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山水诗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士人;山水文化;隐逸;人的觉醒
[中图分类号] I206.2 [HT5H][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12)04-0072-03
[作者简介]陈恒新(1986-),男,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散文。
一
山水文化的本质是山水美的发现和创造。美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主观再现,其本质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体现。山水之美是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感的交流互渗。所以山水之美的发现,首先是人自我意识、自我精神的发现。人的人格美和精神美是山水之美的灵魂,对于山水之美与人的主观情感的交流,宗白华有过精彩的论述;“ 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景和情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1]山水的美景和人的情交织在一起,达到情与景的交融,以致物我两忘。所以中国山水文化既是客观的存在又是主观的再现。
中国的山水文化的创造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士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缔造者和建设者。中国山水文化的发展是随着士人的自我成长而不断成长的。士人将自我的主体精神注入到山水之中,赋予山水以人性的关怀,因而山水不再作为纯自然的存在,而成为一种文化和精神的承载体。山水自然不再是单一的客观物象的载体,而是融入了人的主观精神和审美感受的文化客体。士人将山水内化为自我的情感和人格。士人在山水的描绘和交流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格的独立和个体精神的自由。客观的自然山水与文人的主观情志不断融合的过程是景与情的相互交融。
“伏羲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2]376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
在与自然的碰撞中,人类对自然不再是盲目崇拜和畏惧,而是不断取法自然,在自然山水中汲取知识。在《周易》中艮为山,坎为水,“《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2]304“《象》曰: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2]187对山和水赋予了独特的哲学和道德意义。这是人类理性精神觉醒的产物。人类理性的觉醒是伴随山水自然的认知而来的。对山水文化的创造,首先是从山水的自然属性与状态开始的。《周易》中立象以尽意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这后世士人的思维方式。取法于自然,取法于山水,在山水中领悟人生的哲理,在山水体悟人生,在山水中探寻大自然的美。所以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创造是与《周易》所渗透的思维方式息息相关的。
如果要进一步探寻中国山水文化兴盛的原因。应该从中国士人的文化精神谈起。中国士人的文化人格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以天下为己任,积极入仕:另一方面则是穷则独善其身,“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士人在仕途受阻或者不受重用时,自然山水成为士人修身养性的净地。在山水中,士人找寻一种精神的自由、个性的自由。士人在自然山水的观照中,融情于山水,山水的独立、自在与士人的精神独立、个性自由联系在一起。自魏晋以来,山水自由成为士人不懈的追求,得自由于山水是山水文化永恒的追求。在山水中找寻精神的自由,从而得到灵魂的解脱,忘却仕途的和人生的失意,在山水中找寻人生的快乐,“山水成为人生化苦为乐的净化之所,形成了文人的一种心灵超脱模式:苦生—山水—乐生。”[5]
二
士人对山水之美的发现和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随着士人精神的独立和人格的自由而慢慢发展为来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在自然山水中才能真正实现天、地、人三者的统一与融合。无论是隐居山林还是寄情山水或者寓志山水,都是对自然山水的一草一木或一丘一壑独具一格的审美观照,是士人自我人格精神的一种释放和表达。放志于自然山水成为士人的一种生活情趣和人生追求。
在中国先民那里,鉴于生产力的低下,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人们对客观自然不可认知的力量,充满了畏惧和崇拜之情。人作为群体而存在,并没有把自我的存在与自然界分离出来。在原始社会以至春秋初期,人作为种族的存在,表现着对大自然的敬畏。神在他们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不可抗拒的地位和力量,在《抱朴子》中有“山无大小皆有神灵,山大则神大山小则神小也”的说法。对山水神祗的祭祀,歌舞以娱神。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特别是对泰山的祭祀无以复加。以至于在春秋时期“季氏旅于泰山”[6]孔子感叹礼崩乐坏。
先秦理性精神的觉醒,人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独立于自然界,把自我存在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开始关注人类的社会存在。这一时期的人类表现为社会性的存在,因此自然界,山水附着人的品格而存在,打上了人的社会性的烙印。士人开始客观理性的思考山水的存在。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比德山水观。山的浑厚博大,水的灵动自然。成为人的道德精神一种写照。人们对山水的关照是一种道德的观照、哲学的观照。把人的一种品格与山水的一种自然属性结合起来。智慧的人通达事理,知者利仁,如流动之水;有仁德的人安于义理,仁者安仁,如稳重之山。其实这是对《诗经》中比兴传统的一种继承和发扬。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魏武侯对吴起说:“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山水不是作为独立的审美存在而是作为政治军事的社会性存在。
汉朝是一个重视事功,重视现实的生活。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一遗漏的关注,几乎包括现实世界的一切,还有历史和神灵他们一样关注。汉代墓葬几乎是现实世界的模型,生活用品几乎样样俱全。汉代画像石中,神灵世界、现实世界、历史故事在一个空间里交互存在。汉大赋中对客观事物无休止的夸大描摹和再现。汉武帝时期的攻伐,表现着当时人们对客观世界强烈认知的欲望。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道:“他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征服,这才是汉代艺术的真正主题。”[7]汉代的山水文化艺术,是对客观山水的再现和摹写。
东汉《古诗十九首》和乐府诗,开始流露出人生苦短和人生的无奈。文人对自身生命和命运的关注过程中,移情于山水,在山水自然的描写中融入主体情感和人生审美,将山水内化为诗人的情感和人格,反映了山水自然的文人化,导引这一时期山水文学的独立。从东汉末期到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人性自觉的时代。人从群体中剥离,认识到个体存在的独特价值。人的个体的生命和精神世界有着独特的存在意义,人不在作为社会性的群体存在,人的价值也不再局限于社会价值的实现,转向了对人的生命自身存在价值的思考。政治的黑暗,思想的变革,士人外在功名的受阻,以及黑暗的政治和战争使得士人朝不保夕。在生命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悟中,士人开始由外转向自身的关注,生命的关怀。世俗礼节,功名利禄已经渐渐的淡出他们的视野,对心灵和自身的关注,使他们在自然山水的观照中融入了自身的深刻情感体验和人生感受。章培恒的《中国文学史》有这样的论述:当文学不再被看作是政教的工具,而注重表现作者个人心灵的感受与向往以后,美的创造就成了它的首要任务[7]。在东晋谢灵运山水诗歌那里,自然山水作为纯粹的审美对象而出现。山水之美真正成为人们的自觉审美对象。在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过程中得到精神的愉悦和陶冶。山水艺术的自觉的在人的生命意识觉醒驱动下实现的。山水艺术的自觉,不仅是山水诗的独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书法也表现它独特的个性。这一时期的山水文化不同在于,它不再是共性的再现而是个性的展现,它体现的个性的独特存在。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大凡每个时代,都有超于这个时代的觉醒者和先行者,他的认知是超于这个时代的。他们开一代学术或文学、思想之先风。如先秦时代的孔子、老子、庄子,汉朝的司马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超出这个时代的独特存在。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是隐士文化与山水文化,田园文化与山水文化的统一,直接引领了唐朝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同时给仕途失意的士人开辟了一个独特心灵的栖息之所,从而形成了山水文化中的田园情结。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是情、景、理的统一。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他虚静、无为、无功、无名的人格节操也促成了文人审美观念的转变。
日本学者青木正儿把中国文人的隐逸活动称作“高蹈生活的标本”。在论到它与文学艺术活动的关系时,他说:
高蹈的世界,是由浮世的纷扰、个人的失意而生的苦闷的救济场。这无须乎说,是因为在那里独善——个人的自由——绝对的被容许的缘故。然独善的生活,在一方面自觉有意气昂然的、独行的气魄;而同时在他的里面,也不能一点儿感不到孤独的心的寂寥。为安慰这种无聊,高蹈主义者往往选择了文艺……这样,高蹈生活与文艺的关系,影响于魏晋以来的文坛,遂至酿成文人气质之一大要素[8]。
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是士人真正在山水田园隐逸中求得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在自然山水的关照中,心灵的自由的的无功无名的,超脱世俗的束缚。士人的心境的变化,心灵的安宁才是隐逸与山水的天人合一的结合。不再是先秦道家那种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和东汉时期隐居以求名。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7.
[2] 陈梦雷.周易浅述[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3]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9:163.
[4] 屈中正.古代山水诗歌的文化解读[J].湖南省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53.
[5]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
[6] 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78.
2、女人是水男人是山
——电视剧《粘豆包》主题歌
一条路
走过离合悲欢
两行泪流下苦辣酸甜
破碎的梦
在黎明前飘散
颤抖的心在风雪中相连
一首歌
拨动你我心弦
满天星照亮人间冷暖
窗前的月在枝头上思念
枕边的人在脑海里挂牵
女人是水男人他就是山
山水相依男女的手相牵
走过多少岁月的风和雪
1、闪电侠的最大敌人是:黑色跑者(Black Racer)。黑色跑者是死亡的化身,并在许多场合中追上了闪电侠。黑色跑者在达克赛德的控制下,使用天体滑板来穿梭宇宙,只需轻轻一按,就可以将死亡带给几乎任何生物。
2、闪电侠(The Flash)是DC漫画世界里的重要角色,也是全世界闻名的超级英雄之一。除了在20世纪五十年代初的超级英雄漫画的低潮期中断过五年外,关于闪电侠的漫画始终没有停止过出版,是DC漫画史上除了DC漫画三巨头——超人(Superman)、蝙蝠侠(Batman)和神奇女侠(Wonder Woman)外,出版漫画时间最长的超级英雄。
3、每一位闪电侠都拥有一种被称为“神速力”(Speed Force)的力量,他们都被称作“极速者”(Speester)。极速者们都可以高速行动,其速度之快可以超越光速,逆转时空,也能够穿透物体,甚至穿越平行宇宙之间的屏障。在神速力的保护下,极速者们进行高速行动时可以无视一切物理定律。
(来源:文章屋网 )
2006年南宁市被国家建设部授予“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称号,2007年,荣获国家建设部“城市节水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但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今,南宁市更加坚定了加快推进“中国水城”项目建设和全力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决心,号召全市人民团结一致,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推动城市建设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一、“中国水城”建设的战略意义和建设目标
1.打造”中国水城”的战略意义
⑴打造“中国水城”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具体行动
生态宜居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这是关系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否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打造“中国水城”,是最大限度地改善环境质量,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实现南宁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相统一的具体行动,是建设节约型、生态型、宜居型、和谐型城市的内在要求,对南宁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具有重要意义。
⑵打造“中国水城”是造福于民的惠民工程
“中国水城”的建设实质上是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其规划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态治河理念,立足南宁市水系特色和优势,充分考虑防洪、生态、景观、旅游等功能,彻底解决南宁市水系整治缺乏系统考虑、水资源时程分布不均匀,水多水少问题突出,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防洪排涝能力不足,洪涝灾害严重、流域范围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导致水系脏、乱、差现象严重等民生问题。
⑶打造“中国水城”可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的特色形象是一个城市最好的名片,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如昆明是春城,成都是休闲之都,大连是浪漫之都等等。每张特色城市名片,都是城市文化的缩影,是重要的形象生产力。南宁在“中国绿城”品牌的基础上塑造”中国水城”,就是要给世人展示出“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美景,还要把18条内河打造成为“舞动的城市飘带”,实现南宁生态环保和谐家园的目标,使南宁清得更透彻、绿得更深远。
2.打造”中国水城”的建设目标
南宁市围绕环境、景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指定了”中国水城”的总体目标,要求自2010年起,经过10年建设,到2020年城市水体环境明显改善,整体水质水平实现国内领先;防洪排涝能力大大提高,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显著增强;与水相关的产业繁荣,经济实力更加雄厚;人文要素与自然风貌良好融合,城市水系实现“水畅、水清、岸绿、景美”,南宁成为城水共生、人水和谐的国内一流亲水城市。
围绕城市江、河、湖、渠的分布情况,结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南宁市“中国水城”将构建起“一江、两库、两渠、六环、十八(内)河、一百湖”的水系架构(简称“百湖之城”),使整个城市河湖相连、水水相通,水系循环流动。
二、打造“中国水城”是创建宜居城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
南宁市打造“中国水城”的实质是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重点是对城区内的十八条内河开展全面整治,使整个城市外江内河相连、河湖相通,整个水系循环流动。计划从2009年开始,到2020年,分三个阶段实现规划区内江河湖泊等骨干河道框架的搭建,防洪排涝体系建成,城市水环境形成良性循环,城市内河水系沿线生态景观、滨水文化和旅游景观明显提升。
1.在“中国水城”项目建设过程中,已完成的“一江两湖”景观成为了首府南宁的新亮点
“一江两湖”指的是南宁南湖——竹排江——民歌湖水系。按照建设“水城精品工程”的目标要求,“一江两湖”实施完成了两岸园林绿化、灯光亮化,小品、亭台、雕塑设置,游船码头建设,连通渠艺术壁画雕刻安装、酒吧街地下演艺厅外立面装修及停车场库建设等一系列完善提升工作,展示了民族感与现代感相互交融的南宁都市魅力,成为市民群众都市消费的新去处。此外,开通了“一江两湖”水上旅游航线,民歌湖——竹排江——南湖呈现出美丽怡人的水系景观,成为首府城市建设的新亮点。
2.水城水利枢纽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推动宜居城市建设不断深入
南宁市水城建设项目中水利枢纽工程主推郁江老口航运枢纽工程与邕宁水利枢纽工程。其中,郁江老口航运枢纽工程是广西内河高等级航道“十二五”建设的重点工程,建成后将实现自流补水,极大地改善南宁市区的水环境。该工程已于2011年3月24日启动建设,12月开工建设坝区两岸主体工程。目前,已完成可心江河道主体与邕江上九座桥梁工程。
邕宁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改善城市环境、水景观、航运为主,兼顾水力发电的综合性水利枢纽。目前,项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于2013年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邕江水位可由目前的62米提高至67米,南宁水面面积也将从目前的8%增至10.5%。
3.加大内河清淤、截污等水质改善工作力度
水质改善是水城建设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核心,在未能构建完善的截污、补水系统情况下,在重点打造三大河湖公园水系的同时,通过内河清淤、临时截污等措施,竭力改善水系河湖的水质。如已基本建成的民歌湖——竹排江沿线,由于上、下游尚未完成实施改造,沿线污水直接排入,通过设置污水口挡板、在河道中设置拦挡格栅等措施,尽可能地改善沿线水质;通过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真正使内河两岸有效截污。
4.“中国水城”建设理念、水城文化深入人心
2009-2012年,南宁市共实施了81个水城项目建设,完成投资62.57亿元,全面推进了“中国水城”项目的建设,加快实现了“一江、两库、十八湖”的城市水网规划结构。南宁市水环境质量常年保持优良,境内左江、右江、邕江、郁江、武鸣河等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8个断面按全年监测平均值评价,Ⅲ类水质和水功能区达标率均为100%。 随着水城建设成效的初步展现,在各级媒体的宣传报道下,水城建设得到了越来越多市民群众的关心与支持,到民歌湖、青秀湖、相思湖等公园散步休闲也成为了越来越多市民的选择。
三、打造“中国水城”,促进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宜居城市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
南宁市由于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非常不均,极易造成洪涝灾害;同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了城市的供水安全。为此,南宁市从“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水管理”着手,把城镇“水安全保证”作为了规划建设的首要任务。
1.保障城市水环境安全
对于南宁市水环境安全保护工作,主要是从加强水源保护,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与加强建坝疏浚,保障城市行洪安全两方面开展:
⑴加强水源保护,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邕江是南宁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市区周边的龙潭、天雹、峙村河等水库是南宁市应急水源,大王滩、凤亭河水库是南宁市远景战略备用水源。保护这些水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市主要采取以下水源保护措施:一是认真落实邕江上游河段各行政区域首长负责制。落实水质达标交接制度,严格控制城市集中供水水源水质。二是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切实落实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三是加大污水处理、治理力度。对水源保护区内邕江两岸的市政排污口进行截污治理,同时,加大对已建成运营的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的监控,加快在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的建设步伐,提高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最大限度减少城区对邕江南宁河段的污染。四是建立健全邕江安全预警体系。境内建设水质自动站,对我市上游来水、邕江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邕江下游水质以及郁江出境水质进行全方位的监测、监控。
⑵加强建坝疏浚,保障城市行洪安全
根据规划,2010—2020年期间,南宁市中心防洪堤将按50年一遇的标准建设,郊区防洪堤按20年一遇的标准建设;重点建设广西郁江老口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与百色水库联合调度,将南宁市防洪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市区内,根据每年内河河道的淤积情况及实施的轻重缓急,制定内河清淤计划并列入城建计划加以实施,及时改善河道防洪、行洪条件,提高防洪标准,并重点对邕江石埠三津渡口至三岸大桥河段68公里河道管理范围内违法违章建筑、非法采砂、水面养殖、非法排污、倾倒垃圾等行为进行综合整治;同时,实施“绿满邕江”工程,全面提升水系绿化品质,确保防洪安全、水源安全、生态安全,有效保护母亲河——邕江流域水环境,打造“百里秀美邕江”。
2.内河造湖提升城市水面率
在整治内河的同时,通过扩建、改建与新建的形式,建设约100个湖泊,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百湖之城”建成后,南宁的水面率将扩大至12.5%,达到国家住建部《城市水系规划规范》文件中划定的“一区城市”标准。届时,城市区域不仅可以增加调蓄库容能力,市民也可真正享受到“一千米见水,两千米见湖”的现代亲水都市生活。
3.截污补水修复内河水生态
水质是水城建设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为实现“水清”的目标,南宁市主要采用截污、补水、生态修复三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切实改善水生态。截污,截污工程要求在河道整治中必须同步建设污水管,同时加快完善市政污水管网,使原先直排河道的污水收集入管,集中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补水,补水工程通过建设广西郁江老口水利枢纽和邕宁梯级水利枢纽两大枢纽工程,抬高和稳定邕江水位,增大邕江水面,同步建设南、北两条人工补水渠,将邕江水引入内河,使内河上游得以补充清洁水源,形成水系连通,进一步加强城市截污处理能力,使城市水环境质量得以极大改善。生态修复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是在完成河道截污、疏浚及补水的前提下,再配以生态修复技术,如人工浮岛、湿地、微生物等生态水体修复技术,恢复水系的生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4.加强污水设施项目建设力度,实现污水资源化
南宁市为了建立和完善城市节水管理体系,加快了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步伐。污水处理设施经过 “十一五”后三年的集中建设,至2010年底,市区污水日处理能力由2009年的44万立方米提升至78万立方米,其中,每日有30万立方米的水用于给南湖——竹排冲水系进行景观补水。当前,在建的三塘污水处理厂与五象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7万立方米/日,将分别于今年完成建设,2014年投入运行。届时,市区污水处理能力将提高到85万立方米/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将再次提高。
5.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狠抓工业节水与供水管网维护与改造
南宁市注重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落后的用水工艺,督促工业用水企业注重节水降耗工作,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实施一水多用、循环用水,加大投入,为南宁市水资源环境保护、落实节水减排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1997年的58.91%上升到目前的87.78%。同时加大供水管网技术投入,提高听漏、测漏、修漏的水平,供水抢修24小时保持与供水服务热线“96332”和城市应急联动系统“110”同步。这两项热线极大的增强了全市供水管道维护的快速反应能力。
6.双城同建突出人水新和谐特色文化
绿树是城市的“肺”,南宁长期的“润肺”工作已见成效,打造“中国水城”则是城市“强肾”工作,不仅是城市健康协调发展的要求,也是全市人民群众对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新期待。“中国水城”建设充分考虑“绿”与“水”的结合,河道两侧绿化按照水面宽度与绿地宽度按1:1进行规划控制,构筑“蓝脉绿羽”的城市内河水系,将18条内河打造成18条景观生态廊道。水景观建设结合周围的环境特点、文物古迹以及民族文化特色等,使滨水区域成为文化展示平台和载体,塑造和提升独具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风貌。注重宜人亲水空间的设计,形成水、景、人和谐共存的“绿城”和“水城”。
四、多措并举抓好抓紧“中国水城”项目实施
按照《南宁市城市水系整治控制规划》,“中国水城”建设分为三期工程,到2020年全面完成。为此,我们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中国水城项目顺利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强力推进水城建设项目进度
为推动水城建设,南宁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打造“中国水城”工作的情况汇报,并亲临项目现场检查指导,对项目推进和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分管市领导及时组织召开推进会、现场会,协调解决水城项目建设重大疑难问题。市人大、市政协对水城建设给予极大支持和关注,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召开座谈会,为水城建设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编制规划,发挥整体效益
规划是龙头,水城建设规划需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城市园林规划等规划相配套相协调。水城规划注重水保护、水生态、水经济、水文化等各个环节,发挥整体效益,力争将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水生态与水环境保护、水经济开发、城市形象的提升相统一,使水城建设成为城市水系治理工程、水经济开发工程和城市品位提升工程,体现人与水的和谐交融、水体与建(构)筑物互为背景的特点,凸显现代城市建设的科学性,为水城建设奠定规划基础。
3.狠抓重点项目建设
2009年至2012年,“中国水城”建设开展3年来,南宁市政府已投入80多亿元用于各个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目前已完成南湖-竹排江水系(一期)建设,开辟了南宁第一条水上旅游精品线路;另一城市核心地域水系——环相思湖水系实现连通,并实现蓄水。民歌湖、相思湖、青秀湖、贤宾湖、邕江滨水公园等一批河湖公园建成开放,为市民群众提供了新的休闲去处。“中国水城”近期建设目标已基本达到。
4.拓宽水城建设融资渠道
努力拓宽资金来源,除了财政及专项资金、银行贷款等渠道,我们还加强内河水系沿线土地资源的整合和储备,大力提升城市内河水系沿岸和滨水地区土地综合价值,采用了BOT、BT等模式为水城建设提供资金。
5.营造有利的社会舆论氛围
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简报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建设“中国水城”的重大意义和美好前景。同时多方征求意见建议,完善专家、市民参与机制,加强政府与专家、市民之间的双向互动,形成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水城建设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 魏晋时期 山水自然 精神自由
晋宋之际山水诗的产生,不仅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且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近观古人心灵世界的窗子。宗白华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1]我想这“深情”,探到深处,应该是对“自由”的追寻。那山水清音之中隐含着的,是古人的“自由之心”。在生存愿望受到社会环境压抑、生命自由得不到实现的时代,他们“发现”了山水这一精神自由的寄寓之所。于是,融入山水的他们,在对精神自由的假想中,满足或者说化解了内心对生命自由的渴望,而这一转化和满足的得以实现,凭借的就是一种审美的自由。从这一角度来看,魏晋时期,自然审美意识的成熟,与当时人们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密不可分的。
一、自由意识的激发
欲了解一种思想,必须在结合人类心理活动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探寻它产生的主客观条件,包括大时代背景、政治社会环境、社会主流思潮和个体特殊因素等。回顾历史,自春秋战国时代以来,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便没有停息过。诸侯纷起,兵行天下,战事不断,武力大行其道,暴虐生灵。人性中的残暴妄为和独断专横的一面,在此暴露无遗,普通民众的生死祸福悬于一线,朝不保夕。这种对生命的漠视和冷酷,践踏着人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正是这个令人备尝生存之艰难的时代,激发并强化人的存在感、自觉意识,以及人对生命自由的无限渴望。文人们虽然只占民众的少数,但是由他们引领和融汇的社会主流思潮,足够反映属于一个时代的普遍精神境遇。魏晋玄学大兴以至统占整个社会思想的主流,这一现象自然有它独特而深刻的原因。生存愿望所遭受的压抑和摧毁,个体生命价值所遭受的贬折,使人们深深感到生命自由在现实中的被局限,也深深感到存在的单薄无力。他们看到了“人”的同时,也看到了虚无。这些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社会背景和人心状态,无疑是当时人们对于老庄思想和玄学思想等的接受条件。存在的虚无感,引领着他们的视线逃离现实世界,而向形而上的精神世界望去,去体玄论道,去更深地陶醉于庄老思想,去游历和流连想象中的仙境,去思索宇宙,思索世界。而事实上,玄学对于世界的思索,无不是对于“人”自身的思索,事实上,是力图通过探究宇宙本源去寻找人的位置或归属。逃离现实世界的无奈,去追寻精神的归依。这种对永恒的“道”和深奥的“玄”的探索,随之被表达在诗文创作之中,成为所谓“玄言诗”。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亡机之谈。”[2]《时序》说:“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钟嵘《诗品序》说:“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3]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说:“有晋中兴,玄风独振,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驰骋文辞,义殚乎此。自建武暨乎义熙,历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尔。”[4]这些大致上反映了东晋社会谈玄之风及其影响下出现的玄言诗的真实面貌。
这些玄言诗,或直言玄道,或咏叹逍遥自足的人生理想,或表现个人的清淡逸趣。而大多涉及自然山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人自然审美意识的成熟。而山水之美的发现,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大事件。从此,文人们有了一个寄托精神自由之追求的处所。
二、精神自由的追寻
统占了整个东晋文学的玄言诗,随着人们自然审美意识的成熟和诗体自身的演化,逐渐地走向山水诗,并悄然完成这一转变。而这个过程却是具有必然性的。刘勰在谈到晋宋诗风的变化时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这里所说的“因”,是指山水诗沿袭了玄言诗所包含的自然审美意识和庄老玄学理趣;“革”,是指山水诗中,自然物的地位发生由量到质的飞跃,玄言诗中直接谈玄论道的语句也逐渐消失。简而言之,起初,人们空谈玄理,玄之又玄,后来意识到,既然天地之间的大“道”,是贯通宇宙无处不在的,那么自然界中的万物无不是道的彰显者。道的玄妙渊深,无不在大自然的自然自足状态之中得到体现。在无形的大道之中,原本天人合一,万物相齐,人物无别,一切都是直朴的,天然自然,葆有本然的真性。而人世的虚伪,人为的狂妄,使得自然之道在人间遗落了,或者说被遮蔽了,人人堕入俗世尘网的束缚和桎梏。而唯有“圣人”——这一玄学中的理想人格,才能够体同大化,与道为一,才能够“应物而不累于物”,世间的常人再也难臻此境,往往为物所累,身心都丧失了自由。这时候,对于人来说,唯有回归到自然界之中,暂时地遗忘尘世现实,才能重新感受自然之“道”,才能由自然万物反观生命的本真状态。庄子说“物物者与物无际”,未尝不可以理解为——那孕生了万物的生命之“道”与每一个具体的生命个体之间是没有界限,息息相通的。透过自然界中的生命个体,人的心灵便可直抵那无形的天地大“道”,便可重新体认到自然背后所隐匿的生命之“道”的神秘气息,感触到一种最深层的生命脉动。在这对自然的短暂融合和直观中,感受不朽者的存在。那不朽的永恒之“道”,既似在山水自然之中,又似在山水自然之外。
于是,魏晋以来,登山临水,遨游逍遥,蔚然成风,弥漫一时:《晋书·阮籍传》[5]谓籍“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羊祜传》云:“祜乐山水,造风景每必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孙统传》谓统“家会稽,性好山水……居职。不留心碎务,纵意游肆,名山胜川,靡不穷究”。《孙绰传》云绰“游放山水,十年有余”,谢安“出则渔戈山水,入则言咏属文”,“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许迈“携其同志,遍游名山”……他们在此间享受“散以玄风,涤以清川”,“时来谁不怀,寄散山林间,尚想方外宾,迢迢有余闲”,“散怀山水,萧然忘羁”,“乃携齐契,散怀一丘”……
在这种游历山川之风盛行的背后,是人们欲借助山水解除各种桎梏人心性情的东西,是对自由的追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中,渴望生存的自由;在名教之笼中,渴望“任自然”的自由。然而,这种对自由的渴望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现实之中,是不可能得到实现的,于是,只有转而追寻精神上的满足,让形与神分离,让人格和精神独立。这种精神自由的实现,便是在对山水自然的审美之中。自然山水是一个可以包容自由灵魂的处所,在那里,自由灵魂的内在生命与自然万物、水流花开静享高度的默契。
三、自由在自然之“道”中的体现
那么,为什么在山水自然之中可以“获取”一种精神自由呢?自然与自由二者的关系怎样呢?这些问题可以借庄老的生命哲学得到很好的阐释。付粉鸽先生的《自然与自由:老庄生命哲学研究》一书就此论题作了翔实的阐述。
首先,“山水以形媚道”,道彰显在自然之中。那么“道”与自由二者的关系如何?这可以从道所具有的“无”的本质说起。学界多认为“无”不是没有,而是指“道”对有形界的超越,是“道”之本体地位的体现。如邬昆如所说:“‘无’是一切否定的根本,同时也是最高的肯定。‘无’之所以能成为最高的肯定,就是因为它解脱了一切束缚。‘无’的消极面固然说明‘道’体之不可知,不可言传,但是,其积极面则指出,没有丝毫的阻碍,根本不受外界的限制,更不受任何感官世界的束缚。道是无,说明了道之绝对超越性。”[6]且这种“无”还被理解为最高的自由,老庄的“道”之“无”的意识,是最高的自由的意识,意识不到“无”,就谈不上超出现实事物,而不能超出不是脱离现实事物,就无高层次的自由可言。[7]陈鼓应认为“道”之自由的品性在庄子哲学中被鲜明地体现出来,庄子的与“道”合一是指高度的、真正的、绝对的自由。此种自由乃是主体精神的超越和提升所获得的,因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8]那么,由山水体“道”,也就能够由“道”体会精神自由了。
其次,再看“道”的自然性。“老庄的自然作为存在状态的描述,是存在自己如此,自然而然。存在者以自身为尺度存在,物是物,人成其为人就是自然。这种自然对存在而言,即是自由。”[9]付先生接着说道,“中国哲学的自由是情感性的、审美的德性自由。道家特别是庄子认为自由就是经过一系列身心体认后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逍遥游,与宇宙自然的融合,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地。此天地超越了有形的实体性天地之上的自然境界。”[10]由此可知,老庄道家的德性自由是充满自然,天性绽放的本性自由,是不带任何的伦理道德色彩的。在老庄看来,生命价值的本质就是自然、自由。在追求自然、自由的过程中,生命的意义被充分地展现出来。
付先生对庄子的自由观的分析也是很有深度的。他论述道,首先,庄子以无穷的世界为背景,思索生命的位置和意义。宇宙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大无小,人只是万类中之一,以无限宇宙为背景,人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因此,人并没有多伟大,庄子以此嘲讽和击碎人的自大和狂傲,消解人的自我中心主义和人对有限价值的执著与偏执,提升出一种超越精神。其次,庄子通过对时空无限的揭示,试图形成一种形体生命在时间与空间的有限与精神生命在时间和空间的无限的强烈对比,以此体现形体生命的低层次性,反衬精神生命的更高价值,引导生命超越和对自由的追求。[11]
四、自由在审美中的实现
所谓自由,在西方语系中德文、英文、希腊文、拉丁文等都有一种“摆脱”、“解脱”的意味。它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含义。“从美学来说,自由就在于在人化的自然中直观自身,审美的理想在贯注了人们感情的生动形象中得到了实现。”[12]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出了“审美自由”的概念,虽然康德美学体系中自然与自由的概念与本文所指不尽相同,但是结合他的一些理论,有助于分析在山水审美之中,古人是如何实现了对现实的超越而享受到了精神的自由的。胡友峰先生在《康德美学的自然与自由观念》一书中说道,人受到各种物质利益的束缚,人的外在法则系统就处于一种不自由的状态中,而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就是人不仅是自为的存在,而且是自在的存在,即可以反思自己的生存状态,思考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才有价值。而要反思自身就要使人从当下的物质生活中摆脱出来,以一种超越性的姿态对自己的生存状态进行思考和评判,这就需要人有一种超越性的内在的自由,只有这样,他才会意识到什么是自己应当的生活,以及如何创造这种应当的生活,而审美,就可以使自然与自由达到和谐,从而获得一种超越性的生存状态。这正是康德美学所赋予的合理内核,“康德的真正用意是在于表明审美可以使人在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之外为我们营造一个‘静观’的世界,从而使感性与理性、经验的与超验的、个体的与族类的获得沟通,实现人对自身的自我超越。我们把文学艺术的性质看做是审美的,就是看中这种超越性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方面的重要作用。”[13]可以说,康德审美的最终归宿就在于确立自然与自由的相互和谐,从而使人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审美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在个体的审美活动中,在个体的审美体验中获得一种自由的领悟,这里的自由意味着人超越自身的有限性、有限理智、有限意志、有限情感而领悟无限的意义,也就是康德美学的精义自然与自由的和谐。而“这一领悟过程是在体验,反思中进行的,同时这一过程又意味着对客体进行合目的性评价。因而,审美说到底是融合了形而下的现实层面与形而上的超越层面,在对现实客体合目的性评价中超越了自身的有限性而领悟到一种形而上的深意”[14],这也就是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所说的人生感、宇宙感和历史感。
晋人以自然体“道”,通过体“道”体味一种精神自由。在徜徉山水的审美中,实现了对现实的超越;在形神分离中,实现了对个体生命的超越。山水之美,美到可以制造出关于自由的幻想,令人愉悦流连,遗忘尘世之归路。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83.
[2]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钟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4]沈约著.宋书.中华书局,2003.
[5]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96.
[6]邬昆如.庄子与古希腊哲学中的道.台北中华书局,民国六十五年二版,146.
[7]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111.
[8]陈鼓应,白奚著.老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47.
[9]付粉鸽.自然与自由:老庄生命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208.
[10]付粉鸽.自然与自由:老庄生命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225.
[11]付粉鸽.自然与自由:老庄生命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176.
[12]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冯契文集.第三卷,华东师范大学,1996:27一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