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司团队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层公司是营销员们的聚集之地,是营销员们的“家”,直接构成营销员统一的组织环境。一般来说,这种直接组织环境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组织结构,二是组织机制。在组织结构简约方面,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突出营销团队的重要地位。基层公司所有部门与岗位,都应重新思考自身与营销团队的关系,看能不能对营销团队提供最好帮助与最大支持,如果不能,则应考虑调整、替换、重组,甚至撤消的可能性。组织机制简约的重要原则是协调与效率。团队与团队、团队与部门、团队与公司领导之间的关系,应予明确。尤为重要的是,当某一团队发生困难时,基层组织总是能提供最有效的帮助与指导。应该明确的是,团队的建设与工作,离开了组织的系统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总之,基层组织环境简约的结果,是既能保证固定职工的稳定持久作用的发挥,又能为营销团队活动和营销员们的工作,创造一种平等、自主和鼓励创新的组织氛围。
(二)团队自身的组织方式需要调整。从团队管理的效率来看,人数越多的团队人际关系的类型也就越多,意见分岐和导致社会性懒惰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团队成员人数不宜过多。组织行为的研究表明,最有活动效率的团队,人数一般在7至10名左右,不宜超过15名。为了防止“内耗”,凡人数超过10名以上的团队,则可考虑“另起炉灶”分设团队。当然,团队内部可根据需要设立若干“指导小组”,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具体负责对新人公司成员进行传、帮、带。团队内部的指导小组具有矩阵结构特点,一般存续期为半年左右。待新人完全熟悉业务流程后,指导小组的任务即行完成.其成员则完全融入团队之中。
为了增强团队的责任感,加强对团队的管理,团队经理可从公司正式职工中挑选,或者以合同方式从优秀营销员中选拔,以往那种通过裂变方式所产生的团队经理,不足之一就是对团队活动缺乏足够的投入,加之成员过多或过少,组织结构稳定性自然明显趋于弱化。
(三)团队的自利主要通过授权适当加大。在中国人寿现行的组织模式中,权力总是集中在每一级的领导职位上,即令是在县支公司这一层级中,相应的权力也总是集中在县支公司经理一人手中。这种“中央集权”型的权力结构模式。已不再适宜于市场竞争环境中的经济组织。因为它最大弊端就在于难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大大降低企业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团队的授权意味着部分职权在组织中的转移,尽管这种转移是谨慎的、逐步的,但授权的目的,就在于使那些真正从事某项工作的人能够切实承担起责任,并能做出相关的决策以及更有效的工作。
营销展业尽管是基层公司营销团队最主要的工作,但是要顺利开展这一工作并能实现团队的营销目标,需要有相应的权力来予以保证。以往营销团队的管理之所以缺少实质性的内涵,主要原因就在于除了来自团队外部的经济制约的关系外,团队几乎没有任何自主的权力,致使所谓的团队完全沦于名义上的空架子。应该认为,授权是一种管理理念的体现,它基于对人性的一种积极认识,相信团队成员有能力、有技术,并具有明确动机来完成需要做的工作。或者在具有支持性的环境条件下,他们能够提高能力、技术和力,来积极地完成工作。因此,授权也就意味着更明确的责任领域,意味着工作的压力,意味着更加努力的工作。
从实际效用角度考虑,团队的授权主要包括自主展业、自主招聘成员、自主实施奖励,以及有关日常工作的决策。许多研究已经表明,通过组织授权能够自主决策的团队,往往就是高效率的团队。由于能够得到组织的信任与支持,自主决策的团队一般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并能保持充沛的活力。
(四)团队的培训需大大加强。在营销员的业务熟悉过程中,对初入公司的新人采取的一般做法是,由老营销员带领传授。这一做法的好处是对业务流程的熟悉比较快,明显不足则是难以克服“技术鸿沟”。保险是一种特殊的、以风险为主要经营对象的金融服务行业,技术性强。对于广大顾客来说,费率厘定、风险精算、条款责任、免除范围、给付方式、适用法律等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反差。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营销员不仅要熟悉一般业务流程,而且要做到精通业务内容,精熟每一个保险条款,能够正确回答顾客有关保险条文的任何咨询。
然而,这仅仅只是最基本的技术层面的要求而已,对营销员们来说,这实际上还远远不够,营销员们所售卖的,是一种无形的商品,对未来可能出现风险后的补偿承诺。在具有风险意识或不具有风险意识的情况下,在有现实需求或只有潜在需求的状况中,在能理解或不能沟通的场合里,营销员要向人们出售保险商品,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成功的售卖保单,营销员们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而且还要善于分析、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还要熟练掌握许多与人打交道的技巧。所有这一切,单靠营销员们内部的传、帮、带,是明显不够的。
因此,团队的培训不仅仅是消除营销员与业务之间的“技术鸿沟”,它对增进营销员自身的竞争实力,具有直接的效果。事实上,培训的效果还远不止如此。培训需公司的投入,使营销员们真切感受到组织的信任、支持与关怀,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培训产生的效果不仅仅增强了营销员们的能力,而且也增强了他们的自豪与自信。同时,培训还增强了营销员对公司对团队的认同,并对团队共同信念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培训活动,增进了营销员之间的了解,形成了友谊,也可以大大增强营销员们对团队、对公司的凝聚力。
(五)团队的精神状况需要着力改善。我们曾经分析过营销团队的组织构成,在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激烈的社会环境下,个人的风险种类增多,程度加大。在这种背景下,营销员们的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得多。抽样调查的研究表明,约有75%的营销员迫切需要心理诊治。
摘要:文章通过对郑州图书馆团队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影响团队建设的因素,探索加强团队建设的新思路,增强职工团队精神,使职工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相统一,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促进图书馆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2-0052-0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重要部署,为各地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可有效地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外部和内部问题也越来越多。市场经济环境氛围的影响,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职工个性化的思想行为和多样化的利益诉求,迫切要求图书馆加强团队建设,培育团队精神,打造一支能够适应社会需要,促进事业发展的职工队伍。
1团队和团队建设的意义
团队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很久以前就出现在了体育、军事、经济等领域。美国著名管理学教授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团队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也就是说,团队是由一些具有共同信念的人为达到共同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各成员通过沟通与交流保持目标、方法、手段的高度一致,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运用集体智慧将整个团队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于某一方向,形成比原组织具有更强战斗力的工作群体。
团队建设是指在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其成员进行训练、总结、提高的活动。通过团队建设可以迅速而有效地解决一些新出现的问题,推行一些新的工作方法,增加组织的凝聚力,提高团队成员的整体素质。
对于本身就属于团队性质的图书馆而言,为了保持自己的高效运作及最佳的发展状态,必须以团队的管理方式来加强自身的管理,特别是要不失时机地彰显和构建自己的团队精神,使团队精神的精髓真正得以在馆员身上展现出来。
2郑州图书馆团队建设现状与措施
郑州图书馆作为郑州市目前市属最大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按照市委、市政府为民办理“十件实事”总体部署和市财政局、市文广新局《文化惠民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安排,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和职能开展文化惠民工作,为完善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一级图书馆”、“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市级文明单位”、“文化部群星奖”、“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体现了团队建设的价值。
2.1科学管理、统筹指导,增强团队战斗力
领导思路清晰,理念明确,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图书馆团队建设能够发展的关键。一直以来,郑州图书馆重视基础业务工作,创新读者活动工作,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同时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团队建设工作,使郑州图书馆各项工作均走在同级图书馆前列。
近年来,郑州图书馆组织各种公益性读者活动近百项,并创造条件为弱势群体服务,效果显著。其中送书进监狱,配合服刑人员改造的“文化阳光进高墙活动”,2010年获全国第15届“群星奖”项目类奖。这是文化部首次将图书馆类活动列入“群星奖”评选范围,也是河南省公共馆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同时,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把服务工作延伸到基层,目前已建成1个中心馆(郑州市馆)下有5个分馆、35个阅读点(室)的大服务网,实现一卡通,年均接待读者达60余万人次,读者到馆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2合理设置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增强团队发展活力
在省市文化、人事等部门的组织和领导下,郑州图书馆以人事制度改革为主导的内部机制改革起步较早。1995年起就实施了岗位责任制;2000年作为郑州市人事改革的示范试点单位,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馆长负责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干部职工聘任制和全员考核制等;2007年7月起,开始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岗位分配激励制度,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郑州图书馆每两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此项工作的开展,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馆中层干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业务能力、组织能力等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提高,各部室主任各司其职,相互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兢兢业业干工作,实实在在创业绩,使馆容馆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基础业务、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古籍保护等多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各种荣誉也接踵而来。
2.3科学制定岗位津贴,促进工作积极性
2007年7月,郑州市开始在事业单位推行岗位津贴制度。为切实体现岗位津贴的效用和用人单位的自,市财政根据年度财政经费、工资水平、单位人员等,划拨一定量的经费作为单位本年度的岗位津贴总额,单位平均分配到每个月,具体每个职工的发放标准全权交给单位自行制定。郑州图书馆成立了岗位津贴工作小组,负责方案的制定和具体工作的执行。分配方案贯彻“效率优先、优劳优酬、兼顾公平”的原则,将津贴分配与职称、职务、岗位、考勤、工龄相结合,实行按劳分配、奖惩结合、动态管理。为真正体现岗位津贴奖勤罚懒的作用,把日常考勤和工作量完成情况同岗位津贴发放挂钩,并预留津贴总额的3%作为激励基金,用于对平时工作有突出表现的人员进行奖励。激励基金的具体使用需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实行岗位津贴几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优劳优酬、奖勤罚懒,打破了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有效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公共图书馆团队建设,重点是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体现按劳分配原则,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并最终增强单位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公益性事业单位,其改革必然受到政府政策的主导和影响。改革内部机制,发展团队建设,增强内部活力,不仅需要政府政策的合理引导,更需要图书馆管理者和工作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出适合自身建设发展的新路。
3影响图书馆团队建设的因素
近年来,郑州图书馆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推进单位团队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定得困难和问题,一定程度上也限制和阻碍了单位的发展。
3.1部门分隔
图书馆都会根据自身的社会职能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内设组织机构。部门之间,特别是业务部门与行政部门之间,由于工作性质差别较大,相互间交流与沟通往往较少,从而影响到实际工作中一些合作事务的有效开展。
3.2岗位分隔
在实际工作岗位中,职工一般会单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只关注本岗位的工作而轻视其它岗位的职能,进而影响到其对这些岗位职工劳动价值的评判,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本位主义,往往并不满意当前的工作岗位,认为不能施展自己的特长,从而产生消极情绪。这些因素都会对图书馆部门、岗位间的协作产生消极影响。
3.3缺乏沟通
沟通是图书馆人员之间信息和思想上的交流,通过交流达成认识上的共识,以协调各自的行动。图书馆领导层之间、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职工之间,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再加上思想观念的差异,对某些问题的认知和见解经常不会一致,因此沟通交流工作也应是经常的、深入的、多方位的。
4加强公共图书馆团队建设的新思路
加强图书馆的团队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培养图书馆的团队精神不能急功近利、违反客观规律。图书馆应从长期的工作实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创造有利于人们沟通交流的环境氛围,鼓励并促进人的发展及其价值的实现,通过不断改进完善管理的方式、方法,以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减少以至消除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矛盾。
4.1制定清晰明确的新目标
目标是团队的灵魂和核心,是成员共同愿望在客观环境中的具体化,是团队运行的核心动力。制定具有感召力的图书馆发展目标,不能忽视图书馆职工的参与,要使其在制定发展目标时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要把图书馆的发展和职工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以获得其对团队目标的认同。只有当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趋于一致的时候,团队目标才会有号召力,团队的凝聚力才能更深刻地体现出来。图书馆的发展目标,要切合本馆的实际情况,它应该是近景目标与远景目标、单向目标与系列目标的统一,应该有层次、有重点,并且执行计划时注意保持连贯性、稳定性,这样在逐级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梯次的激励效应。
4.2建立沟通交流、互信合作新机制
沟通交流、互信合作是团队的重要特点和基本素养。建立高效通畅的沟通流机制,使职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较强的参与意识,通过不同观点和创意碰撞并激荡拓展,更容易达到彼此宽容、同舟共济的互信,形成团队发展的和谐力量。在图书馆日常工作中,来自职工和读者的各种诉求需要通过部门之间、职工之间大量沟通,迅速、准确地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意见,通过相互的沟通与协调,才能更好地解决。此外,图书馆领导层与职工之间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渠道也是良好沟通的重要特征,它有助于管理者指导职工的行动,消除误解。每个人只有学会信任他人才能换来他人的信任,不信任只能导致隔阂,团队的作用也很难发挥。
4.3提高团队执行力的新举措
在一个高效运转的团队中,领导者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有效的领导者能够为团队指明发展方向,能够带动并且提高整个团队的活力,指导并帮助团队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团队领导首先要懂得如何管人、育人、用人;其次,必须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修炼,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懂得运筹帷幄,懂得把握方向和大局;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德性修养,懂得以德服人,做到开阔胸襟、讲究信誉,发扬民主,敢于否定自己、检讨自己,善于集中团队成员的智慧、采纳团队成员的意见,发扬民主管理的作风,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同时,领导者应该在团队工作范围内充分授权,尽量创造机会,与团队成员进行交往、沟通,注重职工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尊重职工的自我价值,将团队价值与职工自我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实行良好的工作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职位调换等手段使成员感受工作的乐趣以及挑战性,从而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4.4构建人才成长新平台
团队发展的动力,源自于组织内每个成员的发展需要。图书馆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成长机制,是保证图书馆团队的优势及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基础。加强图书馆的知识型队伍建设和优化团队的组织结构,一方面,图书馆要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和职称制度改革的办法,真正引进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和图书馆管理人才,做到按需设岗,择优聘任,从而建立起一支多学科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较高的相对稳定和结构合理的队伍。另一方面,还应建立学习机制,营造学习氛围,以此培养馆员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为真正创建学习型的图书馆打下坚实的基础。
4.5建立绩效管理新体制
重视建立合理的绩效管理体制,为职工业绩评定提供科学的依据,才能够激发组织成员内在潜能。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有两种手段:奖励和惩罚。工作绩效标准越明确,评价鉴定才能越准确。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体制在图书馆的团队建设中具有目标导向和行为界定的作用,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环境氛围,提高职工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意识。
当前,全球化、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使图书馆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加强图书馆的团队建设,促进图书馆团队精神的培养,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促进图书馆事业不断健康发展,团队建设这一问题应当引起图书馆工作者更多的思考和关注。
参考文献:
\[1\]\[美\]Susan A.Wheelan 著,蒋玉娜译.创建有效团队\[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周新曜.团队的力量\[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
\[3\]和仁,霍黎.团队八维\[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5.
关 键 词 :普通工科高校 管乐团 建设 思考
普通高校学生管乐团(队)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已逐渐为国内各高校所重视,不少高校对于组建学生管乐团(队)的热情很高,在这方面也投入了不少精力,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目前管乐在我国还不够普及,而普通高校学生管乐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大部分高校特别是普通的工科院校来说,学生管乐团应该如何定位,如何组建、发展,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教学并纳入学校的素质教育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急需探讨和研究的。本文仅就普通工科高校学生管乐团(队)的建设和发展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学校的重视和支持是普通工科高校学生管乐团(队)建设和发展的前提
普通工科高校学生管乐团(队)是工科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面向全体工科学生,担负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的教育重任。管乐团(队)的学生往往来自学校不同院系不同的专业,乐团的教学、组织管理及实践演出等则需要学校各院系、部门的协调配合;管乐团的正常运行,需要高校投入一定量的资金用于购买和维护管乐器,保证管乐师资、训练场地和进行正常的交流演出等等。因此,学校领导的重视、支持是工科高校学生管乐团(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学校对管乐团(队)的重视,首先应体现在学校对艺术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方面。重视和支持不能只在口头上,要在思想上正确认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意义,要在行动上把艺术教育看作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部署安排上。目前在普通工科高校,有艺术特长的学生不多,学生的音乐基础水平不高,有管乐特长的学生更是难求。因此,管乐团(队)的师生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艰苦地训练才能使乐团达到一定的演出水平。国内不少高校给管乐团(队)队制定了各种政策。如清华大学的管乐教学就采用综合性分级教学的方式,把管乐列入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学生每个学期可以取得1个学分,4年可以获得8个学分。
其次,要让学校领导对管乐团的教学定位有正确的认识。国家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荫昌在谈到学校艺术活动和校园文化环境的定性、定位问题时提出:普通学校的艺术教育不是专业性、职业性的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的艺术社团、活动小组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举办艺术活动应当是“经常性、综合性、多样性的”。要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受到良好的美育,让他们在普遍而广泛的艺术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愉悦身心,培养爱好,丰富精神生活、增强美感体验,陶冶情操,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促进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文化素养的形成,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学校艺术教育的基本性质和宗旨。因此,对普通工科高校学生管乐团不应该以能否提供所谓的“专业水平”的演出作为评判标准。要认识到管乐团(队)的教学是让学生参与和投入到音乐艺术实践中,接受艺术的感染、熏陶,在情感上、精神上获得实际体验和滋养的教学,它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演奏家,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的。
二、教学管理方面的制度化是普通工科高校学生管乐团(队)建设和发展的基础
普通高校学生管乐团(队)属于学生自愿参与的团体,管乐团(队)的进步必须经过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合作、训练才能见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普通工科高校学生有大量理工实验、专业实习、考证等课程比较繁忙,难以统一时间参加学习和训练,给乐团的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另一方面,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中仍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许多高校的管乐团因此处于自由放任的状态,学生难以进行系统的音乐学习、训练及取得良好的成效。因此教学管理方面的制度化、规范化尤为重要。
(一)将管乐团(队)的教学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进行管理
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各院校相继成立了艺术教育管理委员会,并拟订各高校实施艺术教育的具体方案。普通工科高校学生管乐团(队)作为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也应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之中,作为工科高校的正常的教学工作进行制度化管理。如管乐教学(按照管乐学习的层次)制订管乐团的教学大纲、每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课时、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等;教师必须按照学校规定认真备课、编写教案、实施教学;每学期开学由教务处审定乐团学生学习资格,期末管乐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折合成教学学时记入教师年度工作量,学生则按照参与学习的时间计入相应的学分;对管乐师生参加校内外各级演出比赛所取得的成绩可以参照学校其他学科的情况给予相应奖励。这样既是对乐团师生工作学习的认可,又规范了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制度,大大提高了乐团师生的积极性。
(二)健全管乐团管理制度,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管乐训练是实践性、合作性较强的艺术学习过程。管乐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不仅依赖乐团队员个人吹奏技术的提高和艺术修养的提升,也依赖乐团指导教师、指挥、团员之间协调合作。乐团(队)的进步需要全体乐团成员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在普通高校,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班级,使乐团的教学时间难以统一,且乐团学生演奏水平参差不齐,常常给教学带来困难。因此如何进行学生的管理、如何灵活又合理地安排教学训练、如何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训练等,都需要健全管乐团管理制度。管乐团(队)制度应包括乐团纪律,师生的考勤训练制度,奖惩制度,队员的入队与退队管理、乐器乐谱的分配管理制度等等。管乐团的组织制度的建立至关重要,不仅要制定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还要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和鼓励大学生积极投入管乐艺术活动,并发挥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提高自身全面素质。
三、教学活动的灵活化和规范化是普通工科高校学生管乐团(队)建设和发展的保证
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普通高校管乐团的教学组织方式方法不能照搬专业的管乐教学。虽然国内不少高校管乐团(队)招收有艺术特长生,学生音乐基础较好,甚至入校前就已经能出色地演奏乐曲,但对于普通工科高校来说,相当学生,是从基础开始进行音乐学习及训练的。笔者所在工科高校管乐团的学生刚入乐团时认识简谱的学生不到乐团人数的10%;目前,入队时学习过管乐的队员3人,约占队员总数的4.2%。也就是说,一般高校管乐团(队)的学生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器乐演奏基础好的学生较少。因此,普通高校学生管乐团教学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
(一)关于教学的组织方面
普通高校管乐团(队)的教学需要进行精心的组织和管理。管乐团(队)的教学应重视学生梯队的建设,加强乐团(队)学生间的学习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目前,各普通高校管乐团(队)的师资力量十分有限,且管乐团乐器种类较多,管乐的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梯队式的管理。应在个别辅导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骨干学生的作用和积极性,保证管乐团持续发展。而且针对普通高校管乐团学生热爱艺术,但缺乏音乐基础知识又没有音乐专长的特点,加强队员的合作交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保证管乐团拥有较高水平、保证管乐团(队)发展的重要工作方法。
转贴于
管乐团(队)的教学组织工作包括合理的设置各乐器的梯队学生,安排骨干队员协助乐团的训练和演出;为学生提供有关管乐学习图书、音像资料,可以以图书音像站、网站、宣传栏等形式进行,鼓励学生自觉学习管乐;为学生搭建管乐学习交流的平台。除了建立与校内外其他乐团的交流学习渠道,每学期还可以在管乐团内部组织一两次管乐沙龙,增进管乐队员的相互了解和演奏技术的交流提高,进行耐心细致的学生思想工作等等。
(二)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
普通高校管乐团的教学内容可以依照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安排。一般是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学习内容,如低年级的学生以学习基础乐理知识、管乐吹奏基础知识,进行视唱练耳训练和管乐基本功的训练为主,这些是普通学生学习管乐的基础和保证。然后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管乐教学训练的曲目,层次多样化,风格也可以多样化。曲目可以是雅俗并存,既可以选择高雅的、经典的管乐作品,也可以选择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的通俗音乐作品。乐队训练不仅有经典的合奏曲目,还可以选取或编写一些风格独特的小合奏、重奏、独奏曲目。不仅如此,在实践中还可以安排管乐与其他类乐器的合作曲目,如与钢琴、小提琴、电声乐队、声乐等合作的曲目。同时还可以鼓励吹奏技术较好的学生参加器乐的考级等,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管乐兴趣。
总之,普通高校管乐团(队)既可以走高雅化、精品化的路线,同时也可以走普及化、群众化的路线,努力促进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更好地进行学习交流,更好地发挥艺术团队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三)关于教学实践方面
管乐训练是实践性、合作性较强的艺术学习过程。通过乐团的训练,不仅增进普通高校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学习和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互相协作精神和组织纪律观念,锻炼学生的毅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启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演出实践是管乐团(队)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普通高校管乐团(队)应该定期举办艺术实践演出活动,普通高校的艺术实践不同于音乐专业学生的艺术实践,不能以演奏专业性强、技巧的高超为标准,普通高校管乐团的艺术实践活动可以给不同层次的队员选择不同技术难度的演出曲目,力争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化,节目丰富多彩,新颖别致;重在乐团(队)学生的参与、体验、合作和节目的创新;重在给乐团学生提供一个促进管乐学习和交流的、可以大胆地展示自我的舞台。尽管学生的实践演出不一定能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进步。
四、管乐团(队)教师的敬业与合作精神是普通高校学生管乐团建设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管乐团(队)教师的敬业与合作精神对普通高校学生管乐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尤为重要。学校可以安排责任心强的音乐老师负责乐团的组织、训练等工作,要能把握全局,善于把“教学”和“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目前各普通高校音乐教师不多、管乐专业师资不足的情况,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聘请有教学经验和敬业精神的校外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管乐教学,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邀请音乐院校和演出团体的艺术家担任指导工作。
普通高校管乐教学同样需要讲究教学方法。管乐教师的教学要针对普通高校学生管乐团(队)学生的具体情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狠抓基本功的训练,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急于求成,要善于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曲目。除了制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定期布置检查学生的吹奏学习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针对不同的乐曲的具体情况突出乐曲的教学重点、解决学生的学习难点。要能适当地将演奏与乐理知识讲解融为一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遇到问题马上解决。对于重点和难点,要多分析和多训练,这种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乐理知识及演奏技巧的理解学习,还能教会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
总的来说,普通工科高校学生管乐团(队)是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管乐艺术的实践学习,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艺术修养,提高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艺术团队。它是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气氛的重要力量,是展示普通工科学生良好精神风貌的窗口。普通工科高校学生管乐团(队)的建设和发展直接体现着各工科高校艺术教育的水平。管乐团(队)的建设不仅需要学校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而且很有必要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体制,把它纳入正常的学校教育范畴。优秀的管乐团(队)需要学校各有关部门的领导、老师及管乐团队员付出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努力,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普通高校学生管乐团能得到更多高校的重视和关注,能为普通高校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为高校人才素质的培养奏响理想的乐章。
关键词:管理团队 学生管理 团队建设
辅导员在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自从1999年高校首次扩招以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青年社会化过程延长,加上当今大学生生活背景、思想状况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中不断涌现出新情况和新问题,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如何提升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难题。面对教育新形势及新时期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变化,要扎实做好各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作为辅导员,必须多学习多动脑筋,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引入管理新理念,并将这些理念、策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具体到实践中,作为一名项目管理专业人士和一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笔者对加强团队建设、并依赖团队实现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有序化深有感触,总结成文。
一、建设一支学生管理团队的重要意义
理论上,“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高校应建立强有力的学生教育管理队伍。”按照教育部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辅导员的配备应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应当设专职辅导员。”但是事实上,很多高校许多院系辅导员配备远远低于此比例。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执行此规定最好的二级学院配备的专职辅导员师生比也在1:300以上,一些院系甚至高达1:1000以上,高校辅导员队伍扩充和建设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高校学生管理是一项集体活动和成果,它不仅仅涉及学校分管领导、学工部、共青团、招就处,还涉及到了二级学院领导、辅导员、团总支书记、班主任、教师、团学会干部、社区管理员、宿舍管理员等每个角色。因而,在学生日常事务管理过程中,笔者大胆地将辅导员、团总支书记、班主任、团学会干部、各班班长团支书、任课教师等,都纳入到学生管理团队中来,以学生开展的各类各种活动(项目)为中心,交由不同人负责,意在建设一支卓越的学生管理团队,并依赖团队形成“合力”,实现正极合力——“整体大于全部的总和”,共同抵御学生日常事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挫折,进而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绩效。
笔者所在的学院截至2012年底,共有学生1272人,只有一名兼职辅导员和一名兼职团委书记,负责学生管理工作。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好上述团队的一切有利因素,才能完成并做好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建设一支学生管理团队,其重要意义在于:第一,团队成员树立共同的管理目标,以此增强相对团队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以及感召力;第二,确保每一位团队成员能够把握自身的任务和职责,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对和做好;第三,探讨和研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工作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与自觉性;第四,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团队成员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二、团队建设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内涵
1.团队建设有准则
学生管理团队建设是以活动(项目)为中心,在预期目标的指导之下,团队成员按照特定的模式组织起来的,力求充分发挥团队应有的职能。学生管理团队建设是每一位团队成员的职责,辅导员在这支团队建设过程中起着指导和协调的作用。辅导员的角色非常类似项目管理中的项目经理,他/她只掌握活动(项目),而不能掌控资源,因此,要使得团队成员有归属感和使命感,就必须想方设法营造一种开放自由的氛围,并构建起良好的团队交流沟通平台,为实现团队建设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总结来说,学生管理团队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行动准则:第一,以人为本,以实现顾客(此处顾客的概念参照“全面质量管理”的顾客概念)最大满意度为核心;第二,遵循现代项目管理流程,定期组织团队培训,学会用项目管理方法做事;第三,强调唯一的责任点,责任到人;第四,责权利对等,并与奖罚制相结合;第五,不断完善决策机制;第六,营造交流沟通平台,切实保障团队成员沟通交流无阻;第七,完善问题处理流程;第八,工作与学习相结合,从工作中找学习,从学习中找工作。
2.稳步推进学生管理团队建设
有效管理的团队形成,除了提升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效率外,还可以推进思想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实践中,笔者所在学院试行的办法是,将辅导员、团委书记、班主任、任课教师、团学会主要干部、各班班长团支书、班干部、寝室长等,都纳入到学生管理的大团队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管理网络,组织建设日益规范化。辅导员不再扮演“千手观音”的角色,而是以活动(项目)为中心,将学生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各个团队成员都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着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总揽二级学院所有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任务分派,负责协调资源。向上,领取任务和争取资源,向下,沟通协调,处理“疑难杂症”;亦师亦友的班主任深入学生生活圈,平等对待学生,及时掌握和了解特殊学生的状况;任课教师言行身教、教书育人的同时,也积极与辅导员和班主任沟通,及时通报班级信息,并结合专长担任学生活动“导师”,将专业学习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团学会各部在辅导员、团委书记和团学会主席团指导下,做好各自分管工作,有序开展各类活动,完成学校各种日常事务性工作;各班干部则在班主任不在场时扮演起管理的执行者,积极调动本班同学参与学校各类活动,并深入在同学中间,定期记录、跟踪、汇报、纠正同学学习和生活方面各类情况。
高效的学生工作管理团队建设,做到了每个项目都有具体人负责,工作分解到工作包后管理目标明确、层层负责。另外,在日常事务性工作中,我们还注意广泛动员,鼓励全员参与,要求团学会主席团成员身先士卒,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尽量争取把可用之人都纳入到我们的学生管理大团队中来。
3.通过团队建设提升学生管理工作
学生管理团队成员要各司其职,以活动(项目)为中心,不断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成效,真正实现以团队促发展,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辅导员做好活动(项目)整合管理及风险管理。学生工作千头万绪,辅导员需要对一个或者多个项目组合进行集中管理,在对活动(项目)相关治理过程中需要进行标准化,并促进资源、方法、工具和技术的共享。以奖助学金管理为例,辅导员层面需要对各类集体和个人的奖、助名额及各类学生活动经费做好分配及管理活动,结合各班发展情况判定资源分配的原则,识别各项活动的资源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配计划,必要时结合活动(项目)质量和进度综合考虑进行微调。在鼓励先进、重视弱势学生权益保护的前提下,尽可能均衡分配和利用资源。同时,辅导员是学生安全的重要责任人,因此要具备较高的活动(项目)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要客观地认识到风险可能产生损失,也可能是收益或其他后果。学生管理要将安全放在首位,但也不能为了降低风险畏首畏尾,裹足不前。要对每一项活动(项目)的风险进行科学的识别、分析与评估,主动做好预警,合理使用减少、分散、回避等方法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妥善处理风险的不利后果。风险管理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因此辅导员在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管理团队的每一分子,做好组织协调,确保风险防范措施的落实。
(2)团委书记、班主任做好活动(项目)协调和冲突管理。团委书记和班主任要协助辅导员做好活动(项目)的实施过程,要通过口头、书面、网络等方式,充分利用团队中的正式和非正式组织,对活动(项目)信息进行及时、正确的提取、收集、传播,保证团队内部信息畅通,优先传递重要信息,降低无效信息的混入。当活动(项目)内外某些关系不协调发生冲突时,要分析冲突的来源和强度,及时汇报,寻找正确方法化解冲突。
(3)实施项目过程中,团学干部做好质量控制及成本管理。学生活动(项目)要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团学干部要集思广益自下而上做好活动(项目)计划编制,并对整体绩效进行预先评估以保证活动(项目)能满足相关质量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监控各项子活动(项目)的结果,并能主动思考不断提高整体质量的途径。同时根据活动(项目)资源做好估算,确定所需成本要素的费用,科学确定成本的控制基线,不断度量实际成本与预算之间的差异,尽量将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
(4)班干部按时间进程完成活动(项目)。项目有严格的时间起止,作为活动(项目)的一线执行人,班干部要按照项目时间计划要求,识别关键活动与非关键活动,控制活动进度,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活动(项目)。
(5)任课教师做好活动(项目)咨询指导。任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专业所长,积极引导学生运用专业思维探索活动(项目)组织及实施的方式,不断提高创造性,打造学院特色品牌活动。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对在校大学生的全方位管理,高校以育人为根本,就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建设一支高效的学生管理团队,真正践行全员育人思想。
参考文献
[1]钟咏.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4)
前言
内控体系建设是指企业为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采取的一系列内部管理措施,内控机制贯穿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科学、合理的内控机制不仅能优化企业生产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能为企业的财产物资安全提供保障,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内控机制,从而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一、长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健全内控机制的重要性
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提高原油生产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随着区块开发稳产增产难度不断加大,企业业务的不断拓展,原油生产企业面临的市场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经营风险越来越大,对企业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也不断加大。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不仅能维护企业的形象,还能实现促进企业的规范化、现代化管理,从而保证企业的资产安全完整,有效地预防生产经营风险。内控机制的完整性,能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可靠性,确保财务信息及时、准确的反映出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为企业生产经营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
二、长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内控机制建设的提升对策
1.落实执行责任
在进行内控机制建设过程中,企业要明白内控管理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的职责,而是企业所有部门的职责,因此,企业要树立良好的全局意识,确保各个部门能各司其职,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构,加强内控机制的领导,并在各部门配备内控专职人员,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从而为内控机制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企业要创建一个良好的内控氛围,由于风险可能发生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因此,企业要正确的认识到,加强宣传工作不仅是提供内控工作的基础,更是加强企业内部沟通,提高企业内部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会议、座谈、培训等形式做好宣传工作,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只有落实执行责任,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
2.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管理的基础,是建设内控机制的重要依据,因此,企业要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和确定的发展目标,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内控制度。企业首先要对现有的内控制度进行有效的分析,如果现有的内控制度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则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正、完善,只有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才能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依据,才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保障。
3.优化管理机制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例如决策风险、制度缺陷风险、市场经营风险、操作管理风险等,企业只有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才能有效地预防和解决风险,因此,企业要将内控机制建设当作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机制,从而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降低生产经营风险。企业的经营决策对企业的稳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要建立民主、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机制,企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加强反腐倡廉决策部署,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建立一套完善的决策体系,从而保证长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为防资产流失,避免出现违法经营、会计信息丢失的现象,企业要加强风险评估、信息沟通交流、内部监控等活动,规范各级内控管理人员的行为,从而降低腐败现象的出现。
4.抓住重点领域,提高内控水平
在建设内控机制的过程中,风险点的监控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一般情况下,风险点是内控人员在行驶权利的环节过程中产生的,因此,企业要认真分析当期发展存在的问题,加强财务、招投标、物资采购、人力资源等重点领域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从而提高企业的内控水平。由于长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资金流量比较大、油田上产快,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资金管理、预算管理、会计工作规范等制度,构建一个全面预算、财务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风险防范体系。企业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避免出现用人风险,企业要积极推行干部选拔竞聘制度,并完善纪检组和人事部门在选拔干部过程的沟通交流,争取做到用人的公平、公正。
5.注重薄弱环节管理
长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一些管理不当的问题逐渐体现出来,这对管理水平的提高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为提高工程建设结算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要加强对施工队伍审查、合同管理、竣工结算等环节的控制力度,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工程建设结算标准,优化工程结算流程,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要规范采油业务流程,相同业务要有相同的操作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企业内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