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数学高效课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范文第1篇

一、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和无效课堂而言的,这一过程主要涉及学生与教师两个方面的活动,是一个在教师的积极引领下学生进行主动思维与发散思维的过程,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明显地较高质量与较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获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本质内涵在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高效性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性实现的,教学目标实现了学生在学业上的收获。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不但有利于当前教学目标的实现,还有利于学生潜在能力的挖掘。

二、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

新理念的课改教材注意研究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学习规律,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在内容的呈现上注意联系实际,注意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探究性,讲究启发性,便于学生由感知到理性上的自学。为了反映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师要切实改进教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多思、多动手解决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鼓励他们关注周围的实际问题,学习数学建模,用数学的思维观念认识周围世界的各类现象。有人形象地比喻:“过去是教师搭台教师唱戏,现在是教师搭台学生唱戏;而高效课堂则是学生自己搭台自己唱戏。”但这种先学后导的新理念是最困惑老师和学生的问题。

2.营造良好氛围

“主体参与”应当是学生的一种积极自觉的自然行为,“强迫命令”是不能奏效的,应当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创设情趣盎然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投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种活动中,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有安全感,既不担心“张扬冒尖”,又不害怕“丢败丢丑”,思维的真实状态便于教师及时采取对策,从学生智慧的闪光点中采集创造性思维的精华,从误入歧途中总结经验教训,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双赢。数学课堂应该是群言堂,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应是少数“高材生”的“才艺表演”。教师必须发动学生群体展开对课题的研讨,对优秀学生固然要让他们吃饱吃好,使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但对所谓的后进生,也绝不能放弃,而要量体裁衣,提出适合他们“口味”的问题,让他们在解决之后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学生群体参与互相启发产生的互补、互促效应是个人单打独斗无法比拟的。

3.优化课堂结构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学生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领会,能力也得到发展。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4.开展合作探究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高中新课程的热潮向我们滚滚而来,通读课程标准后,发现新旧标准都有一个不变的主题:“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而数学课堂教学除上述作用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是数学的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改革,改的中心问题是课堂改革,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新课标下的热点课题。

下面谈谈我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

1. 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作为一节好课的幕后策划者,其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让每位学习者身临其中,触景生情,因为它关系到学生是否集中精力听课以及本堂课能否顺利进行。

比如我在讲授“异面直线”概念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在长方体模型和图形中找出两条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直线,告诉学生像这样的两条直线就叫做异面直线,接着提出“什么是异面直线”的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尝试叙述,经过反复修改补充后,得出简明、准确、严谨的定义:“我们把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上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找出教室或长方体中的异面直线,最后以平面作衬托画出异面直线的图形。学生经过以上过程对异面直线的概念有了明确的认识,同时也经历了概念发生发展过程的体验。还比如我在讲授“二分法”概念的教学中,设计了中央电视台幸运52栏目的电视节目“手机估价问题” ,具体是这样设计的:首先给定手机价格的大致范围500至1000元,接着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价。学生回答750元;我说高了,那么价格就会在500~750元;学生回答625元,我又说高了,那么价格就会在500~650元……经过这样几次折中并逐渐逼近的方法学生得到了手机的近似价格,顺水推舟,我说数学上把这种方法叫二分法,然后让学生尝试叙述,得出简明、准确、严谨的定义。试想这样的问题情境,怎能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怎能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判断,在充满愉快的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好的问题情境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联系的“铺路石”,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因此,每节课的导语是组织好一堂课、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而我们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这样势必影响学生及早进入学习的状态。 

2. 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

我认为“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地组织教学。其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尤显重要,它能打开学生求知的天窗。但是在数学课堂上问什么?如何问?我个人的看法是:

2.1 在关键处发问点拨。

也就是说问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思维过程,换句话说是看学生思维背后的东西。切忌华而不实的提问,如“是不是”、“有没有”,听起来热闹,实际上学生并没怎么思维,达不到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

如函数概念的学习,我们的复习回顾一般有两种提问方式:一种是提问学生“我们学过的函数有哪些”,另一种是提问学生“生活中的函数有哪些?举例说明”。显然,第一种比较肤浅,学生不需怎么思维;要想回答第二种,学生得进行大量思维,考虑举的例子是否是函数,进而达到理解函数实质的目的。

2.2 提问还得注意以下几点:

(1) 提出问题,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

(2) 问题的提出要简明、准确、循序渐进。

(3)问题要有启发性。

数学课堂提问还有许多具体的方式、方法,有待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探讨、运用。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3. 运用变式训练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变式来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结论与条件对调等,揭示条件、目标间的联系,解题思路中方法之间的联系与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联想、转化、推理、归纳、探索的思维能力。

在解题教学的思维训练中,变式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通过变式训练,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改变题目,通过解题后的反思,归纳出同一类问题的解题思维形成过程与方法的采用;通过改变条件,可以让学生对满足不同条件的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通过改变结论等,可培养学生推理、探索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解题的变式分为解题方法的变式与题型的变式。解题方法的变式有时称为“一题多解”,在此以题型的变式为例举例说明。《椭圆和它的标准方程》的例3:“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从这个圆上任一点P向X轴作垂线段PP1,求线段PP1中点M的轨迹。”可将此题目变为:

变式1.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从这个圆上任一点P向Y轴作垂线段PP1,求线段PP1中点M的轨迹。

变式2.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从这个圆上任一点P向坐标轴作垂线段PP1,求线段PP1中点M的轨迹方程。

变式3.已知一个椭圆的方程,从这个椭圆上任一点P向x轴作垂线段PP1,求线段PP1中点M的轨迹。

变式4.已知一个椭圆的方程,从这个椭圆上任一点P向坐标轴作垂线段PP1,求线段PP1中点M的轨迹方程。

变式1是对例题的模仿,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利用中间变量法求轨迹的过程;变式2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利用中间变量法求轨迹的方法,并要进行分步讨论;四个变式的目的都是让学生掌握利用中间变量法求轨迹的方法。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高中数学课堂上,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调查发现,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新课堂”,对一些教学形式进行了盲目照搬,不仅降低了自身的教学效率,还打乱了学生的学习节奏,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反感的情绪.

一、开放课前预习的形式

要想构建高效的数学学习环境,教师就要重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帮助学生预习新课.学生只有熟悉教师在课堂上要讲的内容,才能与其建立良好的学习互动.传统的预习方法,多是学生对课时内容进行自主的阅读和浏览,标记出相关的概念内容.对于高中数学内容来说,这种方法对学生缺乏一定的引导性,学生的预习质量缺乏保障.教师不妨利用微课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预习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空间几何体”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如果教师仍旧按照传统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预习,那么他们容易混淆那些具有抽象性的概念知识.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不妨先根据学习要点制作微课视频,在微课中插入一些动画视频,让学生了解“多面体”和“旋转体”的内容,明白“轴”的概念.然后在微课中利用空间演示的方法,让学生认识“棱柱”、“棱锥”、“棱台”、“圆柱”等空间几何体,并掌握这些几何体的基本结构特征、相应的概念与性质.微课式讲解方法,能将课本中涉及的概念内容趋于形象化,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视频的最后,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问题,如让学生绘制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计算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使学生对之前的概念内容进行切实的掌握.

二、点明课中学习的主旨

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身的学习目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点明学习主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情感等方面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素养的目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内容展开串联,便于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例如,在讲“概率”时,教师可以抛出一枚硬币,并提出问题:有没有可能让这枚硬币的正面和反面同时朝上?根据常识,学生回答:不可能.然后教师将硬币正面朝上的事件设为A,将硬币反面朝上的事件设为B,已知“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这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所以它们也可以称为“互斥事件”,也就是“A∩B=?”.这时,教师可以顺应引出“对立事件”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白“其中必有一个发生的互斥事件叫作对立事件”,也就是“A∩B=?,A∪B=I”.同时,结合实例,帮助学生明白“互斥是对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并正确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重视课后复习的作用

相比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高中数学学习强调学生自我意识的发挥.在这个时期,学生对于数学学都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技巧.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这一学习特点,帮助他们在课后总结的过程中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归纳.当然,为了活跃总结的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划分出合理的总结学习小组,使他们在合作中互相监督,互相进步,进而提高彼此的学结能力.例如,在对“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个课时内容展开总结时,教师不妨将学困生、学优生和中等生混编在一个学习小组中.先让学困生对“空间中点与线、点与面的位置关系”“空间中线与线的位置关系”“空间中线与面的位置关系”进行简单概括,然后由学优生对这些内容进行语言文字和符号文字上的总结,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大家的知识盲点进行及时纠正,完善总结内容.之后由中等生根据大家总结出的要点和概念进行图形上的绘制,让概念点更加形象.这样的总结过程,具有全面的兼顾性,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总之,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观念是难以完成的.教师要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中着手展开高效课堂的构建,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效率;教学策略

课堂是师生双方教与学活动达到完美境界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并加强双基的训练!不但要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他们主动的去学!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尽全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课堂教学效率。

1. 明确正确的前提:提高高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有三大领域,分别是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媒体技术,把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重组。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可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来解释向量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它的实践意义与价值,体会到向量存在我们的周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提高学生自己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突破重点与难点 这是高效数学课堂的关键

每一堂课都要有侧重,而且整堂课的教学都要以此为重心逐步展开。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要点与难点,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利用幻灯片将重点内容特别展示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关注与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堂课的一个教学的。教师可以通过声音和手势等,结合或应用模型投影仪或者是多媒体课件等直观的形象的教具,来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投入到课堂模式中去,适当地还插入与此类知识有关的幽默笑话,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在大脑中刻下深刻的印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与感知能力,全面加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选择正确的方法就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证

每一节课堂都有每一节课堂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不同,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和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选择最正确的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采用谈话和读书指导,辅以诱思探究和自学辅导,加强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俗话说,管他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所以说,只要是对学生有利的教学方法,我们都要去琢磨理解,将我们的学生好好的培养,全面提高他们的全方面的水平。

总之,在教学中,只有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发挥出更高的效率。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 失效原因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217-01

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接触的知识面也在扩大,思维能力更是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传统教学便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与此同时,伴随新课改进程的日益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目的就是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于是各级各类学校纷纷采用了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作为一所农村高中,我们也想顺应主流,于是分别在高二文理科各选定了两个班级进行小组合作的试点教学,但效果却不尽人意,经过多次反思,现将出现的失效现象及解决方案总结如下:

一、课前预习效果不佳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根据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要求,在课前完成相应的预习内容。

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农村中小学仍然一贯实行传统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次上课看到的都是一片片空白的导学案。

解决对策:习惯不是一日培养而成的,对于这种不按时完成预习作业的现象,我们采用课前留出5-10分钟的时间来弥补课前的预习不足,达到使学生即便不能掌握教材初浅知识,也能大致了解老师的授课框架,这样才能有效的掌握当堂老师的教授内容。

二、导入情景枯燥

现在高中课堂的导入形式单一,一般都采用教科书前面的导入问题,这部分内容有的与实际生活关联不大,这样自然不能勾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当然这对合作学习也是不利的。

解决对策:这个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前更加努力的备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资料,巧妙的将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中的有趣现象结合起来。如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这节新课可以这样进行导入:师:“我们都知道24节气预示着季节的转变,大家学过地理,也应该知道我们地球上这种四季交替更换的现象是由地球的公转产生的,那么地球是怎样绕太阳公转的?它的轨迹又是什么样的呢?”这样的导入设计会让学生觉得原来生活与数学问题之间可以这样进行转换,一下子就唤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讨论问题设置不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明显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的组内讨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成员间争得面红耳赤不得其解或者问题的答案让学生觉得没有谈论的必要,从而部分学生就出现嬉戏打闹或者懒于讨论的现象,这是因为我们设置的讨论问题不合理,极端化的原因。

解决对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应作为一种形式而存在,要体现出一定的价值,设置的讨论问题既要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又能烘托出课堂的气氛,过于简单和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不要设置,如推导椭圆标准方程时为什么要设问题,这就是知识层面的一个规定,所以并不需要讨论这是为什么。而且设置的问题要层次化,能满足组内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

四、学霸与学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发现每个合作小组中都存在合作意识差,交流技能薄弱的同学,每次老师下达交流任务后,优秀的学生常常“大显身手”,不断表达自己的想法,成为小组中的学习顶梁柱;有的学生则习惯扮演听众,合作过程中不爱与他人沟通交流,既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其他同学提出的观点也不质疑;还有一部分学生悠闲自在,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完全忽视团体合作的概念。众所周知,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如此看来,小组中缺乏互动,没有团体意识和合作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则令人怀疑。

解决对策:合作学习要特别强调在小组活动中必须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人任务,以实现成员之间良性的互动和合作。要使学生们认识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他同伴学习负责。

五、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性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施初期,好多教师还摆脱不了传统教学的禁锢,在实践过程中,很多时候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刚刚展开,所讨论的问题还未解决,教师便终止了大家的探讨,害怕其出错迫不及待的给出答案,致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此外,小组合作学习也仅仅局限在学校内部的课上时间,很少有教师安排小组共同完成课后任务,课上小组在课下便自动解散。另外小组的构成形式也较为单一,多数是按照学生的前后座次序搭配而形成,这种简单的分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所构成的学习小组未能有效搭配。

解决对策:在小组合作交流之前一定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研究的问题形成初步认识,然后再进行合作交流,不要害怕学生出错,熟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试过了才知道正确的答案是什么。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还要注重小组人员的配置,组内应按照异质的原则,以高中低三个层次合理搭配,而组间则应按照同质的原则,及时保持各小组水平程度一致,这样各小组在具体实施中才能形成有效的讨论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在小组的分配上还应进行人员轮转,因为小组一旦形成固有的成员集体,必然就会产生强势成员和弱势成员之分,这样在讨论时,一般弱势方就会被动接受强势方的意见,使讨论的效果大打折扣。

六、周围环境没有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