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再就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的同时,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以高于同期经济增长的速度不断给劳动就业市场、整个社会增加着负荷。据2008年中国社科院的《社会蓝皮书》显示,2007年全国有近500万高校毕业生,20%至今仍未找到工作。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人,预计2009年将有逾600万大学生面临毕业找工作。但由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劳动力市场管制的加强,特别是金融危机引发的相关行业裁员浪潮等因素,使总体就业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新闻媒体承担着极其重要的社会责任。
众所周知,新闻媒体每时每刻都在传递着各种信息,其为社会提供的信息传播服务是所有公共服务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但新闻媒体的功能不仅仅是向社会公众提供丰富的信息,它还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前沿,对社会的精神文明生活和公众的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它将周围世界形形的信息经过筛选、包装、选择和组合,提供意见与评论予大众――新闻媒体不仅是各种信息的集结点,更是思想的火花向外发散的辐射点。它在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信息的同时,也承担着舆论引导、端正求职态度等职责。
架构就业市场信息网,拓宽就业渠道
我国当前实施的是国家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市场就业机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也由原来国家统包统配的单一性转变为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双向选择”的多样性。由于市场机制的自动调控以及劳动力资源供求关系的影响,就业信息是否充沛直接决定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实现的程度、规模和方向。因此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成因之一即可归结为信息不对称(不对称信息是指在相互对应的劳动力市场主体与客体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信息或概率分布)、信息不完全(不完全信息是指就业市场的参与者只拥有对就业市场动态、情形的部分信息)、信息不均衡(非均衡信息是指就业市场的各参与者所获得的市场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以信息不完全为例,大学毕业生如对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没有全面掌握,就会疲于在各地盲目地奔走求职,不仅大大增加了求职成本,更耗费大量时间,失去其他宝贵的求职机会,从而导致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人才,人才觅不到恰当岗位,陷入就业难局面。
新闻媒体在汇总、公开、传播就业信息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从劳动力市场的客体层面来看,新闻媒体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区域和用人单位的招聘岗位、需求专业等信息,如主流及非主流的报纸、杂志、网络的广告及招聘信息,还有专业提供职业供求信息的网站(如人才网、高校就业指导网、政府事业单位的人事网等);从招聘企业、用人单位等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层面来看,新闻媒体披露的大学毕业生信息,为他们拟定招聘意向提供依据;从就业市场的第三方政府来看,新闻媒体将就业市场动态、大学生就业现状提供给政府,从而有利于合理就业政策、措施的制定。如上所述,新闻媒体为就业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信息提供了有效的对接平台,尽可能充分地满足毕业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职的需要。毕业生将新闻媒体提供的大量需求信息进行筛选比较,并结合自身实际扬长避短、科学决策,明确求职目标,进而对相关求职对象的情况,如企业的经营理念、运营方式、产品结构、市场行情、发展趋势等信息加以全面把握,充分做好应聘准备,为成功求职增添砝码。
因此新闻媒体对于各方面就业信息的公开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即等同于就业市场的信息化水平。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为传播媒介的新闻媒体架构起一个庞大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直接决定着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影响着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
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信息透明化
近年来新闻媒体对大学生就业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报道。作为国家建设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健康、稳定和发展。因此,新闻媒体在及时、充分地满足社会公众信息需求的同时,更要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准确把握舆论导向。
一方面,新闻媒体为人才市场“双选”起着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又充当着党和政府的“喉舌”,承担着上情下达的职能。通过新闻媒体,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得以准确解读,如国务院有关部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上对就业工作中重大问题的研究进展、解决办法。引导毕业生面向西部、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措施,以及深化人事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举措等,均通过新闻媒体将党的声音在第一时间传播给民众。
在任何时候,新闻媒体都要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其次才讲求经济效益。当面对就业难这种涉及公共利益的敏感问题时,新闻媒体必须唤醒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将坚持党的正确导向和反映民生民意相统一,掌握话语权,主导舆论,营造出一个信息相对透明的社会。由此,才能以良好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来消解大学毕业生们面对就业难的无助和彷徨,以无形的力量安抚求职者的情绪。如曾经热点报道的“北大学子卖肉”到“复旦学子卖蛋”,陆步轩卖肉卖出生意火爆的连锁店,顾澄勇卖鸡蛋创出“阿强鸡蛋”的品牌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军人物,新闻媒体引导着通过自主创业实现成功就业的社会舆论,通过典型推及普遍,为促进大学毕业生找准定位、理性择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提倡就业新风尚,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民工就业构成我国亟待解决的三大就业问题。为什么大学生这样一个高额教育投资培养出来的高职称、高学历的优质劳动力群体,也会陷入就业难的尴尬局面呢?除了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教育改革力度不够等外部环境因素,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心态、就业思路等主观因素也十分关键。某些大学生由于受到“毕业即失业”的影响而产生就业恐慌症,极度缺乏自信而盲目地选择“零工资就业”;另一部分人则抱着“一考定终身”的观念。觉得考上大学就是跃过龙门,毕业后一定要进入政府机关或者找个“铁饭碗”、“高收入”的岗位;还有些大学毕业生竞相追逐着向京津唐、东南部沿海城市发展,坚持“非大城市不去”。大众化的教育并没有树立起相应的大众化就业观念,当前我国就业市场东、中、西部地区差异非常明显,沿海城市、省会城市就业相对饱和、劳动力过剩,而越往西部、农村以及民营、私营企业和生产第一线,则越难以吸纳到优秀人才;另外,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很多企业以及内地的房地产、建筑行业带来极大冲击,以往倾向于东南飞的大学毕业生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和压力,择业时更加徘徊、迷茫。
【关键词】生涯适应力;大学生;规划;实践
1 生涯适应力的概述
1.1 生涯适应力的内涵
生涯适应力指的是个体在生涯发展过程中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强调生涯发展过程中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一切事物都在发生改变,世界不会因为你而发生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改变自己,从而适应这个世界。这种能力也是职业生涯适应力的基本体现。
1.2 生涯适应力的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研究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四个维度,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对从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专业人员在教学中进行创新和科研有重要的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现阶段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的主要体现在就业方面。就当前的就业形势而言,具有良好生涯适应力的大学生可以对个人目标与现实情况间的距离做出评估,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展新的或者有潜力的职业。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措施,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竞争能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取得成功。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力的问卷调查,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力有所了解,找到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找到理想的工作。
通过对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力的问卷调查研究,使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更好的了解的学生的求职状态,为教师因材施教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生涯适应力的理论基础
生涯适应力可以分为四个维度:生涯适应力之生涯关注,也是生涯适应力中最重要的维度,指的是个体对自身未来职业的关注和计划;生涯适应力之生涯好奇。即个体对职业的好奇态度,对职业积极尝试和探索的态度;生涯适应力之生涯选择。指的是个体对自身职业生涯的构建和选择;生涯适应力之生涯自信。指的是个体对生涯挑战的成功预期,是个体能够成功的做出生涯决策的自我效能感。这四大维度是培养拥有良好生涯适应力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学会了适应变化的环境做出适当的调整,面对困难与选择时任然拥有淡定和自信,我们才能实现目标走向成功。
我校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总体水平较高,但其结构内部各维度发展不均衡,即:生涯关注>生涯好奇>生涯信心>生涯控制。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应该培养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四大维度均衡发展,且对自身职业有计划、敢于尝试的、理性做出职业选择的、对自己的抱负充满信心的新时代大学生。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实践
如今,我校现在的教育对象仅仅停留在大一新生。其实,这门课程从初中、高中甚至小学就可以涉及学习,因为这关乎人的一生发展与命运。如何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本人认为应重视生涯适应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在培养中完善。本人负责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全面培养学生的生涯适应力,促进学生就业。
3.1 生涯导向练习,培养学生对生涯规划的关注
高校帮助学生制定各种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帮助其职业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使得人尽其才。通过生涯导向练习培养学生的生涯关注,即高校基于学生生涯管理的学生培训模式,从高校要求学生学转变到学生要求学校提供资源供学生学。关注学生个人发展,为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学校与学生的双赢。
3.2 建立决策力引导平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教学实践中组织生涯规划大赛和生涯规划训练营,提升学生判断力和决策力。组织讲座、班级座谈会和个别谈话,做到因材施教。建立家长联系长效机制,深入了解学生成长背景,贯彻学校管理理念,旨在通过学校家长两方面更好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同时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健全自身的价值观,并且挖掘自己的潜力,满足个人需要,促进个体发展,树立“一就业,二择业,三创业”的“三部曲思想”,结合自身条件,利用所学知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价值,提高生活满意度,成为人生的赢家。
3.3 生命设计模型,培养学生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
建构主义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从一个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变成一个主动学习的人,在学习过程中诠释知识的意义从而更好达到真正学习的目的。生命设计便是应用建构主义的观点,即生命设计是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构建各种各样的一些生命的角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学生自己书写自己的人生,对自身的信念和社会关系加以解读,促进“人职匹配”,培养学生的生涯好奇,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了自信心,更是培养了学生的生涯自信。
4 结语
综上所述,生涯适应力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重点培养的内容之一,良好的生涯适应力,可以使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变幻莫测,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和再就业。本人从生涯适应力四大维度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应用实践着手,论述如何提高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从而提高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小云,薛桂英.高校生涯辅导的新方向――生涯适应力教育[J].现代教育管理,2012,10:111-114.
[2]董振华,苏霞.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4,13:55-59.
[3]李妍,严敏杰.生涯适应力理论对当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探析[J].人文杂志,2014,11:126-128.
[4]傅文第,华欣.大学生生涯适应力调查与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5,30:52-54.
[5]姜莉.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及对生涯发展教育启示[J].学理论,2015,35:50-52.
大学生就业为什么这么难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近期的一份调查报告。根据调查资料分析,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学扩招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近年来,随着高校在全国范围内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人数在短期内急剧增加,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难度加大。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毕业生供需比例从2005年1:0.93下降到2006年1:0.83。而2007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495万人,供需比例还将进一步下降。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而由经济发展规模所决定的需求总量不能相应增加,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二是高校毕业生择业意愿过于集中。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集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择业意愿集中在北京市,毕业后愿意到外地工作的比例较低。有高达62.2%的被调查对象表示,即便在北京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到基层、偏远地区及中小城市去就业。另一方面毕业生对职业发展前景和薪水的注重,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和外资企业。据统计,2007年,在华外资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大约为1万人,而按照本次调查中的比例测算,全国有167万毕业生的理想就业单位是外资企业,供需比例将达到167:1。据人事部统计,2007年公务员报考比例为42:1,最热职位达到4407:1。这些数据表明,就业意愿过于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三是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大学生就业意愿集中。主要表现是目前高校毕业生择业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中心城市,造成区域性就业竞争的加剧。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以及广大农村虽然急缺人才,但由于工资收入,发展机会,流动性等问题,吸引不来足够的大学生,人才缺口依然很大。
四是政府引导学生到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力度不够。尽管中央于2005年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引导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方针,但总体来说政府引导大学生到最需要人才的基层、西部偏远地区就业的效果并不理想。据有关部门反映,从2004年以来,尽管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就业的学生逐年增加,但总体来说,其所占比例依然偏低。
关键在于解决好结构性问题
教育部预测,“十一五”时期,全国将有2700万名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每年净增70万到100万人。同时,我国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每年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300万到1400万人左右,对毕业生有效需求的增长相对滞后,结构性矛盾突出。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任刘康表示,从就业教育角度来说,我国目前的就业问题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其中包括总量问题和结构性问题。总量问题要通过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来解决;而结构性问题不好解决,即劳动力虽多,但同时企业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这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我们现在的人才培养出现了一个悖论:很多人没事干,很多事没人干。”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俞仲文说,这说明我们的高等教育出现了结构性的问题,高等教育已经到了重构版图的时候了。
关键词:大学生 探究 就业观的改变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72
1 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了21世纪之后,社会经济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同时也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社会对于劳动力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通常,招聘企业对其所需要的员工多数都是要求其不仅要有学历,更需要有经验,甚至有的企业认为经验可以大于学历。而在当代社会中有一群以拥有高素质以及专业知识为主体的群体,他们都是一群刚从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大多都是在温暖的家庭中受到溺爱而长大的孩子,心理素质过低,没有经受任何社会磨练,也没有社会实践经验与日常的生活经验,使得他们毕业以后的求职之路便显得更崎岖。
虽说经验很重要,但是很多知名企业对于学生的学历要求仍然很高。例如有一些企业明文规定:应聘人员须本科生或本科生以上的学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职专毕业的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冲击。这样的社会情况导致了一些有实践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上到高级学府进行学习获取学历的人才被埋没,给很多企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有部分大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性格以及价值取向并不利于就业。有些大学生认为国家的发展与自己无关,所以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很少有人能够到需要人才的地区工作,为了舒适的生活去到人才济济的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地区,导致了那个地方人才过剩,我国西南一带却由于生活环境较贫苦而使得人才缺乏。
2 对过去大学生就业观的探究
在工作中不用受累是很多大学生的基本就业要求。很多大学生由于从小在温室中长大,从小受到长辈的爱护,很少有小孩子吃苦长大。因此当他们毕业面临找工作时,常常会面对一个工作岗位而产生出招聘者所提出的报酬过低、工作内容不符合自己起初的意愿、自己学历高但工作却太辛苦等等想法。这些想法往往源自于大学生本身对就业的错误理解。
媒体的误导常常会使大学生的就业观改变。媒体新闻常向大学生不断传播关于就业观的一些歪曲信息,这与我国目前的形势有着很大的关联。例如:一到每年的大学生求职高峰时期,很多新闻媒体向人们报道的内容大多是偏离正道,比如询问招聘者看中的是应聘者的酒量还是成绩,对于工作经验以及家庭背景哪个更重要等等一些奇怪的问题。使得大学生们的一些就业观受到了很大负面的影响。
工作轻松是大学生所向往的。由于政府机关的工作岗位就一般的工作岗位而言较为轻松,于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朝着去政府工作这个方向去。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政府机构的调整,很多机构都被精简,因此不可能有如此之多的工作岗位提供给大学生们。
3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观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社会就业问题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正式实施以及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而各大高校在传授学生们理论知识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用理论指导实践使得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让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就能够注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如何能够使自己更好的在毕业后适应这个社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表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1]。
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开始被改变。由于各大高校越来越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在很大的程度上了解了社会目前的就业形势。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选择向国家的西南西北地区一带发展,去支教或是工作等等。他们这一就业观念的变化实际上也推动了国家贫困地区的发展。
大学生的就业目标开始从中外合资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变。由于我国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中小企业,过去大学生认为中外合资企业总是优于国内的中小型企业。因此他们毕业后一直争先恐后进入中外合资等等大企业,致使中小企业没有得到人才的流入。而现在,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实施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大学生逐渐将目光放到中小企业上,人才的涌入给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给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岗位与施展才能的平台。
大学生对于国家公务员岗位的热衷度开始慢慢下降。虽说国家公务员这一岗位仍旧是大学生们所青睐的单位之一,但是随着国家逐渐提高了公务员的考试难度以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为公务员这个职业较为枯燥无味。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青睐于创业。刚毕业的大学生总是对社会充满着激情与干劲,他们往往是一些富有想法、有自己主见的大学生。他们希望通过国家以及社会所给予他们勇于实现自己梦想的鼓励以及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生活[2]。
4 结束语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虽说大学生就业难与社会现状有一定的原因,但是,大学生的就业观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社会而言,由于各大高校扩招的原因,致使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家政策的调控以及各大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就业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缓解社会就业的严峻形势有着巨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高静.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与转变――以西安高校大学生就业观为实证分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40.
就业社团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作用
大学已成为普及教育,社会需要更多的应用型大学生,希望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强。高校的实践活动以文体类、知识类为主,即便是与就业能力相关的活动也多针对高年级开展。大学生就业类社团,是指以就业实践活动为目标,以服务学生、提高自己为宗旨,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按照一定组织程序组建的社团。大学生就业社团的目标是在服务毕业生,提高自己的同时加强低年级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提升低年级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1.搭建毕业生信息交流桥梁,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就业社团积极搜集招聘信息并给毕业生,传达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服务毕业生就业工作。社团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组织就业知识培训,包括就业政策宣讲、简历制作培训、职业规划知识讲座等。就业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毕业生认清职业目标,提升就业能力,实现理性就业、高质量就业。
2.为社团成员提供实践平台,提升社团成员就业能力
就业社团是大学生实现就业能力、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载体。社团成员在服务毕业生就业的同时完成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以北京农学院就业社团为例:社团由三年级学生担任社长、副社长,二年级学生担任部长、副部长,一年级学生为社员。社团组织梯队建设,社团成员分工各不相同。三年级学生主要工作职责是组织策划宣讲会、招聘会和企业走访、调研活动,更多地接触用人单位也就能更好地了解用人单位需求,更多地参与组织工作、也锻炼了策划能力;二年级部长主要工作职责是协助学校完成就业技能相关培训,从而让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得到提升;一年级社员主要工作职责是联系大四毕业生,了解大四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和现状,对照毕业生及时进行自我完善。这些工作的开展为社团成员提供了实践平台,对社团成员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和组织策划等综合能力都是一种锻炼。活动开展过程中与不同企业的接触也为社团成员了解职场环境、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提供了实践平台。经过在就业社团的锻炼,社团成员毕业时更容易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3.在学生群体中形成正向引导,提升低年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社团是就业意识前移、就业氛围营造的主要缔造者。以北京农学院就业社团为例,社团通过一个社员对数个毕业生的定点联系来实现信息搜集、信息、档案整理。这种联系增强了低年级学生和毕业生的交流,有利于就业经验传承和人脉积累。社团成员又分布在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班级,就会影响和带动更多学生提高就业认识,在学生中间引起职业规划讨论,营造出提升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良好氛围,最终实现提高低年级学生就业能力的目的。
就业社团在发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作用中的不足
大学生就业社团是基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事实,各高校探索和解决就业问题的有益尝试,其成效已经初见端倪。目前,大学生就业社团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学生参与度高,但在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1. 就业社团重服务功能,社员锻炼少,社团吸引力低
虽然就业社团在一定程度上能让社团成员得到锻炼,提升能力,但很多高校将社团定位为就业指导教师的帮手,注重社团的服务功能,忽视社团成员个体成长。就业社团工作主要开展校园招聘、招聘信息、毕业生派遣咨询、毕业生鉴定、档案咨询、校友论坛、模拟面试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就业事务。很多就业社团没有把具体事务与职业规划、职业能力素养教育、创业创新意识教育等有机结合,社团成员每天都在做重复的就业服务工作。这种情况下,就业社团很难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兴趣团队。
2. 就业社团整体稳定性不足,持续性差
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太多会导致社团成员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社团就会失去核心凝聚力。目前,各高校就业社团都或多或少存在成员流失、梯队建设不合理、社团特色不明显等问题。由于社团疲于应付日常事务,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活动,致使拥有最庞大学生基础的组织并没有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也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显著提高其成员就业能力的作用。
3. 教师指导不足,社团成员就业能力提升遇瓶颈
就业社团不同于普通的学生兴趣社团,就业社团需要教师把握方向,提供培训。然而,很多高校的就业社团指导教师多是兼职,更替也较为频繁,未能有延续性的教师指导。就业社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时仅限于沟通合作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提高,对成员较少有专业的就业技能培训,导致其成员就业能力提升遇到瓶颈,就业社团的管理与发展不能有效延续。
就业社团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需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
目前,各高校大学生就业社团形式多样、风格不一、各有特长。笔者认为,要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就业社团在提升就业能力中的作用需把握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大学生就业社团必须由教师直接指导
就业社团虽为社团,但不同于一般的学生社团,提高全校学生的就业意识与就业竞争力是它的重要任务。就业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政治性的特点,就业方向引导与就业政策解读密切相关。社团要明确定位,找准方向,提高思想水平,这些都离不开社团指导教师的指导。但是,指导不是限制,如果社团仅仅完成就业部门交办的就业琐事,诸如学生信息统计、就业信息通知等,必然导致学生既得不到真正的锻炼,也不能在就业能力培养方面获益。因此,教师在把握方向指导过程中也要发挥社团自主性,适当放权,使其有空间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2.做好就业社团成员的规划指导
就业社团指导教师要做好社团成员的职业规划,为他们做个人性格、兴趣、能力等测试,并予以客观分析指导。虽然现在各高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的高校还将其列为必修课,但以灌输为主的传统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互动教学也因课堂规模过大而开展得不够透彻。然而,社团成员人数较少,就业社团指导教师就可以实现一对一的规划指导。有条件的话可以对其进行规划课程的培训,使他们成为职业生涯指导教师的规划助理,在规划自己的基础上帮助其他同学规划。同时,要为社团成员创造更多的企业实践机会,如企业参观、实习实践等,实践使从未接触过社会的大学生对工作和职业有更深刻的理解,职业规划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个人职业目标更为清晰,更好地在学生中发挥引领作用。
3.做好大学生就业社团的制度管理
学生对就业社团的参与积极性高,有较强的探索精神,但社团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规范、学习制度不健全,社团活动表面化以及整体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大学生就业社团对内协助学院整理毕业生信息,对外代表学校与企业进行沟通,必须有严格的社团制度做保障,能做到毕业生信息保密、用人单位信息保密、招聘信息公开和及时有效等。
4.做好就业社团的资源传承
社团内部的梯队建设是资源传承的载体,就业社团的发展和作用发挥离不开资源传承。上届社团做好校友资源库和企业资源库的收集整理工作并传承给下一届,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校友资源库和企业资源库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反哺在校大学生。通过校友访谈和企业调查毕业生工作情况可以了解和掌握现有学生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不断提高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