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学校学生个人总结

职业学校学生个人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学校学生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业学校学生个人总结

职业学校学生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1.素质教育的特点

职业学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弄清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有什么特点?

1.1 从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依照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而《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必须“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因此,职业教育也是针对我国教育结构不合理的弊端,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让学生全面、主动、生动地发展,培养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有一定技能的劳动人才。

1.2 从教育对象上看,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根据《职教法》规定,职业教育本身就应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技能、心理、身体等各个方面的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专业特长,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1.3 从教育的途径上看,为实现培养目标,把教学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而且注重育人途径的多样化、生动化。通过专业技能实践、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等多种途径,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认识、思维、实践、创造等基本能力。

1.4 从教育的方法上看,一切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都把学生看作教学主体,广泛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主性。以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素质教育是一种深刻的教育哲学理论,一种教育目标。随着教育的发展,它可能会具体化为一种教育机制,但它不可能具体化为一种办学模式或一种办学方式。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总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可以成为一种办学方式。在职业教育领域实施素质教育有它自己的特点。我们在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既要注重二者的共性,又要立足职业教育的特点,使职业学校准确把握自己的位置,达到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

2.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职业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和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内容的异同。职业学校学生除具有一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基本内容之外,还应该具有下列素质:①符合现实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的素质;②从事岗位工作需要的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③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寻求自我发展,创造和实现自身价值能力的素质。所以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有它自己的特点。归纳起来,同基础教育相比,职业学校要实现其培养目标,应着重强调以下几个途径:

2.1 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首先应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对他们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创业精神教育,使学生在未来职业工作中具有敬业爱岗、遵纪守法、诚信负责、礼貌热忱等素质。其次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和社会行为规范教育。人的道德情感发展是否健康、完善、深刻、丰富,对他事业的成功与否有很重要的制约作用或促进作用,因为品德行为规范是社会公众评价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依据。

2.2 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时,应该淡化文化科学知识的专业性,重视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性、广泛性、适用性,还要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注重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实践,切实地将知识转化为技术,防止出现口头的“专家”。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既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不同岗位工作培养实用人才,又要适当考虑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个人特长得到充分发展。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职业教育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不同层次,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还担负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人才的任务,所以职业教育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升学率问题。职业学校要真正发展素质教育,必须正确处理升学率和培养对象合格背后关系,防止出现初、中级职业教育为追求升学率而出现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的误区。由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实用人才,所以对于职业学校来讲培养对象的合格率才是真正要追求的目标。

职业学校学生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分析

(一)生源现状

中职学生整体素质不高,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原因,初步分析有以下几点:

首先:由于“普高热”的持续存在,再加上初中毕业生数量的日益减少使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锐减。为了维持生存,各中等职业学校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只要有人报名,就被录取入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这些学生无论是道德品质、思想修养,还是礼仪素养都处在较低的层次。

其次,劳动力市场形势的严峻。中专毕业生缺乏市场竞争力,再加上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眼高手低,缺乏科学的就业观,造成大量中职毕业生就业困难,使得很多家长和孩子认为上中职学校没有出路,上了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无奈之选,所以学习没有动力,自暴自弃,随波逐流的人很多。

再次,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程度要求提高。家长望子成龙成凤,并带有一种“补偿心态”,希望子女上大学,读好书,若不是实在无路可走,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就读职业学校。

综上所述,职校生源素质普遍偏低就不足为奇了。

(二)学生礼仪素养现状

1.人际交往方面:相当一部分中职生个人主义严重,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因此人际关系紧张,经常出现打架斗殴,顶撞师长的情况。

2.仪容仪表方面:存在错误认识,一味的追时髦、赶潮流、相互攀比,衣着打扮不符合学生身份;在身体姿势方面:大部分学生站着时弯腰驼背、坐着时东倒西歪、走路时一摇三晃,再加上恶俗的打扮使个别学生看起来甚至与街头的小混混没多大区别。

3.在日常用语方面:语言不文明现象严重,言语粗俗,出口成“脏”满口的污言秽语,不堪入耳。

(三)礼仪素养现状对中职生造成的影响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就业,也影响了职业学校的整体形象,对职业学校的发展非常不利,这与我国目前大力倡导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也是相背离的。

目前,我市正在积极筹建郑州市职教园区,职教园区的建设给了职业教育一个美好而远大的前景,然而如何在职教园区建成后使我市的职业教育真正跨上一个新台阶,是每一个职校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中等职业学校强化礼仪教育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这既是满足学生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和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针对职专生的礼仪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有效开展礼仪课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一)端正学生审美观念,培养礼仪课学习兴趣,奠定礼仪课学习基础

1.欣赏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正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职校的学生虽然学习不好,行为习惯较差,但他们爱美、崇尚美、追求美的心理与其他人是一样的,但由于审美观念的错误所以以丑为美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要想改变职校学生形象必须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是风度,什么是气质……从而学会欣赏美。

2.理解美:在欣赏美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真正的美和潇洒气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是礼仪素养在人们身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作为一名中职学生要想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成功,除了练好专业技能还要做到言行合“礼”、举止有度,从小事小节做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礼仪素养和水平。从而找到美之根源,理解美的真正内涵。

3.模仿美:经过一段时间的美育熏陶和学习,大部分学生的审美观念得到纠正,学习和模仿美的愿望也空前强烈:学生的衣着打扮有了明显改变,符合学生特点了;日常用语也文明多了,更让人高兴的是同学们都对礼仪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上好礼仪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注重教法、学法,让礼仪课一路美丽之花绽放

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如果把礼仪规范只是当作一般知识来传授,“光说不练”,是行不通的,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礼仪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大胆创新,把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有机地结合起来。

1.学习体姿礼仪,人人都是模特

学习体姿礼仪这一内容时,为让每一个学生对体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要把课堂当成 “T”台,让学生做台上的模特,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练习,当同学们通过摄像机看到自己训练前后的变化时那份惊喜溢于言表。

2.学习社交礼节,大家都是演员

在学习社交礼节这一部分内容时,设计多种社交情景,让大家在模拟情景中学习使用各种社交礼节,如:介绍礼节、握手礼节、名片礼节等。在模拟情景中同学们或是社会名流、或是企业老总、或是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大家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在体会的过程中提高。这样一来不仅轻松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将学到的“社交礼仪”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社交礼仪”知识变为自觉的行动,达到了礼仪教育知行统一的目的,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3.学习交谈礼仪,父母很受感动

学习交谈礼仪这一内容时,每个学生都要完成这样一项作业:想一想自己平时对父母说话的态度有无需要改进之处,并认真去做一做,写一份体验报告。体验报告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平时都认为熟不拘礼,和家人没必要讲什么礼仪,他们认为父母为自己做任何事都是应该的,所以从来都没有想过对父母说声“谢谢”,有些学生甚至还经常为一点小事和父母闹翻,当他们去完成作业时,才发现自己的一句话会给父母带来那么多快乐和感动。

4.校企联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最终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学生在校所学知识能否获得社会认可是他们是否能顺利适应社会的关键,因此,应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社会。我校与很多企业联合,把专家请进来、把学生拉出去,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2010年暑假我校派近200名学生到深圳富士康实习,学生实习时的表现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这种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在校的学习,为将来顺利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总结与评价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礼仪教育,让职业中专学生明白言谈举止、仪表服饰不仅是个人形象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在职业学校开展礼仪教育无论是对学生个人发展,还是对班级建设及职业学校的形象建设,甚至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对学生个人而言,促进了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通过学习礼仪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领悟了人“礼”合一的“礼”想境界,理解了有“礼”走遍天下的深刻道理,为个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对班级建设而言,通过学习礼仪,课堂秩序明显好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动了其它课程的学习,班级不文明现象减少,班级合力增强。

职业学校学生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基础模块;职业模块

一、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项目教学法的提出

由于中国招生制度的改革,中考对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已没有太大意义了,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大多是未被普高录取的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文化理论课的学习能力是可想而知的,如何针对这类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使其乐于学习,学有所成,一时间各种教学方法,如“行为导向教学”、“分层教学法”、“模块教学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本应是实践技能的培训,但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的自我定位并不十分明确,“知识与技能割裂”表现得非常明显,不少职业学校仍延用传统课堂授课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的直接结果是学生执业行为能力弱,实践能力较差,不能适应市场需要。

我们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多年,对教学过程也做过不少的探索,发现采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及其它关键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三、项目教学模式的学习内涵及其特征

项目学习可以成为概念的教与学所赖以存在的中心环节,而不仅仅是在学习过程之后进行的一种辅的充实。项目教学强调的是“做中学”、“活动与心理发展统一”的观点,能充分发挥学习者在构建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英语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内容;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

四、项目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英语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经常接触到,对职业学校学生实施英语项目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学生基础差,学习英语的难度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采用项目教学法。下面是我们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具体过程。

(一)确定项目任务

确定项目任务是项目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向学生交代项目任务,如制作名片;俱乐部申请表;求职表;海报;招聘广告和说明书等,项目明确以后,我们让学生查询资料等方式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前期准备工作由学生调查完成。由于学生自己参与,他们对此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

(二)讨论﹑组织材料完成项目任务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学生取得的材料各不相同,所得出的结果更是五花八门,学生在组织材料的过程中,互相帮助来修改自己的创作,手脑并用,互帮互学,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对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培养了团队精神,经过讨论得出最后的方案。

但哪个是正确的,我并不直接评论他们,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做出正确的名片;俱乐部申请表;求职表;海报;招聘广告和说明书等,先分组的讨论,然后每小组选出代表上台讲解所在组的答案,有的讲解神采飞扬,听着频频点头,也有的窘相百出,不知所云,在老师的引导下,都慢慢的进入角色,使学生能够完整的介绍完自己的方案。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学生学到了相关的英语知识。

(三)实施计划的具体知识范围

我们根据学校现有的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一部分的取舍,首先我们根据每个学生都要参加省里计算机统考的实际情况,加进一些计算机词汇。然后,加进一些招聘广告;面试英语和专业英语等。把每一课Dialogue B和Reading and Writing部分进行讲解。并把一些专业英语词汇带入对话B中进行反复练习。引导学生看懂名片;俱乐部申请表;求职表;海报;招聘广告和说明书等,并能制作名片;俱乐部申请表;求职表;海报;招聘广告等,把教材内容进行了大量的增加和删减。

第一学期,基础模块部分,找出围绕讨论话题的对话进行练习,然后找出一些专业词汇带入这些对话,这样既学到了英语知识又学到了专业英语。

第二学期,职业模块部分,在第一学期的基础上加一些专业知识,象工民建英语,机电英语,电子商务英语,产品说明书和面试英语等。此外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英语兴趣小组。

(四)检查考核

考核分为口试,笔试和实践三个部分。

评价的具体操作灵活,突出实践性,注重兴趣培养及能力训练,体现职业特点。

考试内容:变知识考核为主为能力考核为主,注重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还要检测其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

考核的方式可以按时段进行,如随堂考核、期中、期末考核,或按教学内容考核等,也可按教学要求考核,主要突出实践性,对听说的考核可以是对话、朗读、演讲、辩论等;读写方面可以是制作英文名片,海报,招聘广告,翻译英文说明书等。

(五)项目总结

总结是提高的有效途径,项目结束后,派出几个学生作为代表,上台总结发言,讲解在项目实现过程中的关键点、难点和一些心得经验。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实践操作,不但可以训练他们在工作中与其他同学的协调、合作能力,还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并促进学生在提高动手能力和推销自己等方面而努力实践。

总之,项目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良好环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的展示现代技工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高。职业技术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职业学校学生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职业学校文化的显著特征是文化中的职业特性,职业学校文化具有二元性――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二者的高度融合是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企业文化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发展得比较成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企业文化职业学校文化产生比企业文化晚十年,至今还未形成研究体系,在职业学校文化建设方面,企业文化建设的很多成功经验都是值得吸收和借鉴的。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共同开发的国家级开发区,目前有世界500强企业119家,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学校地处园区,较早地开始了学校的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文章以学校为例,就融合企业文化的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多种典型的路径与模式做初步研究。

职业学校文化建设模式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模式从横向解剖、纵向发展的角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四维横向模式:理念宣贯――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品牌文化建设;也有学者根据文化的纵向发展,提出了阶段发展模式:理念提炼――职责延伸――行为外化――评估改进。职业学校文化建设可以以当前较为成熟的PDCA管理工具作为依托,形成文化建设的四阶段闭合循环模式。

四阶段闭合循环模式,将职校文化建设解构为传承对接、阶梯延伸、多维外化、评估改进四个阶段,四个阶段的关键任务依次为:识别文化结合点、设计文化梯次结构、遴选文化深度载体、构建文化评价体系。四个阶段逐层深入、循环往复、相互渗透,构成文化建设的螺旋上升的闭合环。模式具体结构见下图:

职业学校文化建设路径

在职业学校文化建设四阶段闭合循环模式下,每个阶段对应的路径分别如下:

1.第一阶段传承对接的路径:借助外脑、理论学习、外部(企业、学校)调研对标找经验、内部征集文化因子、搭建文化核心纲要、传承对接找差距

寻找文化因子并合理整合成文化核心理念是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核心环节。以学校为例,在这一阶段就曾邀请来自企业、院校的知名文化建设专家来校帮助进行文化体系的设计。对文化深有研究的学校校长也专门对全校教师开设“学校文化建设”专题讲座,解读文化,企业文化、学校文化的概念,以及文化建设对于一个职业学校的重要性。之后学校对各个系部处室明确了文化建设的职责。各处室、系部在进行了理论的学习研究后, 观念发生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随即积极展开以制造类、服务类企业、职业院校为对象的调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又以世界500强企业、成功民营企业、正在发展的民营企业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以及国外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德国柏林应用科技大学、柏林工业大学和国内的一些职业学校如常州刘国钧、无锡机电等的职业院校为主要对象进行文化的调研学习。文化因子是学校主体教师和学生对于学校发展以及情感责任的看法、态度、愿望和观念,是存在于主体行为观念中的一种因子,好的文化因子能够恰当地反映学校本身特性,能在主体中形成共鸣且被推广执行,因此文化因子的征集关键在于师生员工的参与,学校采用了调查问卷、头脑风暴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法,效果不错。搭建文化核心纲要就是对文化因子的筛选与整合,形成文化核心理念。

2.第二阶段阶梯延伸的路径:明确学校文化建设方案、搭建学校、专业、班级三级文化体系

学校的核心文化要获得生命力必须向下延伸扎根于泥土,这就需要将学校的核心文化价值观扎根于系部、扎根于班级,形成学校文化、专业文化、班级文化三级学校文化体系。

以学校为例,在制定出文化建设方案总体框架后,各系部、处室都有专门文化建设的任务,并进行成效考核,使得大家不得不去做,又主动要去做,通过明确每一岗位在文化建设中的职责,使得学校文化在建设中得以贯彻和认同,从跟一群人相关变成跟每一个人相关。学校专业文化建设把握的关键是在学校“善水文化”的统一文化思路下,融合所服务的行业企业的优秀文化,进行具体的专业特色文化方案策划;而班级文化建设的原则是将学校善水文化主旋律和班级的专业特色、班级学生的主体特色有效融合。在结合专业文化时,要注意充分依托行业,紧联企业,尤其是冠名班更要强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班级文化建设中要避免班主任越俎代庖,要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引导班级一步一步累积,走出轨迹,留下历史,积淀文化。

3.第三阶段多维外化阶段的路径:遴选深度载体、外化于形、外化于行

外化于形主要是学校文化环境的打造,专业实训室环境的文化建设、班级教室、宿舍文化建设等。通过将环境打造为学校文化的载体让教师、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和感悟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文化精神和专业精神。

学校在外化于形方面是这样做的:根据学校总体文化脉络,对原有的文化环境进行审核,去除掉一些与总体文化不相符的部分,强化一些校企文化融合元素如“6S”,增加一些有利支撑文化理念的元素,对文化环境进行了系统地重构,形成了学校文化环境建设方案,并逐步实施。作为组成部分之一的专业文化环境建设,以机电系为例,采用了先调研同类职业学校如国外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德国柏林应用科技大学,国内的如常州刘国钧、无锡机电、苏州高职校等,以及三类企业:世界500强企业、高新技术龙头企业:GE、三星、锡柴、MANZ科技,成功民营企业:上海金纬有限公司、ELE、莱克, 正在发展的民营企业:伟智科技、通易机械等。接着组织系内全体教师座谈会,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收集金点子,再组织骨干力量遴选金点子,系统化地进一步设计实训室内外的文化环境,形成了机电系实训室七大特色主题环境方案:企业文化、技能文化、创新文化、廉洁文化、专业文化理念、机床发展史长廊、自动控制发展史长廊。

外化于行指的是核心理念内化于心后,外显于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上。学校文化有活动才有活力,各种师生文化活动是学校文化的有效载体,对内让师生加深理解学校文化的内涵,在全校上下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外让社会公众了解学校的价值取向,从而达到树立良好学校形象、增加学校品牌价值的目的。

行为文化的主体包含教师和学生。学校认为学校文化、专业文化只有经过教师的反复实践,才能逐渐形成行为习惯,才有可能用文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形成个人内在的品质和群体文化,最终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以熏陶和感染学生。

在教师团队文化建设方面,学校从三个层级――校、系、教研室进行精心策划,采用:“走出去,学回来”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国内外培训,安排专业教师到校外企业锻炼(三星、MANZ、锡柴等),学习先进文化、提升专业技能;“沉浸式体验”安排教师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停课到校内入驻企业伟智、通易感受正在崛起的民企文化,提升实践技能; “引进外脑”定期邀请省内外职教专家、企业家、高校教授等来校讲学,以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师境界;“胡国强大师工作室”为专业建设献计献策,为课程改革添砖加瓦。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各类项目:技能大赛、创新比赛、企业实际项目承接等项目化工作,进一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从根本上增强自己对专业的归属感。

学生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归属,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学校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同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学校行动总纲,并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举行的活动主要有:①班级文化评比;②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③听企业领导者“传道”讲坛;④听企业工程师“授业”讲坛;⑤冠名班的活动,更好地进行文化渗透和融合;⑥多模式的工学交替“金纬模式”学生在暑假时间,进入企业一线工学交替实习一个月,拉近了学校课堂与生产现场的距离;⑦规范、创新活动。学校举办“一日常规专项检查月”;系部举办“遵守常规,创新自己”的开学学生大会;“实训室物品规范摆放,6S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发展个性文化的有效载体,学校的社团活动多种多样,主要有创新社团、技能社团、创业社团、文体社团、爱心社团等。

4.第四阶段评估改进的路径:从制度层、理念层、行为层、物质层进行评估改进

优秀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将学校文化中理念、制度、行为活动加以总结和梳理,保留优秀的,去除与文化主脉不相符的,增加缺乏的元素,从而实现学校文化建设的增量创新。

以制度层的评估改进为例,制度层是理念层过渡到行为层和物质层的关键环节,为确保层与核心层不发生偏差,就必须把学校所倡导的文化理念全面渗透至学校的各项制度中,使所有的学校制度都符合学校文化理念,因而需要一个制定制度――实践――修订制度这样一个循环提升的过程。学校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于2010年开始实施独特的激励性薪资体系――《学校绩效积分考核方案》。

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的载体菜单

学校遴选了世界500强企业、成功民营企业、正在发展的民营企业这三类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进行构建职校文化的实践研究,下表列出了一些具体校企文化融合的方式途经。

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1.寻找文化因子,要舍近求远,多绕弯路发挥曲线优势

在文化因子征集过程中,要多走弯路,少走近路。即使组织者已经对文化有了很好地概括和提炼,也不怕走过场,因为这种过场可以赢得文化行为主体的参与度与认可度。学校的文化没有师生员工的广泛认同,没有转化为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文化就会脱离师生的行为而存在。

2.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自上而下,又要自下而上

文化建设既要自上而下地进行文化地引领、布置文化建设任务、考核文化建设成效,又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切不可忽视集体大众的智慧,只有调动起大众的主动性、积极性产生的文化才有生命力,这样的文化建设才能生根、发芽、结果。

3.文化个性可以张扬

这里说的文化个性指的是专属于教师、学生个人,并能反应个性的一种文化。学校文化不能一刀切,它的初衷和归宿是“润物细无声”。让每个老师、每个学生的文化个性自觉融入到学校文化并一起成长,其实是学校文化落地、生根、发芽的过程,关注文化个性,实际是关注个体创新力对学校整体的促进和推动。学校实施的IPQ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师个性化发展就是居于这样文化理念的一个体现。

职业学校学生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是在参照国际惯例和相关国际法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集实践性、操作性和涉外性为一体的经济类专业课程。它作为职业学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专业性强,是学生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内容、技术与方法的主要途径。然而部分职业学校学生由于种种原因缺乏学习积极性。如何激发职业学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学习 《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学习 《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的质量,是当前国际贸易专业发展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 《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为什么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就业竞争如此之大的情况下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呢?以 《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为例,我们通过走访调查专业教师及学生的意见,总结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如下:

1.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课程教学内容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为中心,由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包装、价格、运输、保险、支付条款贯穿始终。由于章节之间知识的连续性不强,基本上每次上课都是新内容,对于习惯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习模式的学生来讲,容易将课程性质定义为一个理解、背诵式课程。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生源为文理兼收,对于习惯了题海战术的理科生而言,课程要记忆的知识点多,而这并非他们的擅长,时间久了,会让他们失去信心。另外, 《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本身专业性强,如价格条款中涉及到大量国际贸易术语,如 FOB、CFR、CIF 等,这些术语的内涵非常相近,差异细小,很容易混淆。支付条款中的托收、信用证方式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理解起来不易,课后又容易遗忘。总体来说,课程专业性强,知识点多,理解起来晦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有一定的难度。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对该门课程从失去信心到厌恶,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

2. 学生学习动力未被有效激活。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规划缺乏延伸性,严重影响了职业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对于大多数职业生而言,职业学校求学经历为其终结性教育,因无升学压力导致职业学校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对老师、考试采取应付的态度。就笔者所在的学校,学生有两种方式提升学历层次:一是自考本科,在本校完成考核,学生虽有一定的学习压力,但这些压力与学生目前所就读的专业课程学习相关性不大。另一种途径是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升本考试,学生大多报考相近专业,故在平时的专业课程学习中相对较为认真,但参加这类考试的学生凤毛麟角。对于不打算提升学历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压力很小,许多学生的学习目标仅仅定为考试不挂科。有个别学生甚至认为:不及格也没关系,还有补考,补考不成还有毕业清考,总是会拿到毕业证的。

另外,当今社会学习无用论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有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好不一定会有好的前途,加上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与普通本科院校有差距,学生自信心不强,对自己的未来并不抱有很高的期望,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特别是当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没有信心和毅力去克服,久而久之,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到后来就干脆放弃努力,混完了事。

3. 学生个体易受团体风气影响。职业学校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个学情就是学生自觉性差,其个人受团体的风气影响较大。就笔者的教学经历来看,一个班级如果绝大部分同学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则易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好学风,少数原本不爱学习的学生也会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感染,端正其学风;相反,若班集体学风不正,即使少数同学一开始学习态度端正,时间一长,在这样的环境里也易随波逐流,变得懒惰和懈怠,而那些原本就不爱学习的同学,在一个没有好的学习环境的班级里会变本加厉,表现出对学习无所谓的态度,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很是头疼。

二、提高 《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如何消除不利因素,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学生厌学的原因,这需要我们认识学生、分析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走出误区。另一方面,我们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