屏风、灯架、衣架、鼓架、踏脚等,画中的家具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为后人研究家具历史提供了有利依据。在以描绘市井生活著称的《清明上河图》中,同样出现了大量的市井家具,画家通过对这些家具的表现,更加形象生动地反映出宋代市井生活的内容。但这些民间家具风格与文人士大夫使用的家具风格有着明显区别,从赵佶的《听琴图》和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中就能发现其中的差异。在这两幅画中,家具多采用坚硬质细的上等木材,其造型简练、格调素雅、线条瘦劲,这些家具特点为明式家具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明代是家具鼎盛时期,同时,由于各种社会原因,文人画在经历了唐代的兴起,宋代的挫折,元心中逸气、不求形似的发展之后,正式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并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引领着绘画的发展。文人画创作的题材不仅有梅兰竹菊、闲花野卉,还有山水亭台、渔村落照。文人画家以绘画作为自娱的一种方式,托物寄情、抒发意绪,表达着内心世界的文雅与清高。他们不仅仅在宣纸上挥毫,也把文人画的创作理念、表现形式拓展到瓷器上、家具上。因此,在许多家具上出现了雕刻的山水、花鸟、鱼虫、人物以及民间故事,让原本跃然纸上的线与形,变为以板代纸、以刀,以雕代画的家具装饰。从某种意义上说,明式家具上以文人画为题材的雕饰也就是文人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练达不拘的雕刻中,文人们同样表达着蕴藏于内心的锐利之气与审美意趣,文人画以雕刻的形式与家具融为一体并成为明式家具画龙点睛的一个亮点。
由此可见,千百年来家具与绘画虽经历着不断变革,但在这个过程中二者也结合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就像五代周文矩创作的《重屏会棋图》那样,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互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明式家具与文人画结合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它们之所以能够完美的结合,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联系它们的纽带。
二、潜在的文化内涵
明式家具作为日常生活用具,与强调个性表现的文人画在表现形式上功能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但二者都是艺术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同样折射着浓浓的文人气息。探其究竟,就会发现明式家具和文人画的背后是同一个传统文化的支撑。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儒家提出“人与天地一物也”的理论,强调人的道德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道家主张人要投身于自然,只有与自然同一才能达到物我两忘、主客同体的审美享受。佛家也认为“天地与我同根,万物同我一体”,让自己处于神奇的大自然中,存于心中的佛性才能显现,才能进入梵我合一的自由境界。古代哲人在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的同时,也认识到人的重要性。认为“天地万物,唯人为贵”。《管子·霸言》中首先提出“以人为本”的观点,从而确立了以人为核心、以满足人的利益为根本的价值取向。传统文化还十分注重道德修养,儒家尤其倡导“中庸之道”,强调“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这里的“中”并不是折衷与调和,而是指恰如其分。在形式上重视中正、中行,在内涵上主张适度与含蓄。这些理论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深厚的文化内涵直接影响着在传统文化滋润中成长的明代文人,他们受到封建统治压抑的同时又经历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带来的新文化思潮的冲击。正是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他们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只是以诗、书、画、印作为生活的主体,而是参与到兴建私家园林、设计制作家具当中。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居山水间者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反映了明代文人对理想居所的期盼。但明代文人又不可能再像魏晋名士那样,栖岩止谷、浪迹天涯,唯一能做的就是移花接木,在居所营造出大自然的意境,达到“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的境界,以至于“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仿佛让你身临其境与自然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