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投资理论与实践

投资理论与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投资理论与实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投资理论与实践

投资理论与实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风险投资 理论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

1 风险投资在我国的理论研究

1.1 融资理论

(1)风险资本的来源。风险资本的来源都是有规律和固定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来源的资本在风险投资市场中所占的比例不尽相同。在我国,目前风险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和政府商业银行科技开发的贷款,资金规模偏小,没有调动起民间主体投资的积极性,投资主体单一且投入严重不足,不能达到有效分散风险的目的。

(2)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模式。关于我国风险投资基金组织模式的选择,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设立契约型基金,即是按照一定的信托契约原则,通过发行收益凭证而形成的投资基金组织。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机构,没有自身的办事机构系统。基金证券的发行不是由基金公司作为发行人,而是由基金管理公司作为发行人;第二种观点主张设立公司型基金,即是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所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以盈利为目的的投资基金公司,它的主要特点是其公司性质,即基金公司本身是独立的法人机构。在公司型基金中,基金的持有人是基金公司的股东,反映的是所有权关系,因而所有权以股息的形式获得投资收益;第三种观点主张根据风险投资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组织模式。在起始阶段,采用契约型封闭式投资基金,随着条件的成熟,可逐步试点契约型半开放式、契约型开放式、有限合伙公司型封闭式、公司型封闭式、有限合伙公司型半开放式、公司型半开放式、公司型开放式等基金形式。

1.2 投资决策理论

(1)项目筛选与审查。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可以说是整个风险创业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而其中对项目的战略筛选是评估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而该阶段也最能体现风险投资家的宏观眼光和战略水准。从众多没有或只有少量经营历史纪录的风险企业中选出最具有获利潜力的投资项目,是风险投资有别于其他投资形式的特色之一。

(2)项目价值评估。目前,在企业价值评估中采用的方法有账面价值法、重置成本法、市场价值法、清算价值法、折现现金流法和实物期权定价法。各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在实践中,美国创业投资家是用拇指规则方法(修正风险贴现率的折现现金流法)对创业企业价值进行评估,而我国评估创业企业价值的方法则一般是使用重置成本法。相比较而言,修正风险折现率的折现现金流方法对创业企业价值评估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因为它既考虑了创业者对预测值的乐观估计,也考虑对早期投资的稀释,可纠正过高的预测估计,并能保护早期投资,并对创业投者和创业投资家起到激励的作用。而重置成本法虽然也考虑了无形资产,但所占股份份额较小,以现有的实有资本为主体,无法充分反映创业企业的特点,因而不适用于创业企业的价值评估。由于资本市场和创业投资家的成熟度的差异,折现率的确定要根据各国的情况而定。我国的创业资本刚刚起步,还不是完全的创业资本投资,股市的市盈率过高,因此,不能完全照搬美国创业投资家的模型,否则会使得本来就乐观的估计更为放大。相反,应该在借鉴美国创业投资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特点,探寻适合中国的、客观的、合理的创业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3)项目投资协议。风险投资家还需要与创业企业家签署投资协议以完成投资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投资协议的实质是控制权的分配。在风险投资协议中,风险投资家可以将现金流量分配权、投票权、董事任命权、清算权等对创业企业的控制权根据某先事先确定的业绩指标相互独立地进行分配。一旦创业企业经营业绩太差(低于某些预设的标准),风险投资家可以获得对企业的完全控制权。此外,风险投资家通常会利用竞业限制条款和股份逐步落实条款,提高企业家离开企业的成本。

(4)参与管理——基于价值增殖型管理。投资后参与管理是风险投资家控制投资风险、实现投资收益的重要环节。这种基于价值增殖型的管理,可以使企业获得专业化的管理及充足的财务资源,充分发挥创新型企业潜在的资源优势,促进企业快速健康成长和实现企业的价值增殖的目标。风险投资家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包括帮助企业获得后续融资、协助企业进行战略规划、招聘管理人员、协助安排经营计划、介绍潜在的客户和供应商、解决企业家报酬问题等。

1.3 撤资理论

(1)撤资时机的选择。关于撤资时机的选择,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分析首次公开上市(ipo)的时机。风险投资家都希望被投资企业在对自己最有利的时候上市,至于什么时候对风险投资家最为有利。理论界认为,对于具有高质量项目的企业来说,风险投资家的参与有利于增加被投资企业的价值,但由于参与企业管理也有时间、机会和资金上的成本,风险投资家会选择边际利润为零时退出企业,让企业实现ipo。

但在实践中,由于风险投资家需要筹集下一个基金,为了及时报告前一个基金的投资业绩,风险投资家可能会在时机尚未成熟时将企业推上市。

(2)撤资方式。关于退出的方式选择,风险投资家们首选公开上市。研究证明,在同等条件下,ipo是利润最高的退出方式,是推动风险投资的动力。在公开上市市场表现更已成为风险投资业的景气指标。尽管ipo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在实践中,将股份出售给第三方是最常见的退出方式。对于投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的风险投资家来说,如果不打算长期留在被投资企业,将股份出售可能是最佳的退出方式。

(3)收益分配的决策。首先,如果风险投资家将股份出售后分配现金,短时间内出售大量股份会导致股价下跌,这是风险投资家不愿意看到的;其次,分配现金会让有纳税义务的投资者立即产生资本所得税纳税义务,而分配股份则可以推迟纳税;再次,在许多情况下,风险投资家需要首先让作为有限合伙人的投资者先行收回其全部投资,然后才能开始得到附带收益(即投资利润分成),为了完成让有限合伙人收益投资的任务,在股份价格被高估的情况下,风险投资家一般会选择分配股份而不是现金。除此之外,证券监管机构往往限制公司内部人(管理人员、董事、大股东等)出售股份的数量,这在客观上也影响了风险投资家的分配行为。

2 风险投资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实践

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仍然处于对如何将国际通行做法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艰难探索之中,必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从各地发展风险投资的实践分析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政府主导型的风险投资

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风险投资机构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创立的,并且直属政府部门领导。实践证明,这种模式缺乏市场操作经验和风险意识,抑制了民间主体的积极性,使得经济没有效率和活力,不符合风险投资自身的特点和运作规律。从各地区不同公司类型风险投资机构实际风险投资总量进行对比分析,政府风险投资机构比例占据了重要比例(见表1)。该项调查的有效样本为64家风险投资机构。本项调查的有效样本数为64家,其中政府类风险投资公司27家,外资风险投资公司(含中外合资)3家,其他商业风险投资公司34家。

2.2 融资渠道的单一化

中国风险投资规模偏小,融资渠道单一,目前尚没有充分利用个人、企业、金融或非金融机构等具有投资潜力的力量共同构筑一个有机的风险投资网络。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风险投资公司都是在政府的主导投资下创立的,其资金来源也主要是由政府出资,其弊端已暴露无遗,因而,风险投资公司设立时要注意政企分开,鼓励非国有企业、个人、外商及其他机构投资入股,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实现投资多元化,努力使民间资本在风险投资中扮演重要角色。

2.3 风险投资业务地域分布不均

中国风险投资主要集中于深圳、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无论是从新增投资项目数、投资金额还是新增管理资本方面,深圳、上海、北京三城市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西部地区却发生退减现象。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的问卷调查,对全国141家风险投资机构进行了考察(见表2)。

2.4 政策法律环境的制约

完善的外部运行环境是支持风险投资体系顺畅运作的前提条件,是风险投资发展壮大的基础。风险投资发达的国家实践证明,要使风险投资获得大力发展,政府必须要有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引导和支持,要有对应的法律体系和资本市场体系与之相配套。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对政策环境具有很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风险投资发展迅速,但政策法规建设还显得相对滞后。

2.5 文化环境的缺失

从文化环境看,鼓励冒险、崇尚创新、倡导创业的民族精神有利于风险投资的发展,而我国还没有完全给人提供创新和创业的环境,这方面的支持和激励也很少。另外,诚信合作的商业氛围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运作效率,我国高发的经济欺诈案件表明了信用环境并不佳,而整体信用环境对风险投资资金的筹资和退出都有很大影响。此外,人才流动、知识产权保护、缺少具有竞争力的项目等方面也问题颇多,如困扰我国软件产业的盗版问题已经严重地损害了许多软件公司的利益,抑制了风险投资的本土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清泉,凌婕.风险投资理论和政策的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02(5)

2 范柏乃,沈荣芳,陈德棉.国际风险投资理论综述[j].浙江金融,2000(9)

投资理论与实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煤炭企业; 投资项目; 经济论证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4-0010-04

一、引言

项目经济论证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的前提下,从项目的角度出发,计算项目范围内的财务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评价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在企业集团快速扩张过程中,项目并购、整合、重组力度加大,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多、金额大,有必要不断强化投资项目管理,建立经济论证分析工作机制,确保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开滦集团公司于2011年开展了投资项目经济论证实践,本文对该公司经济论证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其他单位实施投资项目经济论证实践提供借鉴。

二、开滦集团公司实施项目经济论证的基本情况

开滦集团公司是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始建于1878年,迄今已有135年历史。2008年以来,开滦集团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着力构建“两主一新”产业新格局,2012年成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行列。

随着公司发展步伐的加快,项目建设任务日益繁重。为不断提升项目决策水平,有效防范投资风险,开滦集团公司于2009年初提出建立投资项目经济论证工作机制的设想。同年10月,公司成立专门课题组,研究项目经济论证工作机制的设计工作,并形成课题成果《集团公司重大新建及并购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工作机制设计》。同时修订完善了项目管理的相关制度,包括《开滦集团公司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开滦集团资本运营项目咨询论证实施细则(试行)》等,为投资项目经济论证模式的构建奠定了制度基础。在不断摸索、试行的基础上,2011年,制定下发《开滦集团公司项目经济评审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项目经济评审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及责任分工、经济评审程序和内容等,为集团公司建立实施投资项目经济论证工作机制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2011年,开滦集团公司开始全面实施投资项目经济论证,通过项目经济论证工作的开展,不仅进一步优化了投资项目,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也有效防范了投资风险,提高项目投资决策水平。

三、项目经济论证工作机制的建立

(一)组织机构

成立由集团公司总会计师为负责人、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经济评审组织机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其中,新建及改扩建项目的经济评审成员单位主要由财务部、技术管理部、资本运营部、企业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审计部、法律事务部、重点项目管理办公室、设备管理中心、煤业公司机电部等组成;股权投资项目的经济评审成员单位主要由财务部、技术管理部、资本运营部、人力资源部、审计部、法律事务部、房地产管理部等组成。

(二)管理体制

项目经济评审实行集团公司、二级公司两级评审制度。其中,集团公司评审范围为:集团公司直接投资的项目,所属单位投资总额超过1 000万元的项目;所属单位投资建设但需集团公司解决资金来源的项目。各二级公司评审范围为:所属单位投资总额不超过1 000万元的项目;所属单位投资建设需要集团公司解决资金来源的项目。

(三)评审程序

属于建设项目的,由集团公司技术管理部提出“技术可行”审查意见,向经济评审组负责人提出申请,经负责人同意后方可组织项目评审;属于股权投资项目的,由集团公司资本运营部对符合经济评审条件的项目,向集团公司经济评审组负责人提出申请,经负责人同意后组织项目评审。

(四)评审形式

项目经济评审根据项目金额大小、难易程度,可采取三种形式:一是集中会审形式,即由经济评审牵头部门组织成员单位进行集中会审;二是直接反馈意见形式,即由评审成员单位根据要求向评审牵头部门直接提交本部门审核意见;三是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评审。

(五)评审内容

评审内容包括:一是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评审,主要评审投资额估算采用的数据、方法和标准是否正确,资金筹措的方法是否正确,资金来源是否合理;二是项目效益的评审,对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中选取的各项基础经济数据进行科学测算和核实,分析数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政策规定;三是项目风险的评审,主要是对项目存在的风险和风险防范措施的评审,包括项目风险确认是否合理、主要风险是否涵盖、项目投资是否符合当地相关产业政策、项目是否存在或有负债风险、风险防范措施是否可行等。

四、项目经济论证工作机制的实施

(一)组织经济评审专题培训

由于项目经济评审工作涉及的知识面广、领域多,对评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高,评审人员需要具备宏观经济、市场营销、资本运营、项目管理、财务税收、行业管理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因此,为进一步提高项目经济评审人员的综合素质,开滦集团公司先后多次组织对项目经济评审人员和所属各单位财务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

(二)召开经济评审专题座谈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组织各单位经济评审人员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对经济评审工作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建议等进行了讨论,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项目经济评审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全面推行二级公司经济评审责任制

对于非集团公司直接投资组建的项目,二级公司通常是项目的直接投资建设单位或项目的直接上级管理层。因此,要充分发挥二级公司的职能作用,让二级公司切实负起责任,把项目经济评审工作落实到位,形成客观的评审结论,为集团公司最终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集团公司于2012年全面推行了二级公司项目经济评审责任制,督导二级公司积极组织好本级公司的项目经济评审工作,结合集团公司项目经济评审实施办法,制定出本级公司项目经济评审实施细则,并将其推广到三级项目单位,以强化所属各单位对经济评审工作的贯彻落实。

(四)加强项目投资效益的考核

项目竣工投产后,将项目可研报告中的预期效益纳入项目单位年度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增加投资节(超)支额、预期投资效益实现情况、财务生存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并按一定的系数折合成当期的利润指标。若项目达到预期的效益,则按项目投资额度一定的比例减少其利润考核指标,反之则增加其利润考核指标。

(五)不断规范经济评审报告

一方面,规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将经济论证必须要有的内容制度化、规范化,形成统一模板下发各单位;另一方面,对各公司出具的经济评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进行了规范,以不断提升经济评审质量。

五、项目经济论证的案例应用

2011年,开滦集团公司所属二级公司上报了其拟收购某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相关资料,预计收购资金9.7亿元。

(一)项目基本情况

根据提交的项目开发利用方案,列示的相关指标情况如下:

1.单位生产成本估算

具体项目明细见表1。

2.销售收入估算

销售价格参考当地现行的市场行情,根据煤质资料分析确定本项目商品煤折合单位原煤不含税价220元/吨。经估算,项目达产年销售收入为26 400万元。

3.财务指标分析

(1)财务评价指标。项目主要财务评价指标情况见表2。

(2)盈利能力分析。从计算指标看,全部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1.72%,高于煤炭行业基准收益率10%,远高于目前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6.12%,投资利润率为11.14%,投资利税率为12.21%,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3.41%,税后投资回收期为6.12a。

(二)项目论证情况

针对上述项目资料,集团公司经济评审组及时召开该项目的经济评审会议,参加会议的包括法律事务部、资本运营部、人力资源部、审计部、技术管理部、秘书处、房地产管理部及设计机构有关人员。评审组按照集团公司项目经济论证相关要求,对该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相关资料进行了讨论和论证,结果如下:

1.成本费用估计过低,造成企业利润不实

(1)折旧费单位成本估计过低,方案吨煤折旧费16.35元,按方案中提供的相关数据,若一般设备按10年测算,吨煤折旧费应为20.56元。

(2)安全费标准列示低,方案列示吨煤安全费用3元,按当地相关制度规定吨煤应为10元。

(3)财务费用估计过低。方案列示吨煤财务费用2.01元,按项目估算总投资及65%的银行贷款来源预计,经营期财务费用应为13.16元/吨,远远大于方案估计费用。

2.方案内容不全

开发方案中缺少井巷工程、土建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等估算表;对项目的财务状况分析不详,缺少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等内容。

根据经济评审组的意见,在对上述各项指标进行合理估计后,项目单位成本将达到166.23元/吨,比方案数142.23元/吨增加24元/吨,项目内部收益率也低于原方案的11.72%。为进一步合理估算各项指标,评审组又选取了集团公司现有矿井数据进行对标,以找出差距。经测算,该矿开发利用方案预测税后盈利2 000万元左右,若考虑上述指标差异增加的成本费用,项目预测将亏损1 000万元。

(三)项目论证结果

经论证分析,项目预计将亏损1 000万元,为此,经济评审组提出了不予收购该项目的经济评审报告。经过反复研究,集团公司在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分析建议后,最终决定放弃收购此项目。通过近两年该矿的发展情况看,其仍处于亏损状态,因此也证明了当初放弃该项目的决策是正确的,为集团公司避免了投资损失。

六、关于投资项目经济论证工作的思考

投资项目一般具有投资金额大、期限长、风险高、不可逆等特点,为此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经济可行性论证分析。开滦集团公司经过近两年的实践,通过开展项目经济论证分析,提升了公司项目决策水平,有效防范了投资风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进一步完善。

(一)培养专业的评审人才队伍

投资项目的经济论证分析涉及财务、金融、审计、税务、法律、管理等专业知识,并且要求评审人员具有投资项目管理经验。目前开滦集团公司项目经济评审组成员为各相关部门抽调的人员,成员不固定,并且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到项目经济论证分析水平。为此,下一步应重点加强对评审人员的培养,建立一支优秀的经济评审人才队伍,进一步提升项目决策水平。

(二)强化对经济论证工作的考核

在实践中,经济论证结果与投资项目的实际效益情况未能衔接,对参与经济论证的公司和部门缺乏有效约束。为此,下一步要强化对经济论证分析工作的考核,组织开展项目投资后评价,通过对投资项目经过运营所达到的经济、技术、管理、社会等指标情况,以及与项目决策时预期指标之间的差异进行评价分析,验证项目决策时经济论证分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在绩效评价中增加对项目经济论证分析工作的考核内容,促使项目责任单位和集团公司相关部门进一步提升项目经济论证水平。

【参考文献】

[1] 万晓文.企业投资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动态运用[J].财会通讯,2006(8).

[2] 李明哲.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J].技术经济,2008(2).

[3] 武涛.煤矿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研究――还本付息方式对财务评价的影响[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6).

投资理论与实践范文第3篇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合为一,打破传统人才培养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条块分割、互相割裂的局面,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事先设定好的环节下,教师和学生双方教、学、做同步进行,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的特点:第一,在教学内容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形成一个整体。第二,在教学方式上,避免人为划分导致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分裂,在实践和空间安排上也要相互协调、合理衔接。第三,在师资队伍上,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或行业阅历,成为“双师型”教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点:第一,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上,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通过互动性项目的教学,拉近了学校与职场的距离,提高了对职业技能的操作能力。第二,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2证券投资学实践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表现

2.1教学内容的脱节

传统的证券投资学课程设置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实际应用中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中的要点很多,未能根据实际应用的理论加以重点区分教学,对实践应用中不需要的理论内容也重点讲述,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对真正在实践中需要的理论内容又无法补充增加课程,造成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脱节。

2.2教学方式的脱节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由教师对证券投资理论进行详细讲解,然后在实践课上演示投资分析软件的使用,对软件操作步骤进行讲解。在这种传统的实践课上,教学理念是为了完成实验过程,之前所学的证券基本理论未能实际得到应用,反而更像是新开的一门计算机软件教学课程。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下,造成证券投资理论与实践进一步脱节,使学生只会操作软件,实现不了实验教学的意义。从流程图可以看出,在传统教学环节中,往往以教师讲授基本理论为主,基本理论讲授完之后,再讲授实践内容。整个教学过程未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421实践课程结束后,欠缺的理论内容又未能及时补充,造成理论与实践“外表结合,实质脱节”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应用型专业课程建设目标严重背离。

2.3教学资源的脱节

证券投资学理论资源非常丰富。学校图书馆关于证券投资学的教材各式各样,关于证券投资学的PPT网上也能搜到很多,相对于证券投资学的理论课程资源,其实践课程资源非常稀少,专门介绍证券投资的实践也很少。

2.4教学评价体系的脱节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考核以分数评价为主,这种学科式“应试教育”的评价方法已不适用应用型本科教学,尤其是对证券投资学这种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因为这种以分数为主的评价方式,单纯是对理论知识掌握的考核,没有从应用的角度去考核。

3证券投资学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

3.1教材设计

第一,理论教材设计。证券投资学理论教材改革的方向是突破传统教材,向以案例为主,创造问题情境,通过文字解释相关原理转变。可以让学生通过案例发现问题,还可以帮助授课教师在仿真的情境中引出相关投资理论。第二,实践教材设计。证券投资学实践教材的改革方向是以引导学生学习证券投资软件使用为主。实践教材的实践内容或顺序编排要结合理论教材,与理论教材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3.2教学方式设计

第一,理论、实践循环教学方式。建立“从案例引出理论”,再“从理论应用到实践”,到“实践检验理论,形成新的案例”的循环教学方式。如图2,以案例为起点,引出相关投资理论。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上课专注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案例。根据相关理论,布置具体任务,检验学生接受及消化能力。第二,因章制宜、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章节特点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如知识点零散的证券发行、交易章节,适合案例综合教学;抽象的投资工具章节适合多媒体动画演示形象教学。

3.3实践环节设计

第一,证券投资仿真模拟系统。学校拥有一套自己的证券投资仿真模拟系统,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证券投资的意义、风险及知识的重要性。第二,定期举办证券实践活动。定期举办证券投资论坛,让师生分享近期投资成果,感受不同人士的投资风格,互相学习投资经验。学校可以利用证券仿真模拟系统,定期举办证券投资比赛,让学生们在竞争中检验自己的投资水平,感受投资风险。第三,证券新闻每日交流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如QQ群等方式,按照班级建群,每人一次搜集(比如10条)昨天重要的证券投资要闻分享到QQ群,并分享为什么选择这10条,这些要闻对后期投资有什么影响,其他同学可以参与讨论。

3.4师生考核方式设计

第一,学生考核方式。应从传统的“期末考试定成败”向“学期综合测定”转变。时间从单一时间点(期末考试)向学期时间段(平时考核)转移。对于在学期期间通过职业资格考试的学生,比如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给予总成绩加分、公开表扬或报销相关考试费用等激励政策。另利用周末空闲时间去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或在证券杂志报纸发表评论的学生,也要鼓励并给予加分政策。第二,教师考核方式。新的教学模式处于摸索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因此,对于任课教师的教学评价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分阶段,现场或匿名方式让学生对上课内容、方式等给予评价和建议。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要认真整理分析,及时调整上课内容与方式。还可以采取其他教师听课等方式考核,及时让教师发现自身不足,实现以评促教,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牛桂千 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金融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投资理论与实践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实践性教学/金融

中图分类号:DF438

证券投资学是金融学核心专业课程,同时也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选修课程。然而,在证券投资学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目前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证券投资专业技能的需求,也不符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多种教学模式以提交教学效果这一趋势的发展。

证券业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截止2014年12月31日,我国证券公司一共120家,证券公司的营业网点遍布全国。随着非现场开户的开展,以及2015年4月13日起放开了“一人一户”的限制,证券公司的竞争空前加剧。证券公司之间的竞争同时也是证券从业人员之间的竞争,证券公司对理论知识牢、专業技能强的优秀毕业生的需求标准也进一步提高了。但是,在我们现实的教学背景下,又有多少老师在授课中将证券投资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了呢?

一、目前在证券投资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理论脱离实际。很多老师缺少实践经验,并没有在证券公司和投资公司工作过,在授课的过程中更多是照本宣科,理论和实际运用严重脱节。以至于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实际操作能力匮乏。买卖股票不知道先要开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不知道基金在购买时有前端收费和后端收费,对证券投资分析也是一知半解,不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证券市场的走势做出研判并给出操作建议。

2、教材更新速度较慢。证券业是最需要努力的一个行业,信息更新异常迅速。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又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推出主板和中小板市场之后,我国又相继推出了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上市公司的数量、证券投资品种也在逐步增加;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非现场开户等业务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然而,教学使用的教材都是好几年不更新一次,以至于学生学到的知识很多都是过时的,并不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得到帮助。

3、考核形式单一。目前,好多高校对课程统一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对操作性较强的证券投资学也是如此。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小测验、期中考试和课堂表现。或许对于一般的课程来说,该考核体系是可以满足的,但是对于实践性和操作性如此强的证券投资学来说,这种考核显然是无法衡量学生对该课程的综合掌握程度的。因为普通的命题考试,更加注重对理论的考核,很难通过试卷衡量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证券投资学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1、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必然选择。针对本科毕业生来说,证券公司的工作岗位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营业部,营业部的组织结构又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包括营销岗、运营岗和理财岗。对于营销岗,很多员工在开展业务时尤其是和一些股民进行交流时,表现的很不自信。这种不自信归根到底,是自己的理论功底和实战操作能力太弱。他们在实战丰富的股票投资者面前,慎言慎行,只怕科班出身的自己哪些地方说错了,被投资者取笑。理财岗,目前在我国证券公司更多是以投资顾问的形式设置的,更需要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这样才能维护资金比较雄厚的优质客户。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往往是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所欠缺的。所以,在校必须通过系统化理论化的专业学习,来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通过模拟和实盘交易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指标真正做到运用自如,对资金的管理和交易的心态做到有效控制。

2、是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方向。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化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必然选择。证券投资学这门课面临的信息很多,每天也都在更新,尤其是在模拟盘和实盘的操作中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国家政策的影响,外围证券市场的波动,行业、公司的利好与利空都会影响到证券市场价格的走势。也只有通过实践性教学,学生才会对影响价格走势的诸多因素产生兴趣,并引起关注,由之前被动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学生主动的自主性学习。

三、证券投资学实践性教学模式设计

1、学校与证券公司的合作。加强学校和证券公司的合作,邀请证券公司的员工参与教学课堂,为学生展示开户的流程和相关证券业务。学生可以与投资顾问多交流,对市场的走势和投资标的物的选择进行交流和沟通。暑假寒假期间,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证券公司进行实习。通过实习,了解证券相关业务的开展流程,熟悉证券公司的岗位设立和工作职责,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有为今后的求职做好了准备。

2、学校建立证券模拟实训室。证券投资学里面有一部分是关于证券投资分析的,里面介绍了均线理论、波浪理论、K线理论、道氏理论、形态理论、切线理论等内容。该内容实践性极强,如果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味的讲解,而学生又没有参与到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是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学生只有在对理论系统化专业化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训室,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通过模拟训练去验证自己的判断,再回到理论中进行学习和修正,只有这样反复的探索与实践,才能做到对相关理论的灵活应用。

3、讲授方式的多样性。首先可以增加案例教学,证券投资中有很多经典的案例,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老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增加相应的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琼民源、银广夏、蓝田股份、中科创等案件。另外,还可以角色互换,让学生来选一只股票进行讲解,做出投资决策,并结合所学的理论阐述自己的判断和依据。学生既得到了锻炼,又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再有,教学中可以增加些图片和视频,避免课件全部都是枯燥文字和理论。

4、考核形式的灵活性。由于证券投资学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所以传统的命题考试已经满足不了对证券投资学的考核的需求。校方可以给证券投资学任课老师更多的权限,自主决定考核方式。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水平、理论的把握、心态和资金的控制等方面综合考核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 

[1]吴晓求.证券投资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 

[2]陈钧.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证券期货,2012 

投资理论与实践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证券投资基金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019-01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门应用学科,是研究基金基本理论和基金运行实务的课程,具体内容既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的基本理论、运营实务,也包括证券组合管理理论、投资规划、投资策略和绩效评价等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是投资学、金融学、理财学和保险学等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课,也是证券从业人员、银行从业人员、理财规划师和投资顾问等必须具备的从业技能。

1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证券投资基金的理论和证券市场的实践是平行发展的,二者之间又紧密地结合并产生了深刻的交互影响。本课程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大致分为理论性、应用性两类,可以按各类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组织教学。

1.1 基础理论的教学方式

基础理论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的定义、特点、种类、投资运作和绩效评价理论,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程教学中基础的内容。教学组织方式以任课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占总课时的60%左右;通过课堂讲授,增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运作理论的理解,使学生在掌握证券投资基金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基础上牢固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思维方法和从业人员的道德观,为日后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金融投资理论基础。

1.2 实践内容的教学方式

组织学生到证券公司和银行现场教学,了解业务流程,学习交易技巧和岗位职责要求,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我国基金发展现状,学习基金交易规则,提高了学习本课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积极性。证券投资基金属于应用学科,应用性教学内容包括基金发行、申购与赎回、基金上市交易、基金当事人、基金监管、市场营销、信息披露和监管等内容。

2 探索教学新模式,注重教学方式改革

在不断强化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还不断探索教学新教学手段,在近年互联网手段的不断发展下,开始尝试第一、二、三课堂等教学手段相结合,综合运用的的模式,具体说来有如下教学手段:

2.1 利用课堂教学,通过第一课堂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第一课堂是以掌握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操作为主的课堂教学活动。第一课堂教学活动既包括理论教学,又包括校内模拟实践和校外现场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多采用案例法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整体感知能力,提高学习效果。校内模拟实践主要通过专业证券实验室实现,在实验室中学生按照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基金模拟投资和基金模拟运作等相关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校外现场实践教学通过实习基地实现,上课期间组织学生到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进行现场教学,实地观看和工作人员对基金认购、申购和赎回的办理过程,一般要求学生在现场模拟该过程,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开放的第一课堂教学方式使得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形象,容易理解,并且能促使学生尽快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容易取得很好的效果。

2.2 利用互联网,通过第二课堂拓展学生视野

第二课堂是通过互联网,利用网上师生互动平台、QQ群和共享空间、博客和公共邮件等加强与学生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第二课堂,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师与学生能够不间断的进行交流和学习,现代教学方式的应用使得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

2.3 参加模拟交易大赛,通过第三课堂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第三课堂是依托金融模拟交易大赛和院系社团组织开展学术科研活动。近几年先后组织我院学生参加世华财讯全国大学生金融模拟交易大赛、赢在新起点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和民族证券杯证券营销大赛等不同形式和层次的比赛,通过这些比赛锻炼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与教学紧密相关的、帮助学生把第一课堂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各类课外学习和学术科研活动;组织多形式、多层次的业务大赛及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投资大赛。

3 实施差异化教学法

在教学中应积极实施差异化教学法,即在教育目标上承认差异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对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具体来说,差异化教学可以表现为二个培养方向:一是应用型人才,通过现场教学、开放证券模拟实验室、举办投资大赛、创建实习基地等手段,引导学生参与投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战业务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营销能力的学生,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二是研究型人才,鼓励具备较严密思维和性格沉稳的学生系统学习分析理论和理财规划等知识,向着投资顾问、理财规划师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