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写人的文章

写人的文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写人的文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写人的文章

写人的文章范文第1篇

一、开篇登场法

契诃夫的《变色龙》就是如此,作者开篇就让人物登台亮相:“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沙皇警犬威风凛凛、恣肆横行的形象,这为下文刻画警官处理狗咬人的案件时欺下媚上、反复无常的丑态垫下基础。

二、人物简介法

在人物出场之前,作者先给人物作简要介绍以激起读者追探下文的浓厚兴趣。如鲁迅在孔乙己出场前就对孔乙己的外貌、衣着、语言、取名来历作了一番介绍,这种介绍对于表现人物身份和思想性格是十分有力的,使读者易于认识人物全貌,是人物出场前的一种铺垫手法。

三、先声夺人法

这种出场法表现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它既有扩大声势、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还能巧妙表现人物性格。如《红楼梦》第三回有一段:“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门口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犹若神妃仙子……”这段话很精彩,因王熙凤精明强干,惯于玩弄权术,而成为贾府实际统治者。唯其如此,她才恃宠而骄敢于张狂,她登场前一句话便活画出她的这种特殊身份、地位和性格。

四、目光引出法

在鲁迅的《风波》里,赵七爷的出场则是从旁人的观察中引出来的。小说先从七斤嫂的眼里写起:“七斤嫂吃完三碗饭,偶然抬起头,心坎里便禁不住突突地发跳,伊透过乌桕叶,看见又矮又胖的赵七爷正从独木桥上走来,而且穿着宝蓝色竹皮长衫。”这赵七爷是什么人?那件竹皮长衫又与七斤嫂的紧张心理有什么关系?这些都能引起读者疑窦。这种出场法,避免了人物与周围环境脱节而陷于单调和板滞,还能显示人物在事件中的特殊地位,给读者留下强烈印象。

五、环境烘托法

写人的文章范文第2篇

一、创设优美环境,呵护幼小心灵

通过反复学习、研讨、实践,使我的观念不断更新,改变过去单纯的为美化活动室而布置环境的观点,而是努力将近期的教育目标与环境相结合,以幼儿的身心发展为依据,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通过与物的交互作用,发展各大智能,培养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1.优美环境要与幼儿身心特点相适应

幼儿年龄的差异不仅仅是生理现象,也表现在心理上,5岁的孩子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富有一定的童话色彩。因此,形象、生动、活泼的环境,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夏天,我在窗户上挂上翠绿的柳叶,整个活动室看上去像座神秘的森林,孩子们高兴地取名“快乐林”。他们在充满童话色彩的“森林”里学习、游戏,增添了不少愉悦的情绪体验;秋天,当花草树木稍有变化,我又将柳叶换成枫叶,与自然物变化同步伐的调协设置环境,既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让幼儿充分感知季节的变化,又达到了美化教室的效果,真正发挥了环境的作用。

2.优美环境要与幼儿成长相适应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是否有意识地积极引导幼儿与环境的创设。创设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与教育任务、教育要求相适应的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环境,以此激发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和意欲,激发幼儿求知欲好奇心,使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促进其发展。创设环境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我们努力让幼儿参与创设环境,并最大限度发挥环境的作用。

“快乐林”的创设,给与了幼儿极大的想象空间,既然是森林,孩子们首先想到的是森林里一定有座神秘的城堡,那是我们大家的家。于是,我与孩子们共同创设了城堡的背景,幼儿将自己与家人的照片贴进自己中意的房间,有了城堡,孩子们突发奇想:设计一颗神奇许愿树,过生日的孩子只要在许愿树下许愿就一定能实现愿望。就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活动室另一面墙上“许愿树”诞生了。树下还有两座可操作的神奇小屋,“晴雨屋”和“星期屋”。我感到,凡是孩子设置的地方,就是他们最感兴趣,乐意参加活动的地方。在这里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得到了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发挥,幼儿真正成为了环境的主人。

3.优美环境要与幼儿智力发展相适应

随着知识的积累,墙饰不再是挂在墙上静止不动的装饰品,而是成为幼儿进行多种活动的教具。大班的孩子刚接触计算,对计算则非常感兴趣。在活动室的后墙上,我创设了花丛,草地、蓝天、小河等,还有许多房子,这是森林里动物们的家。房子上的数字代表门牌号。而各种动物身上则挂着写有算式的卡片,需幼儿动脑计算出答案,找相应门牌号,帮动物找家。每隔段时间交换不同算式。在这小小的天地里,幼儿情绪愉快,学中玩,玩中学,我便巧妙地利用墙饰检验了幼儿对计算的掌握情况。

二、营造人文环境,滋润幼儿童心

孔子在回答他的学生子路、颜渊关于志向的含义时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他的意思是:孔子的志向是“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轻人使他怀念我。”我想,这个志向充满了人文主义的情愫,它不仅是伟大教育家孔子的志向,也堪称是今天我们幼教工作者的志向。

说到人文环境,你设想一下吧,阳春三月,万紫千红,沫水涟涟,若水漪漪,和孩子们在阳台上吹吹风,望望。再一路唱歌,一路欢笑,一路交流,一路祝福,这是何等美好的人文环境啊!在这个环境中,人文情愫滋润幼儿童心。

1.人文环境是幼儿全面发展的环境

教师必须注意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人文环境要有利于幼儿在体、智、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物质材料的提供应多样化,满足其各种兴趣。我设置了各类活动角:(1)在游戏区,提供大量游戏材料。如医具、厨具、积木变形玩具、手绢、画板、胶泥等,在做做玩玩操作实践中提高幼儿能力;(2)体育活动区,在地上用粉笔画出各种图案供幼儿走走跳跳,还提供各类球、绳、哑铃等大量器械满足幼儿的需要,锻炼幼儿肌体;(3)再次,在自然角让幼儿充分享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情趣;(4)美的环境陶冶人的情操,在音乐角、美工角里幼儿的个性得以健康发展;(5)提供大量书籍在阅读区供幼儿阅读;(6)室外的《家园桥》、《家园共育》两个栏目向家长宣传教育要求、育儿知识和交流家园教育情况。

2.人文环境是与现阶段主题活动相适应的环境

大班幼儿由于知识、经验、语言和抽象概括水平的提高,逻辑思维开始有所发展,好奇心强,爱思考。我通过环境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如开展“减少垃圾”主题活动时,师生共同创设“环保专栏”以及图片、资料等展示,大大提高幼儿环保意识;当开展《奇形妙叶》主题活动时,又灵活地将“环保专栏”变为“观察区”师生共同收集,制作叶贴画,树木标本等,通过观察、制作,寻找异同,提出疑问,使幼儿活动具有探索性。

三、构建和谐环境,培养慈善童心

幼儿成长的和谐环境就是幼儿生活中人际关系因素生存的时空。在这个时空中,有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以及与集体的关系,幼儿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用爱心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络,犹如青枝绿叶的藤架下的舞台,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是孩子们,让孩子们在这个舞台上淋漓尽致地发挥,生龙活虎地玩耍,绘声绘色地模仿。但在这中间要有个度,这个度就是不能为了幼儿忘了一切,切莫将孩子宠成小皇帝、小公主。而要用爱心、慈善心、感恩心这些情愫来滋润他们,使他们从小就萌生爱朋友、爱老师、爱父母、爱周围的一草一木,把“爱祖国”诠释的真真切切。

写人的文章范文第3篇

希受表彰的协会和个人再接再厉,戒骄戒躁,努力工作,为建设文化强县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

x县xx年度先进文艺协会和先进个人名单

一、先进文艺协会

一等奖:x县摄影家协会

二等奖:x县作家协会

x县书法家协会

x县舞蹈家协会

三等奖:x县美术家协会

x县音乐家协会

x县戏剧曲艺家协会

x县民间文艺家协会

二、先进个人(共29名)

王xx 郑xx 倪xx 徐xx 唐xx

向xx 王xx 吴xx 王xx 王xx

黄xx 汪xx 秦xx 秦xx 陈xx

余xx 毛xx 牟xx 张xx 盛xx

彭xx 崔xx 周xx 彭xx 董xx

陈xx 邹xx林 黄xx 杜xx 叶xx

x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写人的文章范文第4篇

91、动作分解法

【特点】

人物的一连串动作往往是一瞬间完成的。电影中,经常出现人物的慢动作,就是把人物的快动作慢慢地放映出来,使观众清晰地看到这种慢动作的方法。采用慢动作法来描写人物的动作,首先要仔细观察人物动作的全过程,然后对动作的过程进行分解,看看人物的动作是怎样完成的。最后一步一步写下来。采用动作分解法描写人物动作时,要注意对人物的细小动作进行描写。

92、独白法

【特点】

通常人们在激动、兴奋、得意、悲伤等心理状态下,虽然面前没有听话对象,有时也会说出话来。这些自言自语的话,有些是询问自己,有些是发议论等。总之,这些独白均表现出人物特定情势下的心态。采用独白法描写人物心理,要做到自我解剖,直叙心曲,展示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运用独白描写,首先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什么人说什么话。其次,要选准人物独白的时机,符合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

93、对话法

【特点】

语言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描写对话时首先要联系各人的思想感情、愿望,把说话人的心情、性格反映出来。其次要注意说话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不能所答非所问。此外要灵活运用提示语放在句首、句中、句尾以及省略提示语等四种描写语言的不同方式,使文章灵活多变。

94、直接描写法

【特点】

直接描写法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来描写人物的心理。采用直接描写法描写人物心理时,要把想什么、怎样想,为什么这样想写出来,这样才能直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过程。其次,要把人物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写出来,这样读者看了以后,才有真实感。

95、回忆想象法

【特点】

人们在痛苦的时候,往往会回忆美好的过去,盼望美好的日子重新回来。人们在困难的时候,也会回忆过去的苦难,激励自己奋勇前进。回忆想象法就是人物触景生情,激起对过去的回忆。采用回忆想象法描写心理活动时,首先要把人物是在什么情况下想起过去交代清楚,这样文章的心理描写,就显得合情合理。其次,回忆过去时,要把生活中的具体情节描述出来,使文章前后呼应。

96、梦境幻觉法

【特点】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和幻觉往往是现实的反映。我们在描写梦境和幻觉有现实的基础。文章中对梦境和幻觉的描写往往用来表现人物的理想或幻觉,因此描写梦境和幻觉时要写出人物的愿望和要求。梦境和幻觉往往有一定声面,所以描写梦境和幻觉时,要把场面具体地写出来。

97、一事写人法

【特点】

一事写人示是写人最基本的方法。采用一事写人法写人时首先要把事情的时间、地点、开始、经过、结果交代得清楚、明白。其次,要把事件的过程写得具体、完整。此外,在叙事的过程中,要着重刻画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这样,人物的思想品质就能得到充分表现。人物形象也就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也就很深刻。

98、几事写人法

【特点】

通过几件事写人,作者所选择的几个事例,可以是一件事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全文连起来,表现一个人物几个方面的精神和品质;也可以几个事例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采用几事写人法写人时,首先要注意几件事的内容不能互相矛盾,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几件事中是和谐统一的。其次要注意尽量用不同的事情反映人物的性格的不同侧面,类似的事情应避免重复出现。此外,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交代与这几件事的有关内容,或对人物作概括介绍。第四写几件事时,可以按时间顺序;可以以某一事物为线索;也可以详写一件,略写几件;还可以按事情的分类排序。

99、对比写人法

【特点】

任何事物,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出高低、大小、好坏、多少。写人也是如此,通过对比可以反映出先进和落后、高尚与卑贱,优秀和不良。对比写人法有两种。一种是同一个人前后相比,说明这个人的变化。另一种是一个人和另一个比,歌颂其中一个人或使另一个人受到教育。采用对比法写人时,要注意突出主要人的和主要问题,做到主次分明,切不可喧宾夺主。其次,对比时要合情合理,不能采取故意拔高或贬低的方法,把好的捧上天,把差的贬入地,使人不可信。此外要注意前后照应。

100、细节表现法

【特点】

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作品的题材无论多有意义,主题思想多正确,如果没有真实感人的细节,就无法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运用细节表现法刻画人物,首先要找到真实的细节。细节不真实,人物就不真,作品就必然失败。其次还要注意细节的选择,要选择那些最具有特征的。最能表现作品主题的细节。否则,就应该毫不吝惜地舍弃。

写人的文章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记叙文 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

在我们小学的语文教科书中, 有相当一部分课文是记叙文, 其中有不少是直接写人的记叙文。这些写人的记叙文, 不仅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及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这些写人的记叙文, 让学生们知道了我们应该怎样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去与人相处……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 让学生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 也受到了心灵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那么, 我们的老师该如何用好这些文本, 让那些沉睡在文本之中的一个个人物都鲜活起来, 并逐步感染、影响我们的学生, 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 想结合人教版教材, 谈谈如何教学写人的记叙文。

一、关于对教材的一些理解

人教版教材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那就是选文的精美。在这些精美的文章中, 呈现给学生的有许多形态各异、个性鲜明的人物。这些人物, 有的出现在记事的文章中, 也有的就直接出现在写人的记叙文中。无论是一年级, 还是六年级, 每学期教材中都有一些专门写人的文章。这些文章中, 有写历史人物的《司马光》中的司马光、《李时珍》中的李时珍、《王冕学画》中的王冕、《西门豹》中的西门豹; 有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诚实的孩子》中的列宁、《飞机遇险的时候》中的、《军神》中的; 有写英雄人物的《王二小》中的王二小、《》中的、《丰碑》中的军需处长、《我的战友》中的、《倔强的小》中的小; 有写中外名人的《爱迪生》中的爱迪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鲁迅、《小摄影师》中的高尔基、《向命运挑战》中的霍金、《詹天佑》中的詹天佑; 还有写生活中的普普通通人物的《小珊迪》中的小珊迪、《挑山工》中的挑山工、《少年闰土》中的闰土、《小抄写员》中的小抄写员、《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

二、课标对这类文本的教学

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人的记叙文虽然没有一个直接、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求, 但在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中, 对叙事性一类的文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低年级段, 能阅读浅近的故事, 对感兴趣的人物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中年级段,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在高年级段, 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 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无论是低年级段的故事, 还是中、高年级段的叙事性作品,都包含着写人的记叙文这类文本。因此, 写人的记叙文这类文本的教学同样应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要求。

三、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人物,试图找出身边人物的“招牌”动作或者话语:

生活是一切写作的现实源泉。尤其是记叙文,尤其是写人记叙文,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如果学生只会闭门造车,就不能刻画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所以,引导学生花一周的时间去观察父母、身边的同学,仔细看看他们的样子,他们独特的动作和语言,并选择性记录下来。

2. 写人常用描法指导

人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因而也就常常成为人们说话、写文章的内容。要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刻画出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就要对人物各方面有意义的特征进行细腻、逼真的描绘。

(1)肖像描写。这是对人物外形的描述,包括人物的身姿、容貌、神情、服饰以及随身器物(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张飞的丈八蛇矛)等。描述肖像,是为了使人能由表及里地看出人物的生活经历、身份境遇、性格特征、内心世界,所以要抓住最具个性特征、最能表现人物内在特点的地方,切忌面面俱到,同时还要注意描写顺序及所发生的变化,最终只画出一个“人”的标准像。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对主人公的描写,都十分生动。

(2)动作描写。判断一个人,主要不是看他的声明,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要看他的行为,看他做什么,怎样做。“做什么”,“怎样做”,这就构成了一个人在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行动。描述行动是人物描述最有力的手段,因为这最能显示人物的思想和个性。如果没有“大闹天官”,没有“景阳岗打虎”,没有“三拳打死镇关西”,孙悟空、武松、鲁智深的形象恐怕要大为逊色。这虽是文学创作的经验,但描写现实生活的人物时也可借鉴。描述行动,尊特别注意动词的选择。作者不仅注意到人物“做什么”,还特别注意到人物“怎样做”,这样,通过描述行动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灵,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又说:“既然人物的行动(作品的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么,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决于这些行动的有没有典型性。作者支使人物行动的时候,就要尽量剔除那些虽然生动,有趣,但并不能表现典型性格的情节。”(《关于艺术的技巧》)行动描写应掌握两个原则:一、人物性格应当从他自己的行动里流露出来;二、人物的行动应当经过选择,足以表现人物的性格;三、要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四、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使小学生写好人的记叙文,除了要做到以上所提到的几点教学建议外,还要注意日常的积累。

参考文献:

[1]蒋成云.立足整体 关注细节 有机整合——例谈写人记叙文教学人物形象把握的误区及对策[J].小学教学设计,2007,(Z1) .

相关期刊更多

青春男女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长江出版集团大家报刊社

阅读与写作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语言文学学会;广西大学中文系

芒种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