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习护生自我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实习成绩;临床工作能力
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扩大及护理继续教育的开展,护理专科学历的护理人员呈上升趋势。截止“十一五”末,我国注册护士达205万,较2005年增长了52%[1]。其中大专学历达51.3%。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形势下,护理专科生只有把握好就业核心竞争力[2],既临床操作能力,才能与护理本科的专业力、思维力、创造力、可持续发展力等核心核心竞争力相抗衡[3]。
本研究对某医科大学的120名实习后期专科护生进行了调查,探讨实习后期专科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临床实习成绩的状况,明确两者关系,并分析临床实习成绩的影响因素,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2010年入学的120名护理专科生,其中男性10名,女性110名。其实习单位为广东省各个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调查时间为2013年4月下旬,是护生结束临床实习准备返校的月份。
1.2方法 使用统一指导语,集体发放问卷,匿名填写,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20份,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1研究工具 问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和自我效能感量表。
一般资料问卷包括专科护生的一般情况、性格、大学理论成绩、家庭情况、对学院以及带教老师的评价及带教方式的态度等12项内容。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最早的德文版系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著名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1981年编制完成,开始时共有20个项目,后来改进为10个项目,被试在14等级上进行自我评定,得分范围为104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目前该量表已被翻译成至少25种语言,在国际上广泛使用。中文版GSES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0.87,重测信度=0.83(P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运用以下统计方法:①采用百分比描述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②用百分比、均数描述调查对象自我效能感情况。③应用t检验与相关性分析,比较专科护生实习后期实习成绩的影响因素的差异。④应用散点图统计图形描述护生实践成绩总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情况。
2 结果
2.1调查结果 护生大学期间理论成绩绩点为1.8~3.3,平均(2.55±0.34)。护生临床实习成绩得分为83~99分,平均分(91.44±3.94)分。表一显示护生对本校护理学院老师的评价是极高的,负面评价是没有的,说明学院护理老师确实对护身起到正面影响作用。而护生对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地的评价相对较差,说明临床护理带教队伍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2.2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得分情况,见表1。
2.3专科护生实习后期实习成绩的影响因素 以护生的后期实习成绩为因变量,以一般资料各项为自变量进行分析,一般资料中对护生后期实习成绩有影响的因素依次为大学绩点、专业的态度、实习老师、实践成绩,见表2。
3 讨论
3.1打好学生在校理论基础,提高实习实践成绩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生在校成绩以中等为主,尖子生相对较少。表一显示理论成绩越高,越有助于临床实践成绩的提高。护理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理论指导实践不强等问题[4]。实习的目的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扮演好护士的角色。因此要加强护生实习前教育。
3.2关注护生专业态度的培养,促进护生临床实习成绩的提高。表2显示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喜欢程度直接影响临床实习成绩。态度决定行为,护生只有对自己专业充满热爱,才会积极投入到本专业各方面学习上,致力于各方面能力提高。专职护理教师和带教教师应共同关注对护生专业态度的培养和情感教育,稳定护生的专业态度,使其能热衷于护理专业,提高其各方面素质。
3.3重视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护生的影响 表2显示实习带教老师对护生临床实习成绩有正面的影响作用,并且相关性显著。.提示:①带教教师应该改进带教方式,定期召开师生交流会,倾听护生的心声,分享彼此的体会,结合护生的要求和建议进行计划和实施实习方案;③关心护生的需要和感受,渗透人文关怀,为她们创造积极向上并且和谐温暖的实习环境。
4 结论
明确护生自我效能感与临床实习成绩、临床实践能力的关系,对于护理教师采取相应的对策,培养护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护生的专业兴趣,提高护生各方面能力,提高护生临床实习成绩与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努力将其培养成新世纪的高等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
[2]黄谨耘.护理本科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02:3032.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各种职业危害也日益增加,成为危害护生健康的潜在因素。目前,护生在传染科普遍存在职业知识缺乏、防护意识淡薄等,因此,加强护生职业防护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是传染科带教工作的重要内容,使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避免遭受各种不必要的危害。
1 一般资料
我科有床位60张,主要收治肝炎、艾滋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及其它途径传染的感染性疾病。传染科每年承担护生临床实习200余人,每月接受10名实习护生,每名护生在传染科实习4周。其中,80%为大专生,15%为中专生,5%为本科生。
2 护生在传染科实习期间职业防护现状
2.1 自我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意识淡薄、防护知识缺乏在护生中普遍存在,如上班时随意用手接触面部,接触病人或污物后不洗手,被针或利器刺伤后不能正确处理伤口等,对传染科一些无形伤害、慢性伤害缺乏认识、职业防护意识淡薄。毛秀英等[1]调查显示,国内26所护士学校、学院均未开设职业防护课程,也无相应的教材。
2.2 容易发生意外损伤:护生进入传染科实习后都存在不同程度胆怯、紧张、恐惧心理,加之防护意识缺乏,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如回套注射器针头时刺伤,安瓿割伤等。有报道证实,通过一次性针刺伤或其他经皮方式暴露于HBV、HCV、HIV的平均感染率分别是:6%~30%、3%~10%、0.2%~0.5%[2]。
3 护生在传染科实习面临专业危害
3.1 锐器刺伤:注射器针头回套时刺伤最为常见,锐器刺伤是职业暴露感染HBV、HCV、HIV的主要传播途径[3]。
3.2 生物性危害:护生在传染科实习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等可能携带有细菌、病毒,受感染的机会多。
3.3 化学性危害:空气污染、化学消毒剂挥发在空气中对皮肤黏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各种消毒液可导致眼灼伤,使人胸闷、气喘。护生对化学性危害的认识尤为缺乏。
4 护生职业防护教育实施方法
4.1 带教老师的职业防护培训:传染科全体带教老师必须经过规范的职业防护培训。每周有1~2 h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课,对实习生实行一对一带教。
4.2 护生的职业防护管理:护生进入传染科前 ,接受职业防护培训,有老师演示。课程内容:锐器刺伤的常见原因及防护;常见6步洗手法及卫生要求;传染科常见危险要素的防护。掌握内容6步洗手法,接触病人前后洗手,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等污物必须戴手套;注射器针头不回套;正确使用锐器盒;锐器损伤后能正确处理伤口。护生的防护教育贯穿整个过程,进入科室第一天要全面了解他们的情况,针对性的培训,护生实习结束填写反馈表,反馈表中有专项针对专业防护提出意见和建议。
5 讨论
5.1 师生互动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带教老师相对固定,实行师生一对一互动教学,带教老师针对护生各人情况制定相应的带教计划,按计划进度完成各阶段的职业防护教育内容,适时增加护生操作机会,放手不放眼,加强护生操作时的监督和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由于带教老师相对固定,护生的培训计划能系统、持续完成,师生间信任、了解程度也相应提高。
5.2 培养护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选择业务知识和操作能力扎实、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护士做带教老师能起到榜样作用。护生在传染科实习期间要及时发现并重视他们的心理问题,师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其在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实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防止因紧张慌乱而导致的各种意外伤害的发生。带教老师应信任护生,多给其提供动手操作机会,使护生有安全感和信任感,有利于操作成功。师生互相交流,带教老师听取护生的反馈意见,合理的积极采纳,不合理的给予分析、解释。对护生在职业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给予详细解答和正确指导。
5.3 开展损伤后处理和心理辅导:许多护生受到职业损伤后不能正确的处理,尤其是各种锐器操作损伤后(如针刺伤、安瓿割伤)常自行处理,且处理不正确不报告老师。由于害怕感染各种传染病后会影响健康和毕业分配,伤者常存在沉重的心理压力。我科自2000年设计应用《锐器损伤登记表》制定损伤后处理流程图。损伤后带教老师应及时帮助护生正确处理伤口,并做好损伤后登记和后期的疾病检测和跟踪、随访工作。
5.4 传染科开展护生职业防护教育的意义:传染科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危害因素,而传染科是护生实习的重要基地,李菊英等[4]的研究显示,进行防护教育能使护生的针刺伤发生率下降41.5%。所以,必须重视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努力提高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使护生在学习操作过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证身心健康顺利完成实习,也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毛秀英,金得燕,于荔梅,等.实习护生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3):110.
[2] 吴丽军,何 仲.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与预防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86
[3] 刘翠月,张品超,洪瑞乔,等.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J].护理管理杂志,2005,5(4):51.
【关键词】传染科;带教;实习护士
传染科实习,是每一位护生都要进行的。通过对本专业的接触、认识,直至消除恐惧心理,掌握所有应掌握的预防、控制、护理传染病的知识,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些与临床带教老师的帮助与教导是紧密相连的,从护生转变成一名合格的护士,临床带教老师责任重大。
1 带教护生
1.1 传染科护生的特点 恐惧心理及专业知识缺乏是传染科实习护生的两大特点,有调查说对传染病的恐惧,担心自身健康受到威胁的心理占据80%以上,加之对传染病知识的缺乏占据69%,更加重护生们恐惧心理,担心自己操作不规范导致被传染。
1.2 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科的患者是一群特殊的患者,具有传染的特殊性,有些传染病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易发生并发症,病死率高;有些传染病病程长,病情易反复,造成患者心理压力大。因此,除药物治疗外,使患者顺利地完成治疗和康复过程[1],高质量的护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岗前培训 我国传染病的发病率虽然有所下降,但近年来,还在不断出现一些新的、危害严重的传染病[2],所以高度重视消毒隔离制度和掌握职业防护知识是传染科带教的关键[3-4],应使护生把消毒隔离的理论知识与病房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加强护生的的隔离观念,尽快适应传染科的特定环境,及早进入角色。
1.4 学习教育 详细介绍传染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及重要性,明确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概念,初步了解对传染病的护理措施,及自我防护知识,要求护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查对制度,诚实认真,发生差错及时报告带教老师,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5]。
2 带教老师
2.1 定人带教 使护生与带教老师一起分管患者,做到“一对一”的指导[6]。带教老师必须具有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坚实的护理基础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快速准确的应急能力以及浅显易懂的讲解力,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对护生热情、负责。带教老师的自身的素质、业务水平的高低均可影响学生的发展[7]。
2.2 带教方式 运用灵活多样的带教方法,最先接触容易接受的传染科消毒隔离措施开始,从穿脱工作服、隔离衣、洗手等自我防护开始,一点点增加护生的自信心,去除护生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做不好[8]的念头,因人而异,充分运用一带、二看、三指导,放手不放眼,培养护生动手能力,鼓励其争取机会多看多做,熟能生巧,充分运用赏识教育[9], 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调动护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鼓励
护生多问问题,多记笔记,提高护生自我分析判断能力,对护生的提问要耐心、细致地解答,工作中多鼓励、多关心、多谈心、多指导,给予建设性的批评[10]。
2.3 带教回馈 带教老师多观察护生工作中的举止及能力,严格督察护生是否掌握消毒隔离知识,是否能自我运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随时提醒指导,使讲解消毒隔离知识和对其的运用贯穿于整个工作流程中。
2.4 带教目标 掌握常见传染病的知识、消毒隔离方法、个人防护知识等,提高护生积极应对传染患者的能力,在今后临床工作中能及时正确处置传染患者和准确有效的保护自己。
3 结论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11],因而带教老师还必须对护生的护理行为负责,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培养护生的职业素质。在传染科带教护生,先要消除护生的恐惧心理,再教会护生应掌握的传染病防护手段。规范的带教管理,严格的带教纪律,创新的带教方式,才会取得良好的带教效果。要培养新一代的护生以患者为中心,尽心尽力,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培养爱岗敬业精神,成为具有高护理专业素质,富有爱心,热爱护理工作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毕丽云,李春荣.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手册,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56.
[2] 刘应麟.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
[3] 朱念琼.传染病护理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
[4] 郭明贤.急救护理与临床监护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2.
[5] 孙理.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3,18(7):631.
[6] 张晓苇,游建萍.护理教育改革对护生临床实习带教的思考.现代医药卫生,2006,18(21):2560.
[7] 周怡华.影响护理临床带教的因素及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3,1(1):69.
[8] 李活青.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失误与防范措施.卫生职业教育,2001,19(3):32.
[9] 贺意辉.赏识教育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卫生职业教育杂志,2004,22(1):108.
随着现代社会网络和信息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患者和家属的法律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加强,对医师、护士期望值也不断提高,稍有不满意就易引发医疗纠纷。护理实习生初次参加临床护理工作是医疗纠纷的高发阶段。成都市金堂县妇幼保健院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由护理实习生引发的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共6例。下面就这些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以发现临床护理教学和工作中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以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1临床资料
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带教护理实习生40名,发生护理差错,投诉共6例,护理差错有护生发错药,加错药,(未在带教老师监管下操作),投诉主要原因为护患沟通不完善引起误解。
2分析于防范措施
2.1导致护理安全隐患因素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2.1.1理论知识与实践未能有效结合,所学知识不扎实,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氧1~2L/min,她不明白为什么?凭主观臆断写成3~4L/min,影响治疗效果。如糖尿病患者则将生理盐水想当然输成糖水。
2.1.2法律意识淡薄,风险意识不够,护生擅自独立操作,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如发错口服药、接错液体、抽错血。护生进入临床,对各种法律,法规了解不够,重视不够,部分护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带教老师忙于处理急诊患者,此时护生容易脱离带教老师的视线而独自进行操作,导致护理差错。在实习后期护生对各个班次的护理工作比较了解,带教老师许多方面已经放手,护生有较多的实践机会,由此放松了防范护理差错的警觉,也因带教老师疏忽带教意识而导致护理安全问题。
2.1.3护理基本功不扎实,理论知识欠缺,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护生因操作失败或反复操作而引起护理投诉占30%,其中反复静脉穿刺输液、抽血,特别是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家长很紧张而引发医疗纠纷,护理投诉。护理实习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水平层次不一,部分带教老师在因材施教方面做得不够,让操作生疏的护生单独操作,当操作不顺利时,患者及家属常感觉把他们作为学习,练习的对象,因而产生不满情绪,进而引起护理投诉。
2.1.4护理操作流程不严谨,如给新生儿洗澡,人工喂养时,不注意水温,造成新生儿皮肤黏膜烫伤。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差错的发生。护生仅凭自己习惯性思维,认为温度是合适的,不注意检查水温和室温,忽略了“三查七对”易发生护理差错。
2.1.5护患沟通欠缺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在有效的沟通基础上。部分护生由于语言生硬,表达不严谨,服务态度不端正,从而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而引起医疗纠纷。如一些癌症患者,家属要求对病情保密,但一些护生和患者交流时不注意语言表达方式,将病情透露,导致患者出现较大的情绪变化;护生对患者提出的问题,随意说不知道,而未及时报告带教老师,帮助解决,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导致医疗纠纷发生。
2.2防范措施2.2.1加强带教老师安全带教意识明确带教老师职责及带教方法,带教过程中要求带教老师做到“方眼不放手”,在给护生提供充分实践锻炼机会的同时,坚决不放松对护生的监督和指导。
2.2.2加强法制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护生法律意识差,护理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学习《执业护士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护生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使之懂法、知法、守法。确实明白工作中存在的法律责任问题,充分认识到护理行为受法律约束,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
2.2.3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这是防范护理差错的最基本措施,要求护生严格查对制度,严格遵守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规定带教老师认真履行带教职责,不允许护生单独操作。
2.2.4注意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贯穿整个临床护理教学全过程。要求老师多讲,通过操作示教和床边指导对护生进行操作训练;鼓励护生多问,虚心求教。
2.2.5加强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在护理教学查房中注意培养护生的沟通技巧和口头表达能力,要求护生在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经常深入病房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遇患者拒绝护生操作时,不要勉强,如有技术操作不成功时,应及时致歉,避免因沟通不当引发的医疗纠纷。
2.2.6定期检查,严格管理护士长每天巡视护理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给带教老师和护生,带教老师要善于发现安全隐患,将各种医疗纠纷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已发生的差错行为,要与护生一起分析发生的原因,避免以后出现同样的问题。
【关键词】护生;体温单;带教
【中图分类号】R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028—02
护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强的综合性学科[1],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实习生实现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中间环节,是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的重要途经[2]。而毕业临床实习则是学生系统、全面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正确填写绘制体温单是护生实习中应掌握内容之一,要加强指导护生练习。目前,科室为了保证病历质量,减少护生填写、绘制体温单,一方面挫伤了护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使部分护生不能独立正确完成体温单绘制。鉴于此,我科自2009年以来,针对护生体温单绘制的问题,实行体温单专人专项带教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1 对象
2009年7月以来,我科共接收护生128名,其中,女性126名,男性2名;实习人数每批4-6人,每批实习时间均为4周。
2 方法
2.1 制定目标
2.1.1 护生掌握绘制体温单的要求,能独立正确绘制体温单。
2.1.2 护生能结合临床实践掌握特殊情况的体温单绘制。
2.1.3 护生能根据所掌握体温单绘制知识灵活应用并对在架病历体温单进行检查,确保体温单质量。
2.1.4 护生能根据所查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2.1.5 护生能提高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2.1.6 护生能够掌握体温单绘制标准,培养了管理意识,提高管理依从性。
2.2 确定带教老师
指定主班护士专人带教,做到责任到人。主班护士的选择标准为专科工作5年以上、经验丰富、临床工作能力较强的高年资护士,在科室质控小组中负责护理表格专项质控,全面了解体温单绘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有的放矢的对护生进行带教。
2.3 实施
以《基础护理学》为基础,实纲为蓝本,以《山东省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和我院《关于护理文书书写的几点补充》为依据进行带教,入科时体温单绘制测评案例试题由总带教老师与主班护士一起制定。
2.3.1 入科时由总带教老师对护生发放体温单绘制案例试题进行测评,了解每位护生体温单绘制知识掌握情况。
2.3.2 护生根据自己绘制体温单时遇到的问题认真看书,掌握相关知识点。
2.3.3 护士长排班安排每位护生3天主班班次,主班护士带教时针对每位护生入科测评时存在问题重点提问、讲解,做到因人施教。
2.3.4 要求护生利用所学知识,按照护理部以根据《山东省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制定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对在架病历体温单进行检查,检验掌握情况及带教质量。
2.3.5 要求护生对所查出内容经带教老师核实后记录于《护理文书反馈记录本》,并针对所查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提交书面报告。
2.3.6 带教老师组织护生针对报告中相关问题的分析及措施,结合临床真实案例展开讨论,
3 结果
3.1 指定专人带教,有利于带教内容、带教标准的统一,做到责任到人,增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主班护士负责科内各种护理表格的专项质控,在带教的同时又加强了质控,确保了体温单的质量。
3.2 护生对体温单专项带教方法的评价(见表1)
4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生在实施体温单专人专项带教过程中,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加强了法律意识和管理意识的培养。该方法还激发了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护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知识、归纳总结、联系实际等方面也得到提高,增强了自信心。
4.1结合临床案例进行讲座,提高护生责任心和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神经内科病人病情常突然发生变化,护理工作在病人的治疗和抢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人员及时、准确测量并绘制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可及早发现问题,分析病情变化特点,正确反映病情,为治疗、抢救提供可靠依据。结合具体案例给护生进行讲座,做到警钟长鸣。在体温单专人专项带教过程中,加强了护生工作责任心,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严谨性,能够认真、准确、规范的完成护理工作的每一环节,使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善于洞悉每一个可能潜在的法律问题,以法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加强法制观念,以法服务病人,以法保护自己,防患于未然。
4.2体温单专人专项带教培养了护生的管理意识,提高了管理依从性。
在体温单专人专项带教中,护生通过体温单绘制案例试题测评及对在架病历的检查、分析与整改,使其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站在管理人员的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在运用知识和技巧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了管理者的真正体验,不仅达到了解管理基本原理、熟悉管理原则的目的,而且加强了对体温单质量控制,减少体温单绘制过程中缺项、漏项及绘制错误,同时能够理解管理意图,培养管理意识,提高对管理的依从性,从而促进有效的自我管理。
4.3互动式带教模式激发了护生的主动性,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由传统的“填鸭式”带教,转变为针对专项内容由专人在护生入科时即进行测评,以问题为导向引导护生看书、查阅相关知识点,做到因人施教。在考察灵活运用知识的过程中给护生提供实践机会,让护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的同时提供管理角色,从被管理者角色站在管理者的角度,角色转换使护生体验到成为主动、独立的学习者和问题解决者的成功,转被动的灌注式学习为主动学习,对知识的不再局限于表面了解,能做到深入理解,力求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境界,教学方法新颖,护生易于接受。应用批判性思维使护生的培养思维能力得到培养,遇到问题能够举一反三,掌握正确的学习、工作方法,护生不再局限于被动、机械地听从带教老师指挥安排,而是主动发现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和向老师请教解决问题,调动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端正了实习态度,提高对自我的要求。
总之,通过体温单专人专项带教新颖的带教方式进行带教增强了护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强化记忆,提高了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护生分析、解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归纳与总结等综合能力,增强了管理意识和管理依从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