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儒家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儒家文化的回顾
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吏,孔子将其发展为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从诸子百家的时代到儒、释、道并行的时代,与各种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儒家文化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中曾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被视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在动荡时代,儒家文化也曾衰落过,但是进入和平年代的时候,儒家文化又会回归社会的主流文化地位。在儒家文化的指导下,中华民族在人类的历史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近代中国遭遇列强的侵略,任人宰割,人们对儒家文化产生巨大的怀疑,在时也一度将其推到风口浪尖,这与历史上动荡时期对于儒家文化的质疑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动荡时期,儒家文化常常被冠以恶名,常常被打压,这样的过激做法是不可取的。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完美的,都需要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特别是传统文化中有用的东西不能丢弃,要发扬光大,经典往往是经过历史的检验留下来的。儒家文化是一种独具东方特色的文化,有自己的话语体系,有自己的独特生成环境,当然就有自己存在的合理性。而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全球一体化形成,传统文化中一些具有时代性、地域特色的东西需要与世界的发展结合起来。
二、儒家文化的复兴
中国儒家文化的复兴,要依赖于中国的崛起,要依赖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只有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才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儒家文化的复兴对于世人、社会以及世界来说影响是广泛而又深远的。人是文化的主体,人本身是文化的集合,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人的发展,也就是人的文化素质的发展。儒家文化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哲学,儒家文化对于自我修养有一系列的准则和目标,仁、义、礼、智、信和孝、悌、恭、俭、让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我们应很好地吸收,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并结合当前的实际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就像总书记提到的“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中国梦”是民族复兴梦,同样也是儒家道德精神的要求与追求。儒家文化同样是民族凝聚力的保障,在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之所以能够很长时间处在大一统的时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儒家文化的积极影响。国家统一、民族兴旺与文化复兴,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儒家文化具有深厚的哲理性和人文底蕴,其不仅有以人为核心的道德准则,还有对于社会发展的合理构想。儒家思想以仁为基础强调个人的修养,追求德性与人性的统一,也就是天人合一,这就是社会和谐。而高于这个层面的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乾为父,坤为母,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是极其重要的。
儒家文化随着中国的崛起,必然会被推向世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上层建筑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力量。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不仅要有经济层面的往来,加强文化的交流对于中国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互相理解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的力量,有时是经济力量所不能代替的,有时甚至会超过经济力量。正像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对于儒家文化的展望所说的那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目前,儒家文化正处于复兴期,世界各地不断建设孔子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 通俗情节剧中的儒家文化精神 儒家文化与公司伦理 浅谈儒家文化的教育意义及思想影响 浅谈儒家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浅谈儒家文化与齐鲁民风 祭孔:儒家文化的时代印记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的思想与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的根在乡村 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 论儒家文化的复兴 儒家文化的现代命运 儒家文化里的和谐思想 论家庭伦理剧中的矛盾冲突 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儒家文化的熏陶 浅谈儒家文化对中国企业管理的影响 浅谈儒家文化对构建生涯规划体系的启示 浅谈儒家文化对当代人际交往的影响 浅谈儒家文化与现代足球运动发展的比较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浅谈家庭伦理剧中的儒家文化 浅谈家庭伦理剧中的儒家文化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宋骁")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主要反映家庭伦理道德的家庭伦理剧中,儒家文化更是处处可见。家庭、仁义、和谐贯穿了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发展。本文将从家庭伦理剧的界定、儒家文化的展现、家庭伦理剧的最终归宿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家庭伦理剧与儒家文化的关系以及家庭伦理剧的最终发展趋势。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儒家文化;家园;和谐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8-0073-02
一、家庭伦理剧的界定
《中国家庭伦理剧矛盾冲突类型研究》一文中指出,“家庭伦理剧就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为题材的通俗剧。这类题材的通俗剧往往以广阔的社会为背景,将家中发生的事件,如爱情、婚姻、婚外恋、多角恋、、家庭解体、妇女独立、老人和儿童等社会伦理道德问题,搬上屏幕,引起人们思考,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1]”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伦理道德的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正是一种伦理文化,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架构,以血缘关系为依托,指引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思考及感悟,是影视作品创作的良好素材。
二、儒家文化的展现
由于儒家文化在我国正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以家庭为主的家庭伦理剧中,必然离不开对儒家文化的探索与展示,儒家文化充分地渗透在家庭伦理剧的每一个方面。
(一)“家”的概念与孝道的展现
千百年来,儒家文化深深地印在每一个人心中,因而在自身的行为约束与道德准则上,往往按照儒家的礼仪规范要求自身。这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血缘的尊重与对孝道的崇尚。
家庭这个概念是在人类学上有明确的界说:这是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指它的结构,生育指它的功能。亲子是双系的,兼指父母双方;子女限于配偶所出生的孩子。这社群的结合是为了子女的生和育[2]。家庭是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长期稳定的,由血缘构筑。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将“家”的概念进一步深化,家庭不再单单指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子女等,更是指一切关系的总和,可以指相关的无血缘关系的亲属,也可以指相关的家族。而家庭伦理剧中展示的正是这种被放大了的“家”。
电视剧《好大一个家》讲述的是一个即将拆迁的大家庭的故事,这个家中的许多人物并没有血缘关系,但相互之间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男主人公尤曙光与妻子赵迎春离异,娶了女主人公李婉华,李婉华的女儿豆豆与尤曙光的女儿尤优成为了无血缘关系的姐妹。赵迎春嫁给了王大冲,而尤优嫁给了王大冲的儿子王浩,这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关系构成了一部40多集的电视连续剧,虽然剧情跌宕起伏,但始终离不开这个家庭。而这种对家庭的热衷,正是源于中国人对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对家的依赖。
此外,对家庭重视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对孝道的宣扬。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曰:“何为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由此可见,儒家传统文化中对孝道极为重视,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听从父母的安排,好好侍奉父母。近年来,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如《丑娘》《双面胶》等违背孝道的电视剧,但人们更希望电视剧中展现出一幅父慈子孝的场面。《好大一个家》中,尤曙光虽然与妻子赵迎春离异,但并未隔断自己与岳母一家的关系,仍将岳母视为自己的亲生母亲一般,这样的温馨场面正符合了儒家思想中,对孝道的要求。
(二)以“仁”为主的道德理念
儒家文化以孔子所提倡的“仁”为核心,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在孔子眼中,“仁”为万事之本,安身立命之所。而对于仁的理解自古有所不同,简单来说,仁就是人与人的相互友爱、帮助,对待他人的温和宽容以及兼济天下的情怀。这种温和的态度以及万事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是与西方的斗争哲学全然不同的,因此也构成了我国以及亚洲许多国家的特有道德准则,而这种准则,更是贯穿电视剧的核心思想。
当下的家庭伦理剧虽然接受了许多西方思想而发生改变,加入了许多矛盾丛生的场面以引起观众的兴趣,但在观众眼中,电视剧中最为核心的主题思想必须是“仁”的展现,人与人之间爱的力量与人性的善良。电视剧《好大一个家》中,充满了戏剧性,其中,最值得人称赞的就是女主人公李婉华。当尤曙光与李婉华结婚,开始过幸福生活时,前妻赵迎春突然醒来,这给了一家人不小地打击。一方面,家人欢喜赵迎春的康复,另一方面,家人也不知如何解释她被离婚的现实。在这样情况之下,尤曙光夫妇为了照顾病人,甘愿合伙为赵迎春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这样的友爱与情怀,正是对传统儒家思想良好地继承,也正是孔子眼中“仁”的真正体现。
此外,“仁”的思想也表现在“君轻民重”的“民本”思想上。《孟子・尽心章句下》中曾写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见,在儒家文化中,一直看重平民百姓的社会生活。作为反应普通人生活的家庭伦理剧,更是将大量的笔墨放在反映人民的生活上。
近年来,家庭伦理剧着力于反映普通人安贫乐道的幸福生活,如《老大的幸福》《幸福来敲门》等。电视剧《好大一个家》中,涉及的是比较敏感的拆迁话题,同样是拆迁,这部电视剧不同于《蜗居》等电视剧的着眼点,拆迁的老板不再是趾高气昂的富人形象,而是尽量满足大众需求的服务者,拆迁过程也完全按照法律规定,当群众堵在公司门前时,老板没有采取暴力手段,而是按照群众要求进行协调。这样,给人们展示了一幅重视民生的画面,让人们感受到了国家对底层人民的尊重。
(三)讲信修睦的和谐观念
《礼记・礼运大同篇》中曾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这是儒家文化中的理想社会,人人无私利,以诚相待。
在一段时期的家庭伦理剧中,为了吸引观众,制造了许多不符合社会伦常的情节。如《婆婆遇上妈》中,婆婆因不喜欢儿媳妇而为儿子找小三;《家产》中,兄弟姐妹为了争夺家产打得不可开交,这些都不符合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近年来,随着观众审美趣味的提高,电视剧开始追求一种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好大一个家》中,虽然起初也是矛盾重重,但这些矛盾都是合情合理的或者是无意之中制造的误会。唐一品与王大冲为了争得李婉华的芳心,采取了许多手段,但都不违背人情常理。赵迎春在得知自己误会尤曙光与李婉华后,立刻醒悟。整部电视剧充斥着善意的无奈与理解。又如电视剧《幸福来敲门》中,全局可以说没有一个反面角色。当人们看了太多的争斗之后,只有这种和睦的大团圆生活可以慰藉人们的心灵,让人们重新回到平平淡淡的生活之中。
三、家庭伦理剧的归宿
从《渴望》开始,我国家庭伦理剧经过了多番的变化。大量的矛盾冲突短时期内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兴趣,但长此以往,此类作品将很难满足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审美需求。鉴于此,当下的家庭伦理剧创作已逐渐转向对家庭的回归与传统的认可。
(一)回归家园
家庭价值被削弱和忽视,“人类中心论”大肆宣扬,但这种“人类中心论”又导致人类对自然界无情的征服和掠夺,造成了人类的生存与思想的危机[3]。创作者们也关注到了这一问题,对家庭的回归,并非要求家庭伦理剧忽视个体存在的价值,而是将个体放在家庭中,赋予个体更合理的位置。
作为影视艺术的研究者,可以看出,虽然在电视剧中,创作人员都是尽力展现一个意想不到的剧情。但是,创作者们还是不自觉地给观众一种圆满的感觉。当下,家庭伦理剧如此火爆,不得不说与创作者善意的倾向有很大关系。任何人,都希望给观众营造一个温馨的叙事环境,都希望继承传统的文化价值,因此,和缓的故事与平淡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正是当下电视剧中最不可缺少的。
(二)情感价值的矫正
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人们对家庭的迷茫与困惑,近年来,家庭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快节奏的城市当中,对父母的顺从以及对大家庭的责任意识越来越淡化。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期望在电视剧中看到孝顺长辈,恭简礼让的美好画面,去填补现实中情感的缺失。电视剧创作者们也关注到这一需求,缓和冲突、构建和谐情感,着力展现良好的家庭相处模式。
电视剧《好大一个家》正是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作品在展现时,注重了“度”的把握,既可以娱乐大众,又宣扬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让观众在耳融目染中受到教育。这样的作品充分展现了叙事技巧,无需特别的与众不同,平淡中完成了情感的表达,传递了美好的思想,实现了文艺作品的真正意义。
(三)由冲突走向和谐
电视剧作为大众艺术,无法摆脱圆满性的艺术要求,在有限的情节之中,在一定的压抑之后,一定要得到一种圆满性的释放[4]。近几年的家庭伦理剧虽然将各种矛盾冲突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是在最后总是给人们一个更容易接受的结局。《金婚》中如此复杂的生活,几乎年年发生意向不到的事情,但最终还是以老两口牵手离开作结;《好大一个家》中,关系错综复杂,但就是这样复杂的关系,最后也给了观众一个传统的大团圆。八方街的老邻居们重新回迁,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最后,年三十的团圆饭上,连唐一品都放弃了昂贵的别墅,回到群众中来。这样的和谐温馨场面,正是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的期望,符合了观众对电视艺术的要求。
四、小 结
信仰是人们的精神支柱,是理性的基础和情感的根源,能给人强大的精神力量,克服对人生短暂的无奈伤感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悲哀。孔子把目光投向广阔世界,看到那些永恒存在,在时间淘洗中巍然不动的事物。他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松柏长青,不畏严酷的外部环境,傲然挺立。孔子看到山水,主张“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雍也》),山巍然屹立,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水奔流不息,是生命之源,活泼轻灵,变化多端。山水永恒,生机无限,人应像山水一样,“仁者寿,智者乐。”(《论语•雍也》)山水让人有感情的依托,有美好的生命状态。孔子站在河边,无限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世界像流水一样总在不断变化,人生也是如此,无法停留,更不能回头。但这滚滚流水,前赴后继,义无反顾,却形成了这浩浩荡荡的江河。江河如此,历史、人生也是如此。青春不再,必将步入暮年,归于死亡,但人生会留下精神的闪光,历史会有文化的创造,世界永远生生不息。信仰是向更高远深邃处思索的结果,要超越现象,寻找到更真实的本质存在,作为人生的根基。孔子相信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背后有永恒的“道”的运行,人要体会“道”,按照“道”的原则去做,如君子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与逃避现实的长沮桀溺等人不一样,孔子有人生的使命感,不因外部环境而改变自我。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是人就要有人的生活、追求和事业,不能躲到山林中与鸟兽为伍。天下有道,不能改变自己的理想。君子要超越现实的物质需要,努力追求精神性的道:“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道是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规律、道理,但道并不是有什么神秘力量的主宰者,而是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所以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在这里,孔子的话表明了信仰与宗教的不同。信仰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而宗教则强调了“神”或“上帝”的绝对权威,要人摒弃理性,去膜拜、服从,容易造成人的异化。“孔子儒家思想不是宗教,但孔子给后人以生活的信仰。”[1](119)“道”是抽象的存在,是思考的结果,是对事物现象背后的抽象本质的把握,有各种事物之道、人道、天道。人的生存离不开身边的物质世界,要遵循人生的规律,更要去理解“天”,依靠天道。所以,孔子谈论“道”,还常常谈到“天”,作为自己的信仰。在《论语》中,“天”的含义丰富,总结一下,大致有两种情况。第一主要指自然界抬眼看到的天空,如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论语》的许多地方出现“天下”这一说法,此处的“天”也是天空的意思,天下则指人间世界。如“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论语•泰伯》)。再如子贡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论语•子张》)天是不能用台阶来升到上面去的。郭沫若就曾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解释“天”:“孔子所说的天,其实只是自然,所谓命是自然之数或自然之必然性。”[2](34)第二指一种主宰的、不可抵抗、不可改变的力量,或万事万物生成、变化的根源。如孔子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颜渊死,孔子说“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孔子在匡遇到危险,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孔子认为自己担负着“天”所赋予的崇高使命,匡人不能把他怎么样。“仪封人”拜见孔子后这样说:“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天下已经混乱很长时间了,上天要以孔子作为木铎,去传播上天的意旨。应当注意的是,在这些句子中,似乎“天”具有人格神的意义,能支配世界万物。哲学家冯友兰也认为《论语》中孔子所说之天,“皆主宰之天也。”[3](35)但实际上孔子重视理性,并不认为有这样的“鬼神”、或“上帝”。无论是第一种意义还是第二种意义,“天”都给人以永恒、崇高、神圣的意味,都是人们的信仰。抬头可见的、自然的“天”高远深邃,不可企及,日月星辰,永恒不变;包括宇宙,化育万物,给人以生命,佑护人的生活。不可见的、抽象的“天”更是所有存在的根源,创生世界,力量无穷,智慧广大,永恒存在。这两种意义有时结合在一起,更令人崇敬、信仰,如“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有了对“天”的信仰,生命才有根基,人生才有意义,超越动物状态,不断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体会崇高、神圣和永恒。生命不再虚空,变得充实丰盈;死亡不再可怕,因为精神获得永生;人生不再低贱卑微,孤独无助,因为“天”在我心中。人生有明确的目的,精神有永恒的归宿,行动有确定的准则。不再为无谓的烦恼而分心,不再被现实的欲望所羁绊,不再被生活的困难所吓倒。充满力量、热情和信心,去勇敢面对生活,发挥潜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天人合一,努力奋斗,体现“天”的存在,为世界添光彩。
二、孔子儒家文化信仰的力量
因为有信仰,孔子重视人的精神特性,不断学习和思考,坚定执着,一生奋斗,获得精神的自由,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因为有信仰,生命有根基,有丰富沉实的意义,有崇高和神圣的使命感。为了心中的信仰,要毕生努力,毫不松懈。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仁”的含义丰富,“仁”即“人”,“仁者人也”,(《中庸》)“仁”包括“爱人”的意思,还包括信仰的内容。因为有信仰,孔子能超越死亡,坦然面对有限的人生。生命不是虚空,死亡也不是令人恐惧悲哀。孔子对弟子这样描绘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为了信仰,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信仰让平常的人也变得勇敢,坚贞不屈,不可征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孔子用自己一生的奋斗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成为指引后世人生道路的精神灯塔。心中有坚定的信仰,这种精神必然表现出来,感化他人。孔子桃李满天下,弟子三千,造就“七十二贤人”,各自成就自己的事业。弟子们对孔子的道德、学问崇敬不已。颜回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子贡认为普通人不能认识孔子,是因为孔子非常伟大,普通人的眼界达不到理解孔子精神境界的高度:“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子张》)子贡还把孔子推到让人仰望的至高地位:“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孔子如日月高悬,谁要诋毁孔子,只能是自不量力,自取其辱罢了。汉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也对孔子仰慕不已。他在《孔子世家》中认为孔子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令人“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司马迁还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孔子给中国人留下宝贵而永恒的精神财富。
三、孔子信仰与中国文化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是中国人人生追求的精神导师。在他身上体现出信仰的力量,然而这种信仰并不只是他自己的创造,而是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的根基。他的信仰继承前人的精神成果,是众多先哲智慧的结晶,是悠久历史经验的总结。梁漱溟曾论孔子,认同夏曾佑、柳诒征的观点,特别是觉得柳诒征说得更明确:“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4](231)孔子的信仰正是继承了先哲们的精神探索,并身体力行,努力阐释、弘扬的结果。他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他学习周代的文化:“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制礼作乐,规范天下的周公是孔子的榜样,孔子晚年感叹地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尚德”的周代文化取代了“尚神”的商代文化,使中国走上了人文的道路,推崇理性,“以德配天”,而不是靠什么“神灵”的保佑来生活。周代的“以德配天”即是人的德性与“天”相和谐,也就是人的精神与“天”密切联系,来保证人的生存和发展。孔子对“天”的信仰与周代文化的这种特征一脉相承。信仰是精神对世界、人生探求的结果,周代文化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也表明这种对“天”的信仰,集中体现在《周易》中。《周易》是周代卜筮之书,也是周代的哲学著作,司马迁说周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易》向人们展示了永恒存在的自然景象,“八卦”即是“天、地、山、泽”等八种最基本的自然现象。而且“形而上者谓之道”(《周易•系辞上》),现象之后又有抽象的“道”的存在,“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謂易”(《周易•系辞上》),阴阳变化,万物生生不息。人是万物之一,生于自然天地,也起源于“道”的运行。《周易》中的一段话表明了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也表明中国人的信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中国人正是这样来观察身边的事物,发挥精神的特性,思考世界和人生。而“天”高高在上,代表自然,也是思考的方向,是信仰的所在。孔子与《周易》的关系十分密切。他非常喜欢读《周易》,以至于“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而且孔子对《周易》的成书有重大贡献,在孔子之前,《周易》是卜筮之书,孔子作《易传》,对艰深晦涩的《周易》进行解释,使《周易》成为一部蕴含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规律的哲学著作,体现了中国古人(既可以说是周代贤哲也可以说是孔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孔子学习、解释《周易》,继承和发展周代的思想,其中也包括信仰。孔子承上启下,奠定中国文化的基础,也为中国人树立了信仰。中国人有崇高、神圣的人生使命,努力奋斗,追求天人合一。如《礼记•中庸》中说人要努力发挥自己的能力,达到“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的境界。司马迁立志撰写《史记》,虽“身残处秽”,但“就极刑而无愠色”,因为他有自己的使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东晋王羲之在著名的《兰亭序》中写道:“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心情快乐时“不知老之将至”。其中“仰观俯察”、“不知老之将至”的字句分明出自于《周易》和《论语》。南北朝时期的刘勰曾梦到自己手捧丹漆礼器,随孔夫子南行,他著作中的前三篇分别为《原道》《宗经》《征圣》,他的思想与儒家文化一脉相承。他在《原道》中写道:人“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天地万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与”?人要努力创造,为天地自然增加文采。自由浪漫的唐代诗人李白在其《古风》诗中也写道:“我志在删述,重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他自比于孔子,希望有所建树。
四、结语
【关键词】儒家文化;"内圣外王";"三纲八目";"慎独";干部内在修为;启示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浩如烟海的典籍与厚重的历史积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儒、释、道三家融合,在这其中,自汉代以来,历来居于正统地位的首推儒家文化。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儒家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而且还广泛地影响着整个世界。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对孔子推崇备至。1772年,在英国出版的《世界历史名人录》中,孔子名列榜首。1844年,美国著名学者爱默生称"孔子是中华教育的中心,是哲学上的华盛顿"。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在《巴黎宣言》中写道:"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目前在全球已开办的360多个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是又一个最有力的明证。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核心内容,经过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早已内化于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可以说,对中国文化、政治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内涵丰富,它不仅崇尚道德,同时还关注和研究如何治理国家。因此我们谈从政道德,论干部内在修为,就可以也应当从儒家文化中去吸取精华及养分。以儒家的"内圣外王"为例,这一思想就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有机统一。"内圣"指修身养德,要求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指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做到"内圣"才能开出"外王"。"内圣外王"的统一可以说是儒家思想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孔子时代,并没有明确提出"内圣外王"这一概念,这个概念是由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但因为其思想内涵与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儒家就吸纳了这一术语,并且丰富发展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学说。
"内圣外王"中这一理论,可以说是无不谈道德,也无不谈政治。儒家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当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内圣外王"作为一种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他强调的是在既定的社会体制下的自我修行,换句话说,就是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精神境界。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呢?在儒家看来,《大学》中所讲的"三纲八目"是实现"内圣外王"的指导思想和重要途径。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论强调的是治理国家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大学》在开篇就提出了"三纲",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达到儒家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这就是三纲,它既是《大学》的纲领,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之所在。
由"三纲"又开出"八目","八目"既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同时也是实现"内圣外王"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八目"就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及修身被视为"内圣之业",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是"外王之业"。在这里我主要谈谈有关"内圣"的三个方面内容。
第一,格物致知。在朱熹看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从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我们的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践行格物致知,就必须在做决策之前,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多做调研,学会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充分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查找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疏漏,以问题为导向,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针对性,从而更加有效地为群众服务。
第二,诚意正心。关于诚意正心,《大学》中写到:"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思是有真诚的心意才能端正心思。放在我们当下的语境,也就是要求我们的干部要有责任心和担当,要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
第三,修身。在"八目"中,处于中心环节的是修身,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外部途径,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内在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因此,修身是"八目"的中心环节。对于"修身"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儒家认为德才兼备才是修身的理想结果。在这里,修德又是修身的首要任务。修德是指修身养性,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儒家从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
特色文化旅游是孔子文化节的灵魂
孔子文化节突出地方特色,围绕弘扬以孔子思想学说为主流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满足旅游者“求知、求新、求奇、求乐、求美”的需要来作文章,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一是打好孔子牌,围绕孔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举办情趣盎然的文化旅游项目。如孔子家乡修学旅游,仿古射箭旅游,古鲁婚俗旅游,以及孔孟之乡专线旅游活动等。
二是做好以孔子文化为主题的文章,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先后组织有关专家挖掘、整理、论证、编创演出了仿古《祭孔乐舞》、仿古《箫韶乐舞》和仿古《云门大卷》乐舞。这三台填补我国文艺领域空白的乐舞。此外,还由前卫歌舞团、青岛市歌舞团、山东省话剧团、曲阜市剧团,编创演出了一大批歌舞剧、舞乐诗、话剧、古装戏剧等。
三是举办富有孔子故里艺术特色的展览活动,突出儒家文化。如“孔子生平事迹展览”、“孔子七十二贤弟子画像石刻展”、“孔府珍贵文物展览”、“孔林――世界延时最久的家族墓地展览”等。
四是每年举办一次以孔子及儒家思想学说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如“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孔子儒学与现代社会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海峡两岸首次儒学学术讨论会”等。
五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海内外炎黄子孙凝聚力为主题,举办丰富多彩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和各类交流联谊活动。
六是利用国际孔子文化节的商机,举办多项目、多形式、大规模的经贸、科技、融资、人才交流活动。从1989年首届孔子文化节以来,整个孔孟之乡累计吸引了80多个(次)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位外商参加了经科贸洽谈活动,曲阜引进外资和出口创汇额达18亿美元。
立意创新是孔子文化节的强大动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节不同”。孔子文化节立足于在创新中求发展,每年都有新道道,届届都有新内容。
孔子文化节依托国家旅游局和山东省旅游局,每届活动的主题既突出地方特色,又与国家、省旅游部门的活动相一致,省政府、国家旅游局把孔子文化节作为“世界旅游日”、中国民俗风情旅游、中国旅游年活动的重要内容。每届文化节开幕式和节日期间的文艺活动,立足当地资源,年年都有创新。
孔子诞辰纪念活动和开幕式为孔子文化节的两大重头戏。1984年的纪念活动仅是瞻仰新修复的孔子像,到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联、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中国国家旅游局、山东省人民政府等共同首次主办“2005全球联合祭孔”活动,全球30多家孔庙同时举行祭祀大典,曲阜孔庙是此次祭孔大典的主会场。
曲阜市在保护利用好“三孔”等文物资源的同时,围绕孔子思想及儒家文化,开发建设了一批极富文化内涵的新人文景观。如论语碑苑、六艺城等。此外,创办于1990年的孔子学术会堂,于每年的孔子文化节期间,都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或社会活动家登坛讲学。美国知名人士陈香梅女士,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等,都先后来孔子学术会堂作了学术报告。
井然有序的组织工作是文化节的有力保障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举办以来,国家和省市一直十分重视,从各方面给予关怀和支持。为了确保孔子文化节能够常办常新,长期举办下去,1994年曲阜市成立了“孔子文化节办公室”,作为在编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孔子文化节的总体策划、设计和各项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