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生的社会实践

初中生的社会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生的社会实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生的社会实践

初中生的社会实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与社会 课堂教学生活化 探索与实践

一、生活化教学实践的起因

1.新课程改革的呼唤。

传统的社会课程设计强调固有的知识结构,其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难以体现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使得学生没有真实生活的愉悦体验,教材中没有喜怒哀乐。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我们的儿童被分裂在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中。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大胆的改革尝试,进行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努力建立学生“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让孩子不再生活在两个世界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体现了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所以课堂教学必须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即实行课堂教学生活化。

2.教育理论家的启迪。

生活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历史与社会学科实行课堂教学生活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儿童生活本身,儿童的课堂生活就是儿童的生长。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则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重要思想,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这些理论都认为“课堂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生活既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课堂教学只有立足于社会生活,才能避免教学脱离实际。建构主义理论也表明,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所以教学应该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而最理想的情境就是生活化情境。

3.现实问题的催生。

如今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缺乏同兄弟姐妹及其他孩子一起生活的锻炼。公寓式的小家庭,大多在成人的包围之下,与外界的接触少,感受的也少,一旦处于同龄人的社会生活中,面对一些预料不到的冲击就会束手无策。受这样的生活环境影响,学生缺少足够的生活体验,再加上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过分的照料包办代替,不能让孩子充分地活动,限制过多,使得孩子缺乏训练,以致形成很强的依赖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如此的生活现状需要历史与社会学科在课堂上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感受。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正是从学生有意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勾勒出我们生活的世界的基本框架,从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勾画我们生活的世界的具体内容,进而让学生了解到社会是什么样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能够触摸到身边的真实生活。在此基础上,学生开始学会综合地、整体地认识社会,逐步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获得自主发展和终身发展。可见,理论与教育教学现状都需要历史与社会学科实行课堂教学生活化。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涵义

何谓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生活化指的是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内容的教学方式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即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当做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际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获取知识。

它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指“教学生活化”即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从生活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大胆地裁剪教材、重组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使教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社交生活、集体生活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和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让学生自主地建构,可持续地发展,实现教育的价值、提高教育的效率。另一方面是指“学习生活化”即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从生活现在和未来的需要出发,学习生活的常识、学习生活的技能、学习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必须和生活的实际有机地结合。那么怎样才能让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呢?

三、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实施

1.胸中有理念――教师首先应树立生活化教学的意识。

有专家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理论,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可见,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生活的外延与学生学习的外延趋同。学生既需要在课堂内打基础,又需要在课堂外谋发展,其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训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外生活,这就意味着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有教育与生活和谐统一的大教育观,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开放而有活力的教育体系,使新课程教学变得更生活化,更具时代气息。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主导下,构建生活化课堂教师首先应拥有生活、交往、合作、生存等现代教育新理念,在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方面进行设计和选择时,充分体现生活化教学的意识,师生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关注学生的现实存在,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学生的自我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教育的过程才能成为实现和提升学生生命价值的过程,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塑造他们的高尚人格。如教学《妈妈的账本》这一内容时我作了这样的安排:

根据目前中国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把学生的课桌设置成7人座的“圆桌式”:(1)让学生列举并讨论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支出,如在食物。住房、日用品、医疗、文化和娱乐活动等方面的开支;根据家庭生活的经验,讨论节省和积蓄钱财的方法和意义。(2)模拟家庭生活。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成“家庭”,共同制订一个月的家庭预算计划;全班评选最合理的家庭预算方案,并说明理由。

在教学设计时有意识地渗透生活化的理念,有助于学生解读生活这本“无字书”,以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增长才干。

2.脑中有设计――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案例,引发学生的体验。

美国教育家布郎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显然是学生的生活实际。先以一节美国老师的历史课为例来说明。

一天上课,老师达塔宣布:“由于教学经费紧张,本来是免费提供的课堂用纸,今天5分钱一张。现在大家用钱来买纸,准备小实验。”教室里一片哗然,孩子们纷纷嚷嚷:“这太不公平了,为什么事前不通知我们?”“为什么要5分钱一张?”“我的钱买了纸,中午就不够买饭了,怎么办?”问题不一而足,孩子们表情百态:吃惊、气愤、不知所措,有的甚至涨红了脸。老师低下头,不予理睬且继续说:“对不起,我没有办法,这是学校的规定。”一些平时的乖孩子,无可奈何地拿出零用钱,取了纸……老师发了试题,学生闷头作答。只见最后一道题写道:“关于花钱买纸的事情,不是真的。请写出你当时的感受。”

问题与思考:这是一节美国初中的历史课,教学内容是《美国独立战争》,教科书将战前宗主国英国和北美殖民地人民日益紧张的关系时喻之为家长和长大的孩子之间的关系,并提示学生回想他们的父母颁布新规定和强行让他们做什么事情时的感觉,来领会这一关系。在问及教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处理呢?达塔说:“我是想让孩子得到那种感受,当英国议会决定向殖民地强行征收印花税时人们的心情。”

上述案例中,达塔的成功不是按程序化的教学方法讲授学习内容,而是首先得益于他出乎意料的教学设计。他将历史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创设一种类似的真实情景,让学生回归生活的世界,启迪学生的心灵感受,让学生在现实中谈历史,在体验中探规律,在生活中悟理想。达塔的成功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要进行生活化教学,教师的设计显得多么重要。

如在教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权利、义务和规则之间的关系》时,我进行了如下情境设计,目的是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学习和生活中的案例,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案例一:初一(5)班的小艳同学,成绩不好,人长得又胖,班里同学都瞧不起她,有的甚至经常因一点小事辱骂她,她觉得很孤独、很悲哀,觉得这个集体缺乏关爱,她想到了转学。

案例二:进入中学后,小刚觉得妈妈特烦人,天天管头管脚,连穿什么衣服她都要管。这不,今天小刚穿了一件自我感觉很好的衣服,偏偏妈妈又管起来了:“这衣服太怪了,你是学生,这样穿不合适,赶紧换了。”小刚却不以为然地说:“妈,你不知道,这就叫‘酷’!”妈妈批评了他几句,小刚生气地说:“我都这么大了,穿什么是我自己的事,用不着你管!”

通过这两个身边的案例向学生提问,这里是谁的权利受到了侵犯?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你认为我们未成年人最重要的权利是什么呢?

历史与社会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体验生活学习中存在的权利、义务和规则之间的密切关系,加深理解教材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着眼于实际生活,感悟历史与社会问题,从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历史与社会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到生活中来学习,让历史与社会问题生活化。

3.眼中有素材――充分挖掘生活化教育资源。

“头脑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现代生活教育观认为,教材只是凭借的材料和工具。在教学中,要进行生活化教育教学,比较好的做法是把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资源引入教学过程中。因为教育与人们的生活之间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教育与生活经历了古代的合二为一、近代的相对分离、现代的紧密联系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与生活相互紧密联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活动也必然遵循教育与生活相互紧密联系的客观规律,联系生活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在这点上,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先贤们早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每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去旅行,并把这称为“蓝天下的学校”。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要解放学生的学习空间,让他们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

因此我在讲“自然环境”一课时,让学生利用“世界的气候”图分析生活中的问题,题目是这样的:“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小朋友,在中国北京首次过上了一个白色的圣诞节,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对中国的初中生来说,不是个困难的问题,因为学生都知道圣诞节在12月份,而此时的北京正是隆冬时节。学生们为什么能比较有兴趣且容易地回答对这个问题,那是因为问题符合他们的实际认识,来源于身边的实际生活情况。

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本地的特色教育资源开发出来,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使历史与社会的生活化教学落到实处,它能产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的巨大效果。

4.足下有行动――让学生走入社会生活。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进行生活化的教学离不开学生与现实生活的亲密接触。很多学生认为,历史是老掉牙的东西,没有意思,因此对历史不感兴趣。究其原因是历史课老师没有把历史的引人之处呈现给学生,没有让学生走入生活。英、美国家的一些历史老师会带学生到博物馆或剧场、野外古人类遗址中,邀请一些亲身经历者、专家,请他们带领学生做游戏,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历史,在亲历体验中“复活”历史,创造情景剧让学生回到富有挑战性的历史顷刻。总之,良好的社会实践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且把它升华为自己精神的需要。正像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因此,在日常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镇的河流、泥土、蔬菜等被污染情况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并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写成调查报告,并引导学生以社会小主人的积极态度,充分行使批评建议权,呼吁有关职能部门,呼吁社会力量来关注家乡的环保问题,并落实具体措施来解决环保问题。这样才使环保问题不只是局限于学生的意识和口号上,而是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历史与社会问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历史与社会的体验,提高利用历史观和社会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真正落实到行动行使自己的社会职责,这才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又如,在教学《信用是金》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联系寒假中的诚信调查资料来理解我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并使学生在搜集资料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还让学生说说学校的规章制度及交通规则,说明生活中的规则无处不在,权利和自由始终要受到规则的限制。

这种着眼于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历史与社会的学习角度出发,既锻炼了学生能力,又能从中体验到甜酸苦辣,成功与失败。再者,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无形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对学生而言是一笔无法估价的终身“财富”。课程专家干纳和格鲁梅特认为课程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个体“经历经验的重组”,是学生生活世界独有的东西。课本知识只有与学生的经历结合起来并最终内化为学生的经验才有价值。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经历。在教学改革开放给我国人民带来的巨大利益时,可以让一些种粮和养殖专业户的孩子、家里有公司的学生谈谈自己家庭的前后变化状况,通过彼此的思想交流和观点碰撞,获得对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刻认识,从而积极、主动投入到改革开放的行列中行力所能及之事。

总之,学校教育的终极价值是社会价值。学生最终都将是踏入社会的人,要保证踏入社会的学生不是来自“异域的外星人”,教师必须把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使命感作为重要目标,广泛联系社会,把课堂延展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正如罗素所说,“教育活动就是要教会学生过美好的的生活”。学校是社会的一个小窗口,社会上有“风吹”,学校里就会有“草动”。面对社会多元化的现象,教师通过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积极引导学生理智面对五花八门的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心智健康成熟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方国才主编.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100个优秀教师教学心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

[2]欧阳芬主编.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探究与解决丛书《做专业的教师――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6.

[3]赵国忠主编.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决定名师精彩教学的100个课堂细节.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2.

初中生的社会实践范文第2篇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没有的仅占1.4%,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可是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放上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需要什么零花钱了。但是对父母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的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因此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反映了以下的几种消费心理特点:|

1、求新性。中学生处于求新求异、富有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于是在社会许多新鲜玩意的吸引下,“试一试”的想法成了这种心理的源泉。

2、兴趣性。据了解,由于有的学生是“追星族”便将每月开支中的大部分用在购买自己偶像的磁带或cd上等等,总的来说,主要消费对象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换言之,兴趣爱好越广泛,所花费的款项也就可能同比例增长,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兴趣广泛是普遍的事。

3、从众性。身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加之有不少学生的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的风气。这便使许多人产生“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想法,加上时下的某些时尚主题,促进了这种心理的形成,跟进了流行大军。

4、盲目性。这种心理特点的形成是基于前几种心理的,且从众性心理起了主导作用。

初中生的社会实践范文第3篇

一、人本化管理,给师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人本化管理虽作为一种理性精神,但决不应该是一种单纯的理念,而应该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践履,应该是一种可亲可敬的管理。在我校“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办学理念里,折射出了我校的管理思想的转变和提高,我们正循着这一理念勤谨地探索、实践。

1、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突出师德垂范,以德育人。德为立教之本。道德尤其是师德对未成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的育人功能,更体现师德、师表的作用和以德育人的内涵。

每学期开学前,校长袁长久同志主持召开行政会议,专题讨论研究师德建设工作,制定一系列学习制度、考评制度。每周至少保证一小时学习时间,每期完成约1万字政治学习笔记。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政治理论、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开展“师德学习教育月”、“学生评教”、“三爱教育”(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等活动,举办了一系列专题讲座,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生心中理想的教师》等,深刻理解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原则、任务和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提升了教师的道德理论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自觉以身垂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工作。

2、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增强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实现树德笃行,主动发展。学校推行和不断完善“四三三四”教育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提出四点要求:(1)对初一学生按《中学生守则》、《重庆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着重进行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学习方法、纪律教育;(2)对住校学生根据《黄石初中住校生管理要求》着重进行寝室文化打造、内务整理、清洁卫生、自理能力、合理消费教育;(3)对走读学生按《中学生守则》、《重庆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着重进行文明礼仪、法律法规、纪律、劳动、爱心、孝心观念教育;(4)对初三学生着重进行理想、信念、成才、就业等出口教育。

抓好三个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自觉行为阶段。

我校实行校园“区域自治,划片包干”管理,让学生做学校管理的主人,培养了他们自主管理的能力。“学生值周”、 “风纪纠察”、“室长职责”等的落实,为学生提供道德训练的舞台。“体节”、“读书节”、“书画竞赛”、“寝室文化打造”、“演讲比赛”、“科技作品制作”等特设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少年团校、学生干校的开设,为学生自我管理和健康发展不断添加了思想道德营养。征集团日活动设计方案,主持各类活动,使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让学生具有“思想上的培育能力、学习上的自研能力、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言行上的自律能力、自育上的自炼能力”,给学生一个张扬个性的支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用好三个阵地: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阵地。

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优势,是我校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教育的能动作用,推行“班主任德育工作责任制”,实施“学校中层干部划年级片管理责任制”,实行“全体教师划定跟班教育制”,全面协助班主任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设立毕业班班主任对升入重高、中职、普高学生的“跟踪教育奖”。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职能作用,举办“家长培训会”,印发“家长学习辅导材料”,传授教育方法。聘请莲花派出所李海同志为德育副校长,定期来校上法制课,形成内外结合,齐抓共管的网络。

初中生的社会实践范文第4篇

一、初中生责任感弱化原因分析

有些人在形容现代青少年时,称之为“垮掉的一代”,原因之一就在于现代的青少年责任感弱化。曾有一个调查显示,初中生在价值观取向中倾向于重个体和家庭、轻国家和社会,社会责任感相对淡化,并且在自觉性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跟风”倾向,容易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在社会公德建设和社会责任感形成方面缺乏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面对不负责任行为和习惯选择的是独善其身、默不作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中生生理与心理处于剧烈变化阶段,三观尚未养成。

初中阶段正是一个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情感上还不够成熟和稳定,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对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缺乏足够的辨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容易出现偏颇,甚至误入歧途。此外,理想或者目标相对单一,导致对社会责任感认识不足。

(二)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影响了初中生责任感的养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家庭的生活水平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家里有家庭教师,去学校有专门的车接车送,孩子在家从来不干家务,同时现在的家长都在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转变,或许是阅历多了,或许是觉得没有意义。但是这些小小的言语,都在孩子的心理有了定义,同时少了一份关爱他人的心。

(三)学校教育存在偏差,忽视了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在强大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了,重智育不重德育仍在大部分初中学校占据重要地位。智育被摆在了最主要和突出的位置被无限制地放大,其余的则只是蜻蜓点水般的涉及。此外,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与学生心理和实际生活严重脱节。目前学校对学生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的培养,包括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主要采取的还是“填鸭式”的理论说教和灌输式教育,显得“假、大、空”,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二、初中历史教育与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关系

(一)培养学生责任感是初中历史教育的目标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目标是“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意识;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二)初中历史教育是学生责任感培养的重要载体

历史是一去不复返的,想要时光倒流,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但是,人们借助有效的情境再观,也能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就是教师在历史的教学课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感官和思维进入历史情境当中去,经历历史,获得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体验认识历史知识的过程。新课程明确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在课程标准中设置了许多有操作性的活动建议,在教材中设置了若干活动探究课,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其出发点就是在于抛弃陈旧落后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倡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也要看重学习的结果,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并树立远大的理想,学生也有了正确的人生抉择。

三、在历史初中历史教育中培养学生责任感

(一)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

有人说:“中小学生就像笼中的鸟,对外界的时事政治一概不通”。初中生不像大学生那样自由分配时间,要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学校的时间管理,每天大部分的时间在学校,有些学校是封闭式的,这样阻碍了学生对外界事物的了解,造成初中生对国家政治的不了解以及爱国思想的弱化。作为历史课程,就应该加入国情教育,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国家的了解,同时增进了与社会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就是让学生知道中国的历史、现状和社会发展趋势,以及本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化。所以我们的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长远规划考虑,树立远大的教育观,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当今国情教育的渗透。这就要求教师要扩大自己的知识储量,不仅要向学生讲述课本知识,还应该联系当今世界,议古论今,加强学生的国情教育。

初中生的社会实践范文第5篇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1.生活化课堂形式。教师要打破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与“笔记”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相对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初中生来说,生物是比较新的一门课程,学生会对新鲜的事物产生兴趣,教师要抓住这一点,改变课堂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提供可以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其产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例如在讲解生物系统与生物圈时,难点在于生物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师要联系校园生态系统,让学生进行讨论,研究二者的区别,生物系统离我们并不遥远,教师要让学生及时提出不同的意见和想法,真正理解生物系统。

2.生活化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是处于高高在上的,学生甚至不敢与教师交流,对于不会不懂的问题,也就一直模棱两可,却不肯向教师提问。教师要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师生之间的相处要像朋友甚至是家人一样,这样就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教师要善于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讲解营养物质这一课题的时候,可以先问问同学“今天都吃了什么啊”“你们觉得什么食物最有营养啊”,向平常的聊天一样,和学生进行沟通,良好的开始就有利于接下来的教学更好地开展,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1.课堂形式生活化。课堂形式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对于初中生,刚刚接触生物这门课程,既好奇又紧张。课堂形式可随意自然一些,完全可以摆脱由教师讲解课本,学生记笔记的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不仅仅于成绩上对学生进行提高,同时也会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表现力得以提升。同时,形式多样的课堂会使生物从其他科目中脱颖而出,使其更具亲和力与表现力。

2.师生关系生活化。师生关系是一个很微妙的话题,如果处理得当,就不仅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在课堂上,师生更多的是朋友,是家人,不仅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这其中,教师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幽默风趣的说话风格是最能打动人的,即便是偶尔的自嘲几句,也能够极大地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生物这门课的热情。教师应努力塑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张弛有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1.课堂内容生活化。对于初中生来说,生物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他们会对它充满期待。而且,生物来源于生活,教学过程中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初中生物教学要充分利用生物的这一学科特点,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系统,多举例,让深奥的理论知识生活化。例如,在讲解《鸟的生殖和发育》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对鸟的外部特征进行描述,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然后层层深入,使学生掌握鸟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2.实验材料生活化。初中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材料,教师对实验材料的选择意义重大。调查发现,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精密仪器的使用虽能引起学生的好奇,但学生操作起来不方便,有时反而影响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热情。此外,精密仪器价格昂贵,学校往往配备不齐全,达不到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操作机会的标准,容易使未获得操作机会的学生产生不平衡心理,影响他们的状态。所以,初中生物教师要懂得从生活中获取实验材料。例如,在讲解《植物的蒸腾作用》时,教师可以让每一位学生事先准备一盆植物和一个透明塑料袋,用塑料袋套住植物并扎好,放置于阳光下十分钟,让学生进行观察,塑料袋上布满水珠,说明植物具有蒸腾作用。这种实验不仅取材方便,而且每一个学生都能动手参与,活跃了生物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四、课后活动生活化

1.生活化课后作业。初中学生一直比较关心课后作业的问题,如果课后作业一直是繁杂的笔记,学生就会产生厌烦心理,长久以往就会对生物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对课后作业进行改革,将课后作业与娱乐结合起来,使学生更能容易接受,也乐意去完成。例如在进行植物的讲解时,就可以让学生养一些小植物,每天观察植物的变化,将得到的经验用笔记录下来写成总结;或者在讲解生物遗传学,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存在的有关生物实例。这样,学生就会乐意接受,也能够加深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以便于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