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人生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具体体现。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指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关键,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和长远发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它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必要性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正值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误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学生人生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甚至出现了以下误区:
1. 个人至上。以个人主义、小团体本位主义作为自己立身处世原则,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利益作为出发点,缺乏社会责任感。处处为自己着想,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与集体之上。
2. 金钱至上。崇尚拜金主义,把金钱看成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唯一标准。把大好的学习时间用在赚钱上,有些大学生甚至唯利是图,在金钱的诱惑下,不择手段,走上犯罪的道路。
3. 享乐至上。表现为不思进取,忽视学业,懒散怠慢,只知道吃喝玩乐,互相攀比,花钱大手大脚,追求高档次消费只求超前享受,不安心学习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4. 功利至上。这些大学生做事往往带有极强的功利主义,为人处世以是否能给个人带来利益好处为出发点,目的不纯,忽视人的社会价值。
(二)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当代大学生是规模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走出高校后,他们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当代大学生中深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是继往开来的一代新人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同时,着眼于当今时代的基本国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学生向来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连接在一起,是各个时期历史使命的具体承担者,只有切实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符合时代要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因此,大学生们需要以科学的价值观来引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涵丰富、逻辑严谨的科学价值观,所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成为必然。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
(一)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使命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使命主要是由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以及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我国目前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因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使命。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在我国现阶段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向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就是要使大学生接受党的政治主张和政治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身心和谐的社会建设者。通过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学生对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得以深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才能与时俱进。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为学;指导作用
一、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2.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3.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为人的指导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看法,具体的说就是人们对人生的价值追求,生活的意义和目的的总的看法。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其核心问题是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大学生是社会知识精英,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未来大学生群体会执掌国家权力在国家重要岗位任职。
1.选择崇高的人生观。崇高的人生观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主义等。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选择决定着他未来的走向和发展前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能帮助大学生选择崇高的人生观。现在社会错综复杂,各种各样的诱惑是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考验,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导向才能选择正确的人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实现大学生的价值追求。2.防止错误的人生观。错误的人生观包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人生观、厌世主义人生观、禁欲主义人生观、个人主义人生观等。现当代社会资源丰富多样,享乐方式多元化,各种各样的诱惑充斥着整个社会,大学生怎样才能抵制住这些诱惑防止陷入享乐主义的漩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关于客观对象的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有的学者则认为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处理价值关系时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价值观是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意识,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仰、倾向、主张和态度的观点,为人们的行为提供行为取向、行为尺度和评价标准。
1.培养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的缺失影响到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客观的价值判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矫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认识。
2.发挥价值观的反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反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能反作用于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体系。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为学的指导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作为大学生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工作,以社会这样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要把学习这份工作做好学习态度是第一位,学习态度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教条主义的学习态度,即不管是什么,好的坏的都学,不能正确的区分知识的糟粕,第二种是理性的学习态度,即对知识有一个理性的把握,能够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二是死学,死学是指埋头苦学,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对于这部分大学生他们难以正确处理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关系。
(二)选择正确的学习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爱国、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取向。
注解:
[关键词] 电影艺术鉴赏 大学生 人格 主流价值观 构建作用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1.031
电影艺术因其无所不及的内容及其身临其境的精神性生命体验,而成为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充分利用好传媒影像,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工具与手段,而在高校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利用好电影艺术鉴赏这一艺术媒介所发挥的作用,远比传统的教育方式具有更实质性的作用与深远影响。关键在于如何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充分利用好这一艺术媒介。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未来的生力军与接班人,在高校中除了对他们知识能力的培养外,对其人文素质的提高、健康人格的构建同样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人格现状描述
大学生是较为特殊的青春团体,其人格的发展正处在一个不断认知与构建的动态过程中。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大学生人格是健康向上的,他们具有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有社会使命感与伦理正义感,在大学相对独立的成长阶段,他们既注重物质需求,又崇尚精神向往,并迫切地追寻着个性的独立与自我价值的确认与实现。然而,在对大学生精神风貌给予正面肯定同时,必须看到他们存在的问题同样是非常突出的,这些问题正亟待高校素质教育采取积极的手段加以干预。
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的条件下,各种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价值取向问题等,不断呈现出与传统价值理念的碰撞,甚至相悖,尤其是社会中许多有悖道德伦理行为现象的大量出现等,这给正在形成独立人格的大学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我“个性”的确立正在成长为大学生天经地义的价值理念,狭隘的内心精神正在使他们成长为“自私”的一代,尤其在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物质诱惑,情感困顿时,这些阅历尚浅,思想相对单纯的大学生,在个人情感世界与物质压力的诱惑中,容易出现失掉自我,丧失判断力,思想行为走向片面与极端。轻易放弃或剥夺他人“生命”已经成为高校严重的社会问题。如2010年9月初,贵州某高校开学初,便有女学生由于失恋而跳楼自杀;多年前的马家爵事件;还有由于家庭、生活、学习、爱情等方面的各种原因,几乎所有的大学每年都会出现精神分裂的学生等等,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到造成这些现象除了社会的原因外,与大学生正在成长中的脆弱人格极具关系。
大学阶段学生的人格形成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人格主体的不成熟。第二,人格成长的多因素影响。[1]在这个阶段,大学生从家庭走出,过着相对独立的生活,这是一次从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彻底的从心灵到相对自由精神的转型期,他们迫切地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与成长。然而,由于主体心智的不成熟,各种社会因素、价值理念、多元文化的影响与干扰,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之对自我的认识、反省、评价、目标追求,处在前所未有的矛盾与困惑中。开放的社会环境,已经成就了他们自由、平等、独立、竞争的人格个性,但多元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金钱观念,又干扰了他们内心的精神渴望,这是精神价值最为痛苦的一代。但任何因素仍不能完全掩盖当代大学生内心深处崇高的精神渴求,他们渴望对自己内心深处理想价值理念的确认。因此,在此阶段,对极具可塑性的当代大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人文关怀的引导、培育,具有积极的人格健康干预与极为重要的构建作用。
二、电影艺术中主流价值与大学生人格成长需求
大学生是个性相对独立,心理意识较强的青春团体,如果对他们的人格成长采用传统教育的干预方式,必然遭到他们的反感与内心抵触,说教会令当今具有开放意识的大学生不可接受,而通过电影艺术鉴赏的人格疏导方式,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因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高度逼真性,即对人类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高度逼真,可以使大学生在银幕世界中,以精神性生命体验的方式感受不同的人生与体验,从中收获不同的人格影响与主流价值引导。
那么,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运用好电影艺术鉴赏这一人格干预与人格构建媒介,首先必须厘清什么是主流价值观及其在电影艺术中是如何体现的?
正如徐金超所说“社会的灵魂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2]所以在社会中所存在的主流价值观就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必须为此社会多数成员所接受和认可的起着正价值作用与影响的主流价值观点,如自由、平等、竟争、独立、自强、爱国、奉献等观念,就是业已形成的我国社会中主流的价值观念,而统领和践行这些主流价值观念的,则应该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生命价值追求。因此,世界观、人生观、生命价值追求则是一个人具有生命终极意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它往往决定着事物的走向与成败。大到一个国家的安定团结与繁荣,小到它意味着一个人的前途与命运。
因此,所谓的电影艺术主流价值观,就是指在社会中业已形成的被社会普遍成员接受和认可的主流价值观在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体现,而且这种主流价值观在电影艺术作中最理想的审美意义,就是应具有某种生命超越的价值与意义。因此,生命价值理念是一个人主流价值观的灵魂与统帅,即他的世界观、人生态度、生命价值取向等,直接决定一个人的生命行为、表现与其所有主流价值观念的践行。至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核心价值理念的引导、培养是健全其健康人格的根本。
然而,大学生虽充满生命的青春与活力,但他们的人格既具可塑性又极为脆弱,因此,对他们主流价值观的塑造与健康人格引导与构建,必须是在充分尊重个性的前提下方能展开,否则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最终事与愿违。如上所述,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一是人格主体的不成熟;二是人格成长的多因素影响。那么如何在电影艺术鉴赏的过程中,使其人格得到成长,逐渐走向成熟;并且又能够剥离多因素的影响,使他们明白自己的需求,明确自己的生命价值取向与人生态度呢?
三、电影艺术鉴赏中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人格构建作用与策略
电影艺术鉴赏中主流价值观要实现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其人格的构建作用,就必须从大学生带来根本性质的生命价值理念入手。首先,应是具有人格根本意义的价值理念爱国精神;其次,在人格中代表着人性真善美本性的开掘与建构;第三,代表着人类生命价值与理想意义的生命超越精神等。因此,给予大学生电影艺术主流价值鉴赏的关键是影片的选择,即要必须选择与主流价值理念相一致的电影作品,方能实现预期目的。
1、 “爱国精神”的激发与人格构建
为什么在中国经济大发展的今天,要首先对大学生进行爱国精神的激发与构建呢?因为爱国精神,是一个人的人格根本。一个人没有爱国精神,他的生命就缺少灵魂,其任何价值观念与追求都找不到活着的真正意义与生命的归依。因此,这是人格成长与构建的根本点与出发点。近年与这一价值理念相一致的主流佳作主要有《集结号》、《建国大业》、《建党大业》、《钱学森》、《甲午大海战》等,其中《钱学森》极具代表性。
电影《钱学森》,描绘了一个为中国火箭、航空、航天事业奉献一生的伟大科学家钱学森及其与妻子蒋英长达62年之久的旷世爱情故事。这部影片说教色彩在其中荡然无存,大学生对之的感动,是一种发自内心久违的爱国精神与民族信仰共鸣。这部影片的出现,似乎给这些迷茫前行的大学生指出了生命的价值航向,激发了他们由于各种原因与压力下,沉默已久的爱国激情与民族信仰。
由于电影中钱学森那种充满人格个性与精神品格的力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钱学森在逆境中、在困难面前,不为任何人或事,所能干扰的民族气质与事业中那种百折不挠的敬业精神与创造力,让学生从心灵深处真切地体验到了什么是爱情精神与民族信仰;什么中国人的国格与尊严;什么是科学精神与敬业品格以及什么是一个的人格魅力与生命价值所在!
可以说电影《钱学森》,是一次中国主流价值理念的心灵盛宴,它让这些正在努力又在迷茫前行中的大学生似乎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航向,也使原本可能模糊或脆弱的本性和人格,获得了一种生命价值的方向与坚定的精神力量。
2、 人性“真善美”的开掘与完善
人性的真善美,是人类最完美最优秀的品格与本性,它代表着人类最完美的人性理想,对人性真善美的开掘与完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幸福和谐的终极价值之根。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在人的本性中不但有“真善美”,同时伴随着人性的“假恶丑”,这两类品质在人类的成长中相生相融,铸就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无限美好的同时,也有大量的丑陋现象破坏着社会的秩序与发展。所以,任何社会、任何国家必然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秩序准则等,以惩戒或遏制人性的“假恶丑”现象及其的发展膨胀,以保证一个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因此,对当代大学进行其人性“真善美”的终极价值理念的开掘与完善,同样具有根本的重要意义。
与这一价值理念相一致的电影作品有很多,如谢晋的《天云山传奇》,刻画了一个品质高洁,具有慈母般温情的伟大女性冯晴岚,她用其一身,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与痛苦,坚持着在时期她和丈夫认为正确的人生道路,用最艰苦最朴实的方式和超人的意志品格,诠释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尊严,什么是人类“真善美”的伟大品格。
对该部影片人性“真善美” 的主流价值鉴赏,大学生们最后必然会被冯晴岚这一极其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深深感动,会令其人性中虚假的丑陋的东西,在这一平凡女性的面前顿然无形或感到羞愧与自责!从而使大学生收获人性中“假恶丑”本性的荡涤与人类完美本性“真善美”的神圣开掘与塑造!
3、 “生命”的价值与超越
生命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部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因此,对于任何人来说,生命都是极为宝贵的。生命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死亡则意味着对于个体生命的全部终结,因此保障生命的安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意义与发展的起点。但仅仅是活着,不能完全诠释生命的价值与内涵。
对于大学生而言,也许与之讨论“生命的价值与超越”过于抽象,我们可以用这样一部电影,如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辛德勒名单》,也许能更好地诠释什么是“生命”的价值与超越?
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是电影史中具有重要艺术里程碑意义的片子。影片描绘了同样是纳粹份子的商人辛德勒,为发战争财,来到了纳粹份子管制的犹太人集中营,雇用了犹太人在其厂里生产战争日需品,目的是不付或少付工钱。可是这个贪财、好色的男人,随着纳粹屠杀计划的展开,其亲眼目睹了一个个被肆意杀害的无辜生命,辛德勒那尚未被泯灭的良知,受到了人性的深深伤害与震动,于是,他开始了最大努力的营救,周旋在纳粹与犹太人之间,最后他倾其所有,终于营救了1000犹太人的生命。战争结束了,身为纳粹份子的辛德勒也遭到了追捕,被营救的犹太人们要和他们的恩人分开了,因为他们的恩人要开始他的逃亡之路了,于是犹太人们用其唯一值钱的一颗金牙齿打了一个戒指送给辛德勒,上面刻着希伯来文:“救一人即救全世界”,同时还送给他一张签着被救犹太人名字的名单,说万一他被捕了,也许这张名单可以救他。当辛德勒拿着这些犹太人所能为他做的全部一切时,他再也控制不住地蹲在地上失声痛哭,他说:他后悔年轻时太过度挥霍,以致于他没有更多的钱救出更多的犹太人……
影片至此,不得不让大学生们为之动容,因为辛德勒已做了他能做的一切,一个人的生命是多么的渺小,可是他却以自己弱小的力量救了1000犹太人的生命,可最后由于这些善良犹太人的举动,让辛德勒失声痛哭处在深深自责中!这部影片用辛德勒一个人超越生命极限的能力,向世界证明了人类生命的可贵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影片因其人性的光辉及其对生命、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超凡解读,不但使这部电影铸了它成为人类电影艺术的丰碑,而且,也使对之进行鉴赏的大学生们收获人性洗礼的同时,获得了对生命、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深度理解与人格的铸造!
通过上述对大学生人格中具有终极主流价值观的分析与解读,可看出通过电影艺术鉴赏方式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人格构建,具有其它教育方式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关键在于高校的素质教育,要能充分利用好这一手段,真正切实地让这一媒介方式,发挥其对大学生人格素质的教育作用。因此建议在大学人格素质的教育过程中,第一,要有良好的观影环境与条件;第二,关键是教师的引导与解读,即教师对影片的选择极其重要;其次,要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后,教师要能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主流价值理念的深度解读;第三,电影艺术鉴赏中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人格构建作用,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加强对它的理论研究,教育模式研究,实施手段、过程、效果等的研究,也极为重要,必须突破过去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始终停留在呼吁或外部研究的层面,因为,能用之于解决大学生人格构建的问题,才是所有理论研究的全部意义与价值所在。
[教育厅项目]:10JB27
贵州省教育厅高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电影艺术欣赏对大学生健康人格构建作用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1]韩中敏. 大学生人格缺陷反思与健康人格教育(硕士论文)[M].2009.4.P17.
[2]徐金超. 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教育探析.湖北社会科学[J].2011.4.P185.
关键词: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5.038
民族高校大学生具有多民族、多文化、多信仰等特殊性,其中难免出现偏移主流价值观、道德观念模糊淡化等现象。②然而,目前关于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的研究尚少。因此,探讨研究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的特点更有助于为民族高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效方法。
1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践行现状
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探究了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状况。该调查问卷主要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内容认知程度与践行效果等核心内容进行调查。通过对400名民族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近60%的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然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基本原则及践行路径难的理解与认知显得不够准确与深刻。对民族高校大学生理解最深刻的三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发现,频次较集中在8项价值观:爱国、自由、平等、和谐、诚信、富强、民主、文明;其中关于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内容的认知情况调查显示,对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以及个人层面的爱国、诚信有更广泛和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在对民族高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研发现,民族大学生对对教育方式的认同度偏低,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在日常行为以及价值取向上仅仅停留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表面层次上,并没有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效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本次调研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16个班级紧紧围绕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开展了辩论赛、模拟法庭、知识竞赛、民族运动会、我和国旗合个影等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活动,通过形式新颖、全员参与、亲身体会的活动,民族高校大学生更好地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普遍反映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了更大积极性与主动性。
2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认知与践行的原因
2.1内部因素
当今,民族高校大学生与其他95后大学生一样普遍以利益至上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标准,由此产生了自大自我、追名逐利的思想意识,甚至出现道德缺失的行为举止,③从而影响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同时,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经历由直接利益层面的认同逐渐发展到理想信念层面认同的这样一个过程,④一方面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刻,随着民族高校大学生知识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也不断加强;另一方面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缺乏统一性,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方面的内容的认知程度不同,他们对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的内容更为熟悉和了解,而对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和个人利益关系不太大的内容较为生疏甚至不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不断地将认知转变为践行,大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和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由于民族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价值观及行为习惯的影响,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实际行动往往与他们的价值观缺乏统一性,即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只是停留在意识认知的层面而没有有效地践行于行动之上。
2.2外部因素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国内外新事物的广泛传播以及新媒体的迅速崛起,这些在给民族高校大学生带来了广阔眼界和创新思维,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目前,各个民族高校通过纸质媒体、平面媒体以及网页媒体等各种途径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是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民族高校大学生经常浏览的论坛、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载体上针对民族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教育内容相对较少,同时,宣传教育针对性不强、互动性缺乏,忽视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作用的发挥,忽视了新媒体在引导民族高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在民族高校中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工作,缺乏宣传教育其应有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创新性,缺乏宣传教育其应有的舆论主阵地和教育新平台,这是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主动认知与践行的重要原因。
3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践行的新思路
3.1重视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系统学习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民族高校大学生各方面、全过程学习抓起,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的第一课堂教育工作及教学成效,同时将教育工作从第一课堂扩散到民族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覆盖到所有受教育者的每个成长环节。从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出发,建立符合学校教育环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研团队,进而通过一批教育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育团队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一系列相关讲座、报告等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践行于学习和工作中。
3.2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
加强新形势下民族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民族理论及民族政策”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引导民族高校大学生了解民族常识、民族政策及民族法律法规等,从科学的角度去了解和认知各个民族;通过讲座、讨论学习、主题班会等形式积极学习中央少数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民委相关会议精神,提高民族高校大学生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水平;充分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的平台,开展民族知识竞赛、民族舞蹈大赛、民族运动会等校园文化活动,同时组织学生结合专业优势围绕民族地区发展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将校园民族团结教育延伸到社会民族团结事业的各个方面。同时,创新思维、创新模式、创新手段,使民族观、“三个离不开”思想、“四个认同”和“五个维护”入脑、入心、入耳。
3.3创新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
引导民族高校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通过传统的课堂教育、讲座教育加强学生理论素养的学习,还要不断探索并丰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增强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实践性和有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包括了民族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和工作学习等各方面的要求,同时也要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以及学生思想动态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落脚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真正吸引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注意力,让宣传教育工作其更接地气、更具吸引力、更具时效性和普及性。此外,在注重施教的同时,更要通过丰富的“三个倡导”主题实践活动以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变单一的宣传教育为灵活多样的体验教育,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进而潜移默化地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4发挥新媒体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特有作用
记者:2012年“科技列车青海行”活动亮点主要有哪些?
胡熳华:首次邀请科技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专家参与到科技列车服务团中,整体提升了科技列车服务的宏观政策水平;首次建立“科技列车青海行微博圈”,专家们和工作人员通过微博对活动进行微直播,与网友实时交流,并通过微访谈的方式传播科普知识;首次开展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为核心的“两弹一星”精神的宣讲活动,鼓励科技人员和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创新创造。
记者:这次“科技列车青海行”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胡熳华:再次感受到“科技列车行”活动的强大生命力。专家们以实际行动在当地传播科技创新精神,他们传授的科技知识将给当地群众带来实惠,很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记者:从哪些方面理解“给当地群众带来实惠”呢?
胡熳华:医疗卫生专家开展现场义诊活动,并通过讲座、查房、会诊等形式与当地医护人员共同研究病例。工业产业技术专家深入企业考察,就科技创新、品牌打造,提出富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农业产业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演示,“手把手”传授先进适用的种养植技术。科普专家亲自给学生上课,并教会师生们使用赠送的教学用具。科技特派员培训专家向青海省科技特派员及科技管理人员,传授科技创业、农业科技企业投资、科技与资本嫁接等方面知识。
记者:你认为“科技列车行”活动最吸引专家参与的因素是什么?
胡熳华:通过与企业和农户的对接沟通,“科技列车行”活动可助专家找到最实际的科研方向;近百名专家聚在一起,会更容易碰撞出科研思想的火花;对相对落后地区进行“科技扶贫”,也是专家们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
记者:看到专家的微博上评价活动工作人员“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如何才能做好活动组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