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武汉 科研经费 财务管理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增长,高校科研经费总量也在不断攀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正面临着诸多棘手问题,如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经费流失、核算难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可见,解决好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问题非常必要而迫切,为此,本研究以武汉地区部分高校为案例,通过分析该地区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状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对指导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武汉地区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主要困境

(一)高校科研财务经费管理欠规范

调查中我们发现,武汉地区高校,即便是教育部直属高校都存在在科研财务经费管理不规范问题,这与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多,课题名目繁杂不无关系。从国家层面来看,有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规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项目等,从省级层面来看,有省社科、省自然基金、省教育厅规划项目、省教改课题等,从地市层面来看,有市社科基金等等。正因为高校科研经费渠道多,这无疑给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带来诸多不便管理的地方。加之,武汉地区很多高校的科研财务经费管理尚未建立完善的制度机制,因而,造成高校科研财务经费管理出现诸多漏洞和问题。

(二)高校科研财务经费流失严重

这与高校科研财务经费管理不当不无关系。目前国家加大了对高校的科研投入力度,使得高校科研经费总量日益增长。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一般会按照一定比例收取课题经费管理费,并扣除一定的税收。一些高校科研主持人为了不交科研管理费和偷税漏税,他们在申报课题成功后,将课题挂靠在某个公司或者与采取与其他单位合作的形式将课题经费转移出校外,有着科研主持人甚至购置虚假发票将科研经费转入个人账户。有些科研人员在课题申报经费中所购置的器材均是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却并不去购置新器材,这样无疑导致学校实验器材消耗得不到补充。

(三)高校科研经费使用率不高,核算比较难

武汉地区高校科研财务经费管理中,经费的开支多采用的是课题组责任制,即课题组主持人自行负责课题的开支,学校财务部门无权干预,这样的科研财务经费管理使得学校课题经费管理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由于科研经费的处理主要由课题组长负责,加之学校主管科研经费的管理部门对各课题主持人的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因而,很容易造成各课题组在使用经费时出现重复购置相同或相似的器材仪器设备,这样一来所购置的器材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也就很难提高,此外,学校的固定资产资源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武汉地区高校科研财务经费核算比较困难,这与高校申报课题的主体教师不无关系,因而,高校教师不仅是课题申报的主体,他们也往往是学校的教师骨干,一般肩负着学校的行政职位,换句话说,他们一般是双肩挑。他们的工资与科研经费的核算往往会出现重复。

二、武汉地区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理念,由随意性支配向规划性支配方向转变

高校科研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是要把握好“支配处理好钱”的观念,以市场经济为杠杆,将科学合理、依法、效益、资金的时间理财观融入到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之中。所谓科学合理就是在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过程中做到决策民主、预算精细、执行合理、工作透明。所谓依法就是在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中以法律为准绳,真正做到依法理财。所谓效益就是在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中以市场经济为纽带,力求降低成本、减少开支,使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最大化。所谓资金的时间理财观就是要认清资金使用的各种风险,做好各种防范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打破过去高校科研经费财务支配的随意性,将规划性支配贯彻到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之中。

(二)转变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由重结果管理向重过程管理转变

以往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注重结果管理,即对科研经费的最终使用结果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无视管理过程,不利于引导科研经费的正确使用。因此,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应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以实现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的过程管理。具体做法:建立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以高校学科发展为目标,制定出一套科学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该制度体系应包括财务预算制度、收费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及财务复核制度等。通过制度建设来实现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从重结果管理向重过程管理转变。

(三)转变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方式,由重人的管理向重服务管理转变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一、工业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不规范 管理制度不能与现行的财政制度实现同步。工业科研单位执行的专项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大都是前几年颁布施行的,近年来财政制度和科技体制的不断进行改革,工业科研单位逐步实行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强化和细化支出项目。目前大部分工业科研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是《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一制度于1998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已经不能适应现行的财政制度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财务管理办法多样却缺乏统一性,加大了执行的难度。如在支出这一项目上,有的项目预算统一,有的项目预算不统一,加上科研经费支出有它的随意性,这些都使执行难度变大。同时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也不算完备,缺乏及时有效地监督,这是我国科研机构普遍都存在的问题,这造成了科研经费的浪费。由于财务人员一般不参加科研项目的具体管理工作,即使所列支出项目中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财务人员也无法采取有效的监督,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

(二)准确的成本核算很难进行 科研经费要进行申报预算,在申报预算时要遵循“预算应与项目任务与目标相关”、“预算应符合有关的政策法规”、“预算应经济合理,在不影响项目任务的前提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是有些项目在预算申请时,夸大了预算,本意是保证科研项目的稳定进行,但实际操作中由于预算的增加,科研人员可能会随意支出,造成浪费,这也导致项目预算不能规范准确进行。有些项目支出时不按预算进行,随意扩大支出范围,又缺乏必要的制约手段,造成科研经费使用混乱。

工业科研单位项目成本核算的意识不强,科研人员在争取科研经费时可能会花费不少精力,往往坚持这笔资金的支配权。另外,在经费下发时亦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都使得成本核算不够规范准确。成本核算的不规范直接导致财务部门不能准确核算各科研项目的实际支出成本。在科研经费管理方式上还存在一些漏洞,使一些人用虚假票据套取现金,甚至有的人将个人及家庭生活花费列入科研支出中,在无形中增加了科研经费的支出成本,造成科研成本核算的不准确。

(三)横向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落后 近年来,随着工业发展,横向科研经费不断增加。横向科研经费的定义是:承接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协作、转让科技成果、科技咨询及其他涉及技术服务的项目,由企事业单位拨给的专项经费或合同经费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工业产品具有了很高的经济效益,这使得工业科研中横向研究经费增加了许多,这种现象利弊并存,如果有效管理,能够发挥横向科研经费的作用,在减轻国家经济负担的同时可以有效推动工业科研发展。但是目前由于横向科研经费管理不够完善,缺乏相关的政策依据,造成国家财产的浪费。工业科研经费的外部循环,也造成了科研资金和资产的严重流失。比如,有的科研人员接受本单位以外的科研项目,项目所用的资金不录入本单位的账目,却利用本单位的资源进行该项目的研究,造成单位资产无形的流失。

(四)缺乏科研经费的财务监督管理 在科研单位有些时候是外行领导内行,单位领导认为只要是与科研活动有关的支出都属于合理支出,一切为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让路,这些使得经费支出环境较为宽松。但是单位的审计工作相对滞后,对于财务支出事前事后的审查不够规范、严格,许多不合理的支出被批准,许多支出的资金不合理也不能及时查出,造成科研经费的流失。在报销经费时也存在违规现象,报销发票中所列的项目与实际支出情况不同,但是财务管理部门对此却缺乏有效监督。

二、工业科研经费财务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科研经费重视不够,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科研机构,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中并不重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很难提高科研人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识。同时,即便某些科研单位建立了内部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也是把重点放在国家投入的资金上,对于企业等社会上的资金投入不重视。对于横向科研资金,国家没有的明确的管理办法,委托单位也没有明确要求,造成工业科研单位对横向科研资金的管理存在了不少误区。管理过紧,使横向科研资金的应用失去其应有的活力,发挥不了横向科研经费的作用。管理松散,认为单位无权过问,由课题负责人说了算,使得横向科研经费的支出混乱。

(二)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不一致 科研经费的管理和项目管理分别由本单位不同的部门负责。科研人员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知识,不能与财务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财务人员也不了解项目的资料信息,财务部门不能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科研管理部门只关注项目争取的相关情况以及管理费用的提取,对于经费的使用状况不加重视,造成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脱节,很难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三)科研经费结算不及时 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或财务结账不及时的现象在某些单位时常可以看到。有些科研项目已经结题,但其财务账面上却一直有余额没结清,让课题组人员随意支取,造成科研资金的流失,同时单位财务不能及时结账,结余资金也就不能进行分配,使得许多科研资金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给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和账目管理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四)缺乏相应的科研经费绩效考评机制 科研部门一般只注重对已完成的科研项目的技术和成果的验收,很少对科研资金进行绩效考评。这使得科研人员自身缺乏科研经费的节约意识,财务管理部门的收尾工作也很难进行。

三、工业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完善对策

(一)工业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 科研经费的管理要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执行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同时,各工业科研部门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切实加强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使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都依照相关的章程办事,实现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制度化,科研经费使用规范化。

(二)加大对科研经费预算与核算的重视力度 单位财政部门在科研的项目审批时要加大监督力度,在申请专项经费时要求申报人员编制申报预算表和预算执行情况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批,宽严适度,使得预算管理得到加强,同时又不会妨碍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树立成本核算意识。针对工业科研单位本身的特点,核算要做到切实可行,可参考国际上通行的核算方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既能够真实的反映科研经费状况又能是科研经费科学合理的利用。这也可以减少科研人员报账的盲目性,使科研经费的使用既能发挥其效用又能减少浪费、流失等现象。同时科研项目结束后要按照规定及时结帐并办好财务结算手续,对于没有正当理由却仍然不结账的项目要实行强制性结账,避免科研经费的无故浪费。做好剩余经费的处理工作,使科研结余经费真正能用到科研发展事业上去,实现科研经费的最大化效益。

(三)加强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的沟通 只有加强财务部门和科研部门的沟通,使科研管理和经费管理有机结合,才有可能使科研投入少产出高,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财务部门要做到熟悉科研部门的运作过程,掌握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做好科研项目相关的预算和结算工作。确保资金到位,为科研工作提供最好的服务,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财务部门要对项目的资金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使科研人员能够了解资金使用状况,以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派遣会计人员在科研管理部门办公,随时跟进解决科研中的财务问题,掌握经费的使用状况,使科研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四)完善工业科研经费的监督机制 只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保证科研资金的有效利用,防止腐败的滋生,避免浪费,因此财务部门应该完善监督机制。不仅要机制健全,还要从监督力量上保证监督的顺利推进,由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共同进行财务监督,审批时要严加把关,保证科研经费能够“用到刀刃上”。另外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体系,这一体系要能够真正独立于本单位的行政领导之外,具有了独立性才能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经济监督职能。对于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相关部门的项目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对于违反法律的情况要交由司法机关进行处理。这样才能更好的完善监督机制。

(五)学习企业先进的财务观念 学习企业财务管理的先进理念,实现科研资金高效合理的利用。第一步就是要科学的预算科研资金的使用,保证科研资金使用实现效益最大化。引进企业的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相关的责任人,保证科研经费的合法使用。注重成本核算,并保证成本核算准确、合理。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既不能过于严格,使科研人员不愿意积极参与,阻碍科研项目的正常进行,又不能管理过于宽松,使经费支出混乱不堪,科研资金被大量流失。工业科研单位可以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和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范围内,结合横向科研合同的规定,给予科研人员充分的自。在这一方面企业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对于工业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多有裨益,可多加借鉴。

(六)对科研经费进行绩效考核 运用一定的指标标准,采用严谨科学的方法,对相关的人员完成任务的实绩和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估,逐步完善科研经费的绩效考核制度。同时将考核结果作为今后申请科研项目经费的重要依据,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科院财务会计处理分析

一、农科院财务会计

农科院作为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研究机构,农业科学院在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要适应改革要求,加强财务管理。农科院主要是中央财政拨款。随着建设资金和科研经费大幅度增加,为了保障经费的合理使用,农科院要规范财务管理,与此同时,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增强财务会计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意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使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真实化。农科院财务会计要遵循国家有关财务和会计管理法律制度相关规范性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这些法律制度规范性文件是农科院开展各项经济活动、施行财务管理的基本依据。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总体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为财务会计一定要严格遵守。要明确农科院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岗位职责权限、规范业务工作程序,实现财务管理责任和义务的统一。

二、财务会计处理

财务会计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厉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历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会计信息系统,是以会计报告为主最终成果,财务会计要熟练运用信息加工处理的方法。在农科院进行经费支出和预算时,要核算财务、成本、费用等,核全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财务支出是否符合有关法律,对于财务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进行处理,财务上的每一笔钱都要严格控制和规范运作。财务管理会计一定要熟练掌握决策时对技术与方法的运用,在发生财务状况问题时,才能及时处理,规避风险。

三、财务会计分析

财务会计要掌握现金管理制度及现金的会计核算,银行结算方式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对于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要严格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做到权责统一。实行岗位轮换,配备合格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执行授权批准制度,加强票据有关的管理,加强印章的有关管理,农科院要加强银行预留印签的管理,财务专用章由专人保管。在现金管理方面,相关部门从银行提取现金,应当写明用途,由本单位财务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经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现金的使用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津贴,各种劳保福利费,出差人员携带的差旅费等。在现金核算方面有以下要求:要严格走现金支付的账务处理程序;现金收付的序时核算;现金收付的总分类核算;备用金的核算;现金清查的核算。有关银行存款的管理及核算:银行存款的管理,必须遵守银行结算纪律,不准签发空头支票,不准签发没有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的票据。银行支付结算方式,银行支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银行存款的核对,农科院应当及时核对银行账户,确保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相符。农科院作为事业单位,需要通过会计来进行财务的核算,监督与管理,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颁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推动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完善。农科院是国家政府性质的,在资金的使用上,更多是为了服务社会,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农科院公益性强,各院所建设资金和科研经费都在大幅度增加,国家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为此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了保证科研经费充分,合理使用,部门预算管理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适应改革的新要求。财务会计要按照预算计划,按进度、项目来合理支配资金的使用和支出。保障资金安全,降低财务风险,将财务预算做到准确、全面、客观。按照相关的审批制度,对资金的划出进行规范,将财政补助收入以及各类资金纳入预算中。维护农科院单位的权益。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农科院各项事业发展也较为快速。财政拨款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更加应该完善和优化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农科院财务管理工作,形成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规范财务行为,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贯彻落实各项财务管理法律法规。农科院要及时修订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法,规范收支管理,强调财务风险防空和财务监督,对各项收入、支出要有合理的分配方法,维护农科院正常工作秩序。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督制度,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和会计控制制度。财务会计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基于农科院财务会计处理分析,财务处理分析有利于农科院长远稳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贪污舞弊的违法行为,规范社会秩序,发扬良好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刘晓凤.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及财务管理研究[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13(2).

[2]沈建新,郭媛嫣.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0(12).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管理模式,转型

高校财务管理,是指在高校范围内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工作,重点是对高校内部资金筹集、分配、使用、结算等过程的管理。高校的财务管理是高校整个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学校行政、教学、科研、后勤等各个方面工作的开展和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校未来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意识已深深地渗透到办学思想之中,高校的办学行为已同经济行为融为一体,高校财务工作也应随之转型。

一、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仅局限于报账、记账、算账等简单地业务核算方面,给人们的印象也就是高校的财务部门是“收钱和付钱”的机器,充其量也就是个“账房先生”这样的一个角色。这种印象不无道理,因为这种经费核算型的财务是源自于计划经济时代,它是源自于经费供给制的产物,其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财观念淡薄、效益观念缺失。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高校财务管理普遍变得不适应,其状况是: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理财意识缺失,在资筹集方面“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对于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则显得动力不足。从而相对引致学校自主办学能力不足、资金筹措能力较弱。同时由于高校以“身份管理”为依据的分配制度的原因,造成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现象以致整体办学效益低下。

2、财务管理重投入,轻考核,资产流失严重。由于学校事业支出不要求对培养成本进行核算,购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此,长期以来高校过于重视找项目、要资金、购设备,而轻视了对资产使用的管理与考核;只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了经济效益;只重视教学、科研等计划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对已购资产的管理和充分利用;资产管理特别是对二级单位资产管理不深入,流失现象突出。

3、财务管理重核算、轻管理、缺分析, 核算型财务观念挥之不去。受传统惯性思维的影响,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侧重点仍在于记账、算账、报账的层面上以及对内、对外提供一些基本的数据。在财务管理的流程上更多地在于事后监督、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则显得不足。财务管理也只是停留在高校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而并没有深入地进行财务分析、绩效考核等。“重核算、轻管理、缺分析”是这种体制下的基本特征。

二、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转型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深化改革的任务越来越紧迫,对高校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做好高校财务转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高校财务管理的视角分析,我国高校也面临着三大环境变化。其一,从体制上看,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重要变革。《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高校由过去单纯的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正在转变为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和生产经营等活动并举。

其二,从观念上看,人们对高等教育投资与发展有了新的认识。投入高校不能仅仅看成是一种简单的公益性消费,而是国家、社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高投入要求高产出,要求产生投资效益,当然这种效益更多体现在学校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体现为高校提供的更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其三,从诉求上看,要求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化的呼声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社会舆论认为应该让高校经费、特别是公共资金部分在阳光下运行。

教育部于2014年1月25日公布了2014年工作要点。除了万众瞩目的全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将于上半年出台,还将推进高校三公经费等信息的公开。

在教育和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将统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资金,启动实施直属高校财务巡视制度。切实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严肃查处高校挪用、贪污科研经费的违纪违法案件。加大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力度,推进高校干部任用、职称评聘以及“三公”经费,即公款出国、公款招待、公车配备等信息公开。

三、实现高校财务管理转型的基本措施

面对内部和外部形势的变化,高校财务工作要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保持经费投入强度,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健全社会投入机制、拓宽收入来源渠道;二是保障高校内涵发展,支持综合改革、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支持促进公平;三是规范资金资产管理,改进高校预算管理、加强科研经费管理、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强化高校内部审计、推进财务信息公开。高校应该坚持依法理财、防控财务风险、厉行勤俭办学、改进管理手段、加强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适应高校财务改革及整个高校改革的发展要求。

1、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树立开放意识。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就是要从传统的“算账、报账”的思维中逐渐解放出来,必须从简单服务型向管理决策型转变,从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远远不是“报账、算账”这样的简单操作,而是要从学校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就如何充分合理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理财能力,为学校的重大经济活动的提供相关决策信息,切实做好领导的参谋。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

作者简介:李丽霞(1965-),女,河南平顶山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财务科科长,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聂菊玲(1965-),女,河南安阳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科长,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1.06.0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6-58-03

一、概述

从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目前改革的情况看,我国科研事业单位按其资金来源可分为国家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类。其中,大部分科研事业单位仍属于准公益性质的组织,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占用和使用了大量的社会公共资源。特别是鉴于科研事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作用愈发凸显的情况下,我国在科研领域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不断提高。因此,实现对财政供给资金及其他各项资金的合法、规范及高效运用,成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科研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受计划经济时期惯性思维影响下的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难以有效适应新时期下市场经济的要求,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造成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资源浪费、成本过高等,我国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1]如何推动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工作,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规范化,以提高资金使用效能、降低财务风险,成为当前摆在我国科研事业单位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

简单来讲,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科研事业单位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有关规定,对单位资金进行组织、运用及管理,以实现对单位经济活动的预测、核算、分析、监督及控制等,从而保障科研事业单位活动的有序展开,实现单位价值的最大化。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整体管理的核心。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活动,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中的预测、计划、配置、调控和监督职能,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进而带动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为科研事业更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我国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科研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相对于要求不断提高的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科研事业单位在具体的财务管理实践操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财务管理理念的滞后

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对于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认识不到位,重科研,轻管理,特别是忽视财务管理工作在科研单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甚至存在着科研经费归课题组所有、单位无须干涉的片面看法。财务管理观念的淡薄不可避免地造成在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某些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既难以保障单位科研资金的有效使用,也难以发挥财务管理对科研单位资产、经费等的分析、监督和控制职能。二是随着科研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推进,科研事业单位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及人员的主动性明显不够,仍习惯于“坐、等、靠”的被动理财观念,缺乏效益意识、风险意识和预算管理意识,无法最大限度地实现单位资产的保值增值[2]。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科研经费来源多元化、资金项目复杂化等情况的出现,也需要科研单位财务理念的转变和更新,才能从整体上有效把握单位的财务状况,改变当前财务管理中的混乱局面。

(二)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监督不力

规范、有效的财务管理有赖于科学、完善、详细的财务管理制度。反观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工作,还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不重视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及完善的情况。一是,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依靠个人经验,随意性大。二是,有的科研事业单位虽然也建立起了财务管理制度,但财务管理制度内容难以体现科研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有关财务管理规定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的量化指标,难以对财务管理工作实行有效的指导;对于违反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的奖罚措施缺乏硬性的规定,不利于培养和形成广大科研人员的财务意识和理念,也难以保证制度的严格执行;对财务预算方案贯彻落实控制和监督力度不够,无法强化财务管理制度在规范和优化单位内部管理的应有作用,监督不力造成资产流失、项目资金难以取得预期社会效益等不良现象的产生。

(三)财务管理职能作用有待强化

目前,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的弱化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预算管理不到位[3]。财务预算作为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我国大部分科研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地位被弱化,缺乏规范有序的预算程序,预算内容不完整、不全面,预算方法落后,仍采用简单的累加方法编制预算,测算不准确、科学性有待提高。特别是项目预算管理意识的缺乏和编制方法的个人经验色彩浓重等,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项目预算难以完整真实地体现科研活动的成本,造成预算编制不够经济合理、支出结构不合理、决算与预算差异较大等现象。二是对于单位资产及对外投资的管理不严格,容易导致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的不符,财务信息难以真实、准确,导致单位财务管理的混乱及资产的流失。三是财务管理预测、分析、控制等职能的发挥严重不足。当前,我国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仍简单地停留在报账型财务管理活动层面,缺乏事前、事中控制,仅局限于事后算账,对于财务管理的其他功能较少涉及,如财务的分析功能、监督功能等,无法及时地为科研事业单位有效运作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支持。

(四)缺乏与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缺乏有效、充分的沟通,一是造成财务部门缺乏对其他职能部门工作职责的充分了解,难以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做到相互理解和积极配合,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二是由于科研事业单位的特殊性,科研管理部门或项目小组通常负责科研项目的争取及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及最后的结题等,对于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关注不够,加之部门间配合度低,也直接导致财务管理部门缺乏对科研资金的筹集、配置、使用及其他情况缺乏全程的了解和综合管理,造成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相互脱节,单位资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无法得到保障。

(五)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有部分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忽视新时期下社会及科研事业单位发展对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不注意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对于财务相关法律法规的熟悉度较低,财务管理理念滞后及方法科学性低,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有些财务人员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也存在着片面认识,加上受自身水平的影响,部分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只关注财务的表面运作,如会计核算等,难以及时发现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深层次问题,更谈不上为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财务数据支持,财务管理水平较低。

三、加大财务管理创新力度,提高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一)理念的创新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加强和完善,不仅关系到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更是一种对国家、社会负责的表现。要转变科研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理念,确立财务管理在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地位,需要更新和树立起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观念。只有在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加大财务管理创新工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才能真正提升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发挥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积极应对科研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时势下对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将风险观念、知识经济效益观念、价值最大化理念、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财观念及人本化的财务管理理念贯穿于单位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中,有预见性地应对环境变化对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实现科研单位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将可能遭受的损失降至最低。

(二)制度的创新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机制的最终建立及健全,离不开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根本保障,只有将财务管理纳入法制化、制度化及规范化的管理轨道,才能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真正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各科研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依据本单位科研项目特点,制定出符合单位发展要求的涉及财务管理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和所有内容的财务管理制度,使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都有章可循,并对有违制度规定的行为的奖惩措施作好详细说明,做到预防控制为主[4]。另外,为保障财务管理制度的有力贯彻执行,要加强岗位责任制度建设,明确各个部门及个人所承担职责的同时做好与单位其他管理制度的协调工作。

(三)职能的创新

实现财务管理职能从单纯的核算和反映向综合管理型的转变,加强财务的精确分析,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各项职能在科研事业单位发展中的积极促进作用。一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环节,强化财务管理,强化成本核算,利用“零基法”科学编制单位的财务预算方案,通过预算执行与控制环节确保预算方案的落实。二是加大对科研事业单位资产和对外投资的管理和跟踪监督力度,不定期地进行清查与盘点,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保障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四)方式的创新

在单位内部建立起高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平台,积极协调好财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一是,要从制度上明确规定其他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义务,及时准确提供财务部门所需要的资料;二是,目前存在着的不和谐关系,财务部门要从自身寻找原因,调整财务人员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切实根据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满足各部门对财务信息的特殊需求,共同推进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人员素质的提升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单位财务管理水平。针对当前科研单位中财务人员存在的问题,要组织和加大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5]。第一,对于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及新颁布的政策规定等,要及时组织财务人员认真学习,增强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并积极贯穿于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严格依法工作,切实提高依法理财的能力,从源头上制止财务管理混乱的情况;第二,加大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力度,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时发现科研单位资金运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三,严格执行财会人员执证上岗政策,加大对财务人员的考核力度。

参考文献:

[1] 倪润霞.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析[J].经济师,2010,(07).

[2] 张春萍、韩联健、林海燕.对制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9,(04).

[3] 陆立宁清.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