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摊经济市场规模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蚌埠二马路小商品市场是我国典型的传统小商品批发市场,由于经营环境巨变,交通优势渐失,规划建设、经营模式、内部运行机制、产业体系的缺陷,最终由盛转衰,由此提出传统小商品市场转型应向划行规市、公司化运作、发展支持性产业三大方向推进。
关键词:
小商品市场;批发业;产业体系;蚌埠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079-02
蚌埠二马路小商品市场(以下简称二马路市场),是一个从事服饰、鞋类、文体用品、日用百货等小商品经营的批发市场,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中心城区,凭借先发效应、交通优势,在20世纪80年代迅猛发展,跻身当时全国十大小商品集散地之列。时过境迁,曾被视为蚌埠小商品批发业地标的二马路市场于2013年12月31日停业。
1 发展历程与市场形态
自发起步阶段(1976年以前):地摊市场。1909年建成的蚌埠火车站、后续建成的8个货运站及淮河蚌埠港使蚌埠成为早期皖北交通枢纽,带来大量人流、物流。与蚌埠火车站相邻的二马路原有传统集市,因交通便利、街市整阔成为小商品交易的首选集散地,商人、农民云集于此以交易自制手工产品、农产品为主,形成一定规模的地摊市场。
初步形成阶段(1976―1984):马路市场。众多下放归来人员、当地农民出于生计参与二马路市场的个体经营,打破国有、集体经营单位垄断的局面。除销售服饰、日用品外,还提供缝补、修理服务,交易活动异常繁荣,市场规模迅速增大,依托街道组成庞大的马路市场。
高速发展阶段(1984―1990):棚架市场。二马路原有设计规划未曾考虑市场交易的需要,蚌埠市工商局遂于1984年组织市场各经营单位筹资修建了一个钢骨结构、全顶棚半封闭型市场。市场被划分为各区域,布置统一柜台,正式冠名二马路市场。市场内小商品种类丰富,经营商户多达3000户,日均客流数万人次,连续五年年交易额超过1.2亿元,缴纳税费超过1000万元,被原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全国文明集贸市场”称号。
停滞阶段(1990―2001):棚架市场。1990年前后各地小商品市场全面发展,在市场规模、管理水平等方面有质的提高,二马路市场没有及时跟进,交易量下滑、规模萎缩。
衰亡阶段(2001―2013):室内市场。鉴于老二马路市场老化陈旧,2001年起进行重建。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新二马路市场建立,店铺被整合到5层的市场大楼内部。由于没有本质提升,新市场继续衰弱,难逃消亡的结果。
2 对市场衰亡原因的分析
2.1 经营环境显著变化
二马路市场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繁荣到上世纪90年代后的衰弱与当时经营环境变化有重要关联:
(1)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改革开放伊始小商品市场处于卖方市场并迅速壮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加、品牌意识的增强,买方市场形成,小商品市场的竞争加剧、盈利能力普遍下降。
(2)区域内同行业竞争对手崛起。二马路市场凭借先发效应、交通优势率先成为在华东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市场。不久,区域内其他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小商品市场如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山东临沂小商品的市场出现削弱了二马路市场在华东地区的地位。
(3)小商品流通渠道改变。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的发展为厂商设立直销中心、兼具批发零售性质的大型连锁超市介入创造可能,小商品市场不再是小商品流通的必经渠道,随着新型商业业态的兴起开始萎缩。
2.2 蚌埠交通优势渐失
二马路市场属于中转市场,凭借优良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网络形成交通优势,从生产地购入小商品再向下游零售商批发售出从而盈利,其兴衰取决与相对其他市场的交通优势。
蚌埠地处皖北,为两淮重镇、沪宁咽喉,京沪线、淮南线交汇点,华东综合交通枢纽,现代交通建设起步早,改革开放初期就已拥有成熟的铁路、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体系,为二马路市场率先在华东区地率先崛起创造条件,使其辐射范围运至皖北、豫东、鲁西、苏北,相比之下大部分地区交通基础薄弱,运输能力不足,其小商品市场辐射范围局限于周边县市。
“七五”计划后,华东地区以铁路为主的交通基础建设全面展开,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渐建成。随着各地交通运输设施普及和能力提升,小商品流通环节减少,运输成本、时间大大降低,各地小商品市场迅速向外扩张。二马路市场的交通优势逐渐消失,作为中转市场的作用被削弱,竞争力明显下降。
2.3 规划建设欠缺合理
二马路市场位于市中心,紧邻核心商业区,由于缺乏建设现代批发市场的理念,规划设计欠缺合理性,造成以下问题:
(1)市场建设重叠,缺乏统一规划。2001年市场重建不仅没有将蚌埠市其他诸如太平街市场这样的规模小、设施落后、使用年限过长的小商品市场整合其中,却于2004年在蚌埠市蚌山区建成具有小商品批发市场功能的蚌埠光彩大市场。市场内部未曾划分小商品经营种类进而合理分工、统一经营,致使:商户交叉经营,内部竞争激烈;市场布局散乱,顾客选购不便;经营秩序混乱,难于管理。
(2)地处市中心,深陷城市用地矛盾。城市土地资源稀缺,要求集约用地以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城市中心用地的商业发展趋势为建设集购物休闲、办公经营、居住生活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商业综合体。二马路市场占地面积大、功能单一、交通压力沉重,土地使用效率低下,其用地让位于城市商业综合体开发为大势所趋。
(3)空间预留不足,扩张遭受限制。相比义乌小商品市场400余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二马路市场存在建筑规模小、内部空间有限的问题,加之地处市中心,无法扩建扩容,更不能建成市场群增强竞争力和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
(4)基础设施不足,配套服务缺失。二马路市场道路、仓储、卫生、消防等基础设施不到位,导致交通拥堵、货物堆积、卫生堪忧、消防隐患成为常态。没有纳入餐饮、住宿、物流等配套服务,商户与顾客的饮食住宿、货运运送十分不便。
2.4 传统经营模式落后
(1)市场定位局限。二马路市场定位为低端市场,大多数小商品同质化、质量次、技术含量低,低附加值,只能采取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假冒伪劣盛行。当今要素价格上涨,消费者品牌意识增强,低端定位的市场发展空间越来越少。
(2)交易方式传统。二马路市场一直沿袭现金、现货、现场交易结算方式。事前获取商品信息困难,选购繁琐,往来延误;交割时携带大量现金缺乏安全保障;事后反馈困难,售后服务难以跟进,顾客维权不易。
(3)经营理念陈旧。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个体工商户大多缺乏创新意识,没有意识到经营环境深刻变化,停留在凭经验、直觉制定战略、计划的阶段,采取集销售、仓储、居住为一体的组织形式,不重视广告宣传、没有树立品牌意识,忽视电子商务的作用,根本无法适应批发市场的新形势。
2.5 内部运行机制缺陷
(1)经营主体的瓶颈。市场经营主体多为个体工商户,整体规模小、组织化程度弱、经营层次低、无序竞争严重,缺乏大型经营主体的示范效应,无法形成相互促进、抗风险能力强、运行效率高的网络体系,依靠个体工商户的单独积累推动市场整体壮大十分困难。
(2)市场管理的制约。市场建成较早,几经变迁,管理涉及多个行政部门,没有进行企业化的市场运作,致使长期以来市场管理主体缺失、管理责任不明;市场内部缺乏行业协会进行自律约束;粗放式管理,缺乏监管,秩序混乱,交通拥堵、火灾隐患、假冒伪劣问题积难重返。
2.6 产业体系没有形成
二马路市场缺乏支持性产业支撑,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最终独木难支,表现为:
(1)从纵向看,没有将工业、批发业、零售业根据小商品生产、批发、零售的轴线整合成产业链。蚌埠工业基础雄厚但小商品生产企业很少,当地市场的产品大多来自浙江的小商品生产基地,小商品无法实现产地化。蚌埠小商品批发业中市场经营者过渡依赖小商品批发销售,在零售方面投入不足,经营方式单一。零售业中以大型连锁超市为代表的新型商业业态直接与生产企业建立进货渠道,部分取代批发业的市场功能,从而压缩小商品批发业的生存空间,小商品市场只能面向小型零售企业、个体工商户经营。因此,批发业作为小商品生产销售的中间环节孤立运作,与上下游产业逐渐脱节。
(2)从横向看,没有实现批发业与运输业、仓储业、餐饮业、旅游业、会展业、信息业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蚌埠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小商品批发业却自成一体、封闭运行。无法形成产业协同机制:既没有促成小商品市场的休闲购物、旅游消费,也没有大力扶持新型运输企业、大型仓储中心和会展展销,更没有依托信息产业发展电子商务。
3 对传统小商品市场转型的启示
二马路市场是我国传统小商品市场的缩影,传统小商品市场要摆脱日渐式微的处境必须进行转型重建。地方政府推动传统小商品市场向新型小商品市场转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3.1 划行规市,建立专业市场
划行规市要求小商品分门别类,分类经营;市场统一规划,划分区域;经营单位同类集中,合理布局。划行规市可以优化经营环境,推动市场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倒逼经营者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注重诚信经营、公平交易、创新改进;方便客户,增加市场吸引力。
在此基础上建设专业市场,意味着根据自有条件和优势建立经营某一特定类别小商品的市场。专业市场需以产业基地或消费市场为基础,具有相当规模。多个专业市场构成的市场群将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带来规模经济的效益。
3.2 公司化运作,引入现代管理机制
为克服传统小商品市场以个体工商户为主要经营主体的缺陷,小商品市场应公司化运作。市场由政府主管部门引导下成立的公司进行管理,承担开发建设、配套服务等责任,鼓励有能力的个体商户创设公司,积极推动大型批发企业进驻,倡导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由点到面的推动市场经营主体的全面提升。公司化运作的小商品市场引入现代管理机制,设计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体、实施规范管理,从而维持市场经营秩序、提高运作效率。
3.3 相关产业优先发展,构建产业体系
与小商品市场所处的批发业紧密相连的产业包括制造业、零售业、现代物流业、会展业、信息业等,支持性产业优先发展为小商品批发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构建成熟的产业体系则围绕小商品批发业进行产业联动,实现区域产业整体提升。
建立拥有大型配送中心的物流企业、构建物流网络以取代传统运输业、仓储业、装配业,减少流通环节、成本和时间。依托工业基地或消费市场建立批发市场,使批发市场成为信息聚集、价格形成、供给需求匹配、沟通上下游产业的商贸中枢,合理延伸和整合产业链。充分利用信息产业技术成果推动信息平台建设,以电子商务推动有形市场,定期举行小商品会展营销,推广购物旅游,构筑现代商贸流通业体系。
参考文献
[1]于爱水,刘树花.传统商贸批发市场发展困境研究――以临沂市为例[J].商业研究,2007,(12).
[2]吴晓,吴明伟.小商品市场的形成、发展与建设[J].城市规划,2009,(02).
[3]蔡达.浅谈小商品市场的大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2,(13).
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会逐步放大国际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一国货币当局在决定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以及制定货币政策时,要综合考虑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因素。国际因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运行平稳就会吸引国际资本并获得铸币税收入;经济出现问题会引发资本外逃、货币替代等现象,甚至遭遇游资冲击。新加坡之所以能够在周边国家金融状况不稳定、危机频繁发生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金融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政府始终没有放松对国内金融市场进行相对严格的金融监管。因此,我国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进行金融监管,发挥人民币区域化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情况
区域化货币供应量的标准不易确定,不能单独的以本国经济发展或世界经济发展为标准,而且货币的境外流通给监管和统计带来相当的难度,复杂的国际市场也使货币当局不易准确判断经济走势。当国际市场对该货币需求增加的时候,货币当局要有能力及时判断,并增加相应的货币供应量,否则,该货币就会从国内市场流出,使国内市场货币供给不足,物价上涨,进而影响汇率水平,最终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甚至引发货币区域化的逆转。所以,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情况是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金融监管内容。例如1984年-1989年,日本银行以日元计价的跨境资产和负债总额年均增速60%以上,欧洲日元离岸市场成为境内银行获取短缺资金的新渠道,导致央行控制货币增速的措施在资产泡沫出现时期失效。
(二)货币供给结构的变动情况
中国已和蒙古、越南、缅甸等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启动了人民币和日元、韩元、卢布等货币的互换业务,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规模和范围大幅度扩展,使得境内基础货币投放的内生性越来越明显,但从结构上看呈结算逆差的失衡状态。2011年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2.08万亿元,同比增长3.1倍,收付比为1∶1.7,即我国进口企业对外支付大量人民币,同时出口企业仍在收取大量外汇,使得外汇储备增速提高,从而造成外汇占款途径的货币供给大幅增长。因推行人民币贸易结算,2010年造成外汇储备被动增加近600亿美元,基础货币中外汇占款被动增加4000亿元。货币当局要对人民币的境外境内资产以及流动性做好统筹监测与管理,密切关注人民币供应量是否合适和人民币供给结构的变动情况,并及时调控。
(三)利率和汇率的波动情况
资本具有趋利的本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使得资产的国际性替代增强,大规模短期资金得以迅速流动,进行投机性操作。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国内外金融市场逐步融合,从而使人民币的利率和汇率更易受到他国经济震荡的冲击,境外人民币资产的汇率和利率价格也会对境内形成冲击。利率和汇率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人民币和外币的流动,大规模的资本流动会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影响人民币的区域化。所以,要注意平衡国内利率与国外利率,适当控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使人民币利率和汇率保持在基本适当的水平。
(四)本、外币的流进和流出情况
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使得以人民币形态存在的热钱大规模出现。为防止投机性资本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在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一定要对本、外币的流进和流出情况加以管理。2011年6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开始试点以来,伴随着离岸人民币流入国内成本的降低,不确定的资本流入流出都会给经济带来风险和冲击。要分析流入国内的资本是投资性还是投机性的;是长期还是短期的;结构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增强资本项目的可控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保持资本项目尤其是短期资本项目的基本平衡。当本、外币的流进和流出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控制,防止资本的大幅度转移对我国经济的破坏。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规模庞大、高速流动的国际投资性资本活动频繁。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还存在着金融体系脆弱、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在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可能引发国际游资的冲击,对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保证金融安全,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并进一步深化人民币的区域化。
(五)金融犯罪情况
借鉴国际经验,一种货币处于流通广度不断扩大的进程中,必然伴随假币、恐怖融资及洗钱等金融犯罪问题的上升。目前,还有一定数量现金形式的跨境流通人民币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人民币离岸市场所拥有的优惠税收制度、信息披露与保密政策、宽松的监管体制,加之地下钱庄和地摊银行的存在,催生金融犯罪规模扩大,加大了金融监管难度。
二、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的监管对策
(一)适时逐步搭建完整的人民币境内外循环体系
货币的供应、回笼及风险调控是通过一国的银行系统和金融市场实现的。一个高度发达的货币境内外循环体系,不仅是有力推动货币国际化的载体,也是监管当局进行监督管理的有效平台。人民币区域化乃至国际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关领域的放开和相关渠道的搭建以及产品的推出必然有一个过程。在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使任何货币活动有法可依。保护合法的交易行为,对各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趋利行为和扰乱金融市场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从目前来看,应该通过新建分支机构或行等途径扩大商业银行在境外的人民币业务网络,改变一些国家业已存在的人民币业务由非正规途径操纵的局面。将这些灰色业务纳入正规银行体系当中来,既能为监管当局的监测提供可靠来源,有利于监管当局的调控和应对,也能够降低相应金融业务的交易成本和效率,扩大人民币持有需求。
(二)建立完善的国内相关部门协同监管体系
跨境资金的流动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各个部门的监管若不能有效衔接,就会出现监管空白,不利于有效监管。对于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国内各相关部门应该联合起来,加强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海关、公安、商业银行等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的协作,建立多部门协同参与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和预警平台,形成监管合力,明确各部门监测目标和手段,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平台。
(三)加强与国际的监管合作
人民币国际化使我国逐步融入金融全球化之中,使我国与其他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性增强,所以加强与其他国家在信息、处理、货币合作、目标政策的国际协调合作十分必要。我国应积极推动与人民币跨境交易规模大的周边国家建立双边贸易结算机制,这有利于监管当局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和调控,也有利于推进人民币的进一步区域化。同时,积极参加国际性金融组织和合作机制,与其它国家在地区金融监管方面进行交流和合作。参与并履行金融监管的国际性协议,根据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各国央行一起,联手调控人民币。
(四)动态调整监管当局的监管体系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居民居住形态也在发生着转变。城市被分成大量星罗棋布的社区,人口大量向社区集中,并形成了以住房为链接的、相对独立的、社区化的生活方式,社区商业市场因此而孕育,并以飞快的速度在发展。近几年,社区营销正被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所应用,社区已经成为了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阵地。
中国社区商业的特点与现状
中国社区商业的特点
社区商业无论是功能还是空间布局上都有别于商业中心,它是城市、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综合作用的产物。它是一种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主要服务功能和配置具有以下特点。
1 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为根本。社区商业市场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满足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和满足较高生活需要两个方面。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包括日用百货店、超级市场和便利店等;满足较高生活水平的消费需求,主要经营行业包括餐馆、美容美发、医药、家电、书店等居民服务业和部分其他行业。
2 与市政配套建设关系密切。良好的市政规划常常会成为社区商业服务业发展的依托和核心。如果市政规划合理,配套设施齐备,则有利于社区商业的发展,能够辐射更多的地域,招揽更多的顾客。如地段成熟、交通方便对形成一条好的商业街意义重大,其能够辐射到周边区域及吸引客流量。
3 与社区人口收入水平和人口素质呈正相关。社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直接影响社区商业的发展方向。对社区商业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消费者的购买力水平和购买规模,人均收入水平高,购买力水平相应就高,市场的需求量也就大。人口的教育文化水平和职业构成往往能决定他们的消费层次。中国社区商业的竞争现状
2008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增长迅速,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6%,而其中的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7.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据统计,社区消费大约占整个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如果按照30%计算,中国的社区商业市场将有2.2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这可是国内外零售商业巨头们争先恐后要夺取的一块宝地。
目前国内零售市场、大超市、大百货、大卖场发展势头迅猛,中外零售巨头纷纷瞄准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等大业态展开激烈竞争的时候,同时也瞄向了社区商业市场这一新的商机。2009年3月,沃尔玛提出一项为期5年的发展计划,拓展其在中国新的折扣店业态“惠选”,并以此作为未来抢占市场的重要战略。无独有偶,连锁便利店7-11店与中国银联推出“金融服务便利联盟”计划,持卡人可以通过刷卡终端,完成包括信用卡还款、公共事业缴费、手机充值、互联网购物线下支付在内的诸多金融支付活动,通过附加服务功能吸引客流,增加便利店收入。
此外,社区的生鲜超市、24小时便利店等,正以一股不可抗拒的冲劲开始抢食国内零售业的市场份额。国美、华润等一批知名品牌的连锁企业已入驻社区市场,这一市场即将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争夺战。
社区商业营销的困境与未来
社区商业营销存在的问题
1 社区营销形式严重同质化。不同的营销活动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营销活动有不同的目标群体。由于我国社区商业市场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经验不足,各社区商业业主在社区营销中营销方式互相模仿,比较单调,市场不够活跃。
2 社区营销的互动性不够。社区营销普遍存在缺少与顾客的互动和交流,不像在高档商场和购物中心中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社区商业企业要根据自己的资源和产品优势,针对细分群体,丰富营销活动的参与形式,才能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3 营销规划不系统。一份专业的营销规划应该包括对以往营销工作的总结、对营销问题的反映和分析、总体营销策略思路和目标的确定、对营销规划执行的评估和监控等。由于我国的社区营销推广在现阶段还处于初级水平,营销推广常常都是临时抱佛脚,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社区商业营销未来发展趋势
1 服务性特征日益突出。由于各种实物商品日渐丰富,社区商业所提供的实物商品,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在居民对一般实物商品需求转向服务性消费需求的情况下,商家开始围绕实物商品开展多种多样的服务性经营,如送货上门、订制商品等,为居民生活提供了多种方便。
2 便利性要求更高。专家把构建社区购物网络,形象地称作“51015”工程,即居民出家门步行5分钟可以到达便利店,10分钟可以到达超市和餐饮店,骑车15分钟可以到达购物中心。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希望社区商业企业能够在营业时间上和服务方式上能够提供更多的便利。
3 社区消费项目在扩大。随着社区商业对居民生活服务的范围、项目不断增多,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社区商业在满足居民基本消费服务的同时,还要逐渐完善购物、餐饮、美容美发、洗衣、家政服务、装饰装修等更高层次的服务需求,商业服务经营的品味也呈现出逐步提高的趋势。
4 与住宅社区的价值相关联。由于社区商业业主的经营收益与社区的人口规模和消费能力成正相关关系,而社区居民的消费能力与住宅的消费价格成正比。因此,高档的社区,一般情况下会拥有比较高档的消费者群体,而较高档的消费者群体可能是社区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顾客群体。
社区商业的六大营销策略
1 规范社区市场。规范社区市场经营管理,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保护业主和顾客的合法权益,要做好社区商业市场内部的环境、卫生、治安、消防、食品安全等管理工作,防止不良的市场行为发生,严格监督管理社区商业在推广产品时,为了提高销售额,依仗资源优势打恶意价格战、赠品战,自贬社区商业的品牌形象和产品身价,也给顾客一种地摊货的印象,影响整个社区商业市场的发展。
2 多种业态的组合。由于人们的生活需求是多元化的,因此各种业态的内容和数量配比要合理规划,要通过业态的组合来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如大卖场要有免费停车场,品种丰富和门类齐全的商品,特别要和一些精品百货、饮食一条街相结合,成为社区购物休闲的好去处,同时要有便利超市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不间断的服务,满足居民随时性的日常需求。像这样的商业设施和业态组合,才能满
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需求。社区商业业态布局往往需要经过严格的设计和规划,经过多次的认真思考和模拟后,才能最后确定。
3 多样服务组合。服务组合分为三大类:一般服务、延伸服务、精品服务。一般服务就是最基本服务,让顾客能够清晰地辨认商品名称、品牌、价格、规格、产地等,同时也指售货员对顾客的礼貌、周到、耐心、热情等的服务态度;延伸包括社区商业的购物通道的设计、电动扶梯的安装、空调电扇的配置、顾客用洗手间及休息座椅的配备、店门的宽敞、停车位以及代客运输等;精品服务包括咨询服务、质量检测服务、交易纠纷仲裁服务和休闲服务等。三种服务组合表明服务深度的不同,服务越有深度,越能吸引顾客,成交率越高。
4 多项促销手段组合。(1)举办特色活动。社区商业开发商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特色活动,如家庭亲子日、社区电影月、儿童绘画与才艺年度大赛等活动,成为周围泛社区人们心目中的最佳休闲娱乐去处。(2)引入知名企业。在社区商业商铺的引进中,有意识地引进3~5家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这样有利于提升社区商业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3)公关促销。社区商业通过标示宣传、慈善捐赠、义卖、信息报道等公关活动,在社会和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利于扩大社区商业的知名度,促进商品销售。(4)广告促销。社区商业可以利用广告媒体向附近居民传播社区商业的经营信息,以促进商品销售、树立社区商业形象。
5 细节营销策略。在社区营销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细节,在社区营销过程中细节营销主要是从数据库管理和互动营销两个环节来说明。(1)数据库管理。社区营销所面对的消费群体具有居住集中、信息传递迅速、口碑影响明显、产品品牌形象作用突出等特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社区商业的顾客群体相对比较稳定,老顾客数量居多,因此,社区商业企业应该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如为每一位顾客建立详细的档案并实施动态管理,针对顾客的需求调整商品结构和改善服务设施条件,提升顾客的满意度。(2)互动营销。要使个别商铺营销策略和整个社区营销策略有机结合起来,在终端形成多元互补的态势,只有通过整合互动营销才能更加有效的发挥社区宣传推广的成果,如整个社区商业中可以使用统一的优惠卡、社区绿卡、VIP卡等,给顾客带来便利。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动因;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4-0087-0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家大力实施鼓励非农产业的政策,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根据2007年国家统计年鉴,截至2006年底,我国农村人口7.3742亿人,而乡村从业人员只有3.2561亿人,除去非劳动适龄人口,我国农村至少有剩余劳动力2亿人。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农村必将出现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大批农村剩余劳力,探寻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路,成为摆在当前经济发展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从全球范围来看,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毫无例外地经历了“工业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加快-农业发展-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水平提高)”这样一个过程,实现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从不发达走向发达、从贫困走向富裕的物质前提。因此,我国要妥善解决农业劳动力的出路,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探索一条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且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
一、农村劳动力剩余转移的现状与困境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处于农业劳动力过剩的状态,农业自身的发展不足以吸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政治、经济体制变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已成为大势所趋。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由于农业与非农业部门间生产率的差异而造成的收入差距,必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平面无限分散向有限空间大规模转移和集聚。尽管伴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总产量仍将持续增长,但农业占三大产业的比重已经明显下降,这就造成城市出现劳动力缺口,而农村则出现劳动力剩余,加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生活环境迥异,从而必然导致农村人口自发地“涌入”城市。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我国出现了更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司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末,农村转移劳动力达到1.8319亿人,已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到37.4%。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地区分布看,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分别占50.25%、31.45%和18.30%,东部地区劳动力转移数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从劳动力转移的方向看,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都向东部沿海的发达城市转移,在中西部地区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有4077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东部地区,约占中西部转移劳动力的45%。同时,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具有明显的粗放型和兼业性的特征。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可以得知,我国农村大部分剩余劳动力流向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和餐饮等行业,从事着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随着“新三农”政策内涵的不断扩展和深入实施,农村经济改革将真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延续了半个世纪的城乡关系格局有望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但当前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境。
首先,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质量不高。由于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处于严格的城乡“二元”分割状态,导致了农村大部分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不高,很多农民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程度非常有限,其中绝大部分农村转移人口的文化程度仅为初中及以下,这就必然造成当前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城镇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这些农村劳动力专业素质与劳动技能的欠缺,不仅制约了他们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同时也给城镇的经济建设与和谐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存在的比较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就是由于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素质尤其是专业技能素质的要求提高,但现实中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却无法与其相适应而产生的。这就出现了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另一方面许多城市却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技工荒”问题。
其次,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稳定性不强。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农民工的统计监测与调查,截至2008年底,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亿人,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亿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本乡镇以内的本地农民工数量为850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37.7%。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因素,但是,这些年的进城农民工只有不到20%能实现真正的转移,在城镇“定居”下来,其他的80%以上都是“两栖化”的流动人。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如现有户籍政策等制度使得他们在城镇的生存能力被人为弱化之外,最根本的还在于他们缺乏在城镇长期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技能与素质。
第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往往带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由于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充分,由政府举办的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此较少,就业渠道不畅,转移往往以自发为主。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亲朋好友、老乡自发相互引带,结帮外出;二是经过“阳光工程”、“技能就业计划”等就业培训,在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合理有序转移就业。但政府主导下的中介机构毕竟很少,由于劳动力需求的用工单位与需要谋求职业的农民信息沟通不畅,使之经常处于盲目流动、盲目应聘中。同时,在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着一种值得注意和发人深思的现象,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16~40岁年龄组的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比例高达84.5%,导致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呈现凋敝景象。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出现比较明显的负面效应,在劳动力转移比较多的村社出现了日趋明显的农业人口“空心化”,除了妇女、儿童和老人外,农业生产面临后继无人。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动因分析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速度与规模是一系列经济与非经济的动力作用的结果。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来看,其城镇化的动因比发达国家要复杂得多,除工业化之外,主要还有强大“推力”的作用和“赶超、发展”经济愿望的驱动。首先,按照布莱克的分析,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是“推力”(push)和“拉力”(pull)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产生“拉力”是由于城市有较高的预期收入和较好的生活状态,“农村”的推力是因为农业人均占有资源量减少和大量剩余人口产生。其次,发展中国家为获得经济的快速发展,迅速赶上发达国家,都十分注重于工业尤其是城市工业,结果导致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的动因比较复杂,但其基本动因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强大的城镇化推力,表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城镇化进程具有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特点。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普遍实行承包制,打破了公社体制的束缚;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由逐步确立到纵深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显现化。同时,由于我国人口增长较快,许多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加上传统农业受资源的自然约束,其生产的深度和广度十分有限。因此,在旧有生产方式改造没有完成以前,农业难于扩大生产,这就给劳动力转移以强大的推力。
第二,乡村工业的迅猛发展是我国城镇化的独特动因。我国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进程,主要是从乡镇企业的崛起而起步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强烈地吸引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成为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经济动力来源。由于我国乡村工业的区位集聚主要是在小城镇,因此,乡村工业的迅速发展必然直接推动我国小城镇的恢复和发展。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人口变动中,小城镇的人口数量、在城市人口中的比例及其人口增长速度都居城市系列之首。这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主要是乡村工业一小城镇的发展道路,这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城镇化起步道路,是由乡村工业迅猛发展这一独特动因决定的。
第三,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加快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坚实的农业基础,因为农业能影响工业生产的发展,进而影响城镇化程度,所以,必须充分注意农业稳定协调的发展,在产业政策上,应着力改变“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产业结构格局,同时强化农业投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完善家庭承包制等。快速发展农业必然致使农副产品供给激增,在市场需求方面刺激工业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使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和农业剩余资金增加,为形成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开拓新产业创造了前提条件,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和步伐。
从我国城市的整个基本格局考察,城镇化的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强制工业化积累及城乡隔绝的政策,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导致城镇化水平低下;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城市人口分布不均,影响着我国城镇化速度与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赶不上城市人口膨胀的需求,产生一系列“城市病”,加上我国人口文化素质低,与城镇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城镇化进程与城市功能的发挥。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的实现途径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能在农村落后和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完成。既然农村城镇化可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人口质量,推动国民经济发展,那么,调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迅速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只有采取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要经济支柱、以中小城镇为主要方向、以实行人口迁移自由为根本保证的发展道路。
首先,调整乡镇企业布局,让乡镇企业向城市聚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三分天下有其一”,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乡镇企业日益暴露出规模小、装备差、资源浪费大、技术水平低、过于分散等弱点,难于适应农村工业现代化的要求。同时,农村工业经济实力较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一旦经济萎缩,就可能造成乡镇企业劳动力的“回流”。因此,仅仅依靠乡镇企业难以实现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对“满天星”、“遍地开花”式的乡镇企业现有模式和运行机制作根本性的改革,力求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在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上,应加强与城市工业的联系,用多种形式与城市搞联营,或邀请城市企业到乡镇设立分厂,这一方面可以利用农村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又可引进较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方法。在大城市郊区,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城市的交通、电信、科技、人才以及资金、市场等有利条件,建立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结构,除一部分基础较好的乡镇企业可以向技术密集型发展外,大部分地区目前仍应稳定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通过劳动对资金的替代增加就业机会,创造农村城镇化的条件。当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出现了乡镇企业向城市工业逐步靠拢和过渡的趋势,这种发展意味着乡镇企业必须实现结构转换、规模升级和技术进步。与此相适应,小城镇的服务范围拓宽,一部分农民跻身于小城镇而造成小城镇的人口聚集和聚居规模扩大,不少小城镇发展成为新兴城市,小城市也会部分地向大中城市过渡。由此可见,我国乡村工业-小城镇的起步模式将逐渐被城市工业-中小城市的城镇化道路所取代。
其次,加快小城镇建设,实现城市群落化,逐步形成多层次的区位布局。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小城镇的“蓄水池”和“分流截洪”的功能。一般而言,城市对农村的辐射,总是先传递给城镇,再通过城镇自身的功能传给乡村。长期以来小城镇发展极其缓慢,其“中介”作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和削弱,要调整这种不合理的城市体系,不外两种途径:一是在既定城镇规模和数量总体水平不变状态下的存量结构调整,即削多补少,重新排列组合;二是在总体水平提高下的增量结构调整,即通过不同类型的城市非均衡发展,主要是提高薄弱层次的比重来改变总体结构。结合我国国情,采用增量结构调整,并把非均衡发展的重点放在小城镇这一层次上,可将城市结构合理化和提高城镇化水平有机结合。当然,单纯地发展某一规模级的城镇不能解决我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现实的选择是走城市群落化的道路,大中城市协调发展,多层次、多区域地完成农村城镇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逐渐形成规模不一、类型不同、功能各异的区域性城市网络,促使地区效益得到最大发挥。如果把城市定义为节点、农村定义为域面,合理的节点与域面就形成了地域经济网络,这种网络有着强烈的整体化功能。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只是在东部和北部以及沿海地区出现了城市群落的雏形,而在其他地区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群,特别是西部地区城市发展极为缓慢。这些地区应重视高层节点——大中城市的建设,用高层节点的巨大吸引效应来吸引乡镇企业的输入,转化当地的过剩人口,使全国范围内的乡镇企业分布、人口分布与城市分布趋于均匀。由于城市和劳动力的聚集程度归根到底是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不同技术层次的工业对城市规模、劳动力素质、资金集聚以及市场远近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不同的区位布局。一般来说,工业区位是以大城市为中心,向外界一圈一圈地扩展,而技术层次也呈现出由高到低的分布状态,农村城镇化的区位分布也将是这样一种趋势,这就形成了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县城、乡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
第三,加快改革户籍制度,促进人口流动和迁移自由。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出大批剩余劳动力,一部分被乡镇企业吸收了,但大量的还积压浪费在农村,变成隐性失业。即使在乡镇企业或开放区及特区务工经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若干年后仍可能回农村生活。这种“离土不离乡”的政策限制了乡镇企业作为效益追求者向优势区域集中,以致使我国农业人口每年只有极少数转移为城市人口,城镇化不能依靠农村人口的规模转移而发展,而是靠城市人口的自生增长,使城市一直成为依靠农村供养的消费性城市,城市不能带动农村的发展,反而成为农村的沉重负担,这就是户籍制度产生的负效应。目前,僵化的户籍制度和封闭的人口政策正在出现缺口,一些地区正在探索如何实现城乡统筹的新路,市场经济要求人口流动,而人口流动必然促进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当然,我国人口迁移的重点应该放在发展中小城市,因而要全方位、多角度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要有选择地把一些国家建设项目放在中小城市,形成合理的城市“辐射链”,力争用30~50年的时间按我国总人口80%的比例实现城镇化。城市经济学有条原理,即城市的最佳规模为30万人,由此可知,我国现有600多个城市和超过2万个建制镇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国家、企业、农业多元投资主体一起上,讲究投资效益,力求滚动发展,农村城镇化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到时候,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将变成“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此外,还应积极鼓励和支持以劳务出口为主的国际性转移,人口的国际迁移不仅有助于减轻我国的就业压力、增加国家的外汇储备,还能够锻炼和提高一大批劳动大军的素质,对于建立一个新型的国际信息网络、发展我国城镇外向型经济无疑具有巨大的作用。当然,在实行劳务出口和人口国际迁移中,难免会让一些高级人才出国外流,但只要政策引导合理,引才、留才机制健全,一些海外高级人才就会被吸引回国服务。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担心人才外流而关闭劳务出口及国际迁移的大门。
第四,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使农民进入城市边际经济空间。在各国城镇化过程中都产生了“劳动力跟着投资跑”的现象,我国的“民工潮”作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种特殊形式,将会存在于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对于各级政府部门来说,其主要任务不是“堵”,而应当是因势利导地消除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不利影响。由于我国劳务市场规模小、功能不齐、受计划用工的限制较大,很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而必须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在城乡一元化的流动户籍制度尚未形成的情况下发动城镇化,可以把劳动力主要进入城市边际经济空间(城市非正式经济领域及有需求而尚未开拓的领域)的流而不滞的城镇化方式作为现实的选择。在实践中,农民群众已自觉地随农业生产的生命活动周期而将劳动力“候鸟式”地使用,主要从事拾遗补缺性质的工作,如当保姆、摆地摊、干粗重体力活等。但从长远看,要真正实现城镇化,必须结束行政干预,加大力度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把城镇各类经济成分的企业职工、临时工、个体劳动者齐聚到社会保险一体化的“旗帜”之下。同时,改革农副产品的流通体制,大力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建设,从而保证城乡居民享有相同的基本福利待遇。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最终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不断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市场条件。
现代社会的城镇化作为一股潮流不可逆转。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步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与国外的城镇化进程相比较而言,即使是进程较快的英国也花费了七八十年的时间才基本实现城镇化,而到成熟阶段即城镇化率达到80%左右更是花费了近两百年的时间。因此,我国要在50年内达到80%的城镇化水平的任务实属艰巨,自然会潜伏着诸多矛盾。因此,从总体上看,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上,应充分考虑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差别的事实。最落后的地区,重点是有选择地恢复和发展小城镇;落后地区,可以选择大中城市作为经济成长中心,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较发达的中部地区。主要选择乡村工业一小城镇的发展模式,但必须加强区域布局和统一规划,并有重点地发展一批小城市;发达的东部地区,可选择城市工业-中大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只有这样,通过城市带动城镇与乡村的建设与繁荣,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才能真正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杜睿云.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9):54-56.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90-95.
[3]李华.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路径选择与制度支持[J]人口学刊,2003,(5):53-57.
[4]刘勇刚.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的选择[J].市场论坛,2005,(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