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血糖的防治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专业 教学方法 兴趣
中图分类号:G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215-01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中职教育被部分学生和家长所忽略。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知识与较高技能的技术型人才。在这个培养目标下,就决定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文化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操作技能。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所掌握计算机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将直接决定他们将来的就业。目前,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学习的主动性较差,教师在授课时存在一定难度,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非常困难。对此种情况,在此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一、首先应从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入手
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首先应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入手。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旧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与发展能力为目标的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教师应明确,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是要让学生获得获取知识的方法与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和发现问题,训练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据此,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拿到自主获取知识的金钥匙。
二、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
良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不好的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态度决定成败”。作为中职教师,首先应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要让学生主动支学习。在课堂上做个好老师,课下要与学生做朋友。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用心去爱护、关心每一位学生。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思想也不够成熟,惰性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受环境、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老师不应只是教授知识和技能,更要从思想上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爱,从而将这种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先喜欢老师,再加以引导,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计算机课堂上,学生以实训操作为主,相对于枯燥的理论课来说难度要低一些。在课堂教学中,要以项目、实例来引导,让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的实用性。实训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反复练习。只有亲自做的多了,才会印象深刻。例如:在photoshop这门课程上,以学生处理一寸照片为例,可以让学生现场为拍照,并自己去处理自己的照片,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被激发。
三、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兴趣是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以需要为基础。需要有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兴趣基于精神需要。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兴趣又与认识和情感相联系。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有情感,因而不会对它有兴趣。反之,认识越深刻,情感越炽烈,兴趣也就会越浓厚。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精神需要
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去,就应该在课程一开始快速建立他们对课程的精神需要,只有建立了精神需要,学生才会热心于接触、学习这门课程,甚至会去探索其奥秘。如笔者在上网页设计这一门课程,在开学第一堂课,我并不急于给学生介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目标,而是带着他们上人才网,搜索计算机相关技能人才的招聘信息,让学生知道要从事这一职业,必须学好这门课,学不好就找不到工作。从而使我要学生学变成学生自己要学。
(二)深化认识,培养情感
当学生对课程的精神需要建立起来后,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深化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继而对这门课程产生情感,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变得更浓厚。如笔者在上photoshop课程时,了解到学生对这一软件不熟悉,根本不知道这个软件有什么作用,更不用说为什么要学这个软件了。根据这一情况,为了让学生全面的认识这一门课程的学习目的及内容,在开学第二堂课,我就会向学生展示一些经photoshop软件处理过的图片作品和未经处理的原图片,经过比较,学生开始对这一软件有了认识,更对它的强大功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另外,师生情感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不可忽视的,以师生这情为基础,利用师爱的效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职高生很容易感情用事,与教师关系融洽的学生,多数偏爱你所教的学科。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融洽师生关系,亲近他们,爱护他们,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打成一片,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把微笑带给学生,让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当学生把教师当成朋友的时候,就较自然地过渡到喜欢我所教的学科,高兴地接受我的严格管理和教育了,从而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建立评价机制,注重精神奖励
对于学生来说,有效的评价,适当的精神激励能起到很大作用。网络就像是一块磁铁,对学生吸引力很大。因此,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较好的情况下,可适当发挥一下网络优势,让学生通过网络,浏览一些与计算机相关的知识,欣赏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来拓宽自己的视野。这样也能够看到自己的差距,上课时学习的主动性会提高些。
总之,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及网络资源;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当然,教师也应该不断充电,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与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方法:选择3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糖尿病高血压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该病的防治措施进行总结和实施,并对防治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
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后,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对全部患者进行为期2至5个月时间的随访,结果显示26例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控制,占86.67%,患者糖尿病症状得到改善,血压指标得到降低,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结论: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宣教、服用降糖药物等防治方法能够使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得到优化。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防治方法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289-01
糖尿病属于临床上非常普遍的病症,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消瘦、多食、烦渴、多尿、酮症酸中毒等,高血压容易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事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次研究特就糖尿病高血压的防治方法和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3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糖尿病高血压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占11例,男性患者占19例,患者年龄范围居于41至83周岁,年龄平均值为(61.5±4.7)岁。全部患者均临床确诊,病程持续时间为1.4至12年,存在意识模糊、罹患严重精神性疾病、肾病、肝病、心脏病、脑病、继发性糖尿病以及各种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不纳入本次选择范围。
1.2方法。
1.2.1预防方法。
1.2.2.1健康宣教。通过个人讲解、分发小册子、举办讲座等形式向患者讲解病情以及治疗方面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高血压以及高血糖对人体的危害进行全面的掌握和认识,明确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状对人体器官造成的重要损害,从而意识到做好相关预防措施以及积极接受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注意事项,使患者做好各种配合工作,从而推动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1.2.2.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酒戒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体质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膳食的合理性。多食黑木耳、大蒜、芹菜、南瓜、山药等不含糖分或者含糖量较低的蔬菜和水果;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尽量食用豆制品以及鱼类等食物;多食燕麦、玉米等粗粮。
1.2.2.3适量运动。在患者体力以及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量运动,通过快走或者慢跑等运动形式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使血压和血糖维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运动量不得超出患者的耐受度,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一旦出现疲劳、头晕等不良反应需立即停止运动。
1.2.2治疗方法。
1.2.2.1服用降糖药。尽量选择有效的降糖药物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患者血压处于正常水平时,能够使由于心血管病而引发的死亡率得到有效降低。除了需对高血糖进行治疗外还需要对高血压进行治疗,以使该病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在坚持口服降糖药或者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厄贝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药物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1]。
1.2.2.2保护肾脏。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肾脏功能通常容易受到损害,因此必须对患者肾脏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患者出现血糖过高现象而引发肾功能衰竭,及时进行尿路感染治疗、对血压进行严格控制、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1.2.2.3适量运动。适度运动能够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有效提高,同时还能够使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得到改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运动以使其新陈代谢获得良好的维持。
1.2.2.4合理饮食。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的重要引发原因为新陈代谢紊乱,人体内部所需能量来自于血糖,血糖必须通过胰岛素才能转化为人体所需能量,饭后人体内部血糖水平升高,空腹时血糖水平降低,为了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必须坚持饮食疗法[2]。
2结果
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后,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对全部患者进行为期2至5个月时间的随访,结果显示26例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控制,占86.67%,患者糖尿病症状得到改善,血压指标得到降低,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3讨论
糖尿病病程较长,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糖尿病高血压即为临床上非常普遍的综合性病症,患者一旦罹患此病必须立即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症干预和治疗措施。由于患者病程较长,在进行用药治疗时必须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部分药物需要长期应用,必须保证用药的规律性,不得随便停药或者增减药物用量。在应用降压药、胰岛素以及降糖药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为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不但要对患者进行降糖治疗,同时还需要进行降压治疗。适量运动能够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和血糖控制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的重要引发原因即为新陈代谢紊乱,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必须配合饮食治疗。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既能够保证人体所需营养成分的充足摄入,同时还能够使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增强患者的治疗勇气,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推动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3]。
本次研究中,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后,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随访,结果显示26例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控制,患者糖尿病症状得到改善,血压指标得到降低。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防治能够有效优化和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范艳萍.糖尿病高血压并的防治研究[J].求医问药,2012,11(22):187-188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高血糖 高血脂 脂肪肝 检出率
中图分类号:R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20-0057-03
对本社区2012年老年人群体检中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简称“三高”),及脂肪肝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对象与方法
对象
2012年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地区体检管理中心数据库中收集本社区户籍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体检者3 474名,其中男性1 400名(40.30%),女性2 074名(59.70%);平均年龄(68.39±6.78)岁。
研究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胆固醇氯化酶法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磷酸氧化酶法检测甘油三脂(TG)。脂肪肝检查采用B超。血压测量按WHO规定标准化法,在被测量者坐位静息15 min后,用台式汞柱袖带血压计测量其右上臂血压。
高血压判断按2004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标准》;高脂血症依据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TG>1.69 mmol/L或TC>5.19 mmol/L;高血糖为空腹血糖≥6.1 mmol/L[1]。
结果
不同性别体检者“三高”及脂肪肝检出人数
体检者高血压分级
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为48.53%,高血压检出率为40.50%。其中男性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的检出率为90.36%,高于女性的88.14%,主要是60 ~64岁组。1 407名高血压患者中,轻度高血压患者1 085名(占77.11%),中度高血压患者294名(占20.90%),重度高血压患者28名(占1.99%)。男女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c2=0.50,P=0.78)。
体检者高血脂分类
高血脂患者检出率55.96%,其中单纯TC高者占27.29%,单纯TG高者占12.46%,两者均高者占16.21%。女性高血脂患者的检出率为63.40%,高于男性的44.93%(c2=115.87,P=0.00)。TC及TC和TG均为女性高于男性(c2=53.40,P=0.00;c2=54.40,P=0.00)。
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体检者中“三高”及脂肪肝合并检出人数
讨论
近年来研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均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2],同时合并多种异常时发生心脑疾病的危险更大,且诸多危险因素集于一体,协同作用远大于单独作用。赵月凤等[2]对14 050名中原油田老人的体检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为68.62%,高血糖为10.62%,高TC为34.62%,高TG为50.06%;TC和TG均高者为17.78%;“三高”者占5.50%。与其相比,本地区高血压、“三高”、高TG的检出率较低,而高血糖、高血脂、TC高的检出率较高。两地区的流行病学分析均显示检出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本次调查中女性的高血脂和“三高”的检出率高于男性,与其调查结果相反。女性60岁以后高血脂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绝经前后体内激素水平改变有关。因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防治应根据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特点进行。
本次调查中高血压的检出率为40.50%,低于刘爱东等[3]对中国部分省区的研究结果(48.2%),也低于程娜等[4]对上海市的研究结果。高血糖的检出率12.87%,低于吴正等[5]研究的18.61%。也低于殷应传等[6]对合肥某社区的研究结果。高血脂的检出率为55.96%,高于黄丽萍等[7]研究的47.08%。体检者中脂肪肝的检出率为31.23%,高于龚涛等[8]研究的25.89%,但脂肪肝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这一趋势是相一致的。调查结果不同,原因可能与不同地区的人群患病率不同,也可能与不同地区的年龄结构及生活方式不同有关。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早期多数都没有临床症状,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性的,这也是很多人不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重要原因,但其是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致残、致死率最高的慢性病[9]。本调查的结果不容乐观,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郑颖.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实施社区规范管理效果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6): 1943-1945.
赵月凤, 石福荣, 江风荣, 等. 14 050例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J]. 山东医药, 2009, 49(3): 89.
刘爱东, 李剑虹, 米生权. 1997-2009年中国部分省区成人高血压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 2012, 28(12): 991-995.
程娜, 徐继英, 姚海宏, 等. 2010年上海市1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流行现状[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2, 29(6): 339-342.
吴正. 某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脂肪肝检出情况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3, 40(3): 515-516.
殷应传, 余本富, 梅周, 等. 合肥某社区40岁以上人群糖代谢异常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 安徽医药, 2013, 17(4): 592-594.
黄丽萍, 赵满, 马亚军, 等. 北京市社区老年居民代谢异常现况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27): 3099-3102.
龚涛, 冉亮, 邓学洁, 等. 重庆市4 364名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研究[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6(12): 1504-1509.
【关键词】 加替沙星;不良反应;处理
【中图分类号】R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107-01
1资料与方法
通州区二甲人民医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静脉注射加替沙星,共有3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8~75岁。用药原因:8例支气管炎、6例肺炎、5例支气管哮喘、4例肠炎、3例附件炎、2例盆腔炎、1例疥、1例痈等。
方法:将加替沙星注射液200~4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出现与加替沙星的使用有关,在首次用药后即出现反应,时间分布为用药后10~50分钟。
不良反应表现:①症状:1例出现过敏性休克,面色苍白、心悸、大汗、烦躁、心率加快,血压80/40mmHg。12例皮肤过敏,主要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红斑、发热、局部疼痛等症状。5例出现糖代谢紊乱,1例患者原有糖尿病,其余4例均无糖尿病,但这4例患者中血糖最高达15.6mmol/L,最低为2.8mmol/L。8例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4例有头痛、头晕、失眠、耳鸣、幻听、幻觉等症状。②心电图表现为频发房性早搏2例,偶发室性早博1例,心律不齐2例,窦性心动过速3例。
处理措施及转归:一旦发现以上症状立即停药,做心电图给予相应处理:休克者立即予吸氧,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抗过敏,补液抗休克。室性心律失常给予肌苷,能量合剂,极化液。皮肤过敏予非那根,维生素C,地塞米松等。低血糖予静脉注射高渗糖输液,高血糖予输液、胰岛素等治疗。恶心、呕吐予肌注胃复安及补液。头痛、头晕予吸氧,维生素C等。经过及时处理后,所有病人抢救成功,无死亡病例。
2 讨论
加替沙星诱发糖代谢紊乱与年龄及有无糖尿病无关,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通过阻止胰岛细胞ATP敏感的钾通道,促进胰岛细胞释放,降低血糖,也可激发胰岛β细胞的空泡形成,导致胰岛素水平下降,诱导高血糖[1]。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原因目前认为是此类抗生素具有一定脂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喹诺酮类及其代谢产物可能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结合,使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
30例加替沙星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患者占45%。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减退,免疫功能降低,这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均有影响,使其对药物敏感性增强,耐受力降低[2]。因此,老人使用加替沙星时更易发生不良反应,提示临床医生对老年患者应慎用或减量使用加替沙星。本组病人中用药浓度过大,注射速度过快,剂量偏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高。
防治措施:①给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既往用药情况,对过敏体质者慎用,同时,告知患者不宜在空腹时输液,最大限度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再次发生。②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③了解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滴注时间不应太快,应不少于1小时,同时将用药注意事项及过敏症状告知患者和家属,以加强自身防范意识。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药,进行急救处理。
综上所述,加替沙星是喹诺酮类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方便使用等优点,临床上常用。医护人员在应用加替沙星应了解其不良反应发生特点,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用药时不仅应重视其抗菌效应,还应密切关注其不良反应所致的危害性,加强对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的宣教工作,做好出院指导和出院患者的回访工作。针对不同个体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力求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3]。
参考文献
[1] 孙忠实.第5个氟喹酮类药品―加替沙星撤市的思考.药物警戒,2006,3(4): 221
[2] 孙忠实.药物代谢与合理用药.中国药学杂志,2001,36(1):60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社区综合防治 干预措施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当前对糖尿病还没有彻底治疗的措施,以长期辅助治疗为主。2型糖尿病在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新陈代谢紊乱的综合性疾病,和患者的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如果治疗不当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在社区健康管理是摆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首要问题,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性综合性的干预治疗,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选取2012年-2013年社区内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013年社区内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在47-75岁,平均年龄(62±2.1)岁。病程在2-30年,平均病程为(16±1.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病理标准,排除并发症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1.2 防治方法
1.2.1心理指导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障碍所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发病时间长,慢性并发症较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糖尿病患者年龄大,顾虑多,因此需要做好心理指导工作。针对不同年龄段及性别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多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配合社区综合管理。
2.进行健康教育宣传
很多糖尿病患者之所以患病,是因为对糖尿病相关病理原因及发病因素欠缺了解,为了增加患者的了解程度,需要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宣传。掌握并发症预防措施,适当进行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进行治疗。社区可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讲座,通过专科医生的讲解和指导,增加对2型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通过适当的沟通,总结交流心得,相互借鉴、鼓励,巩固长期治疗的自觉性,进而减少心理困扰。
3.药物指导
当前降糖类药物有很多,包括注射类、口服类,如果药物剂量掌握不准,会增加疾病的危险性。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种类药物的特点,明确药物剂量,规范用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药量。
4.生活方法指导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保证正常饮食的关键,生活习惯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和控制有重要的作用。生活方式指导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两方面。为了达到降糖的目的,在日程饮食过程中需要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针对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食谱,按照食谱要求进食。其次要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从自身体质出发,掌握运动的规律性,尽量以户外运动为主,多进行有氧运动,积极参加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1. 3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12.0 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的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合理饮食、吸烟、适当运动进行分析。其中管理后用药依从性、合理饮食、吸烟、适当运动的比例均高于管理前,说明对2型糖尿病进行综合防治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治疗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p
表一:44例患者管理前后生活方式比较
项目
管理前(n)
管理前(%)
管理后(n)
管理后(%)
用药依从性
33
75
40
90
合理饮食
25
62.5
35
79
吸烟
39
88.6
42
95.4
适当运动
X2
34
―
72.3
6.2
40
―
90.9
6.4
P值
―
―
3.结论
当前没有彻底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只能靠药物维持治疗。糖尿病可能会引起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包括眼底病变、糖尿病足、心血管疾病等,对患者造成很多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保证良好的生活方式。2型糖尿病的发病和生活方式有密切的联系,不健康的饮食、不规律的生活方式等都是导致疾病的根源。如何减少危险因素,改善病情是当前治疗的关键。
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偏大,对该病的了解度低,因此为了提升治疗效果。需要借助社区卫生服务媒介,利用亲民的优势提升对慢性疾病的管理效果。通过社区综合干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将方法交给患者,让患者自己控制自身饮食,规律的进行各项运动,纠正生活方式,保证服药的依从性。学会自我调节,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延长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尽量降低医疗费用。
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由于该病属于长期性疾病,患者随时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为了给患者提供便利,必须保持良好的关系,及时回答患者的问题,医护人员要有诚心、爱心,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社区综合进行干预,提升了糖尿病患者自我参与的能力,形成医患沟通的互动模式,进而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有效抑制住疾病的发病率,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
在本次研究中,管理后用药依从性、合理饮食、吸烟、适当运动的比例均高于管理前,说明对2型糖尿病进行综合防治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说明综合性防治措施有助于提升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邵永强.社区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11,(12):90-93.
[2]谢建美.糖尿病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和效果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3,(12):180-182.
[3]陆勇,季正明1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模式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12):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