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客教育发展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政、校、企”三方共建合作机制是职业院校创业人才培养的助推器。在地方政府主导下,学校与相关企业共同搭建资源、技术、人才与政策的创业共享平台,在课程教学、资金投人、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深度合作,不断提高创业教育质量,努力通过创业带动学生就业。(一)地方政府政策支持。政府既主导职业学校办学方向、层次、结构和类型,也在学校创业教育方面发挥着宏观调控和分类指导的作用。一方面从政策上对学校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制定促进学校和企业推进创业创新教育的法规和办法,明确获得政府补助和优惠扶持的条款;另一方面对与企业合作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培训并取得显著成绩的职业学校给予表彰、奖励,对人驻创业孵化园、众创空间的创客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二)职业学校主动作为。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职业学校更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思维,让受教育者掌握相应的创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目前我国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压力很大,每年有大量学生毕业,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处于失业和待业状态。因此,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同时全面开设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和实践模拟课程,加强学生创业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创业知识、技能和素质,通过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三)合作企业协同推进。学校与合作企业在管理运营、师资建设和资金投人等方面共建创业教育支持体系,打造学校一体化、开放式创业教育基地,协同推进学生创业孵化园和“雏鹰梦工场”众创空间的规划、建设与发展。通过与国家级众创空间“三牛众创”的紧密合作,充实校外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不断提升学校创业园和空间的管理运营水平。通过江阴市高新技术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孵化市场前景好、竞争能力强的创业项目,解决广大学生投资经验缺乏、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创业教育一体化平台
近年来,学校将创业教育作为扩大学生就业和培育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重要举措,努力激发全体师生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相关企业的支持下,根据互联网及其应用深人发展、知识社会迅猛发展环境下的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以及学生创业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学校将两幢共5000平方米的临街建筑作为学生创业实体,并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将跳蚤市场、创业园、孵化园和众创空间作为创业教育的主阵地,为学生创业和小微创新企业成长提供一体化、开放式、多层次的综合服务平台。(一)跳蚤市场。学校资助每个新生班级“创业燃梦资金”1000元,在系部创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每个月第一周的周二去校外批发市场购买一些喜欢的食品、用品,然后在校内指定区域售卖。通过这样的创业启蒙活动,让学生在交易中增强理财观念和人际沟通技巧,在活跃校园创业气氛的同时激发学生创业愿望,点燃学生创业梦想。(二)创业园。创业园是学校给优秀创业项目免费提供的生产、经营场所,约50间商铺,每间约20平方米,学生在自主申报的基础上,通过项目筛选,入选项目办理校内经营执照后人驻。利用校内学生消费群体稳定的特点,降低创业成本和风险,提高学生创业专业技能,强化创业项目实践。(三)孵化园。利用两幢面向校外的大楼楼层建立创业孵化园,让筛选后入驻的创业项目领取正式的工商营业执照,通过市场化运作和经营,锻炼和提升企业社会化生存能力。同时针对地方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电子商务运营理念、专业人员及成本等问题,按照企业化标准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学校为这些企业与校内电子商务创业学生团队牵线搭桥,帮助企业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销售产品、提供服务,帮助企业改变传统商业活动模式,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四)众创空间。在地方政府和国家级众创空间“三牛众创”的指导下,以满足创客所需的工作、网络、社交和资源共享为标准,基于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学校为广大师生与社会创客构建了面积两千多平方米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众创空间,并取名为“雏鹰梦工场”。经过一年多的运营,“雏鹰梦工场”被评为“江阴市众创空间”,目前已人驻三十多家企业。
三、“双轨并行、四层递进”创业教育模式
经过多年的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以学生创业梦想为主线,学校构建了“培训指导、创业实践”双轨并行,“燃梦、筑梦、追梦、圆梦”四层递进的创业教育模式,加大创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努力打造学生创业梦工场。(一)“燃梦”:创业教育的启蒙阶段。新生人校第一年,面向所有学生开设每周一次的NFTE创业培训课及为期两天的GYB培训,引导学生强化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点燃创业梦想。学校专门设立“助梦创业基金”,利用跳蚤市场发现潜在的创业培养对象。(二)“筑梦”:创业教育的基础阶段。对部分创业愿望强烈,在“燃梦”阶段脱颖而出的二年级学生进行SYB培训(每年500人左右),帮助他们确定一个可行的创业项目并制订创业计划,组建相对稳定成熟的创业团队,逐步完善创业项目申报书。创业项目通过审定、筛选后人驻学校创业园(为每个学生项目提供一定面积的免费经营场所),同时学校“助梦创业基金”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第一笔创业贷款。学生领取校内颁发的营业牌照后便可开始策划、经营自己的创业项目。学校不定期开设校内外专家创业讲座,重点培养人驻创业园学生开拓进取的创业思维和创业精神。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外出考察学习,如到杭州阿里巴巴、扬州东关老街、苏大创业园、西塘古镇等地,培养学生商品和渠道定位、店铺建设、推广、服务、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三)“追梦”:创业教育的重要阶段。通过“领航者创业实训系统”让学生系统掌握企业经营的精髓,培训对象主要是在创业孵化园中创业的三年级学生和众创空间的创客(每年200人左右)。创业人员向各位专家和投资方讲解自己的企业产品、发展规划、融资计划,在多次路演后,成熟的项目根据自身需要与投资公司签署合作意向协议,通过学校创业孵化园和众创空间为初创企业提供萌芽期和成长期内的便利,如创业创新活动所需的材料、设备和设施,以及金融、工商、政策和法律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让这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四)“圆梦”:创业教育的涅槃阶段。在创业孵化园和众创空间中苗壮成长的企业,经过2 ̄3年的孵化和培育,离开后在外面成功发展,并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他们的创业带动了就业,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这些成功的创业者成为学校创业典型和众创空间的路演专家,在帮助别人的同时继续提升自我,不断激发学弟学妹的创业热情和梦想。
四、创业教育“五结合”保障体系
关键词:高校;电子商务创业;创客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4-0012-03
作者简介:吴爱萍(1982-),女, 广东理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广东 肇庆/526100)
一、引言
国家级教育部《电子商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在高校中已经取得显著的实践成果,在义乌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在这个项目上已经非常成功,不过他们主要是在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方面进行改革,并没有把他作为一个电创项目在全校师生推广实行。广东理工学院作为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学院自创立以来,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为学生毕业就能就业,甚至能促进就业和带动再就业。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鼓励创新各种分享盈利模式,在分享的同时,保护首创者的利益和积极性。下面介绍该项目的意义和作用。
二、电商创客项目的概述、意义和作用
电商创客项目及电子商务创业项目,是专为经管财经和有兴趣意愿的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开展的一项创新强校的省级培训项目,是企业通过创客基地与学院对接,为学生提供电商实战经验。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信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的各种商业和贸易活动。电子商务创业基地,以培养学生电子商务创业能力为宗旨,以网销服务这一新型业态为特征,门槛低、发展前景广阔,有助于推进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义乌工商学院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成功典型,以及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网上开店技能大赛的成功经验,实践指出电子商务创业项目最适合大学生创业。
三、当前发展情形
由于大学生就业难,引发的学生自主创业议题成为热点,、总理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发挥大学生人才资源优势,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激发发展活力,吸纳更多大学生创业就业。在国外,有的高校已经将创业教育作为专业进行设置。在国内,部分高校也已经成立了“创业园”“创业学院”“淘宝创业班”。另外,还有机构成立了“电商创客”培训班。互联网+创业:催生高校“电商创客”,放眼当下,风头正劲的莫过于“互联网+”。这正契合了高校打造“电商创客”的构想。乘着广东省政府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东风,我校各个系部都分别成立了创业协会、创客俱乐部,利用互联网、淘宝手机微信等积极开展网络营销和特色服务。学院在2015年5月与广东新航线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商城”)、人人乐、万和三家公司洽谈“跨境电商创业班”“订单班”的有关事项。另外,我校成立“高要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创客基地”于2015年6月12日正式在我校挂牌,为此项目胜利实施打好了第一枪。
以新航线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是一家跨境贸易人才输送为主,以跨境贸易更简单为使命的跨境贸易服务公司。“商城”集合1000多家企业进驻,学校需要什么商品,新航线就提供什么样的商品,不需要的商品作下架处理。公司与全国200多所高校共建跨境电商人才实训基地。建立电子商务创业基地,设立校企合作供货平台,既可破解学生创业资金难题,又能将经营风险化解到零,实现培养学生创业意向、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目标功能。
围绕着电子商务创业的各方面技能,很多大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创业。该创业项目对所有创业学生,要求具有一定的电子商务创业理论知识和理论学习能力,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创业素质,全面了解、熟练掌握电子商务创业流程的各个环节,具有比较强的电子商务创业技能,丰富的电子商务创业实践经验,能够独立操作一个电子商务创业载体的全部业务。
四、电创项目的实施
电商创客项目是广东理工学院2015年一个全新的培育项目和挑战,是一个班级一个专业一个项目。这三个一就是学院的特色,也是我们准备分三步分三年要达到的计划目标。
1.一个班级及在经管学院开展“创业班”
广东理工学院经管学院在2015年向全省招收“订单班”“创业班”,学院提供上课和实践需要的场地和设备,商城、创客基地和学院三方合作,从学生开店、采购、上架、引流、营运等一系列的电商知识对学生作实操落地的技术培训,电子商务创业班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校的师资分为两部分:(1)企业(商城)提供一部分有经验的教师,他们有些是本地的企业家、创业人士、阿里大学的资深讲师;(2)高校自己的专业教师,在这里“专业教师”必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有相关的专业,专业可以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营销类都可以;二是喜欢创业,热爱电商创业;三是有相关经验,自己有实体店最好是网店,如自己经加入淘宝,或者就在天猫里做店长,任课教师有在第三方平台开店创业的经验,才有可能担负相关的教学工作。创业班的专业课教师都具备身兼数职,他们既是教师,又是企业电子商务兼职主管,负责企业的电子商务运营。同时,部分教师自己也开设了电子商务公司,从事电子商务的经营活动。教师只有实实在在地体验电子商务企业,再给学生讲述创业理论,介绍创业成就,与学生交流创业经验。每次讲学才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震撼,刻下创业的烙印。而不要出现“纸上谈兵”或理论“想像派”教学,教师从来都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更没有开设网站和做店长的经验,那怕在电商创业这一块失败的过程都没有,那我们培养的学生最后只会是“瞎子摸象”。教师讲出来的东西空洞乏味,或者只能在实验室环境中采用创业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或人工模拟。这就失去了“创业班”本身的意义,所以学院提供的专任教师非常重要。
“创业班”的课程分二类:第一类是公共基础课由学院安排,第二类是由公司(“商城”)安排。在这里不展开。“创业班”是定向培训的面向企业,每期创业班预计能成功孵化1~3个创业小企业,打造出1~3支团队并负责运营1~3个企业项目,为企业输送实战型技能人才20~30人。而他们也将带动更多的同学投入到电商的学习培训中来。创业班的学生只要能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和英语达到CET-4级,毕业后即可到“商城”(广州、深圳、东莞三地由毕业生自己选择)就业,毕业生可直接参与电子商务企业管理,为阿里巴巴服务的会员企业输送高质量的在校生。
2.一个专业
第二年也是广东理工学院经管学院发展的第二步,在“创业班”的基础上发展专业建设和经管学院各专业教改活动,如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等各专业学生都可学习和使用创业班的资源,学习电商创客理念和创业班一起组建有力的团队。大学生开展电商创客,如果采用单枪匹马的方式进行,往往力量薄弱,一个人无法胜任各个环节,更无法和强大的对手竞争。但如果能发挥大学的人才优势,能组建一支有力而精干的电子商务创业团队,合理分工,责权分明,各自又都能够独当一面,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专业优势,将会有无穷的力量,这也是大学生创业的一个核心优势。在这里要特别注明:学院的电商创客不是“创业班”或者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利,而是只要你想加入电商创客的队伍,只要你也怀揣电商创业梦想,就可来报名,参加于广东理工学院-经管学院的电商创管培训班,由阿里、淘宝资深讲师带来最实用的电商创业经验,分享电商经营秘籍。“新航线分销商城――学生创业货源平台”为在校学生提供优质的货源。在商城中,新航线将成为制造型工厂与学校学生之间的桥梁。商城将打破学生进行线上及线下贸易实操过程中的货源壁垒,一方面学生能在学校确实锻炼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又能通过贸易活动提升生活质量。还将有机会获得专业团队为你量身定制的店铺运营方案。另外,创业场地和物流也由“电商创客基地”负责提供,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电商创客已经深入到经管学院全体师生的心身,一个好的项目,也可以复制到其他的系部,乃至全院师生。
3.一个项目
由经管学院举办的电商创客项目中,由于学生的成功创业,所以会激发其他专业学生的创业热情,以点带线再到面,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有助于本土市场经济的发展。创业学生除了可以做“商城”的下家(代销、分销),商城涵盖在校学生日常生活及销售的产品,包括进口食品、手机数码、服装服饰、美妆护理、箱包、鞋子、运动户外、珠宝手表、文教用品、婴幼儿用品。用户只需像淘宝购物一般在商城下单付款即可完成分销行为。有条件的学生如家族、亲戚、朋友有开公司和工厂的,可以做“商城”的上家及供销。
在创客成立的第三年,学院将对全校学生进行电商创客培训,在学生的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软硬件(技术、管理等)由学院提供,专业的教师团队为学生提供现场的服务和指导,企业也就是商城提品及货源,学生在第三方平台,如阿里、淘宝、京东创建自己的店铺,也可以根据自身和全团的技术能力和兴趣自建电商平台。“毕业了,带着小伙伴们一起去创业吧。”这是毕业生的心声。“创业吧,我不想打工了。”也是在校大学生的愿望。电商创客项目作为广东理工学院的一项创新强校的校级培训项目,将会成为并会引起教育部、广东省、肇庆电商会、行业企业、学校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将会得到全校师生和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也为学校的教学模式改革和高等教育模式的探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平台。最重要是学生自身的水平得到了提高,开拓了学生创新创业的视野,努力奋斗的信心和方向。
五、结语
总的来说,学院把电商创客项目分三步来发展,如图1如示:
高校开展电商创客项目活动,其过程可能比创业结果更重要,创客活动不能把每个大学生培养成年轻的老板或企业家,但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获得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及社会技能也许会大大超过创业结果。因此,高校电商创客项目,与其
说是一种商业活动或网络游戏,倒不如说是对一系列课程的社会实践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道道坎,能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形成独立的人格;创业过程中人、财、物的管理,能提高大学生组织和协调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创业过程中充满是是非非的网络环境,能提高大学生社会识别能力,轻松地融入并适应社会;创业过程中对信息的挖掘和知识的汲取,能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电商创客能缓解部分大学生整天把计算机当“游戏机”“影碟机”的现状,去除他们身上的惰性,展现他们应有的朝气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汤云.电子商务实践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校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从字面意思看就是学校和企业以某种模式进行合作,目的主要是高校、大中专院校或者职业学校为企业培养有针对性的人才,而企业为高校提供就业岗位,定点接受毕业生就业。这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一方面,企业可以为高校在校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提高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升毕业生的质量;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对口接受优秀人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途径就是:建立高校实训基地。
一、目前我国国内高校实训基地建设概况
2016年4月,全国首个由众创空间和高校联合打造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创立,是东南大学与创客街联合建立的一个实践基地,大学生在假期可以走进实训基地,创办自己的公司企业,发挥自己平日里学习到的知识与才能,发掘出自己平日里没有发现的长处技能,在进入社会之前体会到创业就业的艰辛与乐趣。同时参加实训基地建设的企业可以从中发觉自己欣赏的人才,甚至是签下一定期限的合同,大学生在毕业就就业的同时,企业的是更加长远的利益。还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如南通某高校耗资巨大购买空客A320,建立大学生实训基地;北京邮电大学建立的北京邮电大学WIN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云南民族大学国际职业教育镇康培训基地等等。但是我国目前的高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管理模式不统一,可以说我国目前的实训基地管理模式还是比较混乱的,一方面,大学的实训基地有的是有学校直接管理的,有的是有二级院系直接参与管理,还有的是二级院系直接联系企业公司直接管理。另一方面,与高校合作的企事业单位实际上稂莠不齐,高校领导有时难以加以鉴别,而当今社会也缺乏相应的条件关卡。前一方面的不完善可能会导致实训基地的培训团队散乱、效率低下,学生无法得到真正的知识,然而后一方面的管理不完善甚至会关系到学生的人身安全。
投入不足,高校实训基地往往会出现资金不足运转困难的现象,在校大学生是无法负担起自己的实践费用的,而学校的经费是很有限的,如此而来基地的大部分资金问题落在了企业公司的身上,面对短期内无法收回资金的项目,一些目光短浅或是经费有限的企业公司是无法参与实训基地的持续运行的。另一方面的投入不足则是人才,即培训人员的投入不足。主要是高校教职工人员是否能积极的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持续运行中去,往往已经拥有稳定收入来源的高校教职工并不会对在实训基地任教产生太大的兴趣。
实训基地利用率不足,虽然存在上诉资金不足等问题,但是作为一个高校实训基地,实际上是可以创造巨大价值的。学生的实习并非不能给企业公司带来效益,也可以给学校带来益处,一方面学生的劳动同样在创造价值,而其中迸发出的创新性想法很可能是无价之宝,另一方面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会有质的飞越,而就业率的提升往往被认为是衡量一个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同时,我国高校实训基地出于种种原因往往会出现利用率不足的状况,高校实训基地并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
(二)现存的几种主要的高校实训基地模式
互惠互利,指学校与企业公司之间取长补短,一同建立的高校实训基地,一般来说,企业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较大面积的土地,也有比较成熟的工艺、运作方式以及熟练的技术工人。而学校拥有大量优秀的专业教师,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大批优秀的拥有无限潜力的大学生。可以为企业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创新支持并且为企业公司培养了大量人才。两者的优势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由学校主导的实训基地,就如前文讲讲到的,南通某高校购买空客A320建立自己的实训基地,这种模式的实训基地由学校出钱筹资建设,供学生实践学习。更像是学校的实践课堂。有的学校也开有校办工厂,或者是对口为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这种模式学校拥有很大的自主性,在合作中起主导作用。一般来说,这样的实训基地不以市场为导向,相对缺乏一些实际性,但是容易与学校课堂结合,也更为安全便捷。
由企业公司主导的实训基地,这种模式与上一种相反,企业拥有更大的主导权,更加注重市场动态,更加像是真是的社会,但是由于企业公司偏重于以盈利为目的,可能会影响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降低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创建优质高校实训基地还需加强的方面
明确目的,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创建高校实训基地的目的并不是盈利创收,而是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可以很好地适应社会的优质大学生。所以高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是紧紧围绕学生的,可见由企业公司主导的高校实训基地是不合适的。
路径动力,实事求是的讲,如果要求学校筹资建立高校实训基地,大部分高校是不具备这样的经济实力的,即使建立了这样的实训基地,其运营维护等等也存在巨大阻力。因此,企业公司的大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必须拓宽校企合作的路径,开展多方面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协商运行才是取得“双赢”的最好办法,由此来看互惠互利的模式是比较可取的。
运营管理,既然要求互惠互利、校企共建,那么高校实训基地就应该采取企业式严密有效的运营模式;高校式的大学生培养流程,把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要义上去;创建符合学校特色,融合企业发展前景的企业文化,以及促进学生积极创新投身实践的激励机制。
三、总结
高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必要的,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实训基地蓬勃发展的同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的三种校企合作建设高校实训基地模式中,以学校企业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最为合适。需要明确的是高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是培育大学生,同时也需要与企业公司进行充分的合作。
参考文献:
[1]徐燕兰,陈文开:《试析高校实训基地的制度建设》,《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
一、发展“农家乐”旅游的优势与机遇
“农家乐”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也被泛称为乡村游,它是指农民利用自家院落以及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农业旅游资源、地方民俗文化、周边旅游景点等为旅游资源,以“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品”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兴旅游活动,它凸现了现代农业旅游自然、纯朴、宁静的主题,满足了人们走出城市、亲近自然的心理。“农家乐”旅游在我国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都市人追逐的一种时尚,也是一种朝阳产业。在开发“农家乐”项目,发展“农家乐”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地理区位优势。乡是典型的城郊乡,与县城仅一河之隔,最大的两条支流沅水、酉水在此交汇,古有“楚蜀通津”之称,船来舟往,水上交通十分便捷。岸边,农家庭院错落有致,瓜果飘香,炊烟袅袅,乡土气息浓厚。
(二)旅游资源优势。除了共享县城旅游资源外,境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旅游资源,有距县城二十里、位于现黔中郡村内的黔中郡古城遗址和以墓盘山为主的拥有大小古墓40余座的古墓葬群;有时期曾建行辕的立新村白云山垂钓休闲娱乐山庄;时期,湖南省政府曾迁来乡佰陵路;教育界知名人士王晴川曾在创办“七·七”小学,省立中学也设在,交通部川黔联运处亦在此开办了扶轮中学,原长江水利学校的前身“省立第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也曾于1941年设在。
(三)环境生态优势。乡有生态林21.9万亩,经济林0.75万亩,耕地面积2.85万亩,水面1.2万亩,可谓是“七分山二分水一分田”。特别是近郊区,有近三千亩的茶园,常年葱绿清新;五强溪水库蓄水期,在立新、朝瓦溪、穿衣溪、黔中郡等村形成大小库汊十余处,水面开发及后续开发潜力巨大;乡村整洁卫生,该乡制定出台了《县乡环境保护规划》,目前正申报创建省级生态乡镇。
(四)基础设施优势。自行政区划调整以来,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资金,着力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乡完成通畅工程148.8公里,通达工程14.2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路网结构日益优化,特别是新农村示范村黔中郡村、朝瓦溪村,人行道全部得到硬化;投入80多万元完成了集镇自来水提质改造工程,集镇周边村自来水也已进户入池或凿井供水,近郊区的几个村全部完成农网改造。可以说,在已是路进村组、水电进户了。
(五)农业资源优势。乡是农业大乡,境内主要农产品有水稻、薯类、黄豆、绿豆、油菜、花生、香瓜、西瓜等,沿河的朝瓦溪、立新、白羊坪、黔中郡等村建蔬菜大棚300余口,成为县城蔬菜供应的主要基地之一,蔬菜、西瓜、金秋梨、“郡府蜜柚”等已成了我乡的特色农产品;养殖业发展迅速,全乡现有养鸡大户15户,养猪大户3户,养牛大户1户,养羊大户4户,水上养鱼户12户。特别是著名杂家水稻育种专家李必湖教授研究、试种的杂交水稻水上种植落户朝瓦溪境内酉水河面,水稻成熟时,金黄的稻谷漂在水面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除了上述优势外,也有着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大背景、大机遇,主要表现为:一是国家重视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机遇;二是全国各地的旅游形式呈现长线游向短线游转变机遇;三是县委政府提出的“旅游富县”战略机遇;四是越来越多的招商引资、返乡创业投资机遇,等等。可以说,在开发和发展“农家乐”旅游,得天时,拥地利,一定大有可为。
二、发展“农家乐”旅游的思路与规划
既然有着开发和发展“农家乐”的优势和机遇,那么,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做好“农家乐”旅游文章呢?个人认为,要发展“农家乐”旅游,必须明确思路,做好政府引导、统一规划、突出特色、重点开发、完善设施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政府引导。在“旅游富县”战略中,开发和发展“农家乐”这一朝阳产业有着无限生机与希望,当地党委政府必须抓住机遇,鼓励和引导近郊区的农户改变发展观念,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利用农舍庭院、田地林园、水库山塘等资源优势,采取合资或自主创业等形式,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也可以包装开发项目,引进外来投资,发展当地“农家乐”。要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通过贷款贴息、规费减免、包抓帮扶等措施,为“农家乐”发展提供资金、土地、办证、经营等方面的支持。通过政府引导,呼应“旅游富县”战略,强势营造氛围,聚集财力人气,形成“政府引导,需求拉动,政策推动,部门联运,全社会参与”的格局,打开强乡富民之门。
(二)统一规划。“农家乐”要做到健康、有序、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应遵循“生态优先”、“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等原则,抓好三个方面的规划:一是开发区域的规划。“农家乐”最突出的特点是短程、近郊、交通便捷,所以,在开发和发展“农家乐”,宜集中在立新、黔中郡、穿衣溪、白羊坪和朝瓦溪等近郊区,不宜外扩或内延。二是开发项目的规划。“农家乐”旅游项目形式多样,有休闲度假、游玩观光、户外体验、民俗风情等,但不管是哪种形式,都应体现以“农”为根,以“家”为形,以“乐”为魂,以“富”为本,项目的规划必须结合自身优势,突出自身特点。“农家乐”项目的规划,应以休闲度假和户外体验为主,让客人既能感受“拾得浮生半日闲”的轻松,又能体验田园劳作所得的收获。三是整体布局的规划。“农家乐”开发和发展的整体布局应定位为“一心两带三区”。“一心”就是以集镇为中心;“两带”就是打造酉水、沅水沿河旅游带和沿立新、朝瓦溪、白羊坪、穿衣溪、黔中郡公路旅游带;“三区”就是黔中郡—穿衣溪特色区、立新—白羊坪特色区和朝瓦溪—白田特色区。在具体规划中,还要引导经营户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有客经商,无客务农,从而规避风险。
(三)突出特色。在市场经济中,特色就是生命力和竞争力,特色就是优势和品牌;要创品牌、形成竞争力,就必须突出特色。在开发和发展“农家乐”中,应做到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扬长避短。那么,的特色是什么呢?一是“近”,近郊优势应该是开发、发展“农家乐”最大特色,“农家乐”消费中,客人不会舍近求远,目前人气尚未聚集,“近”的优势体现不出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家乐”起步迟、发展慢;二是“水”,旅游有“张家界看山,玩水”的营销理念,“水”是特色,也是特色。沅水最大的两条支流沅水、酉水在交汇,使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五强溪水库蓄水期,库汊多,水面宽,景色美,这有利于开发和发展水上游、养鱼、垂钓等项目;三是“茶”,是三大产茶区之一,现有茶园近3000亩,既可规划成生态观光旅游线路,也可成为采茶、制茶、品茶一条龙体验的“农家乐”项目;四是“菜”,在近郊村有菜地2000多亩,其中蔬菜大棚300余口,这既是“农家乐”餐饮绿色食品,又可为客人提供认种、现场采摘等体验;五是“果”,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有郡府蜜柚、板栗、西瓜、金秋梨、无籽葡萄等,既是馈赠佳品,也可为客人提供现场采摘体验。围绕这几个特色,设计和包装“农家乐”旅游项目,应该会有助于“农家乐”品牌的培育与打造的。
(四)重点开发。“一心两带三区”规划的实施有一个过程,当前应在“三区”中选择特色鲜明、带动性强、示范性好的项目重点开发、重点包装。首先,选择黔中郡—穿衣溪特色区的“黔中郡农家乐”作为开发重点,突出“水”特色,为“垂钓”爱好者提供场所;其次,选择白羊坪—立新特色区“圣金茶场”作为开发重点,突出“茶”特色,开发采茶—制茶—品茶一条龙体验项目;再次,选择朝瓦溪—白田特色区“鲫鱼背”作为开发重点,突出“菜”特色,开设认种菜地、现场采摘等项目。重点开发不是厚此薄彼,而是循序渐进、辐射带动,以点带面;在重点开发中既可着力渲染,突出特色,又可积累经验,聚集人气。
关键词:服务设计;服务接触点;公共服务设计
1 服务设计
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设计成为快速成长的新领域。最早将设计与服务两词结合的是Shostack,G.Lynn于1984年在哈佛企业评论发展的论文Designing Services,而服务设计(Service Design)一词则在1991年出现于Gill and Bill Hollins的设计管理类书籍Total Design之中。在教育领域,德国Koln国际设计学院(KISD)是第一所于1991年提供服务设计教育的学校。在商业领域,英国2001年成立第一所Line|Work服务系统开发与设计顾问公司,2002年知名国际设计公司IDEO将服务设计纳入为客户提供创新协助的,横跨产品、服务与空间三大领域的体验设计。
Line|Work服务系统开发与设计顾问公司认为,服务设计是将现存作业、时下的价值以及传统设计原则下的方法与技巧,做出新组合的新名词。服务设计是一种无形经验的设计,它与人类之间有许多不同的接触点,且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发生。[1]比如客人去餐厅吃饭,从走进餐厅,到点餐上菜,聊天休闲,直到客人离开餐厅,餐厅提供了一套服务,而诸如餐厅的装饰风格,菜单,桌椅餐具等就是接触点。如同产品设计一样,服务设计也应该被视为研发工作的一环。
2 服务设计与消费文化
服务设计是对传统设计观念的转变,设计不仅可以是对物的设计,也可以是对物的使用方式的设计。作为生活方式的具体内涵之一,物的使用方式的改变甚至可以改变生活方式。电子银行的出现就是一个例子,人们不必去银行窗口排队,通过网络就可以支付,汇款,转账,甚至代缴各种费用。服务并不一定创造新的物品,让人们购买和拥有,它创造的是一种体验,人们为得到有价值的体验而付出金钱的代价。普锐斯认为,在20世纪60及70年代,只要拥有就足够了,但现今,充满物质用品的理想之家的概念并不存在,人们要的是拥有之外的意义。良好的服务体验便是这“之外的意义”之一。
1999年,日本NTT CoCoMo电信公司提供的iMode手机系统,是服务设计应用的典范。日本民众每天花长时间搭车通勤,他们靠短信聊天打发车上的时间。设计师敏锐的捕捉到这一现象的,设计了iMode手机系统,提供手机上网服务。iMode手机系统推出短短3年时间,注册用户便达3300万人次。通过imode网络,用户手机可以永远在线,访问超过7000家网站,可以通过网络银行购买股票,查阅交通地图,与朋友交换照片,购买火车票和更多业务。这便是当今移动互联网服务的雏形。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存在着许多服务,体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到医院看病一次次的排队令病人及家属分外头疼;在大型公交枢纽乘车对许多乘客也是一场灾难,车站拉得长,秩序混乱,信息提示不清,服务态度不好……各地的签证处、挂号处、售票处、办事处,这些集中着人们生活直接而具体要求的服务接触点,往往是情绪最为焦燥、效率最为低下的所在。上海世博会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事实上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时时忍受着排队,拥挤,炎热,窒息,疲惫和不公平待遇。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不是建更多的高楼和百姓抢夺生活空间,而是能让百姓吃的放心,住的安全,行的方便。由此而引出的公共服务设计,便是通过完善对百姓日常生活服务系统的设计,让民众的生活更美好。
3 公共服务设计
公共服务设计是当代服务设计中一个极具潜力的分项,是现代设计发展前景可观的新领域。英国政府推行和应用服务设计理念,满足日益复杂多样的公共服务需求。而对于国内而言,更是推进和谐文明与公共管理素质的机遇。
设计史发展一百多年来,似乎总在和商业利益挂钩。设计评论家杰里米・梅尔森(Jeremy Myerson)哀叹这样的事实,“设计变成一种对社会进行分割、排斥的武器,大量好的物品和服务似乎与这个社会中的大多数老百姓无关。”由此我们应该反思:为谁设计?设计的意义何在?我认为,设计不单是为那些有社会地位,有消费能力的人群服务的,一个有道德和责任感的设计师应该想到设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设计也是为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服务的。我们更应该想到全世界还有30亿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需要基本的工具和设施。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丧失能力的,行动不便的,长期忍受慢性病折磨的弱势群体,更应该得到设计界的关注。
公共服务设计把工业设计、服务行为设计等艺术设计理念,融入小区再造、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过程中、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具科技含量、审美特征和人文精神的经验。[2]英国学者最近提出帮助问题少年规正价值观,提升个人信心的设计方案:英国设计委员会在Bolton城市试行的针对糖尿病长期患者的健康护理公共服务设计案例,以及台创中心针对台湾捷运系统展开的公共服务设计案例都是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共服务设计典范。
4 总结
中国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是由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因素推动的。[3]在可持续发展观深入人心的今天,制造业正在向集约型,服务型,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单纯的物质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综合产品创新,服务和环境的体验设计将成为今后的主流。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设计师,我们应该倡导理性的消费文化,关注人们的情感需求,提高服务流程和体验的质量。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中有更多需要设计来改善的接触点。服务设计可以让生活更美好,设计理应让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1] Bill Moggridge.改变过去影响未来的互动设计法则[M].许玉玲,译.关键设计报告.台湾: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麦浩斯出版,200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