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理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就是改革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电子课件教学即有利于突破教材的重难点,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提高教学效果等,所以现在许多地理老师都会主动参与地理电子课件的制作。然而,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地理教师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否则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正确判断,选准课题
课件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并不适合每一节地理课。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更不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否定,有的课题可能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讲授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还好。因此,我们要让课件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就得结合实际和实效,选准选好课题。一是正确把握教材。因为教材阐述的是具体生动的地理事物或涉及到地理变化过程,而教材只有文字媒体或静态的图片。如《地球的运动》,涉及到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区别、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等诸多难点,仅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就很难理解复杂的地理变化过程;二是选好用好投影仪。因为教材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如高中地理上册课本的第五章第五节《自然带》,如果不向学生展示各自然带的图片或影片,学生很难理解各自然带的特点,当然也就很难理解生物分布的地带性特点;三是加强无声语言的渗透。教材涉及的内容广泛,很多内容难以用语言描述。
其次,吃透课件,讲演同步
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是扮演一个辅助的角色。因此,在课件制作中必须围绕“辅”。在课件制作中切忌求大求全,一节课不能老用多媒体演示,教师千万不要总是在鼠标或键盘间来回移动,必须走进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切实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板书、板图、板画、谈话法、讨论法等)与电子课件演示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三,吃透教材,强化课件的交互性
交互性就是指电子课件的设计与其在教学中的运用,它是地理课件的生命所在。多媒体课件开发软件多有较强的交互制作功能,我们在课件制作中要合理的利用这些功能,让开发的课件可控性强。要开发交互性强的课件,首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尤其要理清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这往往是编写课件脚本的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将教材划分为若干个知识块,同时找出各知识块之间的联系,规划好各知识块之间如何跳转。合适的交互响应不仅使课件更利于操作,真真实现“人机对话”,而且可以使课件的演示过程更加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第四,加强多种媒体的融合
电子课件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有机结合。因此,我们在制作课件前,必须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需要去收集合适的媒体素材。如果课件媒体使用单一,往往会使课件本身成为一种形式,如有的课件主要使用文字素材,缺乏其他媒体资料,使课件成为了代替板书的一种形式;如果一个课件仅仅是几张静态的图片或地图,这与传统的投影幻灯和挂图几乎是一回事,这不是高效的多媒体课件。作为地理课教师,我们必须制作好每一个课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声音、视频等表现动态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等去解决传统教学手段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用动画模拟火山地震的爆发过程、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区别、全年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过程等等。
吴 进 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
唐昌彪 重庆市外国语学校
罗媛媛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
朱 利 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中学
刁 红 广东实验中学南海学校
叶 强 新疆库车县第三中学
李树广 浙江省平湖市平湖中学
房彦龙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
刘春娟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八中学
谭家美 重庆市两江中学校
覃东升 湖北省沙市教育局教科院
冯 静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
伍应玲 四川省达县第四中学
陈代富 四川省什邡市马井学校
一等奖
晁 颖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学校
唐玉霞 河南省安阳市宝莲寺镇一中
季刚林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石湖中学
陶乙萍 重庆市江北区徐悲鸿中学
杨龙青 重庆市渝北区重庆市第一中学
杨崇广 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
陈武安 海南省白沙县白沙中学
李 信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丽景学校
高英俊 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中学
叶 翔 江苏省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
张 新 安徽省阜阳市红旗中学
张祥瑞 安徽省阜阳市红旗中学
陈冬梅 安徽省阜阳市红旗中学
彭子萍 安徽省阜阳市红旗中学
时金叶 安徽省阜阳市红旗中学
庞海珠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民族中学
刘晓芬 重庆市长寿中学
高 娟 河北省黄骅市黄骅中学
夏明美 贵州省遵义县第八中学
李 英 河北省黄骅市黄骅中学
丘秀娜 广东省梅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王信梅 山东省惠民县魏集镇中学
陈玉艳 吉林省吉林市搜登站镇中学
张 昆 河北省实验中学
赵志华 吉林长春市第103中学亚泰校区
王 冬 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附中
盖秀琴 内蒙古乌海市第六中学
梅春美 浙江省丽水市丽水中学
杨 敏 贵州省遵义市第六中学
王祖平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第四中学
靳玉青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中学
方赛军 华中师大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邱 睿 重庆市广益中学
韩 硕 山东省临沂市第九中学
柴高荣 甘肃省静宁县古城中学
丁夏男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滨中学
聂文超 内蒙古乌海市第六中学
张晓旭 向金环 重庆市石柱中学
廖莎莎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韩 慧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中学
甘 露 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
尚 敏 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第一中学
戴萍萍 江苏省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
赵红玲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大屯镇中学
白 莉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龙山中学
谭妍婕 重庆市石柱县石柱中学
马群英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职业中专
吴华锋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中学
文泽瑞 重庆市合川中学
耿 珊 重庆市巴蜀中学
龚长国 重庆市长寿区龙溪中学
龚长国 重庆市长寿区龙溪中学
张建国 重庆市长寿中学
孔繁莲 重庆市长寿实验中学
文良群 重庆市长寿实验中学
余龙长 重庆市长寿中学
包守峰 重庆市长寿中学
杨林立 重庆市长寿区川维中学
罗 源 重庆市长寿区川维中学
蹇英莲 重庆市长寿第一中学校
朱中建 重庆市长寿区教师进修学校
彭荣锋 重庆市长寿中学
金桂鑫 浙江省平湖市平湖中学
刘淑娟 浙江省平湖市平湖中学
李东昕 浙江省平湖市平湖中学
靳 宇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
葛 君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
汤 健 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高级中学
裘丽红 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高级中学
邵国庆 浙江省平湖市新华爱心高级中学
王胜任 浙江省平湖市新华爱心高级中学
杨 茜 重庆市涪陵第一中学
安 业 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
张 成 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一中学
谢 萍 重庆市第九十五中学
赵 燕 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中学校
贾晓维 新疆阿克苏地区二中南校区
李 密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高级中学
黄成宇 广东省中山市东区中学
宁东东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高级中学
陈土森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高级中学
张玉艳 重庆市北部新区礼嘉中学
冯运鱼 许 锐 郭玉军 杨 科 江苏省盐城师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
陈晓玲 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中学
陈远志 福建省闽侯县大义中学
朱 静 宁夏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韦华东 广西柳州市第十六中学
武万友 江苏省仪征市教育局
李玉军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中学
孙海燕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册山中学
杨逸鸣 贾 玲 陈志伟 李青原 江苏省盐城师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
陈宣睿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
陈 丽 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一中学
莫慧坤 广西桂平市浔州高级中学
王 梅 浙江省浦江县第三中学
姚鑫贤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陈利娟 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
任 浙江省东阳市中天高级中学
沈建锋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中学
潘 建 浙江省兰溪市第五中学
周圣然 浙江省金华市外国语学校
董红霞 浙江省永康市明珠学校
屈春艳 重庆市两江中学校
陈 亮 重庆市两江中学校
滕治凤 重庆市两江中学校
吴绍莲 重庆市两江中学校
易 琴 重庆市合川太和中学
熊祝平 重庆市云阳县水口中学
刘盛敏 徐娟娟 叶金成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中学
高惠芸 新疆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
蓝 毅 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蒋莉丽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
吕文彬 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实验中学
聂 维 重庆市长生桥中学
邹 益 重庆市渝北区松树桥中学
马雪梅 新疆焉耆农二师八一中学
周燕海 河南省固始县实验高中
胡安丹 河南省固始县实验高中
李 娟 河南省固始县实验高中
赵红喜 河南省固始县第一中学
李逸飞 湖北省沙市第七中学
王 浩 湖北省沙市第七中学
童 斌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恩施中学
刘 璇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七中学
赵雪华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
张志玲 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分校
胡 亮 河南省新郑市第一中学分校
张新枝 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分校
万俊杰 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分校
王婷婷 河南省新郑市第三中学
张 梅 四川省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
杜丽娟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
邓 砺 四川省泸县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
罗 春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学校
曾 珍 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八中学
雷 刚 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研城中学
陈艳红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初中学校
戴 成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中学
彭秀娟 四川省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刘丽梅 四川省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刘 彬 四川省攀枝花市31中小学校
刘华美 四川省攀枝花市31中小学校
谌 利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
温俊芳 四川省攀枝花市实验学校
吴 鹏 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沙坪职业中学
曾 勇 四川自贡富顺县第二中学
吴修琼 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
罗 宁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汪培培 四川省什邡市马井学校
严小英 四川省什邡市实验外国语中学
周 兵 安徽省明光市明光中学
王丽平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一中学
高 雁 新疆霍城县江苏中学
吴 迪 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
黄 金 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
李 民 山东省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
黄丽娟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八中学
陈 节 重庆市丰都中学
唐雪玲 重庆市丰都县第一中学
严 敏 重庆市丰都中学
向中权 重庆市丰都县暨龙镇中学
陈丽华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中学
陈虹霖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
张平建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一中
廖申平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中学校
黄国华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中学
李钟炳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中学
陈志远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
李泽伦 重庆市黔江中学
马彬碧 重庆市黔江中学
江 伟 重庆市黔江中学
马玉红 宁夏中卫县第六中学
杨瑞香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
王照策 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州大学拜城实验高中
郭 强 内蒙古乌海市第一中学
曹正涛 郑 丽 湖北省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
陆庆红 山东省临沂一中
二等奖
骆 平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王 莹 山西省太谷县太谷中学
袁乃念 北京市密云县第二中学
王显中 江苏省灌南县高级中学
倪 静 江苏省灌南县初级中学
高文澜 江苏省昆山市新镇中学
黄晓波 重庆市巴南区巴南中学校
陈晓红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中学
许仁田 吴 瑜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
杨 璐 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中学
吴 瑜 许仁田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
夏红燕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遂昌中学
袁 驰 重庆市綦江县南州中学
曹 元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盱眙中学
李 信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丽景学校
高英俊 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中学
应向莹 浙江省义乌市义亭中学
张 新 安徽省阜阳市红旗中学
张祥瑞 安徽省阜阳市红旗中学
陈冬梅 安徽省阜阳市红旗中学
彭子萍 安徽省阜阳市红旗中学
刘 昆 重庆市万盛区进盛实验中学
陈良余 重庆市涪陵区浙涪友谊学校
陈 刚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中
张 立 山东省济南市第二十九中学
谢海波 浙江省宁波市北仓中学
康立亮 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学
耿国锋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陈朝阳 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中学
王桂茹 山东省荣成市第六中学
邹舒宇 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
赵文强 华中师大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梅春美 浙江省丽水市丽水中学
马骏强 四川师大地理与资源学院
李翠萍 吉林省通化梅河口市外国语学校
马群英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职业中专
陶献忠 重庆市北部新区礼嘉中学
王芳波 广东省中山市坦洲理工学校
张丽梅 浙江省丽水市丽水中学
郭光芬 重庆市长寿区实验中学
黄锦江 重庆市长寿区海棠中学
陈 黎 重庆市长寿中学
余龙长 重庆市长寿中学
杨萍萍 重庆市长寿区川维中学
祖洪康 重庆市长寿第一中学
杨 毅 重庆市长寿中学
李 玲 重庆市长寿中学
林小薇 浙江省平湖市平湖中学
于中海 浙江省平湖市平湖中学
张正春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
李 平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
金震宇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
刘 红 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高级中学
刘军芳 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高级中学
任 磊 浙江省平湖市新华爱心高级中学
曹丽丽 浙江省平湖市新华爱心高级中学
姜 涛 浙江省平湖市新华爱心高级中学
陈建伟 浙江省平湖市新华爱心高级中学
李勤松 浙江省平湖市新华爱心高级中学
胡 珍 湖北省汉川市汉川一中
赵连明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南浔中学
赵 燕 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中学校
张晓娟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中学
周利华 江苏省灌南县高级中学
张 琴 福建省三明市第八中学
陈密让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
陈晓梅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高级中学
戴玛玉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高级中学
饶粤飞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高级中学
贾正长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大朗中学
汤兴爱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圆玄中学
主父玉国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册山中学
王吉东 宁夏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高冬蕾 刘祥玲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册山中学
陈宏顺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册山中学
袁志强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中堂中学
赵文珺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章庆来 安徽省桐城市香铺中学
王文玲 谭 诚 贺旻燊 浦晨霞 江苏省盐城师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
董安琪 戚一应 江苏省盐城师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
吴 志 重庆市巴南区大江中学校
许景仙 重庆市巴南区大江中学校
朱庆龙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中学
周 明 重庆市涪陵区涪陵一中
吕琴英 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高级中学
郑万乡 浙江省浦江中学
许冬梅 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一中学
杨泽英 重庆市两江中学校
余 敏 重庆市两江中学校
向雪莲 重庆市两江中学校
王 欢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
李 倩 重庆市江津区付家学校
谢 俊 重庆市第六十六中学
马小艳 新疆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
张令波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一中
胡年军 重庆市第六十六中学
刘光启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滨中学
李秋玲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九中学
郭昭林 四川省筠连县第二中学
蒋 英 重庆市梁平县第一中学校
陈明鑫 重庆市巴南区木洞中学
陈 峥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
郭 峰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
蒋爱国 新疆兵团农二师32团中学
谭庆蓉 重庆市南华中学
袁 野 重庆市松树桥中学
吴名良 重庆市南华中学
赵小平 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外国语学校
王淑兰 李艳萍 新疆库车县第二中学
杨慧明 新疆库车县第二中学
张碧敏 新疆库车县第二中学
赵小平 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外国语学校
蒋 英 重庆市梁平县第一中学校
李永年 河南省固始县教研室
吴家兰 河南省固始县实验高中
柯传宝 河南省固始县实验高中
陈贻平 河南省固始县实验高中
宋 云 河南省固始县实验高中
王秋雁 河南省固始县实验高中
张 平 河南省固始县慈济高中
常承宝 河南省固始县第一中学
赵艳红 河南省固始县第一中学
贺翠锋 河南省固始县第一中学
翟海霞 河南省固始县第一中学
张少锋 河南省固始县第一中学
李光新 河南省固始县第一中学
王亚东 湖北省沙市第七中学
邓一丹 湖北省沙市第二中学
周 义 湖北省沙市第四中学
胡 蓉 湖北省沙市第五中学
姚 茫 湖北省沙市第四中学
付金梅 湖北省沙市第五中学
张 霞 湖北省沙市第七中学
沈梦月 湖北省沙市第七中学
吕富成 四川师大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刘勇杰 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
范典刚 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分校
左晓玲 河南省新郑市实验中学
贾瑞霞 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
侯艳会 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分校
马 红 四川省成都市中和中学
付 饶 四川省内江六中
徐 艳 四川省攀枝花市实验学校
刘雪华 四川省绵阳二中
罗 兵 四川省内江市翔龙中学
杜阿妮 四川省武胜县武胜中学
谢仕萍 四川省西昌市阳光学校
杨群英 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三中学
殷红兵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初中学校
刘 娟 四川省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李 洁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城西学校
卢洪江 四川省什邡市南泉道平初中
高国军 四川省什邡市方亭慈济初级中学
周 杨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滨中学
陈以明 浙江省宁海县正学中学
马慧婧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六中学
钟正付 重庆市武隆中学
陈 昌 山东省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
张义新 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
吴 静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八中学
严 妍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八中学
廖运洪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
陈 树 重庆市丰都县第一中学
秦 源 重庆市丰都县平都中学
曾君安 重庆市丰都县三坝乡中学
向传海 重庆市丰都县兴义镇中学
孙德华 重庆市丰都县兴义镇中学
甘 乐 重庆市丰都中学
杜旭东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
周金菊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
李云华 李 红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
任 波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
唐以利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一中
佟明权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
李 平 四川省长宁县培风中学
王 凌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
段 丽 四川省宜宾县二中
田 庆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一中
陈小平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中学
樊晓霞 四川省宜宾县横江中学
罗晓波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双河中学
胡 权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
陈秋羽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合江中学
王莉娟 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
钟 静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中学
蔡朝学 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
殷美林 重庆市黔江中学
李 红 李云华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
高长青 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
简 币 向 罕 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
万 军 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
高健美 重庆市黔江实验中学
莫红梅 四川省仪陇县环山小学校
聂 维 重庆市长生桥中学
田晓容 重庆市南华中学
【关键词】高中地理 理想课堂 构建 创新思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代替过去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全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这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而言都是一次挑战。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将过去固有的创设“有效课堂”升级为创设“高效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设计凸显新课程理念
地理课程标准对原有地理课程的更新主要不是在地理内容上,而是在课程理念上。对于同样的地理内容,课程理念不同则教学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应凸显新的课程理念。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由三部分构成: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维目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地理科学素养为核心,相互渗透构成了有机的统一整体。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制定三维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整体把握,统筹安排。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因此我们应着重关注课堂上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即是否获得了知识与技能,是否经历了过程、掌握了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怎样。
例如“工业区位条件”一课的教学,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调查白银本地工业区的发展,以乡土地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工业区位的条件以及对白银工业布局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不仅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通过对工业区位的理解,帮助学生巩固了区域性、综合性的地理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发展变化。
二、创设活动氛围,构建教学和谐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教师要千方百计创造情境,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以地理课为例,课的起始阶段:可用疑问启思、练习启疑等方式激趣,使“课伊始,趣味生”。课的发展阶段:可用揭示矛盾、比较对照、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等方式激趣,使“课正行,趣正浓”。课的结束阶段:可用质疑问难、讨论延伸等方式激趣,使“课已尽,趣犹存”。教师呈现信息技能有意义,学生对上课富有亲切感,怎能不激起内心的涟漪,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
平时,我们常常看到“一支粉笔一本书”进课堂的现象,这种忽视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做法是缺少意义的,是不可取的。因此必须创设条件,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运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努力挖掘潜力,充分发挥图片、模型、实物、自制教具等传统的直观教具的作用;另一方面,努力创设条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三、多元组合,以生为本
改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教师通过自己教学方式的变革来带动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改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多激励、活氛围;多用图、建联系;多引导、促探究;多设疑、创情境;多归纳、显规律;多训练、辅方法等多种教学方式的选择使用,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应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多元组合教法。例如关于地球公转意义的教学,就可以运用地理教学特色的图式法,还可结合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来总结各种日照图的解答方法。同时还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变化等,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分析:(1)地球公转方向;(2)二分二至的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3)总结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并让学生拖动鼠标,将二分二至及相应地理现象送到合适的位置,进行巩固练习。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使信息传递方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效益优先
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中,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不仅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为学生开展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而且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最深刻影响在于能提高学生收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地理知识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抽象性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高,而多媒体技术正好能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动画、音乐等信息,且可以声像并茂和动态模拟地球转动、大气运动、海陆变迁、岩浆喷发等,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使教学活动高效率地展开。
关键词:多媒体;兴趣;生动;形象直观;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地理学科极其丰富的时空变化,很多丰富的地理事物用多媒体电脑进行描述是最能发挥其功效的。下面我就多媒体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能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
难免要借助地图、挂图和其他教具教学,但这些需要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而且挂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而其内容又是静态的、无声的,给学生的印象依然是孤立的、缺乏联系的。利用多媒体课件与课堂内容相应的情境气氛,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多媒体创设新颖、和谐的教学环境,画面的不断切换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学生的情绪可以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学习中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交互式的地理学习环境,增强地理课堂的趣味性,促进教学相长。例如:在《海水的运动》课件的片头我加入“泰坦尼克号”视频,学生一进入教室,就听到熟悉的歌曲,然后开始就播放视频,震撼而感人的画面,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既轻松又新颖。就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和巩固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演示抽象、复杂的地理实验知识,化繁为简、化静为动,从而突出重难点
地理教学中有些复杂的自然地理现象、抽象的事物或者漫长的地理演变过程,仅靠老师讲授是学生很难接受的,学习效果不理想。比如:《地球的运动》这一节教学内容中,地球公转运动时地球上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及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教师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根据教材中“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原理,设计成具有交互功能的互动式课件——《地球的公转》Flas课件。学生在演示课件时还可以调节地球公转运动的快慢,或让地球停在公转轨道中的任何位置。当地球处于不同位置时,能清楚地看到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能具体、形象地认识地球上四季形成的原因。通过多媒体展示,茫茫宇宙中一颗蓝色的星球伴随着悦耳的音乐由远及近向我们“走”来,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目光。首先,多媒体教学可以宏观纵览地理环境,也可以微观放大展示地理模型、标本,使地理课堂比较生动和直观地模拟地理现实。其次,多媒体易于反复演示,文字显示停留时间较长,比教师单纯用语言表达更易使学生记忆、掌握,有利于让学生接受地理知识。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学习动机
高中地理学科,兼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特点,中学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往往兼“文科”教师与“理科”于一身。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就要依据自己的学科特点,以多样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及适当的教学用具为依托,恰如其分地表现中学地理的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好学、会学、学会用地理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实施中,以下几个环节不容忽视。
1、课前设计一个生动诱人的新课引入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课前教师精心设计一个新课引入,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段小视频、或与教学有关的一首歌曲等都可以作为一个有趣的课堂引入,比如在学习《水稻种植业》之前,我给学生们放了一段由水稻种植到加工成大米的过程视频,学生们一下兴致就来了,原来我们吃的大米要经过这么复杂的程序。有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经过挖掘加工后的生动、诱人、带有悬念的新课引入,一上课就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上来。兴趣和好奇,促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直到把悬念化解,问题解决,找到答案为止。
2、突出地理学科图文并茂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针对地理学科图文并茂的特点,使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比如能够直观表现地理现象的动画课件,《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用动画课件演示锋面的移动过程,一目了然,加深学生理解。生动逼真的画面,使地理课的教学变得有声有色,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
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无法进行地理课堂教学。首先要从识图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图的结构,然后启发设问,让学生通过位置以及相关事象的分析,读出图中的地理内容和地理特点,然后进行地理成因分析和地理规律分析。地图的展示,可通过挂图、板图、幻灯、投影等多种手段,通过识图、拼图、填图、绘图联想分析图的反复训练,使学生手、口、脑并用,培养其观察地图的能力,进而进行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总之,通过课件、地图教学,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将生活融入地理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最好老师,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活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教材,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时,我首先动员学生观察近几天屋内太阳照射面积的变化,联系生活中冬夏温度的不同,分析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学生A:昨天中午的阳光照射到窗台,今天到桌边,面积大了。
学生B:夏天阳光照不到屋内,冬天阳光能照到屋内。
学生C:夏天气温高,说明离太阳直射点近,冬天气温低,说明离太阳直射点远。
学生D:这说明太阳直射点不是固定的,而是在移动。
根据以上描述,我让学生们对照课文归纳: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通过用生活事实说话,一些抽象而难懂的知识和概念就变得容易理解。
4、运用条理清晰,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条理清晰,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入,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勇于提问,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形成师生互动的情景教学。同时,配以新颖、美观、快速、精练的板书、板图和板画,醒目易记。
5、及时恰当给予评价,增强学生学习动机
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在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恰当的评价和鼓励,对于不爱学习的学生或对地理不感兴趣的学生,一旦发现其进步的表现,哪怕是对一个小问题的解答,都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这可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争取学习进步的信心。对于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抄袭、作弊等问题,既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要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尽可能私下谈话进行评价,要给学生指出存在问题,同时提出要求和期望,使学生在挫折中产生不服输的学习动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通过合理的课堂教学实施,唤起学生的兴趣,让每一位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欢快的教学氛围中培养兴趣、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曹树真.论罗杰斯的师生观[J].外国教育研究.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3[M].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