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记文学的特点

传记文学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记文学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记文学的特点

传记文学的特点范文第1篇

传记文学既是我国文学最早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当代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学样式之一。

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全6册教材中,文言文48篇,其中传记文学共有13篇。传记文学占整个文言文的四分之一强,足见编者对传记文学这种源远流长的文体的重视程度。从1993年至1997年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大部分选自传记文学。

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了解一些阅读文学作品的常识”和“我国文学史的常识”,“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文言文,高一语文中提出要求,“了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和行文的一些特点”,“懂得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和古代文体知识”。这从知识掌握的范围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对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要求,联系传记文学的教学,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掌握文体常识。

传记文学主要是指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的作品。它既是文学,又是历史,是文学和历史结合的边缘学科。在中国古代,它的主要形式有史传、杂传、散传、自传、专传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6篇就是史传;《左忠毅公逸事》、《五人墓碑记》等为杂传;《记王忠肃公翱事》、《梅花岭记》都是别传;《谭嗣同传》、《柳敬亭传》等是专传。另外,《史记》还创立了一个“列传”的概念,是指与“本纪”相区别的,记载人臣士庶的传记,如课文《屈原列传》。

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传记文学文体的一些基本常识。

2.揭示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

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传记文学的主要特征是:

(1)真实性。传记文学必须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历史,再现人物。传主及事件必须符合史实,有史学价值,决不能凭空虚构。这也是传记文学享有崇高声誉和至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高中课文中的传主,如廉颇、谭嗣同、屈原、张衡等,都是历史名人,其事迹史书都有记载,真实可靠。近几年来高考卷中出现的人物如狄仁杰、姚崇等也是史学界备受推崇的人物,其事迹均有明确记载。当然,传记文学的真实性并不等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简单记录,一些次要人物、局部细节可以借助于想象、联想等作适当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

(2)艺术性。传记文学要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划人物,描摹物态。传记文学主要是写人的,所以它要求刻划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部《史记》之所以备受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主要原因就是它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刻划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

(3)相当完整性。传记文学主要是表现人物的,要使人们对人物性格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就必须注重人物性格的完整性。因此在传记文学中,传主的生平经历一般都较完整,便于读者从总体上把握人物,如《史记》。一些小传,如“逸事”等,由于受材料、篇幅的限制,不可能表现人物一生完整的经历、事迹,但往往通过典型的事例,以小见大,来表现人物性格,如《左忠毅公逸事》。

3.引导学生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传记文学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欣赏水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传记文学刻划人物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加以分析归类,能使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逐渐积累,提高阅读水平、欣赏能力,准确地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特征。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传记文学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人物传记阅读 探究主体 解答技巧

人物传记阅读对考生来说是较新的知识考点,是高考教学的重点,对教师而言也是新的挑战。尤其是近几年高考传记类阅读加强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更加大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如何把传记探究题的知识要素准确、全面地传授给学生,成为教师在人物传记阅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陶行知先生曾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我们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古训。注重探求答题方向,找出解题技巧,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就成为教学的终极目标。

《新课标高考语文大纲》中有关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主要包括:(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题,提出见解。基于上述内容,我发现传记类阅读探究的主体其实就三个方面,即传主、作者、我(答题者)。抓住了这三个主体要素,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下面就这三方面探究传记题的答题技巧。

一、吃透传主,合理概述

传记文学主要是记人的文学,因此,对传主形象的探究就成了传记文学阅读的常规考点,对传主形象的把握就成为解题的关键。在传记文学中,传主的生平经历一般都较完整,便于读者从总体上把握。但是由于受材料、篇幅的限制,不可能表现传主一生完整的经历、事迹,往往通过典型的事例,以小见大,表现人物性格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因此传记一般都是选材精当,高度概括。往往选择那些代表性强、事迹丰富和很有性格特点的人来写,尤其是那些传播正能量、值得社会弘扬的人更是选取的重点;对传主的事迹要有选择,选择能够概括传主一生特点的事迹,而不是面面俱到。

要想吃透传主形象,就要充分理解文本,梳理作品的主要内容,把握基本事实,明确传主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业绩贡献等,还要注意区分传记中的“叙”与“评”,理解和把握文本的感情倾向。具体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特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看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第三,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把握传主形象;第四,注意作者对传主的介绍和评价。

纵观数年来的传记探究题,涉及传主形象的考查比比皆是。比如2015年的全国卷《蒋军赋采薇》的探究题――“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此题就鲜明地考查了传主的特质。要想做好此题,就要结合文本,梳理事实,吃透传主的思想性格、行为能力等,如从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抄录诗文给官兵吟唱,激发他们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可知其是抵御外侮,献身正义事业,积极备战,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从戴安澜为部属各官长题词:“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可知其是为人平和、不求功名、临危不惧、胸怀坦荡的谦谦君子。从战事危急时其给妻子留下绝命书,可知其是对敌作战、勇于担当、关爱家人、侠骨柔肠的热血男儿。从其以诗词激励将士,赋诗明志,可知其是身为军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兼具文韬武略一代儒将。再从东瓜保卫战中,其不苟且偷生,以死殉国,可得其是英勇善战、指挥若定、治军有方、视死如归的军人楷模。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概括分析即可。

由此可见,传记文学阅读中把握传主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是解答一些探究题的关键。所以,教学中要始终如一地把吃透传主作为重点。

二、明确传记作者的主体意识,巧妙作答

传记作者的主体意识在传记写作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统辖着传记写作的全过程,包括对传主的选择,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艺术手段的运用和传主形象的再现与阐释。传记作者主体意识的增强,致使其不再把传主当作偶像崇拜,而是以反思批判的目光对传主进行评价和阐释。所以,任何传记作品都包含着传记作者对传主的评价,是观点与材料的结合。其具体表现为传记作品中不仅提供有关传主的生平材料和经历,而且对传主进行解释。与此同时,传记作者在对话意识和问题意识的驱动下,与传主进行着平等的心灵对话和交流,对传主进行理解与把握,对传主的思想性格行为做出自己的解释和评价,而非被动地再现历史。此外,传记作者的主体意识还表现在传记写作中艺术手段的运用和人物形象的再现上,如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性格,选择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典型事件,场面、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琐事描写,通过比较表现人物性格等。

总之,传记作品中无处不体现传记作者主体意识的渗透,只有明确作者的主体意识,才能更好地解答问题。如2011年全国卷《下笔不觉师造化》的探究题――“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此题的设置就明确地考查了传记作者的主体意识在艺术手段和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体现。作者通过黄宾虹和张大千在成名先后、作画准则及对画与钱的关系上做出比较,强调二人在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不同,评价得出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画风不同,实则是二人追求的人生理想不同。把握了这些,再回答探究题,就如囊中取物。可以谈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也可说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还可以二者结合,既恪守传统,又踊跃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所以说作者的主体意识也是我们解题的一把钥匙,我们要灵活运用其去解命题之锁。

三、发挥“我”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

“我”即读者,传记文学阅读的答题者。“我”通过阅读传记文学获得的知识多寡及精神层面提升的深浅直接决定了探究问题的优劣,所以,“我”应认真阅读传记文学,以期获得更多的感知。传记文学在客观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名人成长史,传主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传主的生活经历的细节,传主的优点和缺点等,同时文本的结构和语言都是可借鉴的。我们阅读名人传记,实则是向书本学习的过程。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某种成长的人生经历,丰富历史、文学知识,而且对激发志气,培养健康人格,增强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增长应事接物的智慧,提高专业水平和写作水平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所以说,“我”积极阅读传记文学的态度,将会获得对文本更多的认知,从而提升自我,以取得较好的答题效果。

传记文学阅读中很多题目都会涉及“我”参与文本的探究,如2015年全卷《朱东润自传》的探究题――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此题第一问考查的是“我”对实用类文本进行综合的能力,第二问则较为开放,考查“我”对问题的判断和探究能力。具体作答时既要求“我”借助文本明确朱东润的文学传记观,又要求“我”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见,解读文本时,要充分发挥“我”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探究问题中,因为“我”对文本认知能力的强弱决定了答题的优劣。

总之,通过主体人物传主、作者、我(答题者)三方面探究答题技巧,可以起到有效、快捷、准确解题的作用,所以课堂上要带动学生一起寻求解题方法,以提高学生对不同类型题的分析能力和解答能力。

以上观点只是我的一孔之见。教无定法,只要是适合学生的,就是行之有效的。所以,只要通过探究答题技巧,使学生解答问题时有抓手,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就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吕玲玲.人物传记探究题答题举例[J].高中生学习:试题研究,2016(7):20-21.

[2]杨军,胡红梅.立足文本 规范表达――高考人物传记探究题教学设计[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10):109.

[3]冯加兵.高考人物传记重点题型的解题思路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8):295.

传记文学的特点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从文学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针对《史记》中的个性共性统一、详略得当、虚实相生等文学审美范畴进行分析,通过文学的审美超越,进而抓住《史记》中的人物作为历史的主体的情感,并通过这种真实的情感,最大程度地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从而真正达到历史的真实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文学本体 历史本体 人性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在谈论《史记》之前,有必要把“本体”两字的含义阐述一下:亚里士多德认为本体就是“作为存在的存在”。众所周知,我们的世界有“道”、“器”之分。简单地说,前者“存在”指的是具体的、现身的“器”,后者“存在”指的是抽象的、不可感的“道”。专做“文学本体论”研究的王乾坤先生也认为:“我们能感知的、能认识的,只是它的现身状态,只能是它呈现给我们的对象性内容。因为本体没有样子,我们可知可见的只是某物在时间、空间的现身状态和属性。”这样可以推出,“文学本体”即文学具体存在的本源与本质,从文学本身出发,文学的本体就是文学的审美特性及作品自身;“历史的本体”,即历史具体存在的本源和本质,从历史的本身出发,去探究历史的“现在进行时”自身。《史记》则为古代传记文学的开创之作、典范之作。有学者认为,“传记文学不同于一般的史传文学,亦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而是历史与文学的结合,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没有很深刻完整地解释这种真实性与文学性是如何统一起来,以及这种独创性背后的缘由。本文欲通过本体论的角度去解读《史记》,揭示藏在其独创性背后的写作缘由。

真的历史应该是历史的本体存在,但是历史的本体怎么可能在历史的著作中再现呢?从严格意义上讲,人物传记应该是人物所有的语言、行动和外貌心理等一切的重复和重现,但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逆转这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且也是不必要的。其实“真实也并非说史传所记全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实在文字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再现。事实上,当人们选择用语言文字这种符号来再现社会和历史的时候,它所显现的就并非原原本本的历史面貌。”有人认为客观地记录历史就是真实的历史。其实不然,因为是人他就有主观的思想,主观的情感,所以在这里的“客观”也只能是相对的客观。又因为历史一旦用语言文字记录下来,本身也就成为文学的具体存在,由于当时技术的局限,记录历史也必须借助这种载体。既然排除不了主观地借助文学这个具体载体去记录历史,又何来真实的历史呢?但其实运用文学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原貌,因为文学可以审美地超越,能够以审美的方式靠近历史本体的存在。

依据这条思路,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地接近历史本体,接近历史上的人物本来面目。在此笔者想要用文学本体论的观点解释司马迁笔下的《史记》是如何接近历史本体这一过程的。因为本体是无形的,所以我们只能首先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学存在、文学形式来把握。

一 《史记》中有许多具体的文学存在方式,把握好它们来实现文学存在向文学本体的第一次飞跃

1 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1)把握性格特征,准确定位“人格”。由于环境、修养、经历等因素不同,造成个性的复杂多样性。司马迁存真求实,胆识过人,能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恰如其分地定位“人格”,如:屈原之“志洁行芳”,公孙弘之“外宽内深”,还有吕后的狠毒等,诸种性格,司马迁成竹在胸,恰似其人。

(2)选材典型,粗细兼用。典型大事,最能代表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个性的骨架,也是司马迁传人选材的主体。《项羽本纪》重点写了“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战”三大事件,把它们作为历史背景,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展现项羽性格的各个侧面。其次,精选典型的生活细事。如果说大事是个性的骨架,那么细事就是个性的血肉。如《项羽本纪》写“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这是段生活细事,但却逼真地写出羽从小浮泛粗心、浅尝辄止的个性,和大事中显示的性格一脉相承。

针对个性,精心选材,既有大事成其坚实的骨架,又有细事成其丰满的血肉,二者相辅相成,使历史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这里的“栩栩如生”,就是指我们具体的文学存在,使读者产生了审美上的共鸣,进一步在向历史的本体接近。

2 围绕性格用笔,详略得当

(1)精心剪裁,简繁适宜。对纷繁的史料依据传记主题的需要,大胆取舍,详略得当,简繁适宜。与性格无关的一般事件用简概述,与性格相关的典型事件使繁详写。《留侯世家》中说:“留侯所从容与上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正说出简繁得当的特点。

(2)从整体出发,褒贬结合。一种是人物以正面为主,例如刘邦在《高祖本纪》中扮演了一个雄才大略,有智谋,有远见的政治家形象。至于他的缺点,如贪财好色,卑怯自私,忘恩负义,残杀功臣等缺点,都写到了《留侯世家》、《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等篇章中去了。另一种是人物以缺点为主,但是在赞语中也提到了他的好处。例如司马迁在《吕后本纪》中详细描写了吕后残害戚姬、毒死赵王如意、饿死赵王友等一系列罪行,但是在传记的末尾,却高度称赞吕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司马迁认为吕后执政期间,天下太平,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样写成的人物才有了可读性,使人物形象充满饱和度,立体感逼真。正如郁达夫在《什么是传记文学》中说道:“所以若要写新的有文学价值的传记,我们应当将他外面的起伏事实与内心的变革过程同时抒写出来,长处短处,公生活与私生活,一颦一笑,一死一生,择其要者,尽量来写,才可以看得真,说得象。”这里讲的“真”和“象”根本上指趋于历史原貌,即我们说的历史本体。

3 刻画人物灵魂,虚实相生

(1)司马迁写人物千变万化,有对比、有烘托、有借陪衬,以加深主要人物的形象。例如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将李广和同样领兵出征的将军程不识进行了一番比较,“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侯,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如此将程不识治军的中规中矩与李广的简单随意进行对比,运用艺术上的相反相成的原理,把李广独特的作风鲜明地表现出来。

(2)司马迁写人物传记,不是记流水账,也不是事无巨细地再现人物生平中的每一件事,而是有选择地从正面实笔勾勒。如《李将军列传》中,富有传奇色彩的“射虎”是一件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事件,司马迁这样描写道“……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正面描写箭能穿石,一方面揭示了人在危急时刻能超常发挥能力,更勾勒出了李广的善射才能和勇猛的形象。

上述把《史记》的思想用具体可感的文学形式把握住,完成了我们向文学本体的第一次飞跃:《史记》中的文学本体是以一个个生动可感的文学存在呈现的。而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触摸到《史记》的历史本体。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如何由文学本体飞跃到历史本体?首先我们要承认历史的发展其实就是人的历史发展,也就可以推出人是历史的主体。又因为文学艺术对应的人类心灵不是别的,正是人的情感,文学属于审美范畴同时也属于情感范畴。所以要实现我们的第二次飞跃,关键在于把握住人的情感即人性。既然文学是情感的艺术,那么文学本体与真实本体的关系,可以通过情感与真实本体的关系来说明。

二 由文学本体向历史本体(历史原貌)进行的第二次飞跃

以事为中心的史体自然涉及到人,但是却忽略了人的历史主体性。这一认识导致的结果是历史是静止的、片段的,甚至可以说这历史远不是历史原貌即历史本体。文学理论家刘再复先生在《论文学的主体性》中指出:“文艺创作要把人放到历史运动中的实践主体的地位上,即把实践的人看作历史运动的轴心,看作历史的主人。文艺创作要高度重视人的精神主体性。”因为“文学作为一种审美行动,可以将情感的非理性、随机置于适当的区间,以承诺情感的审美释放与慰藉而回归自己。”文学近于“存在之本真”,“回归自己”也就是回归自己的本真。

既然是通过人的情感实现第二次飞跃,又因为涉及到人就有主客体之分,就有主体的情感和客体的情感之分,《史记》中体现人的情感因素也包括两方面:

1 写人物情感即客体的情感。在写人时,侧重写人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也就是写人的心,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可以证明。作者写李斯的5处独白:第一处是当他入厕见鼠与入仓见鼠之后,曾感叹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当他功高盖世之时,又慨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太盛’……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当李斯被赵高胁迫,不得不依附逆乱时,又垂泪长叹曰:“嗟乎!独遭乱世,既已不能死,安托命哉!”当他被赵高囚于狱中,更愤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第五处是他被杀前叹息不能与儿子再牵黄犬逐狡兔。司马迁对李斯心理活动的详细描写,使李斯阴险、无耻的品质更趋于历史原貌。

2 流露出作者主体的情感。由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思想、地位和审美观的不同,又由于作者写作的目的、角度、视点的区别,呈现出来的文本多多少少都会流露出作者主观的情感、主观的思维。鲁迅在谈到《史记》也讲道:“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所以司马迁在《史记》里写出的形象,只能是作者眼中的形象,是作者心中的形象,作品深深打上了作者主观的烙印。如司马迁把项羽归入到“本纪”,把陈涉归入到“世家”里,无不出于自己对项羽以及陈涉的个人推崇。在《伍子胥列传》中,司马迁把拒捕的主角由伍尚改为伍子胥,把破郑后的“挞墓”、“鞭墓”改为“掘墓鞭尸”。这些情节的出现,都能体现出司马迁本人的审美理想。

由上述的推论,我们可以很形象地看到,《史记》所展现的历史时空存在形式是历史具体存在,要把握住历史原貌,就要把握具体的历史存在。在用文字这种符号记录时,注重人的情感,就是尊重人性,尊重历史,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充分认识到人的历史主体性。又因人学即文学,情感所及,发而为文,文学比一切文化样式更能表达这种人性的冲动――情感,但是文学本体又是不可触摸的。由于这些原因,只能通过具体的文学存在形式来把握文学的本体,继而更进一步去感悟司马迁笔下历史存在形式。

传记本身就具有文学性,只是后人将历史与文学区分得过于清晰,忽略了人的情感存在、人的历史主体性。本文从文学本体论出发,分析司马迁的《史记》,发现司马迁把人从历史中解放出来,把他们描写得栩栩如生。这种文学性的真实才是距离历史本体最近的历史存在形式。

参考文献: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苗力田译:《形而上学》(第四卷),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版。

[2] 王乾坤:《文学的承诺》,三联书店,2005年版。

[3] 罗书华:《史传的实录及其对章回小说的影响》,《学术论坛》,2000年第1期。

[4]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5]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1年版。

[6] 郁达夫:《什么是传记文学》,《郁达夫文集》(第六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

[7] 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

[8] [德]马丁・海德格尔、[美]科克尔曼斯,陈小文等译:《存在与时间》,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9]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

传记文学的特点范文第4篇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选读》所选文章大部分浅显易懂,对于提高学生文言阅读能力具有很大帮助。在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自己整理归纳文言知识,结合必修课文形成系统知识链,举一反三。而且编者也做了这方面的引导,如每一个专题后的“积累与应用”就是文言知识的归纳,分别为“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类活用(二)、被动句、宾语前置(一)、宾语前置(二)。

《史记》是传记文学典范,它同时具有诗的意蕴和魅力。鲁迅曾说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便是最好的明证。《史记》指次古今,出入,对《诗经》和《楚辞》均有继承,学习《选读》的文学写作技巧、风格、语言是选修第二大方面的内容。用墨如泼和惜字如金相结合是《史记》语言的一大特点。如《高祖本纪》中未央宫戏父的语言描写,《项羽本纪》中霸王别姬和东城快战的场面描写等,司马迁都不惜笔墨;而《李将军列传》中:“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前人评曰:“‘前’‘止’数字,准确传神,富有韵味,犹一字千金。”《史记》在语言上平易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把许多佶屈聱牙的古书词句译成汉代书面语,还适当地引用口语、谚语,显得生动鲜活。另外,《史记》语言多是单行奇字,不刻意追求对仗工稳,亦不避讳重复用字,形式自由,不拘一格。这些对纠正学生作文语言贫乏、华而不实的弊端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在叙事上司马迁喜欢在逼真的场景、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开故事情节,通过传记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其个性特点。例如,教材选文《李将军列传》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李广)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这里的人物行动、对话简直是一个很好的戏剧小品,写尽了霸陵尉酒醉之后的势利情态和李广的落魄与无奈。又如《项羽本纪》中“鸿门宴”的故事,也可以说是一场一波三折、迭起、扣人心弦的独幕剧,人物的出场、退场,神情、动作、对话,乃至座位的朝向,都交代得一清二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司马迁的叙事技巧,写出有波澜的文章来。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史记》作为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深远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进程,是构建中华文明阶梯的重要典籍。学习《史记》蕴涵的历史文化是《选读》重要的内容之一。《选读》以人物传记为体例,应学习传记主人的人格魅力和人文精神,从历史的角度感悟其价值取向,从中汲取民族智慧。《选读》通过眷顾楚国,不同流合污的屈原,在国家利益面前丢掉个人恩怨的廉颇、蔺相如告诉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国家;通过《太史公自序》告诉我们他的远大志向、坎坷经历和执著精神;通过《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告诉我们仁义与残暴对得失天下的影响;通过《管仲列传》告诉我们治国安邦、顺民富民的道理等。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讨论,深入到文本中去,真正领会《选读》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能对学生的品格修养、道德理想、精神追求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优秀文化典籍的学习将使学生们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关注社会,关注历史,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选读》教学要本着选修的编写意图,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结合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既要落实双基,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又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丁帆,杨九俊.《史记》选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传记文学的特点范文第5篇

试卷结构有较大调整,“选考试题”首次登场。新旧高考命题题型虽然都是由语文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和写作几个板块组成,但新高考题增加了选考内容,这既是试卷变化最大之处,更是新高考试卷的亮点。与此同时,新试题加强了社科类文本阅读的比重,题量在旧高考的基础增加了一道,而分值却是旧高考题的两倍。社科类文本的阅读题型也有不小的变化,由纯客观题型演变为主客观题型兼顾,分值、题量各占一半。选考类文本的分值则比旧高考必考文本的分值有所降低,语言表达题量和分值也有降低。这个变化,既符合新课标强调的“人文内涵”培养和“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改精神,也表现出命题者关注社会发展和需要,引导学生和语文教学注重个性化发展的思路。作文题沿用“话题作文题型”,意在鼓励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给考生个性以较大的自主发挥空间。

选材富有时代感,注重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兼顾地方特色。试题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如第22题是一道语言表达题,选材是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四个比赛项目的标志图形,要求自选一个图形,围绕图形内容,紧扣动态特征展开联想,写一段话并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方法表达。

北京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大事,更是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四个比赛项目的标志图形是广大学生熟悉和喜欢的,因此,这类材料,比其他任何纯理性的抽象材料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从答题要求来看,既能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又能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广东题锐意出新,命题视野开阔

选考题实用类文本《访钢琴演奏家傅聪》所涉及的人物也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围绕“做好人,才做艺术家”这个中心展开,对人生有正确导向作用,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名句默写部分,都是耳熟能详的句子,舍弃了旧高考中涉及到的文学常识的内容。文言文阅读所选取的材料,一改传统的传记文学,选取著名文言小说《聊斋志异》的篇章,取材新颖,内容生动,又富有很强的生活气息,读起来让人觉得轻松,不像传记文学那样面孔冷峻,这就拉近了文言文阅读与中学生的心理距离。

第23题是关于粤剧的信息筛选试题。这个内容极具岭南地方特色,作为广东学生应该有所了解,作为广东语文教学也应该有所涉及。老题型新内容,面目鲜活,体现了广东的地方文化特色。

客观题难度降低而主观题难度有所提高,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例如,第1题关于汉字读音,几乎没有设置解题障碍。第2题,关于成语及熟语的运用,秉承了旧高考的传统,去掉了生僻成语以及介于成语与熟语之间的熟语。第3题是关于词语的辨析,选材都是使用率较高的词语,辨析起来没有太大的难度。文言文阅读理解所涉及的词语以及内容的理解难度都不大。而主观题则适当增加了难度,如选考类文学文本第18题,选考类实用文本第21题,要求学生既结合文本内容又结合自身的语文素养来回答,这样既考查了阅读鉴赏能力,又考查了“审美情感”和“思想情感”,虽然自由度增加了,但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社科类文本阅读增加了两道主观题,将原来的三道客观题改为现在的主客观题各两道,无疑增加了答题难度。这些题注重对人的思想精神领域的开掘,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考查的力度也相对加大。

选考题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难度增加,但给学生提供了较为自由的发挥空间。增设选考内容,有利于不同类型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例如,文学类文本第18题,主要是从学生的“审美情感”角度命题,学生解答时既要鉴赏文章的内容,还要调动自身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难度较大。实用类文本第21题则是从学生的“思想情感”角度命题,出题思路与文学类文本虽然略有变化,但本质上是一致的。由于选考设计了不同文本的阅读试题,这就给考生提供了依据自身特长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文本阅读答题的自由,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

增加探究题型,凸显新课程理念。该套试题注重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第14题、第15题、第18题、第21题是该套试题的亮点。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理念来分析问题,昭示了教改方向和学习发展方向,有利于学生形成学术研究思维。

宁夏、海南题 推陈出新,改革力度较大

试卷知识结构与题型结构推陈出新。该试卷题型安排除了根据课改精神推出选考题外,还改变了旧高考试题的编排顺序,先从社科类文本阅读开始,然后是文言诗文阅读,接着是选考文本阅读,再是语言文字选择与运用,最后是写作。

从知识结构来看,全套试题去掉了旧高考试题中的读音和字形的辨析,保留了其他传统知识点的考查,语言运用题量减少,分值也相应减少。但整个板块强调的是语言的运用,着力考查语文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古诗文的阅读鉴赏,最突出的变化是分值的提高。比旧高考试题增加了4分,更重视古诗文阅读欣赏能力的培养。现代文本阅读设置选考题,这个变化应该说是紧随新课改精神,体现了新课标"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理念。

试卷中文本选材既凸显时代特点,又兼顾传统。例如,社科类文本选材是关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却出不了伟大作家"的问题,具有时代特点,而选考文学类文本选材是《林冲见差拨》,则是传统的古白话小说,选考实用类文本是《叶圣陶在四川》,关注的是语文学科本身的相关信息。

增加探究题型,体现出强烈的改革意识。探究题与广东、山东卷一样设在现代文本阅读部分。但两省该题赋分比广东、山东都要多。第14题和18题是探究题,赋分均为8分。这样设置分数,体现了海南、宁夏两省对探究性试题和对探究性学习的高度重视。

作文命题注重考查写作基本功和基本素养。海南、宁夏的高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给考生提供了一个科学故事,故事的核心与创造相关。作文试题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比较大,材料并没有明确给出一个固定的话题,考生只要注意故事后面的提示,就不容易离题,这样将作文的重点放到表达上而不是审题上,是一种合乎实际的回归。这样命题继承了旧高考的新材料作文的传统,注重考查写作基本功和基本素养。由于这个命题留给考生的思维空间比较开阔,考生完全可以根据题意和自己的积累与个性特长立意作文,这与目前我们提倡的创新精神不谋而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气息。

山东题平稳中体现创新,继承中寻求突破

山东题全卷整体结构形式与旧高考试题结构形式保持一致。不论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是古诗文、现代文的阅读考查,都体现了良好的继承性和稳定性。除选考题以外,其他题型没有任何变化,该套命题体现了在课改第一年高考中平稳过渡的命题特点。

整套试卷从知识结构和题型结构上,又都在稳中创新,在继承旧高考的传统命题题型上寻求变化和突破。其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点:

作文由旧高考的新材料作文回归到“话题作文”。作文话题没有安排任何语境,话题本身充满了诗意,虽说审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构思、立意和选材的自由度非常大,便于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写作,便于学生展示个性才华和语文素养。

古诗文识记和阅读欣赏部分虽然题量、题型没有变化,但文言文的翻译和名句默写题增加了分值。

分值增加3分,这暗示了要求考生加强文言文学习的方向。准确翻译文言文和名句默写则是考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和基本的方式。

社科类之外的文本阅读由过去的必做题改为选做题。在题型和文本的选择上与广东题多有相似之处。

两道题难度、题型和分值基本一致,考生可根据自身特长选做不同内容的文本试题。阅读文本的变化和选择的自主性,便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这种命题与新课标所确立的“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和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十分吻合。

试卷信息量大,题量与旧高考一致,但比广东题多两道小题。这两道小题主要是基础知识部分和语言表达部分各多出了一道题,因而涵盖的知识面更为广泛。

文本阅读选材继承传统,立足于稳,重视语文的“文”的色彩。选材虽然生活气息没有广东试题浓厚,材料也不如广东题鲜活,但所设计的探究题比广东题更开放,更自由。例如,选考题文学类第21、22题,实用类第22题即是如此。

增加探究题型,体现创新和寻求突破。注重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这是山东题创新思想和寻求突破的又一体现。选做题的两个第22题,就是这样的试题。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理念来分析问题,昭示了教改方向和学习发展方向。

新高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四省区新课程改革后第一年的高考题均“稳中求变,稳中求新”,即保持了高考的相对稳定,又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这样的试题命题方向对我们今后的高中语文教学有以下几点启示:

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四省区的语文试题都没有放弃对基础知识、语文素养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这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无论高考怎样改革,无论语文教学怎样改革,语文的基础能力和基本素养都要强调。因此,语文教学中必须要认真落实基础知识学习和读写基本能力的培养,强调语文素养的提高意识。

语文教学要锐意改革,积极推进探究性学习。四省区高考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探究性试题引进高考试题中。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不约而同,但都昭示一个共同的方向,语文教学要强化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与课堂教学脱节,而应该把语文课堂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结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研究,真正把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意识,要给学生个性发展创设良好空间。四省区高考命题的另一亮点就是增设选做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语文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

这不仅是高考命题昭示的方向,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更是我们民族独立创新、走向强大的需要。中学语文教学理应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真正使学生成长为人格独立、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大写的人。

相关期刊更多

现代传记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交通大学传记中心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语文世界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