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语翻译英文

汉语翻译英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语翻译英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汉语翻译英文

汉语翻译英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狗,文化内涵与差异,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钟玲(1987-),女,江西赣州市宁都县人,中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MTI翻译硕士笔译,文化翻译学,文学翻译,科技翻译。

李延林(1960-),男,湖南益阳市资阳区人,中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荣誉博士、中国译协专家会员、湖南省科技与商务翻译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湖南一级期刊《文史博览》理论版理事等。研究方向:文化翻译学;文学翻译;翻译理论;MTI翻译硕士培养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改项目: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2005]280(86)

长期以来,人类与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关系密切,狗是人类最熟悉的动物之一,与人类患难与共,被称为通人性的动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奥地利习性学家劳伦兹的说法,狗是最早被驯化的动物。狗驯化后,多为人类用来看家护院。随着社会的演进和发展变化,各民族形成了丰富的狗文化。在英汉语言中,狗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都表示家养的,有四条腿,可帮人看家护院的一种动物[2]。但其文化内涵意义却差异甚大,由于中西方人们对狗的态度和喜好不一,狗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也完全不一样,含有“dog”的英语习语通常具有褒义,而含有“狗”的汉语习语通常具有贬义,中西方狗文化大相径庭。

二 狗在汉英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1. 狗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在中国,越来越来多的人将狗视为朋友、伙伴及家庭的一分子,养狗当宠物在各大城市成为一种潮流趋势,可见,人们对狗的喜爱更胜从前,那种谈狗色变的状况已得到改变。尽管如此,仍有很多国人对狗的印象与看法西方洋人,这与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狗的低贱的形象不无关系。在中国,狗成了中国商业文化中的一个方面,人们可以在市场上堂而皇之地拿狗做买卖,餐馆酒店及家常便饭里也少不了吃狗肉人们可以无所顾忌地吃狗肉,商场里人们可以出卖狗皮衣服,等等,因为在汉语里,狗是卑贱的动物,是典型的畜类,狗是屡遭谩骂的东西,代表卑劣可恶的品性,得不到人们的尊重。狗在很多时候为人们看家护院,但在源远流长的中国“狗”文化中,狗性的负面总是受到高度的关注和严厉的抨击,其正面却得不到充分的认同。“狗”字常常被用来辱骂他人,凡与“狗”有关的词语,褒义少而贬义多,大多具有贬义,如“走狗”、“狗东西”、“狗咬狗”、“狗奴才”、“”、“疯狗”、“落水狗”、“丧家犬”、“狗官”、“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瞎了你的狗眼”、“狗仗人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狐朋狗友”、“狐群狗党”、“鼠窃狗偷”、“猪狗不如”、“偷鸡摸狗”、“狗胆包天”、“人模狗样”、“狗皮膏药”、“狗急跳墙”、“狗头军师”、“狼心狗肺”、“狗血喷头”、“狗尾续貂”、“狗苟蝇营”、“狗屁不通”、“苟延残喘”、“狗改不了吃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挂羊头卖狗肉”、“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痛打落水狗”、“瞎了你的狗眼”、“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狗咬穷人-逢善欺”,等等。这些习语无一不极尽贬低之意。中国人对狗的种种偏见,与狗自身的毛病有一定的关系,即狗好打架,狗咬人,狗吃屎,狗有奴性,被人看不起,狗更有“势力眼”,对主人低三下四,摇头摆尾,奉承迎合[1][2],这些在中国人的眼里都是十分令人厌恶的。

当然,在中国,狗也难得有积极正面的形象,在我国家喻户晓的开天辟地的神话中,作为神话中我国人类的祖先,他就是狗首人身的形象。《太平御览》卷二引《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生其中。万千八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阳浊为地,盘占在其中,一日九变。”位于三皇(、伏羲、神农为三皇)之首,在古人看来,狗首人身结合并非耻辱,而是高尚的神抵们增加了神性和神威,并为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周礼》称养狗的人为“犬人”。汉代始设训管狗官职叫“狗监”的职差。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再入龙楼称绮李,应缘狗监说相如”和王勃的“汉延狗监深知己,有日前驱负弩归”的诗句,说的即是此事。南北朝给狗加以封爵,有“狗夫人”、“郎君”等爵号。东汉末年的灵帝更是爱狗爱得发狂,史称他于“西园弄狗,著进贤冠带经”注则称“王之左右皆狗而冠”。 在古代民间,老百姓常取狗字作为孩子的乳名,如狗蛋、狗娃、二狗之类的,说是给孩子取贱命,好生养,这主要因为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生育、存活率不高,出生婴幼儿多夭折,于是有了这种说法,寄意孩子能像牲口狗一样容易存活、好养,少灾少难,平平安安长大,其实蕴有原始图腾主义的秘密。当然,在古代,也有“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狗急跳墙,人急造反”的说法,这多多少少也改变了下狗尽是负面的形象。

总之,在中国,虽然狗的形象在中国人心目中日益改观,但是狗的地位仍不高,在国民印象中多为负面形象。狗肉时常盘装被端上各地餐厅的桌上,供人食用,尤其在冬日里,达到驱寒作用,无不显示当代是个多元文化冲击交融的年代,人们一边受着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学起西方人养狗当宠物,而另一边在餐桌上吃着狗肉,在日常生活时不时无意识地用带“狗”字的词语来表达对事物的好恶,这无不显示着中西狗文化的印记,看似矛盾,却又极其正常。

2狗在英语中的文化内涵

汉语翻译英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成语

    Abstract: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t involves language aswell as culture. Onlywhen thetranslator has a good grasp of different cultures ofboth nations can he or she translate the idioms in a properway.

    Key words:cultural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idioms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在形式,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必然借助于语言。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很多成语,英汉文化的差异在成语上也有反映。文化的差异对成语翻译过程中的语义理解和传达均有着一定的干扰和影响。因此,在英汉成语的翻译活动中,我们不仅要考虑语言差异,还要考虑文化差异,根据英汉文化习惯和背景的不同,采取适合于各自文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翻译成语。

    1 英汉成语比较

    成语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语言使用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精华,是民族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成语一般具有形象鲜明、音律和谐、言简意赅和民族色彩浓厚的特点。人类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经历了大体相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物质世界的共同性、社会发展的相似性、人类思维和情感的共通性形成了各种文化和语言的相容性和相通性[1]。英语和汉语中有些成语在语言形式和喻体形象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英语中的to strike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to pour oil on theflame(火上加油), 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但英汉民族由于在生存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成语在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上各有特色。例如英语中的as strongas a house(健壮如牛), as poor asChurchmouse(一贫如洗)等。

    2 英汉文化差异与成语翻译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由于不同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翻译过程中一般跟难把握,尤其是一些成语由于其很难被理解,翻译起来很是不易。译者只有深入了解英汉文化间的差异,采取适合于各自文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翻译,方能奏效。

    2. 1 生存环境的差异与成语翻译成语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一般而言,本民族的人们对它既熟悉,又容易理解其意义,而对外国人来说则不然。成语的出现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关。例如,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国人非常喜欢海洋,因而英语中产生了不少与海洋有关的成语[2]。例如, adrop in ocean(沧海一粟), 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between the devil and deep sea(进退两难), feel underwater(感觉不适), keep one’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等。而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一向以农业为主,所以,汉语中成语常常与土地有关。如果形容某人大手大脚花钱,英国人会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中国人则用“挥金如土”。中国农民居多,所以,汉语的成语多与农业有关。如“瑞雪兆丰年”“枯木逢春”“拔苗助长”“顺藤摸瓜”“卸甲归田”等。

    2. 2 风俗习惯的差异与成语翻译中英风俗习惯的不同表现在其不同的生活条件、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上,其在语言尤其是成语中的表现更加明显。例如,英语中的成语很少使用数字,而要将其翻译成汉语则要使用数字,方能传达其含意。

    例如,“be on the verge of breaking out”(一触即发),“again and again”(三番五次),“be perfect in everyway”(十全十美)等。

    另外,不同的民族所喜欢的颜色也有所不同,这对成语也有很大影响。在中国,黄色象征着权力、庄严和高贵。而在西方国家,人们习惯于用“raised tothe purple”来形容国王所取得的王位。红色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颜色,所以,新娘结婚时穿红色的衣服,中国的国旗也是红色的。然而在西方国家,红色却代表着危险。比如“the red”意为赤字,“turn red in thegills”意为某人生气了[3]。

    2. 3 宗教信仰的差异与成语翻译宗教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有些成语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很多英美人士信仰基督教,《圣经》是他们的必读书,其中不少语句成了他们人生哲学的座右铭。成语“as old asAdam”,从字面义上直译是“与亚当一样老”。由于亚当是第一个人,所以,把它译成“很久以前的,极古老的”就能够清楚地表达它的含义了。而“To raise Cain”则应译为“大发雷霆”。因为Cain是亚当和夏娃的儿子,他脾气暴躁且残忍,因嫉妒而杀了他的哥哥。相比之下,佛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更大,因此,有不少成语来自于佛教。例如“苦中作乐”“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回头是岸”“借花献佛”等。

    2. 4 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与成语翻译2. 4. 1 来自于寓言和神话中的成语及其翻译英语中,有些成语来自于《伊索寓言》和希腊、罗马神话。例如,“Achilles’heel”意为唯一致命的弱点;“the lion’s share”意为最大或最好的份额;“thetouch ofMidas”意为点金术等。而汉语中的这类成语多是由来自于历史文献的寓言故事和从神话传说中概括而成的。它们生动有趣,寓意深刻,例如,“叶公好龙”“刻舟求剑”等来自于寓言故事,而“精卫填海”“一枕黄粱”等则来自于神话传说。

    2. 4. 2 来自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翻译英国只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远不及中国多,因此,这方面的成语不如中国的丰富。例如,Dunkirk evacuation(敦刻尔克撤退)来自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原指英法军队在德军围困下被迫从敦刻尔克撤退,现比作“溃退”。Columbus’egg(哥伦布竖鸡蛋)比喻“万事开头难”等。而汉语中来自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要多得多。例如,“四面楚歌”“望梅止渴”“请君入瓮”等[4]。

    英汉中的这类成语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所以,译者很难从字面上直译,只有了解它们的起源,理解其深层含意,才能正确地翻译它们。

    2. 5 对待事物态度的差异与成语翻译有时,英国人和中国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而且他们赋予这些事物以不同的象征意义。我们可以从人们对待动物的不同态度上看出这一点。例如,“狗”在中国人心目中被认为是一种“可恶、可卑”的贬义的象征,因此,汉语中有“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狼心狗肺”“狗急跳墙”“丧家之犬”“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痛打落水狗”“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成语。而dog在西方人眼中,却是讨人喜爱的宠物,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代表着“幸运、忠贞不渝”。

    例如,“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日)等。这种风俗习惯的差异给成语的翻译带来了很大干扰,如果译者把“痛打落水狗”翻译成“beat a dog in the water”,读者会感到迷惑不解。

    3 结语

    成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信息和文化内涵的传达。在成语的翻译实践中,应区分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从分析原语的文化背景出发,在译语中做到文化内涵的转换。

    参考文献:

    [1]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1999.

    [2] 程 慧.浅析汉英文化差异与翻译[J].语言与文化研究, 2008(1): 63.

汉语翻译英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在汉英两种语言中,“乌鸦”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联想与象征意义,同时也形成了许多与乌鸦相关的表达。汉英两种语言中有许多关于乌鸦的习语与谚语,若译者在翻译中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有助于传达汉英语言背后乌鸦的文化内涵,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关键词 :乌鸦 文化内涵 翻译方法

在汉英文化中,“乌鸦”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翻译与“乌鸦”相关的习语或谚语时,了解“乌鸦”在这两种不同文化中的内涵显得十分必要。

一、乌鸦在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内涵

乌鸦在东西方文化中是个非常复杂的形象,在神话、民间传说和文人创作中,“乌鸦”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身份:它可以代表光明,也可以象征黑暗;它是神的“使者”,也是鬼魂的“邮差”。人们认为它带来喜讯,也相信它预示灾祸。它本来代表着和睦温暖的亲情,却经常和漂泊羁旅有关。“乌鸦”这些判若云泥的身份,不仅是其生活习性决定的,也是文化发展的结果。

(一)“乌鸦”在汉语中的含义

在中国,关于“乌鸦”的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东经》“旸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关于《山海经》中“皆载于乌”的注解,《淮南子·精神篇》:“日中有踆乌。”高诱注:“踆,犹蹲也,谓三足。”郭璞注:“中有三足乌”[1]《楚辞·天问》王逸注引《淮南子》:“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者,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则三足乌当指日之精,又或传为架日车者。”从这些神话描述中可以看出,“乌鸦”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居住在太阳里的神鸟。除了作为神鸟被崇拜,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乌鸦”还被认为是孝鸟。《说文解字》:“乌,孝鸟也。”乌鸦反哺的美德在《本草纲目·禽·慈乌》中也有记载:“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乌鸦”不仅以“孝”著称,而且似乎通人性,对人间的孝道也倍加敏感,《周书》中的颜乌,《异苑》中的宗懔,都是因为孝行感动了乌鸦。前者母亲去世时引来数千乌鸦,为他衔土垒墓,后者因母丧悲泣不已,每当痛哭时则有群鸦聚集,痛哭后群鸦方始散去。人类和动物中孝道的模范,因为孝而发生了感应。

尽管“乌鸦”在古代被认为是神鸟,但也有人认为乌鸦是邪恶的代名词。人们逐渐发现,乌鸦钟爱腐肉,每当有死亡发生的时候,乌鸦的身影便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汉乐府民歌《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嚎!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可见当时的乌鸦并不受人喜爱了。

(二)“乌鸦”在英语中的含义

在西方文化中,“乌鸦”的含义虽然不及在中国文化中那么复杂,但也经历了一定的变化,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下面从《圣经》和《伊索寓言》这两部西方作品中引用几则故事来分析乌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1.《圣经》中乌鸦的忠诚与失信

1)忠实的信使

在《圣经·列王纪》故事中,上帝告诉先知以利亚(Elijah),让他向西躲在一条河边上帝会命令乌鸦为他带去吃的。以利亚依言而行,上帝果然派乌鸦每天早晚为他送去肉和面包,以利亚借此度过了艰难的时日。

2)失职的信使

在《圣经·创世纪》的故事中,挪亚一家与各类动物在方舟内躲避洪水,过了40天,挪亚“放出一只乌鸦。那乌鸦飞来飞去直到地上的水都干了。”(And he sentforth araven,which went forth to and fro,until thewaters were dried up from off the earth.)从“直到”(Until)不难推测,乌鸦被放飞后并没有回来,在洪水消退、地面露出以前一直在空中盘旋,否则挪亚不会再放鸽子出去。乌鸦第一个出去探路,但却一去不返,没有提供任何关于洪水的线索。所以挪亚“又放出一只鸽子去”(Also he sent forth adove from him),鸽子找不到歇脚的地方,只好回来;七天后挪亚再次放鸽子出去,傍晚时“鸽子回到他那里,嘴里叼着一个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挪亚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可以看出,相比于鸽子的表现,乌鸦实在不是一个好信使。

2.《伊索寓言》中乌鸦的正与恶

1)聪明的乌鸦

《乌鸦喝水》中的乌鸦是个智者的形象。渴得奄奄一息的乌鸦发现了水瓶,但嘴巴又够不到水,焦渴和急切并没有让乌鸦丧失理智,把水倒出来白白浪费,而是促使它思考,最后发现了把石子扔进瓶中水位升高,从而喝到水的好办法。

2)背信弃义的乌鸦

在《伊索寓言》中《乌鸦与墨丘利神》的故事里,乌鸦因为谎言和背叛而受到了摒弃。乌鸦受困罗网,向阿波罗祈求,但脱身以后却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为阿波罗神龛供奉乳香),等到再一次被困时,它转而向墨丘利神(Mercury)祈求,但墨丘利神不肯做阿波罗第二,说什么也不愿意相信乌鸦的承诺。

二、有关乌鸦的习语和谚语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虽然中西方对乌鸦的含义有不同的阐释,但是对乌鸦的某些属性往往有共同的认识,从而能在某些方面对乌鸦产生相似的联想。所以,在翻译某些有关乌鸦的习语或谚语时,可以采用直译法。例如:

(1)Crow has smiled pig black.

(乌鸦笑猪黑。)

(2)The crow thinks his own bird fairest.

(乌鸦总以为自己的雏鸟最美。)

(3)Wheresoever the carcase is, there will the ravens be gathered together.

(哪里有死尸,乌鸦就成群。)

(二)意译法

由于中西方对“乌鸦”的认识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许多情况下与“乌鸦”相关的习语或谚语是不能直译的。译者必须随时注意英汉两种语言下乌鸦的文化内涵,并尊重两种语言中对“乌鸦”一词的习惯表达,这时不妨采用意译法。虽然译文会失掉一定的民族文化成分,但它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如果将原文中的形象直译过来,不仅不能诱发读者恰当的联想,还可能引起误解。若对原文中的形象进行意译,便可收到形神兼顾之效。

(4)A flying crow always gets something.

(谁都会有走运的时候。)

(5)Crow’s nest.

(桅杆瞭望台,火警瞭望塔,交通岗亭。)

(6)To pluck a crow.

(争吵,吹毛求疵,有困难的事情要解决。)

(三)套译法

套译法是习语翻译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套译法撇开原文语句,使人们领略到不同文化之间不谋而合的妙趣,降低了读者接受的难度。在翻译有关“乌鸦”的习语或谚语时,既要坚持翻译原则,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也就是说,既要尽量传达原作的异国情调,又要确保译文能被读者接受。

(7)A crow is never the whiter for washing herself often.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8)Carrion crows bewail the dead sheep and then eat them.

(猫哭老鼠假慈悲。)

(9)Crow like a cock and snatch like a dog.

(鸡鸣狗盗。)

随着时间的推移,乌鸦的文化内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本文仅以乌鸦这一动物为例探究了其文化内涵及翻译,意在表明,对于动物习语、谚语等这些文化特色浓厚的习惯表达法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这一因素,这样才能使译文准确生动。

(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言外之意翻译的关联理论视角[12WLH48]。)

参考文献:

[1]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54.

[2]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21.

[3][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82.

汉语翻译英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习语;翻译

英汉两种语言同属具有悠久历史的语言,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产生了大量的习语。由于英汉习语都具有极强的概括能力,不仅其形象生动,而且寓意深刻,韵味悠远,为英汉两国人民所喜闻乐见。

一、英汉习语的特征

习语反映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和心理状态。习语习惯上是指那些搭配固定的词组或短语,其包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即习语语义必须通过词的固定组合来体现。习语可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其在表现形式上具有音节优美,音律协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等特点。

二、英汉文化差异

(一)方面的差异

佛教与道教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各种社会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汉语中产生了很多与之有关的习语,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而在英美,基督教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因而便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许多与基督教有关的习语。如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有Go th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二)英汉地理环境的差异

英汉语言中的一些习语的产生与中英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中国,是东风为人们送来了春的气息,而英国由于地处西半球,春天的信息却是由西风送来,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Ode to the west wind)就是一首对春天的赞美之歌。另外由于航海业和捕鱼业是英国人赖以谋生的重要手段,因此英语中有大量与航海和捕鱼有关的习语。如over head and ears原是水手们的话,指“淹过头部和耳朵”。现在人们用它表示“没顶地,深深地,完全地”。如:It is evident that the major is over head and ears in love with her.(显而易见,少佐一片痴心恋着她。)

(三)英汉社会习俗的差异

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里有着不同的文化象征。狗在汉语中历来就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狼心狗肺”“狗汉奸”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看作是人类的朋友。有关狗的习语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如:He is a luckv dog(他是个幸运儿)“to dog one’s steps”(跟某人走),等等。

三、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翻译的影响

由于英语和汉语的习语来源于不同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习语的翻译就有了一定困难。由于习语在理解上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因而我们在翻译习语时,要尽量考虑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尽量正确表达原文的信息,使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获得与阅读原文时的理解和享受。下面是比较常用的几种翻译的方法。

(一)直译法

尽管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社会人文和地理方面存在着许多的不同,但是他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和文化活动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因此语言中也会有许多相同的表达方式。直译法是指在译文中尽量保留原习语的民族特色、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由于习语是历经许多代人在对事理的不断雕琢中形成的,有些习语的比喻部分非常生动形象,喻义部分是比喻的合乎事理的逻辑推理结果。如果在翻译的时候采用直译法,就可以既传达原语的内容,又保留原语的形象,使译语的读者能够更好地阅读和欣赏。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二鸟);To pour oil on the flame.(火上浇油);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物以类聚人以群分);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二)意译法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有些习语在翻译的时候无法找到对等的文字进行翻译,就需要在译入语言中找到可以将原文的事物翻译成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另一种译文形象来表达原来语言中的意义。例如:汉语中的“胆小如鼠”在汉译英中就需要翻译成“as timid as a rabbit”再如,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译成英文。直译是这样的: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who could have guess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很明显直译是在讲个故事,但是却无法体现成语要表达的因祸得福的意思。因而应该使用意译法来翻译: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gain.

(三)加注法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习语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或富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或地域特色。在翻译的时候有时为了加强习语文化信息的传递,需要对原习语的典故、文化背景进行注释,这种方法被称作意译加注法。如“The team met its Waterloo in the final”该球队在决赛中惨遭失败(Waterloo滑铁卢为比利时的一个地名,1815年拿破仑的军队在此惨遭失败)这样处理比较恰当,原文中的引申意义和文化含义都显示出来,切合原文语境和风格,颇为恰当可取。显而易见,意译加注法对于翻译具有独特文化含义的习语时是必不可少的。

汉语翻译英文范文第5篇

习语通常包括成语(idioms)、谚语(proverbs)、俗语(colloquialisms)、俚语(slang)以及典故(allusions)等。英汉习语源于生活,纷繁浩瀚,源远流长,文化信息异常丰富。习语常用形象生动、浅显易懂的语言,准确地描述社会现象、自然法则,高度地阐述人文习俗、思想感情。由于受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等方面文化差异的影响,英汉习语中有些文化信息完全对应,有些部分对应,还有一些无任何对应的关系。为了形神兼备地传递其中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习语时,应当充分了解英汉习语中所含的文化内涵,视具体情况,或英汉对译,或文外加注,或另添字词。本文从多方面比较英汉习语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列举出在英汉习语翻译中常见的方法,如直译、意译等。直译多适用于文化信息完全或部分对应的英汉习语翻译,而意译多用于无对应关系的习语。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翻译

Abstract

Idioms usually include idioms, proverbs, mottoes, colloquialisms, slang and allusions. Large in quantity, long in history and rich in cultural informatio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are deeply rooted in life. Idioms represent the social phenomenon and natural rules accurately with lively and plain words. As far as their underlying cultural information is concerned, some idioms are completely or partial equivalent both in Chinese and in English while some others have nothing in common at all. In order to convey their cultural information fully, faithfully and effectively, we can translate these idioms word for word, give notes or add extra word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discusses the influence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the idioms and gives some specific approaches i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Key Words: Idioms, cultural difference, translation.

在汉语和英文悠久灿烂的文化宝库中,都有习语这一语言表达形式。习语蕴涵着的历史、地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文化信息,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性。然而,由于两种文化体系是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汉英习语在意义和表现形式上,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探究其渊源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中西语言的不同和进行正确的翻译,而且能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

一、 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别

(一)历史和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别

历史和宗教信仰对英汉习语的产生和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例如,公元前208年,中国的项羽率领大军渡过漳水后,命令部下凿沉船只,志在必胜,这样,汉语中就有“破釜沉舟”。在英国历史上,不列颠曾被罗马人占领近四百年,罗马文化给英国文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公元前49年,罗马恺撒大帝率部渡过庐比根河时,下令焚船,表示不获胜宁死的决心。这样,英语中就有了“burn one's boat”这个习语。同样,英汉语言中也有大量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1][P29]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ask for bread and be given a stone(得非所求),an eye for an eye(以眼还眼),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2][P29]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二)生活习俗方面的差别

英汉习俗差别是多方面的。英文里“水果”“fruit”一词来自很早以前的拉丁文里的动词“享受”。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香蕉、苹果、橘子、樱桃、桃子或葡萄等水果放在果盘里看起来都十分吸引人。因此,有关水果的俗语往往是具有一种肯定和完善的含义,例如:peaches and cream。大家知道 peaches 就是桃子, cream 是指奶油。 Peaches and cream的意思是:一切都很美好。有人可能会问:桃子和奶油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西方人在吃水果时往往喜欢把水果切成块,然后加一点奶油一起吃。实际上,西方人吃很多东西都喜欢和奶油一起吃。所以,peaches and cream 就意味着完美无缺。

(三)地理环境的差别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3][P90]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4][P48]而大不列颠岛多雨多雾的气候特点也产生了许多英语习语,如as right as rain(象下雨那样正确)。在这里,下雨是正常的,不下雨反而反常。另外,雨过天晴,天空会格外美:After rain comes fair weather. 这条习语告诉人们:困难过去,胜利就会到来。再如英国人在说“我不太舒服”的时候,经常会用:under the weather。这是由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导致的其岛内天气多变,而中文中则无这一说法。

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和捕鱼业是英国人的重要谋生手段。因此,英语中有大量与航海和捕鱼有关的习语。如over head and ears原是水手们的话,指“淹过头部和耳朵”。后来因为这个习语用的人多,表达力强,就从海上走上了岸,表示人的其他活动: over head and ears in love(深坠情网);over head and ears in work(埋头工作)。[5][P54]比喻某人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除了有“花钱如流水”以外,更正规的表达是“挥金如土”。这是因为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找不到完全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 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四)价值取向不同

价值取向也表现在习语上。对于一种品质或者事物,中国人和西方人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例如,“谦虚”被我们中国人认为是一种美德。汉语中有许多有关谦虚的习语,例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而“自知之明”则是对谦虚这一美德的赞颂。此类习语反映了谦虚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在西方国家,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注重个人行为、个人成就的获取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形成了西方人独特的价值取向。西方人具有与他人格格不入的孤傲特质。“谦虚”被认为是“自信”的反义词,在许多英语习语中,对“自谦”都是持否定态度的。例如,modest dogs miss much meat(谦虚的狗没有肉吃)。然而这样的习语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是很难理解的。

思维方式的不同还体现在中西方人对待动物的态度上。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腿子”等。狗的贬义形象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6][P90]等等。

二、英汉习语的翻译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7][P3]但是,如何用另一种语言文字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表达出来?翻译的标准是什么?翻译的方法应如何?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翻译必须“忠实”,这是共识。但是,“忠实”什么?“忠实”的应该是原文的内容和风格效果,而不是原文的语言表达形态。如果斤斤计较于原文的语言表达形态,译文无疑就会“异彩纷呈”,因“隔阂”而不“合格”。译文的语言表达如果连“贯通”都做不到,读者还怎么去“融会”?

翻译方法指的是,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特点的对比,分析其异同,阐述表达原文的一般规律。直译与意译一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英、汉语的结构有相同的一面,汉译时可照译,即所谓“直译”——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的结构形式。但由于这两种语言之间还有许多差别,有时如完整照译,势必出现“英化汉语”,其结果往往是引起理解上的错误,这时就需要“意译’,即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规范。

(一)直译――实际意义与表现形式相同或相似

由于人们在感情,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英汉习语中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隐含意义相同,也就是说,此类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可以互译。英语成语中有不少在比喻上和汉语成语十分相似,我们完全可以用这些相似的汉语成语来翻译,比如说:

Pull sb's chestnut out of the fire:火中取栗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两鸟

drawing water in a bamboo basket:竹篮打水一场空

另一些英语习语,有着相当明显的比喻意义,其中不少有着一定的历史或神话典故。这类成语中,有一部分因使用范围广、历史久,其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都能为中国读者所接受,例如:

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马——比喻暗藏的敌人或危险

tower of ivory 象牙塔——比喻世外桃源

Sphinx’s riddle 斯芬克司之谜——比喻难解之谜

crocodile tears 鳄鱼的眼泪——比喻假慈悲

直译不仅有利于避免歧义,而且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丰富语汇。但是,这样做有个前提的,那就是不能过分影响理解。在直译很难达意时怎么办呢?那就是使用意译。

(二) 意译――实际意义相似,表现形式不同

有些习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如果直译影响了理解,就得改用意译,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另一个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从而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含意义。当然,“直译”、“意译”也只是为了方便分类而武断的粗线条概念,理解还是因人而异的,也有一些介乎两者之间的情况。如谚语“Bury the hatchet”,如果译成“埋葬战斧”,容易让人联想到中文的“飞鸟尽,良弓藏”或者是“刀枪入库”,因而理解成抛弃功臣或和平麻痹。但实际上是交战双方偃旗息鼓的意思。[8][P62]又如英文妙语“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 the tough gets going.”原意为:当前途变得艰难,才能从困难中得到磨练。两处所用"going"和"tough"不仅词性分别不同,意思也不尽相同,凑在一个句子里了。英文中像这样的东西较多,他们认为很机智(witty)。碰到这类妙语,直译如何能够达意呢?还是意译成“沧海横流尽显英雄本色。”来得生动达意。

有些汉语习语带有很浓的中国文化色彩,在翻译时,如若按照字面直译,会让英美读者感到十分费解。因此,简洁的意译更容易为读者接受,例如:

三国典故里有“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一习语,如果直接译为give one’s enemy a wife and lose one’s soldiers as well。可能令人费解,因此可改译为suffer a double loss instead of making a gain。

以上此例算是“直译”还是“意译”?既相当“直接”又准确“达意”。只是对原句的情景稍作变通而已。真正从事翻译实践的高手似乎很少受制于理论束缚。最终的翻译质量还是落实在双语基本功上;而无论直译、意译还是有机结合,美感效果也是见仁见智的。

(三)直译、意译之外――字面意义相同,隐含意义却相去甚远,不能互译

有些习语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是难尽人意的,就得想想其它办法解题。眼下能够想到的有“直译加脚注”、“改造”、“再造”。

(1)“直译加脚注”

碰到下面这样的句子,如何直译或意译?

他是老九的弟弟 --老十(实)[9][P166]

直译:He's the younger brother of number 9, number 10. (没有表达出原文“老实”的含义);意译:He's honest. (双关语丢失)

如果不想费脑筋再造或移植英文双关呢,最常用,最安全、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先直译再加脚注。无论多复杂的语言现象,总是能够讲清楚其中奥妙的。用“直译加脚注”解决这个双关,原句可译成:

He's the younger brother of number 9, number 10.

在文后可加上注解:"Number 10--老十 (laoshi)" in Chinese is homophonic with another Chinese word "老实(laoshi) which means "honest."这样,通过添加注解的方法就把这句习语解释清楚了。

(2)“再造”

有人讲了个英文笑话,“Man first gets on by hook or by crook. When he gets the HONOR, he becomes HONEST.”这里,英美人把HONOR, HONEST 当兄弟对待。因此我们也不妨应用这一例子,从原句的本义“honest”出发,给它物色个 "brother",似可再造一个英文双关语,进而表达出汉语习语原文中“老实”这一含义。这样,那句话就可译成:

--他是老九的弟弟 -- 老十(实)

He's the younger brother of honor, honest.

再看下面的例子,也是个“再造”的双关:

Yesterday is history. [10][P86]

Tomorrow will be a mystery.

Today is a gift.

That'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

昨天成历史

明天很神秘

今天称现金(今)

所以是份礼

大多数带双关的妙语都得通过“再造”才能保住双关。当然也有少数例外。

(3)“改造”

所谓改造就是把目标语言中现成的妙语加以改造,用来翻译原文。请看例句:

Anger is only one letter short of danger.

这一英语习语玩的是文字游戏:anger前面只要加上个“d”就是danger!如果意译成“生气离危险只有一步之遥”,当然也没什么不可以,只是原句的文字游戏弄丢了。因此,对它进行一些改造,既要保留文字游戏的风格,又要保留原文的含义。如改为汉语习语的“忍字头上一把刀”,如若不“忍”,“心”就被“刃”了,多危险啊!这样翻译似乎与原文的意思也更贴切。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习语同文学作品、诗歌一样是语言的精华。英语习语是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一般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特征。本文通过对英汉习语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造成了英汉习语中众多的文化差异。因此,在英汉习语的翻译中,应当充分了解习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配合正确的翻译技巧,这样才能使译文形神兼备。

参考文献

[1]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1月.第29页.

[2] 李群. 英语习语与基督教[J]. 天津外国语学报.2002年.第2期.第29页.

[3] 张若兰. 英汉习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6月.第11卷第2期.第90页.

[4]TRANSLATING CULTURES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48页.

[5] 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第17页.

[6] 梁爱民.汉英习语语言文化渊源新探[J]. 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6期.第54页.

[7]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增订本)[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页.

[8] 张野. 英语成语典故[M].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年1月.第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