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超脱影评

超脱影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超脱影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超脱影评范文第1篇

1.昆明市儿童医院心脏功能科,云南昆明650028

2.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中心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28

基金项目:云南省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编号:D-201254)。

通读作者:张桢

【摘要】目的:在儿科临床上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癫痫患儿血浆中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和苯妥英钠(Phenytoin,PT)浓度超高液相(Ultra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UPLC)方法,并观察药物浓度与不良反应。方法:收集癫痫患儿的超声肝脏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资料。UPLC方法:取患儿血浆200μl,加入乙酸乙酯1.0ml,涡旋1min,室温高速离心7min(12000×g),取上清液700μl吹干后,100μl甲醇复溶进样分析;色谱条件为BEHC18色谱柱(50mm×2.1mm,1.7μm;Waters公司),0.3ml·min-1的流速,甲醇-1%三氟乙酸水溶液(45∶55,v/v),30℃的柱温,2μl的进样量,254nm检测波长。结果:血浆中CBZ和PT色谱峰分离良好,无干扰,曲线为y=39589x+15280,R2=0.9991(CBZ);y=3739.5x+3073.5,R2=0.9996(PT),回收率均在90%~117%;超声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显示正常,无造血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结论:本法操作简便,适用于临床工作中,患儿血浆的CBZ、PT浓度快速监测。

关键词 卡马西平;苯妥英钠;UPLC;血药浓度

【中图分类号】R7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3-0025-03

癫痫是中国神经系统疾病中仅次于脑血管疾病的第二大顽症,也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反复发作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药物控制仍是当前主要的治疗手段[1]。CBZ是一种优秀的抗癫痫药物;PT是治疗癫痫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但由于二者具有自身诱导作用,体内处置过程复杂,治疗剂量范围窄(CBZ和PT有效浓度范围分别为4~12和10~20μg/mL),疗效及毒性与血药浓度关系密切,且患者间个体差异很大,长期服用不良反应较多,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对其体内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十分必要[2]。监测方法有高效液相法、荧光偏免疫法及酶增强免疫法。免疫法操作简单,但试剂价格昂贵,专一性差。HPLC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同时测定多种药物及其代谢产物[3]。本文建立了UPLC法测定CBZ和PT血药浓度方法,并调查统计其在儿科临床应用情况,观察药物对儿童是否产生不良反应。

1UPLC法测定药物浓度含量方法建立

1.1仪器、试剂和色谱条件

1.1.1仪器、试剂Waters-ACQUITY-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美国);Empower数据处理系统;SartoriusBT125D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MULTIFUGEX1R超高速离心机(Thermo公司,美国);XW-80A涡旋混合器(上海医科大学仪器厂);CBZ对照品(美国sigma公司,批号:344360050);PT(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138-200603);甲醇:色谱纯(美国Fisher公司);水:自制超纯水(水机,英国PURELABELGA公司)。

1.1.2色谱条件色谱柱为BEHC18柱(50mm×2.1mm,1.7μm;Waters公司);流速为0.3ml·min-1;流动相为甲醇-1%三氟乙酸水溶液(45∶55,v/v);柱温为30℃;进样量:2μl;检测波长为254nm。

1.2样品测定

1.2.1储备液的配制取CBZ对照品2.5mg和PT5.0mg,精密称定,置5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即得浓度为500(CBZ)和1000(PT)mg·L-1的储备液。

1.2.2血样预处理取血浆200μl,加入乙酸乙酯1.0ml,涡旋1min,高速离心7min(12000×g),取上清液700μl,吹干后,100μl甲醇复溶,2μl进样分析。

1.3线性关系和线性范围取空白血浆160μl共10份,分别加入40μl不同浓度CBZ和PT,配成浓度为0.5、2.5、5、10、20、40μg/ml和1、5、10、20、40、80μg/mL溶液,按“3.2血样预处理”操作,以浓度与峰面积作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方程(CBZ为y=39589x+15280,R2=0.9991;PT为y=3739.5x+3073.5,R2=0.9996)。CBZ在0.5~40μg/ml浓度线性关系良好,PT在1~40μg/ml线性关系良好。CBZ和PT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1、0.21μg/ml。

1.4方法专属性CBZ和PT色谱峰不受血浆中内源性物质的干扰,见图1-2。

1.5回收率实验标本加入0.5~2倍标准品后,按3.2处理,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实验室数据与正常儿童参考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1.6稳定性实验

1.6.1储备液稳定性考察储备液4℃冷藏保存,分别在1、3、5、7、60d后,配制标准使用液4、50μg/ml直接进样测定,峰面积RSD低于7%,表明储备液至少在60d稳定。

1.6.2血样稳定性考察分别配制高中低浓度的标本,-20℃冷冻保存,分别在0、12、24、36h测定,峰面积RSD均低于10%。

2临床应用与结果统计

2.1标本收集收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2011.4~2013.4癫痫患儿1667例癫痫患儿,有150例服用CBZ(包括与丙戊酸联合用药31例),PT为37例。患儿血药浓度达稳态浓度后,采集样本,按3.2测定。

2.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收集白细胞数、血小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胆红素[2]数据,部分结果以(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结果血浆中药物浓度:CBZ在1~17.0μg/ml,PT在3~24.0μg/ml;各组实验室指标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值均在正常范围,其它各项实验室指标与正常儿童参考值P均大于0.05(表1);超声波检查,患儿肝脏形态大小正常,包膜完整,肝实质回声均匀,肝血管清晰可见,其内未见异常回声;患儿也未出现血液系统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3讨论

3.1UPLC方法色谱条件参考抗癫痫药物HPLC[2-5]的色谱条件,都不能得到满意的UPLC色谱图,减小流动相的极性(减少甲醇比例),二者分离度增加,但PT的色谱峰拖尾,在流动相水中加入酸后,色谱峰有所改善,最终确定流动相为甲醇-1%三氟乙酸水溶液(45∶55)。在本文中,UPLC色谱条件与文献报道的HPLC色谱条件不大一致可能的原因是二者C18色谱柱填料颗粒粒径大小不同。

3.2单个样本采集量因儿童采血较成人困难,最终确定单个样本量(血浆)为200μl,可以获得理想色谱峰,且采血量易被家长接受,可长期配合医生开展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3.3癫痫药物临床应用统计收集1667例癫痫患儿样本中,只有150例服用CBZ(包括与丙戊酸联合用药31例),PT为37例。可能与下面因素有关:①与治疗药物有效血药度范围宽窄和药物副作用有关,如CBZ和PT比丙戊酸范围要窄得多,故大部分医生和家长选择丙戊酸,以便于更好控制患儿服药剂量;②类似药物心理效应[6],“家长药物心理效应”影响癫痫患儿长期用药的种类,如在家长配合医生治疗孩子癫痫疾病时,给孩子用药易受到外界暗示(受到医生、网络、广告和书籍等),相对于CBZ和PT,家长对丙戊酸治疗癫痫更有药物认同感和更愿意选择丙戊酸治疗孩子疾病。

3.4实验室检查和超声检查均未见报道不良反应[2],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

参考文献

[1]欧阳华,刘弋戈.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05,11:57-59.

[2]印晓星.治疗药物监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70-201.

[3]程振田,郭瑞臣,王本杰,等.HPLC测定人血清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浓度及其与FPIA法测定结果的比较[J].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2):950-954.

[4]樊鹏程,马骏,贾正平,等.在线柱切换RP-HPLC测定人血清中卡马西平浓度[J].药物分析杂志,2008,28(12):2033-2035.

[5]SteinsLSW,BouwJ,WeideJ.Evaluationoffluorescencepolarizationassaysformeasuringvalproicacid,phenytoin,carbamazepineandPhenobarbitalinserum[J].TheDrugMoit,2002,24(3):432-435.

超脱影评范文第2篇

[关键词]象征和隐喻;人生主题;死亡;命运;孤独;爱情

近几年世界影坛似乎刮起了一股猛烈的“文学改编风”,特别是由世界名著改编的同名电影,由于名著早已拥有了大量的书迷,再加上重量级的导演以及演员的精心诠释,电影从拍摄到上映自然备受瞩目,《本杰明・巴顿奇事》(又译《返老还童》)就是一例。《本杰明・巴顿奇事》改编自著名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于1922年写就的同名短篇小说。菲茨杰拉德是继霍桑和爱伦・坡之后最负盛名的美国作家,其代表作包括《人间天堂》和《了不起的盖茨比》,村上春树称他为“文学老师”。担任导演的是惯常“伤痕电影”的黑暗之子大卫。芬奇,以《七宗罪》和《搏击俱乐部》等问世;编剧则是曾以《阿甘正传》获奥斯卡最佳编剧奖的艾瑞克・罗斯;演员包括巨星布拉德・皮特和凯特-布兰切特,可谓阵容强大。

影片题材属奇幻喜剧,以爱情传奇为中心主线,讲述了一个生下来80多岁、慢慢变得年轻的人的奇特一生。色彩温暖浪漫、明亮魔幻,剧情耐人寻味、富于哲理,无怪乎影评家称其为大卫・芬奇转型之作,“一部专注于生命最华美篇章――生、死和爱的史诗”。每一个意象都值得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每一个片段都意味深长、发人深省,一个个象征和隐喻穿插其间,揭示出一个个深邃的人生主题。

一、从关于时钟的象征和隐喻谈起

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年出版了划时代的隐喻理论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提出应从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出发。将隐喻植根于人类经验中进行研究,其理论、思想在认知科学领域和哲学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了共同的“体验”这一根本出发点,虽然电影语言不同于文字语言,可以通过镜头和意象记录现实,但同样可以通过象征和隐喻表达主题意蕴,取得有力效果。

在现代电影中,作品的主题意义常常通过象征和隐喻而非直接的议论来揭示。通过或是人物设置上的隐喻,或是画面意象上的隐喻,或是事件片段上的隐喻,表现人物的命运和精神世界,表达编导的看法和态度。有评论家认为:“对观众来讲,读懂了影片的隐喻或象征,就能更有效地进入电影,最终实现与编导的契合流与沟通;对影片来讲,隐喻与象征的设置避免了故事情节仅仅停留在观众瞧热闹的浅显阶段,避免了单调和浅薄,而使其变得丰厚并具有深层意义。”

对本片来讲,一开始,导演不惜用6分钟讲述一段钟表匠的故事:双目失明的钟表匠制造出一口举世瞩目的倒行大钟,希望时间可以倒流,在一战中牺牲的儿子可以活转过来,步下开往前线的火车,回到家中。正是在大钟揭幕并投入使用的时刻,本杰明出生了,开始了他返老还童的奇幻人生。时钟作为象征和隐喻在影片中随处可见。比如黛西和本杰明共看的童话书中的插图、养老院的墙上、风尘女子的床头、法国男人的家里以至街头都可以醒目地看到钟表。影片最后,飓风席卷了整个新奥尔良,大钟无言地躺在仓库里,潮水漫漫,依然倒走。毫无疑问,这里的时钟隐喻了时间和生命,是影片的重要意象。正是在时钟的滴答中,在人生的旅途中,本杰明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智慧去理解生命,从而揭示了人生的诸个主题。

二、死亡

本杰明从小在养老院长大。在这里,风烛残年的老人随时都可能无声无息地离开人世。他不断目睹死亡,但从未抱怨,超脱地面对死亡,思考死亡这一人生主题本身。

“死亡也是这里的常客,人们来到这里,又安静地离去。你可以感觉到有人离开了。那时房子里总是寂静无声。这是个值得在此成长的美好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人们抛开了所有生命中的矛盾。一个人去了,另一个人便会填补上来。”

养老院的成长经历使本杰明能以超脱的视角观察周围的世界,感悟死亡。淡淡的旁白,超然的态度,体现了菲茨杰拉德原作所蕴含的深刻的哲学意味。比如,小时候他跟黛西有这样的对话:

本杰明:如果我不是越变越老,而是越变越年轻47

黛西:那么我为你感到可怜。因为你不得不看着你爱的人先你而去,离开这个世界。

本杰明:我却从来没有以这种方式看待过生与死。

黛西的想法可能代表了大多数正常人,可是本杰明并没有自怨自艾,也没有用这种消极的方式思考过人生和死亡,而是用一种超脱的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跟他人的不同。

在本杰明最后的生命旅途中,他意识到:“不论生命是向前还是向后,也许所有的一切都不意味着什么……只要我们好好对待我们的生活,生命没有什么不同。”如此阅遍万千世界,仍以独特视角看生死,令人感叹。

片中还出现过多次关于降生和葬礼的场景和片段。比如本杰明出生,养母奇迹般怀孕,女儿降生,生母难产而死,生父寂寞之死,养母奎尼之死,男女主人公的相继辞世等等。生生死死强化了死亡这一人生主题。

三、命运

影片中,本杰明决定离开养老院闯世界,经风雨,见世面。他到渡轮上打工,到俄罗斯远航,参加二战,经历了花花世界,体味了杂陈五味,坦然接受难以预知的命运,以乐观积极的态度追求幸福,在人生的重要关口作出抉择。人的命运是由无数的选择组成的,虽然重要的关口可能只有几处,但其实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永远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命运也跟“蝴蝶效应”一样,细节体现其难以捉摸。幸运与不幸,世间万物看似互不相关,各自运行,但其互动却造就了每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诚如所言:“有些时候我们就活在即将发生冲撞的轨道上浑然不知,无论它是意外发生的还是命中注定的,对此我们都无能为力。”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黛西遭遇车祸。

超脱影评范文第3篇

整整30年过去了,当年的星战迷们大多已人到中年,尽管如此,仍然什么也阻止不了他们对《星球大战》的热爱,尽管导演乔治・卢卡斯在两年前就已宣布,将不再拍摄“星战”电影,千千万万的星战迷们依然热情不减。

在美国“星战30年”纪念活动中,3万名死忠的星战迷聚集在洛杉矶会议中心。他们装扮成身穿白色盔甲的“暴风突击队”士兵,手握光剑的“绝地武士”,兴奋不已。来自世界各地的2000名星战迷们涌进影院,在17个小时中,连看了《星球大战》6部影片一套星战纪念邮票也在美国发行。全世界的星战迷们用无限的热情来迎接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当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怀着忐忑不安的赌睁心态,决定投资拍摄《星球大战》,而年轻导演乔治・卢卡斯虽然踌躇满志,但肯定也无法预料,这将是一部改变电影工业、改变世界的影片。

2005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一些数据指出,6部星战电影在全球共获得65.2亿美元的票房而截至2006年,有关这一系列电影的玩具和其他促销商品的销售总额更是达到了90亿美元。每一部星战影片都是台疯狂的赚钱机器,而星战的成功并不仅仅在商业上。

里根时期,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这个以影片命名的宏大军事计划的震慑力已是有目共睹。为此,卢卡斯还曾经过里根总统。也因为这个计划,很多人把星战影片和美国政治联系到了一起。而无论这是不是一种过度阐释,都足以证明“星战”超越了电影本身的强悍影响力。

“嗨,别那么当真,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这是《星战前Ⅱ》的宣传口号。事实上,它并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迄今为止,恐怕没有一部电影的影响力能与《星球大战》同日而语。

即使是在相对遥远的中国,它也拥有不少粉丝。科幻作家杨鹏在7、8岁时,第一次看到星战的连环画,一下子就着迷了。“太神奇了!”杨鹏开始沉迷于星战世界,幻想自己是天行者卢克,将与黑武士进行决斗,拯救银河共和国。,“它就是我童年时代的圣经。”因国星战,他决定从事科幻创作。“愿原力与你同在”也曾经成为他的励志语录。

生逢其时

“星战”已成为电影史上的一个传奇。它跨越长达30年的时间,经久不衰的原因错综复杂。

“星战迷大多是科幻迷,而科幻迷对科幻故事的热’隋,并不亚于教徒对宗教的狂热,”科幻作家杨鹏说,“作为一部科幻电影,它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人们在心理上完全投入,并幻想其中的角色”。

而且,这种超脱于现实的幻想对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人来说尤为重要,“在第一部星战影片上映的1977年,美国刚刚结束越战不久,民众对政府处于失望状态,经济也处于萧条时期。‘星战’给了美国青年一种理想主义的光芒正义战胜邪恶,民主、个人奋斗、英雄主义等影片所表现的东西,把年轻人从长期的颓废中唤醒。”扬鹏说这正如第一部星战片的名字所预示的那样――《新希望》

影评人周黎明也认为星战赋予了人们“做梦”的享受,使美国人从现实的痛苦中跳出来。“因为受到欧洲‘新浪潮’的影响,在六七十年代的好莱坞是以现实题材为主,表现真实世界的影片占主流这在一段时期之后。引起了叵弹,人们更向往遥远的,超脱的电影。‘星战’的出现,恰好满足了当时人们的心理需求。”而且,在上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电影工业正日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举足轻重的媒介形式。

商业与娱乐的成功

当第一部星战上映时,《时代》评价它是“流行艺术的伟大结晶”,《新闻周刊》称它“一路都是纯粹可人的乐趣”。星战系列的成功。首先是商业与娱乐的成功。“它有一个很好的故事。有趣生动,通俗易懂。”杨鹏认为星战是商业和科幻结合的最好的作品。另一著名科幻电影《2001漫游太空》(导演库布里克),先于星战,而目在艺术性上也高于星战,但是也因为它更偏于艺术,缺乏一个通俗故事,而成为小众的“阳春白雪”。无法流行于大众。

星战电影则更追求娱乐的效果。在故事性的基础上,设定了个性鲜明、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邪恶的西斯,正义的绝地武士。勇敢而美丽的公主,风趣风流的索罗船长……在娱乐性方面。影片更是下足功夫。打斗、战争、邪恶、正义、阴谋、爱情。所有吸引观众的娱乐元素都在里面。

特技是影片商业性和娱乐性的重要因素。在上世纪70年代的电影中。星战的特技被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和同期的电影比起来,它的特技效果也是出类拔萃。在没有电脑的时代,卢卡斯用传统手段,拍出了梦幻效果。那些快速飞行的太空船,激烈的太空战。奇形怪状的生灵等都是用传统的模型、木偶、爆破、化妆术来实现。尤达大师是个木偶。初器人是真人扮演,用土豆冒充银河系的陨石,用女性剃毛刀充做武士的无线电,找来36000支上色的棉签充当赛车场上攒动的人头。而纳布星球缥缈的瀑布则是从25英寸处精心撒下的细盐……在技术相对落后的上世纪70年代,声卡斯和他的特技团队绞尽脑汁,为观众奉上了精彩的视觉大餐。

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卢卡斯说“最初的故事的确只是开始那《星球大战》三部曲。我从未想过能有机会讲《星球大战》三部曲之前的故事,因为我是按照当时非常有限的科技水平设计故事的。我必须在没有电脑特技的情况下描绘未来世界。”为了能尽可能地拍好特技镜头,卢卡斯特别组建了工业光魔特技公司。而这家公司日后成为好莱坞最棒的特技公司。

“星战电影在特技的运用上开创了先河,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电影工业。”周黎明说。星战在商业上的成功,使之后的好莱坞开始偏向于特技在电影中的大量运用。

到了星战前传,卢卡斯更是把特技发挥到极致。据统计,《前传1》有70%的场景是由数字合成;《前传2》是第一部完全由数字拍摄的电影;《前传3》里100%的戏都在室内拍摄完成,所有自然景观都是后期叠加而成。

浩瀚如银河

“星战的架构大,内容丰富,包容性强,而且又借用了很多东方元素。具有世界性,又几乎照顾到了所有的阶层。还超越了时代。”周黎明认为这是它在世界上拥有那么多影迷的重要原因。“所有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虽然它是一部科幻片。但它吸收了很多其他元素。如童话、神话、宗教、哲学、武侠、魔幻、历史等。”杨鹏说。星战系列构筑了自己的独特世界和完整的体系,浩瀚如银河。在银河共和国里,有不同星球、不同族群、不同的生活,基于人类社会,却比人类社会更加丰富精彩。卢卡斯甚至为这个世界创造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语言体系:银河共和国(GalacticRepublic)、原力(The Force)、绝地武士(Jedi)、西斯(Sith)、光剑(Lightsaber)等。

超脱影评范文第4篇

由日本导演泷田洋二郎执导的影片《入殓师》,从一名入殓师新手的视角,通过死这一永恒的主题,描述骨肉之情、夫妻之爱、朋友之义以及对工作的价值认识,诠释了超脱而旷达的死亡观。影片曾获第32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高大奖、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多项国际大奖。那么,这部影片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连连获得大奖呢?下面从题材与人物的选择,情节的设置与内涵,声音与色彩的运用等三维视角对影片进行赏析。

1、题材与人物的选择

本片在题材的选择上具有边缘性和敏感性,因为所涉猎的是一个神秘的职业——入殓师。

入殓师又称葬仪师,专门为死去的人化妆整仪、纳入棺中的职业。因为在东亚文化中,“死”一直都是被人们所忌讳的话题,所以入殓师无疑在人们心中处于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人人都有一死,也在亲眼目睹着他人的生死,应当是有所了解的;另一方面,人们忌讳谈论,使得这份职业蒙上神秘面纱的同时,造成了众多人的误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摄制的《入殓师》,选取了现实生存境遇中大众经常面对的敏感而又隐讳的题材和领域,使得“真实是一种力量”这一点在影片中的凸显达到了极致:不仅让人们从人性及理性角度了解并正视了这门行业,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生死的含义,极具社会内涵。

影片是以主人公入殓师大悟的人生经历、轨迹及视角来观察生命,感悟生死的。这是一个从乐团大提琴手转变成为死者化妆的丧葬职业者的形象。职业差别如此之大,但电影却巧妙地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呈现了一个人殓师“艺术化” 的职业人生。他先后经历了腐烂的孤寡老奶奶的尸体,貌似美女的男人,留下年幼的女儿独自离去的母亲,脸上留下鲜红唇印的寿终正寝的爷爷,离世后穿着长筒袜的奶奶……最终,他对这份职业的看法由起初的震惊、恐惧、厌恶,逐渐变得不再隐瞒与逃避,取而代之的是对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生活豪迈的热情。这种心路历程的转变是由对生死的深入理解造成的。因而,大悟既是剧作中的人物本身,又可以代表大部分观者的看法的转变。而片中大悟的定位是乐团解散后离职的年轻人,这一点较为重要。一直坚守的梦想破灭,有利于他深入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另一方面,也自然地引出了他不情愿当入殓师却又无可奈何的窘况。而他作为年轻人,更是给大部分这个年龄段的当代人以共鸣,更助于表达现实内涵。

其次,女主人公美香的设置也是值得分析的。她作为妻子,温柔贤良,体贴顺从,通情达理,吃苦耐劳,一直支持丈夫的梦想,即使丈夫失业她也毫无怨言地同意回到乡村生活。因为丈夫的职业而感到害臊、逼迫丈夫辞职,我们或许会认为她是自私的无礼的,然而事实上,她却是被塑造的如此真实、自然。因为先前被隐瞒,所以心中有所失望;因为不了解,所以对入殓的工作心怀恐惧与排斥;因为对家人的爱,所以不想他们受到世俗的眼光与不公的待遇(如山下不让家人与大悟打招呼、认为他不正经;去加藤家时仆人让他走侧门,并且辱骂他;有人说这是“赎罪的工作”)。她的做法都体现着她为丈夫和孩子的考虑和爱。

佐佐木和上村的设置亦是必要的。上村有着和大悟父亲相似的经历,这在交代她做这份工作原因的同时,也为她劝说动大悟为他父亲入殓做了铺垫。而佐佐木则沉稳老道,狡黠睿智,恩威并重。因为他失去妻子,有着切身之痛,因此更能理解逝者亲属的心情,更能理解生死的含义。他言行中透着禅意,精细认真工作,尽情享受美食,生活富有情趣。他认为给遗体净身,可陈去死者身上的疲惫、痛苦和尘缘:为逝者细致入微着装、上妆,赋予其永恒的美丽,为其庄重送行,是给亡者尊严,给生者抚慰,乃人间大爱。这一切感染着大悟,逐渐理解职业的意义与价值。

2、情节的设置与内涵

本片人物集中,线索明晰,情节简单,在大悟的旁白中展开故事,倒叙、回忆与现实相结合,节奏缓慢,交代得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其中有几个情节十分耐人寻味。

第一个是大悟站在桥头,看到湍急的河面上两条游鱼顶着激流,逆流而上。与此同时,一条又一条死去的游鱼尸体从上游顺流而下。这种生死交汇平添了场景的悲壮与震撼,同时也在启迪着人生。澡堂大叔说:“生命就像一条河流,我们都是河里的鱼。无论如何努力回溯,终究是无功而返。”然而真的是这样吗?鱼儿回溯是为了产卵,卵代表着新生。因而新生是死亡的延续。如果把鱼比做人,人们一生逆流而上的追求,最终一死,难道就是毫无意义的吗?当然不是。对于人自己,他“自个儿成全了自个儿”;对于人类世界,也是一种贡献。追求成就着梦想,因而不失为一种永生。

另一个情节是一大家子人在寿终正寝的老爷爷脸上印满了鲜红的唇印。整个入殓过程没有哭泣,而是伴随欢快的笑声与温馨幸福。最后,那位老奶奶说:“孩子他爸,谢谢你……”这种种都体现了一种有别于大众的生死观。有人说,死亡并不意本文转自dylw.net味着失去生命,不过是走出了时间。其实在一些地区文化中,亲人离世是件令人快乐的事,因为这意味着永生。其实无论如何,能够正视死亡,也是一种幸福。

还有一个意象:石头。片中三次出现石头,大悟回忆当年和父亲交换石头,大悟给美香

石头以及父亲生命最后一直紧紧攥着的小石头,这些都是人物情感之间的交流,每一块石头都有着满满的爱。 “凹凸代表担心,光滑代表放心”,而父亲给大悟的是大而粗的,体现了父亲要离开的的征兆对儿子的不放心,与后文父亲死去后紧紧攥着儿子给的小石头相呼应。最后大悟终于理解并原谅了父亲,更是说明了:爱,是永恒的。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精妙的细节。比如社长要大悟扮演死者来拍摄入殓过程,其实也是想让他加深对生命的理解;社长办公室里摆的满满的绿色植物,同样反映了他对生命的热爱与向往……总之,这些情节的设置,在推动故事发展、丰满内容的同时,给观众许多人生思考,极富哲理。

3、声音与色彩的运用

影片谱写了以大提琴为主要乐器的背景音乐。大提琴的浑厚音色,能够打破死亡所带来的沉重;抒情的乐曲,有助于影片故事的 叙述和主人公心境的变化,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动人。其中更是插入了贝多芬的《欢乐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巴赫与古诺合谱的《圣母颂》,或明快悠长,或忧伤平缓,细腻贴切地诠释主题,塑造形象,表达情感,令人久难忘怀。

影片中多次出现大悟拉大提琴的场面,但是每一次都不同。大悟在家中拉大提琴是对童年的回忆;圣诞节拉出的音乐勾起了听者的回忆;而在大自然中拉琴显得抒情、浪漫、唯美,侧面表现出这个职业的高尚。

在画面的处理上也显得高明。一般电影常用灰色、黑色象征未知与死亡,但是这部影片的开始,用的是较自然的灰色。迷雾中车灯若隐若现,由远及近,显示出一种温和静谧,一种自然而然。另外在入殓时的背景灯光就是柔和的黄色。黄色调本身有怀旧的色彩,进而塑造出一种温暖、美好、浪漫的气氛。所以,之于死者亲属,场面显得温情;之于观众,死亡变得不再可怖。

4、结语

这是一部写实的影片,无论是内容结构还是拍摄技巧都十分精妙传神。但它最大的价值还是在人性思考上。一方面,它向观众展示了包括骨肉亲情,夫妻之爱,朋友之义、家庭责任等不同层面的多种社会问题,引发人们的思考; 另一方面,通过影片传达一种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村上春树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泰戈尔也说,生如夏花绚烂,死若秋叶静美,这也许正是《人殓师》的深层意蕴。

参考文献:

李爱华.电影《天狗》赏析.电影评介2007(5)

秦岁明 张苑.对商业电影《全城热恋》的视听语言分析.《电影评介》2011(24)

隋春艳.动画短片《父与女》的视听语言分析.《电影文学》2010(20)

超脱影评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社会符号学;电影海报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2—0101—02

一、引言

话语分析开始大多都是以文本文章为基础。如今伴随着高新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语篇开始使用多种模态,如图像、颜色、声音、动画等。为了更准确的去分析理解这类语篇,就不得不用多模态分析法。电影海报作为宣传电影的主要形式,正是为了传递电影情节、卖点、文化内涵、潜在意义等信息,而这些信息是观众在对集文字、图像、颜色等于一体的“复合话语”的解码过程中得出的。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模态分析以及Kress & Van Leeuwen的视觉社会符号学为理论基础,以电影《山楂树之恋》的中文宣传海报为例,解读电影海报这一类语篇,旨在帮助观众提高对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识读能力。

二、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各种社会符号资源所体现出来的社会交际功能是社会符号学研究的主要问题。社会符号系统所传达的社会意义( Halliday 1978)是社会符号学所关注的,这里的符号资源包括言语之外的图像、音乐、图片等非语言符号资源。Hodge & Kress(1988:vihiii)认为:“社会层面是理解话语结构和过程的首要前提,也就是把社会结构和过程当作出发点来分析意义。从该前提出发,仅关注语言是不够的,因为意义不仅存在于语言系统,也存在于其他符号系统”(叶起昌2006)。

Kress和Leeuwen的社会符号学分析理论,是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它认为图像也是一种社会符号。Kress和Leeuwen认为,图像中的视觉符号不但可以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发生的各类事件,而且可以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因此,在分析图像语篇时,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将分别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相对应。

三、电影《山楂树之恋》中文宣传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一)再现意义分析

再现意义对应的是概念功能,它从视觉上构建了图像中的事件,参与者以及其所在环境的本质。根据Kress & Van Leeuwen再现意义的观点,概念再现是指表达图像的范畴,整体结构和意义。李战子指出图像中能够构成斜线的矢量是叙述图像的标志,叙事再现行动过程中的动作发出者便是矢量的参与者。再现意义可以从图像的尺寸,构图中所在的位置,与背景图像的对比,色彩饱和度,聚焦程度,以及“心理凸现程度”(如人形,尤其是人脸对观看者来说都具有心理凸现性)等各方面来进行判断。

电影《山楂树之恋》海报大体可以分成两部分:男女主人公两个人物形象作为前景以及作为背景的山楂树及一片草地。前景中女主人公神情忧郁,目光投向前方低处,而男主人公老三则笑容灿烂,阳光积极,望向远方,构成了两个不同的矢量,在此图像暗示了静秋与老三性格的不同,并且静秋落寞、忧伤的神情也暗示了两人的爱情最终以悲剧收场。背景中透过山楂树投射出来的光晕映在两人身上,构成了另一个矢量,它将图像背景与前景连接为一体,给人一种阳光、温暖的感觉,从而更加衬托静秋黯然伤神的表情。海报中前景的白色与背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色是一种符号,象征着静秋和老三之间纯洁无暇的爱情,而那片纯粹的绿色则代表着大自然的颜色,纯净、自然、无污染,也传达故事所发生的70年代人们的那种朴实、自然的感觉。

(二)互动意义

互动意义所对应的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功能。互动意义是指图像的制作者,图像所体现的事物和图像的观看者之间所进行的交际意义。图像从接触、社会距离、态度三方面来实现互动意义。

1.接触分析

接触是指图像中的参与者与观看者,通过目光的指向所建立起来的一种想象中的人际关系。当参与者的目光指向观众时,图像中的参与者仿佛在向观众者索取什么东西,Kress & Van Leeuwen(1996)把这种图像称为“索取”类的图像。当图中参与者目光不指向观看者,亦或参与者不是具有生命的人或动物时,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的这种想象的人际关系就不复存在了,Kress & Van Leeuwen(1996)则把把这类图像叫做“提供”类图像,即向观众者提供信息。

海报画面中静秋与老三作为参与者,视线并没有完全与读者接触,静秋的头略低,目光投向了低处,而老三的目光则投向了远方,因此这属于“提供”类图像,其目的是为了向观看者提供该影片的相关信息。而海报左侧的红色文字则是该影片故事的一个缩影。

2.社会距离分析

在日常交流中,社会关系通常决定人与人之间保持的社会距离。社会距离是指由图像与观看者的距离远近所折射出的社会关系。李战子(2003)认为,“在近景中的人似乎或应该属于我们的圈,观看者也因此被认为是一类人。而头和肩部的特写可以暗示亲密的,个人的关系。”

海报中展示了静秋和老三的头部及肩部的特写镜头,说明他们与观看者之间是一种个人近距离的关系,给人一种亲近感,而特写镜头通常可以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激发观看者的好奇心。

3.态度分析

态度主要通过“视角”来体现,表达的是对图像中参与者所持有的态度。Kress & Van Leeuwen认为,正面的取景意味着“卷入”(involvement),而倾斜的视角则意味着“超脱的介入”(detachment),平行的视角意味着平等。

图像中静秋和老三都是从正面取景的,使观看者在观看画面时有一种“卷入”感,仿佛身临其境,但对静秋和老三的视角描绘又稍有倾斜,因此又有“超脱介入”的感觉,更增强了观看者的观影欲望。

(三)构图意义分析

构图意义对应的是语篇功能,它关注的是图像和文本的信息值以及重点的分布。Kress和Leeuwen提出构图意义(compositional meaning)及构图意义的三种资源,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信息值是通过元素在图像中所放置的位置来实现的。任何某种特定元素被放置在图像的左边还是右边,中间还是边缘,或者空间的上方还是下方,决定了它在整体中的角色。

海报中,前景的两个人物形象占据整个海报的比重最大,而静秋的图像位居整个画面的中心位置,是图片里较为显著的信息,观看者可以很清楚的明白故事主要是围绕静秋和老三展开的,但会更注重从静秋的角度来深入刻画他们之间的爱情。海报整体呈现上下结构。背景中山楂树位于图像最上端,整个故事也是围绕山楂树展开的,山楂树本是朴实无华,低调简单的,这正与老三和静秋之间干净的爱情相照应,因此这些是理想化的信息,而图像最下端的文字部分介绍的是整部影片的合作企业,都是一些真实的信息。

四.结束语

本文以Kress和Leeuwen的社会符号学为理论框架,对电影《山楂树之恋》的中文宣传海报进行了多模态话语分析,主要分析了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对这幅电影海报的分析验证了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进行多模态分析的可行性,从而提高读者对多模态话语的识读能力。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3rd edition) [M].London:Edward Arnold,2004.

[2]Kress,G.& Leeuwen, T.V. 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 London: Arnold,2001.

[3]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01).

[4]朱永生.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05).

相关期刊更多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忻州师范学院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