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效节水灌溉设计

高效节水灌溉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效节水灌溉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效节水灌溉设计

高效节水灌溉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灌区节水 高校灌溉 制度 思考

1 洛惠渠灌区自然、社会状况

洛惠渠灌区位于关中平原东部,于1934年动工兴建,1950年开灌受益,灌溉渭南大荔、蒲城、澄城三县31个乡镇及3个农场共74.3万亩。灌区黄土覆盖层较厚,塬面较平坦。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夹少量褐色卢土,土壤有机质含量0.883%,酸碱度适中,质地、结构良好,空隙率为50%,蓄水保墒能力强,适种性广泛。灌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多风,平均气温12.2℃,多年平均降雨量549.2mm,平均蒸发量1192mm,年日照时数2547h,光照充足,无霜期202d。灌溉工程修建,从根本上改变了旱源缺水状况,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迅速调整,并愈趋合理,目前灌区已成为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年创产值达十亿元以上。

2 灌区供水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

洛惠灌区地处陕西渭北旱塬,由于来水与用水不协调,属资源性缺水灌区,灌区现有256条,分引渠4686条,总长2463km,衬砌率仅为35%,且上个世纪70年代渠道防渗衬砌板已破损、脱落,灌区仍有1601.44km长的斗分引渠为土渠断面,灌溉期间跑、冒、滴、漏等现象时有发生,致使灌溉水浪费严重,严重制约了灌区农业经济的发展。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十一五”项目工程实施后,虽然解决了部分骨干渠道“卡脖子”及险工段工程等问题,但剩余量较大,且灌区田间工程配套不全,斗渠衬砌完好率较低,田面宽畦,灌水不科学,水资源浪费,直接制约着灌溉效益充分发挥。就灌区发展而言,若不走节水灌溉之路,灌区的维持与发展将难以为继。

3 研究作物灌溉制度是建设灌区节水高效灌溉制度的重要内容

3.1作物灌溉制度。农业灌溉需水量有严格的时间性要求,常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相矛盾。作物需水低峰或不需水时,往往丰涝同步偶合;作物需水高峰时,却又旱缺并逢。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天然水资源进行时空再分配。所以说作物灌溉制度是为了促使农作物获得高产和节约用水而制定的适时、适量的灌水方案,它既是指导农田灌溉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灌溉规划、设计灌溉工程以及编制灌区用水计划的基本依据。作物灌溉制度包括:农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其中灌水定额是指单位耕地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而灌溉定额是指单位耕地面积上农作物播种前和全生育期内的总灌溉水量。

3.2节水高效灌溉制度内涵。高效灌溉制度是把有限的灌溉水量在作物生育期内进行最优分配,以提高灌溉水向根层贮水的转化效率和光合产物向经济产量转化的效率。制定节水高效灌溉制度一般不需要增加投入,只是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对灌溉水进行时间上的优化分配,农民易于掌握,是一种投入少、效果显著的管理节水措施。对旱作物可采用非充分灌溉、调亏灌溉、低定额灌溉、储水灌溉等。其中非充分灌溉的优化灌溉制度是在水源不足或水量有限条件下,把有限的水量在作物间或作物生育期内进行最优分配,确保各种作物水分敏感期的用水,减少对水分非敏感期的供水,此时所寻求的不是单产最高,而是全灌区总产值最大。

4 冬小麦需水规律和灌溉制度

4.1冬小麦的需水规律。冬小麦各生育期由于时间长短、气候条件各异,因而各阶段总需水量与阶段日需水强度不同。需水量最多的阶段是抽穗~成熟期,即灌浆阶段。灌浆期需水量大的原因是由于该阶段生长期长,而且日需水强度高。但日需水强度最大的阶段是在拔节~抽穗期,这是因为此期间冬小麦由营养生长阶段转为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并进的阶段,生长旺盛、需水强度大,属于需水敏感期。因此保证这一阶段的水分需求,对冬小麦的增产、增收十分重要。

4.2冬小麦的灌溉制度。冬小麦生长期很长,一般为240~260天,生长期正是少雨季节,灌溉是冬小麦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把有限的水量在冬小麦生育期内进行最优分配,确保冬小麦水分敏感期的用水,减少对水分非敏感期的供水,此时所寻求的不再是丰产灌溉时的单产最高,而是在水量有限条件下的全灌区总产量(值)最大。

5 棉花需水规律和灌溉制度

5.1棉花需水特性。棉花从苗期、蕾期到花铃期,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棉株叶面积逐渐增大,日需水量逐渐增多;吐絮以后,由于气温较低,植株蒸腾面积减少和蒸腾强度降低,日需水量随之减少。植株蒸腾所占总需水量的比例,苗期最小,开花到吐絮期最大。

5.2棉花灌溉制度。棉花生长期灌溉应根据各生育阶段的需水规律和气候、土壤墒情、棉株形态以及水分生理指标等适时适量进行。特别是棉花花铃期灌水,因气温高,植株生长旺盛,是一生中需水最多,对缺水最敏感的时候,当植株出现缺水症状时,要及时灌溉。

6 玉米需水规律和灌溉制度

6.1玉米的需水规律。无论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需水模系数(指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百分比)的变化趋势均是从小到大,再由大到小。播种~拔节阶段,植株蒸腾量很小,玉米这个生育阶段在全生育期内时间最长,但需水模系数最低;拔节~抽雄阶段,此阶段都于气温较高的季节。玉米在拔节以后,由于植株蒸腾的速率增加较快,该阶段需水模系数普遍较高;抽雄~灌浆阶段,是玉米形成产量的关键期,该阶段时间较短,此阶段多数地方气温渐降,叶片也开始发黄,该阶段持续时间,需水模系数都大。

6.2玉米的灌溉制度。其制度是针对各地不同的水资源状况,充分利用降雨,按以供定需的原则制定的,根据玉米各阶段对水分的要求适当地调整生育期间的灌水次数、时间与定额,力求在节水的前提下获取相对较高的产量。资料表明:不论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其生育期中的关键灌水时期一是抽雄~开花期,二是播种期。抽雄期受旱对产量影响最大。因此在制定节水高效灌溉制度时,一定要保证抽雄期前后和播种期的用水。

7 油菜需水规律和灌溉制度

表1 灌区主要农作物节水灌溉制度

7.1油菜需水规律。油菜是生育在低温季节,需水量较少,但自然降雨不能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灌区油菜于9月上旬播种,5月下旬收获,全生育期历年平均降水量381.4 mm,与需水量接近,但占56%的降水多集中于冬前,有效利用率低,后期除花期降水占总降水16%外,生育期2/3时间内的降水仅占28%左右,处于干旱缺水状态。又由于油菜属浅根作物,在根颈上着生多条根(每株有20余条根),且多分布在10~20厘米的土层中,所以一般灌水深度不宜过深,以40厘米为最佳计划层深。

7.2油菜灌溉制度。返青期作为油菜高产的基本灌溉时期,在冬灌基础上进行返青灌溉,为蕾苔期储蓄了墒情,较之冬灌连年增产在6.6~26.2公斤,而且较把灌水时间推迟至蕾苔期灌溉,也明显增产。油菜花期、角果期,一方面因为降水增多,另一方面油菜喜欢干热的环境条件,一般不需要灌溉。其中花期灌溉,特别是灌后阴雨造成湿度过大常引起落花落果;角果期的灌溉会加重病虫为害和饲伏而引起减产。

高效节水灌溉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形势;农田水利;节水灌溉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221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丰富我国的水资源,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从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需要用到节水灌溉技术,在新形势下,更需要提升节水灌溉技术的效能。

1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不合理

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往往会凭自己的经验,或参考以往的资料开展设计工作,而不是对农田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际考察,导致节水灌溉的规划设计不合理。比如,设计师本该对项目区域内的土壤、水源、水质、种植结构等,进行实地考察,并认真分析考察结果,总结会对节水灌溉工程造成影响的各类因素,同时请教专业人员一起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但设计师为简化设计程序,往往会忽略实地考察这一环节,而是直接参考已有的资料,凭借自己的设计经验,就开始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由于缺乏一手资料,使得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与项目的实际情况有出入,从而不能有效的发挥出节水灌溉的作用。

1.2 缺乏完善的投入机制

国家为大力发展农业,在节水灌溉方面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尽管如此,各个地区的财政投入仍然无法满足节水灌溉的实际需求。由于农业属于弱势产业,作为农业发展主力军的农民,收入水平是非常低的。而节水灌溉中的滴灌技术和喷灌技术,若想达到更加高效的效果,就需要一次性投入较多的资金,这是广大农民群体无法承受的。而国家对节水灌溉的资金投入,无法维持节水灌溉项目的运行维护,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节水灌溉的发展速度。

1.3 缺乏健全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体系

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我国在一些地区事先投入兴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在示范项目的带动下,其他地区积极响应,也开始在农田水利中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但是,人的节水灌溉意识却没有随之被强化,且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项目的资金投入比较大,短时间内见不到成效,所以能将节水灌溉落实到位的覆盖面积其实是非常少的。此外,市场上的节水灌溉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加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准入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能够承担节水灌溉设备生产的企业还没出现,从而导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的不健全。

2 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发展策略

2.1 加大资金投入

充足的资金是推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难以快速发展,原因就在于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足,且农民在节水灌溉工程的投入与收益相距甚远。尽管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在农田水利中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但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规模非常庞大,小规模的节水灌溉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因此,与农业发展相关的部门应加大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资金投入,扩大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首先,要增加融资渠道,可适当的放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贷款条件,并通过国家补息和贴息的方式来扩宽融资渠道,为节水灌溉工程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其次,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相应的资金管理委员会,确保资金的去向,保证其是真正被用到节水灌溉工程中的。再次,相关政府要建立相应的资金投入机制,保证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中是真正的加大了资金投入,这样才能促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发展。

2.2 开发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新技术并加以推广

在开发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新技术的过程中,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研发出先进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和方法,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并且,国家应组织开展节水灌溉技术培训活动,并定期召开相关的研讨会,让研究人员在交流学术的同时,对群众普及节水灌溉知识,从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学习和使用热情,让全社会的成员都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开发出新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后,要尽快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而国家则应该对相应的设备制造商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另外,在推广节水灌溉设备时,可将这些设备与其他相关的产品共同编入农资产品目录中,通过农资产品的增值税政策,节水灌溉设备就能享有税收减免权,通过降低购买成本的方式来增强广大农民群体对节水灌溉设备的购买力,从而扩宽设备的推广范围。

2.3 将节水灌溉技术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实现节水灌溉信息化需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要建立起高效的节水灌溉试验基础平台,用于研发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并将其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推广。节水灌溉试验平台还能起到示范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不同的农作物需要不同的土壤条件和水质条件,需要根据农作物的特点选取适宜的节水灌溉方法,从而提升节水灌溉的效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二,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此系统,能自动采集到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将有用的信息储存起来,同时将这些信息共享出来。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滴灌自动化控制系统,以提高滴灌的精确度,并根据农作物的实际需求自动调整灌溉量。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能节约水资源,及时满足农作物对水的需求,还能提升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质量,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得到创新,并且越来越多样化,因而能有效的解决水资源短缺、农作物需水不及时等问题。为促进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大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资金投入,开发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并加以推广,同时还要促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信息化发展,从而加速农业经济的发展,最终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黄日放.新形势下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发展探究[J].南方农业,2015,9(09):176,180.

高效节水灌溉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高效;技术

1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问题

(1)重建设、轻管理。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现下的很多农田水利工程,基本上都意识到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因此,从水利工程的建设之初,就开始投入相关的设备、设计,希望能够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上取得预期的效果。可是从调查的结果来看,部分农田水利工程的运作当中,针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落实,仅仅是在建设上非常的重视,而后续的管理则缺失严重。第一,当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相关内容建设完毕后,管理方案非常的简单,都是按照机械化操作来完成的,并没有预料到突况的影响。第二,日常管理工作当中,针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未做出详细的记录,很多内容都出现了较多的矛盾,即便是在维护当中,也无法较好的完成。(2)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就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本身而言,其虽然是为了农田水利工程而服务的,但是自身所受到的内部影响、外部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很容易在应用中,遭遇到较多的挑战。部分地方的农田水利工程,表面上造就了宏大的场面,而实际上得到的成果并不显著。分析认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操作上,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首先,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体的服务范围、预期效果等,没有得到合理的设计,有些地方是效果过于突出,有些地方是范围过小,进而引发了很多的不良问题。其次,考虑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时间较长,所以在规划设计当中,会投入过多的资金来建设,而实际上的需求则并不需要那么多,这就造成了供需矛盾现象,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收益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针对农田水利工程运转,也产生了一定的损失。

2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技术要点

(1)加强设施管理。现代化的农田水利工程运作,本身是一个框架,在框架的内部会融入相应的技术、设备、体系,保证工程的合理运行,创造出预期的效益和价值。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当中,必须不断的加强各类设施管理。首先,在基础设施方面,需要定期观察其性能是否达到要求,是否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各种线路及功能,是否出现了严重的损坏。应及时针对基础设施进行修复,必要时进行革新、更换,为农田水利工程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供较多的基础帮助。其次,在移动设施方面,一定要详细的记录各种使用情况。现下的农田水利工程当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都配有相应数量的移动设施,这部分设施的移动频率较高,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移动,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是重点保护的对象。第三,终端设施方面,是总指挥、总操作的平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太多的处理;但是,一定要在终端设施上进行阶段化的系统更新,为日常操作提供更多的帮助。(2)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在农田水利工程当中,水资源配置是一个细节工作部分,同时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产生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对于现代化的工作而言,水资源已经开始不断的减少,为了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运作,在分配上应该按照“优化”的原则来完成。首先,必须要对水资源进行大量的调查和分析,观察可用水资源的数量及具体范围。国家现在对水资源的保护是比较强的,有些地方禁止开采,应减少错误的利用和配置。其次,在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阶段深入调查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情况,优化水资源的设计、配置,实现分质供水。通常情况下,地面水可以分两种方式使用,灌溉区域的地面水或可以采用阻拦蓄水的方法;灌溉区以外的地面水则可采用引水系统。第三,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好生态环境的监测,以保证后续用水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最后,在分配水资源时不仅要保证每个用水单位的用水量,还要加强对用水总量的控制,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由此可见,在今后的技术应用当中,水资源配置需要作为重点内容来对待,减少各种不足问题。

3总结

本文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技术要点展开讨论,现下的很多地方,都将农田水利工程做出了改善处理,在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时,能够遵循技术的优势来完成,采用联合的模式,将单一技术的劣势进行良好的避免。日后,农田水利工程的服务范围,还会进一步的扩大,各方面的工作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融雪 单位:聊城市东昌府区水务局

高效节水灌溉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农田水利工程关系到农业是否发展,是我国农业生产的生命线。在我国很多县镇村,农田灌溉主要是通过地面灌溉浇水的方法来实现农田用水的,从这个层面讲,农田水利工程是有效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但是,由于我国气候和地理位置的关系,我们的水资源比较匮乏。因此,采取必要措施来提高农田灌溉用水的效率,保证农田用水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修建农田水利工程,实现节水灌溉,科学实施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1.河北省河间市节水灌溉工程现状分析

河北省河间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冀中平原腹地。东西横距63km,南北纵距36km,总面积1333km2。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61mm,导致该市地下水超采比较严重,使该市早在2014年就被列为河北省第一批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县。按照《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规划》要求,该市的总压采指标为6200万m3(农业和水利压采总指标)。为此,该市水务局定下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目标:到2017年,除生活用水外,全市基本停采深层承压水,农田灌溉基本依靠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来解决,使全市地下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该市2016年度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利项目分为地表水灌溉工程和井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两部分。地表水灌溉工程涉及兴村乡、瀛州镇和郭家村乡3个乡镇29个村。项目总投资4844.06万元。项目实施后,可实现地下水压采量268.41万m3。井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涉及全市14个乡27个村,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7835。项目总投资2315.92万元。项目实施后,可每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85.76万m3。截稿前,已完成项目总投资的70%。

2.节水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田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导致节水灌溉效率低。就目前的我国多数县镇村地区种植结构不均衡,由于大多都是那个时候分开独立小地块经营模式,农民的观念很传统,给大范围农田灌溉带来制约,传统的种植结构导致农田灌溉效率低下,先进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优势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建议尽快调整县镇村地区的种植结构,改革原有的经营模式,纳入到节水灌溉工程统一实施管理的模式上来。(2) 农田灌溉节水管理机制不健全。针对目前我国县镇村农田水利灌溉的现存问题,相关管理部门节水灌溉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虽然出台了有关政策,也不断强化监督管理力度,但是,成效甚微,主要原因是一些固有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节水灌溉工程质量缺乏监管,作用的发挥不能到位。再加上很多问题往往在农村,管理有时会滞后,这也是造成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发挥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3)节水灌溉规划不够科学。目前,很多县镇村地区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在设计的初始就没有全盘考虑,存在着短期行为的弊端,要么地质勘探资料不全面,要么设计存在缺陷,有的就是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照搬照抄,其行为就是简单地复制,导致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不科学,给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和作用的发挥埋下了隐患,造成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实用性不强。

3.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问题解决的策略

(1)改变过去的种植模式,适应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针对部分县镇村地区植结构均不合理的问题,要深入基层县镇村,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加大科学种植的宣传力度,彻底调整种植结构,使种植结构适应新型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模式要求。充分发挥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作用。此外,要对节水灌溉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一是要符合当地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实际,二是解决生产领域的技术性问题。(2)完善节水灌溉管理机制,推广农业节水措施。要不断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进行改革,使之建设更加科学合理,节水灌溉更加高效节能。改革农田节水灌溉模式,如采用滴灌、或喷灌等灌溉模式,使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标准化运行,使水资源充分得以利用。与此同时,要推广农业节水工程,采取措施解决灌溉效率低下问题。在建设农业节水工程过程中,要注重设备及施工管理。要针对设计安装中出现的问题,如地面管道开裂、阀门开关不严等问题,要请专业工作人员定期维护维修,禁止私自改装调控。加强管理力度,定期清理泥沙,保证节水灌溉设施的供水安全。(3)科学规划节水灌溉,探索水资源多渠道利用模式。一是要结合当地实际合理规划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切实提高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质量,精心勘探地质地形,科学设计,科学实施,使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发挥特有的效力。二是多渠道拓宽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模式,有效利用降水水资源,对污水科学处理丰富水资源。三是对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修复、开发、充分利用。四是抓住雨季大好时机,以蓄为主,合理科学排涝,保障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用水。五是引进抗旱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结语

总之,要客观地面对水资源比较匮乏的现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采取必要措施来提高农田灌溉用水的效率,保证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发挥应有的效能,为建设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效节水灌溉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灌区;节水;灌溉

水资源匮乏已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近年来更加突出。甘肃扬黄工程是以解决城乡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及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发展灌溉的一项高扬程电力扬水工程。其中甜水灌区是盐环定扬黄工程甘肃专用一期工程的唯一灌区,该灌区共设三条干渠9条干斗,控制灌溉面积23512亩,设计供水流量0.8m3/s,设计年总用水量984.37万m3。但是由于农田灌溉设施、灌水技术滞后发展,造成人为的水资源能源的浪费,极大的制约了灌区农业的发展。因此,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节水措施、发展节水型农业,已成为目前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因此,节水灌溉技术成为解决忧患的有效途径。

一、灌区节水灌溉技术的概念

1、节水灌溉技术的基本概念

节水灌溉技术是灌区农田为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以最低限度的用水来达到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增加的灌溉措施。

2、节水灌溉的主要方式

(1)渠道防渗。利用渠道输送灌溉用水是灌区主要采取的输水方式,也是造成灌溉水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传统的土渠输水渠系水利用系数一般为0.4~0.5,差的仅0.3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水都渗漏和蒸发损失掉了。因此,改变传统土渠输水,是灌区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直接方式。渠道防渗就是将输水渠道进行科学设计与改造,一般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比原来的土渠提高50%~70%。渠道防渗还具有输水快、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节省土地等优点,是当前我国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之一。渠道防渗可分为:三合土护面防渗、砌石防渗、混凝土防渗、塑料薄膜防渗等。现阶段我局灌区也采取了该灌溉方式。

(2)喷灌技术。喷灌技术就是利用输水管道将有压力的水送到灌溉地段,在管道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安装一个喷头,通过压力将水喷成水雾状,满足农作物对水的需要。喷灌的管道具有可移动性的特点。

(3)膜上灌、膜下灌。此种节水灌溉技术就是用塑料薄膜将农田垄沟底部覆盖,引入的灌溉水从地膜上面流过,并通过膜上小孔渗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进行灌溉,这种方法称作膜上灌。采用膜上灌,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少,节水显著。在干旱地区可将滴灌管放在膜下,或利用毛管通过膜上小孔进行灌溉,这称作膜下灌。这种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优点,又具有地膜覆盖的优点,节水增产效果更好。

二、发展灌区节水灌溉可行性分析

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必须以创新的精神,采取“革命化”的措施,因地制宜的以较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取代古老的、粗放的农业灌溉方式,这样才能使灌溉农业走向新的辉煌。目前,灌区在实施节水灌溉技术方面已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节水灌溉技术已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从大幅度节约灌溉用水,提高用水效率的角度看,采用喷灌、滴灌、微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效果较好。但目前在灌区应用这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缓慢。可喜的是,近几年有了新的突破,许多事例证明了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生产力、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条件下,在灌区应用适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可行的,可以大幅度减少农田灌溉的无效耗水,并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如河南省引黄灌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其他省区的一些典型成功事例。我们确信农业节水大有可为,在灌区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使农业生产走向精细化具有可行性。

三、农业灌区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1、如何发展灌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1)从渠系防渗和田间节水工程入手,加强用水管理,因地制宜采用先进节水技术,积极配合农业节水措施和管理节水措施,搞好节水示范和推广工作。

灌区节水灌溉措施: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灌区的特定条件及目前大多数灌区存在的问题,灌区采取的节水灌溉措施主要有:一是要从管理角度出发,加强政策宣传,提高节水意识;进行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深化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提高灌区管理水平。二是从技术角度出发,即加快灌区节水技术改造步伐,完善各项续配套工程建设;推广应用灌溉新技术。

(2)提高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农业灌溉用水要在用水总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必须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不仅是工程问题、技术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节水灌溉技术如果不能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就不能得到广大农民的真正拥护,就不能持续快速地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