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尊师小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关键词:高校伤害事故法律关系归责原则构成要件
近年来,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学生伤害事故引起的赔偿纠纷案件也与日俱增。受害学生家长动辄向学校索赔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有的家长为了达到高额赔偿目的,甚至采取各种手段扰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这种情况,不仅使高校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学校的正常发展。加上部分高校对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理解不当,以及对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责任认识出现失误,导致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承担了诸多不应该承担的责任,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正确认识高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责任,以便高校合情、合理、合法地处理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好学校和学生双方的合法权益。
一、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学校和学生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是什么?主要存在以下观点:
1.“监护关系说”
这一观点认为学校是学生的监护人。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法律制度。我国《民法通则》第133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1)“监护关系说”于法无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己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据此,有资格成为未成年人监护人只能是未成年人的近亲属、其他亲戚朋友,未成年人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学校不在其列。教育部出台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7条明确规定:“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下称为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相应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作出明确规定。
(2)监护关系说不符合实际,不能解释多数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监护是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法律制度,田睑由此可见,监护的对象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而中国高校在校学生绝大多数都已经年满18周岁,而且高校不招收精神病人,如果学生入学后患精神病,高校可劝其退学。因此,主张高校与学生之间是监护关系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2.监护关系转移说
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最高院司法解释《民通意见》第22条:“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但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有人据此认为,监护人将孩子送到学校,监护人的监护责任就转移到了学校。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法律规定监护人可以通过委托,将监护职责转移给被委托人。家长如果要把监护职责转移给学校,那么双方之间就要达成一个监护职责转移的合意或者契约。现实生活中,没有哪一所高校在接受学生人学时与家长就监护职责转移问题达成任何协议。因此,在校未成年大学生的监护职责不可能从其监护人转移至学校,除非校方与监护人之间签订委托合同(当事人双方约定一方为他方处理事务的合同)。
3.合同(契约)关系说
所谓合同关系是指平等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等主体间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而进行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性质本质上是合同关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校与学生及其监护人是平等主体,学生交纳学费,学校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虽然高校在授予学士学位时被授权履行行政职能,但从总体上看并不影响学校和学生之间是平等民事主体这一本质。当然,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契约关系同一般的合同关系相比,仍然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所以,笔者认为学校和学生之间关系是“特殊契约关系”。对此,笔者将在后文加以论述。
从以上分析可见,多数家长以及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学校及其工作人员应该对学生承担监护责任是完全没有法律根据的。认为监护人把学生送到学校、监护权即转移到学校,学生在学校期间受到的任何伤害或实施的任何伤害,学校都要承担责任的观点于法无据。
二、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
要准确把握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首先要准确把握学生伤害事故适用的法律。如果学生伤害事故适用合同法,那就应该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如果适用侵权法,则一般适用过错归责原则。
1.学生伤害事故法律适用的争论
(1)观点一:学生在校伤害事故适用合同法
有人认为学生或监护人与学校签订教育合同,学生在学校受到伤害学校应该按照合同法承担法律责任。这一看法,有待推敲。学校虽然和学生或监护人之间成立契约关系,但这种教育培训契约和一般的合同相比至少存在以下不同:第一,教育内容并不是当事人之间自由约定,学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学生进行教育。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规定,可以视为高校和学生之间契约的当然内容,双方都要遵守。从现有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看,并没有要求高校对学生一切伤害事故承担责任。学校和学生之间也不存在有关伤害事故责任分担的约定。换言之,合同内容中并不包含有关学生伤害事故的条款,无法适用合同法解决学生伤害纠纷。第二,学生对学校提供的教育并没有完全支付对价。对于一般合同而言,双方应该遵循公平原则,各自支付相应的对价,但学生缴纳的学费并不是其受到学校教育服务的对价。仅靠学生的缴费并无法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学校相当比例的资金来源仍然是国家投资即财政拨款。
既然学生支付的费用只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部分费用,学生或监护人就不能要求学校对学生一切伤害事故承担责任。学生并没有为学校对其提供更高更全面的安全保护支付对价。对于学生伤害事故,学生或监护人没有理由要求学校按照合同法承担无过错责任。第三,作为合同一方的学校具有公益性质。学校是一种公益性非营利性机构,担负着培养青年的艰巨任务。学校不能按照合同法的原则,对学生一切伤害提供完全的赔偿。如果这样赔偿,很多学校都将走向破产,最终会损害多数人的利益。因而,在处理学生在校伤害事故时,不能根据合同法的无过错原则追究学校责任。
(2)观点二:适用侵权法
首先,根据对学生和学校关系的分析,处理学生伤害事故适用侵权法是适当的。其次,从我国现有法律规定看,立法机关正是通过侵权法来处理学生伤害引起的纠纷。例如,《民通意见》第168条:“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对教育机构承担的责任做出明确规定,而该条正好处于《民通意见》第五部分法律责任中的侵权责任之中。由此可见,司法机关是通过侵权法解决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引起的纠纷。另外,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七条对学生在校伤害事故的赔偿做出约定,更明确表明司法机关对学生伤害事故适用侵权法的态度。新通过的《侵权责任法》第38、39、40条对学校责任做出明确规定。
2.归责原则
所谓归责原则是指在行为人的行为或物件致他人损害的情况下,根据何种标准和原则确定行为人的侵权民事责任。唧由于我国立法及司法解释确定学生伤害事故纠纷适用侵权法,而过错责任原则是适用于一般侵权行为的一项基本归责原则。。因而对于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就应该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这一点得到司法解释和有关法律的确认。如上面所引的《民通意见》第168条规定,以及《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7条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8条、39条、40条明确规定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有过错的,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有学者主张学生伤害事故也适用公平原则,对此笔者持否定态度。所谓公平原则是指当事人双方在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他情况的基础上,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给与适当的补偿。[41v43对于学生在校伤害事故处理,法律明确学校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换言之,学校无过错的,学校即无责任,这样也就排除了适用公平原则的可能性。至于有学者指出,如果学生实施使学校受益自身受损的行为时,学校不予赔偿,则显失公平。对此,有两点需要说明:其一,学校对实施使学校受益自身受损行为的学生不存在赔偿,因为学校没有过错,无过错即无责任,这是侵权法的基本原则;其二,学生在实施使学校收益自身受损行为时,学生可以通过债法上的不当得利或无因管理获得学校补偿。
三、学校承担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构成要件
前文分析了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只有存在过错时,才有可能承担责任。是不是只要学校存在过错都要承担侵权责任?符合哪些要件,学校对学生的伤害要承担赔偿责任?笔者认为,要求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承担赔偿责任,必须符合以下构成要件:
1.损害事实。损害事实是指因一定的行为或者事件对他人财产或者人身造成的不利影响,包括财产损失、人身伤害及精神损害。学生伤害事故中,必须存在学生受到伤害的事实,包括身体权、生命权等人身权受到伤害以及因人身权受到伤害带来的财产损失。如果学生不能证明受到伤害的事实,则无权请求学校赔偿损失。
2.因果关系。侵权行为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及其物件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学生伤害事故的因果关系,就是指学生的伤害是学校行为、学校教职员工的行为,或者学校的设备设施造成的,则可以认定学生损害与学校之间具有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反之则无。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认定学校侵权责任时,必须考虑学校在造成学生伤害事故中的原因力的大小,如果学生伤害是多个原因集成的结果,那么学校按照其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原因力的比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过错。所谓过错是指行为人通过违背道德和法律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主观状态。对于学生伤害事故适用过错归责原则,所以要求学校承担赔偿责任必须证明学校存在过错。如果学校没有过错,不管学生遭受多大损害,从法律角度说,学校都没有法律上的赔偿责任。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过错的客观表现形式主要有:学校或教职员工实施的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学校或教职员工实施的违背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学校或教职员工实施违背基本道德规范的行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不符合有关标准,存在安全隐患造成学生伤害的情形。有上述行为之一的,可以认定学校或教职员工有过错。学校或教职员工实施正当的法律授权的行为不能认定为有过错。譬如,辅导员对不遵守校纪校规的学生进行正常的、适当的批评教育,导致学生离校出走或采取其他过激自残行为,不能认定辅导员有过错。除非辅导员批评教育手段粗暴,有体罚或侮辱学生人格等不当之处。
四、降低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法律责任的对策
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最大限度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学生安全。同时,可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学校在学生安全事故中的法律责任和风险。
1.加强对学生安全知识教育。学校应该对学生加强校纪校规教育,特别要强化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如果因为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必须的安全教育导致学生发生安全事故,则可以认定学校有过错,并可能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学校尽到安全教育义务,学生仍然违背安全制度导致伤害,一般可认定校方无过错。
2.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开展校园建设。高校在校园建设、教育教学设备添置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建设,即使学生出现有关事故,因为学校没有过错,学校在法律上也就没有责任。譬如,两学生在四楼走廊上玩耍,其中一学生坠楼身亡。如果栏杆的建设强度、高度符合国家标准,则学校对学生的身亡不负责任。反之,学校存在没有按照国家标准建设的过错,则要对学生坠楼承担法律责任。
3.恪尽职守、避免过错。学校教职员工一定要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以及学校规定的职责。并要认真备存履行职责的有关材料。如果教职员工没有履行法定或者学校规定的职责,则可以认定存在过错,从而导致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责任。
活动目的
练习当众说话,抒发尊师情感。
活动准备
1.学生按口语表达能力高低分为四个组,各推荐一名组长和两名小裁判。
2.围绕“老师您好”这一主题内容,各小组按下列要求充分讨论,互教互学。
说两三个打比方的句子;
描绘一位老师的外貌;
说一件真实感人的小事;
摘录或创作一首供集体朗诵的诗歌。
3.明确说话要求,讨论评分标准,培训小主持人。
4.学唱歌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教师谈话:9月10日教师节快到了,和全国各地一样,我们学校正以多种方式热烈庆祝这一喜庆节日。今天的语文活动课,我们围绕“老师您好”这一主题,举行说话竞赛。说话的要求是:能主动发言,当众用普通话讲清自己的意思,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你们准备好了吗
2.小主持人上场:今天活动的内容有四项:说赞语、拍照片、讲故事、朗诵诗。分组竞赛,每项25分。请总裁判老师和小裁判们就座。我愿大家都以满分向教师节献礼。
二、活动经过
1.说深情的赞语
小主持人讲明要求:各小组长上台抽签领取一组词卡,听“开始”口令后,和组员讨论,快速组词成句,再仿照比喻句式,围绕主题内容,说一句深情的赞语。
例: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老师像一座通向知识海岸的长桥。
老师像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
老师像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
2.拍清晰的照片
小主持人拿出照相机做拍照的姿式,亮几下闪光灯:下面请各组派出自己的小小摄影师,描绘一位大家熟悉的老师的外貌,组员可以补充,要在1分半钟内完成。其他同学评判像不像。
例:
张老师中等身材,稍微有点儿发胖。他的衣裤都明显地旧了,但非常整洁。他的脸庞长圆,额上有三条挺深的皱纹,眼睛总是很有神地看着我们。
3.讲感人的故事
小主持人:在老师的身边,我们多么愉快,多么幸福,因为老师真诚地爱着我们每一个同学。他们敬业爱生的事迹说也说不完。下面请各组派代表给大家讲一个真实感人的小故事,组员可以补充,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
4.咏祝福的诗歌
小主持人手举鲜花:献上多彩的诗篇,表达我们真诚的祝福吧!请听诗朗诵。
例:
、、、
三、活动结束
小主持人带领大家跟着录音机唱。
集体起立向老师敬礼:亲爱的老师,节日好!
摘 要:课堂资源运用同质化现象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资源选用盲目,不懂“取舍”,资源呈现机械,不懂“加工”。针对这种现象的处理原则主要有:目的性和生本性原则,趣味性和情感性原则,逻辑性和灵活性原则。思品课堂资源同质化现象处理的具体策略分别是,同中求宽,做到多角度、多渠道选用资源;同中求变,做到多样性,多侧面呈现资源。
关键词:思品课堂 资源同质化 处理原则 具体策略
作者简介:唐剑影,女,上海市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中学高级教师。
近年来,笔者观摩了教学新秀们的评比课,青年教师们匠心独具运用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体现了良好的教学素养和课堂驾驭能力,但在教学资源过程中出现了资源随意叠加、呈现方式单一、对学生评价方式简单直白等诸多问题。笔者把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资源差别小、资源呈现方式单一、学习中的生成处理趋同等称为同质化。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课例谈谈对初中思品教学中资源同质化现象处理的思考。
一、思品课堂资源运用同质化现象分析
1.资源选用盲目,不懂“取舍”。教学资源获得的渠道很多,同一主题内容既可选用网络资源、新闻媒体资源、学生生活中事例现象,也可选用教材上的资源及各种版本教学设计参考等。在采集的时候.如果不加取舍,最后只能是走过场式的花架子,学生体验不深,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如某教师在上“尊敬老师是人类美德”时,就搜集了许多名人尊敬老师的小故事,廖昌永先生的视频资料《老师,我总是想起您》,学生身边好老师事迹,还让学生分头调查了任课老师的一天,教师本人和自己恩师之间的成长故事,教材中“小勇的困惑”案例、教师的赞美诗等。一节课,教师做了近20张幻灯片,课堂上教师如赶场子式放映,匆匆而过,没有侧重点,思路混乱,教学目标难以达成。面对众多的资源首先要进行同质归类,做到有的放矢。如名人尊师小故事、“小勇的困惑”案例、教师的赞美诗等都涉及到如何尊师,可以归为一类;学生身边好老师事迹,任课老师一天,教师的赞美诗都涉及到为什么尊师,可以归在一类,廖昌永先生的视频资料《老师,我总是想起您》,教师本人和自己恩师之间的成长故事,既可以说明为什么尊师也涉及到如何尊师,可另立为一类,既可以考虑放在一节课的中间环节作为过渡,也可以放在开头引出课题。当然,这是粗线条的归类和选择,还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更细的推敲,如根据榜样人物进行归类,学生身边好老师进行归类等。同一类别资源的呈现最好做到详略得当,同时注意选择最贴近学生实际、对学生成长最有价值和意义的资料,剔除没有价值或价值和意义不大的资料,并根据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架构。
2.资源呈现机械,不懂“加工”。教学是门艺术。思想品德课程在传授道德知识、政治理论的基础上,应通过一定的艺术和技巧,使课堂教学得到升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教师资料呈现一律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单调直白,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某教师在“尊敬老师是人类美德”导人时,直接播放了廖昌永先生唱的《老师,我总是想起您》的视频资料,教师意图通过这段材料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之情。但由于学生本身对这位歌唱家不熟悉,学生感触不深,甚至有同学对廖昌永那样的激动感觉可笑,资料在这样直白的呈现方式下失去了应有的教学的效用。同样是运用廖昌永的视频资料,另一位教师引用了一段背景材料:廖昌永是我国著名歌唱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是一位来自农村山区贫困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喜欢唱歌,因家境贫困走艺术之路对他来说却是奢望,那么是什么助推他走上艺术梦想的颠峰呢?该教师简要地介绍了廖昌永高中老师对他的鼓励,及其大学老师周小燕教授把他领到家中教他乐理,接着顺势说在廖昌永成名后最喜欢演唱的就是《老师,我总是想起您》这首歌曲,然后播放视频资料。学生在震撼性的成长故事中感受师恩,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榜样行为的引领下懂得感恩,自然引出课题。好的教师总会考虑学生特点,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用。资源的呈现应该讲究策略,做到以“趣”为基准点,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资源犹如调味剂,能够使思品教学化抽象为具体,还理论于血肉,架起学生与课标要求之间的桥梁。资源运用的同质化不利于学习者激发并保持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学习效率。如何正确处理资源同质化问题需要智慧和策略。
一、思品课堂资源同质化现象的处理原则
1.目的性和生本性原则。教师应该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核心思想为引领,凸显本学科德育育人特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注重道德知识的渗透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解构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情,确定教学三维目标,即做到一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心里要有一本清晰的“账”;并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情,选定教学资源,确定教法和学法。一节课,选择的材料再好,如果实际教学价值和意义不大就应该大胆舍弃。但针对有利于学生德性成长需要,能触动学生灵魂的资源,哪怕获得途径困难,也要设法挖掘,充分准备。
2.趣味性和情感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恰当地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就会变得高效。资源的选择应突出“情”、“趣”、“理”,不能简单机械地采用。一位青年教师在进行“社会责任”教学时,有效地建构了情感体验性课堂。在教学最后一环节,教师拍了执教班级学生身边的父母、教师、清洁工、食堂师傅、门卫师傅无怨无悔付出并承担责任的画面,这些平时被学生忽视的“镜头”在教师声情并茂、有情复述中定格。教师给予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触动了学生最柔软的部分,也打动了在座的听课教师。在这样的情感认同中,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得以升华,也将承担责任真正地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当中,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3.逻辑性和灵活性原则。初中思品教学也要注意一定的思维逻辑,要条理清晰,问题设计要有梯度性。教学本是师生交流和相互建构的过程。教学中经常会有教师预料之外的状况发生,如何合理地加以运用和引导,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教师教学理念、专业素养、应变能力等的考验。教师如能敏锐地捕捉动态资源,顺水推舟,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课堂大忌就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一律都是“嗯”、“好的”这些简单敷衍的词语,学生听了丝毫没有任何兴奋和启迪。一位青年教师在讲如何尊敬老师时,引用小勇困惑的案例(老师一道题目批改错了,小勇告诉老师,但老师不承认自己批改错了,还冤枉小勇是他后来改的……),教师请学生们交流:如果你是小勇,你会怎么对待这件事情?一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批改那么多试卷批错也很正常。应该说,这位学生能从宽容和理解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是很不错的,但很显然这位学生的回答有些答非所问,因为这个问题主要针对的是被老师冤枉了该如何对待。这位教师很机智地说,你能宽容老师的错误真好,但是老师不承认他犯错误了,并冤枉你了,你会怎么办呢?这种处理既肯定了学生的表现,又引发其进一步思考,可谓一举两得。
三、思品课堂资源同质化现象的处理策略
1.资源的选用做到同中求宽。资源的丰富性既为教学提供了便利,但也给教学带来了挑战。面对海量的资源,教师应该在统一归类的基础上进行删选,将同质资源以一定的思维逻辑和顺序呈现,做到不生硬,同时注意详略得当。
一是注意多角度。思品教学在内容选择的时候要尽量避免雷同和重复,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简单重复耗时多,使该讲深刻的不深刻,一节课难免会头重脚轻。资源呈现的时候尽量注意多角度。如一位教师在阐述丰富多彩的闲暇生活方式时,既有学生闲暇生活方式,也有教师的闲暇生活方式,还有榜样人物的闲暇生活方式;在讲教师本人闲暇生活的表现时,教师又从“爱制作美食的我”、“爱制作手工的我”、“爱摄影旅游的我”等多角度来展现,闲暇生活的意义在具体的事例呈现中逐渐丰满。难能可贵的是,该教师除了从正面引导学生了解闲暇生活的丰富性和意义外,还引用反面的事例进行补充和讨论,如耗费很长时间看电视和玩电脑的事例,学生在分析利与弊的过程中学会了正确取舍。由此,闲暇生活的教育不再是生硬说教,而是在立体式呈现中成为学生生活中的自觉行为选择。
二是注重多渠道。资源的来源有很多渠道,既可以通过问卷采访等形式了解学生中本身存在的教学资源,也可以利用媒体和教材上已有的教学资源。
2.资源的呈现要做到同中求变。教学设计应该要能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设计成多样的形式、避免单一。一位青年教师在进行“现代家庭物质文明”的教学设计时候,设计好几幅漫画图片后,要求学生根据每一幅图片得出一个结论,机械的形式,冗长的反复,大大降低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注重多样性。教师应在呈现方式上尽可能多样化,避免视觉疲劳。问题和任务设计应体现梯度性,使学生有渐人佳境的感觉。如在讲“尊敬老师是人类社会美德”时,一位青年教师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事实说话,采用人物故事分享、调查汇报、视频资料及案例分析讨论等学习活动,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尊敬老师和如何尊敬老师,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参与过程中获得震撼性的感悟,在感悟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
二是注重多侧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资源也可以有多方面运用的切人点,如前文提到的廖昌永事例,可以侧重讲廖昌永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可以侧重讲内因在成长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当然也可以讲外部环境的影响。选择的切人点不同,资源呈现的内容和方式都会相应地有所不同。
我始终认为人是最重要的,你是不是有足够好的团队。有足够好的团队,你才会有正确的战略,才会有强的执行力,所以归根到底都是人。
如果是造船的话,不是指挥员工们去砍木头,而是要激起员工对浩瀚大海的向往。
我们不打线下广告,把钱省下来完善队伍,改变团购本身消费质量,提高满意度。
有一个小故事是说三个人在工地砌砖,别人问你在做什么,第一个人说你没看见我在砌砖吗?仅仅是砌砖而已;另一个人说我在赚每小时十块的工钱,养家糊口;第三个人说我在修建最雄伟的大教堂。尽管第三个人知道他手头做的事情是很琐碎很重复,但是他清楚他是服务于一个宏伟的东西。
每年的今天,我都会想起老师对我说的:“敬业是最好的尊师”。
一流的选择是做事,二流是评价别人做的事,三流是评价别人的评价。咱们得力争上游,对吧?
团购其实是服务业的电子商务,美团网的价值观就是“消费者第一”,因此,美团网需要的是有服务意识的人才。
美团网需要的并不一定要有丰富的团购经验,但是一定要做到三点:1,需要认同美团网的价值观;2,需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适应变化很快的市场;3,同时个人必须努力。
上周五开会时一个年轻同事的一句话至今回荡在我耳边。当时大概是晚上12点,讨论接近尾声,需要有人整理会议记录,涉及流程图的部分用visio画比较好。我问她会用visio吗,她毫不犹豫地说“我可以学”。这四个简单的字里有无穷的力量。
“今日的中国社会已不是一张大学文凭就能骗得饭吃的了。拿了文凭而找不着工作的人们,应该要自己反省:社会需要的是人才,是本事,是学问,而我自己究竟是不是人才,有没有本领?躲懒取巧混来的文凭,在这新兴的严格用人的标准之下,原来只是一张废纸!” 这是在1934年说的。
一、语言
思想品德教材是以讲故事为基本线索,从故事中阐明道理,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故事讲得如何,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效果。教师要上好思想品德课,就需要在掌握大纲要点和教材重点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思想感情及心理,在讲述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造性地反映教材中的情感,动之以情,为进而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铺平道路。
二、表演
有些课文的戏剧性是较强的。对这样的课,让学生扮角色表演,效果会更好。教师指导小演员体会课文中角色的形象,恰如其分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这对小演员和小观众都会受到启发和教育。这种作用常常是教师语言阐述所起不到的。如《爱清洁讲卫生》、《今日事今日毕》、《独立完成作业》等,都适合用这种形式。
三、音影
这主要是指放录音、放影片,播放歌曲、播放故事,通过音响和屏幕把与课文有密切关系的故事、歌曲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心理随着屏幕上辗转起伏的故事情节产生共鸣,以强化主题教育。如教《坚持民族气节》一文,我把课文改写成小故事,在课堂上,一边用录音机播这个故事,一边用投影仪放表现爱国英雄苏武的崇高民族气节和坚贞不屈精神的影片,把学生引入对爱国英雄苏武无限崇敬、对匈奴王单于无比憎恨的气氛之中,从而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这时,录音机里响起了《苏武牧羊》的歌声,这悲壮而豪迈的歌声把学生的情感带到了最高境界,增长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并决心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学习。
四、实物
教师让学生感受实物的形象,并让学生注意观察,强化感知,再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想象力,从而使学生悟出道理。如教《尊敬老师》一文,老师点燃一支红烛,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说:“大家仔细看一看,想一想,老师刚才点燃的红烛具有什么品质呢?”学生很快地明白了“红烛具有燃烧自己而照亮别人的高贵品格”,并进一步通过联想,悟出了“红烛的品质就是教师的品质”的道理,在随后召开的诗歌朗诵会上,学生积极地上台表演节目,歌颂了教师的崇高精神和品质。最后齐唱“风啊,您不要吹”的尊师歌。这样,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不仅进一步明确亲爱的老师是无私的红烛,光荣的园丁,而且加深了对老师的尊敬之情,从而做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对老师有礼貌。
五、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