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读红色经典有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经典好书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孩子的变化确实令人振奋:
我的孩子学习习惯不太好,上课好动坐不住,一回家不是吃零食就是看电视,说还不听。听了老师的建议,我每天都与孩子一起读书,我们读的内容很多,像弟子规、古诗,还有一些经典童话故事。刚开始时孩子是极不情愿,后来居然能主动喊我一起朗读。我们每天诵读时间最多就是半小时。现在我忙碌的时候,他能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校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现在不用我督促,回家就知道看书了,有时还把邻居小朋友叫来听他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知识多了,眼界自然也就宽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情感是一种巨大的驱动力量,它能推动认识转化为行为,发展为信念意志。而意志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促使行为顽强地坚持下去。
二、回望 :教师的反思
参与诵读的学生变化之大值得我们去深思:几年以来,学校一直强调振兴阅读,开展面之广,声音之响,动静之大,效果却不是很明显。原因何在?值得我们去反思
1.教师的引导不够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现实往往是开头热,教师是对学生提出了要求,但学生领悟得怎么样,做得怎么样,通常不会花过多的心思去指导。因此,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教师学生通常只是应付差事,认为无所谓,缺乏系统的针对性指导。反观经典诵读社团,有指导,有执行,有监督,知之行之,好习惯便一点一滴累积。
2.缺乏系统的经典诵读内容
学生诵读的书籍,虽然有推荐,但都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仔细推敲过,各年级推荐各年级的,在内容体例上缺乏系统性,具有随意性和不完整性。各个班级的学生每天诵读的内容很多,但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的,所以其中的很多内容谈不上经典,甚至存在垃圾读物。反观经典诵读,分析学生的问题所在,再根据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书籍,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经典诵读的方法死板
“小朋友,跟我念”是王财贵教授提出孩子诵读经典的六字真言。在诵读国学经典的时候,采用的就是这个办法。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们有点坐不住,觉得有点无聊没意思。中高年级就是自己读自己背,国学经典难理解,一个人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
三、反思:科学诵读的对策
1.科学选择经典诵读内容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选择一些孩子能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的材料,诵读量不要太多。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要,每个年级可以规定必读内容和选读内容,第一学段主要侧重品行教养教育,在识字的基础上进行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第二学段是品德提升教育,在诵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观念;第三学段是内涵修养教育,从情意角度入手诵读,有一个自我完善的教育。
2.遵循经典诵读教育的原则
兴趣性原则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我们要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诵读:故事性强的或字数少的、朗朗上口的,这样实施起来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阶段性原则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阅读水平理解水平不同,每个阶段选择不同的诵读内容,低年级段主要进行品行教养教育,中年级段进行品德提升教育,高年级段进行内涵修养教育。
知行合一原则 读书之余,要对孩子疑惑的地方及时进行启发,适当解释。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还要学着去实践,知之行之。诵读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要遵循“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原则。
持之以恒原则 诵读要坚持不懈,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俗话说得好:“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只有长期诵读,才会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效果。
3.采用灵活多样的诵读方法
孩子通过经典诵读,能够掌握它的一两点精华,就很有意义了;在时间安排上,不要过多过长,要用比较轻松、活泼、有趣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富有灵活性。
讲读。这主要针对低年级的孩子,他们识字少,理解能力不高,在学习有的内容之前,先以故事的形式讲给他们听听,先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然后再进行诵读强化,印象就会比较深刻。
诵读。每天学生都有晨读课,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所学反复诵读,加强记忆。诵读的同时,就像在放电影,一个个榜样身体力行,在你眼前浮现,教你如何做人,教你其中的道理。
吟诵。这需要一定的情境,遇到某种情况,有感而发,情不自禁地吟诵。如看到有的人喝醉了就躺在那儿不省人事,有的孩子就张口就来: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醉为丑。
助读(多媒体助读)。通过播放音乐或视频,朗读者随着画面的变换或音乐朗读,增强感染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诵读形式多样化,在愉悦中提高学生素质
(1)课外的自主诵读
孩子自主阅读老师推荐的读物, 同时提倡亲子诵读,每天家长和孩子在家共同阅读时间不低于15分钟。
(2)游戏中的经典诵读
孩子们喜欢玩拍手游戏和跳皮筋,我们就把三字经和弟子规作为他们的游戏用语,进行冲关。这样孩子在玩游戏的同时,也能巩固自己的所读内容,寓读于乐。
(3)设定主题的经典诵读
设定一定的主题,吸引孩子的眼球。每年三八节来临,设定“母爱作品主题诵读”,教育孩子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懂得孝顺父母;针对建党九十周年,特设定“诵读红色经典”月,走近历史人物,了解中国革命史,感受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关键词:齐美尔时尚;阶层区分;时尚的哲学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35-03
一、时尚产生的背景
无可否认时尚活动首先从巫术开始,巫术表现身体,随即出现的是身体时尚,如在狩猎巫术中,人们对于动物及其动作以及人的狩猎动作的模仿,出现的原始绘画和原始舞蹈,都是具有审美意义的活动,都是时尚活动的萌芽,虽然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何为时尚,但时尚现象已经发展。到宗教时代出现了精神时尚,信仰被大肆追逐。随着工业化发展,当下我们进入一个身体时尚与精神时尚共存的社会,人们不断用追求时尚来刷新存在。
二、齐美尔时尚的内容
(一)时尚的定义
时尚是一个难以定义的词,它看似包容万象但又并非无所不包,它变幻莫测但又并非难以捉摸。人的出现才有了时尚的兴起,时尚乃是人的时尚。时尚是生命的一种形式,一种外在的形式。生命无时无刻不再寻找一个合适的形式表现自己,生命的进化也是在抛弃旧形式创建新形式的过程中完成的。在齐美尔理论中,生命与形式相互关联相互运动。他主张尊重生命,通过不断改变形式使其不断发展。时尚的应运而生为生命的进化提供了模板,时尚塑造着人类。对于时尚的定义取其关键也就是生活方式的变迁。
(二)时尚的形成机制
1.形成的原因
阶级区分的思想在13世纪就已表现出来,如在古埃及,只有上流社会的人才被允许穿凉鞋,希腊人和罗马人都有法律规定什么阶级穿什么阶级的衣服。齐美尔认为时尚作为阶级分野的产物,正是满足了群体归属与建构身份认同。
时尚为追求时尚者提供了一种外在保护,他们通过模仿来达到时尚,这种模仿既可以不需付出努力去创造就可以轻易进入时尚行列,又可以使他不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减轻了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感。模仿并不是随意选择一个对象便是时尚的对象。模仿者通常选择比自己优越的人,他们急需同自己所处的阶层分离,又想进入较高层,试图抹灭阶层之间的外在差异。货币经济与生产的专门化在抹平个性的同时为时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个人的独特性在客观世界中被隐藏,时尚正因此弥补了个性缺失的遗憾。透过时尚,个体性得到诠释,这种诠释是在社会行为的普遍盛行的情况下执行的,无论表现形式如何的夸张甚至荒诞,都可以被保护,并不显得突兀,这就是时尚的魅力所在,统合与分化的需要正是社会性与个体性的有机统一。
2.形成的主体
齐美尔认为较低社会阶层与最高社会阶层都难以启动时尚,较低社会阶层一方面没有启动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即使有物质基础他们的创造力承担不起不断变化的时尚发生的条件,他们习惯于通过模仿达到时尚。最高社会阶层往往都是保守的人,他们已取得的权利不希望再有变动,时尚是最赋予变化的一种形式,这种变化会在某种程度上会改变已有的社会秩序,他们害怕失去原有的社会地位,因此不会轻易触动时尚,只不过期待变化罢了。中产阶级是时尚的主力军,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易变性,他们不是政权中的领导者,他们有极大的创造热情,唯独通过时尚他们的不安分才得以释放,他们才能与别人区分开来实现个人身份的建构。一旦时尚大规模流行开,较高阶层决不会对此置之不理,他们会继续创造出新的时尚,时尚就是以这种“旋转木马”的方式存在着。
布鲁默肯定了齐美尔时尚理论中的“权威的重要性”,但是指出它仅是对17、18世纪时尚现象的解读,对于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是不适用的,时尚更多的是“集体选择的”结果。为什么在巴黎时尚T台秀中并非所有的高级服装设计师的产品都能创造轰动,而是仅有的几款才能特别引人注目,这就是因为大众的审美品味的集体选择。
不可否认布鲁默的“集体选择”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千变万化的世界中,形形的产品玲琅满目,如果没有集体选择的某些时尚,大众则会变为一种盲目、混乱的状态,时尚限制了变化的范围,规范了秩序。但对于时尚的形成,在这多元化的视阈中,只有一个标准的观念已经被打破,时尚不再局限于顶端的时尚中心如巴黎、伦敦,它开始放眼小型时尚领域,吸纳工业化时尚与街头时尚。
3.形成的条件
建构时尚必须是统合与分化并存,一方的缺失,时尚将无法完成。时尚通过统合与分化满足了个体融入时尚圈,又使得他们与普通大众区别开来。仅是个人的时尚则不能称其为时尚,只能认为是他专有的特立独行。同样,所有生活方式的一致也并不是时尚,这并没有存在与众不同。大约1390年代的佛罗伦萨,男人们求得分化的欲望过于强烈,他们急需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把自己推向时代的浪潮,在那里统合的需要是不存在的,男士服装也没有形成时尚。另有报告指出,威尼斯的法律要求其贵族阶层统一穿着黑色服装,通过穿着便可以得知身份,和其他阶层的区别是如此明显,并不需要其他的时尚来建构身份,这里也没有时尚。
4.形成特点
(1)人为性
时尚作为生活方式的变迁,就必然要有人的参与,体现人的本质力量。无论是米兰、纽约、巴黎、伦敦等时尚中心所产生出来的时尚,还是小地方兴起的时尚,它们都具有人为性,它虽然在形成过程中会借鉴动物或植物的一些图案,但是没有人的创造、模仿时尚便无法形成。在时尚的传播中,正是人为的借助媒体、杂志、报纸、电视等作用,时尚才可以加速扩散,在更广的范围内产生更大的影响,也正是它们的作用,才不断刺激时尚的循环。
(2)新颖性
时尚只和变化有关,它总是在寻求新的形式表现自己。它把个人行为变为普遍模仿的既定样板,这必然要求它有着非常跳跃的丰富内容,因为一旦被模仿,这时的时尚已然变为旧时尚。无论较高阶层还是较低阶层的人,都想竭力表达自己的个性,他们不在乎时尚是怎样变化的,只要是新的就足以使他们有和别人区别开的优越感。它的新颖性是和当下流行想比较而言的,它也不是一定要涉及新事物,在于人们对它的认知、认可,比如在某一时期不戴帽子成为一种时尚。
(3)时限性
时尚总是兴起于部分人群,其他人都在接受它的路上,它一旦被广泛采用,就不再具有独特性,不再有区分的优越感。它的发展壮大正是它的消亡,“时尚的问题不是存在(being)的问题,而在于它同时是存在与非存在(non-being),它总是处于过去与将来的分水岭上,结果,至少在它最的时候,想比于其他的现象,它带给我们更强烈的现在感。”它的瞬间性带动了生产,制造了消费者。
5.形成途径
(1)反对经典又借鉴经典
作为经典,作为崇高旨趣的提炼,它有着内在的稳定性,经典雕塑的特点就在于整体性中表现出来的贯穿于每个部分的精神与生命感的统一,这种整体性是和谐与稳定的,这使得生活中的变化因素也不会打乱它的形成。时尚更倾向于关注易于变化、表现奇怪的事物。巴洛克艺术作为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极力强调运动和变化,追求令人感到意外的、澎湃的如戏剧般的效果,这种形式正好与时尚的品味不谋而合。
在这种求新求变的时尚变迁中,全方位的变新是很难的,时尚也就转向以往的流行,借鉴旧时尚也并非一层不变的裸的拷贝,它必然会融入当下视野中的新元素,在与现代视阈的融合中,展现出的是一幅古今中外交汇的新画卷。范冰冰在近来戛纳电影节中穿的服饰:63届中的高贵皇色单肩抹胸长旗袍,64届中的以红色元素为主色调的仙鹤装配以露额高耸刘海造型,65届中身穿唐代仕女图旗袍,裙摆则是由四大美人经典故事作装饰。这些惊艳时尚造型是中国元素与世界元素、现代元素与古代元素的完美结合。时尚就是在反对旧时尚又在借鉴旧时尚的路中前行。
(2)反时尚也是造就时尚
“极端地追随时尚所获得的那种结合,其实反过来通过反对时尚也可以获得。有些人借他或她任何真正的个人资格得不到个性化的合理感觉,但当他或她有意地把自己扮成土里土气的人,在对社会样板的纯然否定中得到了那种感觉。”在一个群体内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保存个性,一是作为领导者,二是对立于它之外。拒绝时尚也是在关注时尚,只是以一种反姿态表现,如果摩登是一种流行,那么有意不摩登也是一种时尚。
三、时尚运行的机制
齐美尔时尚理论认为时尚的传播是由较高阶层产生随即被较低阶层模仿,在横向上各阶层的人想要在其阶层内脱颖而出,在纵向上他们不甘心始终沉寂在较低阶层,所以他们只有通过模仿较高阶层,向他们靠拢的方式,在外观上获得了个性和特殊性,争取抹平阶层差异,获得一种归属感。但是时尚的兴起也即是时尚的消亡,它的广泛流行必会导致其自身独特性的消失,时尚也就摇摆于它被普遍接受与因流行而丧失自身价值之间,它在期间显示出巨大魅力。时尚从不被个人满足,较高阶层积极的创造别样时尚,他们极其不想与下层有着同样的审美。但是领导者实际上也就是被领导者,布鲁默的“集体选择”很能补充这一点,公众品味有着相似的一致性,就连优秀的设计师们对于服装的选择也有着异口同声的默契,这就是每季的服装数不胜数,但就其流行也就是那么几款。“滴入理论”是有着其存在条件的,齐美尔不止一次的强调: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
加布里埃尔・德・塔尔德认为社会为上层模仿下层开辟了空间。时尚的传播也可以是自下而上的。套装(即西服套装)本为中产阶级服装,但上层社会并没有介意,他们随之模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人们求异的本性不会改变,民主化不等于平等化,商品的品牌符号价值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布尔迪厄认为客观社会关系的存在会影响人们的选择,这种选择非自由选择,经济因素的差异会让不同阶层在玛塔兰与普拉达之间做出选择,男士套装保罗・史密斯自然比伯特斯宁更有名。这种区别是符号性的并不在功能之中,在现代社会中商品被转变为符号。在两性性别越趋混淆的年代,时尚的传播不再局限于性别,服装不再是绝对的男女有别,阿玛尼打破阳刚与阴柔的界限,引领女装迈向中性风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尚在空间上的传播如时尚的产生一样并不存在绝对性。时尚的表现形式趋向多元化,简约、繁复、奢侈、保守、夸张、中性都可以成为时尚的内容。“高级时装”和街头时尚都可以成为大众的时尚标准,也就是说只要是时尚的,它就有被所有人接受的可能,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在斗争中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1〕齐美尔.时尚的哲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2〕拉斯・史文德森.时尚的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汤喜燕.布鲁默与西美尔的时尚观比较[J].史论空间,2012,(10):72―74.
〔5〕刘萍.齐美尔的现代性碎片[J].才智,2011,(12)166.
关键词:民族服饰元素 现代服装
检 索:.cn
Abstract :This essay through the view of ethnic aesthetic to analyze the spring of ethnic costume elements. From the style, color, pattern generalizes the Modern Clothing Design’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from the national element. Intend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spect of national costumes and explore the essence of the national costume elements. By this way, the national clothing will have a good development in the modern time.
Keywords :National Costume, Modern Dress
Internet :.cn
世界的经济一体化、文明的多元化出现后,引发了诸多领域的逐渐融合,在这个交融的过程中,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辨识已经失去了判断力和载体,“国际化”的审美和文化意识让我们忘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现代生活的彻底改变,让民族服饰文化失去了存在的基本土壤。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找出一条既能融入现代文明,又能保护和发展民族服饰文化的方式。服饰设计不仅仅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让已知的元素变成未知也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段。中国传统民族服饰艺术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再创造空间,当我们深入的理解和研究传统民族服饰时,不应该只是定义或者描述它,而是抽离出最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元素,将它打破并重组,创造性地运用到现代时尚服饰设计中,让它变的未知,并激起我们的新鲜感,从而深化对民族服饰的理解。设计具有民族风的服饰,就是将无限多样的思考和感知方式,有意识地运用在传统民族服饰的再创造和传播上。
毫无疑问,一个民族在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创造了文化属性,这种民族文化不仅是民族繁衍发展的根本,还是一个民族根和魂。中国服饰文化如何屹立在世界的舞台上,需要我们对民族元素归纳总结后进行打破重组,汲取民族元素的经典之处,再创造和发挥出具有现代感的服装。
一、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造型方面的汲取
服饰造型最突出最直观的表现方式就是外轮廓的形状,是服装整体效果的体现,同时,服装的时代感和造型风格的变化蕴含着深厚的社会风貌,一个时代的服装潮流通常在此体现出来。从造型形式感因素分析,值得提取发展的有几种方式。
(一)对称
在中国传统民族服饰造型中,往往通过塑造外轮廓线来传达服饰的神韵。中国古代的服装整体造型都是以十字型的大廓形作为基础造型,这种造型稳重大气。均衡感是一种视觉的平衡,画面的和谐,和审美的要求,需要和大众的内心以及观感相同步。这种形态体现在自然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树叶的经脉、花的分布分瓣、包括古代建筑中,都显露出对应完美的对称协调态势,稳重大气。民族服饰中的对称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绝对对称,另一个是相对对称。
绝对对称是指在服装款式上,有明显对称的划分服装的结构,比如一条垂直的门襟线,让服装视觉上呈现左右对等的感受,这种服装看起来中庸大气,端庄正式,非常庄重。相对对称则更多是一种视觉心理的均衡感受,虽然也是以中轴的门襟线为中心,但两边的布局并不相同,在视觉上追求富于变化的和谐,洋溢出自由、活泼、变化的效果。
这两种对称打破了传统意义的对称式风格, 具有活泼、优美、轻松的特点, 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
(二)变化
在服装设计中,变化和统一是寻找各部分之间的差异与联系,给人以生动活泼和秩序感。而服装中局部造型的体现形式又是变化最丰富的部分,局部的细节可以让服装的整体造型拥有强烈的冲击感,通过对面料质感和细节的改变,大大丰富了服装的效果,让造型变得突兀。这种变化需要统一于一个主题、一种风格,这样才能从局部到整体都形成有节奏感的多样统一的效果。
(三)比例
服饰的整体设计安排传达的是它的核心配比,所谓的配比关系好比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关系。在民族服饰上,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和谐比例的运用。通过利用服装的长短、大小、宽窄、粗细、厚薄等方式,组成和谐多变富有美感的服饰。我国云南省的傣族服饰,以比例美著称。傣族的姑娘不仅身材苗条,面容娇媚,服装还很有造型特点。西双版纳傣族女子的上衣为圆领窄袖衫,有大襟也有对襟。袖管又细又长,只能容纳一只胳膊,衫不仅紧紧包着身体,长度也刚及腰部,露出少许脊背,若隐若现。下身为桶形的长裙,长度到脚背。再用一条加工精细的银质腰带,让上衣和筒裙连接,合成完整的服饰。这种短衫长裙上窄下宽,让傣族女子显得婀娜多姿,身材曼妙,充分展现了女子的“三围”之美。我们可以汲取这种方式,将其适当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上,用比例分割服饰造型,不同的比例分割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可以获得丰富的款式变化和良好的视觉感受。
(四)层次
服装构造中的层次,要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服装局部形式的多层次;二是服饰的造型效果是由内部和外部组合而成的,内外的差距越大,视觉的冲击力越强,这样的差距就是服装设计中的层次感。层次与重复不同的是,重复是相似或相同的形式的重复排列;是而层次是用相似或者相同的形式一层一层的重叠,有明显的内外层次感,错落有致。局部形式的多层次效果,是指服装中个别部位的多层感。服装的内外多层的效果,是指服装的里层和外层共同组成服装的外观效果,里层外露,各层的边沿线不一定相同,从而使得服装体现出更丰富的变化。民族服装中,内、外两层甚至三四层的组合关系较多,有露出各层下摆、门襟的多层裙、多层衣打扮;也有裤子外穿裙子、裙子围腰、围腰外再加一层短围腰的打扮,真可谓层次丰富。
(五)折褶
民族服饰中折褶的构造方法多出现在裙子和披风上。服装下摆要求大,另一端又要与人体相符,所以采用折褶的手法。折褶分折子和碎褶两种,两种形式在民族服饰中都很常见。彝族的披风,有大折和小折之分。苗族、瑶族、彝族的多褶裙都是小褶,是先绣上图案或用染色染花处理好后,再进行抽褶的处理。
二、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色彩方面的汲取
少数民族服装造型里的重点有很多,其中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色彩。色彩这个元素为民族服饰增加了很多视觉效果,并且传达出浓厚的民族情感。民族服饰色彩用的最多的也是基本色的有蓝、黑、红、玫红、绿、黄,这些颜色明亮、纯正、古朴,视觉冲击力很强。虽然色彩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元素,但看似随手拈来和不很讲究的组合,往往给人一种独特的心理感受。
民族服饰的色彩呈现的方式虽然变化丰富但却有很稳定规律特征的。我们发现色彩的斑斓耀眼变化是靠巧妙搭配形成的。其中少数民族的服装色彩装饰常常以一种重复的方式在运用。虽然这种重复也许是刻意的、但却惊人的符合所谓设计规律。所有的变化几乎在不经意之间,随遇而安,但是却显得自然流畅,美丽温暖。我们在民族服饰色彩的组合中,很难发现中间色彩,色彩的纯度都很高。当这些色彩在黑底上出现变化时自然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以亮丽明艳强烈炫目的感觉。这些色彩的运用是一种集体的潜意识和长期民族文化转换的历史记忆,是一种民族遗传基因的形象化延续,是一种发自集体内心的心灵投射。我们不可能知道民族色彩的形成的最原始动因发生在什么时候,但我坚信,服饰色彩的逐步形成一定是从零散不规则逐渐统一形成一种集体的审美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有对自然崇拜和长期缓慢沟通的过程。这里既有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同时也是人们文化认知、图腾崇拜的结果。他们并存了实际生活功用和内在文化涵义,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探索、发现和研究的方向。所以,民族服装色彩是现代服装设计的色彩源泉,对民族服饰色彩的汲取需要和现代服饰的色彩流行趋势相结合,创造出现代耀眼的色彩。
三、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图案方面的汲取
少数民族的图案的最早出现也是源于宗教崇拜和历史记录作用。少数民族的图案装饰非常讲究,从结构、色彩、工艺等各方面都十分精致。民族服饰图案可以说是一个丰富的素材库,供现代设计师借鉴。
(一)直接运用法
直接运用法是让我们在完全充分的了解民族图案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之后,把民族图案直接运用在现代服装上,依据服装的款式,图案可以用一部分,也可以全部取用。另外在现代服装上运用民族图案要注意图案部位是否与整体颜色相协调,因为民族图案中有的图案适合放在领、袖口、下摆处作边饰,有的适合放在明显醒目的位置,总之一定要找准该图案在现代服装上最适合的位置。最后,直接运用民族图案时,要根据设计服装的整体颜色调整该图案的色彩,很可能有的适合目前设计的款式,但原色彩过于抢眼夺目,或者过于沉稳暗淡,不适合该款式或潮流,这时候就需保留图案的形式而调整色彩关系,让服饰中的款式或色彩相适宜。
(二)间接运用法
间接运用法是说在吸收理解图案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服装的神韵的一种引申运用。也就是在原始的色彩图案符号中寻找新的表达形式,比如把图案和色彩作为一种主要的符号,将图案简化或者做局部夸张变形处理,也可以进行打散重构。来源于原生态的素材,但是又与之相区别。既有时尚的感觉又有民族时尚风格的味道。
服装设计师对民族图案的运用一般采取夸张、提炼、变形和再造这四种方法,间接或再创造的使用民族图案。
1.夸张法
顾名思义,夸张也就是将图案的某个特点进行增强扩大,通过将原来图案作较大程度的变化而使其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方式常常会用在时装设计中,设计师会选用最打动他的某一方面进行艺术化的加强,放在服饰的某一个局部作为装饰。比如,中国的旗袍其中云头的图案是经典部分,我们可以将云头扩展至前胸或者后背,或者将精美复杂的滚,进行简化处理,简化成一条主题纹样放在领子、袖子、衣摆等地方。
2.提炼法
提炼法是考验设计师高度概括主要纹样的能力,它需要对主要部分进行取之,对次要部分进行省略简化,使原来的纹样不仅具有典型的特征,而且视觉冲击感更强。
3.变形法
变形的方法是让设计者凭借自己对民族图案的理解,发挥想象力而完全变化图案纹样或形状,不受任何图案色彩制约而把图案中最具有感染力的地方表现出来,为了充分发挥主观的感觉,可以尽量按比例把图案进行放大或缩小。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民族服饰上的图案,打破所有规则,把不属于服装图案放置的地方上放置图案。或把平时标准的尺寸大小,在时装设计的款式上面积扩张,重叠或做成有体积的立体效果,加强视觉。
4.再造法
民族服饰元素中装饰物的丰富多彩是民族服饰图案装饰的另一个闪光点。现代时尚的进程在不断加快,,服装配饰作为时装设计中的出彩之处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是画龙点睛之笔,影响着整个服饰的穿戴效果。在我国少数民族的装饰品中,可谓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从头到脚都有着饰品的装饰。有头饰、颈饰、胸饰、尾饰、背饰等等。用的材料也是种类繁多,有银、玉、珊瑚、贝壳、羽毛、竹片等等,装饰的华美甚至超越服装的美丽,现代服饰的设计师可以从这些材料中获取灵感,重新组合创造这些材料装饰,时尚的表现在现代服装中。
三、民族服饰的直接搭配的汲取
把民族服装的单件原型用来与时装搭配,也是一种把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时尚相结合的方法。混搭风格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中比较常见,如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各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与流行服饰的上下搭配、内外搭配的穿着方式比比皆是,或者是传统服装与配饰、化妆、发型的混合搭配。在大街上不难发现裹着头巾穿着牛仔裤的马来西亚女孩;或者是有点吉祥痣、戴着鼻环、手掌心印着黄色图案、全身穿着牛仔服的印度姑娘;旗袍与军旅风格的服装搭配,都形成了一种混搭风格,野性中带着东方的柔情。日本年轻人的街头服饰风格中也有民族传统服装与时装、时尚妆容的混搭现象。红色碎花短和服搭配红色小白花牛仔折子短裙,脚下是红色高筒棉袜和大头皮鞋,直意表达90后的着装观念。与时装的混搭,没有什么规则可言,可以按照着装者本人或者设计师的想法来决定,旨在追求一种反传统的风格。
总的说来,民族风格的现代服装设计虽经过许多设计师反复争论、切磋,但民族时尚风格的发展大方向是极其形式化的,民族元素的设计也不常运用,而民族文化的深层涵义以及时装设计里运用多民族的民族特点融合的设计却比较常见,让现代的时装设计变成具有生命力和存在价值的一种艺术品。设计服装的时候不仅要继承民族传统,同时又不能依葫芦画瓢、直接照搬照抄,应该合理的选取适当的经典元素、加入现代时尚的气息,使服装设计不流于表面而深入民族文化与民族风格的精髓,继承和发展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现代服装设计。
参考文献
1 胡乐勇.中国传统服饰与中国民族精神[J].装饰,2006,(2).
上世纪40年代初期,从上海来延安的丁玲陆续发表了几篇在后来引起争议的作品《三八节有感》、《我们需要杂文》、《在医院中》等,这些作品一方面被认为是文艺知识分子与左翼政治体制的“正面”冲突,另一方面也作为接受五四精神的知识分子/个人如何痛苦地转向“人民或党的文艺工作者”的心路历程。如《在医院中》讲述了一名助产医生陆萍本来要去“治病救人”,结果发现了许多“医院”自身的病症,这个故事非常恰当地呈现了知识分子/革命者在乡村“医院”中由医生逐步变成需要被医治的病人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主体的成长与“在医院中”作为心灵历练之旅有着密切的关系。我把这种身体的疾病作为一种左翼实践的困境,即陆萍为什么无法变成一个医生/革命者而需要以病人的身份来登场呢?
对“医院”的双重指认
《在医院中》是典型的五四时期以个人、知识分子为视角讲述的主体成长的故事。从《沙菲女士的日记》、《韦护》到《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都是以个人/主体的视角,穿越或经历某个空间,以实现成长、蜕变,在这个意义上,《在医院中》延续了丁玲早期作品的书写策略,不同的是,这次主体所经历的是告别“旧有的生活”,“由衷地”适应“新的生活”。《在医院中》是80年代以来丁玲作品中被重点解读的文本,尤其是黄子平从文学史、思想史的角度来解读其医学、文学、政治等话语生产的机制以及贺桂梅从自我转变的角度来解读丁玲由个人、知识分子转变为吻合“讲话”精神的主置,这些都把《在医院中》作为多个层面上的文化象征寓言。
与鲁迅《狂人日记》中被围观的遭遇相似,陆萍在“医院”中也处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之中,这种围观的目光来自于同事的“敌意的眼睛”(化验室的林莎)、“用着白种人看有色人种的眼光来看一切”(小儿科医生)、“每个人都用担心的,谨慎的眼睛来望她”(陕北妇女护工)、“她已经成为医院里小小的怪人,被大多数人用异样的眼睛看着”、“她竟常常被别人在背后指点,甚至躺在床上的病人,也听到一些风声,暗地里用研究的眼光来望她”。这种被凝视的状态,确实如同铁屋子里面的人们,“陆萍”如狂人般看到自己被围观。
这种被凝视的目光,来自于陆萍作为从外面(上海,受过医学教育)的身份,但是这显然又不是一间“万难轰毁”的铁屋子,因为医院作为现代性空间,与作为前现代的铁屋子有着深刻的区别,但为什么陆萍与狂人却处在相似的空间位置上呢?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医院”同“铁屋子”一样也是“吃人的”的压抑性的力量呢?这种空间隐喻的参照,说明陆萍的困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对现代性规划的反思、对体制与人的异化的批判,另一方面是对“医院”中“铁屋子”因素的批判。如果“铁屋子”指的是一种封建的残留,那么对这种残留的克服就是走向现代的逻辑。
从小说标题“在医院中”并不能确定陆萍究竟是“在医院中”做医生(治疗别人),还是“在医院中”养病(被别人治疗或自我治疗)。但陆萍看见医院“大大地嘘了一口气”:“多么幽静的养病的所在啊”,也就是说陆萍是以“病人”的心境来到医院的。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陆萍“在医院中”得病,不如说陆萍是带着疾病出场的。更具体地说,这种病患是她身上的“失望和颓废”,从小说开头的风景描述中已经可以感受到这种“失望”的情绪。这种与环境“格格不入”的状态使得陆萍无论处在何种空间之中都会感觉到异样,“当她一置身在空阔的窑中时,便感觉得在身体的四周,有一种怕人的冷气袭来,薄弱的,黄昏的阳光照在那黑的土墙上,浮着一层凄惨的寂寞的光,人就像处在一个幽暗的,却是半透明的那么一个世界,与现世脱离了似的。”
这种“脱节”的感觉,让陆萍深深地感觉到“旧有的神经衰弱症又来缠着她了,她每晚都失眠”。这种“旧有的神经衰弱症”与陆萍所身处的空间有关。
小说的最后,病中的陆萍被另一个“没有脚的害痢疾病的”病友所医治,不管陆萍有没有找到出路,她都坚信“新的生活虽要开始,然而还有新的荆棘。人是要经过千锤百炼而不消溶才能真真有用。人是在艰苦中成长”。这与其说是答案,不如说更是一种自我说服,这种说服工作,如同《伤逝》中新婚之后的涓生要面临“油盐酱醋”等日常生活的困扰。对于“那几个人”与“这些人”之间的对比,显然是作为管理者的新阶级/新官僚与人民之间的不协调,陆萍作为启蒙者与人民作为历史主体的叙述之间已经出现了裂隙。
混杂的或暧昧的空间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个性化课堂;策略;进步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191-01
在于2011年刚刚修订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就点明“教师必须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他们理解和倾听别人的思路,使他们有条理的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进而反思自己的思考,再从不同角度来进行拓展…”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小学数学课堂必须要为学生突出个性、发挥想象创造条件,主体地位也必须由学生来承担。打造个性化的数学课堂,已经成为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命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开展个性化教学,打造小学生个性化数学课堂的一些策略。
一、培养发散性思维,让课堂有思考
作为创造思维的核心内容,发散性思维方式必须从少儿阶段就有意识的去培养,我们要利用课堂上的一切条件让学生突破常规,对问题的解决要寻找多种解决办法,沿着不同的思路去深入思考,在此过程中便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就拿“百万内数的读法”问题给学生设置过类似的思维训练题目,“请同学们用2个0和3个6组成一个5位数,并使组成的数字符合下面的要求:读出两个零、读出一个零、和读不出零这个数字。很明显,这个题目虽然很小,但是很具有训练性,加之答案又是开放性的,小学生们具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在课堂上参与的热情高涨,当时几乎每个同学都在很短时间内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并且班里还有同学自发形成小组,利用课间时间把所有符合条件的数都累了出来,这小小的一例使笔者感觉到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夯实基础的同时,鼓励发散性、创新性的思维是多么重要。
二、激发兴趣,让课堂有活力
新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既有统一性,也有灵活性。想象,可以说是创新的前奏,在数学课堂上鼓励学生们大胆想象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对这一点更是深有感触。在“圆的认识 ”这一节常规教学中,当讲授完毕圆的画法后,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圆规坏了,怎么才能制造出圆呢?”一名坐在后排的同学立刻站起来拿起教室后面的脸盆说“老师可以沿着盆口画”,这令我兴奋不已。后来,我又提出“我们校园里要建造一个圆形的水池,如何画出这个圆”,小朋友们在前一题的激励下,都争先恐后想到了用绳子来完成。最后,我为了让同学们彻底展开想象的翅膀,又更加大胆的提出“如果我们这座城市要修建一条圆形的环城公路,你们每一个人都是工程师,那么你会怎么来完成这个任务?”这一次,同学们发现绳子、脸盆都不管用了,终于有一个同学小心翼翼的站起来说出了他的想法,在地图上先用圆规做圆,然后实地拆除障碍物,如果遇到了河流就相应的架起桥梁。这样精彩的回答是我作为老师都意想不到的,全班掌声雷动。我又一次的感概,如果我们的老师都能大胆出新,让学生的思维自由的驰骋,然后再加以引导解析,那么何种问题不能解决,何种创新意识不能培养。这些宝贵的教学实践深深的激励着我大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让数学的课堂真正充满生命力。
三、结合个性,让课堂会说话
在教育界有一个亘古不变的定理,那就是要因材施教。这主要是由于每一个被教育的对象都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个性的人,是有着很大差异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到这一点,要尽最大可能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来开展教学活动,才有可能实效课堂效率的提高。举例来讲,教师在进行分数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学具来进行学习。让学生自主性的挑选出很多的卡片,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一些卡片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完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问:黄色在卡片的总数里占到几分之几?红色占到几分之几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眼前的卡片进行计算,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最大化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精神,而且由于教师并没有对涂色的过程作出限制,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性进行涂色,从而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个性,他们也就乐于参与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去。同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教学效率自然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叶圣陶先生说“疑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独立思维大胆质疑,这永远是个性课堂的教学目标。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碰到的一些经典案例,开展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教育的方式不止这些,还可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开展情景教学、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激励评价制教学等等。
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教学一定要有逻辑性,一定要有清晰度和精炼度高的语言表达,能够把较为抽象和晦涩的数学语言转化为小学生们能够理解的数学语言,个性化的课堂特色便在于此。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课程都是难忘的,每一个课堂都是具有个性化的,从而,让知识在互动中产生,让智慧在个性化的教学中习得。
参考文献:
[1] 胥宝凤.基于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浅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