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文学常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因材施教也是今天教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有不同的要求。分层教学则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学习心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觉性。由于同一层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异小,对教师教学要求趋于一致,有利于教师分层教学和辅导。教师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教学内容和方法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笔者对分层教学的课堂模式进行大胆的尝试,有以下几点体会。
1 了解差异,有的放矢
笔者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习惯、学习个性及态度等进行全面了解,并对他们进行科学分类。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往往他们的求知欲都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有的学生很勤奋,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学习态度认真,却总是无法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有的学生或语文基础差,或口头表达能力差,或写作水平差,或阅读能力差;有的学生主要是厌学情绪浓,在语文学习中缺乏兴趣,把自己的兴趣放在其他学科上,但却很聪明,也有一定的领悟能力和接受能力;有的学生反应慢,动作迟缓。根据全面了解,笔者把学生分为若干等次,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学生之间不但存在差异,同时也存在差异的可变性。笔者时刻关注这种可变性,不断调整对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法。
2 分组模式
A层次的学生,不拘泥于课程标准,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争取创造优异成绩。B层次学生学习的知能目标以识记、理解、简单应用为主。
3 阅读教学尝试“阶梯教学”
研究表明,学生中有“一看就会”的视觉型学习者,有“一听就懂”的听觉型学习者,还有在触摸操作中学习的动觉型学习者。因此,笔者拓宽分层的概念,打破传统分层的思想局限: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善于给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而且要善于创造机会,让学生根据听觉型、视觉型或是动觉型等不同学习类型进行自主学习。对于必须会背诵的课文,例如《狼》的教学,B层学生理解课文以后,笔者让他们自主选择最适合、最擅长的学习方式进行,或默记、或诵读、或抄写……限定时间以其本人最高的学习效率达成背诵目标,并逐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从“学会”走向“会学”。
在A层课堂教学的某时段,笔者或者组织中等以上学生讨论更高层次的问题,而让中等及中等以下的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的书面巩固练习,或者组织中等以上学生当堂测试、做迁移练习,而对中等及中等以下的学生再作基本讲解。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步调,达成基本学习目标,并得到不同层次的能力训练。
例如在《春》的教学接近尾声时,笔者让中等及中等以下的学生根据课文进行重点词句的填空巩固练习,而让中等以上学生看《春天的故事》的DVD,讨论祖国的春天、世纪的春天、人类的春天的景象,还可以让中等以上学生就讨论的内容进行小练笔,而组织其余学生交流填空练习情况。在课堂上探索新知阶段,笔者充分发挥优等生听、说、读、写的示范作用。而进入复习巩固阶段,则侧重训练后进生,并引导优等生辨误指正,让后进生巩固经验、吸取教训、得到启示,在训练中再上台阶。
4 作业和批改,走好“三步”
第一步是分层布置。布置作业,不在乎“量”,而在于“质”,应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针对各层次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布置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第二步是帮扶作业。课堂上完成内容和数量相同的练习时,发动优等生完成后去检查、督促、辅导帮扶的后进对象,实现作业过程中的生生互动。对于课后作业,常常采用集中补差的形式进行,针对共性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提示,帮助这部分学生能尽快顺利完成作业。
第三步是区别批改。作业批改要因人而异,不能满足于收齐作业本,打上“√”“×”,给个分,发下订正。要侧重两头,促进中间。对优秀学生作业常“展”,即经常多形式在班上甚至更大范围展览优秀作业,既让其余学生看到榜样示范,也使优秀学生产生更大的成功感、内驱力,促使优秀学生群体的作业日臻完美;对后进生重“改”,对部分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则经常采用面批,教师面对面的个性帮助使后进生得到“对症之药”,从而在作业批改中实现“最近发展区”与现有发展水平的转化。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文电影;欣赏
英文电影是将人们的实际生活状况搬入荧幕,将人类的情感变化与思想传递真实展现在观众眼前,给予人们强烈的精神共鸣。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尝试英文电影欣赏教学实践,不仅能够把教材中的英语语言知识内容活化,还能够让学生们在动态英语环境中体验语言交流技巧,集中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促进英语教学。
一、英文电影欣赏的教学实践作用与优势
(一)强化听力、口语训练
英语学科究其本质而言是一门语言学科,教师要想让初中生获得较好的英语语言使用技能,则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反复训练,增强语言灵活性与敏感性。初中生的学习思维比较灵活,语言学习塑造性较强,在语言模仿与学习等方面具有极强的潜力与欲望。因此,利用英文电影欣赏环节可以锻炼他们的英语语言模仿运用能力。英文电影往往具有线索性较强的音乐剧情、优美的视频画面、较广的声频环绕度与视听结合场景,初中生在英文电影欣赏环节中不仅对西方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电影知识面也得到极大拓宽,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英语生活中,对英语使用的欲望不断增强。
(二)提高词汇量
英语词汇量是影响初中生能否熟练掌握英语技巧,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关键因素。由于初中生接触英语的实践并不长,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尚未接触英语课程,从而在英语单词的音标识记、单词记忆等方面具有较多的学习困难。同时,单词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新课程教学标准对初中生英语词汇量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利用英文电影欣赏教学环节,能够给学生们提供相应的单词使用语境,让学生们正确掌握每一个英语单词的使用背景与记忆策略环境。学生们在欣赏英文电影的过程中便掌握了英文单词的正确读音、意思与内涵以及语言使用环境,不仅对单词产生单向深度记忆效果,对单词文化更有着纵向的体验与渗透。初中英语教材中部分单词是西方习语,在传统单一教材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缺乏语境,对这些习语单词的记忆效果较差,而在英文电影欣赏环节中,学生对其的记忆深度得到了提高。
(三)文化传播与渗透
如今,西方文化逐渐在我国传播,街头总是出现大量的英文单词,这正是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化的表现。英语教学正需要相应的西方文化渗透过程,只有让学生们正确了解到西方语言文化,才能够提升英语学习效果,避免“中式英语障碍”现象的发生。英文电影中有大量西方的人文风情画面、山水风景、西方人民的生活起居习惯、饮食习惯等等,学生在欣赏英文电影的同时便拓宽了西方文化知识面,对西方人的价值观念、精神信仰、文化底蕴形成了直观的意识体系。通过这样的教学尝试,可以让学生们在接下来的教材知识学习过程中完善学习体系,提高学习能力。
二、英文电影欣赏教学策略与技巧
(一)合理安插,正确搭配实践
英文电影欣赏必须与英文教材教学相辅相成,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合理安插英文电影,才能够促进初中英语课堂保持正确、向上的发展态势。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长期处于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经常面临严格的教学成绩考核要求,英语教学压力较大,从而使得英语课堂45分钟皆为教材知识传输与讲授,而电影文化渗透环节所占实践寥寥无几,使得英文电影欣赏的教学尝试屡屡受挫。因此,英语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节奏,在课堂上合理安插英文电影欣赏环节,保持英文教学的连贯性及教学质量。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Unit 10《Can you play the guitar?》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课堂上引入了电影欣赏环节,让学生们观看电影《Begin again》,中文名为《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电影含有大量的英文歌曲,激发了学生的英文鉴赏兴趣,电影还讲述了主人公为追求音乐梦想而战胜人生困难的奋斗故事,不仅紧密贴合了本单元的教学主题,还给学生们灌以一记心灵鸡汤,激励他们好好学习,为心中的梦想而奋斗,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定位,完善鉴赏教学设计
英文电影欣赏的教学环节必须要通过准确的教学定位,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够促进初中英语教学课堂走向素质教育大道。如果教师播放英文电影只是为了娱乐学生,那么课堂秩序将会丧失,英文教学课堂的教学地位也将逐步缺失。因此,教师要正确选择英语电影题材,根据学生的最近学习状态与学习问题合理分配英文电影的鉴赏时间,教师还可鼓励学生用英文写电影观后感,逐步锻炼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Unit 12《My favoriate subject is science》的教学过程中,我事先分析学生们最近的学习状态,发现学生英语学习状况良好,因此在本单元教学课堂上我安插了英文电影欣赏环节,播放科幻电影小片段,让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激发科学兴趣,实现综合发展。
三、电影欣赏反馈
英文电影欣赏作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环节之一,也需要教师、学生进行合理的教学反馈,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后针对课堂上播放的英文电影写鉴赏报告,记录各自的心理感情变化,并写下对电影鉴赏教学环节的建议,方便教师进行教学改进。
四、结语
初中英语教学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改善当前英语教学现状,通过安插“英文电影欣赏”教学环节以帮助学生增强英语语言使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一、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化抽象为形象,突出教学重难点
语文界有这样一句老话:任何一个生动的比喻都是跛脚的。其原因,一是语文文字毕竟是抽象的符号,当它反映鲜灵活生的大千世界时,就必定受到许多限制;二是一个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的学生去理解有些有深奥生活哲理的比喻句是困难的。因此,要学生去理解由语言文字组成的课文的重点、难点,是更困难的。由于CAI课件能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变具体,静态变动态,使原来枯燥的课本内容更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全身心地去主动发现、探索、思考、解决问题,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多媒体所包含的虚拟技术能超越时空,化虚为实,变抽象为具体,适时使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由符号到心象的转换,使教学获得最佳效果。如学习《济南的冬天》一课时,让学生观赏有关济南冬天风景的视频材料,学生仿佛置身于冬天的济南,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体会老舍笔下特有的冬景。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可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浓缩为三拳,设计动画,一拳重过一拳,三拳致人死命,情节惊心动魄,充分展示鲁提辖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教学《听潮》一课,主要特点是用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学习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朗读领略大海刚柔相济的美。这对内陆的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和体会的。在教学中,通过播放自制的潮起潮落的VCD以及以潮水声为背景音乐的范读录音,使学生充分调动起自己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将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汇聚成对大海的立体感性印象,起到化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浅显的作用,突破了重点、难点,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有利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说,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而多媒体的辅助,让学生的学习资源不再局限于教材、课堂和学校,而可以延伸到社会、网络,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进行自主拓展阅读与交流,真正体现生活处处皆语文,实现语文教学“小课本,大课堂”的目标。执教《向沙漠进军》一课之后,针对学生对土地沙化的现实忧虑,让学生围绕“防沙”、“治沙”的探究专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拓展和延伸,可上网或从课外书上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写出活动后的感想、设想、报告等,在全班进行交流,既增加了知识,又增添了环保意识,还培养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活动、合作探究、交流表述等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学到语文,用上语文。
三、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某单元设计了“读一本名著”的主题,选择了吴承恩《西游记》中四个学生最喜欢的故事。为了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整体的理解与把握,提高阅读量与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我特别利用信息技术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首先提供了三个网址让学生上网浏览阅读,并设计了三个问题:①讲述一个《西游记》中的故事;②你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些人物;③评说一个你喜欢的人物。上课时,学生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在网上进行了广泛阅读,有些同学觉得这些资料还不够,带了《西游记》的书以及他们从别的渠道收集到的有关介绍《西游记》的资料进行阅读。大家兴致很高,边读边评。然后通过自己所喜欢的人物自由结合成小组,再回到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把精彩的语段和句子摘录下来并加以理解,最后全班同学一起制作了一组图文并茂、有动画效果和声音效果的演示文稿,还出了一份介绍《西游记》的专刊。
在这次拓展阅读的课例中,有的同学说:“用这样的方法学习语文一点儿也不累,一点儿也不枯燥,反而很有趣,我喜欢网络学习。”有的同学说:“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丰富了我的知识,让我了解了许多有关《西游记》的知识,真是受益非浅。”也有的同学认为这样的活动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能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四、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有利于教学实践中师生之间的交流
关键词:放读式教学;语文;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286-01
何谓放读式教学?就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从课堂向课外延伸,体现民主化的思想和培养自学能力的主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初中放读式语文教学模式分三个基本的步骤:
第一步:提出目标
它指的是师生在预习单元教材或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师生共同提出的学习中需要理解或掌握的知识内容和疑难点。在实施这一步的过程中,问题的提出主要是学生、教师只是作必要的补充。我在教学《苏州园林》时,利用了三个环节来完成这步任务。
1、师生共同预习课文,勾出疑惑的地方或认为必须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
2、利用分组的形式,讨论确定全班同学必须要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或者需要解决的知识疑难点。
3、学生提出学习目标,部分同学或教师作补充。
当时,提出的学习目标或需要解决的疑惑共有13条,例如:
1、必须掌握有些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和形近字。
2、了解有关作者的一些常识。
3、了解复习说明文的基本常识,列举本课应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4、课文中具有概括性的语言有哪些?如何理解他们?
5、课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6、说明文的用词应该恰当、准确.举例说明本课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
7、如何理解“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第二步:开放式阅读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开放式阅读的操作过程没有固定的程式,它讲求的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和组合,使之成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突破教材,做到以课本和阅览室所有参考文章或书籍,以及网上资料为阅读材料。个人阅读与合作讨论式阅读相结合,个人笔记与讨论式笔记相结合的一种新式教学模式。在操作中,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课本文章和其它参考文献和书籍的阅读都是为解决学习目标服务的关系。
我在《苏州园林》教学中,当学习目标提出后,我便给同学们提供一课时的学习时间,外加放学后的课余时间。让学生或者在阅览室、或者在学校电脑室、或者同学间互相讨论,逐个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学习目标。教师只督促、引导他们做好读书笔记。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学习方式、学习地点,选择的参考资料均由学生自由选择,这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第三步:学习小结
这是放手让学生结合学习目标和阅读内容任由交流、讨论的一步。教师在这一环的任务是适度地引导、点拨、启发学生解决在交流中遇到的困难。同时,结合目标,精心设计一组开放式的目标检测,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苏州园林》教学中,对于这个环节许多学习目标的解决,都是放手让学生在讨论中解答、同学间互相补充,教师适度地肯定或启发完成。当然,也有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完成。例如:
l、在了解有关作者的一些常识时,教师结合学生的问题解答给予了补充。
本文是叶圣陶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写的序言,最初发表在1979年第4期的《百科知识》上,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
2、在学习解决课文结构有什么特点时,教师结合学生的解答,同时逐步出示板书设计。
3、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苏州园林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针对这个问题,首先让学生列举出几个有比较说明方法的句子,接下来是师生共同解决,对“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这些疑难句子的理解。教师便注意启发、点拨或教师小结: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既表现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特有的风格,又突出了苏州园林的独到之处。
在这个环节里,教师一定要注意几个问题:
l、教师在课堂上始终是在启发、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尝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60-1
在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课堂上就会流于形式,结果往往是收效甚微。那么,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灵活分组,科学搭配
结合班级实际学生数和学生学情,将学生分为4人一小组,每个小组中有1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1名学困生。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开展互帮互助活动,让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让中等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发挥,让优等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表现,最终形成各显其才、各尽其能、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的组合又可以是一个不固定的动态的过程,它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喜欢学习同一内容或采用同一种学习方式的学生自由组合,灵活搭配,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处理好合作与自主的关系,选准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学习更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只有在认真独立思考后,才能在合作学习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解读。我很反对合作学习任务刚布置下去,便很快地组织学生展开看似热烈的讨论。选准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是有效合作的重要保证。对此我的体会是:个人探索有困难,需要帮助时;在意见不一,有必要争论时;当学生举手如林,为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时;当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需要与人分享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这时运用集体的智慧,全班同学都积极行动起来,以好带差,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就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要关注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的参与度
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我的做法是,要求小组成员在讨论前,必须先独立思考,写下自己的想法,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主发言人代表发言,主发言人循环产生,组内成交替进行,决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演变成“好学生讲,差学生听”的小组模式。
四、在激励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还记得在一节小组合作学习的观摩课上,为了调动大家合作学习的兴趣,我对全班同学说到:“本节课表现好的同学,老师将会为你所在的小组加一颗星,加满四颗星,将会收获意外的惊喜哟!”没想到我原本不经意间想到的一个激励方法,顿时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一堂课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课后更有不少的同学围着我要意外的惊喜,我当然得满足他们的要求,每个人赏了一个棒棒糖。可见,合理、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然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畅所欲言,又能让他们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
当然,评价不仅限于课堂,也不仅局限组内,它也可以在组间,它应该贯穿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全过程。
五、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课堂易出现冷场,学生合作不主动。
2.学生合作参与面不广,尤其表现为优等生参与发言和小组汇报的次数明显多于学困生,学困生没有真正参与。
3.学生合作没有深度,合作学习流于表面而缺乏中对文本的研读。
4.忽视学情,备课中对合作学习的环节设计不够精心。
5.小组合作学习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
6.小组学习为了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或教学,或是为了吸引评委和听课教师而有可能成课堂上一场场上演的哗众取宠的“秀”。
六、应注意改进的措施
1.小组合作学习不应该是语文课堂的全部,它不宜成为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
2.要留给学生充分独立的思考时间。
3.合作学习中保证交流的时间,切不可走过场。
4.明确教师的定位,做好合作氛围的创设者、合作参与的示范者、合作学习的指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