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春节初一到初七的风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们泉州从初一到十五,都称为“过年”,要等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去。
从正月初一到初四,人们都欢度春节,初五,百业经营,俗称“初五隔开,初六淘肥,初七人生日,初八五谷生日。 ”当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人们就会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水果、清茶、金猪等供品,点上三支清香,点蜡烛,恭拜“天公”,祭祀祖先,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
除夕之夜要守岁至深夜12点钟,迎来了新年黎明,家家户户都燃放烟花爆竹。开门迎春纳祥,俗称“ 开正” 。
元日,每家每户都会把自家的孩子早点叫起来,帖红春联,逢门必贴,无论前后,无论大小。
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早餐后都会出门走访邻居,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就拿春节的习俗来说吧,对于这方面,我可称得上是“万事通”呀!
到了正月初九,也就是“天诞日”,民间普遍都要“ 敬天公 ”,放爆竹、点上一对红烛灯。祈求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大厅的天井口用两条长凳架起一块八仙桌,桌上靠后摆上一道纸糊的高大“天公庙”,桌前摆上三牲,隆重的主牲是大猪头,其次是五斤大猪脚,边牲是鸡、鱼、或鱿鱼干、目鱼干,这三项组成三牲,放在一个大盘子里。以及酒瓶、酒杯。这些都得在当天的清晨摆好。长辈领着全家大小,跪在桌前叩谢玉皇大帝保庇平安顺舒的浩大天恩。与此同时,也向玉皇大帝有所祈请,并许愿日后隆重酬谢。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这一天,大家都要吃“元宵丸”。泉州的元宵丸闻名遐迩,其制法与其他地区与众不同。以炒熟的花生米磨成沫,加上白糖、芝麻、蜜冬瓜、金桔泥……捏成丸陷,沾湿后置于有干糯米的盘子里。除此之外,我最兴奋,最期待的事情就是“闹花灯”了,这个活动,把元宵节的气氛推向了,每一个人都会去逛花灯,整条街道上都挂满了花灯,还有许多的灯谜。这些可不是一般的花灯,都是请泉州的灯匠精制。品种繁多,平时都很少见。这也大大丰富了泉州人民的文娱生活。
彝族
彝族同胞有的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一些彝族同胞到年节时,门前会立起一棵青松,表示除旧迎新、免祸消灾,堂屋的地上铺上松针,坐在上面吃年饭。除夕夜,成年男子通宵守夜,边饮酒边聊天,守夜是为了表达对祖先的敬意,也是为了挑回第一担水,在天亮前做好饭菜,以便天明就可用餐。
壮族
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人们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或者“吃立节”,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地方的人家还会包制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来吃,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都吃不完。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侗族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人在广场上举行芦笙歌舞比赛。两个村庄的群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欢乐,迎来新的一年。
满族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满族
云南满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是在整棵大竹子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把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这项具有千余年历史的活动,带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反映了白族人民勇敢向上的性格。
土家族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会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傈僳族
傈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人们大多会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并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傣族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每年从谷雨那天开始是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陕西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的特色。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甘肃
社火,广泛流行于甘肃各地,是一种载歌载舞的综合表演艺术,多在农历正月进行表演。民间社火表演中,以历史上的豪杰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间传说中的各种人物为角色。此外,进入农历正月,临夏山村的大树间,一架架秋千架了起来,人们开始一年一度的打秋千游戏。打秋千,有两种基本姿式。一是自己坐在横板上,由别人在后面推,悠悠晃晃,飞得不太高,这种姿式适合儿童。二是站立在横板上,自己用力,使秋千快速飞升,这种姿式最受大人青睐。
湖南
在湖南湘潭一带流存着一些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常常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然后依次去接了请帖的人家舞龙灯表示祝贺。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湘中一带在盛行舞龙灯的同时,还传承了不少的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心愿。
山西
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清末以前,商户人家在每年三月和七月祭祀财神,过年时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每年祭罢财神,人们才去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
江苏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武进人大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人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免得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使劲擂鼓助兴,正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人际关系复杂,人际成本提高,人们呼唤亲情友情,渴望团结与交流,传统春节民俗文化中蕴涵的许多哲理,正是我们需要大力倡导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华民族最具人情味、最受重视的传统节日――春节又来到了。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节日,春节已成为全球炎黄子孙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期待――剪窗花、贴门神;包饺子,吃年饭;祭祖宗,拜新年;耍龙灯,逛庙会……
然而,在物质不断丰富、文化不断繁荣的今天,原本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春节越来越被物质化、简单化了,那些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内容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与之相反,麻将越打越大,压岁钱水涨船高,拜年送礼兴起攀比。种种事实证明,传统的春节民俗文化已慢慢消逝或变味儿,让人们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越来越俗气,越来越市侩。一些中老年人因此不无担忧地说:“现在的春节过得太缺少传统文化味儿,越来越没什么意思了。”
传统春节民俗文化在现实中处于怎样的尴尬地位?是什么原因导致其离我们越来越远?传统“年味儿”还能回归吗?
现象扫描
“年味儿”淡了,金钱味儿浓了
现象一:
“辞岁”就是给小孩压岁钱
讲述人:刘大爷
以前过春节,大年三十那天兴“辞岁”,意思是告别即将过去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辞岁”是有不少讲究的。但如今这些充满“年味儿”的“辞岁”民俗几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人给小孩压岁钱,而且数额一年比一年多。我有6个孙子、孙女,还有10多个亲戚的孩子,加上平常来往较多的邻居的小孩,大大小小20多个,每逢过年时都得给压岁钱,而且给的数目年年看涨。原先每人给二三十元就可以了,现在得给100元,最少也不能少于50元。去年除夕,我给了自己的孙子、孙女每人100元,给了亲戚的小孩每人50元,邻居的小孩50元,共花去了1200多元。
我和老伴退休多年,两人平时就靠着每月近2000元养老金生活,日子过得并不轻松。可一次压岁钱的支出,就花去了大半养老金。看着孙子、孙女们高高兴兴地收压岁钱,我脸上是挂着笑容,心里却是说不出的无奈。都说儿孙多、亲友多是福,不想如今倒成了负担。每逢过年的时候,我们就着急,就会患“压岁钱恐惧症”。
现象二:
“守岁”变成了打牌赢钱
讲述人:张大娘
按照传统民俗,到了除夕,全家要彻夜不眠、点灯围炉“守岁”。“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吃完年夜饭,全家围炉而坐,一边吃糖果点心,一边追想先祖功德,回味创业艰辛,反思成败得失,憧憬来年日子。
现在有了电视,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围着火炉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嗑瓜子,一边拉拉家常也好啊。可如今多数年轻人似乎耐不住“寂寞”了,吃罢年夜饭,就架起桌子打麻将赢钱。
我有2个儿子,2个儿媳,2个孙子女,加上老伴全家8口人。每年大年三十匆匆吃过年夜饭,儿子儿媳就搬出桌子噼里啪啦玩起了麻将,孙子孙女也搬着凳子在旁边“观战”。4个人在麻将桌上争得面红耳赤,大声喧哗,电视晚会节目都听不清楚了,我和老伴只能看无声的画面。
按照习俗,深夜12点准要放鞭炮迎接新年。大年初一天刚亮,人们还在睡梦中,就要起来放鞭炮迎接新年第一一天的到来。可儿子儿媳不让放,说打扰了他们玩牌……温馨而又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年味儿”没有了,只剩下一股让人烦不胜烦的俗气味儿、金钱味儿。
现象三:
拜年就是送礼收红包
讲述人:王大伯
正月里,拜新年,闹元宵。按照我国的传统风俗,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来,穿戴得整整齐齐,先是给自家长辈拜年,吃完早餐出门给邻居拜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相互恭祝新的一年大吉大利。
过去,邻居们之间相互串门拜年,不论贫贱富贵,每到一家,主人都会把各色瓜子、糖果、点心拿出来招待。即使亲戚之间拜年、下级单位给上级单位拜年、下属给领导拜年,也是走仁走义,为了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不在乎送多少物资礼金。整个春节期间,从初一到十五,还有舞龙灯、耍狮子、坐花船、踩高跷、逛庙会、观灯会等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既热闹、充满人情味儿,又不俗气。
可如今一说到拜年,就离不开“送礼”二字,而且由过去的送亲友变为送领导、送上司,变成办各种各样的酒席,而且相互攀比,花销一年比一年大。
去年春节期间,我儿子儿媳就参加了5次酒席,总共花去了1000多元,一个人的月工资差不多全送了人情。每次春节期间接到这些“红色请帖”,我们一家人心里都是沉甸甸的,感觉比如过:“关”,身心俱累。
新闻观察
“年味儿”为何离我们远去
经济富裕了,吃得好了,穿得好了,但是总觉得年味儿一年比一年淡了,找不回以前对年的期待和热情了。这是为什么?
原因一:
社会发展使现代人放弃了古老年俗
以前,娱乐主要是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习俗,其载体就是像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社会发展了,人们丰衣足食,对文化的追求也常态化、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传统节日,平时也会花钱消费。娱乐,纯粹是现代人紧张工作劳动后的一种放松与休闲,于是,花钱买享受就变得理所当然了。传统年俗尽管包含了天文历法、民间信仰、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种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现在的年轻人不懂得其中的含义,而且觉得礼节太多,不自由,因而选择了放弃。
原因二:
多元文化导致民俗传承出现断裂
春节其实是由古代的丰收祭祀活动演变而来。在古代人的心目中,过年是一个新旧时间更替的过程,一个由紧张到放松、由严肃到喜悦的过程。年前担心旧的不去,所以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驱赶,并设定了许多禁忌,小心防备。防备的主要方式就是家族的老小团聚,用集体的力量抗拒威胁,爆竹、火、红色门联等起初都有巫术的意义。年后则是庆祝新生,互相祝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民俗也产生了变异。过去写春联是因为不写就没有可贴的,缺少喜庆的气氛;现在不一样了,每年的年货市场上各种春联比比皆是。除一些书法爱好者外,现在很少有人手写春联了,花三五块钱就可以到超市里买到一副。过去人们打着灯笼挨家挨户拜年,现在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就可以了。电话、手机短信,把上门拜年的程序给省了;电视、网络里的娱乐节目,把与家人拉家常的时间占据了;进口大片、游戏等外来文化的冲击,把那种成群结
队走出家门去看舞狮子、耍龙灯、赶庙会等传统民俗变成了儿时的记忆。人们过春节就像应付一项工作,越来越快,越来越简单。传统民俗文化的缺失,使得人们转而追求吃喝、金钱享乐。
原因三:
“大家庭”变“小家庭”失去了气氛
“以前过年时,不少家庭是五世同堂、四世同堂,至少也是三世同堂,一大家子十几口甚至几十口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拜会团圆非常热闹。但现在的家庭趋于小型化,三口之家过年肯定不如以前热闹。”有专家认为,家庭小型化也使过年的气氛减了不少。比如农村人口的流动,很多农民工过了初七就出门打工,大家族变成了一个个的小家庭,城市也是这样。
儿孙们不回家了,过去的传统也就丢的丢,忘的忘。腊月二十四不扫尘了;二十五不磨豆腐了;开到家门口的超市让年前置办年货的日子显得多余;没了过去那样成群结队往家赶的威风与气势,也就享受不到那种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体会不到一点儿热闹的气氛。没有了“大家庭”的年味儿,就失去了精神寄托,只能在物质和金钱方面寻找新的寄托。
记者访谈
春节民俗文化,我们的精神家园
过去的春节,在我们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如今的春节又该如何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衔接起来呢?
湖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华民族源流史学家何光岳说:我国春节民俗包含着许多传统伦理道德和宝贵的民间文化基因。像拜年、守岁等春节民俗活动,既有传统的家族观念思想,又有大的社会环境制约的理念,它们能产生无形的凝聚力和约束力,引导人们维护和坚守传统伦理道德,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比如邻里之间曾经产生的隔阂与误会,往往会在相互登门拜年中得到化解;拜年时一个打躬作揖的动作、一声温馨的祝福,也会使尊老敬老、团结友爱精神深入人心。这些传统,应该予以继承和发扬。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飞逝的光阴展开别具一格的琴谱,握住金碧辉煌的画笔别出心裁地谱写新一年的绚彩华章。和煦的春风送来祝福与希望,手捧小学冲刺阶段的接力棒,簇拥着金虎闹春慈祥老人姗姗的脚步,仿佛置身于春意盎然的天堂。金虎闹春,龙腾虎跃,清新爽朗的迎来新希望,“最美不过今宵”,除夕夜全家吃饺子比赛的记忆一直荡漾在心房。
新年的钟声犀利而又回味悠长的敲响,一家人就都如嗷嗷待哺的小鸟,飞也似的扑到年夜饭桌上,大家都如释重负般的享受着久违的闲暇。刚刚在滚烫滚烫的热水中畅游一番的饺子慢腾腾地爬出了锅,香飘万里预示着我们家要继往开来的蒸蒸日上。或许在这样庄重的场合总少不了父母和蔼、慈祥的形式主义,我肯定要按部就班的在明晃晃的电灯下振振有词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一副自信满满、众说纷纭的样子,倒也真能口若悬河,不论是入木三分还是漫无边际,都能响起期待已久的掌声。“仪式结束”,就意味着要沉甸甸地祭我们的“五脏庙”了。
“无心插柳柳成荫”,先前低调许久的我竟也耐不住性子地与父母比赛吃钱,尽管结果是我屡战屡败。竞争最激烈的要数吃名副其实的饺子了。五口人面前缺一不可地摆上一盘儿热腾腾的饺子,大家都司空见惯地比划着妙趣横生的准备动作:体态较笨拙的爸爸蹲起马步来倒像个刚刚降生的小老虎,稍不留神就会摔得人仰马翻;妈妈与爷爷都身轻如燕,打上了一套紫气东来的太极拳,虽说是业余爱好者,但都打得有模有样;奶奶虽然上了年纪,但老当益壮,她故弄玄虚的只是松松筋骨,暗中窥视的是成竹在胸,在位子上处之泰然的是我。比赛开始了,我迅速拿起筷子,如饥似渴的在盘子里倒上蒜瓣和酱油,可能在其他四位手忙脚乱、热火朝天的对手当中,只有我最有绅士风度了。
盘中熙熙攘攘的饺子马上就要举白旗投降了,我这样想着。二话不说,势如破竹的在飞进我的口腔里的饺子军队形成有力的洪涛,再看看盘中的饺子已经沦陷了半壁江山,我暗暗得意。妈妈还是本着细水长流的观念进行着细嚼慢咽,在这样竞争激烈的比赛中也只有她才能保持如此的乐观。
再看看爸爸,慌乱的手差点没把自己所剩无几的蘸料打翻,汤汤水水溅湿了衣服也顾不上擦干,他眼睛死死的盯住那一盘白白胖胖的饺子,双腿似乎在兴奋的加油助威,在桌底尽情的跳着踢踏舞,上身随着吃饺子的韵律上蹿下跳,真不知道他是在比赛吃饺子还是在参加百米赛跑。回身看看爷爷奶奶,落落大方的为断断续续的饺子送行。每一个人都在为荣誉而战,但每个人似乎都想组成一个摇滚乐团。
比赛结束,最终是妈妈实现了大翻盘,在我们疲惫不堪的时候她把握住机会,成功登顶……
“春回大地,福满人间”,愿我们在从容中收获硕果累累的新年,让美好的回忆同我们一起续写崭新的诗篇。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2
过年,需要在老家才有味道。
被烟子熏了一年的漆黑的墙面上,贴年画,“年年有鱼”画中抱着红鲤鱼的大胖娃娃,“榴生百子”画里鲜艳欲滴的榴籽,“松鹤延年”画面那孤傲冷峻的仙鹤和虬蟠如盖的古松,看一年都喜欢。
被日晒风侵了一年的发黄的门面上,贴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的门联,怀抱双锏的秦叔宝和金鞭的尉迟恭画像的门神,看一年都不厌。
即便是孩子们放鞭炮,也不觉着心烦,忽远忽近的炮竹声反而平添醇厚浓烈的年味气息。
如期而至的年,像花儿一样,绽放在所有人的心里,不论孩子、游子,还是孤儿,如恋巢的候鸟,都会在年前向着家的方向纷纷归来。
过年了,家中老人健在的,都是幸福着的;家里孩童多的,也都是喜庆和热闹着的。
除夕夜,像一棵茁壮茂盛的大树,树的根部,就如长幼同堂团聚的家。大树下,全家老小团团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边,吃着全家老小一年来的家长里短,吃着团圆年的美满与自在,吃着久别重逢的幸福,也吃着来年生活的无限憧憬。
除夕夜守岁,守着老家流缓的云,低语的风;守着朴素、善良的人情世故,也守着古老风俗和祖辈留下的融于血脉的文化。
老家,于我而言,过年时节如候鸟般回去,只是忙碌了一年短暂栖息的安慰。掐着指头算,我也有好多年没能回老家过年了。
老家,亦如一盆兰草,散发着淡雅香,萦绕在心头,弥在梦里。自己越是小心翼翼地呵护,越是害怕触摸;越是想捧在手心里,就越担心捧在手心就化了。
时间如山间溪水,吹着口哨,欢快地流着,淌着,自己没日没月地瞎忙活,也不知在忙些什么。有时也想歇一下脚,也想洒脱一点,悠悠闲闲地混些日子,然琐碎的事情像烟灰缸里的烟蒂,也像桌上的蒙尘一样,越积越多。
打离农村老家进城二十多年,岁月业已把时光的幕布轻轻掀开,自己年少时那如梦的双眸便逝去了天真,蓄满了深沉;岁月那把年华的刻刀缓缓的,不动声色的割着,划着,自己原本光洁的额头便抹去了稚嫩,倾注了成熟。
我对于荏苒的光阴常起一种流连眷念的感觉,结果常令我自觉地和故意地一心想念着老家年味的那特殊甜美的时光,自己的人生便有了重重叠叠的记录和回忆,时至今日,那些甜美的时光还是活现脑中,依稀如旧。
梦里梦外,满是父母磨豆腐时的那碗清甜可口的豆花,满是父母煮甜白酒时的那团清香松软的糯米饭,满是父母炒蚕豆时的那碟酥脆破肚的蚕豆,满是街坊邻居家杀猪时的那钵浓香满溢的猪杂。
如今,自己每天都被时间的车轮推着,如山中老翁,混着“山中无甲子”的时日,直至耳畔忽然响起调皮孩童燃放的第一声爆竹,方意识到,年的脚步声近了。
阵阵炮竹声响,让寒了一冬的自己听到了大地的心跳。孩童们脸上漾溢着纯真的笑容,那一双双水灵无邪的眼神承载着千百年来的古风,让年的味儿穿越了时空,穿透了风雨。
过去缺钱,日子再不快活,过年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如今,即便是有钱,多少钱都不够花,但能和家人在一起,便成了自己最为奢侈的一件事情。
有人说过,父母在,过年回家,自己是孩子;父母在,过年不回家,自己是游子。失去父母,即便是过年回家,在哪,自己都是孤儿。
过年回到父母的身边,家完整了,人踏实了,心也安定了。父母就如旺了一季寒冬的那盆火,过年回家,就是为烤火来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3
小时候的春节,是温馨的,是淘气的。结束了大半年的学业,与其是说对寒假是期盼,不如是说对春节的渴望.
腊月二十之后,过年的气氛便渲染了我们。我和哥哥们每天跟在大人的身后,贴春联,挂福字,包饺子等一系列过年习俗的准备。腊月二十四,家里人就要开始扫尘了,我和妹妹也准备过来帮忙。扫尘,扫尘,寓意着辞旧迎新,也是把一年的倒霉事和晦气统统扫出家门的意思。等我和妹妹武装完毕,扫尘行动就开始了。我们先把屋里的桌子椅子和一些小物品都搬到了外面去,用扫把将屋顶上的灰,蜘蛛网都扫下来,不过,在扫之前,一定要把床上啊,桌子上啊等地方铺上一层布,不然会到处都是灰哟。扫尘行动结束后,我和妹妹身上都成了泥娃娃,还出了一身汗呢。不过累归累,看到那干净美丽的房间,心里还是挺开心的,挺高兴的。累,真值。
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重,原来是大年三十来了。当天上的许愿灯越来越多,当天上的烟花越来越绚丽多彩,当桌上的菜香越来越浓郁,除夕夜守岁就要开始了。第一个节目当然是做年夜饭了。煎,炸,炒,蒸,一道道工序在厨房里忙开了。老妈做的饭菜那叫一个倍香儿,弄得我和妹妹的口水都“飞流直下三千尺”了。还有妈妈每年都会给我做碗肉,这碗肉一般是由五花肉做成的,每次做碗肉前,妈妈都要细细地挑选那些五花三层的肉块,将肉块切成一块块的,放在清水中煮熟,捞出放凉在肉皮上抹上蜂蜜后放进沸腾的油锅内炸,这一炸,肉皮变黄变酥,颜人。肉炸好放凉后,再切成各种形状的。放在碗中,再在碗内放上葱丝、姜丝、,浇上一点肉汤,放在电饭锅内一蒸,别提有多香了。
吃过年夜饭后,就进行第二个节目了,看春晚我们一家人准时的坐在了电视机前,看起了春晚。今年的马年春晚,还挺精彩的。我最喜欢的黄渤演唱的《我的要求不算高》,这首歌曲,每句歌词都写出了老百姓的心声,虽然很简单,但是,也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创造。当黄渤演唱完,老爸老妈都纷纷叫好,而年龄小的妹妹,虽然听不懂,但是,黄渤的卖力演唱,还有歌曲的轻快旋律,也给妹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一首歌曲是大张伟的《倍儿爽》,这首歌曲有摇滚的元素,节奏也很嗨,当我和妹妹听到时,全身立马进入都了歌曲里面,也蹦也跳的,特别嗨。这首歌曲也将春晚推进了一个新的。还有好多的节目,也都让我们记忆犹新,也给了我们一个年味十足的春晚。
当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时,那一飞冲天的烟花也在天上绽放了它最美的时刻。过年了!一年最美的时候,就在现在了。也期待最美的明年春节。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4
集市是指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的长寿塬,至今仍然保留着这样的原始商品交易。集会就在镇上,当地人将这种活动称之为“上会”“赶集”。适逢春节,这种赶集活动便成了“逛年会”。
在我儿时的印象里,小镇是个繁华热闹的地方。那种特殊的情感,是久居都市的人们无法体会的。无论身在何处,心里总会惦记那种场景。小时候,每逢集会,母亲总会拉着我和妹妹的小手,在小镇里给我们买新衣服,还有很多好吃的东西。
每逢春节回老家,我总喜欢在小镇的街道里逛逛,记忆中的场景和多年以后的归来之感,总是会让我感到踏实而美妙。街头的叫卖、热闹的场景、欢乐的人群,甚至是任何一处画面,都会有温馨之感。如同沋河淙淙的细流声在心底流淌,一直流进我的心灵深处。家乡的年味总会让人诗意盎然!
集会已经成为渭南长寿塬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长寿塬许多的年轻人都将奋斗的脚步,迈进了城市。城市的天空下,商品交易活动相对便利,但是长寿塬的“逛年会”,在每个塬上人的心里,是无法替代的。因为,塬上人实在、朴实,从不弄虚作假,在镇上买东西经济实惠,图个放心。
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怀。家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内心最踏实安定的地方。那种归属感和自豪感尤为强烈。或许是基于这种情怀,所以才无法忘却。
往往越是久别,那种情怀就更加明显。我喜欢听家乡的方言,集会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嘈杂的声音有时候都会是一种享受。某一刻,你会突然间发觉:方言就是身份的通行证。说几句方言跟老乡问好,真亲切!乡音乡情,心领神会,美妙至极。
对于长期在外的人来说,每年过年回家经过小镇,若能够在热闹的集市上吃几个油糕,来一笼包子,或是咥几根麻糖,邂逅那久违的甜美,家乡的味道便会弥漫开来。偶尔跟身边的朋友聊天,朋友说:“现在已经没有年味了,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我不那样认为,在我的内心深处,小镇的年味是无法复制的,是独有的,那才叫真正的年味。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5
过年是中国人心中最为重要的事。不管路途有多遥远,总是要回家过年。年,是中国人打不开的心结。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春节的准备工作总是繁忙的,但所有人都会说值得。除夕的时候就更忙了——贴窗花,贴春联,放鞭炮,忙得不亦乐乎。
记忆中过年的时候,年夜饭总是不可或缺。在每个除夕夜,那一大桌子丰盛到无法控制住自己的饭菜,总是勾引着我的心。香煎大肘子、爆炒银丝木耳……特别是蒸的萝卜丝馒头,那缕缕清香令我垂涎欲滴。不管是传统的碗,还是各种怪诞的“黑暗料理”,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传达着节日的喜庆。
不管你有多留恋年夜饭的美食,吃完饭就应该看春节联欢晚会了。神出鬼没的魔术总能做到天衣无缝;令人捧腹的相声、小品更是笑点迭出;沁人心脾的歌唱让人恍若仙境;铿锵有力的武术让人感受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每每看完,都是深夜,但鞭炮之声不绝于耳。使人感受到浓郁的新年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