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王充博览

王充博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王充博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王充博览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王充;教育思想;素质教育

生平

王充(公元约27-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身于农人兼小商贩家庭,6岁开始认字,八岁入书馆,学业优良。二十岁左右入京师太学,曾拜班彪为师。王充不崇拜权威,怀疑神学化的儒学,广泛阅读百家之书,持批判态度独立钻研。他曾出任郡、县小吏,但因为人耿直,不愿随俗附和,63岁辞官还家。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教书、思考、写作中度过,王充的著作有《讥俗》《政务》《论衡》《养性》等书,现存的仅有《论衡》一书,是以“疾虚妄”的态度来写作的,宗旨是“立真伪之平”,即讲求真实客观,反对虚假浮夸。

王充对董仲舒、班固等所神化孔子和经书及“浮妄虚伪”的学风深恶痛绝。他在教育方法论上,坚持订真伪,疾虚妄,提出了许多与现代素质教育不谋而合的观点。

一、教育内容―学习广博的知识

王充是个既有天文、历算、医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又有人文历史等社会科学知识的博览百家之言的学者。他生活的东汉时期,教育内容狭窄,只限于《五经》,而讲解多章句注疏,不务实学。王充指出守信经文的教育培养出来的都是一些庸庸之辈,他主张博览古今,通百家之言,扩大教育内容,学习内容不仅要有儒家的经典,而且包括天文、历算、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知识,不仅教授儒家思想,而且还应包括法家、墨家、道家等百家之言,尤其要重视当代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王充重视知识的力量,认为有知识就有力量,“人有知学,则有力矣”[1]。他早就有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认识,所以他很重视后天的学习与认识,他说:“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1]。

王充的主张对打破汉代经学学派林立、门户森严的封闭局面,繁荣学术、发展教育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提醒我们现代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进一步向多样化发展[2],尤其素质教育中,追求知识的全面化,包括学生生理、心理、思想、文化等内容,改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

二、培养目标―鸿儒

王充理想的培养目标是“鸿儒”。他把人才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鸿儒”,能独立思考,著书立说;第二是“文人”,独立思考能力略逊,但文才尚佳,善于写一般的奏章公文;第三是“通人”,文笔谈不上,但能博览古今,知识渊博;第四是“儒生”,博览谈不上,只能掌握一门专业,从事教学而已。可见王充特别推崇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最看不起专经传授的教师。他讥讽这类人是鹦鹉学舌,毫无自己的创意成果。这固然是出于他对当时经学教育的强烈不满,但轻视一般传授知识的教师,也是片面的[2]。在汉代章句之风盛行,王充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改变当时的崇古、拟古的学风及学习脱离实际的状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他的这种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主张与我们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三、教学过程―见闻为、开心意

王充认为教学过程包括“见闻为”的感性认识和“开心意”的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所谓“见闻为”,就是教学中首先要依耳闻、目见、口问、手做,直接接触客观事物。他说:“须任耳目,以定情实”[1],须经过耳目感官来确定实际情况,反之“如无闻见,则无所状”[1],“状”指依自己所闻所见获得的感性认识在脑子里的反映。王充认为这是认识的最根本的条件,所以他说:“不目见口问,不能尽知也”[1]。所谓“开心意”,是指教学中不能停留在“见闻为”的感性认识阶段,他认为如果只凭耳目,只能得到片面的或不完全正确的知识,所以还必须把感性认识加以深化提高。王充主张“铨订于内”、“以心意议”,这样才能“知一通二,达左见右”,即用理性的认识加以审查,才能分清是非,判定真假。总之,不能只凭耳目见闻,一定要通过内心的思考。

王充这一思想,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理论要符合客观事实的原理。我国传统教育强调教师和教材的权威,学生学习以记忆、模仿为主,对学习的内容不假思索,被动接受,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缺乏创新意识,不具备创新能力[3]。随着社会发展,创新思维和创造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教育大力提倡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素质教育,使学生养成常思考、敢怀疑、探索进取的好习惯,具有实际中最佳排忧解难的能力。

四、教学效果―效验

王充说:“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有效”指与事实相符,“有证”指有确实的证据。王充认为教学过程还应包括以实际效果来检验知识真伪。他对这一点很重视,他说:“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1],就是说认识和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必须通过实际效果来检验,凡是符合事实效果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他说,“引物事以验其言行”,即引用实际事物来证实他的言论行动,这就是他注重“效验”的教学方法论[4]。

王充从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出发,把“效验”作为教学过程的归宿点和考察教学质量的最根本的标准。这一观点,与我们今天一直强调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一脉相通的。

五、学习方法―问难、拒师

要真正获得知识,必须打破唯师是从、唯书是从的心理,对于古人的学问要善于质疑;主张通过激烈的辩论调动师生的思维,“距师”即与师保持距离,也就是不完全附和老师的观点,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王充反对生知说,反对知识的先验论。他说“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性(生)者”[1],反对那种认为圣人能前知千岁、后知万世的说法,认为“学自知,不问自晓”[1]的事是古今所没有的。他说:“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1]。人的天才条件虽有不同,但要知道事情、认识世界却是由于学习,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不询问不能明白。

王充极反对盲目迷信的恶劣学风,反对“信师是古”,主张应“问难”、“极问”,他说:“世儒学者,好信师是古,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问难。”[1]他认为有些人总喜欢唯师并崇拜古人,不去思索和反问为什么,这是缺乏独立思考和创见的表现,应该主张大胆怀疑经典,怀疑老师所讲。他认为知识的获得要在“问难”、“极问”的学习态度上,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靠“耳目”、“心意”、“效验”、“有证”等方式来得到真知灼学。

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怀疑精神、创造精神、批判精神是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创新品质。

小结

王充的教育思想反映了汉代教育事业的发达和繁荣,它冲破了笼罩在当时正统教育上的唯心主义云雾,为中国古代教育家坚持唯物主义开拓了道路[5]。章太炎称赞王充是“不避上圣,汉得一人焉”。王充很多当时不被接受的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与我们教育改革的某些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在现代,王充的教育思想让我们惊醒,明白了学习的真正目的。他所提出培养以广博知识为基础,具有创新思想、学为世用的人才,正是我们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我们对古人思想进行研究、思考和借鉴以帮助解决当代教育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充.论衡[M].

[2]魏平.王充教育思想浅析[J].中华文化,2007.05.

[3]郭丽平.王充教育思想对当代创新教育的启示[J].邯郸职业技术学报,2008.01.

王充博览范文第2篇

中国养生学的历史非常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就有二千多年。“养生”古称“摄生”,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五十章》上说:“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汉代河上公在其注释中指出:“摄,养也”。“养生”一词则出于稍后的《庄子・养生主》上:“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唐代成玄英解释说:“遂悟养生之道也”。中国养生学的内容极其丰富,不仅包括精神修养、体育锻炼、药食护身、房中卫生,而且还包括吐纳导引、艺术陶冶等各个方面,因此积累的文献数量可以说汗牛充栋,遍及经、史、子、集四部,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寻找整部的养生古籍可能并不困难,但收集散在经史百家著述中的美玉明珠决非易事。编者有鉴于此,不揣鄙陋,姑将历年研读搜求所得的资料加以整理汇编,提供同好参考取资。举凡荒诞不经的、玄虚缥缈的、邪不正的、空洞说教的,概不滥入。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宗教迷信的干扰,历代养生文献中普遍存在着玉石不分、鱼龙混杂的现象,或者蒙上神秘色彩,或者夹有唯心成分,相信读者一定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咸得健康长寿。

方春阳

2005年1月

周 易

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下》)。

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颐・象》)。

无妄之疾,勿药有喜(《无妄》)。

礼 记

[仲夏之月]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耆欲,定心气。

[仲冬之月]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齐戒,处必掩身,身欲宁,去声色,禁耆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月令》)。

周 礼

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凡君子之食,恒放焉(《天官冢宰》)。

春秋左传

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公曰:女不可近乎?对曰:节之。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声,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物亦如之。至于烦,乃舍也已,无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心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阴寒疾,阳热疾,风末疾,雨腹疾,晦惑疾,明心疾。女,阳物而晦时,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出,告赵孟。赵孟曰:谁当良臣?对曰:主是谓矣。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国无乱,诸侯无阙,可谓良矣。和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有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今君至于以生疾,将不能图恤社稷,祸孰大焉?主不能御,吾是以云也。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赵孟曰:良医也。厚其礼而归之(《昭公元年》)。

孟 子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

史 记

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后八年卒(《留侯世家》)。

江傍家人常畜龟饮食之,以为能导引致气,有益于助衰养老,岂不信哉(《龟策列传》)。

前汉书

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食货志下》)。

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合,故圣人重之。由此观之,神者生之本,形者生之具,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司马迁传》)。

故心和则气和,气和则形和,形和则声和,声和则天地之和应矣。故阴阳和,风雨时,甘露降,五谷登,六畜蕃,嘉禾兴,朱草生,山不童,泽不涸,此和之至也。故形和则无疾,无疾则不夭(《公孙弘卜式倪宽传》)。

后汉书

[王充]年渐七十,志力衰耗,乃造《养性书》十六篇,裁节嗜欲,颐神自守(《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苏顺字孝山,京兆霸陵人也。和安间以才学见称,好养生术,隐处求道(《文苑传上》)。

矫慎字仲彦,扶风茂陵人也。少学黄老,隐遁山谷,因穴为室,仰慕松乔导引之术(《逸民传》)。

夫熊经鸟伸,虽延历之术,非伤寒之理;呼吸吐纳,虽度纪之道,非续骨之膏。盖为国之法,有似理身,平则养,疾则攻焉(《崔列传》)。

[华]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馀,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樊]阿从佗求方,可服食益于人者。佗授以漆叶青散:漆叶屑一斗,青十四两,以是为率。言久服去三虫,利五藏,轻体,使人头不白。阿从其言,寿百馀岁。漆叶处所而有,青生于丰沛彭城及朝歌间。

[冷]寿光年可百五六十岁,行容成公御妇人法,常屈颈鹬息,须发尽白,而色理如三四十时。

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三人者,皆方士也。率能行容成御妇人术,或饮小便,或自倒悬,爱啬精气,不极视大言。甘始、元放、延年,皆为[曹]操所录问其术而行之。君达号青牛师。凡此数人,皆百馀岁及二百岁也。

王真、郝孟节者,皆上党人也。王真年且百岁,视之面有光泽,似未五十者。自云周流登五岳名山,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嗽舌下泉咽之,不绝房室。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又能结气不息,身不动遥,状若死人,可至百日半年,亦有室家。为人质谨不妄言,似士君子,曹操使领诸方士焉(《方术传下》)。

三国志

且少小常苦被褥泰温,泰温则不能便,柔肤弱体,是以难可防护,而易用感慨。若常令少小之袍不至于甚厚,则必咸保金石之性,而比寿于南山矣(《魏书・王朗传》)。

晋 书

[嵇]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以为神仙禀之自然,非积学所得,至于导养得理,则安期、彭祖之伦可及,乃著《养生论》(《嵇康传》)。

张忠字巨和,中山人也。永嘉之乱,隐于泰山。恬静寡欲,清虚服气,餐芝饵石,修导养之法。冬则袍,夏则带索,端拱若尸,无琴书之适,不修经典,劝教但以至道虚无为宗。

[郭]隐于临松薤谷,凿石窟而居,服柏实以轻身。

[陶]淡幼孤,好导养之术。谓仙道可祈,年十五六,便服食绝谷,不婚娶(《隐逸传》)。

宋 书

古人耻以身为溪壑者,屏欲之谓也。欲者,性之烦浊,气之蒿蒸,故其为害,则熏心智,耗真情,伤人和,犯天性。虽生必有之,而生之德,犹火含烟而妨火,桂怀蠹而残桂,然则火生则烟灭,蠹壮则桂折,故性明者欲简,嗜繁者气昏(《颜延之传》)。

忘生而生愈全,遗神而神弥畅(《顾之传》)。

南齐书

若服食茹芝,延寿万亿,寿尽则死,药极则枯,此修考之士,非神仙之流也(《顾欢传》)。

梁 书

[陶弘景]天监四年,移居积金东涧。善辟谷导引之法,年逾八十而有壮容(《处士传》)。

[范缜云]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儒林传》)。

魏 书

[徐]謇常有药饵,及吞服道符,年垂八十,鬓发不白,力未多衰(《术艺传》)。

[崔浩]既得归第,因欲修服食养性之术,而寇谦之有《神中录图新经》,浩因师之(《崔浩传》)。

授[寇]谦之服气导引口诀之法,遂得辟谷,气盛体轻,颜色殊丽。弟子十馀人,皆得其术。

颍阳绛略、闻喜吴劭,道引养气,积年百馀岁,神气不衰(《释老志》)。

北齐书

[由吾]道荣仍归本部,隐于琅邪山,辟谷,饵松术茯苓,求长生之秘。(《方伎传》)。

隋 书

[徐则]陈太建时,来憩于至真观,月又辞入天台山,因绝谷养性,所资唯松水而已。虽隆冬寒,不服绵絮。

时有建安宋玉泉、会稽孔道茂、丹阳王远知等,亦行辟谷,以松水自给,皆为炀帝所重(《隐逸传》)。

旧唐书

罗浮山人轩辕集至京师,上召入禁中,谓曰:先生遐寿而长生可致乎?曰:彻声色,去滋味,哀乐如一,德施周给,自然与天地合德,日月齐明,何必别求长生也。留之月馀,坚求还山(《宣宗本纪》)。

[赵昌]除华州刺史,辞于麟德殿,时年八十馀,趋拜轻捷,召对详明。上退而叹异,宣宰臣密访其颐养之道以奏焉(《赵昌传》)。

[柳]公度善摄生,年八十馀,步履轻便。或祈其术,曰: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气海常温耳(《柳公绰传附柳公度传》)。

王充博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作文 作文教学 作文兴趣

有人说,当学习经过多次机械重复,学习技能就能到达最高境界,成为一种本能。作文是否也能这样通过多次重复而变成一种本能呢?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作文是一种感情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作文训练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但提高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可能会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感。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学生的情感因素,培养作文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四点:

1.选材上要贴近学生生活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中的一段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

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仲夏夜的景色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这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我们要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

学生之所以怕作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繁重的学生任务使他们的生活趋于单一和枯燥,较少有机会接触社会,自认为没有可写的东西。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否则哪来的“以小见大”,哪来的“细微之处见真情”?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多观察社会生活的同时,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可引导学生写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或者误会与矛盾,写存在于同学中的某些现象,写教师、家人对自己的关心、支持、误会,写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交往,进而不断扩展题材,将笔触从学校、家庭逐渐延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在作文训练中,可以出一些诸如《误会》、《理解》、《这件事不该发生》、《收获》、《理解》等一类的题目进行训练,让学生走出无话可说、无题材可写的误区,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社会的能力,从而培养写作的兴趣。

2.内容上要靠近学生心理

学生作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体,有着自己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到了中学,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结合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圈里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把文题出在他们关心的对象上,从而达到既有利于写作,又有利于引导的目的,这应是我们命题的又一思路。例如《关于追星族的思考》、《谈中学生早恋》、《中学生当干部弊大于利吗》、《读书与做人》、《机遇》等,这类文题所涉及的问题,几乎是每个学生都关注过、思考过的。比如追星问题,什么是真正的“星”,对待“星”的正确态度是什么;身边的同学早恋了,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同学们选我当学生干部,为什么父母反对;同样是博览群书的人,为什么有的流芳百世,有的却遗臭万年……这类问题不单单是作文问题,更是关系到学生如何成长、怎样成功的问题。在关注心理、责任心理的驱使下,他们乐于思考,并迫切希望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命题中,我们还要善于运用关注、责任心理,把学生对自身成长的关心引入到对国家、社会的关心上来。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见义勇为赞》这类题目就有利于使学生开阔胸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3.技巧上要引导学生模仿

模仿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能降低学习难度,又可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良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先生说过:“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而不以为病。”这就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庚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与春旗一色”而来。再如左丘明的《左传》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在“与古人合”后,应尽快“与古人离”,即强调创新以突破古人,培养好文风。

4.评价上要重视学生优点

王充博览范文第4篇

林洪,字龙落,号可山人。关于他的故里,有两种说法:一是泉州(今福建),一是钱塘(今杭州)。笔者倾向后一说。因在书名著者下注“和靖先生裔孙”,在书内“寒具”节中也有“吾翁和靖先生”之句。据史载,和靖先生(即林逋)为钱塘人。林洪生活于南宋理宗(赵昀)在位时期(1225-1264年),是位隐士,他一生从未走上仕途,淡泊名利,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常游名山大川,自称“游江淮二十秋”,与时人陈秋岩、刘漫塘过从甚密。林氏以诗闻名于世。他又是美食家,由于长期生活在山野农村,对素食情有独钟,并有深入研究。留世著述,除《山家清供》外,尚有《山家清事》、《茹草记事》等。

《山家清供》二卷,共分102节(上卷47,下卷55),另附“茶供”、“新丰酒法”二节。全书广收博采,主要收录以山野所产的蔬菜(豆、菌、笋、野菜等)、水果(梨、橙、栗、杏、李等)、动物(鸡、鸭、羊、鱼、虾、蟹等)为主要原料的食品,记其名称、用料、烹制方法,行文间多利用有关历史掌故、诗文等。内容丰富,涉猎广泛。

绿色食品是当今热门话题,吃素食是一种时尚,古代对此就有深刻认识,先民很早就提出“食不可无绿”。东汉思想家王充曾说:“欲得长生,肠中当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论衡》)清代美食家李渔在《闲情偶寄・饮馔》中也提到:“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认为粗食淡饭,既是保健食品,又能养成节俭的风气。《山家清供》所叙食品,并非豪门显贵大摆宴席的珍馐异馔,美味佳肴,而是寻常百姓的普通饭食,许多都是利用源于自然、无污染的蔬菜、水果、野果及动物等为原料而制作的绿色食品,这是《山家清供》的显著特点。如“山家三脆”,是把嫩笋、小蕈(即菇)和枸杞放进水里煮开,加香油、盐、胡椒及酱醋拌食,或加面做成汤饼。有诗赞曰:“笋蕈初萌杞菜纤,燃松自煮供亲严。人间肉食何曾鄙,自是山林滋味甜。”许多野菜、野果都可充当食品,受到山村农家的青睐,如荠菜(即苦菜),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中说:“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书中也介绍了吃荠菜的方法:用醋、酱拌食,如嫌苦,再加些姜、盐即可。这种野菜,不仅用以充饥,还能起到“安心益气”作用。

我国素有喜食豆制品的习俗。豆古称菽,包括黄豆、黑豆、绿豆、蚕豆、豌豆、扁豆等多种,是“五谷”之一。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菽“果腹之功,在人日用,盖与饮食相终始。”认为豆类既能“代谷”,又可“充蔬”,所制各种“蔬饵膏馔”,是正宗“国菜”。书中载有“东坡豆腐”、“鹅黄豆生”、“雪霞供”、“豆粥”等系列豆制食品。如在“鹅黄豆生”中介绍了生豆芽菜的方法:是在盆中“铺沙植豆”,采用人工保温、洒水等措施,使豆发芽。将豆芽用油、盐、香料调味,然后用麻饼卷着吃,风味特佳。作者自称在外游历时,每当起想这一美味,就想赶紧回家满足这一口福。又如“雪霞供”,是用芙蓉花烹调豆腐,这种食品,红(花)白(豆腐)交错,如同“雪霁之霞”,名称也富有诗意。

提倡素食,但并非一概反对肉食。书中也有鸡、鸭、羊、鱼等肉类食品,但都制作简易,食之也不觉油腻,如“黄金鸡”:是把鸡毛脱去,洗净,用麻油、盐水煮熟,加进葱椒,吃之爽口,确是山乡农家的普通食品。

我国自古就有食药同源、寓医于食的思想传统,即通过饮食达到健身和疾病防治的目的。书中载有多种这类食品,如“酥琼叶”:把琼叶蒸饼,薄薄地切成片,将蜂蜜涂上或涂上油,用火烤,然后放到纸上散散火气,食之松脆,能“止痰化食。”又如“苍耳饭”:采苍耳嫩叶洗净,用姜、盐、苦酒拌成生菜,也可加米粉做成干粮,可治疗风疾,杜甫有“苍耳况疗风,童儿且时摘”的诗句。再如“地黄焘回薄保就是用地黄捣汁和面做的面片,这种食品能驱治腹中寄生虫。

《山家清供》中所记虽系家常食品,材料易得,但制作技艺各不相同,有的堪称一绝。如“蟹酿橙”:选黄熟的大橙子截去顶,剜掉肉瓤,留少许液汁,将蟹肉放进装满,再将顶盖上,放进盆里用酒醋水蒸熟,再加醋、盐拌食,有酒、菊、香橙、螃蟹的风味,食之“既香而鲜”。“拨霞供”中介绍了涮兔肉法:林氏昔游武夷山,往访隐士时,曾获一兔,当时无厨师,他们便将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酱、胡椒等腌一下,烧开半锅水后,用筷子夹肉片放到开水里,摆熟了吃。还有诗:“醉忆山中味,浑忘贵客来。”书中并附注“猪羊皆可”,这说明南宋时已有涮猪羊肉的食品了。当时还能制作冷面,该书“槐叶淘”记述:盛夏时采摘高处的青槐叶,捣汁和面,做成细面条,煮熟后,放进冷水浸泡,捞出后用酱醋浇拌。这种冷面,清香而又爽口。杜甫盛赞此品“经齿冷于雪”,并说“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槐叶冷淘》诗)还有一种“寒具”,是预制可以保存的食品,《齐民要术・饼法》中称之为细环饼。做法是:以蜜调水和面,搓成细条,扭作环形,类似麻花,用麻油煎成,食之油香酥脆。这种食品,“可留月余,宜禁烟用”,是古代寒时节的节令食品。后来发展成为四季皆宜的食品,南京的“寒具”很出名,被列为“健康七妙”之一。

《山家清供》的另一特色是它的编著形式。该书配合内容所述,穿插许多有关历史掌故、诗文等,说史叙事,诗文结合,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如在“冰壶珍”中记述:宋太宗(赵匡义)曾问苏易简(翰林学士):食物中什么才称得上珍品?苏答:食无定味,适口为珍。并说:齑(ji基)汁最美。是指浸上腌菜加上绿豆的清面菜汤,喝了能止醉解渴。还有“玉糁(shen身,谷粒碾磨的小渣)羹”,所记的是坡某日晚上与其弟子由饮酒,喝到痛快时,便把芦藤捶烂煮上,不用其他料物,只再加进研碎的白米为糁一块吃。东坡忽然放下筷子拍案说:“若非天竺酥酡(古印度酪制食品),人间决无此味。”书中所引诗歌更多,随处可见,如“土芝丹”,土芝即芋,在介绍用糠皮火烧烤之后,即引又居山人诗:“深夜一炉火。浑家团碜;煨得芋头熟,天子不如我。”又如“蜜渍梅花”开头即引杨万里诗:“瓮澄雪水酿春寒,蜜点梅花带露餐。句里略无烟火气,更教谁上少陵坛。”坡是美食家,但他并不追求山珍海味,也提倡清淡的素食,如在“豆粥”中就引录他的诗:“岂知江头千顷雪,茅檐出没晨烟孤。地碓舂粳光似玉,沙锅煮豆软如酥。老我此身无著处,卖书来问东家住。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杖君家去”。书中还有“山海羹”,这是用笋蕨和鱼虾等调制的食品,在介绍做法之后,又引梅屋诗:“趁得山家笋蕨春,供厨烹煮自炊薪。倩谁分我杯羹去,寄与中朝食肉人。”这些诗,并非可有可无,它们既加深了所述内容的理解,又提升了阅读兴趣。

还须提及的是,《山家清供》虽系古籍,但它就事论事,从不引经据典,文字也不古奥艰深,读之通畅易晓,如“梅粥”节:“扫落梅英,净洗;用雪水煮白粥,候熟同煮。”一般人都可读懂。这也是该书受到好评、易于流传的原因之一。

自《山家清供》问世后,至今近800年来,已出版多种版本,主要有:明・万历三十五年(1597年)抄本;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虞山顾氏《小石山房丛书》刻本;梁希谈、梁世文校本(年代未详);民国六年(1917年)上海涵芬楼《说郛》丛书刻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夷门广牍》影印本;1985年中华书局据《丛书集成初编》重印本;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汇集的《说郛三种》影印本;1989年中国商业出版社《中国烹饪古籍丛刊》本;2004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饮食物语》的《食之语》分册,将《山家清供》收进,除原文外,尚有译文,附加彩图,采用新式标点,精致线装,是较好的版本。

附言:笔者在本文中对《山家清供》撰者林洪故里问题,提出认为钱塘(今杭州)人,依据是书中指明林洪为林和靖后裔。后经查史料记载,称和靖先生隐居西湖终身未娶……对此又产生疑团。乃致函浙江大学游修龄教授,向其请教。很快得到答复。游先生复信如下:

“永厚同志您好。

相关期刊更多

散文选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文联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阳明学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