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采购风险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物资在经过验收入库以后就要支付货款,款项支付作为物资采购的后续工作,也是最容易产生会计风险的环节。企业支付物资款项一定要根据相关付款制度开展严格的审核、校对,确保无误方可进行付款操作。但因为部分企业本身就没有制定完整的款项支付程序,加之付款监督与控制机制不完善,所以极有可能发生因款项错付或漏付引发的会计风险。
二、防范企业物资采购会计风险的有效途径
1.提高物资采购预算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企业在开展物资采购预算的设计与编制时,首先要认真收集内部不同部门在未来某段时间内相对准确的物资需求数量及物资需求种类,确保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物资采购预算,防止占用资金而对资金使用效率造成影响。企业编制物资采购预算时,还要组织内部相关职能部门共同针对预算进行会审,确保初步编制的物资预算能够与基本需求相符,随后再仔细核对、修订,确保无误以后交由企业财会人员审核后再交由管理层审批后形成最终预算。
2.提升采购合同管理质量
首先,要想提升采购合同管理质量,就必须确保物资采购合同详细列明物资名称、物资数量、物资质量、物资价格、物资到货期限、物资支付方式、物资运输途径及最终违约责任等,只有全面细化合同的具体规定,才能有效避免遗漏而做到对因合同而产生的风险进行防范;其次,企业必须派遣专人来管理物资采购合同,只有专人负责合同管理才能确保物资采购合同的保存、分类、归结、信息整理及到期支付等工作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为企业防范会计风险提供基础保障;最后,企业对于尚未正式签约的采购合同,要尽可能详细地调查合作企业以确保物资合同的安全性,防范遭遇合同诈骗。
3.认真做好物资的验收入库工作
企业在物资验收入库工作时如果发现一些物资与采购合同中的明文规定有所差距,则一定要采取措施阻止质量、批号或价格有问题的物资入库,同时在第一时间内和供应商进行协商解决方案;同时要认真核对合同物资的交付情况,确保实际验收入库的物资与合同规定相符,并及时做好验收入库记录,确保日后发生疑问时有案可查;另外,对于无法入库的不合格物资同样进行详细记录,为日后与合同方协调解决提供现实依据。
4.确保采购结算无误,加强会计风险控制
企业在并购的前期阶段,主要是寻找并了解目标企业,为自身更好的发展寻找着力点。在这一阶段,由于企业对目标企业调查研究不充分,所获信息与真实信息有偏差,导致高估目标企业未来获利能力,进而导致并购失败。所以,企业在并购初期,应妥善处置以下几点风险。
1.1财务分析风险
企业在并购准备阶段,首先要对目标企业进行完善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对被收购方自身财务状况和财务实力的分析考察;二是判断被收购方利害相关者的财务状况及财务实力。通过具体分析,可知目标企业和收购方是否有互补优势是否可以为收购方获取超额利润,促进其提高核心竞争力。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1.1运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的营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是财务分析的核心。通过分析营运能力的各项指标,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企业资金运营周转的情况,企业对经济资源管理,运用效率的高低。了解被收购方资产有无虚增,应收账款是否可以收回,存货跌价准备是否足额计提等问题,防止因营运能力不足带来的风险。
1.1.2偿债能力分析。
对于长期偿债能力,主要考虑被收购方偿还债务本金及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合理确定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长期资产适合率。而对于短期偿债能力,通过考察目标企业应收账款及存货的质量应收账款及存货周转速度等因素对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影响,避免因资金闲置浪费和企业资源调配和不合理所造成的风险。
1.1.3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可以通过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来观察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盈利情况,同时计算出各时期盈利目标的完成情况,避免出现因盈利能力不足而导致财务亏损的情况。
1.2信息不对称风险
所谓信息不对称风险,就是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收购方与目标公司的股东和管理层的信息不相对应,出现了不对称的情况,直接影响了其并购活动的顺利开展。具体而言,信息不对称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缺乏对企业实际盈利情况的深入了解。
当前,尽管各企业每年均会按期披露财务报告,以便使外界及时了解其财务管理情况。但大量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表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企业要想顺利完成企业并购任务,实现预期目标,就必须深入了解目标公司的实际盈利情况,并多方了解其盈利渠道。
1.2.2对企业的资产质量认识不到位。
在实际并购中,为更好地了解对方的发展实力,收购方常常需要了解和掌握对方的资产质量。一般地,收购方通常会通过财务报表来分析企业的资产质量。但这种资产质量评价和认识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容易高估或低估对方的资产质量,引发信息不对称风险事故。
1.2.3对企业的或有事项不清楚。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经常会将一些本应公开的或有事项人为隐藏起来,以有效提高其利润率。这一做法无形中增大了收购方的收购风险。多数情况下,很多收购方都是在收购完成后才发现目标企业存在或有事项隐藏情况。因此,企业应通过系统调研来提升对目标企业的判断,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
1.3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收购决策环节的企业并购风险。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并购的目标行业选择不当。
这一并购失误在并购过程中出现几率较高。这种并购失误的产生原因为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内外资源情况了解不足。有些企业喜欢把朝阳产业作为并购的目标,却不了解所谓的朝阳,夕阳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赢利的角度考虑,赢利能力强的企业不一定有高的科技含量,一些高科技含量的企业也未必能赚到钱。所以企业需要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慎重选择并购行业。
1.3.2并购的时机选择不当。
一个企业选择并购的时间点不同,可能相应的成本也会相差很多。如果被收购方本身是一个有潜力的企业,但若并购时机选择不当,企业的投资往往也不能带来切实的回报。
1.3.3并购的路线选择不当。
并购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是高成本收购好公司,二是低成本收购差公司。选择前者,收购方要有能够挽留和鼓励被收购方优秀管理者的能力;选择后者,收购方可能会因不善管理而无法获得超额利益。因此,只有从战略源头上仔细计划并购路线,风险才可能降低。
2并购策略设计实施阶段
前期工作准备结束后,并购进入到具体实施环节。在这一阶段,企业应注重研究收购细节,例如:收购价格过高,预期收益可能低于收购成本;价格过低,收购可能没有意义;若并购方融资困难,则会引发企业财务危机,资金链条断裂等严重后果。所以,详细设计规划具体的实施方案对降低此阶段的各种风险有积极的作用。
2.1定价风险
收购公司的收购价格定位决定收购方是否有必要进行收购。所以当一家公司决定是否要对另一家公司进行收购决策时,首先要确定它所愿意支付的溢价水平,然后与可预测的增值额相比较。当收购所产生的增值额超过收购价格的溢价时,收购方的股东才能从中获益,收购才有价值。如果收购成本过高,那么收购失败的可能性越大。只有在细节上力求完美,回归战略,才能减少此过程的风险。
2.2融资风险
企业在整个并购过程中常因资金筹集方式不合理导致自身出现财务风险,即并购融资风险。目前,我国公司并购外部资金筹集的渠道很少,一是由于《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任何金融机构不得为股票交易提供贷款”所以企业无法通过银行贷款取得二级市场并购资金;二是由于企业债务发行审批严格且繁琐,还没有为公司并购发行债券的先例,三是由于股票发行实行制度审批制。所以企业在并购的执行阶段通常会导致自身的财务结构发生变化。企业需要改变融资渠道,不断加大金融创新,新的金融工具的衍生,组建专门从事公司并购业务的投资银行,为公司提供专业的并购融资服务和专业策划。目前,一些国际型大中企业为了减少并购环节中的现金支出,常会通过吸收合并的方式进行并购,成效显著。
2.3股权收购风险
首先,管理者在收购股权时,容易出现签约主体错误的问题。在股权收购时,股权出让方应是目标公司的股东,但在实际操作中,管理者有时会与非相关方签约,造成签约主体错误,由此导致的问题会构成协议在法律上全部无效。如果因此股权出让方后悔,不再出让股权,则收购方为收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经济上都会承受巨大的损失。其次,受让的股权有瑕疵。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如果股东出现经济纠纷或其他类型的法律问题,则其现有公司股权可能会被司法机关依法查封并冻结。一旦股权被冻结,则持有该部分股权的收购方就无法进行收购。最后,受让程序欠缺。法律规定,一方公司在出让股权时,另一方有优先购买权。因此,在收购公司合同,章程规定其他股东有优先受让权的情况下,未经其他股东声明放弃优先受让权,管理者收购股权行为无效。所以若收购股权的程序有所欠缺,将产生收购风险。
2.4产权收购风险
收购方通过收购非公司制企业的产权而实现对目标企业的控制。管理者在进行产权收购时,容易受到政府的干预,政府会向管理者布置购买企业的任务,并同企业签订收购合同,从而造成签约主体错误。在产权收购的过程中有可能因收购的产权权属不明确,未经有效确认等情况造成受让的产权有瑕疵。如果企业未经产权界定就直接收购企业,最终引发纠纷或造成收购无效则是不可避免的。另外,在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时,为了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在涉及相关资产转让时,必须经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评估立项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否则转让无效。同时,在收购国有企业完成后,应将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否则收购不成立。
2.5资产收购风险
资产收购产生的风险是指管理者收购原公司或企业的部分具有独立生产,经营功能的资产,如收购企业的某项机械设备。在进行收购时,企业常因以下两方面原因引发收购风险事故。其一是签约主体错误管理者收购企业资产时,签约主体必须是出让资产的公司或企业。但由于管理者在收购资产行为完成后,出让资产的公司或企业并未注销,只是将原公司或企业的实物性资产换成收购方支付的现金或其他实物性资产。因此,在收购方资产收购完毕进行经营后,管理者需和出让方的公司或企业签订资产出让合同。其二是受让资产有瑕疵目标企业可能因自身的需要而设定抵押,已经抵押的资产,其处分权受到限制,因此在抵押期间资产不得转让,如果收购方持有此类资产的话,会给公司带来相应的财务风险及损失。
3并购过渡整合阶段
并购完成后,企业往往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一系列的整合工作,例如文化整合、人力资源整合、资金技术整合等等。根据上文可知,由整合原因导致并购行为失败的比率为50%,远高于其他任何已知原因。而在各种整合行为中,财务整合尤为重要。只有双方在财务上协调一致,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体系,注重财务管理的作用,才能更好的实现协同效应。否则,财务整合的失败定会成为日后导致企业破产的导火索之一。财务整合风险是并购过渡整合阶段的主要风险。对于企业财务而言,并购本身需要大量的资金,并购决策会对企业资金规模和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若要整合成功,首先,并购方要具备一套有效的财务制度体系;其次,通过分析对方财务所提供的信息,更好的对目标企业实施有效控制,只有这样,企业才会获得超额的利益,实现其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并购的目的才能达到。
4结论
论文关键词:财务可持续增长并购风险资本决策现金流
一、财务可持续增长相关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RobertC.Higgims教授将公司可持续增长率定义为”在不需要耗尽财务资源情况下公司销售可能增长的最大比率”。根据前述可持续增长的含义,我们不妨作如下具体假设:
(1)公司资产随销售成正比例增
(2)净利润与销售额之比是一个常数
(3)公司股利政策既定
(4)资本结构既定
(5)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股数不变
那么,可持续增长率(SGR)=(不发行新股条件下)股东权益增长率=留存收益瑚初股东权益=留存收益期末股东权益一留存收益)z(留存收益瑚末股东权益)l一留存收益/期末股东权益)=[(净利/期末股东权益)×留存收益率H1一(净利/期末股东权益)×留存收益率]:
[(P×A×T)XRJ-q1一(pxAxT)×R]=ROExI(1一ROExR)
其中:P销售净利率;A资产周转率;T期末权益乘数;R留存收益率;ROE=PxAxT权益净利率上式清晰反映出可持续增长率与公司经营效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政策(留存收益、权益乘数)之间的依存关系可持续增长是一种特殊的动态平衡增长。企业自身积聚资金的能力成为支持可持续增长的”原动力”。从可持续增长模型和理论可知,影响企业可持续增长能力的关键是经营效率,其动力来自于经营活动创造的利润和现金流量,财务政策的选择对可持续增长率的影响取决于经营效率
二、基于财务增长理论的并购风险分析
一项完整的并购活动通常包括目标企业选择、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并购的可行性分析、并购资金的筹措、出价方式的确定以及并购后的整合,上述各环节中都可能产生风险。从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的角度来看,并购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投资效应风险
资本投资效应的风险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本投资成本风险,主要指并购成本,其中并购企业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对目标企业的估价问题;二是并购后并购企业的经营效率问题。
1.并购估价风险
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时间的预测。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因预测不当而不够准确,这就产生了并购公司的估价风险,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并购企业所用信息的质量,而信息的质量又从根本上取决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大小。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提交的审计报告水分较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够充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资产价值和赢利能力的判断难于做到非常准确。并购估价过高,势必造成并购企业经营收益降低,使企业增长缺乏权益基础,将影响到企业未来可持续增长的能力。对策为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并购企业应尽量避免恶意收购,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在此基础之上的估价较接近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
2.经营效率的风险
并购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是并购要考虑的第一要素,它要求对并购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测算,确定企业的资本成本和潜在的内含报酬率,运用各种资本预算标准对并购项目进行评价以确定最优投资方案,直接影响企业的未来的成长能力,是可持续增长的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驱动因素。
而并购对经营效率的影响可以分为有协同效应和没有协同效应两种情况:(1)不存在协同效应。如果并购公司的增长速度大于目标公司的增长速度,则并购除了满足规模的扩张以外,刺激目标公司潜在的增长能力成为并购的主要动因,如果并购公司的增长速度小于目标公司的增长速度,则并购的主要动因可解释为并购公司的规模扩张和效率扩张并举的意图。(2)存在并购协同效应。此时,并购除了能立即引发规模的增长以外,还因为协同效应带来资本的有效流动和资源合理配置,从根本上支持企业可持续增长能力,由于节约成本、资产重组和减少交易费用、提高规模效应等,企业额外产生一块收益,只要市场环境稳定,这块收益将按照可持续增长的原理以复利增值的规律支持企业的增长,亦即提高企业的财务可持续增长水平。
(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如果采用混合收购(换股加现金)的企业还要支付现金,他们首先应考虑的是资产的流动性,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的质量越高,变现能力就越高,企业越能迅速、顺利地获取收购资金。这同时也说明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从而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如果自有资金投入不多,企业必然采用举债的方式,通常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使得并购后的企业负债比率和长期负债都有大幅上升,资本的安全性降低。若并购方的融资能力较差,现金流量安排不当,则流动比率也会大幅下降,影响其短期偿债能力,给并购方带来资产流动性风险。由于资产流动性的影响可能引起资产周转率下降,同时影响到盈利能力,从前述可持续增长模型不难看出这些不利影响将会从根本上影响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能力的提高。对策为创建流动性资产组合,加强营运资金管理,降低流动性风险。
(三)现金流量的风险
并购的现金流量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是关系到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同时现金流量的充裕与否也是企业实现财务可持续增长的现实保证。这时可以选择资本成本相对较低的短期借款方式,但还本付息的负担较重,企业若届时安排不当,就会陷入财务危机。如果买方是为了长期持有目标公司,就要根据目标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持续经营的资金需用,来确定收购资金的具体筹集方式。并购企业应针对目标企业负债偿还期限的长短,维持正常的营运资金,使投资回收期与借款种类相配合,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尽管资本结构作为一种财务政策是影响财务可持续增长的次要因素,但是,在并购提高经营效率的基础上,合理的资本结构将有利于利用财务杠杆提高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的能力。
三、本文结论
(一)并购的财务风险从根本上是并购后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能力变化的风险,从财务可持续增长的角度分析具体包括:并购资本投资效应的风险,并购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和并购现金流量的风险。
论文关键词:分散采购;集中采购;风险;防范措施
论文摘 要:分散采购是政府采购的组织形式之一,其范围是除本级政府纳入集中采购目录以外的政府采购项目。财政部《2005年政府采购工作要点》中明确表示:“要在加强政府集中采购的同时,做好分散采购工作”。针对政府分散采购工作的潜在风险,提出进一步完善分散采购管理、防范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采购风险是指在采购过程中由于各种意外情况的出现,使采购的实施结果与预期的目标相偏离的程度和可能性。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它的性质决定其必然存在公平性、竞争性、廉洁、道德、诚信、采购质量以及制度执行与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风险,如何正确认识与有效防范政府采购中分散采购领域存在的风险,是政府采购提升整体水平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必然选择。
1 分散采购的潜在风险
分散采购风险涉及的领域应该说贯穿分散采购的整个过程,每一个环节稍有不慎,有可能制造风险,而一旦处理不规范将会进一步扩大风险的范围与等级,形成难以收拾的局面。目前逐渐显露出来的分散采购存在的风险表现在:
(1)采购价格与价值异化,价格与价值的背离而造成的潜在风险,采购机构也难以逃采购质量控制不力之罪,政府采购的形象将会蒙受损失是小事,但政府采购事业由此遭受的损失将是巨大的,对这种有损政府采购基石的风险,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2)采购公平性缺乏而导致的竞争风险,政府采购领域必须要保证供应商在平等的条件下公平竞争,而目前并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存在投诉的隐患。如信息不对称、招标信息公布不及时、发标书时间短、开标时间不符合要求、对供应商资质的歧视性要求、评分办法设置不合理等,都会导致供应商的不公平竞争。
(3)廉洁公道方面的道德风险以及人员素质风险。政府采购事业发展至今,行业内的职业道德建设并没有形成体系,大家基本上是依仗自己的觉悟与经验抵制着各方面的侵蚀,带有个体性质,可以说政府采购职业道德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难免对各种腐败行为的控制力度不够,存在职业道德问题,职业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2 加强对分散采购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
(1)加强对“分散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是贯彻实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要求。在《采购法》的第七条规定,“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由此可见,“分散采购”与集中采购一样,都是政府采购的一种重要操作形式,只不过它们之间的实施主体不同而已,因此,对“分散”采购的具体操作也必须要严格按照《采购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并同样要受到《采购法》的监督与管理,而不能将其看成是一种“自由”或“无序”式的采购;另外,在《采购法》的第八条还规定了实施政府采购的限额标准,明确规定,凡达到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的任何采购项目,均应实施政府采购,根据该项法律规定,凡在集中采购目录以外的、采购金额达到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任何采购项目, 即“分散”采购项目就都应实施政府采购,都同样要受到《政府采购法》的调整,而不能游离于《采购法》的管理与约束。
(2)加强对“分散采购”活动的监督与管理,是实现政府采购宗旨的基本要求。《政府采购法》第一条明确规定,实施政府采购,就是为了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等等,而“分散采购”不仅使用的是财政性资金,而且,从采购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来看,大多数地区的集中采购资金仅占其财政支出的3%10%之间,而大量的财政支出行为都是通过“分散采购”的形式实现的,虽然这些分散采购支出,存在着项目多、单项采购金额小、采购范围广等许多难以管理的特点,但,如果放松对其管理与监督,就不但达不到“全面”监管财政资金支出行为的目的,而且,还很容易会滋生出种种舞弊行为甚至于腐败问题,这就违背了政府采购的目的和宗旨,因此,加强对“分散采购”行为的监督管理不仅是政府采购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份,更是实现政府采购宗旨的基本要求,而一旦忽略了对“分散采购”工作的督查与指导,就会使政府采购工作出现了管理上盲区、监督上的真空。 "
3 加强分散采购监督管理的措施建议
针对“分散”采购活动中存在的种种不规范问题,必须建立切实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规范和约束,减少分散采购风险,以使分散采购行为更加规范有序、客观公正、廉洁高效。
(1)采购价格与价值相统一,能够有效的防止意想不到的采购风险,但作为一种机制建设,相关部门要出台操作方面的实施意见,进行明确规定。制定针对具体采购实务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定标原则,尤为关键。
(2)采取制度和法律规范控制采购风险。对供应商资格审查是政府采购投标活动的第一步,也是有效控制后期履约风险的强有力的手段。设立投标保证金制度,投标保证金设置的目的就是便于投标过程秩序的控制,防止供应商投标过程的撤标、弄虚作假、采取不正当手段骗取中标、中标后不能履行合同等采购风险。项目验收是政府采购风险防范的最后一道关口,来不得一丝一毫的差错,验收制度化建设是确保验收质量,减少采购质量风险的必然选择。
(3)规范采购程序,信息公开,程序公开。这是保持政府采购良好秩序的必要措施,能够保障政府采购公平合理,避免人为腐败行为的发生,使政府采购更加规范有序、客观公正、廉洁高效。公开透明是政府采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公开透明要求做到政府采购的法规和规章制度要公开、招标信息及中标或成交结果要公开、开标活动要公开、投诉处理结果或司法裁减决定等都要公开,使政府采购活动在完全透明的状态下运作,全面、广泛地接受监督。公正原则是为采购人与供应商之间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处于平等地位而确立的。公正原则要求政府采购要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对所有供应商一视同仁,不得有歧视条件和行为,任何单位或个人无权干预采购活动的正常开展。尤其是在评标活动中,要严格按照统一的评标标准评定中标或成交供应商,不得存在任何主观倾向。
(4)建立对采购人员监管制度,制定采购人员道德规范。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教育,使分散采购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廉洁自律、防腐拒变的意识,从源头上根除隐患、防患于未然。提高分散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由于集中采购人员要尽快地熟悉业务知识,明确工作内容及操作要点,避免因业务不熟,职责不清而造成管理不力的局面。
4 结论
无论集中采购还是分散采购,作为政府采购的两种执行模式,两者互有优势,可相互补充。但同作为一种政府采购行为,采购人或其委托的采购机构都必须遵循政府采购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按照《政府采购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组织实施采购活动,并自觉接受同级财政部门和有关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2]高地.政府集中采购工作的风险与防范[J].黑龙江金融.2006,(10).
[3]岳永生.集中采购在发展中规范[J]. 新疆金融.2004,(04).
论文关键词:内部控制,代建制模式,政府工程管理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经营风险也随之逐步加大,因此控制和防范经营风险成了企业目标实现的关键,内部控制就是企业控制和防范风险的一道防火墙。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代建制模式下的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并且迅速发展壮大,同时政府工程项目暴露出许多弊端:像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管理经验积累不足、管理成本相对较高、政府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等,这就很容易造成政府投资工程项目超投资、超标准、超工期等现象,也容易给各方提供牟利的空间。因此越来越多的政府工程管理企业开始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优化企业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和防范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代建制模式下的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与探索,我国政府开始逐步采取“代建制”模式管理学论文,实现了“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的适度分离,从而有效控制使用单位无限制的扩大项目建设规模,提高政府对工程项目的监督力度,从而保证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的专业化水平。目前代建制模式下的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内部控制是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兼顾与会计相关的其它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对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缺乏强制性措施
我国“代建制”政府工程管理企业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一个新出现的且十分重要的角色,得到了政府及建筑业的关注,许多企业也抓住这一契机,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工程项目管理业务,但代建制还属于新型项目管理模式,我国相应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只能参照建筑施工企业。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只有上市公司在发生融资行为时,才被强制性披露其内部控制方面的信息,只要不进行融资,则可以不披露或少披露。这样,就难以达到内部控制报告应有的效果,尤其是在强调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义务和责任、在向投资者或其他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等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应当强制性要求企业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①论文提纲格式。
①李连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会计研究,2005,(2):65-68.
(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个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有内部审计来监督执行,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修改并最终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企业设
立内部审计部门,完善其内部控制组织设置,关键是要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科学划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受董事会或下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以保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但是目前很多政府工程管理企业对于审计人员发现的问题重视不够,对于审计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能积极整改,或者虽然上报整改方案,但是没有真正执行,等到再审计检查时类似的问题还依然存在,而且审计人员也没有处罚权管理学论文,发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罚,这样影响了审计部门的审计意见和执行效果。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政府工程管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是没有制定,而是内部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用来应付上级检查.装订成册或张贴在墙上,但执行中却很随意。像有的企业不相容职务混岗,合同的签订、执行、付款手续办理等全部由一人完成;对项目工程款结算的随意性较大,有的结算原始单据没有现场工程师或技术员的签字或签字手续不齐全;有的项目在没有签订供料合同或设备租赁合同,就开始开工生产;有的项目工程合同的内容发生了变更没有及时签订补充协议;这些环节出现的缺陷都反映出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内部控制的薄弱、监管力度不够。
二、强化代建制模式下的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目前,不少地方正在建立各自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如陕西、吉林等省份。各界人士面对代建法律法规严重缺乏的问题,一致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力量,重点加强立法调研,尽快研究制订统一、全面、完善的代建制法规规章。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将会颁发国家级的代建制管理办法、代建制合同示范文本、代建单位的资质管理办法等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将会对代建制市场的开放、监管主体、代建制单位的设立条件和资质审查、代建制的适用范围和实施程序、代建制管理项目的风险评估与控制、代建制项目的业绩评价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为代建制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②。随着我国代建制管理办法、代建制合同示范文本、代建单位的资质管理办法等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建立,代建制政府项目工程管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将逐步完善。
(二)构建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必须强化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控,制定和完善工程项目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相关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规范工程立项、招标、造价、建设、验收等环节的工作流程及控制措施,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1)注重风险控制,加强职能管理
①加强会计核算和资金统一管理
集中会计核算和统一资金管理,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
②刘笑峰 《代建制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对策》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1.
建立有效的内部结算支付制度,对各施工项目部的资金由企业对资金
统一进行结算,按预算下拨,实行统一调度管理,强化企业的资金调控力度,以便实现资金的统筹安排和有效使用,形成规模效应。
②加强大型设备和材料采购管理
企业建立统一的材料采购与管理、租赁使用和更新改造制度,统一调配,加强管理,避免重复购买,提高完好率和使用率管理学论文,加快更新改造资金的回笼;统一大宗材料采购,加强公司内部的统筹安排,降低经营成本③
③加强市场经营和招标投标管理
从符合企业总体利益的角度来统一调配资源,优化选择,因此企业必须强化市场经营和招投标管理职能,统一经营决策,集中人力物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④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应与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关键技术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内部有序流动,对暂时无岗人员按待岗制度处理,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其他人员可由施工项目部按工程需要临时聘用;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配合项目经营责任制的实施,真正做到绩效挂钩,吸引员工到一线项目部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稳定员工队伍。
(2)建立良好的监督检查机制
企业应建立对施工项目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
③凌家明.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轨迹分析.经济与管理,2005,19(J):24—26.
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检查④。
①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施工项目业务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
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要业务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③业务流程的遵循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跨越流程办理施工项目相关业务的现象论文提纲格式。
④责任制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相关责任是否真正落实到个人。
⑤各类款项的支付情况,重点检查工程款、材料款、设备等的支付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制度和合同的要求;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3)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对内部控制定期进行独立、有效和全面的评审,并将结果向管理层直接报告,这是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控制风险的一道防火线。在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内审部门应该参与评审和制度制定的全过程,这样有利于内审人员全面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成体系,发现关键控制点,准确理解各项内控目的、控制环境、控制方法、控制程序等。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包括内审工作任务、权限、人员分工、人员岗位、审计程序、审计档案管理
等管理学论文,制定相应的评审办法,制定审计标准,例如审计实施程序的标准、
④朱翠兰.论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企业技术开发,2006,(J):55-57.
审计报告的标准等。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通过完善的内审制度的建立,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内控系统的全面有效审计再监督,及时纠正控制的缺陷将显得十分必要。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在北京召开联合会,隆重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形成。《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就像盛夏里的一场及时雨,指引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代建制模式下的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属于新时期的新型企业,应该参照《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摆正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严格管理,强化控制,对各项管理工作要形成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的风险控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才能有实力应对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连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会计研究,2005,(2):65-68.
[2]刘笑峰.代建制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对策.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1.
[3]凌家明.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轨迹分析.经济与管理,2005,19(J):24—26.
[4]朱翠兰.论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企业技术开发,2006,(J):55-57.
[5]陈关中.内审监督——企业风险防范的第三道防线.财务与会计,2006.12(J):52-53.
[6]刘玉廷.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会计研究,2010.5(J):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