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阅读文章

阅读文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阅读文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阅读文章

阅读文章范文第1篇

一、精心设计题目,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精心设计些题目,题目设计应根据学生阅读由浅入深的过程来设计。教师题目设计得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和阅读的欲望,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对发展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能起到很大作用。

二、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阅读

1.在导读阶段精心设计些题目,使学生高效投入到英语阅读中。

根据阅读课文材料,教师精心设计题目,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而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一些重要的新的语言知识的展现。在阅读的初始阶段,即学生进行表层阅读阶段,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设计些简单的判断正误题或相对简单的回答问题(如用YesorNo回答一般疑问句).鼓励学生预测所要阅读的内容,明确阅读任务。并就阅读材料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发其阅读兴趣,并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上网搜索。让学生在这类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学生对教师的阅读材料背景介绍产生兴趣,他们就能迅速进入高效阅读状态。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导入过程中教师应尽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先学”,学后学生在完成题目过程中有什么疑问,教师“后教”,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

2.引导学生先泛读,捕捉大意。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首先要使学生摆脱母语干扰,直接感知语群句意;其次要引导他们快速阅读,扩大阅读视幅面;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阅读速度,提高概述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猜词悟意能力、推理归纳能力等,即在阅读材料提供的纷繁复杂的语言环境中,抓住文章脉络,掠过不必要知道的生词或通过构词法猜出某些生词。例如,八下Unit8Topic3SectionB中的生词cheongsam,backstage等词就无关紧要,阅读时可掠过。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生词Tibetan,Korean是由Tibet,Korea变来的,catwalk是个合成词,从而引导他们结合构词法和文章内容猜出这些词的意思。这样,通过快速阅读,捕捉文章大意。然后让学生回答一些对表层意义的理解题:(1)Isthemodelinthecenterofthecatwalkwearingacheongsam?(2)Whatisthethirdmodelwearing?要求学生在回答上述问题时,不要看课文,以培养他们的识记和判断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是让学生自己先读先猜,然后根据自己理解回答问题,而教师在旁边解答学生在阅读和回答问题中有疑惑的地方,也很好地做到了“先学后教”,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3.引导学生精读后,讲解语言点,随后设计整体理解性问题。

教师应有效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培养他们理解、掌握和应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使其通过灵活运用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模式,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定势,培养语感。在这过程中,可让学生四人一组,先来找出语言点,再分析理解语言点,然后叫几个代表起来讲出这些语言点,教师在旁边进行补充,订正,然后应用这些语言点做些当堂训练,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应用语言知识。同时也很好地做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随着词汇、语言点的处理,老师再精心设计整体理解性问题,即更深层次的问题,促使学生加强对段落的理解,理顺事件发生的顺序、人物行为,加深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获取中心意思。在学生阅读文章时,教师根据文章内容设计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正确使用阅读策略。如在八下Unit7Topic2SectionC的教学中,在深层阅读中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如:(1)Whatshouldyoudowhenyousitdownatthetable?(2)Whatshouldyoudowhenyoudrinktosomebody?要知道阅读文章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获取信息,而是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预测活动总是在进行着。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所读文章进行预测的能力,如通过文章的标题预测文章内容、根据首句预测段落、根据开头预测结尾等。整篇文章的主题就是通过主题句表现出来的。据统计,大约80%的主题句位于段落的句首,其他大约20%不到是尾句,但也有时候是在段中。这些问题也是由学生先回答,主题句也是由学生先找,最后再进行讲评,纠正。

4.启发学生深读全文,领悟内涵。

在处理了语言点知识,对文章整体认识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刚才回答的深层理解的问题,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复述。教师也可再做些拓展,如让学生思考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意图、预测事件情节发展或后果等,进一步促使学生去了解作者观点、态度,提高捕捉加工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这些问题可让学生相互讨论。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读通文章,还要引导他们深读文章,使其发挥潜能,引起发散性思维,提高对文章的全面理解和认识;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判断能力。

三、在日常学习中巩固加深常用的句型

在英语教学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学了几年英语后,虽然有了一定的词汇量,还要由教师逐句把课文译成汉语,否则就不知其意;不少学生只会认读课文,而对与课文难易程度相当的课外阅读材料,则看不懂或者阅读速度很慢;很多学生可以机械地背诵不少常用句型和语法规则,而不能灵活运用。针对这些情况,学生每学完某些句型后,我就根据记忆规律给学生提供含有这些句型结构的句子且难易程度与课文相当的短文、对话进行阅读。这些短文、对话后的练习尽量围绕相关句型结构特点设计,由学生先做,让他们尽量多联系前面的学习内容,最后教师再讲解。这样,这些常用句型就能按照记忆规律多次地以不同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识别常用句型的能力就会培养起来了。

四、提高句型识别能力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文章范文第2篇

我国史传文学源远流长,影响巨大。可以说,我国自从产生了文字,代代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史诗便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一部分内容经过加工而成为史籍的材料。史官或史学家在叙述历史事件时,注意了情节与细节的生动;在描写人物时,突出了人物言行的个性特征,使文章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史记》,它突破了先秦史传以记事为主的编年体形式,找到了一种新的表述方式,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一系列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成功经验。唐宋时期的散文家以清新的文笔和鲜明的形象,为传记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更开了个人传记文学长篇之先河。

史传文学的特点有两个:第一是寓褒贬于叙事中,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即“春秋笔法”。二是以人物为中心,强调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这里刻画人物的方法一般有:(1)通过语言、行动等刻画人物形象。(2)在矛盾中刻画人物形象。

我国游记散文的特征有:

1.写景记事,简洁生动。文人们在创作游记散文时,力求达到简洁精练、生动传神的效果。这些作家在写景时浓墨重彩,却又要言不烦,恰到好处,在抒情时则含蓄蕴藉。

2.寓情于景,就事感慨。很多文人的游记散文,能够以山水抒写情怀。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感受、遣闷抒怀。

3.记游说理,借景立论。我国北宋时期产生了说理性的游记,这类作品虽然大多记述了他们游览的山水名胜、文物古迹,但有的发表游后的感触,叙议结合,有的则立意于议论,借记游来说理。这些游记散文往往不停留在对自然景物的单纯描摹上,而是在简洁生动的写景过程中融入感情,抒发感慨,或阐明道理,发表议论,从而使作品既具有景趣又有理趣。

我国议论性散文早在先秦就出现了,如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荀子的《劝学》和贾谊的《过秦论》等就是代表作品。这些文章观点明确、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影响了数千年的读者。因为议论性散文较多地阐述作者对社会现实、世态人情的思考和感悟,所以我们可以按照如今“议论文”的特色去分析和赏读。

一、马伶传

侯方域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世,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于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张山来曰:予素不解弈,不解歌,自恨甚拙,因从学于人。虽不能工,然亦自觉有入门处。乃知艺无学而不成者。观马伶事益信。

(选自《壮悔堂文集》)

这篇传记事迹突出,主旨明晰。作者从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意愿出发,对材料进行了精心的剪裁,使得人物形象鲜明。作者在审视马伶的整体人生后,只选取了他比艺和学艺这两个侧面加以叙写。就文中所写事件来看,作者写李伶与马伶对台较量,仅仅表现观众的反应,就表现出他们的胜败优劣。而对李伶演技之高和高在何处,对马伶演技比李伶低和低在何处,作者都没有做正面描写。还有马伶出走的三年,其中的事件很多,但作者都一概略而不写,只用“日侍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就很好地突出了人物形象。这不难看出作者精心剪裁的功夫,而且也显示了其语言洗练的妙处。三年后两人再度对台竞技,作者只字不提马伶演技高超和高在何处,只写他“复为严嵩相国以出”,使得“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通过李伶的举止,就把马伶演技的高超绝伦和非同寻常灵活地表现出来。这种剪裁,不仅大大增强了形象性和概括性,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松风阁记

刘 基

松风阁在金鸡峰下,活水源上。予今春始至,留再宿,皆值雨,但闻波涛声彻昼夜,未尽阅其妙也。至是,往来止阁上凡十余日,因得备悉其变态。

盖阁后之峰,独高于群峰,而松又在峰顶。仰视,如幢葆临头上。当日正中时,有风拂其枝,如龙凤翔舞,离蜿蜒,■徘徊,影落檐瓦,金碧相组绣。观之者,目为之明。有声,如吹埙篪,如过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铁马驰骤,剑槊相磨戛;忽又作草虫鸣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听之者,耳为之聪。

予以问上人。上人曰:“不知也。我佛以清净六尘为明心之本。凡耳目之入,皆虚亡耳。”予曰:“然则上人以是而名其阁,何也?”上人笑曰:“偶然耳。”

留阁上又三日,乃归。至正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记。

(选自《诚意伯文集》)

作者对松风声音的描写,有三个特色值得我们借鉴。

1.描述使生动绝妙的自然声响更加清晰。作者一连串地运用了六个比喻,来表现松风这一景象的生动。埙篪之声的清扬,涧水之声的激越,铁马金戈的威猛,草虫之声的凄切,这些非凡的声响表现了松风的特点。

2.心与境会,神与物合。作者善于在松风之中微妙地传达出主观之情。松树的威严、雄壮、洒脱、高洁,俨然一位醒世独立的哲人。这就是作者自我形象的写照。现实的污浊使作者愤慨,大自然的美景又让他陶醉,他带着复杂的心情聆听这些松树发出的声音,使松涛与心涛相融合,从而产生美感。

3.文末描写与“上人”的对话,表现了作者哲理性的深思与感叹。这段对话非常简短,却构思巧妙,使文章于轻巧之中蕴涵极其深刻的哲理。

三、青霞先生文集序

茅 坤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场之日弛,而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给谏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以敬,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

(选自《四库全书》本《青霞集》,有删改)

沈青霞是一个正直敢说的文人,但也正因为正直使然,沈青霞凭借锦衣卫经历的身份,上书抨击宰相,宰相因此非常痛恨他,皇上也因此不得不重罚他,把他流放到边塞去。沈青霞死后,他的学生俞君收集编辑了他的著述若干卷,要刊刻流传,沈青霞的儿子沈以敬请茅坤写了这篇序言。在序言中,茅坤先是简略叙述主人公的平生,随后以较大篇幅着重提出个人对沈青霞文章的公正客观的看法,这就使得本文的文笔既委婉又富于深意。再者,作者运用比较的形式,将古代文人的文章和沈青霞《鸣剑》《筹边》等篇相比较,觉得这些足以使奸臣胆寒,使边防战士跃马杀敌,而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肯定会流传百世。“文以载道,言以传志”,作者巧妙地将序言和对明代散文创作的大趋势进行了分析。这就不仅仅给当时人以启发,更给几百年来的文章创作点亮了一盏明灯。

我们阅读文言文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关注历史背景

在阅读文言文时,历史背景是不可忽视的,无论是人物传记、游记散文、议论性散文,还是其他文体的文言文,都或显或隐地有其“历史背景”。我们要尽量地联系一定的背景知识来阅读。关注历史背景有助于我们大致了解文章人物、情节、事件、景点、观点、见解、主要内容、感情倾向等,把握其脉络走向。

二、了解写作目的

史传等文言文都有写作的“目的性”特色,我们在阅读时要尽量地考虑作者的写作目的,以便于帮助我们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作出准确的分析和恰当的判断。

三、分析感情倾向

时代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作者生活的局限性,常常会带有作者特定的感情倾向。我们要善于在阅读时弄清楚其积极意义,区分其消极因素。对具体事物,我们要具体分析,善于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思想感情倾向和价值观。

四、抓住关键词句

文言文阅读的中心句或者说关键词句,常常出现在作者对人物个性的总结中。作者或借助文章中他人的话语,或借助后代人的评价语来体现中心思想。我们阅读时,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句、段落的起始句、段末文末的总结句、作者的评述性文字等,就能很容易地把握住文章的核心内容。

五、整体通读文章

解答各种不同类型的文言文的练习题,我们都要先全面具体地通读一遍全文。然后再细致地阅读一遍,方能从宏观上理清文章脉络,弄清楚文章意思和关键内容,这对我们解题有着重要作用。当然,我们还可以结合文章后面的注解或者文章的标题(特指游记散文、议论性散文)的意思,来解答问题。

六、结合命题选项

对于文言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或者字词,我们要善于利用命题者所命制的选项来理解和进一步了解文章内涵。因为一般文言文的五个小题中,有四道是选择题。每道选择题的四个选项中,常常有三个“正确”,这些正确选项的含义,能帮助我们较为粗略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达到解题目的。再者,题目中的选项往往都是文章的难点所在,有的题三个选项正确,一个错误,这既是从不同侧面解释原文的难点,又为我们利用排除法归类排除选项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是一箭三雕的好方法。

七、翻译句子的方法

翻译句子时,我们要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我们可以在把握全篇的基础上,猜出某个难句的主要内容,又可以在把握全句大概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某一难字词的意思。反之,我们往往能通过某一难句的意思进而把握要翻译的句子的含义。当然,翻译文言文句子,原则还是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这既有利于保持原文风格,又能使翻译简练。

一、范冉传

范 晔

范冉字史云,陈留外黄人也。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少为县小吏,年十八,奉檄迎督邮,冉耻之,乃遁去。常慕梁伯鸾、闵仲叔之为人。与汉中李固、河内王奂亲善,而鄙贾伟节、郭林宗焉。奂后为考城令,境接外黄,屡遣书请冉,冉不至。及奂迁汉阳太守,将行,冉乃与弟协步赍麦酒,于道侧设坛以待之。冉见奂车徒骆驿,遂不自闻,惟与弟共辩论于路。奂识其声,即下车与相揖对。奂曰:“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叙分隔。”冉曰:“子前在考城思欲相从以贱质自绝豪友耳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故轻行相候以展诀别。如其相追,将有慕贵之讥矣。”便起告违,拂衣而去。

桓帝时,以冉为莱芜长,遭母忧,不到官。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常佩韦于朝。议者欲以为侍御史,因遁身逃命于梁沛之间,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荫。如此十余年,乃结草室而居焉。所止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后为三府所辟,乃应司空命。是时西羌反叛,黄巾作难,制诸府掾属,不得妄有去就。冉首自劾退,诏书特原不理罪。

中平二年卒于家。临命遗令敕其子曰:“吾生于昏暗之世,值乎侈之俗,生不得匡世济时,死何忍自同于世?气绝便敛,敛以时服,衣足蔽形,棺足周身,敛毕便穿,穿毕便埋。其明堂之奠,干饭寒水,饮食之物,勿有所下。坟封高下,令足自隐。勿令乡人宗亲有所加也。”于是三府累行论谥,佥曰宜为“贞节先生”。

(选自《后汉书》)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冉乃与弟协步赍麦酒(准备)

B.不得妄有去就(离开)

C.便起告违(告别)

D.于是三府累行论谥(牵累)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而鄙贾伟节、郭林宗焉/拂衣而去

B.与汉中李固、河内王奂亲善/冉乃与弟协步赍麦酒

C.于道侧设坛以待之/以冉为莱芜长

D.后为三府所辟/闵仲叔之为人

3.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范冉的“违时绝俗”一项是( )

①与汉中李固、河内王奂亲善②便起告违,拂衣而去③议者欲以为侍御史,因遁身逃命于梁沛之间④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荫⑤冉首自劾退,诏书特原不理罪⑥于是三府累行论谥,佥曰宜为“贞节先生”

A.②③④⑤B.①④⑤⑥

C.②③⑤⑥D.①②⑤⑥

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冉的朋友王奂多次邀请范冉出来做官,都被拒绝。

B.东汉朝廷任命范冉担任莱芜长,因母亲去世,没去上任。

C.三公府同时召用范冉,范冉才去司空府任职。

D.范冉过世时,要求儿子一切丧事从简,深得大家赞美。

5.断句和翻译。

(1)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子 前 在 考 城 思 欲 相 从 以 贱 质 自 绝 豪 友 耳 今 子 远 适 千 里 会 面 无 期 故 轻 行 相 候 以 展 诀 别。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叙分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生于昏暗之世,值乎侈之俗,生不得匡世济时,死何忍自同于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观鸭说(节选)

吴廷翰

家僮取鸭卵伏之,得雏鸭数拾枚。始育,则饲之盆中,少与之水,其声然,其毛羽然,予甚爱,戏之。

不数日,僮以告曰:“雏鸭有毙者矣。”即而听其声,啾啾然哀鸣;视其毛羽,苏苏然以散落,予让僮不善畜也。僮曰:“是非不善畜也,畜不以水也。”

次日,予适憩亭中,时雨初歇。池水方强,顾而乐之,凭栏而语曰:“曷不以畜鸭雏?”僮趋而去,不移时筐而至,稍出之水涯,皇皇然惊愕不已,其目睢睢然睨,其足逡逡然前而却。竿之,则遂群奔水中,或扬足而驰,或拍翅而飞,不定者良久。既乃狎水,或仰而饮,或俯而啄,三五而阵,各适其所。则又或沉或浮,或没或出,盘旋戏跃于萍藻间。既休而理羽,交口扇翅,或曳而行,或拳而立,或屈而睡,消摇相羊①,容与②如也。既晡,僮将筐而归,则相与复嬉于渚,或逐于堤,或蔽于丛,不可得,遂纵之。

明日至,亦如之。其声嗌嗌然以和,其毛羽濯濯然以光泽。其去畜池之前仅三日,充长已倍三之一矣。

余乃叹曰:大哉,造物之育万物乎!大而龙蛇之于渊泽,虎豹之于山林,细而蠛蠓③鼋龟醯鸡④之于瓮、于坎、于蹄涔⑤,各遂其性而已。鸭之不育于陆而育于水,亦一理也。夫反其性,造化不能以育物,圣人岂能以育民乎?狃于习而不悟,毙于陆者也。视其毙而不知所以救,僮之让者也。反其自然之性试于水者也得其所以为性而安且乐水之狎而不归者也生养蕃息既富且昌水之畜而充长也。

(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

[注]①消摇:通“逍遥”。相羊:徜徉、漫游。②容与:安逸自得的样子。③蠛蠓(mèi měng):也称“蠓”,一种小飞虫。④醯(xī)鸡:小飞虫。⑤蹄涔(cén):牛马路上所留足迹中的积水,比喻容量微小。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僮取鸭卵伏之(通“孵”,孵化)

B.予让僮不善畜也(谦让)

C.予适憩亭中(到)

D.时雨初歇,池水方强(强盛)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则饲之盆中/予甚爱,戏之

B.顾而乐之/凭栏而语曰

C.盘旋戏跃于萍藻间/或蔽于丛

D.畜不以水也/曷不以畜鸭雏

3.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作者“观鸭”情景的一项是( )

①始育,则饲之盆中②其声然,其毛羽然③僮趋而去,不移时筐而至④稍出之水涯,皇皇然惊愕不已⑤则遂群奔水中,或扬足而驰,或拍翅而飞⑥则又或沉或浮,或没或出,盘旋戏跃于萍藻间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4.断句和翻译。

(1)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反 其 自 然 之 性 试 于 水 者 也 得 其 所 以 为 性 而 安 且 乐 水 之 狎 而 不 归 者 也 生 养 蕃 息 既 富 且 昌 水 之 畜 而 充 长 也。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僮趋而去,不移时筐而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造化不能以育物,圣人岂能以育民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游黄溪①记

柳宗元

北之晋,西适豳,东极吴,南至楚越之交,其间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数,永最善。环永之治百里,北至于浯溪,西至于湘之源,南至于泷泉,东至于黄溪东屯,其间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数,黄溪最善。

黄溪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祠之上,两山墙立。如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其缺者为崖峭岩窟。水之中皆小石平布。黄神之上揭水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其略若剖大瓮,侧立千尺,溪水积焉。黛蓄膏②,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南去又行百步,至第二潭。石皆巍然,临峻流,若颏颔③。其下大石杂列,可坐饮食。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方东向立。自是又南数里,地皆一状,树益壮,石益瘦,水鸣皆铿然。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山舒水缓,有土田,始黄神为人时,居其地。

传者曰:“黄神王姓,莽之世也。莽既死,神更号黄氏,逃来,择其深峭者潜焉。”始莽尝曰:“余,黄、虞之后也。”故号其女曰黄皇室主④。黄与王声相迩,而又有本,其所以传言者益验。神既居是,民咸安焉。以为有道,死乃俎豆之,为立祠。后稍徙近乎民,今祠在山阴溪水上。元和八年五月十六日,既归为记,以启后之好游者。

(选自《柳河东集》)

[注]①黄溪:又名黄江,位于湖南永州市东。②膏:(水)像膏汁一样汇聚无波。:水不流动。③颏(kē)颔(yín)(è):像下巴、牙齿一样,在这里形容石形参差怪异。④黄皇室主:王莽的女儿,嫁汉平帝,平帝崩,被尊为皇太后,王莽篡位,改称黄皇室主。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丹碧之华叶骈植(并排生长)

B.揭水八十步(撩起衣襟)

C.黛蓄膏(深青色的颜料)

D.死乃俎豆之(祭祀、崇奉)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黛若膏”,这是写水色,既有青绿纯净的色感,又有如脂的质感。

B.“沉沉无声”,说明积水成潭,既深且厚,故而无声,倍增探幽览胜的兴致。

C.“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运用特写,活现了游鱼悠闲嬉戏的情态。

D.“两山墙立。如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一句,写出了山的动态之美。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的游记善于通过对山水的出奇幽静的描写,含蓄地表现自己的谪居南荒而壮志难酬的情怀。《游黄溪记》中黄溪的山水,就有作者这样的寄托。

B.文章最后一段写黄神传说不吝笔墨,黄神似乎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作者对黄神择“深峭”之地潜居下来,还能“有道”“安民”,颇有赞美之意,用意耐人寻味。

C.文章用四幅画面描摹黄溪初潭的美景:一写高山如剖瓮,二写潭水似黛膏,三写日影若白虹,四写石下有鱼儿,全用比喻,手法神奇,蔚为壮观。

D.《游黄溪记》处处体现一个“游”字,作者移步换形,饱览山水,着笔处并不忘里程的记录。这类文字看似平常,却使读者有亲历其境的感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黄溪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章范文第3篇

宝鸡文理附小 三(1)班 王彬旭

阅读,是我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阅读,不仅能够给我带来快乐,而且,能给我增强信心。阅读的书籍越多越广,获得的知识就越多。

阅读,要由浅到深

我从咿呀学语 ,到花季少年。从看图识字,到读书万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除老师指导以外,自己必须掌握阅读的窍门。其中一个窍门就是先学好拼音。学好拼音后,

虽然有些汉字不认识,但借助拼音,我可以阅读:《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岳飞传》等十大名著。另一个窍门是要先学会查字典,不但要学会掌握小学生标准字典,还要学会掌握新华字典、四角号码字典等。这样,就可以看不带拼音的读物了。如:《十万个为什么》。

阅读,给我带来了快乐

阅读,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我可以把一句简单的话,修饰、扩张成一大段话。相反,我可以把一大段话或几大段话缩写成一句简单的话。近年来,我的作文受到老师好评和奖励,我的作文,在在网上进入发表区,点击的人越多,我越高兴、快乐、有成就感。

阅读,激发了我的动手能力

阅读,不能仅仅看看热闹。阅读后,要深入一步,品味它的意思,研究它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从而,激发了我的动手抄写好词、好句、好段落。抄写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成语等。阅读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后,我就按照要求,动手实验和制作。还对于一些种子的发芽、生长及动物的叫声,细细的观察和听辨。这样阅读才有意义。

阅读越多,获得的知识越丰厚。

阅读文章范文第4篇

好久好久了,我没有仔细地阅读那张越拉越弯的弓。那是我的母亲那饱经沧桑的腰。

我的母亲的一位教师,那是一份令人羡慕的神圣职业,但是母亲的腰却比别人累很多很多。吃完晚饭,母亲就匆匆下楼了。只见她换上一双破拖鞋、扛着锄头和担着两个桶径直走向菜地。“妈妈又在管理她的菜园了。”我走进厨房继续悠哉地吃饭。那是母亲日复一日必做的事情,我对此感到无所谓。突然妈妈的手机响了,她放在餐桌上忘了拿,我顺势接过电话:“喂?你好,请问……”话筒的那边一个急促的女音传过来:“喂?我是李老师的学生,我想问一下了老师的腰怎么样了?有没有好一点?”我顿时一脸迷茫:“怎么回事?”“……”那位学生向我道出这天发生的事情。明白事因后我立即冲下楼,在后面门,我看见母亲正在低头弯腰锄地,时不时还用手敲一敲背。她没有看见我,但我却能清楚的看见她额头上那豆粒大的汗珠滴在那块炙热的土地上。突然,她起身了,放下锄头提着两个小桶走向小河。我也跟着过去,躲在树后。只见她弯腰舀了两回水后又突然停下来了,从口袋拿出一片药贴贴在背上,却总也贴不了。我终于抑制不住了冲下去,“妈,我帮您吧!”她先是一脸诧异的看着我,最后她送看她那颤抖的手,让我来帮她贴。“要吃蛋糕吗?妈妈从学校带回了两个蛋糕。”数分钟过后,母亲最先打破宁静,顺势回屋洗手从车里拿出了两块蛋糕。我含着泪咬着那仿佛千斤重的蛋糕说道:“妈妈,你都得骨质增生了为什么还要和其他老师去砸舞台?难道就为了给我这两块蛋糕?”“学校的舞台要重建嘛,再说……”“都生病了还要去干体力活,这又不是老师的职责。还有今天晕倒了又不和我说还自己去浇菜,怎么这样……”我十分激动的打断了妈妈的话。蛋糕被我们的泪水渗透了……

年复一年,我会细细阅读,母亲那张愈拉愈弯的弓将的带到远方。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实验学校初三:黄倩婷

阅读文章范文第5篇

在我家的书柜里,有许多书籍,有《辞海》、《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牛津英汉词典》等工具书,有爸爸喜欢的《小说月报》、《当代》和《十月》等期刊,还有妈妈喜欢的《家庭》、《知音》等杂志,最多的是我的书籍,有《少儿识字》、《少儿图画》、《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少儿百科全书》、《小学生兴趣语文》、《小学生兴趣数学》和《脑筋急转弯》等等。

书,编织起我美丽的童年。《365夜故事》、《一千零一夜》、《十万个为什么》、《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和《一百个美丽的公主故事》陪我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与我携手走进人生的开端——童年。 书,是每个人的好朋友,我们都应该去读书,享受读书的快乐,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喜怒哀乐,享受它教给我们的知识。

其中,我最喜欢《十万个为什么》。《十万个为什么》里面分数学、物理、天文,还有化学、气象、植物等册,门类繁多,无所不有,好像一部大百科。书中展现的天地是那样的神奇,那样的千变万化,那样的丰富多彩。每一个为什么都是一个世界,每个世界里都藏有那么多的奥秘,好像正期待着我们去探索。地球为什么会有四季?为什么打蛇要打三寸和七寸?为什么人早晚要刷牙?每一个问题书里都有答案,化解了我心中的好奇和疑惑。

读书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不读书,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知识;不读书,我们就失去了一种乐趣;不读书,我们就会变得贫乏。

读书,让我快乐的成长;读书,让人们更加成熟;读书,让人类走向成功!让我们去读书吧,闻一闻花的芬芳,一起去书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