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成本优化建议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民用建筑, 经济性,结构设计,优化
[ Abstract ]: In civil architecture several structure forms are likely to satisfy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ditions, economic principles are a decisive factor, in the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hase to be used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project cost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pla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sign of structure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 Keywords ]: civil, economic, structural design,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针对民用建筑结构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的成本优化进行了梳理:从勘察、基础、土方工程、基坑工程、边坡工程、地下室、主体等各阶段成本优化措施进行了总结。
一、民用建筑常见的结构成本问题
结构成本成为房地产开发商最容易忽视且最应该关注的成本。以下我们就常见的结构成本问题进行一个估算和分析:
常见民用建筑结构成本
地上成本:
钢筋: (35~90)Kg/㎡x5.0元/㎡=175~450元/㎡
混凝土: (0.3~0.5)m 3/㎡x(360~460)元/㎡=110~230元/㎡
钢筋+混凝土=285~680元/㎡,平均483元/㎡
地下成本:
钢筋:(120~260)Kg/㎡x5.0元/㎡=600~1300元/㎡
混凝土:(0.9~1.4)m 3/㎡x(400~600)元/㎡=360~650元/㎡
钢筋+混凝土=960~1950元/㎡,平均1455元/㎡
基础及桩基础成本:总价一般在25~120元/㎡,平均60元/㎡
综上,则单位面积的结构成本为(按地下面积占总面积22%估算)490~1020元/㎡ ,平均755元/㎡。相关成本:支护、模板、土方、砌体支护+土方+基础=170~180元/㎡。
那导致结构成本大的离散性原因:区域不一样导致的地震烈度和风荷载的不同、结构体型的不同、基础的形式不同等原因。
2、当前对于结构优化的认识
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控制含钢量很严格,结构成本的降低必然会导致结构安全储备的下降,在地震的时候反而成了不利的条件,所以结构成本的控制要综合最低(综合美观、实用等)必须对整个设计和策划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前期策划阶段:现场的调研,包括土质情况,场地是否为山地等;
方案阶段: 方案阶段:结构要介入,结构体型的选择,结构连板的有效长度、平面规则、高宽比、高度按上限(60m、80m, 100m)、尽量不转换等;
扩初阶段:结构方案的各种比较、优化阶段,确定施工图方向;
施工图阶段:成本意识的灌输阶段,精细化设计;
施工配合阶段:变更的管理、后加板工作(设计院对此阶段不重视,建议甲方在合同中把此阶段的付款比重加大)。
二、民用建筑施工的各阶段的成本优化措施
2.1勘察阶段控制要素:
a,地下水位(地下水位对地下室底板、外墙配筋影响较大);b,基础设计参数(如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勘察单位出正式勘察报告前需提交甲方预审,甲方对各设计参数与勘察单位进行沟通,勘察报告应提供多种基础选择建议,并对不同基础形式进行阐述说明;避免仅推荐一种基础类型。根据睿智华庭项目经验,如项目处在溶槽区域,建议钻孔深度满足桩底持力层深度8m~10m的要求,以免出现桩基施工过程中大面积超深的情况,进而给后期检测带来麻烦;超前钻应在基坑开挖完成后进行钻探,避免发生不必要成本;超前钻单位应选取有资质的勘察单位进行施工,最好与详勘单位选择同一家,避免后期桩基验收时带来麻烦,互相扯皮。
2.1.1采购阶段控制要素:
在详勘时应选择多家单位对初勘结果进行勘察 前的承载力等优化,优化建议作为技术标及评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详勘投标单位须对承载力、压缩模量、渗透系数等参数及基础选型提出优化建议。
2.1.2施工阶段控制要素:如果实际地质持力层标高与钻探报告持力层标高相差超过2米,应即日报设计及成本部门处理。
2.2土方工程设计阶段控制
土方工程与地下室层数,高度有直接关系,所以地下室埋深及层数组合应结合原始地面标高综合考虑,保证埋深最浅及土方开挖量最小。设计根据控规标高、项目现状标高、设计方案,进行土方平衡;在规划及方案中应有专项的竖向设计,并对土方平衡加以详细分析。
2.2.1采购、施工阶段控制
土方单位进场前应做好原始地面标高、地形图 测量绘制工作,由三方签字确认。土方工程完工,及时做好收方、标高测量工作;并在工程结算时提供相关测量记录;原貌标高须作为合同附件;现场临时道路及临建等应整体规划,并在招标前需定方案;依据土方开挖方案,考虑现场土方平衡,留足 土方回填量。
2.3基坑及边坡工程
常规支护方案有自然土方放坡,喷浆,挂网喷浆,预应力锚杆+喷射,挡墙,深层搅拌桩,深搅桩+围护桩+锚杆,钢板桩等;设计须提供支护比选方案(合同中明确),成本配合;达到5m以上的深基坑,优先考虑阶梯放坡。另:基坑深度超过5m的属于深基坑,边坡高度岩石≥25m,土坡≥15m的为高边坡。高边坡及深基坑均需专家评审,根据睿智华庭项目经验,评审应在施工图完成后尽快召开,以免影响施工进度。评审也可由设计单位找熟悉的专家,私下对图纸进行审查,提高报建效率。
2.4基础设计阶段控制
各类型基础成本大致按以下顺序递增:天然浅基础<管桩(如需引孔时费用增加)<筏板<人工挖孔桩(规范限制较多)<冲孔桩;设计阶段控制:设计合同内明确设计单位必须提供两种以上的基础方案(含桩型、桩位布置等)以供比选;桩基工程必须由设计、工程、成本参与方案评审后方可确定;如需改变桩型,需召开专家会论证,需注意:裙房区域天然浅基础与桩基的对比,如场地存在淤泥,在对比过程中,需计算换填的成本,进而与桩基成本对比;在施工桩基前,应将场地平整到设计标高,避免造成不必要浪费。常规桩基检测时,优先采用大应变检测,仅在必要时采用静载检测。
2.5地下室
地下室层高由于受到基坑开挖、基坑支护、地下水位的影响,对造价的影响更加直接。常规层高3.8m左右。
与发达国家地区比较,中国企业通过缩减物流支出、增加利润的空间更为广阔。据统计,2001年美国物流成本占GDP的9.5%(美国Cass信息服务公司和Prologis公司共同的《2001年度美国国家物流报告》),而这个数字在中国是16.7%(世界银行估算)。由此可见,中国的企业仅通过优化物流就能够获得实现大量缩减成本、增加利润的机会。
如何发现改善物流的机会?如何设计优化方案?如何充分借用中国正在兴起的物流企业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改善物流服务等等。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提高优化物流的成功率,企业需要一套系统性的分析现状、发现机会等诊断方法,这套方法论主要包括了三个阶段的工作:阶段一,运输管理能力评估;阶段
二、业务网络分析和建议;阶段三,评估外包的优势。
运输管理能力评估:本阶段主要工作是诊断、评估传统的运输功能部门的主要活动和流程,分析评估的范围包括厂内和厂外物料运输、作业安排、运输路线、回程管理及运输设备保养维护等各个方面活动。
对企业运输现状评估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全面的分析、诊断,发现能够通过流程重组、信息技术更新等方法,进而优化企业物流的机会。通常企业能够在以下活动中,发现优化物流、缩减成本的机会:
*厂内物料的跟踪和管理
*作业安排和路线安排的方法和系统
*产品分配和交付
*运输模式选择
*跟踪和客户服务
*维护保养
在企业中,许多业务因素对物流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在诊断评估阶段除了针对运输功能部门进行诊断之外,企业还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它们通常包括:
*运输设备采购决策、现有运输能力、当前的运作情况
*了解、评估现有使用的系统和技术
*评估运输服务供应商的成本和能力
*分析自有车队情况(如果企业配备)
*与世界先进的服务水平和客户需求进行差距比较、分析
*发展未来运输模型和高层次的实施计划
网络分析和建议:在该阶段主要从供应链的宏观角度全面分析企业的物流现状,评估分析范围包括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流程、供应商的所在地和供应数量、分销设施情况、客户所在地等。
通常,当企业意识到现有供应链表现不尽人意,网络分析的价值尤为突出。因为进行网络分析的目标是能够在企业内实现:
*统一物流和分销发展战略
*发现缩减成本或是提高服务水平机会,成功筑建企业竞争力
*发现现有网络中产生过多成本的原因
*当订单履行率降低、库存周转率下降时,发展其他的战略
*发现通过并购、整合设备,提高工作效率的机会
分析工作在本阶段并不是全部,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提出解决方案。可能产生的建议方案包括:
*建议分销机构的个数和地点
*分销机构的工作目标
*服务水平和订单周期时间
*预期的网络总成本*存货配置和储存需求
*运输成本
另外,成本与服务水平需求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如何在平衡成本和服务水平基础上,提供优化的供应商和分销网络配置的方案?为了更好地发现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该阶段还需要针对敏感性因素进行假设性的情景分析,协助进行网络设置的决策。
实际上,网络分析研究在企业发展物流战略过程中也十分关键,这些工作能够协助企业制定合适的战略:
*确保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有正确的产品
*具有充分的灵活性,能够适应组织内部和外部市场的变化
*实现在合理成本下,能够提供具有竞争优势的交付服务
*能够迅速得以成功实施
需要指出的是,网络分析是一个需要进行大量复杂分析的工作,为了真正、最大程度发挥它的价值,通常还需要借助一些先进的线性计划优化软件,对现有数据进行可以量化和客观性的网络布置情景分析,这也是现代化网络分析较之传统方式的重要优势之一。
评估外包的优势:在市场变化多端、客户需求不断提升的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肩负缩减成本、提升核心力的双重压力,而外包是一个能够帮助企业将传统上必须自己负责却增值不多的工作交给外部专业的服务供应商,一方面能够令企业更加专注于核心竞争力,而外包公司的专业服务则能很好的满足客户对服务不断增加的要求。
现代的第三方物流(3PL)正是在这种双赢方案驱动下的产物,而为了更好满足现代企业的外包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不断延伸服务内容、发展缩减物流成本的解决方案,令企业外包物流得以有更多的选择。
因此在进行物流优化方案设计时,评估、选择外包机会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如何选择优秀的外包商并匹配企业内部的需求成为分析外包机会的核心任务,通常需要进行以下工作:
*发现、确认整条供应链之中的外包机会,因而改善供应链效率,提高成本效益;
*制作、、评估外包项目建议书;
*客观、中立的评估供应商的成本和能力;
*审核建议合同条款、比较现行市场标准和实践;
*根据企业和选择的供应商能力,制定可操作、符合实际的转变过渡方案;
*确定主要的成本、服务驱动因素、标准、以及平衡因素,以此促使外包商不断改善服务
须注意的是外包尤其适合那些成本竞争激励行业中的企业,而外包的工作通常是那些企业没有战略性优势、但需要大量人力资本、技术要求高、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关键词:节能设计;经济分析;方案优化
1建筑节能设计方案优化必要性
建筑节能虽已强制执行,但由于设计人员对建筑节能知识储备不足,知识面不够,造成建筑节能工程综合造价偏高。设计人员对节能相关标准、文件理解不到位,设计时普遍偏保守,无形中增加节能成本投入。设计人员对节能技术及产品的综合工程造价不熟悉,设计时较为盲目,造成节能方案经济性较差。节能标准更新较快,节能政策频繁出台,节能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设计人员难以适应,同时缺乏激励机制。因此绝大部分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都以达到节能设计标准为目标,而对其工程造价较难顾及,普遍存在节能工程成本偏高、节能方案保守的情况。不同建筑节能设计,其工程造价差异大。因此在满足标准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如何选择适宜的节能技术,保障施工质量,节约更多的工程成本,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需要对建筑节能方案进行二次甚至多次优化设计。
2建筑节能设计方案优化的时间点
建筑节能优化单位应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进入,贯穿于整个项目。从施工图设计阶段介入,对设计院原始节能设计方案进行二次优化。
3建筑节能设计方案优化过程
主要内容:①原设计院建筑节能设计方案;②分析原建筑节能设计方案提出优化建议;③原建筑节能方案与新建筑节能方案(优化后)对比分析;④确定建筑节能方案,节能优化设计交由审图公司进行审图,审图通过完善相关资料向建委报备;⑤新方案与原方案经济分析。
4案列分析
A公司B项目约83万m2,含洋房、别墅、公寓、高层住宅、沿街商铺等业态。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节能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也要求建筑节能强制执行,但由于设计人员对建筑节能知识储备不足,知识面不够。造成A公司B项目项目建筑节能工程成本偏高。
4.1分析原建筑节能设计方案并提出优化建议
原设计高层的“外墙保温”采用A级岩棉板外墙外保温材料,工程造价偏高。按新消规要求,可以改为B1级保温材料。故除E地块超高层(备注:消防批文定性1-2~1-7#楼>100m,属超高层,须用A级保温材料)保留岩棉板保温系统外,其余高层楼栋外墙保温可采用造价更低的燃烧性能为B1级的外墙保温材料。原设计“地面保温”采用泡沫混凝土,容易空鼓开裂,且厚度偏大(200mm),造价偏高。可优化为厚度为50mm的挤塑聚苯板。原设计“架空楼板保温”采用全轻混凝土+挤塑聚苯板双保温,即楼板上下均设置保温。存在保温设置重复,造价高,可取消板上全轻混凝土保温。原设计1-25~28#酒店“楼板”采用全轻混凝土保温,造价较高,可优化为细石混凝土。原设计“外窗玻璃”采用6+12+6中空玻璃,造价偏高,可优化为5+12+5或5+9+5中空玻璃。原设计部分“外窗玻璃”采用热反射玻璃,其采光性差,保温性差,且价格较高,宜优化为普通透明玻璃。原设计部分“外窗玻璃遮阳系数”有误,如:1-4~1-7#、12#外窗1;原设计9#外窗3的“外窗传热系数”有误。原设计12#楼“外墙保温”厚度不一致,填充墙上保温层厚度为45mm,而热桥上为40mm。
4.2原建筑节能设计方案与新建筑节能
设计方案(优化后)对比分析根据“项目D、E地块组团”工程建筑图、建筑节能设计方案及相关标准规范,对原建筑节能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性优化设计,形成原方案与新方案对比如表1、表2所示。
4.3确定建筑节能设计方案
优化后的建筑节能方案,经工程、设计、成本、优化公司四方会审签确。建筑节能优化设计方案交由审图公司进行审图,审图通过完善相关资料向建委报备。
4.4新方案与原方案经济分析
良好的建筑节能设计方案可以确保建筑对能源的需求减少,极大地降低能源的总体消耗水平,又能降低建安成本。经测算A公司B项目新方案在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节约成本约:1600.00万元。每平方米降低建安成本约20元。
5总结建筑节能设计方案可优化点
建筑节能设计方案中优化点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结合项目当地建筑市场常规作法而定。根据A公司B项目建筑节能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形成以下优化点:①外墙保温方案,在满足建委、消防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低等级保温材料;②地面保温方案,可有优化为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的陶粒混凝土或者挤塑聚苯板;③外窗玻璃选型,采用6+12+6中空玻璃可优化为5+9+5中空玻璃;④架空楼板保温方案,一般建筑节能方案采用全轻混凝土+挤塑聚苯板双保温,即楼板上下均设置保温。存在保温设置重复,可取消板上全轻混凝土保温,采用单保温;⑤酒店公寓保温方案,酒店公寓属于公共建筑,楼板采用全轻混凝土保温,可优化为细石混凝土;⑥外窗玻璃遮阳系数、节能方案节能率测算应仔细核对,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算术错误。在优化工程中,特别注意在满房标准和集团建造标准的同时还必须满足建筑节能报告的要求。
6结束语
【关键词】传统交换设备 节能减排 优化改造 实施建议
随着中国电信“光进铜退”战略的逐步推进,传统S1240交换设备端口实占率不断下降,空闲的用户板卡等资源日益增多,而传统S1240交换设备由于系统设计的原因,不能通过简单地减少机架或模块来缩减容量,设备总体能耗高的问题日益突出[1]。因传统S1240交换设备在网时间长,还存在设备老化、故障率高、占用机房空间大、维护成本增加等问题。
电白电城S1240交换母局设备端口容量为10240线,共有用户机架16个,其它公共机架13个。随着近几年光进铜退网点的建设割接,实装用户从6900户逐步下降到1900户,端口实占率约为18.5%。为了实现节能减排,降低电白分公司电费成本支出,迫切需要对电城S1240交换母局进行优化改造。
一、优化改造方案
(一)将零散用户集中割接,空闲用户板下电退网
电城局S1240交换母局之前采用这种方式将3个用户机架的用户割接到其它用户机架上,然后将用户板去激活并拨掉。这种方案虽简单易行,但只是缩减了部分用户板,大量的公共架及用户架公共部分没有缩减,降低的能耗有限,且不符合网络的发展方向。
(二)交换设备AG封装
利用现有用户架,用具有VoIP功能的主控板替换原主控板[2]。新增主控板采用主备用配置,主要完成H.248 协议处理、VoIP和语音编解码等功能,通过FE口上联。改造后该设备相当于软交换网络中的AG,通过H.248 协议与软交换通信。如图2.1
这种方案改造后只保留部分用户架,减去大量的系统机架和公共板卡,最大限度降低系统能耗,既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还促进了网络结构的优化。目前主要利用现有E型机EA00用户架或J型机JR03用户架进行AG封装。
1.E型机EA00用户架AG封装
将RCLx板更换为IPDA主控板、MCUx板更换为CMRA板、TAUA板更换为TAUC板,拆除网络接口板SWCH及相关电缆。封装后,AG通过IPDA板FE口直接上行或经MSTP传输上行至本地软交换汇聚交换机[3]。
2.J型机JR03用户架AG封装
将CALC板更换为IPRB主控板,拆除中继接口板DTRF及相关电缆。封装后,AG通过IPRB板FE口直接上行或经MSTP传输上行至本地软交换汇聚交换机。电城局所带模块局的改造采用这种方式。
(三)贝尔AG网管方案
EA00或JR03用户架AG封装改造后都成为一个独立的贝尔AG设备,可以通过LGWEMS网管系统对每个AG进行管理。LGWEMS网管可对每个AG进行配置、故障、性能、安全等的管理,与AG的管理接口采用SNMP、CLI等协议。LGWEMS网管软件安装在普通的PC Windows平台上就可实现统一集中的网管功能[4]。
(四)电城局S1240交换设备AG封装
电城局S1240为E型机、容量为10240线、实装用户约1900户,已在网运行18年,MDF架及用户线缆老旧,由于是下走线,机房装修存在高架地板等安全隐患,且所带模块局已完成AG封装割接改造。因此选择在本机房扩展空间进行AG封装,设备采用现网盘活的EA00用户架共2256线,新建MDF及电缆。原有整套交换设备退网报废。
二、优化改造实施效果
(一)节能效果
电城局S1240母局封装改造后只有3个机架6个机框,相比较原有16个用户机架、13个公共机架及板卡。交换设备负载电流由450A下降到160A,配套空调由5台减为2台,面积由原来的350平方减少到108平方。每年节约电费约(54V*(450-160)A*24小时x30日/1000)*0.83元/千瓦时*12月=11.3万元,节约租金(350-108)*35元/平方*12月=10.2万元。直接节约费用共约11.3+10.2=21.5万元,节能效果显著。对于远端模块局,节能效果主要体现在缩减用户板的数量上,节约电费较少。
(二)设备利用率
电城局母局改造后设备实装率大幅提升,从约18.5%提升到约84.2%。对于远端模块局,设备实装率也从约60%提升到约80%。
(三)业务提供能力
改造后将传统语音用户升级为软交换用户,实现用户数据、业务数据向软交换集中,更加便于新业务的统一快速开放。
(四)网络安全保障
改造后设备结构更加简化,只有用户板、电源板、IP上行板等板件,设备故障率大幅降低[5]。改造后能耗降低,,大幅减少了板卡的维修费用,大幅延长蓄电池等后备电源的供电时间,进一步确保设备的供电安全。网管系统从人机命令界面变成Windows视窗界面,且统一集中管理,维护更加方便和容易,并由市网络监控中心实行7*24小时集中监控,以确保贝尔AG安全稳定运行。
三、优化改造实施建议
综合前面的分析,并考虑改造可行性、难易程度、设备的运行状况等对传统S1240交换设备优化改造提出以下实施建议:
(一)对于交换端口实装率低,但未达到AG封装改造目标的,建议逐步将零散用户集中割接到部分用户架,然后将腾空的用户板下电退网,以逐步降低设备能耗、提高设备实装率。
(二)对于交换端口实装率较低、待改造用户机架及板卡运行状况良好的小容量端局及远端模块局,且机房已达标的,可采用现有EA00或JR03用户架进行AG封装改造。
(三)对于交换端口实装率很低、总体容量较大的母局,这种多为下走线,机房装修还存在高架地板等安全隐患,且设备在网时间较长,多数存在MDF架及用户线缆老旧问题,对此类母局的改造建议采用现网盘活的EA00或JR03用户架进行AG封装,新建MDF及用户线缆,并对用户进行割接。原有整套交换设备下电退网。
四、结束语
传统的S1240交换设备已经步入老龄化并出现了设备利用率大幅下降的问题,通过对电城局S1240交换设备优化改造方案探讨,明确了优化改造的方案,对优化改造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改造实施建议。
参考文献:
[1]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
[2] 刘大伟.Cisco局域网交换基础[M].北京:人民邮大出版社.1990.
[3] 吕俏,刘启文,石冰心.STP协议原理的算法与实现[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
关键词:飞机维修方案,合理优化,经济效益
维修方案是民用航空运营人或用户根据飞机构型、运行环境和维修经验,执行航空器维修大纲、适航和运行规章要求及制造厂建议文件(MPD)而制定的计划维修检查要求。,经济效益。是飞机进行维修工作的依据和标准,是确保飞机持续适航的基本文件。航空公司的维修方案的制定依据要参考多方面的因素(见下图),主要包括MRBR\MPD、CAD\SB\SL等技术文件、民用航空局的有关适航要求以及航空公司的使用经验包括可靠性管理中所提出的建议方案等。
二、航空公司调整和优化维修方案的原因及目地
航空公司在初始使用新机型时是根据预计的使用特点,预计的利用率以维修工程管理能力等进行制定的,因此制定的维修间隔同样比较保守。但随着航空公司维护经验和维修数据的不断提高和积累,维修方案是否科学,不仅关系到飞机的安全与适航,而且直接影响到飞机维修的成本。
三、优化和调整定期工作包带来的经济效益
站在维修方案的角度上来看,影响飞机利用率和维修成本的主要因素是维修项目间隔和工作包的大小和周期。维修周期长需要执行的频率就小;工作包中工作项目多就需要完成的时间要长,人工时也就长。不同的航空公司可根据自身条件和维修能力可以采取不同制定工作包的方法。
目前我国的航空公司的维修方案基本上是遵照飞机制造厂推荐的MPD中的周期来确定维修项目的周期,波音公司的MPD一般一年定期更新三个版本,针对飞机各系统和部件以及飞机区域、结构等维修项目进行,以保证飞机各系统及部件能安全可靠地工作,但国内航空公司自主分析能力还有限,一般不会超出MPD所制定的维修项目的间隔。在737NG的MRB和MPD中,已没有字母检的概念,所有维护项目的检查间隔都直接规定为飞行小时、飞行循环或日历时间。,经济效益。按照检查间隔的不同飞行小时(或飞行循环、日历时间)的要求,在兼顾飞行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为方便对方案的控制,除固定的寿命件、CMR、AWL项目外,上航将大部分维护项目(包括系统、区域、结构)的间隔转化到字母检,即定义为P检和C检,其转换后的间隔不超过MRB和MPD规定的间隔。飞行小时、飞行循环、日历时间之间的转化是以上航B737-700/800飞机的平均日利用率和平均航段时间为依据的。
上航737NG机队维修方案P检间隔为400FH。C检间隔,原定义为4000飞行小时或18个月,先到先执行,且需要停场4天。而15P检间隔6000FH,需停场2天。,经济效益。频繁的停场及大量的工卡任务对生产安排造成了的困难同时对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且随着上航737NG飞机利用率的增加及维修工程管理能力提高,目前的维修方案对上航整个737NG机队已不再适用,怎样合理优化维修方案,减少航空器的集中停场时间,降低维修成本是整个维修工程管理的当务之急。,经济效益。
在总结该机队过去10年的使用和维修经验的基础上,结合Boeing相关维修方案项目的最新对应调整,将737NG机队C检的维修间隔全部按着MPD的检查间隔复原,根据上航目前的平均日利用率和平均航段时间为依据进行转换,重新对维修项目进行组包,将C检的维修间隔重新定义为6000飞行小时或4000FC或24MO。本次并非将原C检工作包内的所有项目均进行延长。而是根据Boeing提供的MPD的建议间隔重组,并经过可靠性的评估延长了部分项目。而对于那些不能延长的维修项目则将其转入与原维修间隔相同的对应字母检或时控项目中。在本次C检维修间隔的延长中,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共计延长了210项维修项目,其中:
1C检项目: 190项; 2C检项目: 3项;3C检项目: 2项;
原5C转现4C检项目:1项; 原6C转现5C检项目:1项;
原7C转现5C检项目:5项; 25P转现2C检项目:7项; 36P转现3C检项目:1项;
实施效果和经济效益:
1、 总人工时大量的减少的经济价值:
在未来使用周期16年内,单机节约227.23个MPD维修工时;
以目前上航737NG机队40架飞机计,在上述周期内总机队将节约9089.2个MPD维修工时;若以系数2.5折合实际工时:22723个工时;
以国内现行MRO平均工时费用¥270/实际工时计,737NG总机队将节约实际人工维修费用¥6,135,230;
原C检 4000FH间隔 现C检 6000FH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