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休闲旅游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桂林休闲旅游发展的背景
休闲旅游的发展是有着深刻历史背景,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我国正在由观光旅游转向休闲旅游的阶段,休闲旅游就显示出了它蓬勃发展的态势。20世纪中叶,由于西方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以后,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休闲旅游应运而生。到20世纪末,己成为当今世界相当一部分国家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改革开发以来,社会经济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获得物质享受的同时,更多的居民追求了精神的享受,于是促进了旅游业繁荣发展。现在中国的工薪阶层每年享有的法定休假日也有114天,这在世界上也算是较长的。这一国家行为表明我们已融入了整个国际休闲社会的背景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与完善,人们对休闲旅游必然有着越来越深刻的理解,在闲暇时间里更加关注精神上、心理上和健康方面的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的调查,“今后15年,全球参加社会工作的人们每年将有50%以上的时间用于休闲,休闲经济将在旅游产业体系中占据首位,休闲旅游产业将是第三产业中第一重要的产业”。我国也不例外,可以预知随着我国居民休闲观念的形成,将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把健身、求知、娱乐等轻松、快乐而富有意义的休闲活动放在首位,不仅消遣娱乐性和健身性的需求会有较大增长,而且智力性和发展性的休闲需求也将有大幅增加。玩得高兴又有益身心的休闲旅游需求模式成为消费主流。
桂林的休闲旅游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逐渐形成的。以桂林的市区城市休闲旅游为例,无论是两江四湖也好、正阳步行街也好,中山街也好,城市的市政设施或者公园也好,都在围绕一个主题来做文章,那就是“休闲”。就连桂林人的生活也是休闲的,整个城市都体现一个休闲的风格和休闲的生活氛围,商业一般是上午9时左右开放,晚上10点左右就打烊了。近5年来市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完善休闲配套设施。在桂林随处可见各类休闲吧、体育健身中心、酒吧、茶楼、小吃店、园林小品、城市休闲休憩配套设施、购物中心、公园等等,你很少看到忙碌的人们,只有看到三三两两的或者漫步正阳步行街、或者荡漾在园林式的两江四湖,或在城市林间谈笑风生,一切都那么怡然自得。
二、桂林旅游发展的转型:从观光旅游到休闲旅游
桂林是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近年来每年接待入境旅游都在90万人次以上。因此,从桂林旅游发展历程来看总结出中国旅游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据桂林市旅游局和中山大学2000年共同编制的《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的分析,桂林旅游的发展阶段可划分为初创期、发展期、停滞巩固期、二次发展期4个阶段。初创期(1973~1977),桂林旅游业处于起步阶段,这个时期的性质仍然以政治接待为主,属于事业型。该接待的主要特点是旅游供给严重不足,但游客接待量稳步攀升;发展期(1978~1987),桂林市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旅游业向产业转化,旅游服务供给条件得到改善,游客接待量突飞猛进;停滞巩固期(1988~1996),低谷波动时期。旅游业的发展受国际环境及1992年桂林空难的影响和制约,桂林旅游业陷入低谷,并出现反复波动;二次发展期(1997~),第2个循环周期。其实,从现在来看,桂林旅游发展是经历了5个阶段,第四阶段为二次发展期(1997~2000),在全国旅游业稳步上升的大环境下,桂林旅游在经过短期调整后,进入了旅游发展史上的第2个循环周期。第五阶段为转型期(2001~)。2000年以前对于桂林来说,一直都是开发传统的以观光旅游为其主导产品的旅游城市,30多年来,开发的格局基本上是按照“三山两洞一条江”开发,产品单一,游客停留时间短,旅游经济总量上不去,发展速度缓慢,没能真正发挥旅游的带动辐射功能。
传统的观光旅游束缚了桂林旅游的发展,甚至在正常的年份还出现了连续滑坡现象。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及带薪假日的延长,休闲度假旅游的规模开始扩大,在这种背景下,桂林市紧紧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短短的几年内实现了质的飞跃。在这5年之内,桂林实行了“显山露水、拆墙显绿”的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使得桂林城市休闲基础设施和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此同时,通过地市合并河构建大桂林旅游圈,以桂林为客源市场依托,加大力度开发了桂林城郊乡村旅游、桃花江休闲度假旅游区、愚自乐园、两江四湖环城游憩带以及大桂林旅游圈辖县的阳朔乡村旅游、阳朔西街、阳朔世外桃源、印象·刘三姐、兴安乐满地休闲度假世界和乐满地休闲娱乐主题园、荔浦龙怀世界华商大会商务休闲景区、龙胜温泉休闲度假区等,促使桂林的休闲旅游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极大的促进桂林旅游的发展。据桂林市旅游局的统计数字,到桂林来休闲度假的游客呈上升趋势,目前桂林休闲度假旅游的人数已经占桂林游客总人数的30%以上。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外,连续4年出现了高速增加。2004年全年接待游客1111.43万人,其中国内游客为1030.66万人,海外游客为80.77万人,分别比2003年同期增长30.10%、27.28%和81.26%;旅游总收入为501428万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为345208万元,海外旅游收入为156220万元,比2003年分别增长44.66%、35.9%和68.66%。
桂林旅游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发展表明,休闲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发展休闲旅游是满足市场需求和实现传统观光旅游产品转型的最佳途经,也是保持旅游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休闲旅游与观光旅游的区别在于其具有明显的休闲特征,与其他旅游方式的显著区别是,休闲旅游是周而复始的,而其他旅游大多是一次性的;能够提高游客的重游率,延长逗留时间;休闲旅游与一般休闲的区别在于它必须是异地活动,即消费者必须离居住地一定时间以上(如过夜或几小时以上),这是积极、主动休闲的表现,属于高层次的休闲活动。从现阶段桂林的休闲旅游消费来看,旅游作为休闲的重要方式己成为假日消费时尚的主流。显然,在桂林这样一个传统的、以观光旅游占主导地位的城市,能够积极顺应甚至适度地引领休闲旅游市场,使其逐步实现了旅游产品的转型,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发展,不能不说很大程度归功于桂林的休闲度假旅游。
三、桂林休闲旅游发展的特点与模式
(一)特点:新发展,多样性
1.城郊化发展。我国休闲旅游发展主要是往城郊发展,以核心——边缘化进行发散开发,主要有两种特点,一是以经济发展快、出游率高、消费水平高、工作节奏快的大中城市为依托,凭借环境优良、风景优美、资源禀赋高、交通便捷、区位优越等建设起来,一般路程在2个半小时内,比如南宁周边休闲度假区、城郊的农家乐旅游等。这类特别适合周末休闲旅游需求。二是以著名的旅游城市为核心,往边缘发展,这些环境不一定很好,主要是利用核心城市的强大客源优势发展起来的。桂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依托桂林强大的客源市场,在大桂林旅游圈内短短的几年就发展了大量的诸如高尔夫、漂流、攀岩、乡村旅游等休闲旅游产品,比较著名的有乐满地主题园、高尔夫休闲大世界、两江四湖、愚自乐园、印象·刘三姐、阳朔乡村旅游、西街、桃花江度假区、龙胜温泉、十二滩漂流、五排河漂亮、阳朔攀岩、临桂体育休闲山庄等等。
2.主题化发展。主题是旅游开发的核心和灵魂。现代游客消费的多元性,加上余暇时间和可支配资金多,游客往理性化和个性化发展,客源市场呈现的多层次性决定了休闲旅游产品的主题化。这种主题主要是根据客源定位来进行的,因此休闲旅游更加有了鲜明的形象,具有针对性。桂林的印象·刘三姐、愚自乐园、世外桃源、西街、两江四湖、乡村旅游等等能够取得轰动性效应和巨大的成功就是源于它们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3.文化性发展。旅游产品是否有品味、是否具有生命,关键是看它的有没有文化内涵。文化是神、产品是形,如果一个优美的风景没有文化内涵那么它就缺少了生命力。休闲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就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桂林的两江四湖,将中西文化、古今桂林地方文化(尤其是明清文化)、园林历史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它的开通使得桂林旅游得到了质量和数量的飞跃。
4.多元化发展。人们对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方面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目前旅游业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从众旅游到个性旅游;由感性旅游到理性旅游,由“赶场式”游到休闲旅游,由“集中时间”到“分散”游,由城市旅游转向乡间游,由国内游到国际游。整个旅游形态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休闲旅游也不例外。休闲旅游不是一个孤立的产品形态,而是有一系列的产品集群组成的,与其它旅游产品形成互动,融合发展,或者与观光旅游互为辉映、相得益彰。或者与度假旅游水融、互相促进、或者与文化旅游神形糅合。总之是向多元化发展,并不是单纯的发展。无论是桂林的城市休闲旅游也好还是桂林的阳朔乡村旅游、印象·刘三姐也好都是多元化发展的。
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带薪假期的增多,离退体人群的扩大,尤其是双体日制度的推行,体闲旅游己能被我国一般的中等收入阶层和一部分工薪阶层所接受,不仅青年人接受,老年人也接受,其客源市场呈现出大众化和多元化的趋向
5.大众化发展。虽然休闲旅游对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开发的产品品味也很高,但是它的产品都是大众化的,甚至有些休闲旅游产品属于公益性的,只有少数向贵族化发展,大多数休闲旅游产品普通的老百姓都消费得起。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甚至今天,人们对休闲旅游存在误解,认为它是有钱人的奢侈享受,这在人们的收入还不十分富裕、社会服务系统尚不健全、国民整体文化素养有待提高的时候,显然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人们的休闲方式多种多样,而以旅游为手段达到休闲目的,无疑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对此,当人们占据了较多的闲暇时间和可自行支配的经济收入后,己逐步得到认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体闲旅游不再是少数个人的消费行为,正日益成为大众消费形式。
来桂林旅游的游客都知道,桂林很多新开发的休闲旅游产品都采用公益性和消费两种方式进行享受,比如高品位休闲旅游产品中的阳朔西街、两江四湖、阳朔乡村旅游等等诸多休闲旅游产品都是不收门票的,大多数休闲配套设施都属于公益性的。
(二)开发模式:多元化,个性化
市场需求是多元化的,与之相对应的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也是多元化的。从桂林近几年休闲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总结出以下几种开发模式,这些模式在全国各地很多地方可以适用。
1.主题游乐园模式。该模式以某个文化主题为定位,针对特定的客源市场,以总主题为依托,高度重视文化内涵的包装设计,开发附加旅游产品,在这个主题游乐园中,休闲旅游主要体现在主题园的休闲配套设施上,享受更多的是文化休闲旅游大餐。一般这种开发模式都是选择在城郊进行。桂林愚自乐园、兴安乐满地、印象·刘三姐就是典型的代表,比如乐满地休闲娱乐主要是针对中青年游客设计的,同时配套有五星级休闲度假酒店、标准的高尔夫球运动场等附加的休闲产品。
2.园林式模式。园林式模式主要是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基础,按照园林的形式进行开发。它比较注重历史文化和园林文化的挖掘和开发,采用公益性和商业性两种方式进行经营管理。桂林的两江四湖就是按照园林模式进行开发的。它分段按照不同的主题融入了中西园林文化和历史文化进行设计,两江四湖两岸垒石跌水,设计有中西建筑风格休憩设施,将桂林明清时期四湖的文化名人和桂林风土人情以浮雕、塑像、石刻等形式错落有致的点缀于林间花间。在这里你可看到西湖双拱桥、法国凯旋门、美国金门桥等世界名桥。酒吧、游泳池、体育休闲设施、园林景观小品、茶座、歌舞厅等等休闲配套设施应有尽有。所有的园林景观和休闲设施都是公益性的,而水上游乐则是商业性的。
3.休闲度假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选择在环境优雅、空气质量良好、离城市近的水库、温泉、河道、森林等地兴建。主要功能是度假,配合度假,兴建诸如高尔夫球、游泳池、歌舞厅、桑拿按摩、休闲娱乐、景观小品、休憩亭廊楼阁、保健疗养等附属休闲配套设施。如灵川青狮潭旅游度假区、荔浦丰鱼岩旅游度假区、桂林桃花江旅游度假区和龙胜温泉旅游度假区等4个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已经一些休闲度假山庄、疗养院等。
4.乡村休闲模式。乡村休闲模式一般选择在城郊,以乡村优美的自然景观、淳朴的民俗风情为资源进行开发,主要功能是休闲观光,重点开发的是田园风光、农家乐旅游、休闲山庄、攀岩、漂流、自助旅游、自行车或徒步旅游产品。
阳朔乡村旅游是典型的乡村休闲旅游模式,也是世界著名的乡村休闲旅游胜地。在阳朔,欣赏举世无双的漓江美景和阳朔田园风光的同时,遇龙河漂流、攀岩、乡村休闲山庄、泥浴、自行车或徒步游览、果园等等休闲产品也会让你流连忘返。
四、桂林休闲旅游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一)创新: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1.创新之一:市场前瞻,引领潮流。任何事物只有创新才能有生命力。休闲旅游在市场上的创新在于要具有市场的前瞻性,通过前瞻来引领消费的潮流。最近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变化最快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现象就是消费现象的变化极快。每当意识到适应需求的时候,可能已经落后于市场潮流了,因此必须研究市场的前瞻性。市场前瞻是指市场应该具有适度的超前性。具有超前意识后需要通过研究游客的消费行为和心理诉求,去引领市场消费的方向,使得旅游产品永葆活力。
2.创新之二:产品多元化,互动结合。多元化的市场需要要多元化的产品,游客的需求和游客的层次都是多元化的,需要开发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源市场和客源层次开发多层次的休闲旅游产品。
同时,休闲旅游需要与其它旅游产品互动或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效果。要大力加强与休闲相关的各种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加强休闲旅游与度假、观光、文化、生态等旅游的互动或结合,完善休闲旅游产品的配套设施。
3.创新之三:抓主题,要精品。休闲旅游是个性化的旅游,是高品位的旅游,要根据客源市场的需求和本身资源的禀赋,以主题的形式开发,仅仅围绕适合市场需求和游客需求的主题开发精品。休闲旅游不同大众的观光旅游,因此,要强调开发精品,引导我国旅游由开发的粗型产品转向集约型精品发展。
(二)文化:主题的灵魂
休闲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方式,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休闲旅游的文化价值在于:旅游活动在带给人们乐趣、享受知识的同时,引起了不同底蕴文化的直接碰撞与融合。
据美国旅行社业协会的调查,美国游客希望体验文化的意愿有所增强:29%的游客认为从度假休闲旅游中得到文化体验很重要;17%的游客认为应包括参加文化活动或文艺演出,否则旅游经历就是不完整的。中外游客存在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性有时代性差异和民族性差异之分,文化的时代性差异指由于各民族、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而产生的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文化的民族性差异是指在民族形式、民族风格、民族特色方面的差异。中国文化反映了对自然美的执著追求和深刻理解,讲求诗情画意和深邃悠远的意境,注重“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一种惬意,相对于中国的自然浪漫,西方文化更显得严谨、有序,充分体现了黄金分割率和各种几何构图。在思维方式上,中国文化偏重于综合,西方人倾向于分析;在行为模式上中国人注重调和,西方人则多一些个性在传统价值观上,中国人重视家庭关系西方人注重人生价值的实现。
在中国休闲旅游迅速发展的今天,在发展过程中,要突出差异性,追求独特性,提升其文化价值,必须树立全球的眼光,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实现中西方文化的结合,吸取那些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优秀成果。提供相应的产品,才能形成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从本质上说,旅游者在寻求文化,购买文化,享受文化,消费文化;旅游经营者则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销售文化。文化品位越高,独特性越强,多样性越丰富,就越有发展前景。研究世界50年的旅游发展经验,可以说,特色是旅游之魂,文化是旅游之基,环境是旅游之根,质量是旅游之本。因此,休闲旅游开发需要更加重视文化的分量,通过文化来提高其旅游品质。
(三)环保:旅游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如前所论,休闲旅游是一个高级别高质量的旅游,常常是周而复始的,是一种积极参与、主动休息的行为,属于高层次的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所求是与环境密切相关的。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它是完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外的活动,是人的生命状态的一种形式。没有人不愿意在环境优雅、空气质量好、生态保护好的条件下休闲度假。休闲旅游是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符合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个性化、自助式发展趋势;因此,发展休闲旅游需要从环境保护的层面设计好每一个项目,保护好优良的自然环境,还要密切旅游者与社区居民的联系,激发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活动中去,使之自觉的保护环境和有节制的建设。
五、结论与讨论
休闲旅游是生活经济发展到较高程度的产物,是我国实行5天工作制和3个7天长假的前提下产生的,是高级的旅游形态之一。本文只是初步总结了桂林休闲旅游发展的一些规律、特点和开发的模式,从中也可以总结出我国休闲旅游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它在我国发展还是个新事物,在我国还没有条件实行带薪休闲度假的情况下,它的发展满足了现阶段游客的需求,今后发展的趋势是否符合先进国家经历过的闲暇经济的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是否还有中国的特殊性,如何实现我国由传统观光转向休闲度假转变,休闲旅游市场前瞻和培育怎么进行,既然它是一种高级别的高品位的旅游产品,那么在未来随着游客需求的变化中如何创新它的旅游产品等等,都需要我们加以及时、认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克祥,李舟.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04,(8).
[2]金丽,刘隽.休闲旅游文化价值及人文关怀的结构性建设[J].旅游经济,2002,(6).
[3]潘建民,黄进.论桂林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战略选择[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
[4]冉斌.我国休闲旅游发展趋势及制度创新思考[J].经济纵横,2004,(2).
一、休闲型旅游饭店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休闲型旅游饭店是指以休闲项目为依托,以休闲旅游客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饭店,其设施设备条件及服务模式也因休闲项目及休闲客人的不同而不同。
1.休闲时代来临为休闲型旅游饭店的发展提供了客源条件
据国际休闲研究权威人士预测,25年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一些发展中国家将紧随其后。据世界旅游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的调查,“今后15年全球参加社会工作的人每年将有50%以上的时间用于休闲,休闲经济将在旅游产业体系中占据首位;休闲旅游产业将是第三产业中的重要产业”。按照经济学界的认识,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旅游形态主要是观光旅游;当人均GDP达到2009美元,旅游形态开始向休闲旅游转化。随着经济的发展,2009年中国人均GDP为2042美元,2009年中国人均GDP近2600美元,这说明中国已逐步进入休闲旅游发展阶段。我国休闲经济和休闲产业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很快。2009年我国国内度假旅游者人数达1.58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数的18%,度假旅游收入698亿元人民币。随着我国居民休闲观念的形成,将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把健身、求知、娱乐等轻松、愉悦而富有意义的休闲活动放在首位,玩得既高兴又有益身心的休闲旅游需求模式将成为消费主流,这无疑给休闲型旅游饭店发展提供了客源条件。
2.休闲旅游灵活多样的形式给休闲旅游饭店发展提供了思路和主题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发现,人们休闲旅游的动机和目的主要有求知、求美、求养生、求愉悦和放松、求私密空间等等,人们多样化的休闲动机和目的及灵活多样化的休闲旅游形式又为休闲型旅游饭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主题条件。
3.饭店服务业自身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和服务技术
多年来,饭店业在对客服务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理和服务经验,练就了高水平的服务技能,这为发展休闲型饭店在经营治理经验和技能方面奠定了基础;饭店原有的设施设备大部分都具备休闲功能,这为休闲型饭店的发展奠定了设施设备基础;大多数饭店地点好,身处闹市接近客源市场、市场密度大,设施齐全,再加上饭店高档次、专业化的技术和服务水准以及良好的休闲环境等对大众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4.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为消费休闲型旅游饭店产品提供了经济条件
经济条件是人们能否进行休闲旅游和饭店产品消费的必要条件之一,而衡量经济条件的有力指标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恩格尔系数。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它是用来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重要指标。从2009年~2009年我国城市及农村的可支配收入及恩格尔系数变化看(见表1),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均收入都在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这表明我国国民的经济条件不断改善,人们的出行的经济能力不断提高。
5.我国休假制度的不断完善为人们消费休闲型旅游饭店产品提供了时间条件
随着我国休假制度的完善,人们出行旅游休闲的时间及机会越来越多。我国从2009年起开始实行“5天工作制”;2009年9月又实施春节、“五一”、“十一”3个黄金周长假日,全年的法定节假日达到了114d。2009年国家对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进行调动:保留“十一”黄金周及春节的小长假,取消“五一”黄金周,将“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d调动为1d,同时增设清明、端午、中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在休假的方式上灵活的与周六、周日相结合,这样,我国居民每年的闲暇时间增加到120d以上,人们出游的时间及机会选择越来越多。闲暇时间的增多为人们消费休闲旅游产品提供了机会和时间条件。
二、休闲型旅游饭店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1.迎合休闲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
由于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带来休闲旅游客人的数量不断增加,而休闲旅游发展的形式灵活多样,这使得之前服务于观光旅游型客人、商务型客人等的饭店越来越无法满足休闲客人的需求,因此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的饭店业无论从硬件结构功能设置,还是从软件服务上都应主动发现变化,积极迎合休闲旅游市场发展的需求,深层次的满足休闲型旅游客人的需求。
2.现有旅游饭店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我国现代旅游饭店业从1978年起步至今,历时三十年,从1978年的203座、客房3.2万间到2009年星级饭店近1.4万座。如今我国的饭店业无论从规模还是服务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带来了系列问题,如供大于求,区域分布不合理,尤其是产品服务功能雷同、服务特色不明显、价格的恶性竞争等等,因此现有饭店产业结构的调动及升级显得尤为必要,而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以及灵活多样的形式,无疑给现有旅游饭店产业结构的调动及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时机条件。
3.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
多年来旅游饭店业在改善商业、旅游等接待环境,增加外汇收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等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要使旅游饭店业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选择迎合全方位出击、乘数效应更大的休闲旅游发展需要,发展能够深层次满足休闲旅游客人需求的休闲旅游饭店业是必行之路。
三、休闲型旅游饭店的发展路径
1.休闲旅游项目饭店内部化模式系列
休闲旅游项目饭店内部化模式主要是指饭店在自己经营控制范围内设置休闲旅游服务项目,以吸引客人前来消费休闲旅游产品,并提供系列服务的饭店。以往客人对饭店需求主要是派生需求,即客人对饭店的需求均依附于别的需求如观光旅游、商务等之后的需求,这种模式下的饭店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而饭店将休闲旅游项目内部化,变派生需求为基本需求,从而把握主动权。休闲旅游项目饭店内部化模式系列详细见表2。
2.休闲旅游项目饭店外部化模式系列
休闲旅游项目饭店外部化模式指饭店服务对象主要在饭店外进行休闲旅游活动,而饭店紧紧依托外部休闲旅游项目开展服务。这种模式的休闲旅游饭店主要功能为住宿和饮食。该模式可以依托所有户外休闲旅游类型,如依托山地休闲旅游的山地型休闲旅游饭店,依托水上休闲旅游的水上休闲型旅游饭店、依托民俗山寨文化旅游的民俗山寨休闲型旅游饭店,依托温泉资源的温泉疗养休闲饭店等等;这种模式饭店可以根据自身的资金及服务实力选择不同的经营模式和服务模式,详细见表3。
3.休闲旅游项目饭店内、外结合化模式
这种模式的休闲型旅游饭店不仅提供饭店内部休闲旅游系列项目服务,而且也提供丰富的饭店外休闲旅游项目服务。饭店的服务项目一般综合以上两种模式的项目长处。该模式的饭店要求资金实力雄厚、服务技能娴熟且全面,人力资源专业结构多样化。
四、结论与讨论
休闲型旅游饭店是休闲旅游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之一。本文只是简要分析了休闲型旅游饭店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初步提出了三种休闲型旅游饭店的发展模式。至于如何结合休闲型旅游资源及客人的需求特点,发展具有个性的、能深层次满足休闲旅游客人需求的饭店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马惠娣:未来10年中国休闲旅游业发展前景展望[J].旅游治理,2009,4∶84-91
[2]中国宏观数据分析系统网
[3]朱承强:现代饭店治理[M].高等教导出版社,2009,8:14
关键词:休闲旅游客源细分定位
在工业化的消费社会,工作与居住、商业、游憩休闲的个体生存需要被转化为大规模的功能化生产过程,休闲与旅游被转化成为一个大众化的社会现象,使大众休闲旅游消费成为可能。
休闲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消费结构分析。在21世纪的前20年,我国多数大中城市的消费阶段会经历从初级享受型消费阶段向小康富裕型消费阶段转换。从国际通用的恩格尔系数和人均GDP评价标准来看,恩格尔系数在30%至50%属于中级阶段,人均GDP达到800—3000美元,人民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消费质量得以提高。恩格尔系数在30%以下进入高级阶段,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消费向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物质生活消费的比重下降,文化精神消费比重上升。
休闲与旅游消费分析。从国际上旅游需求的发展来看,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工业社会中期单一的观光旅游消费的发展阶段,将逐渐让位于工业社会后期休闲与度假旅游、复合型旅游消费,并进一步发展到后工业社会的生态旅游、专项旅游和特种旅游消费的阶段。我国的旅游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20年的发展,旅游产品和旅游消费者需求已经发生结构性转变。从持续增长期待型的消费观念特征来看,消费观念完全可能超前于社会发展阶段,尤其是大都市区域的旅游消费者。随着大城市小康社会的到来,各大城市市民的观光旅游消费将迅速向着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和专项旅游消费阶段转变。
规划期内消费阶层分化分析。旅游消费的阶层分化决定小康社会旅游消费的市场细分。对阶层的细分,包括社会阶层和年龄阶层划分。在小康社会的发展时期,可以预期我国社会的“中产阶级”的发育和壮大。当代社会经济变迁已导致了一种新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出现,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办事人员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其中,从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到个体工商户阶层,以及产业工人等阶层的上层,是整个社会的中产阶级,是休闲旅游业的支柱。这些阶层的旅游消费形态存在差别,如表1。在21世纪的前20年内,各个旅游消费的社会阶层分化将出现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0年至2012年期间,为中产阶级的孕育期,中产阶级的顶层率先拥有汽车和高级住宅,武汉市周边各大城市2008年进入这个阶段。该阶段以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人员阶层为主的商务、公务、休闲旅游消费,其他层面以观光为主的消费
第二阶段,2012年以后的8年期间中产阶级的发展期。有两套房、有车的中产阶级普及化,休闲旅游消费阶层扩大到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产业工人阶层。个人和小家庭的休闲度假得到发展。
第三阶段,2020年以后,为中产阶级发展的成熟期。中产阶级成为休闲旅游消费的主导力量,经常性的休闲度假成为中产阶级与工作分量相当的生活内容。
旅游消费的年龄阶层分化。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人;80年代出生的人,90年代出生的人。另有x一代,为21世纪初出生的人。各个年龄阶层的旅游消费需求明显不同。以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为界,划分成两大部分。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消费观念总体上偏于保守和谨慎,旅游消费的目的偏于文化内涵和放松;而之后出生的人,消费观念更为开放大胆,旅游消费的目的偏向于放松和娱乐。60年代出生的人承上启下,消费观念有兼容性,但更偏向上两代人。70年代出生的人启下承上,消费观念也有兼容性,但更偏向于下两代人。这两个群体,将是本规划期限内最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成长时期时代环境的差异使这些N个年代旅游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明显呈现出阶段性差异。
武汉市休闲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从客源市场区域来看,应主要定位于一、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是以武汉市为中心一个小时左右车程范围内的包括黄冈市、黄石市、鄂州市等大中城市的游客。这些城市交通方便,可达性强,且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消费行为大体相近,人民之间往来密切,有强烈的休闲旅游消费需求。这一区域必将成为武汉市基本的客源市场和核心客源地。二级客源市场是以武汉市为中心200KM的范围内的,主要包括荆州市、荆门市、宜昌市、九江市、岳阳市、南阳市、合肥市、南昌市、长沙市等大中城市游客。交通方便,人口众多,大中城市的经济也较发达,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从旅游动机和出游目的看,近期应定位于近程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及节庆旅游等类型的客源市场,中、远期定位应逐步扩大到度假、公务、商务、会议、文化、科考、体育、生态及其它专项客源市场。
从客源组织方式看,近期应主要定位于组团与散客相结合的客源市场,中远期应注意开拓团体客源市场。
从收入层次来看,近期主要定位于工薪阶层市场,中远期注重开发高收入阶层市场。
上述目标市场定位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和不同阶段进行的,是一种立体型的市场定位。根据这些市场定位的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将上述潜在的目标市场变为现实的目标市场,这样才能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旅游客源规模分析
方案Ⅰ:此方案根据湖北省多年来国内游客增长的一般规律,采用长期趋势法对武汉市游客规模进行预测。以武汉市2004年的农业休闲游客规模作为基准年的游客规模值(S=200万人次),以近20年来湖北省游客增长的平均速度9.128%作为K值(平均增长率),按照P=S(1+K)n公式,分别计算2010、2015和2020三个阶段武汉市农业休闲游的游客规模(P)。计算结果为:
P2010=200×(1+9.128%)5=310万人次
P2015=310×(1+9.128%)5=479万人次
P2020=479×(1+9.128%)5=742万人次
方案Ⅱ:根据旅游发展的规律,一个旅游区域的旅客量发展呈现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平稳阶段和饱和阶段。旅游出游率,一方面决定于旅游花费,这其中包含人们的经济收入及旅游地的消费价格;另一方面决定于劳动效率的提高,可供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的多少。而对于任何一个旅游地或旅游景点而言,游客人次的多寡以发展阶段而论,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游客量的总量增加不大,但增长幅度很大。例如我国20多年的旅游发展轨迹证实了这一规律,初期阶段游客量的增长速度很快,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游客的年均增长率仍保持20%以上。据世界旅游组织(WTO)预测,我国从目前到2020年旅游业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可达到19%以上。湖北省的旅游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因此,此方案根据旅游发展阶段的宏观走势,结合本区的实情,将武汉市农业休闲游旅游发展的三个阶段的游客增长率分别定为20%、15%和10%,预测结果如下:
P2010=200×(1+20%)5=498万人次
P2015=498×(1+15%)5=1001万人次
P2020=1001×(1+10%)5=1612万人次
以上两种预测方案得到的结果有出入,在使用时,可取方案(I)、(II)的平均,即:
P2010=(310+498)/2=404万人次
P2015=(479+1001)/2=740万人次
P2020=(742+1612)/2=1177万人次
综上所述,2006—2020年武汉市农业休闲游游客量预测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武汉市的农业休闲游游客量增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2006-2010年为第一个阶段,是快速增长时期;2011-2015年为第二个阶段,是稳步增长时期;2016-2020年为第三个阶段,是成熟期。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休闲旅游廊坊资源客源
近年来,廊坊市充分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现代资源丰富的优势,按照大群体、有特色、出精品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在全力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重点实施旅游精品开发战略,全面整合旅游资源,积极培育特色产品,相继推出了以六大高尔夫球场、三大温泉度假村为代表的健身旅游,以辽宋地下古战道、辽代白塔龙泉寺、曲家营古音乐为代表的古迹文化游,以东方大学城、文化艺术中心、自然公园为代表的观光游,以金丰农科园、民间采摘、农家乐、民俗旅游为代表的生态游,以国际会展中心、第一城为代表的会展游,以新世纪步行街、香河家具城为代表的购物游等六大旅游精品系列项目。2007年度,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33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41亿元,其中会展游、乡村游接待人数突破了百万人次,成为旅游客源增长的亮点。同时,一批极具市场潜力的旅游项目也正处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筹建之中,如集民俗绝技、孔雀园、森林景观和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永清大千世界主题公园项目,三河成功大广场项目、安次区落垡湿地自然景观项目、广阳水库景区项目、再现“胜水菏乡”的胜芳新城项目等,这些旅游产品的相继推出将使廊坊的现代旅游城市特色更趋明显。
一、廊坊市发展休闲旅游优势明显
1.较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近年来,廊坊市以温泉养生、温泉娱乐为主体功能,以温泉观光为辅助功能,完善京津廊会议市场和京津廊大众休闲市场,充分利用本地会议发展旅游,大规模的林地,浓郁的乡土文化,丰富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条件,采取温泉旅游与其他旅游的项目组合开发的模式,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温泉休闲产业,形成伊斯兰风情商务旅游区,廊坊市区城市温泉旅游区、永固霸田园温泉旅游区、南部古镇古洼温泉旅游区等四个有特色的温泉旅游热点区域。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六大高尔夫球场的经营与服务,形成以高尔夫运动为主体的户外休闲活动主题园地。另外,进一步提升廊坊会展业的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和特色化程度,针对京津休闲市场,策划市场指向性强的休闲、购物、文化、体育等专题性会展项目。打造一批会展、商务、会议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复合型品牌旅游产品。
2.环境建设成绩斐然。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环境质量大为改善。营造了生态文明林400个,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垃圾处理率95%,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32天。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等,并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3.发展机遇空前。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市内经济结构的调整,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提出要逐步减少区内高污染、高耗能的重化工产业,将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把扩大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时,河北省于2008年开始精心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前期论证工作已经完成,正在有重点,有步骤地展开建设和营造工作,为廊坊市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
4.客源市场巨大。京津人口总数约为3000万,消费能力在全国处于前列,是环京津休闲旅游成熟持久的消费市场。廊坊市2007年接待游客的85%来自京津。同时,京津拥有的私家车总数为500万辆,加上比邻地区的私家车,总数超过700万辆,自驾车游客由京津出发,可以1小时到达廊坊市的绝大多数景点,十分便捷。随着京津的发展,京津两市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增长的进一步加快,廊坊市休闲旅游的客源市场优势将进一步凸现。
5.便捷的交通区位。廊坊市位于京津之间,不仅有明显的距离优势,而且以京津地区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充分享受其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等优势,如陆路交通就有9条铁路干线、10条高速公路、12条国道以及若干条省道等。四通八达的交通,成为廊坊市休闲旅游项目的依托。
6.节假日的调整。新的节假日制度实施后,“五一”休假时间缩短,全年节假日次数增多,节假日的灵活性与变化性进一步加大,将有利于廊坊市这种以休闲旅游为特色的短途旅游的发展。由于拥有临京津、陆路交通便捷、资源丰富等优势,为短途旅游、休闲游、深度游、散客游尤其是自驾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第一,整体竞争力和消费带动力弱,旅游综合效益不高。廊坊市的旅游业近几年发展较快,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但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旅游综合效益不高。与北京、天津郊区县的旅游业相比,旅游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低,旅游消费的经济拉动作用较弱,这与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区位市场优势还很不匹配,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二,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一是观光型旅游产品居多,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建设力度不够,尚未占据市场及消费的主导地位,旅游产业休闲化的趋势还不明显,2007年度,以休闲度假为目的游客不足20%;二是多数景区小、弱、散、差,3A级以上景区不足20%;三是部分重要旅游资源,在客观上与相邻地区存在产品的雷同,且处于相对劣势。满足不了游客的休闲旅游欲望,从而导致一些游客不再到廊坊游览类似产品。
第三,产品规模档次、服务管理水平较低。从规模档次看,一方面,部分地区不注意错位发展,如部分地热温泉,在产品类型、档次和功能上与京津郊区的类似景点雷同,受区位影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旅游企业对旅游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深刻,尚未形成自身的产品特色,建成的精品景区较少,产品品质较低,创意不新颖、特色不突出、规模体量小、建设水平低、功能设施差等问题依旧普遍存在。从服务水平看,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普遍偏低,不能很好的满足京津游客的消费需求,弱势较为明显。
第四,旅游产业要素不完善。旅游接待设施不配套,游览、娱乐、住宿、餐饮、购物等旅游配套要素尚未形成产业链条,存在“短板”现象,导致旅游综合收入偏低,旅游消费的经济拉动作用较弱。如:一日游游客比例较大,过夜旅游者比例仅占游客总量的23%,影响了娱乐、住宿、餐饮等收入;其次,购物收入普遍偏低,远低于周边北京、天津,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5%)。仅占旅游总收入的27%。
充分发挥廊坊市与其他环京津地区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针对京津日益增加的度假休闲、回归自然的市场消费需求,构建环京津休闲旅游带,突出优势资源特色,实现与京津旅游产品的差异开发和错位发展,构建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功能齐全的休闲旅游板块;深度策划集休闲度假、餐饮购物、娱乐活动、观光体验、康体健身等于一体的综合型休闲旅游区,并带动周边地区的整体发展;结合无景点休闲旅游发展,加快城市休闲体系建设,将廊坊市打造成为文化、景观特色鲜明,休闲旅游功能完善,旅游氛围浓厚的休闲旅游目的地;紧密依托交通
干线和交通结点,推出道路便捷通常、标志标识完善、信息咨询访问周全、旅游产品体系完善的自驾车或自助旅游线路,进一步拓展廊坊市的休闲旅游空间。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10.
关键词:休闲产业 休闲消费 产业链建设
休闲消费与休闲产业
(一)旅游业发展拉动休闲消费
旅游业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前景最为广阔的产业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访古探幽的兴趣高涨,旅游显示出无穷的魅力。旅游这种休闲消费把旅游情结、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三者融合在一起,很受各类人士的喜爱。这种休闲消费既使消费者增加了阅历、陶冶了性情,又享受了人生、健全了体魄。随着旅游业发展,休闲产业会更突显其多元趋势。
(二)文化娱乐成休闲消费时尚
近年来,广西各地文化市场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观光的重点。人们在休闲中追求文化品位、文化享受,感受文化氛围,接受文化熏陶。利用休闲时间进行文化娱乐是人们休闲消费最主要、最普遍的需求。在广西南宁、桂林等城市的市民常常选择在家观看电视、录像、家庭影院,或外出观看电影、观赏节目、听音乐、跳舞。还有的经常以亲朋好友为群体,或切磋棋艺,品尝茶艺,喝咖啡或尽情享受泡吧文化和网络文化的乐趣等。这些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不仅使人们得到高尚有益的休闲消费,而且还可以得到高雅美好的艺术享受。从文化市场的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报刊、图书,还是电影、音像,近年来广西各地文化市场潜力巨大。
(三)运动休闲消费市场发展势头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愿意把休闲时间和部分收入花在强身健体上,广西各地都市的游泳馆、网球场、羽毛球场、跆拳道馆、旱冰场、男子健身房、女子健美中心、台球厅、保龄球馆、瑜珈馆等,已经成为人们节假日或休息时间常去消费的场所。像高尔夫球高消费项目也吸引了不少顾客。至于观看足球、篮球、排球、体操等比赛,更是多得不可胜数。由此可见,运动健身在广西各地都市的市场空间较大,这种休闲消费的市场前景看好。
(四)商业街呈现休闲时特性
现代的商业街里,商场、超市林立,各种专卖店、餐饮店、应有尽有。加之城市及城乡之间交通便利,在广西人们已将“逛街”看成首选的休闲方式,商场也就成为休闲产业最大的窗口之一。从中心城市到县城不少商厦和专卖店十分注重美化购物环境,许多商场引进盆景、鲜花、灯光喷泉、艺术雕塑乃至假山鱼池,使购物环境充满活力,成了温馨世界,让顾客在浏览购物之中得到美的享受。在南宁、桂林、柳州、梧州、北海等地不少商厦和购物中心特意辟出场地作为顾客的共享空间,实行开架售货、电脑管理,并设立咖啡间、休息厅、展览角、娱乐区等空间。还有更多的时装专卖商场推出流行服饰展览、名师获奖作品展、时装模特表演,让人领略到一种文化氛围,增添不少艺术渲染力,使顾客感觉不是单纯的购物,而是置身于特定的艺术环境中,成为一种享受。
(五)休闲农业受到城市居民青睐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崇尚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因而出现了休闲农业。在南宁等地众多城市居民利用节假日和家人或朋友到近郊的农业园和农村去从事种地、观赏、采摘等活动,亲自感受辛劳,并获得田园情调的休闲度假和轻松、愉快、宁静的精神享受。这种耕作体验、品尝消费、疗养修身型的休闲农业旅游是近年广西城市居民主选项目之一。
广西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产业化水平不高。首先,各旅行社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桂林、北海、南宁一些主要的旅游线路上,从促销宣传、人员组织安排及资金的投入上都重点向旅游热线倾斜,导致游客对旅游地点的选择过于集中。由于现有旅游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难免接待质量会出现问题,得不到保证。其次,旅游点营销手段太少,旅游产品品种单调,层次较低,缺乏休闲内涵。再次,各旅游景点在软硬件配套设施方面,在旅游信息传输协调等方面还欠缺很多。最后,旅行社无序竞争,使旅游市场竞相压价,旅行社生意火爆利润却平平。
消费者消费不够理性。一是消费意识不成熟,存在盲从心理。表现在出外旅游对景点盲目选择,喜欢跟风,人家去什么地方游玩、观赏,自己也跟着去;购物时见商场打折让利就有购买冲动,只顾价格便宜,不管是否需要;休闲娱乐也喜欢随大流,不会寻找新的消费途径。二是消费权益保护意识不成熟,对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缺乏正确认识。一方面不了解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是当消费利益将遭受损失时,不懂得及时采取措施把未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三是消费观念有待提高。
休闲旅游产业开发不足。目前休闲热仅仅是迈向追求生活质量的新阶段开始。温饱之后,不仅有享受可供追求,更有发展的需求和动力。广大消费者对身体健康的向往、对精神生活的渴望、对自身文化素质的提升、对职业技能的寻求同样有着迫切的要求。这些都是亟待大力开发的领域。在南宁、桂林、柳州、梧州等城市对民众的精神生活和身体健康等行业产品开发较好,但其他城市可供追求的产品仍缺乏。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例,较长的假日里,旅游胜地固然游人大增,但也有相当多的人利用这一良机为自己、为子女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而花钱。在发达国家的城市里,各类图书馆、博物馆为数众多,各具特色,成为市民乃至学生的第二课堂,让人流连忘返,百看不厌。这类场所,吸引的大多是附近居民,很少给假日的交通增添大的负担。由此而见,休闲产业,不仅要满足消费者旅游和购物等基本需求,从长远来看,还要满足人们休闲发展的愿望,丰富假日大餐的内容,真正把消费者在假日的各种消费需求挖掘出来并最大限度地加以满足,政府、企业、行业应予重视。
促进广西休闲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 发挥旅游带动作用促进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广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了一些现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景区外,许多景区由于长期以来产品开发欠综合考虑,又缺乏高水平的策划包装,加上财力有限,促销乏力,因而不能对国内外市场产生更大吸引力,造成广西旅游资源没能发挥更高效益。只要增加这些景区的基本配套设施投入,加大促销力度,这些景区就能产生强有力的吸引力,既能分流过热区的部分客源,又可以扩大旅游市场的需求总量。旅游城市要在提高自身承载力上下功夫,改变旅游管理体系中条块分割、职能弱化等弊端,使旅游管理一体化。此外,还应发展城市周边旅游和城郊旅游,以分散游人。引导本市居民在假日到郊外旅游,以便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外地游客。目前区内的旅行社大多处于小散弱差状态,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广西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一方面要扶优扶强,使具有优势的旅行社得以不断地发展扩大,另一方面要鼓励旅行社组建联合体,内部统一步调,规范运作,优势资源互补,推出精品,开辟特色,提供优质服务。
(二)加强休闲产业链的建设
1.科学规划加强管理,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业。据调查,长假期间,市民的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占家庭、社会消费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市民花钱观赏文艺表演、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已越来越普遍。随着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应积极发展报刊、图书、电影、音像等传统文化行业,举办书市、花市等富有特色的广场娱乐项目,适当增加文艺演出,开展各种娱乐项目。广西有发展文化娱乐业的良好基础,如有日趋发展的消费群体,良好的市场环境等。因此,要不断增强娱乐性,注重参与性,提升假日的附加值,深化假日的吸引力。并适当增加运动场等青少年乐于参与的娱乐场所,使他们尽情享受娱乐文化的乐趣,在满足个性化需求方面提高营造能力,用丰富多彩的消费方式来创造消费、引导消费。
2.重视体育健身业,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一是要兴建和改造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二是要正确合理地进行引导。关于前者,据统计,目前广西已拥有350个体育场馆,具有一定规模,但人均体育场馆面积不足1平方米,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因此,兴建一批体育场馆,改造一批体育场馆,是很有必要的。应该看到,我们的体育健身休闲消费起步很晚,消费水平不高,要从现有的实际出发,合理引导这种休闲消费。
3.抓好餐饮零售业, 带动休闲产业发展。首先,餐饮业要把握好以下几种节日服务型经营方式:一是主妇型。即饭店为市民家庭配送半成品节日套餐,饭店只收取少量的加工费。二是包办型。即饭店为市民预订到饭店就餐的节日家宴。餐馆酒店要本着勤俭节约、物美价廉、面向市民、为大众服务的原则,推出特色的个性化菜谱,扩大目标市场。三是系列型。为适应现代人的消费需求,餐馆酒店应推出面向家庭的节日宴席快送、“出租厨师”,向居民开放客房、游艺厅等休闲娱乐设施和场所,以吸引居民到酒店里自娱自乐过假日。同时,餐饮业的经营者,还应在文化品味上做文章,要以饮食文化搭台、在店内推出书面摄影展览、音乐欣赏、杂技魔术表演、名厨教授顾客“绝活菜”等活动,让顾客集食、饮、赏、览、听、玩于一体,吃的同时又得到精神享受。商场要在店内外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除了张灯结彩、披红挂绿等一般方法外,还要注意布置出自家的特色。节假日商家应以真诚回报顾客消费者为宗旨,开展打折销售、买大件赠小件、以旧换新等促销活动,促销活动要以“情”字当先,充满浓郁的温情,打动消费者的心。
4.创品牌,积极发展特色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一种商品农业,要有推销商品的意识,通过广告宣传向城市居民输灌休闲意识,通过各种农事活动(如花卉展览、民族体育竞赛、民间舞蹈、民间绝技等)吸引游客。主动适应市场,积极争取市场。应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利用最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在为市民提供卫生、洁净、新鲜的农产品同时,为市民创造一个回归大自然的绿色生态环境,广西各地城市在发展特色休闲农业方面已取得较好成效,势头也好,在这基础上应创出品牌来。
5.重视技艺培训。不少人希望利用假期难得的时间学习汽车驾驶、电脑操作、花卉栽培、投资理财、古董鉴赏、书法篆刻和体育、舞蹈、烹调等一技之长。社会各方面应当提供这些方面的机会,促进这些行业发展,以满足各类培训的需求。
社会发展的现实表明,为休闲而进行的各类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正在日益成为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大中城市中,各类休闲活动已成为经济活动得以运行的基本条件。尽管从历史的角度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制造加工业的繁荣,然而,如今城市的经济模式已经开始转向依赖于休闲活动的兴旺发达了。因而,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也越来越依赖于休闲要求的实现,这种休闲产业的发展在广西随处可见,诸如,在都市中河、湖、港口附近区域的商业开发、娱乐设施、餐饮服务、体育竞技,还有旅游观光、名胜古迹的开发利用,以及节假日和各类庆典场合的商业倾销,各类非职业技能培训式的成人教育,众多高雅艺术的蓬勃发展,所有这一切无不反映出经济模式在向以休闲为依托的经济转变。一个地区如果拥有并建设这些条件,那么,对于日后的经济繁荣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地方都把他们的娱乐设施、商业网点、鲜花草坪和休闲服务看作是经济投资的一部分,只要加强休闲消费引导,休闲产业将会迎来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