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再就业

大学生再就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再就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再就业

大学生再就业范文第1篇

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的同时,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以高于同期经济增长的速度不断给劳动就业市场、整个社会增加着负荷。据2008年中国社科院的《社会蓝皮书》显示,2007年全国有近500万高校毕业生,20%至今仍未找到工作。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人,预计2009年将有逾600万大学生面临毕业找工作。但由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劳动力市场管制的加强,特别是金融危机引发的相关行业裁员浪潮等因素,使总体就业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新闻媒体承担着极其重要的社会责任。

众所周知,新闻媒体每时每刻都在传递着各种信息,其为社会提供的信息传播服务是所有公共服务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但新闻媒体的功能不仅仅是向社会公众提供丰富的信息,它还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前沿,对社会的精神文明生活和公众的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它将周围世界形形的信息经过筛选、包装、选择和组合,提供意见与评论予大众――新闻媒体不仅是各种信息的集结点,更是思想的火花向外发散的辐射点。它在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信息的同时,也承担着舆论引导、端正求职态度等职责。

架构就业市场信息网,拓宽就业渠道

我国当前实施的是国家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市场就业机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也由原来国家统包统配的单一性转变为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双向选择”的多样性。由于市场机制的自动调控以及劳动力资源供求关系的影响,就业信息是否充沛直接决定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实现的程度、规模和方向。因此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成因之一即可归结为信息不对称(不对称信息是指在相互对应的劳动力市场主体与客体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信息或概率分布)、信息不完全(不完全信息是指就业市场的参与者只拥有对就业市场动态、情形的部分信息)、信息不均衡(非均衡信息是指就业市场的各参与者所获得的市场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以信息不完全为例,大学毕业生如对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没有全面掌握,就会疲于在各地盲目地奔走求职,不仅大大增加了求职成本,更耗费大量时间,失去其他宝贵的求职机会,从而导致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人才,人才觅不到恰当岗位,陷入就业难局面。

新闻媒体在汇总、公开、传播就业信息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从劳动力市场的客体层面来看,新闻媒体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区域和用人单位的招聘岗位、需求专业等信息,如主流及非主流的报纸、杂志、网络的广告及招聘信息,还有专业提供职业供求信息的网站(如人才网、高校就业指导网、政府事业单位的人事网等);从招聘企业、用人单位等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层面来看,新闻媒体披露的大学毕业生信息,为他们拟定招聘意向提供依据;从就业市场的第三方政府来看,新闻媒体将就业市场动态、大学生就业现状提供给政府,从而有利于合理就业政策、措施的制定。如上所述,新闻媒体为就业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信息提供了有效的对接平台,尽可能充分地满足毕业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职的需要。毕业生将新闻媒体提供的大量需求信息进行筛选比较,并结合自身实际扬长避短、科学决策,明确求职目标,进而对相关求职对象的情况,如企业的经营理念、运营方式、产品结构、市场行情、发展趋势等信息加以全面把握,充分做好应聘准备,为成功求职增添砝码。

因此新闻媒体对于各方面就业信息的公开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即等同于就业市场的信息化水平。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为传播媒介的新闻媒体架构起一个庞大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直接决定着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影响着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

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信息透明化

近年来新闻媒体对大学生就业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报道。作为国家建设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健康、稳定和发展。因此,新闻媒体在及时、充分地满足社会公众信息需求的同时,更要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准确把握舆论导向。

一方面,新闻媒体为人才市场“双选”起着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又充当着党和政府的“喉舌”,承担着上情下达的职能。通过新闻媒体,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得以准确解读,如国务院有关部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上对就业工作中重大问题的研究进展、解决办法。引导毕业生面向西部、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措施,以及深化人事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举措等,均通过新闻媒体将党的声音在第一时间传播给民众。

在任何时候,新闻媒体都要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其次才讲求经济效益。当面对就业难这种涉及公共利益的敏感问题时,新闻媒体必须唤醒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将坚持党的正确导向和反映民生民意相统一,掌握话语权,主导舆论,营造出一个信息相对透明的社会。由此,才能以良好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来消解大学毕业生们面对就业难的无助和彷徨,以无形的力量安抚求职者的情绪。如曾经热点报道的“北大学子卖肉”到“复旦学子卖蛋”,陆步轩卖肉卖出生意火爆的连锁店,顾澄勇卖鸡蛋创出“阿强鸡蛋”的品牌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军人物,新闻媒体引导着通过自主创业实现成功就业的社会舆论,通过典型推及普遍,为促进大学毕业生找准定位、理性择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提倡就业新风尚,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民工就业构成我国亟待解决的三大就业问题。为什么大学生这样一个高额教育投资培养出来的高职称、高学历的优质劳动力群体,也会陷入就业难的尴尬局面呢?除了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教育改革力度不够等外部环境因素,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心态、就业思路等主观因素也十分关键。某些大学生由于受到“毕业即失业”的影响而产生就业恐慌症,极度缺乏自信而盲目地选择“零工资就业”;另一部分人则抱着“一考定终身”的观念。觉得考上大学就是跃过龙门,毕业后一定要进入政府机关或者找个“铁饭碗”、“高收入”的岗位;还有些大学毕业生竞相追逐着向京津唐、东南部沿海城市发展,坚持“非大城市不去”。大众化的教育并没有树立起相应的大众化就业观念,当前我国就业市场东、中、西部地区差异非常明显,沿海城市、省会城市就业相对饱和、劳动力过剩,而越往西部、农村以及民营、私营企业和生产第一线,则越难以吸纳到优秀人才;另外,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很多企业以及内地的房地产、建筑行业带来极大冲击,以往倾向于东南飞的大学毕业生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和压力,择业时更加徘徊、迷茫。

大学生再就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涯适应力;大学生;规划;实践

1 生涯适应力的概述

1.1 生涯适应力的内涵

生涯适应力指的是个体在生涯发展过程中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强调生涯发展过程中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一切事物都在发生改变,世界不会因为你而发生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改变自己,从而适应这个世界。这种能力也是职业生涯适应力的基本体现。

1.2 生涯适应力的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研究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四个维度,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对从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专业人员在教学中进行创新和科研有重要的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现阶段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的主要体现在就业方面。就当前的就业形势而言,具有良好生涯适应力的大学生可以对个人目标与现实情况间的距离做出评估,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展新的或者有潜力的职业。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措施,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竞争能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取得成功。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力的问卷调查,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力有所了解,找到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找到理想的工作。

通过对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力的问卷调查研究,使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更好的了解的学生的求职状态,为教师因材施教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生涯适应力的理论基础

生涯适应力可以分为四个维度:生涯适应力之生涯关注,也是生涯适应力中最重要的维度,指的是个体对自身未来职业的关注和计划;生涯适应力之生涯好奇。即个体对职业的好奇态度,对职业积极尝试和探索的态度;生涯适应力之生涯选择。指的是个体对自身职业生涯的构建和选择;生涯适应力之生涯自信。指的是个体对生涯挑战的成功预期,是个体能够成功的做出生涯决策的自我效能感。这四大维度是培养拥有良好生涯适应力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学会了适应变化的环境做出适当的调整,面对困难与选择时任然拥有淡定和自信,我们才能实现目标走向成功。

我校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总体水平较高,但其结构内部各维度发展不均衡,即:生涯关注>生涯好奇>生涯信心>生涯控制。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应该培养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四大维度均衡发展,且对自身职业有计划、敢于尝试的、理性做出职业选择的、对自己的抱负充满信心的新时代大学生。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实践

如今,我校现在的教育对象仅仅停留在大一新生。其实,这门课程从初中、高中甚至小学就可以涉及学习,因为这关乎人的一生发展与命运。如何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本人认为应重视生涯适应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在培养中完善。本人负责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全面培养学生的生涯适应力,促进学生就业。

3.1 生涯导向练习,培养学生对生涯规划的关注

高校帮助学生制定各种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帮助其职业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使得人尽其才。通过生涯导向练习培养学生的生涯关注,即高校基于学生生涯管理的学生培训模式,从高校要求学生学转变到学生要求学校提供资源供学生学。关注学生个人发展,为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学校与学生的双赢。

3.2 建立决策力引导平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教学实践中组织生涯规划大赛和生涯规划训练营,提升学生判断力和决策力。组织讲座、班级座谈会和个别谈话,做到因材施教。建立家长联系长效机制,深入了解学生成长背景,贯彻学校管理理念,旨在通过学校家长两方面更好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同时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健全自身的价值观,并且挖掘自己的潜力,满足个人需要,促进个体发展,树立“一就业,二择业,三创业”的“三部曲思想”,结合自身条件,利用所学知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价值,提高生活满意度,成为人生的赢家。

3.3 生命设计模型,培养学生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

建构主义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从一个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变成一个主动学习的人,在学习过程中诠释知识的意义从而更好达到真正学习的目的。生命设计便是应用建构主义的观点,即生命设计是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构建各种各样的一些生命的角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学生自己书写自己的人生,对自身的信念和社会关系加以解读,促进“人职匹配”,培养学生的生涯好奇,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了自信心,更是培养了学生的生涯自信。

4 结语

综上所述,生涯适应力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重点培养的内容之一,良好的生涯适应力,可以使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变幻莫测,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和再就业。本人从生涯适应力四大维度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应用实践着手,论述如何提高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从而提高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小云,薛桂英.高校生涯辅导的新方向――生涯适应力教育[J].现代教育管理,2012,10:111-114.

[2]董振华,苏霞.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4,13:55-59.

[3]李妍,严敏杰.生涯适应力理论对当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探析[J].人文杂志,2014,11:126-128.

[4]傅文第,华欣.大学生生涯适应力调查与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5,30:52-54.

[5]姜莉.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及对生涯发展教育启示[J].学理论,2015,35:50-52.

大学生再就业范文第3篇

大学趋同化是导致我国大学过度扩张的重要原因之一。所谓大学趋同化,一是专科多升为本科,学院升为大学,本科点升为硕士、博士点;二是理工类大学多扩张为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普遍办起了非师范专业,使中国大学“千校一面”。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在于:

一是大学行政化倾向。行政官僚制的特征之一是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长官们总在谋求机构、人员及利益的最大化。只要大学行政化倾向存在,大学长官们扩张学位点、谋求各种“升格”的冲动就不可避免。

二是集团利益。在大学教育上,教职员与考生间存在组织不对称现象,前者形成了利益集团,后者很难形成利益集团,形成利益集团者比未形成利益集团者更易获取利益,因而大学难免更多地为教职员着想。例如,尽管中国社会目前不需要那么多思政、社工及公共管理等专业人才,但是一些大学社科部的教师因不满教公共课,被人看不起,很想成为专业课教师,所以一再向领导诉苦、公关,领导一旦招架不住即会向其“开恩”:开设这类社会不甚需要的专业。中国理工类大学的很多文科专业都是这样办起来的。

三是不合理、不负责任的高校评价制度。一些大学排名所重者是学校总产出而非教职员人均产出,重总量而非人均的排名制度,使大学校长们迫于排名压力而不得不将所谓学科建设(即扩张专业)置于首位。传统的理工科名校由于理工科已十分成熟,本、硕、博学位点该有的基本都有了,想增加学位点就只能向文科类专业大举扩张;反之,传统的文科名校则不得不向其不擅长的理工科专业发展。这样一来,大学当然难免“千校一面”。而在学位点扩张高于一切的追求下,一些社会根本不需要或人才已严重过剩的专业也会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扩张、升级。尽管大学领导们明知有些学位点毫无意义,学生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但是为了学校排名也毫不犹豫地投入人力、物力,十分卖力地“跑点”,甚至造假。因此,笔者认为,教育部目前最该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规范大学排名,若无法规范那些只重总量不及人均、甚至连基本数据都无法准确掌握的大学排名,则应明令禁止之,以免其既误导考生,又迫使大学校长罔顾社会需求,扩张无学或无用的专业。

不少普通甚至重点大学的学生毕业时常深有感慨地说,大学四年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学不到东西的关键原因之一在于大学大多没有确立学生本位论,教师们大多不重视、不认真教学,以致学生虚度时光。在不少大学,教学对教师几乎没什么压力,教师的主要精力多不在教学,而在所谓科研三项——课题、论文、奖励。所谓“领军人物”,多是“忙!忙!忙!要么忙于参加各种会议,要么忙于出席这些会议的路上”,而非 “诲人不倦”。不少教师都是一门课程一套讲义,一套讲义一用就是十年八年,甚至一辈子。考试也变得越来越容易,乃至学生背背前几年的考题答案,即可轻松过关。在该活泼一些的中学生越来越沉重的同时,不该轻松的大学生却越来越轻松,是所谓 “中学生累死了,大学生闲死了”。

事实上,本科、研究生教育的过度扩招使我国大学教育日益变成了不负责任的教育。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德国尽管现代化程度极高但其本科以上教育仅占高等教育的28%;在经济发达、服务业兴盛的新加坡,职业教育也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只不过其职业大、中专无论教学条件、师资力量,还是课程设置、职业训练均绝非鸡肋,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职场的需要,而非我国目前那些形同批发文凭的职业学校。

由上可见,要扭转技术性民工高度短缺、大学生过剩的局面,降低人民教育重负,国家有必要将很大一部分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为职业大、中专学校,将其办成精品职业学院,以适应职场的需要。

大学生再就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就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099-01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严峻。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十分庞大。然而,在许多人大喊“无业可就”的同时,社会上却存在大量“有业无人就”的现象。大学生就业问题暴露出社会供需矛盾的同时,也凸显出高校在招生教育、人才培养、就业工作指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高校必须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上实现新的转变,从更高层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一代创新性人才

传统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结构单一,忽视了对个性化人才的培养,从而造成市场上创新型人才的缺乏。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呈现滞后状态,很多高校采用统一式教学,统一式规定,不重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这种人才培养思想应该及时修正。高校是培养人才,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场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竞争激烈,社会需要的是一批自主性强的创新性人才。因而,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充分鼓励学生在某些特殊兴趣的发展,鼓励创造性思维,使某些具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特长,发展成为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二、改革高校教育的招生模式,调整专业设置

高等教育是按照专业门类培养学生适应职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过程,但是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却出现与市场脱节的情况。当前很多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出现了“供而不需,需而不足”的现象。由于政府把高校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数量作为考察高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导致很多高校盲目性扩招,但高校在扩招的同时却没有对市场做出正确的评估,因而培养出了很多社会需求不多的人才。此外,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出现跟风现象,设置一些热门专业,并在热门专业上过度招生,从而使得原来热门的专业人才在市场上已经形成一种饱和状态,造成热门专业的学生也出现就业难的情况。高校应该谨慎地调整专业设置,避免在专业设置上的盲目性。

三、和相关企业建立伙伴关系,为学生提高实习机会

实习对于大学生来说确实意义重大,拥有更多的实习经历将成为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重要筹码。然而,当前很多毕业生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还没有找到单位进行实习。学校应该和一些公司企业挂钩,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在实习期间,学生对公司的运营情况具有一定的了解,相关的专业技能也能够得到实践,避免了毕业生在走出校园的时候,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脱节的情况。此外,实习结束后,公司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实习期间表现优异的学生毕业后可以留在公司工作。这一方面为公司节省了培训成本,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实习锻炼的机会。

四、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指导人员必须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法律法规、就业形势,同时掌握大量的就业信息,具备提供相关心理咨询的能力,借助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职业市场需求,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增强大学毕业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能力。其次,高校应该担当起引导大学生认清社会就业形势、树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的任务。当前大多数大学生在毕业选择工作的时候,期望值普遍偏高,不甘心屈就于某些自认为不体面的工作岗位,这种求职心理使学生的择业范围明显缩小了。他们把经济待遇放在首位,功利思想严重,出现就业选择和市场需求错位的现象,从而造成结构性就业难。大学生应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科学地定位自己,定位自己的未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要局限于在大城市发展,而可以到一些中小城市或者边远的地区工作,避开大城市就业难的情况。

五、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核心竞争力

要想在众多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前为进人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一方面,高校应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科学知识的传授,还必须注重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把团队合作精神纳入到平时的教学中来,给学生提供各种机会进行互相协作,让学生具备团队意识。另一方面,高校应该传授相关的就业知识。就业知识包括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求职途径、劳动用工制度、面试技巧、日常礼仪等。学校可以成立就业辅导中心,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就业讲座,模拟招聘比赛等,让学生对面试以及企业所需求的人才素质具有一定认识和了解。因此,高校应该在学生入学的那一刻开始就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走出社会的时候具备核心竞争力,得到社会和就业单位的认可。

六、加强毕业生心理辅导,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焦虑和自卑的心理。一方面,大多数毕业生对自己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自己的专业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被录用后能否胜任等一系列问题忧心忡忡,有的甚至因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而意气消沉,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在择业屡遭挫折后,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形成脆弱胆怯和优柔寡断的不良性格。这使得他们在下一次面试的过程中语无伦次或者缩手缩脚,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怀疑甚至是否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针对以上情况,高校应该聘请专门的心理辅导专家,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发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七、结 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能否得到良好的疏导和处理,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健康和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甚至是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高校应该担当起相应的本职工作,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过程中,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实现国家的兴旺和发达。

参考文献:

[1]郭影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09(12)

[2]张潇,试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调适[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9(4)

大学生再就业范文第5篇

就业社团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作用

大学已成为普及教育,社会需要更多的应用型大学生,希望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强。高校的实践活动以文体类、知识类为主,即便是与就业能力相关的活动也多针对高年级开展。大学生就业类社团,是指以就业实践活动为目标,以服务学生、提高自己为宗旨,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按照一定组织程序组建的社团。大学生就业社团的目标是在服务毕业生,提高自己的同时加强低年级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提升低年级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1.搭建毕业生信息交流桥梁,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就业社团积极搜集招聘信息并给毕业生,传达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服务毕业生就业工作。社团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组织就业知识培训,包括就业政策宣讲、简历制作培训、职业规划知识讲座等。就业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毕业生认清职业目标,提升就业能力,实现理性就业、高质量就业。

2.为社团成员提供实践平台,提升社团成员就业能力

就业社团是大学生实现就业能力、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载体。社团成员在服务毕业生就业的同时完成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以北京农学院就业社团为例:社团由三年级学生担任社长、副社长,二年级学生担任部长、副部长,一年级学生为社员。社团组织梯队建设,社团成员分工各不相同。三年级学生主要工作职责是组织策划宣讲会、招聘会和企业走访、调研活动,更多地接触用人单位也就能更好地了解用人单位需求,更多地参与组织工作、也锻炼了策划能力;二年级部长主要工作职责是协助学校完成就业技能相关培训,从而让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得到提升;一年级社员主要工作职责是联系大四毕业生,了解大四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和现状,对照毕业生及时进行自我完善。这些工作的开展为社团成员提供了实践平台,对社团成员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和组织策划等综合能力都是一种锻炼。活动开展过程中与不同企业的接触也为社团成员了解职场环境、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提供了实践平台。经过在就业社团的锻炼,社团成员毕业时更容易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3.在学生群体中形成正向引导,提升低年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社团是就业意识前移、就业氛围营造的主要缔造者。以北京农学院就业社团为例,社团通过一个社员对数个毕业生的定点联系来实现信息搜集、信息、档案整理。这种联系增强了低年级学生和毕业生的交流,有利于就业经验传承和人脉积累。社团成员又分布在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班级,就会影响和带动更多学生提高就业认识,在学生中间引起职业规划讨论,营造出提升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良好氛围,最终实现提高低年级学生就业能力的目的。

就业社团在发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作用中的不足

大学生就业社团是基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事实,各高校探索和解决就业问题的有益尝试,其成效已经初见端倪。目前,大学生就业社团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学生参与度高,但在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1. 就业社团重服务功能,社员锻炼少,社团吸引力低

虽然就业社团在一定程度上能让社团成员得到锻炼,提升能力,但很多高校将社团定位为就业指导教师的帮手,注重社团的服务功能,忽视社团成员个体成长。就业社团工作主要开展校园招聘、招聘信息、毕业生派遣咨询、毕业生鉴定、档案咨询、校友论坛、模拟面试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就业事务。很多就业社团没有把具体事务与职业规划、职业能力素养教育、创业创新意识教育等有机结合,社团成员每天都在做重复的就业服务工作。这种情况下,就业社团很难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兴趣团队。

2. 就业社团整体稳定性不足,持续性差

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太多会导致社团成员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社团就会失去核心凝聚力。目前,各高校就业社团都或多或少存在成员流失、梯队建设不合理、社团特色不明显等问题。由于社团疲于应付日常事务,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活动,致使拥有最庞大学生基础的组织并没有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也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显著提高其成员就业能力的作用。

3. 教师指导不足,社团成员就业能力提升遇瓶颈

就业社团不同于普通的学生兴趣社团,就业社团需要教师把握方向,提供培训。然而,很多高校的就业社团指导教师多是兼职,更替也较为频繁,未能有延续性的教师指导。就业社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时仅限于沟通合作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提高,对成员较少有专业的就业技能培训,导致其成员就业能力提升遇到瓶颈,就业社团的管理与发展不能有效延续。

就业社团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需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

目前,各高校大学生就业社团形式多样、风格不一、各有特长。笔者认为,要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就业社团在提升就业能力中的作用需把握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大学生就业社团必须由教师直接指导

就业社团虽为社团,但不同于一般的学生社团,提高全校学生的就业意识与就业竞争力是它的重要任务。就业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政治性的特点,就业方向引导与就业政策解读密切相关。社团要明确定位,找准方向,提高思想水平,这些都离不开社团指导教师的指导。但是,指导不是限制,如果社团仅仅完成就业部门交办的就业琐事,诸如学生信息统计、就业信息通知等,必然导致学生既得不到真正的锻炼,也不能在就业能力培养方面获益。因此,教师在把握方向指导过程中也要发挥社团自主性,适当放权,使其有空间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2.做好就业社团成员的规划指导

就业社团指导教师要做好社团成员的职业规划,为他们做个人性格、兴趣、能力等测试,并予以客观分析指导。虽然现在各高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的高校还将其列为必修课,但以灌输为主的传统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互动教学也因课堂规模过大而开展得不够透彻。然而,社团成员人数较少,就业社团指导教师就可以实现一对一的规划指导。有条件的话可以对其进行规划课程的培训,使他们成为职业生涯指导教师的规划助理,在规划自己的基础上帮助其他同学规划。同时,要为社团成员创造更多的企业实践机会,如企业参观、实习实践等,实践使从未接触过社会的大学生对工作和职业有更深刻的理解,职业规划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个人职业目标更为清晰,更好地在学生中发挥引领作用。

3.做好大学生就业社团的制度管理

学生对就业社团的参与积极性高,有较强的探索精神,但社团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规范、学习制度不健全,社团活动表面化以及整体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大学生就业社团对内协助学院整理毕业生信息,对外代表学校与企业进行沟通,必须有严格的社团制度做保障,能做到毕业生信息保密、用人单位信息保密、招聘信息公开和及时有效等。

4.做好就业社团的资源传承

社团内部的梯队建设是资源传承的载体,就业社团的发展和作用发挥离不开资源传承。上届社团做好校友资源库和企业资源库的收集整理工作并传承给下一届,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校友资源库和企业资源库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反哺在校大学生。通过校友访谈和企业调查毕业生工作情况可以了解和掌握现有学生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不断提高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