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

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

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士官教育 教育训练 改革 转型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170-01

“教育训练”是我军在世界军事信息化变革中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军事斗争准备,是我军履行使命的基本实践,是最重要最现实最紧迫的战略任务。按照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要求,提高应对多种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着眼实战抓好军事教育训练,对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目前我军士官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士官院校教育训练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

实行士官制度后,我军在士官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士官队伍建设与我军建设特别是信息化作战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士官队伍的基本素质还不高,与我军战斗力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二是士官继续教育制度不完善,与士官分级晋升的岗位需要不适应。

1.2 军事教育训练投资的效益不高

军事教育效益的高低,不仅对和平时期军队建设有重大的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军队在战争中的命运,关系到国家现实与未来的安全。每年我国军费都能得以稳定的增长,这对我军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物力支持。但是由于我国技术装备整体信息化程度低,军事教育体制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3 士官院校教育训练课程设置滞后于部队

军事教育训练课程设置上应该满足三个规律:战争和军队建设对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规律,军事学科或专业发展的规律,军事人才培养的规律。当前院校训练课程设置上还不能完全切合以上规律,致使学院的教育训练严重滞后于部队的需求,基层部队对此反应相当强烈。

2 院校应加快士官教育训练的转型步伐,在培养合格士官人才上下功夫

院校作为培养合格士官人才的基地,就应积极探索新型士官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采取有效的甚至超常规的措施,为“打得赢”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

以士官教育训练转型为契机,积极探索新型士官的培养方法。

在士官教育训练转型的情况下,院校要科学拟制培训计划,精心安排教学内容,不断研究探索士官人才的培养规律,将院校教学与部队训练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严格正规系统的教育训练培养士官任职能力。

士官院校的教育观念要切合学员生长发展的需要,依据扎实的训练水平推进教育观念的创新和提高,坚持在训练中创新理论,以创新的理论指导实践。

(1)加强士官院校教育训练观念的开放性。教育训练更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地发展观,形成开放性的教育理念。

(2)强化士官院校教育训练观念的针对性。院校要树立主动适应军队建设发展需要的思想:在基础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关系上,转变单科独进的专业化思想,强化大学基础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思想;实现军队院校的“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

(3)强化士官院校教育训练观念的前瞻性。科学筹划、科学组织、科学实施军事教育训练,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军事训练质量,加快军事人才培养。

3 加快院校教学训练的转型步伐,不断提高士官队伍的建设质量

教育训练的转型关键在于转变院校领导和全体教员的教学观念,建立院校与部队联合育人机制。要实现教学转型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目标要转型。要根据士官教育的特点,本着基础知识够用、专业技能管用的原则,落实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实践教学为重点,科学合理的确定培养目标。第二,教学内容要转型。教学内容的转型是实现院校教学目标的核心。第三,教学方式要转型。教学方式转型是实现院校教学转型的保障。第四,评价方式要转型。积极开展院校与部队联合考评的方式,才能确保士官培训质量的全程可控、扎实有效。第五,科研工作要转型。科研工作转型是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的基本途径,按照院校转型的要求,院校应是人才培养基地和未来战争的实验室。

4 创新课程体系,突出士官院校教育训练实践特色

(1)明确主干课程,扩大选修课,压缩必修课。开设覆盖多个学科领域的“概论课”、融合相邻学科的“集成课”、同一学科不同分支的“系列课”、跨学科的交叉“边缘课”;根据学员专业相同但未来任职岗位有所不同的情况以及学员兴趣、特长、能力的差异,改变相同专业的专业课统一设置的做法,实行专业课模块教学。

(2)培养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锻造过硬军事素质。士官院校的教育训练应秉承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我军的敢打硬仗的优势,大力开展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训练,磨砺战斗意志,培养战斗精神,提高学员信息化素养。

(3)在教育训练中培养学员科技训练素质。在现有的军校教学体系下开展科技训练,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培养学员的研究创新意识,为培养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创新人才探索科学发展的道路。

5 强化士官院校教育训练教材中信息模拟训练的作用

合理构建一个或若干个小范围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并依托其进行网络对抗技能和战法训练。为适应我军信息化条件下的发展,军事教育训练应该树立“发挥国家联合训练能力”的设想,构建一体化联合培养和训练的新模式。

在军队体制调整和士官教育改革新形势下,新装备发展和士官岗位任职对军械士官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充实信息化要素,整合专业课教学内容,加强基础课教学对专业课教学的针对性,规范实践性教学,搭建更加优质的教育平台,对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械士官教育训练的转型进行理论探索和运行机制研究,从而完善士官人才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参考文献

[1] 以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推进学院教育训练转型科学发展,国防科技会议,2011.

[2] 略论我军教育训练转型的基本思路,中国国防科技会议,2004.

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范文第2篇

我国的高原、沙漠及冻土地区总面积达665万平方公里。由于在高原工程建设机械的使用条件和环境与原设计条件相比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因此工程建设机械的性能及可靠性指标都产生很大的变化,这给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带来的损失每年高达20亿元,沙漠及沙漠化地区干燥的空气容易积聚静电荷,静电引起的放射易引起电路的随机故障。在计算机存储系统高密度固态电路中尤其严重。冻土长期持续的温度交换和流度过程造成地层产生强大的应力,并大面积地膨胀、位移直至崩裂,对工程设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20世纪70年代,我国适应西部环境的工程机械的技术研究和开发就已经开始。西部大开发更将大大带动我国工程建设机械技术水平的提高。仅就公路建设而言,西部地区,尤其是青藏等高原地区,公路密度小、等级低,建设与改造的任务非常大。交通部初步设想用10年时间建设西部公路35万公里,预计总投资7000亿元,这将进一步刺激高原地区对工程机电装备的需求。

今年以来,西部市场的工程机械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50%,西部大开发为工程机械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市场。据统计,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约有30%的资金用于施工设备,国内市场缺口较大,且由于以往西部经济建设相对滞后,西部地区工程机械的保有量较低,在从事少量的大型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大多购置、使用国外进口设备,从而形成了大型工程必用进口设备的局面,对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特别是高原工程机械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包括高原工程机械应积极作为,抓住机遇,加大工程机械高原环境技术研究的力度,以实现工程机械行业新的发展。

“西部型”要有绝活儿

高原、沙漠环境对工程建设机械的内燃机及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机械、电工产品、以空气为介质的其他机械和金属材料及防护等产生影响;高原对工程建设机械运行及可靠性有较大影响,包括动力系统、整机性能等。

工程建设机械高原环境适应性关键技术包括功率恢复型的增压技术、中冷器及其应用、热平衡技术、高原低温起动、空气滤清等。此外,还应选择好金属材料、低温橡胶及密封件、传动油料和油料。西部环境对驾驶室也有特殊要求,即密封性、保温采暖性能、除霜性能、紫外线辐射防护性能、新鲜空气交换性能。

沙漠环境对工程机械的特殊要求有:比功率大,转弯灵活,爬坡性能好。车架应具有悬架浮动性能,机械还应具有涉水和穿越沼泽的行驶能力。要求行走装置有足够的附着力,必须考虑采用多级滤清及新的结构方式。必须保证发动机有性能可靠的冷却系统,装备性能可靠的无线电通讯系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安全措施。

目前已完成的高原机型在4200米地区动力性、经济性热平衡性能、排温性、排放性能、未采取措施的起动性能,普遍达到基本型同机型低海拔指标值5%范围之内,属于非常理想的结果。部分已经进入青藏施工现场的高原特殊种机械,以强劲的动力、优良的性能和高生产率,受到有关施工单位的肯定,人们普遍认为较普通发动机好得多。而国外同类企业也如实地表示:其机械在海拔2500米之内可保持功率不变;海拔4500米时,功率损失在25%以上。对机械来讲,功率下降的同时,经济性变差(烟度大),排温升高,增压器超速造成机械使用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变差,是高原大气对设备影响带来的最终结果。而高原工程机械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机械生产效率和适应性、恢复可靠性和耐久性指标。

与国外技术的差距在哪儿

西宁高原工程机械研究所总工程师冯辉生认为,我国高原工程与国外产品在高原使用的主要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标准及贯彻执行方面的差距。我国工程机械的技术标准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制定的,在借鉴国外同类标准时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大多是等效采用,少量是等同采用。目前这些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产品发展的需要,与国外同类标准也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在“十五”期间逐步进行全面的修订。另外,工程机械行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贯彻标准意识不强,以致于产品不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2.产品环境技术基础研究方面的差距。产品环境技术基础研究技术成果应该广泛地为高原工程机械发展提供服务,并且不断地提高基础研究成果水平,争取在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排放性、耐久性、可靠性等各方面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并努力在高海拔专用特种工程机械的发展方面与国外相比有所创新。

3.产品材料、零部件在高原低温条件下的可靠性方面的差距。提高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及零部件质量水平,改善结构工艺水平,是缩小与国际知名产品差距的重要问答,也是主机基础质量及可靠性得到保证的条件。

4.基本型工程机械主机的基础质量及可靠性方面的差距。与工程机械业振兴总目标的要求相比,行业产品同样存在质量低、组织结构散、开发能力弱的问题。表现在:1)产品质量不定,部分达不到标准和合同要求,抽样合格率低;2)可靠性差,早期故障率高;3)设计水平低,性能差,不能满足用户要求;4)质量意识弱,质量管理水平不高,质量体系不健全。以上种种因素造成通用工程机械质量和可靠性不能满足高原特殊环境的要求,需要有较大的提高。

5.服务质量的差距。需有效地加强产品售前、售后服务,重点骨干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规范的售后服务与信息反馈网络,使服务质量争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产品研发随市场反应方面的差距。我国工程建设机械由于环境适应性基础质量和服务等方面的差距,使得我国在沙漠成套机械方面几乎是空白,因此面对西部开发中的公路交通、西气东输等工程中的沙漠地带,国产设备不得不处于的地位,所以在沙漠机械开发方面有所突破是有条件的企业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届时其市场发展将不会仅仅局限于国内。

我国“西部型”工程机械与国外产品固然差距很大,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展开,工程机械行业迎来大发展的机遇,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日益形成。

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社会经济WTO

一、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他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运输业在社会劳动分工过程中成为独立的物质生产领域,是从19世纪初随着铁路,轮船的出现才形成的。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到来和发展,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作为服务与社会化生产的交通运输业,以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立足于社会。

它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极大地提高整个运输业的能力和工作质量,改善国家各经济区之间的运输联系,安全迅速,经济合理地组织旅客和货物运输,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国防建设对运输的需求。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又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因为优良的交通运输和通信联络,对于充分开发,利用各地区潜在的资源,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能起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青岛的黄岛开发区有良好的投资环境,青岛市政府投入了四十多亿人民币对其进行开发,与此同时,还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客商前来投资办企业。可是来投资的客商却不是很多。后来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交通不方便。当青岛市政府决定修建交通要道后,黄岛便开始出现了经济的繁荣。

任何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地区间的分工交流,都是以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联系为前提的。即首先是建设道路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只有具备了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才能进行地区(或城市)开发和把国民经济的各个基地联结起来,才能进行商品交换和信息交流。反之,交通运输基本设施的短缺会导致对经济发展的干扰,使经济发展出现徘徊和不必要的消耗,阻碍其发展。

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都有一个交通运输业超前发展的时期,这是一个普遍性规律。其主要原因是原料的运进,市场的开拓,都需要由与之相匹配的运输业。美国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为铁路大发展时期,铁路作为路上运输的主要方式,它的优点是通达性强,受自然条件限制小,运量大以及价格低廉,从而得到了迅速发展。1926年美国铁路网建设达到阶段性顶峰,总里程达40.8万公里。之后,随着运输技术的进步,运输需求的变化,公路、内河、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美国拥有24.5万公里铁路,650万公里公路,4万公里内河航道,44.8万公里民航航线和36.3万公里输油气管道,形成了综合运输能力强大的交通体系。总的来说,美国的运输系统相对国民经济发民而言是超前的,他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经济建设中,交通运输业超前发展,并有一定的储备能力,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它是由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和体现。

如果我们对越来越多的新型运输方式进入运输体系的现象加以考察,就不难看出这种现象是竞争和取代效应的结果。新的运输方式以它特有的优点吸引一部分运量。由于可供使用的运输方式增多,选择性增强,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相互连接的可能性增大,这就使运输供给能够更准确,更灵活地适应越来越高的运输需求,这些规律适用于经济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二、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与运输业的发展

在经济与交通运输业的相互关系中,考察和分析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运输体系的发展和变化。如果我们将一个长时期的生产规模和结构与运输规模和结构作一个比较,可以看到在社会发展初期经济规模较小,结构比较稳定,各地区都以农业生产为主,即现在所说的以第一产业为主,生产规模和结构与运输规模和结构基本上是相对稳定的。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即加工工业领域)转移。这时,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减少,而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在工业化和市场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原材料如媒、矿石、钢铁等大宗货物运量急剧增加,货运量的平均增长率接近或者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品和消费品的轻工业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所运送货物的平均价值明显增大的同时,它们的平均体积和重量却减小了,依次在这一进程中,货运量的增长速度将逐渐减缓,其增长率会逐渐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而客运量则保持接近于国民经济增长率。由于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对运输提出了迅速、方便、安全等侧重于运输质量的高要求,客运方面提出了高速、安全、舒适、方便的更高要求。由于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开始蓬勃发展,运输规模和结构有了很大变化。

经济分工和生产专业化进一步加强了物质、人员和信息的交流,经济上的劳动分工导致了地区劳动分工。地区劳动分工取决于与地点有关的生产成本,交通体系的运输能力。这样,一个地区劳动分工以及相应的交通体系,形成了一个具有不同规模和不同作用的区域中心。

从而可知,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变化。但同时,运输业又对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起着推动作用和更直接安全的服务作用。

三、WTO与我国运输业的发展

我国加入WTO将为我国经济建设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从而使我国的运输事业也得到发展。同时也带来许多挑战和更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