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第1篇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的方式,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改革的核心。翻转课堂是变革传统课堂的一种有效方式,目前在国外已经有许多实践性研究经验证实了其有效性,国内许多中小学已经着手相关的教学应用,如重庆的聚奎中学、上海的杨思中学等,而在高职领域还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存在叫好不叫做的现象,笔者在《网络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中尝试翻转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课前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解答疑惑、汇报讨论,课后进行知识巩固,在实践中,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研究、反思,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2 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几个关键问题

2.1 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项目驱动教学思想,选取学生选课系统作为课程的综合项目,并按照数据库系统开发流程将其划分为7个一级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可进一步划分成15个二级子项目,分别对应各自的学习任务和知识点。针对各个子项目,制作学习任务单、微课程视频、操作演示动画及相对应的进阶练习,形成微课程资源,并且在进阶练习设计为基础练习、拓展练习及综合练习三个层次。

2.2 教学活动设计

翻转课堂主张课前学习知识,课内内化知识,课外巩固知识。为了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在课前阶段,一方面将微课程教学资料在课前上传到世界大学城空间、百度云空间、QQ空间、微课网等平台,供学习积极性好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对应的基础练习;另一方面,对绝大部分同学来说,知识的自主学习过程放在课堂中,在教师的监督下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同时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学全程在机房完成,上课期间断开与外网的连接,而将教学微视频及相关教学资源在课前上传到FTP服务器中,供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基础练习;与此同时,提前完成知识学习的同学可进一步完成拓展练习、综合练习或进入下一任务的学习。与此同时将学生划分为若干项目组,确定项目负责人,并确保每个分组有1-2名基础较好的同学。在自学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向同组的其他同学请教或讨论,解决不了的可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通过教室巡查收集问题,对于普遍问题,集中进行讲解。对于个别问题,可以指定完成的好的同学为小老师,负责解答其他同学的疑问。对于综合练习,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组在完成后,向全班展示,分享交流学习心得。课下,学生除了在PC机上在线巩固知识,也可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下载视频资源开展移动学习,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将线上、线下充分结合起来,让学习无处不在。整个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2.3 学习过程管理与评价

在整个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监管显得十分重要,它为全面、综合的评价学生的课程能力提供重要依据,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会影响翻转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为每位同学建立学习成长电子档案,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并且以图形化形式显示,让学生看到自己学习成长的过程,从而累计成就感,让他们感觉原来我可以学好的,增强自信心。在自主学习环节,线上根据大学城的登录次数、在大学城中发表的作业情况、留言的情况进行记录,在QQ、微信中参与讨论的次数、提出话题的次数进行统计;线下,则根据课堂上的专注程度、基础练习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在讨论环节,统计发言的次数、帮助指导其他同学的情况及综合项目展示、分享情况,进行实时记录。最后将形成性评价、自我评价、同学间互评、综合项目评价、期末卷面评价来综合形成对该学生的课程综合评价,避免了一考定性的武断做法,实现专业能力、自学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实现人的全面、个性化的发展。

图1 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

3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思考

3.1 翻转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翻转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环节,要求教师制作生动、活泼,极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这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非常熟悉,对行业、企业背景了解,对教学项目、练习的安排设计合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将教学项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兴趣点有机地结合。利用最近发展区原理,有针对性的选择、重组内容来制作视频,特别要注意难易适中,内容太陌生,学生容易怕难而停滞不前,太容易则易轻视而不学习,建立好已学过的知识与即将要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过渡,实现知识的迁移;另一方面要求具有较高的视频、动画的制作能力,其中包括录制的视频必须画面清晰、富有吸引力、生动、形象,时间短,控制在10分钟以内,避免学生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不认真完成自学。

在课堂讨论环节,课堂活动的设计,整个课堂的驾驭、节奏的控制、如何启发学生,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考虑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通过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团队合作、组内讨论及知识的拓展深化。并且要提前预计好各种可能提出的问题、发生的状况,尤其对于沉默学生,如何启发,让他们认真参与到翻转课堂中来,或通过多种评价、考核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潜能,乐于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目前,比较普遍的现象是一门专业课程通常由一个老师来教,而年青教师一学期要担任2-3门课程的讲授任务,课程资源的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校在制度上、经费上缺乏相应的支持,教师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3.2 所有的内容是否都适合使用翻转课堂教学值得深思

翻转课堂教学要求知识内容的讲解都采用视频、动画的形式体现,对于数据库、数据表的创建与管理等内容操作性强、知识点相对独立的内容,适合于使用翻转课堂教学,而对于数据库设计规范、关系范式等抽象、需要推理的内容则不太适用,效果并不好。因此,要进一步推广翻转课堂教学在课程上、课型上要仔细斟酌。

3.3 翻转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的开展需要功能更强大的在线教学平台支持

目前自主学习环节主要通过人工记录、统计为主,能否开发配套的支持教学平台,除了实现学生的在线学习外,还支持学生在线时间的实时统计,进阶练习的自动判卷及自动进行学情分析,以确保学生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教学平台一方面支持教学资源的呈现,构建学生虚拟学习的环境;另一方面能实时统计能及时向任课教师反馈学生学习状况、遇到的问题,方便教师进行学习诊断,有针对性地完成辅导和下一阶段任务的设计、调整工作。

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目标;策略

美术课程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课程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审美,如何去认识生活。小学的美术教学要以审美教育为教育主线,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来促进学生的智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才能,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帮助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日常教学中。那么我们要怎样进行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呢?本人将在此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小学美术课程的进行是以小学生的美术素养为最终的培养目的,通过老师的指导与推进,促进学生拥有良好的审美能力。

1.帮助学生拥有良好的审美素养

美术课程在现在的教学中,已不再是简单的第二课程了,而是一种文化学习,越来越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所以,通过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帮助学生拥有健全的美术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美术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创新性

通过美术课程,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事物都充满想象,让他们不断地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创新,对自己的生活充满好奇。通过美术课程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释放自己的童心,张扬他们的好奇心,并通过一定的户外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接近大自然,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性。

3.提高学生对其他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得到暂时的放松,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的欣赏中,通过一定的休息,可以让学生在面对其他课程的学习时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促进学校教学效率的提高。

面对小学美术教学,我们不能再像原来一样简单对待,老师应该开始重视这门课程,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培养出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策略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小学美术教学,为学生创建一个更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本人对此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全面提高美术老师的素质,为学生提供更高的教学质量

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主要起着指导作用,所以,一个老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水平的高低,尤其是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正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我们一定要全面提高美术老师的素质,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从老师身上学到有用的知识和对“美”的认识。面对这样的要求,老师要做到自我充实,增强自己对美术课程的认识,为学生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热情和积极性。

2.多开展课外写生活动,增强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开展课外写生活动,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接触大自然,让学生学会发现自己身边的美,发现生活中的美,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书本上图片的美。通过写生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大自然的神奇,增进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从而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审美能力。

3.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进行教学的同时运用一系列的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视听说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美术是什么,什么是美,怎样来评价美,从而摆脱了传统教学中老师拿着书本的呆板的美术教学方式,这样能够更加立体地、全面地为学生提供一个美术学习环境。

4.注重“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日常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人。在美术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自行思考,学会对美术进行自我总结,鼓励学生互相讨论,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对每一种想法都要表现出一定的支持态度,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促进了学生思考,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除此之外,老师要首先转变自己对美术课程的观念,充分认识到美术课程对于小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真正了解什么是“美术”。

总之,美术已经不再局限于画画、看画了,还是一门培养学生基础人格的文化性课程,是为了能够培养出多方面发展人才而开展的课程。只有切实改善美术的教学现状,才能为自己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为将来的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小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之我见[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12).

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第3篇

效课堂的问题,并结合自己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阐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有效的学法指导对践行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效课堂 思想政治 教学形式 方法

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效益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都知道,课堂上单靠讲授知识本身,根本无法“打动”学生,只会带给他们或隐或显的情感及精神上漠然,渐渐使他们失去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唯有想方设法的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求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才能推动思想政治课堂的真正高效。

因此,我认为落实高效课堂,教师最好的办法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重要的责任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一、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心里学家研究显示,在简单重复的对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心里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由于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别的学科,理论性较强,有些内容如果教师单靠空洞说教一种方式,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课的需要,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不仅在每堂课,在不同的章节之间也尽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比如,我在讲授《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时,借用多媒体课件,采用了复习导入的方式。之所以用复习导入,一是为了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

即说明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都是讲文化发展,文化传播是从空间(横向)谈文化发展,文化继承是从时间(纵向)上谈文化发展,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二是为了引导学生明确文化传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指出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内在地包含着文化创新的要求,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由此,就很自然的进入到文化创新这一课学习。接下来在讲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时,并没有选取课本所给材料,因为我觉得课本所给的材料虽然典型,但是过于陈旧枯燥,学生不会感兴趣,引发不了他们思考的欲望。于是我把课本材料替换成杨丽萍和她的《云南映像》,而且不是直接把材料以文字方式展示出来,而是先让他们欣赏了一段杨丽萍的成名之作独舞《雀之灵》,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观看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说出了舞蹈的名字,并知道《雀之灵》是她的成名之作。接下来我又进一步提问:倾注杨丽萍全部心血的大型歌舞集锦叫什么?很快学生回答叫《云南映像》。然后,继续引领学生的思维问:《云南映像》的创作过程我们了解吗?这时学生开始摇头了,于是趁机把《云南映像》的材料展示出来,学生都迫不及待的盯着屏幕看。看完后,展示探究问题:1. 采风活动与文化创新有什么关系? 2. 采风活动对于文化创新起到哪些作用? 学生经过几分钟的思考、讨论后,开始积极踊跃的举手发表自己见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可见,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使课堂效益明显提高。

第二,通过有效的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更要学方法,“学会”不如“会学”,学会“会学”才能事半功倍。所谓学法指导,指的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选择和运用恰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的。

首先,通过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提高学习效率,也必须学会预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是通过指导学生课前阅读的方式进行预习的。预习时尽量要求学生做到:1、在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到基本的知识要点;2、适当做预习笔记即用笔在课本上初步勾划重点和自己难于理解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

其次,通过指导学生课后复习,锻炼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复习,就是重温已学过的知识,它是巩固知识、防止遗忘的主要手段。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没有八次重复,要想记住是不可能的。践行高效课堂,就必须指导学生重视课后复习这一环节。课后复了指导学生回忆、整理笔记、做相关习题外,更为重要的做法是:指导学生围绕课上老师讲课的思路,钻研听课时感到困惑的问题,从教材的主要内容、主要方法、主要结论、主要应用等方面,深入思考。比如思考听课中没有全部弄清楚的问题;思考在听课过程中联想到的、而在课堂上来不及思考的问题等。总之,通过深入思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使学生在明确自己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增强进一步学习的意识。

再次,通过指导学生归纳整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系统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整理,不仅能使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还能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每位老师都会遇到下面情况:老师讲授n 多次,学生辛苦学习n 多遍,可每每考试,成绩总是让自己有点不好意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通过与学生交流,仔细分析,我发现尽管学生都能用心地学习知识,但在运用时,却会显现出许多盲点,甚至出现知识的断层,主要原因是:不会整理、系统化知识。无法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为此,每学一课或一个单元,我都会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如在复习《思想政治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时,就通过构建该单元知识系统图,把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具体分三个步骤:1、归纳出该单元的知识关键词: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文化继承、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2、将以上五个关键词及内容分别建立知识系统框,形成五个相互独立的知识系统框;3、将五个相互独立的知识系统框形象、直观地联系起来,展现出来,成为一个综合的知识系统图。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知识系统图,把分散在章节中的知识“聚点成线、集线以面、结面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立体化。这样学生在运用起来才能做到切入一个“点”,清理一条“线”,拉开整个“面”,反馈一张“网”。可见,及时的归纳整理,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知识运用能力,更能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总之,高效课堂绝不是只图眼前热闹的应景之举,而是实实在在的求真务实活动。我们要切实抓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推进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真正高效。

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第4篇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教育局领导组织的高效课堂的观摩学习活动,除了路途所见所闻让人感慨之外,看到自己的梦想展现在现实中,激动之余感触颇深,“高效课堂模式”为我今后教学工作的高效性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方法。学习所获将成为我终生受用的财富。

我感受到高效课堂不仅来自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持,还来自于通过教师自身素质来逐步使学生建立起来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高效体现在教师对知识的调整与定位,体现在培养学生自主构建形成方法的过程。

为了在课堂中充分体现“效”度,我将以前的教师主讲转向了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将以前的个体学习转向了小组互助学习,将以前的教师一家之言转向了互动式的答疑解惑,这无疑给沉寂的课堂增添了一些原动力和活力。在课堂中,学生有了学习的目标,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有了超越他人的竞争意识,课后有了可以继续学习的精神食粮。而且在课堂上,我亲身感受到了教师的主导和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快乐。同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既能学到知识,也能感受到小组这个集体的温暖,这样,将老师的个体关爱转移到小组这个群体的关爱,这无疑增强了后进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看到了学困生阳光的笑脸,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

同时,我们从学生的学习资料上也看到了教师的辛苦。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不是随手可以拈来的东西,它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展现了教师对教材的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不是解放了教师,相反是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深钻教材、提炼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想依然是教师重中之重的任务。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课堂,教师能不能大胆放手,能否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需要教师在观念上加以改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为了不教,是为学生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高效课堂的精髓在于体现一个“效”字,如何“高效”,回归本质还是重在把握好教材,精心设计我们的教学流程,这样教师方可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精髓,而课堂应该是我们实施“高效”的主阵地。我认为,如果为了知识的延伸或拓展,为了能使教师在课堂中教得轻松,而把课堂中该学习的任务布置到课外,这种所谓的高效我不敢苟同。这不仅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厌倦,甚至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所在。因此,我们实施教学的有效时间,应是在课堂40分钟。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应该怎样教才是有效的,学生怎么学才是最快乐的。

孔子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高效课堂不失为我们追求高质量教学的一种途径。但是,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不尽相同,教育对象所具备的知识经验更是参差不齐。也就是说,在实施高效课堂的教学中,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某种形式,让我们的教学生搬硬套,形成一种所谓的定式,这实际也是一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

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思考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科教兴国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科技人才,这就需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国民素质,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颁布实施,这要求我们改革必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会学习,在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就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谈谈个人的几点建议。

一、构建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母语社会背景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走“开放式”的语文道路。课堂教学内容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要以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原有认知结构为出发点,以语文课文为信息之源,拓展延伸,,引进与课文相关联的信息,为课文知识的学习、能力的训练、情感的体验架设桥梁,构建认知框架,最后达到同化课文,从而改变并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得语文课由单一而转向辐合,由平面而转向立体,由封闭而转向开放,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提出过许多关于教学方法的论断,学生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教学即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合二为一。其中,教师的教,主要不是把课本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初中语文新大纲中明确提出:“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每个语文教师应认真地理解这些思想和要求,并努力将其体现在自己的教法设计之中,充分使用讨论法、对比法,情景教学法等有效教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让学生对每堂课都能感兴趣。一句话,教师的“教”始终要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终身受用。

三、引领新思想和新理念

所谓“新思想”,就是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思想,如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提高质量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等等。所谓“新理念”,就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与传统教学不同的理念,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在这些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 “教室”变成了“学室”,是同学开展学习活动的场所,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场所,是学生施展聪明才智的场所,是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场所。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导下,课堂的时间由学生自己主宰,课堂的空间由学生主宰,课堂的学习活动由学生主宰,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导下,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发动者、参与者。

四、优化时间、注重参与

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即使在学,很可能是被动地学,低效甚至无效地学。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学生可以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这样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输送知识”状况,而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做到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必须变革单一的“制度化”教学时间结构,把制度化学习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性与学生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能寄希望于大量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提高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

五、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

在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用自己精心细致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整个课堂学生很少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更谈不上调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这种缺乏情感体验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只能是死知识,假知识。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尽可能把各种讲析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熟记于心。如教《变色龙》一课,我把它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在课上扮演小说中的人物,再现故事情节。学生情绪高昂,非常活跃,一头扎进课文中,去琢磨人物的言行,体察人物的感情,明确人物的思想性格,表演生动逼真。这堂课因有学生的全面活动,学生很快理解了人物形象,把握了文章的主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探讨新型的教法和新型的学法

所谓“新的教法”,就是与传统教学完成不同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在传统教学下,“教室”是老师教书的场所、老师讲课的场所。课前,老师把教参的东西抄上教案。上课时,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学生抄写;老师出题,学生做题。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节节如此,这样的课堂老师主宰一切――主宰课堂时间,主宰课堂的空间,主宰学生的学习,主宰学生的成长。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学生被动地学,孤独地学,厌烦地学,低效地学。而“新的教法”侧完全不是这样,而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所谓“新的学法”,是与“新的教法”相辅相成的,有了“新的教法”,就自然有了“新的学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

七、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有害于人才的培养,我们应通过改变教学方式等途径让每一个孩子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不能只重视少数优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为此,在把准了训练内容与训练度后还有一个训练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该对每个学生负责,让每个学生通过训练都有所提高,同时要求教师要有爱心,特别是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真诚关心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不断获得成功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旨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为学生将来语文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愿我们的学生在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上逐渐变得乐学、善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组织者,做一个导演。学生必须进行大量语言实践,这是老师的讲授哪怕是精讲所代替不了的,老师要为学生的这种实践多创造契机、提高效率。语文课堂中动手能力的培养,对确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深化探究式学习方式,建立科学高效理想的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