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血压诊治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急性左心衰;诊治探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9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66-02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急性左心衰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为0.34%。临床上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妊娠合并心脏病仍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第三位原因。因此,及时诊治重度子痫前期并发急性左心衰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意义重大。我们观察了从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并发心衰患者20例,经及时诊治和抢救,母儿预后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21-42岁;发生心力衰竭孕周32-40周;单胎16例,双胎4例;18例患者经剖宫产终止妊娠,2例经阴道产钳助产分娩;妊娠晚期发生心衰9例,分娩期或产后发生心衰11例。诱因评估:无正规产前检查者7例;急性感染5例,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妊娠合并中度以上贫血3例;应用硫酸镁解痉降压治疗、纠正低蛋白血症输入白蛋白诱发心衰1例。
1.2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左心衰的诊断标准[1] 患者无慢性高血压、心脏病既往史,并排除围生期心肌病,孕期具备重度子痫前期原发病基础,于妊娠晚期、分娩期或产后10日内出现急性左心衰临床表现者,即可诊断。
1.3 临床表现 在重度子痫前期临床表现基础上,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咳嗽,端坐呼吸,发绀,重者咯粉红色泡沫痰。查体:HR≥110次/min,R≥24次/min,体检肺底湿啰音,咳嗽后不消失。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ST段改变及T波异常。床旁胸片提示:心影增大,肺动脉充血或肺淤血。
1.4 抢救流程 ①产妇取半坐卧位,每隔15min轮扎四肢;②面罩吸氧,8-10L/min,维持PaO2>60mmHg,SaO2>90%,PaO2
2 结 果
20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左心衰产妇经强心、利尿、镇静及扩张血管处理后,喘憋症状消失,心率下降,双肺湿啰音减少,2例产妇经保守治疗症状无改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均在24h内心力衰竭得到控制。其中18例在心力衰竭控制后立即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其中3例在心力衰竭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行紧急剖宫产抢救母儿生命,2例经阴道产钳助产分娩,母儿均存活。20例均痊愈或好转出院。
3 讨 论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的病理基础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外周阻力增加,心脏射血阻力增加,心搏出量减少,处于低排高阻状态。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心肌收缩力减弱。分娩期、产后子宫收缩使大量血液进入体循环,组织间液也开始回吸收,造成血流动力学急剧改变导致心力衰竭。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对急性左心衰的预防和早期识别尤为重要。孕期应进行规范的产前检查,早期诊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有效控制诱发心衰的因素,注意合理饮食及扩容治疗,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等。胎儿胎盘娩出后立即腹部放置沙袋,防止回心血量骤增。
对于重度子痫前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的诊治和抢救应正确果断,诊治不及时将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治疗原则就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了心肌氧耗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全身各脏器、组织的血液灌注。需要强调的是,重度子痫前期并发左心衰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积极控制心衰的同时及时终止妊娠。无论孕周大小,也无论心力衰竭是否控制,病情危重者应尽快剖宫产术终止妊娠[2]。手术时应由心内科、麻醉科、新生儿科医师协同[3]。剖宫产对心衰已控制或未控制患者均是较安全的分娩方式。阴道分娩仅适用于病情稳定,已进入产程并估计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分娩者。
无论在妊娠晚期、分娩时还是产后,经强心、利尿、镇静处理后,扩张血管是治疗心衰的重点。对于高血压急症,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并发左心衰肺水肿患者,硝普钠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副反应小的首选血管扩张剂。它能够扩张扩张小静脉和小动脉,减少静脉回流量,降低动脉末梢血管阻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硝普钠微量泵泵入速度100-200ug/min,快速将血压降至目标血压140/90mmHg左右,再根据血压减慢输注速度,子痫前期并发心衰不同于一般心衰的特征,而产后发生心力衰竭,目标血压则设定在120/70mmHg以内[4]。在分娩前,心衰控制稳定后,可预先利尿、适度扩容,给予白蛋白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并可提高胶体渗透压稳定产时和产后微循环以预防发生心衰。
总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急性左心衰时,治疗原发病,迅速控制血压,及早发现心衰并有效控制病情,适时终止妊娠,并且分娩前、产后进一步治疗和护理,孕产妇及围生儿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
[2] 王艳华,刘翠霞,闫爱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心衰终止妊娠的方式及时机选择与母婴预后的关系[J].中国围产医学杂志,2002:9(3):210-211.
【关键词】 高血压;循证医学;性低血压;晨峰高血压;肾功能衰竭;动脉硬化;继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是心血管领域内重要的课题,也是当今的社会问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上升的趋势。目前,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超过8000万以上,数量占世界各国首位,其防治问题是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
老年高血压有其特点,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高,舒张压水平偏低,脉压增大,波动性大,晨峰高血压现象显著,合并症多等。因此,老年高血压治疗较青年高血压更复杂,也更困难。近年来,随着医学迅速发展,老年高血压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不断深入,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药物不断涌现,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及资深专家临床经验的指导,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医治,达标率升高,合并症的发生率下降,降低了反复住院率和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受益匪浅,获得良好转归,充分反映出我国老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的发展现状。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由于地域、经济、临床资历、临床经验等差异,医学界对老年高血压治疗问题仍存在分歧。为进一步提高老年高血压的诊治水平,目前的形势发展需要就治疗上的有关问题的难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共识性治疗新策略。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与中国高血压联盟共同倡导撰写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共识专家组参考了1999年以来发表的高血压指南及有关老年高血压论述的部分内容,包括acc/aha(1999)、who/ish(1999)、jnc 7(2003)、esc/esh(2003)、日本高血压防治指南(200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和esc/esh(2007)等。根据近年来有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及老年高血压防治进展情况,综合共识专家的丰富临床经验撰写而成。本共识包括前言、中国老年人群高血压流行特征、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老年高血压的诊断及危险评估、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及随访与管理,力图反映近年来老年高血压治疗的新进展、新技术以及专家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共识性新经验。旨在为心血管专科医师、老年科医师和全科医师对老年高血压治疗做出临床决策时提供参考依据。目标是提高医疗质量,使老年高血压患者获得最大裨益。
1 中国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特征
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群中,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9.1%。据此患病率和2005年我国人口数推算,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达8346万,约每2个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而且,老年高血压患病人数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其增加的主要原因有:(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根据2000年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数据,年龄≥60岁的人群占总人口的10.45%,2003年为11.96%,2005年为13.00%。(2)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1991年全国高血压调查结果显示,年龄≥60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0.4%,到2002年增加8.7%,增幅为21.5%。另有研究显示,部分城市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60%。
高血压是中国人群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对老年人群的健康影响尤为突出。我国队列研究显示,在相同血压水平时,伴随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等其他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加,总心血管病发病危险也增加;在老年高血压病例中60%~85%的患者均伴有任意1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调整高血压和其他危险因素后,与35~39岁年龄组相比,≥60岁人群的总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增加5.5倍。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显示,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2.2%和7.6%,虽然高于全国人群的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比较仍处于低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有效地防治老年高血压是减少老年心血管病危害的最主要措施之一。建立和逐步完善对老年高血压的诊治方案,采取有效的高血压防治措施,减少总心血管病危害,努力提高广大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是当今心血管病研究领域的重要目标。
2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2.1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高和脉压大: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随年龄变化的趋势,显现出收缩压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而舒张压多于50~60岁之后开始下降,脉压逐渐增大。
2.2 血压波动大:老年高血压患者在24h之内常见血压不稳定、波动大。要求医生不能以1次血压测量结果来判定血压是否正常,每天至少常规测量2次血压。如果发现患者有不适感,应随时监测血压。
2.3 易发生性低血压:测量患者平卧10min血压和站立3min后血压,站立后血压值低于平卧位,收缩压相差>2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相差>10mmhg,诊断为性低血压。性低血压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站立不稳,视力模糊,软弱无力等,严重时会发生大小便失禁、出汗甚至晕厥。老年人性低血压发生率较高,并随年龄、神经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的增加而增多。1/3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发生性低血压。多见于突然发生变化以后,血压突然下降。此外,老年人对血容量不足的耐受性较差,任何导致失水过多的急性病、口服液体不足以及长期卧床的患者,都容易引起性低血压。
药物引起性低血压较常见,应高度重视。容易引起性低血压的药物包括4类:(1)抗高血压药物:可使血管紧张度降低,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尤其在联合用药时,如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等。(2)镇静药物:以氯丙嗪多见。氯丙嗪除具有镇静作用外,还有抗肾上腺素作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另外还能使小静脉扩张,回心血量减少。(3)抗肾上腺素药物:如妥拉苏林、酚妥拉明等,作用在血管的α_肾上腺素受体上,阻断去甲肾上腺素收缩血管作用。(4)血管扩张药物:如硝酸甘油等,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
2.4 晨峰高血压现象:老年晨峰高血压是指血压从深夜的低谷水平逐渐上升,在凌晨清醒后的一段时间内迅速达到较高水平,这一现象称为晨峰高血压或血压晨浪(blood pressure morning surge)。老年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晨峰高血压现象比较常见。晨峰高血压幅度计算方法各异,常用的方法为06:00~10:00血压最高值和夜间血压均值之差,若收缩压晨峰值≥55mmhg,即为异常升高,有的患者可达70~80mmhg。
2.5 并发症多:老年高血压并发症多且严重,包括动脉硬化、脑卒中、冠心病、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长期持久血压升高可致肾小球入球动脉硬化,肾小球纤维化、萎缩,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此外,对老年白大衣高血压和假性高血压现象目前尚无一致意见,但应当给予关注。
3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及危险评估
3.1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
3.1.1 诊断标准:老年高血压是指在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中,血压持续或三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若收缩压≥140mmhg及舒张压<90mmhg,则诊断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3.1.2 注意事项
(1)应结合家庭自测血压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进行诊断:家庭自测血压对于常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评估是有益的,24h abpm对老年人群中的假性高血压、晨峰高血压及血压波动性等的评估是必需的、有效的。与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血压或24h abpm对预测老年高血压的预后方面意义较大。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中推荐,家庭自测血压正常上限参考值为135/85mmhg,动态血压的正常值为24h平均值<130/80mmhg,昼间平均值<135/85mmhg,夜间平均值<125/75mmhg。
(2)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老年患者中内分泌性高血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或甲亢性高血压等,应进行鉴别。对于突发、波动性血压增高的老年患者,应考虑是否可能患有嗜铬细胞瘤,可通过血、尿儿茶酚胺检测及腹部超声或ct检查明确诊断。老年患者中肾实质性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导致的肾血管性高血压较多,应进行以下检查除外这些疾病:怀疑为肾实质性高血压时,应在初诊时对所有高血压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疑有多囊肾时,同时做腹部超声检查;测尿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及血肌酐浓度等,了解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疑为肾血管性高血压时,进行腹部血管杂音听诊;检测血浆肾素活性及肾功能;测定肾脏体积;肾动脉超声检查、增强螺旋ct、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检查也有助于诊断。
3.2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及临床疾病:高龄本身就是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一,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属高危及极高危患者。同时,在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合并的临床疾病方面,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与中青年患者不同的特点。
3.2.1 危险因素:老年人收缩压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而舒张压在>60岁后则缓慢下降,脉压增大;framingham研究已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严重的靶器官损害显著相关。同时,老年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高(最高可达30~40%),而高血压与高胆固醇血症同时存在时动脉粥样硬化更易发生和发展。
3.2.2 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的临床疾病
(1)心脏
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常见到舒张性心力衰竭,大多数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88%)患有高血压,血压控制不良是诱发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最常见因素,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心律失常的出现也加重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同时,心房颤动在老年患者中较常见,我国学者研究显示,年龄>80岁的人群心房颤动患病率达7.5%。高血压导致的左心室肥厚和左心房增大都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2)血管
血管的损害以大动脉僵硬度增加为主要表现,与增高的脉压相关。老年患者的动脉硬化常表现为多支血管动脉硬化并存(颈动脉、股动脉、肾动脉i内膜中层厚度增加或有斑块),在中国,年龄>50岁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下肢动脉疾病发病率为25.4%。目前,颈动脉超声技术常用于检测血管损伤及更准确地危险分层,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12m/s已被用于评估中年高血压患者的主动脉功能异常,踝臂指数<0.9也提示周围血管损害。
(3)肾脏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肾小管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早期血肌酐可能相对正常,但egfr或肌酐清除率有下降趋势。微量白蛋白尿异常较为常见。中晚期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且大于年轻人。
(4)脑
脑卒中常见于血压控制不佳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ct及mri检查发现腔隙性脑梗死以及脑血管异常的患者>65%,此人群中左心房增大及心房颤动多见。头颅ct、mri检查是诊断脑卒中的标准方法,通过mri进行的无创脑血管显像可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分层。mri检测出的小的无症状脑梗死、微小出血及脑白质损伤的患病率随着增龄及高血压值增加而增加,并与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痴呆风险的增加相关。老年认知功能障碍至少部分与高血压有关,故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进行认知评估。
3.3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评估
3.1.1 危险评估流程(图1)老年高血压患者
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确定危险因素
确定靶器官损害及相关临床疾病
危险分层
图1 老年高血压患者危险评估流程3.1.2 危险分层,见表1。表1 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分层《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注:sbp=收缩压,dbp=舒张压;危险因素:sbp和dbp水平(1~3级);年龄:男>55岁,女>65岁;吸烟;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缺乏体力活动;c反应蛋白升高
4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4.1 老年高血压治疗原则和目标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应考虑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合并心血管或非心血管疾病等综合因素,积极而平稳地进行降压治疗,通过降压控制危险因素及逆转靶器官损害,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老年高血压的目标值,jnc7和esc/esh 2007指南指出,所有年龄患者的血压目标值都<140/90mmhg;esc/esh 2007指南还指出,如果患者能耐受,还可以降得更低。糖尿病、高危/极高危以及脑卒中、冠心病、肾损害等血压应<130/80mmhg。
大量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对年龄>60岁高血压患者(无论是收缩/舒张期高血压或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降压治疗均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和病死率,使老年患者获益。据shep、syst_eur、syst_china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的综合分析,降压治疗可使脑卒中事件下降33%,冠心病事件下降23%。一项荟萃分析表明,治疗年龄>80岁高血压患者,可以降低致死和非致死脑卒中以及心血管事件,但全因死亡率无下降。而近年来的hyvet研究年龄≥80岁、160mmhg≤收缩压<200mmhg、舒张压≤110mmhg的老年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使血压控制在150/80mmhg以内,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比较,主要终点-致死、非致死性脑卒中及各种原因死亡均降低具有显著意义。在shep试验中,血压降至<150mmhg时对脑卒中的预防效果是最强的。framingham研究中,对>65岁有心血管并发症的老年人进行了18年的随访研究,发现收缩压在140~150mmhg的患者组心血管风险最小,提示可能是老年人的合适血压水平。
老年患者舒张压应降到什么水平尚不清楚。shep研究认为舒张压<60mmhg时,预后不良风险增加;framingham研究观察到j形曲线;invest研究同样显示了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降压治疗有j形曲线,舒张压≤60mmhg,则心血管事件增加,这是因为舒张压降得过低,会影响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但syst_eur研究未能证实舒张压降至55mmhg有害,故究竟舒张压降至什么程度为好还需进一步研究。2007年esc/esh指南指出,舒张压不应低于60mmhg。
日本2004年版的高血压治疗指南中指出,考虑到生理功能的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老年人可分为低龄老年(年龄≥65岁)、中龄老年(年龄≥75岁)和高龄老年(年龄≥85岁)。对高龄老年患者,需要充分考虑降压治疗对心血管并发症和心脑肾血流灌注的影响,设定的初始降压治疗目标可略高,但最终目标血压应<140/90mmhg。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中老年人高血压治疗目标为收缩压<150mmhg,如能耐受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主要由于老年人血压降低的难度大,特别是考虑到了老年患者的主要器官灌注需要,因此要采用逐渐达标治疗的步骤。
老年人降压治疗应当遵循个体化原则,平稳、缓慢,药物的起始剂量要小,逐渐增加剂量,需考虑到老年人易出现的不良反应,特别是性低血压,故需监测不同血压,尤其是立位血压,同时需观察有无其他的不良反应。
4.2 老年高血压治疗的选择及流程
在药物治疗前或药物治疗同时均需进行非药物治疗,包括戒烟、限制饮酒(酒精<20~30g/d),肥胖者需减轻体重,限制盐的摄入(<6g/d),减少饱和脂肪酸及总脂肪的摄入,多食水果、蔬菜,有规律的有氧体力活动(步行、慢跑),每次30~40min,每周3次以上。改变生活方式的治疗有利于降压及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降压治疗获益主要来自血压的控制,因此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是非常重要的。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应当遵循高血压防治指南,但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选择应该考虑到老年患者的特点、高血压分级和有无并发症,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需了解既往用药有利和不利的反应、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或其他共存的疾病对降压药物疗效和耐受性的影响。药物应当选择作用持续24h的长效制剂,每日一次服药,依从性较好。
已有大量临床试验显示利尿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的效果和益处。利尿剂可与ccb、acei、arb联合应用以增强效果,但利尿剂要从小剂量开始,并且需考虑到对血钾、钠等电解质的影响,以及对糖代谢、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的不利影响。噻嗪类利尿剂可用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
α受体阻滞剂易引起性低血压,特别是老年患者发生率更高。故不宜作为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一线用药。但老年高血压合并前列腺肥大者仍可考虑应用,如特拉唑嗪等。
如何为社区高血压患者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直接,短期即可容易实现,可以解决目前就医现状的策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其中丰富的信息资源使这种想法可以成为现实。国外1996年就开始了利用互联网进行医疗网站建设的尝试,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在网上进行有偿的网络医疗咨询服务并开具处方,从而形成了网上医疗的新概念。其中加拿大已连续10年实施了加拿大高血压教育计划(CHEP),CHEP的成功实施大大提高了高血压的临床管理,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2010年CHEP又推出了CHEP资源共享的电子平台,利用这一电子平台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与患者可以进行有效的双向交流和沟通。这一策略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很好的自我管理平台,同时也为医生提供了全面的随访和预后评估平台[9]。此外,AlfredBove教授应用网络远程医疗系统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管理也取得明显成效。其研究已从理论及实践两方面证实通过远程医疗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明显受益,远期对减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医疗负担也将做出贡献。相比电话、传真等交流方法,网络远程医疗系统费用较低、方便而且是同步进行的[10]。这种网络远程医疗系统管理模式同样可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的管理。但目前国内外尚无报道有专门针对社区高血压的网络医疗和管理系统。2010年5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老年科成功开发了“高血压病专家系统”。“高血压病专家系统”凭借其突出的诊疗功能和专科医生队伍支持,在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显现了明显的优势。2010年10月,我们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老年科的指导下,在“高血压病专家系统”的基础上根据社区高血压特点和管理要求开发建立了“社区高血压网络管理平台”,利用这个平台,社区高血压患者可随时随地输入自测血压及要求信息,即时了解高血压病医疗及健康教育等信息情况,并得到全科医师以及专家系统的评估与医疗建议,同时全科医生也可通过这个平台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诊治指导和全面管理,从而实现了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有效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在方便社区高血压患者、节省就医时间、提高患者特别是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和减少社区高血压管理的盲区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社区高血压网络管理平台”系统概述
第二部分其一为社区高血压网络管理平台的建立,其二为平台的应用,其三为提供高血压论坛,包括健康教育板块和病友交流平台。“高血压病专家系统”“高血压病专家系统”覆盖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全部内容。具有诊断、治疗方案推荐、疗效评估、自定义预警、分类查询功能、统计打印六大功能,只需输入系统要求的患者相关信息,如血压、脉率、年龄、身高、体重等,系统可智能化给出高血压分级、分层、如何管理等信息并提供专家辅助治疗方案选择。患者就诊信息计算机可自动记录,按管理分级、计算机短信提醒随访。系统设计系统采用微软Visual.Net2005为开发平台,以MSSQLServer为数据库管理平台,以IE浏览器为前端运行环境,设计简明,易学易用,便于掌握及推广。系统组成和系统功能模板病历管理:包括患者基本情况输入、专科情况输入和检查项目及结果输入;程序将根据输入情况自动生成对异常结果判定,并在电脑中提示医生,在治疗方案中综合选择最佳方案及药物。诊断治疗管理:程序将根据患者的初步信息做出诊断分期、危险度分级及危险因素分层并评估;是否继发性高血压(医生辅助判定),并给出治疗用药建议。通知提醒:通过短消息、邮件等方式对所管理对象进行定期的复诊提醒,同时相关医疗信息给患者。疗效评估:对高血压患者的管控、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医患互动:患者提交高血压疾病相关问题,由医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回答。打印就诊记录:包括本次就诊提供的相关病情信息、诊断、治疗建议内容。信息查询:包括所有数据的基本查询功能,如按患者姓名、就医诊号,顺序及模糊方式4种基本栏目查询。资料统计:通过对基本资料数据的分析统计,能显示高血压患者的年龄分段、性别分类、使用方案分类、随访统计、诊断统计,并能分别作出各类曲线或直方图,为临床提供统计数据的直观、形象展示方法并打印资料。系统维护:患者基本情况修改、维护,增加系统的灵活性、可用性、扩展性;数据库的索引和维护、初始化、备份资料;数据库追加,可把团体、社区、下级医疗网点及其他电脑中病员资料追加到主计算机中;修改口令及增删操作员,以防止不熟悉本软件人员使用及损坏信息。“社区高血压网络管理平台”的建立及应用患者网上医疗需要进行的步骤患者进入医院界面,界面有平台功能简要说明。患者或用户初次点击进入社区高血压网络管理平台,需登记注册获得用户名及密码后由“高血压病患者入口”进入登陆使用。患者根据专家系统提示录入本次主诉、病史、体检,输入自测血压值,心率或脉搏,近期用药情况,实验室辅助检查。系统可根据患者提供的疾病相关情况自动作出诊断,或由医生给出诊断治疗方案。患者有权限进入血压水平界面了解整个随访期间的血压波动情况,系统将以柱状图及表格形式体现。管理控制界面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的管理控制级别以及血压控制要求。疗效评估界面帮助患者了解6个月以上的管理控制以及血压控制情况。患者初诊及复诊也可以来院就诊,现场医师通过网络或就诊后数据导入,将患者相关信息输入“高血压病专家系统”。软件储存患者的以上信息以及初步诊断、管理控制要求,并将按管理要求对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对逾期未来就诊或未进入平台就医的患者,系统将自动发送短信友情提示。医师网络管理需要进行的步骤医师进入中心网站,点击进入社区高血压网络管理平台由“高血压病专科医师入口”进入。医师进入后,可显示高血压患者库中包括卡号、姓名、手机号、Email等基本信息的患者名单。医师进入管理系统,点击患者信息使用“专家系统”进行医疗,包括诊断处理方案的制定修订、管理级别的变动、健康管理及教育等。每位患者的诊疗过程结束后,系统都将本次诊疗记录等内容以Email形式发至患者邮箱,并通过手机短消息通知患者。患者亦可通过进入社区高血压网络管理平台了解自己的全部医疗结果。提供医患互动板块可开展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如高血压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潜在风险、诊治新进展及高血压病药物的作用、副反应、注意事项等高血压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提供医患沟通交流平台,患者提问,由医生在限定时间内答复。
关键词: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性脑梗死;急救效率;生活质量
急性脑梗死是老年患者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病变,通常多数患者均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害和肢体功能障碍,导致生活质量的明显下降[1]。早期针对并对患者实行溶栓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2],故如何提高护理配合效率,缩短等候救治的时间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中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48~73岁,平均(60.58±12.56)岁;合并高血压10例,糖尿病6例,冠心病9例;疾病类型:单灶性脑梗死32例,腔隙性脑梗死22例。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21例;年龄45~72岁,平均(59.27±13.05)岁;合并高血压9例,糖尿病6例,冠心病8例;疾病类型:单灶性脑梗死34例,腔隙性脑梗死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3],均由120接诊到院,并行急性溶栓治疗,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即护理人员在接诊后及时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血压、血糖、体温等测定,并根据医嘱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和实行心电监护等。观察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①优化院前抢救流程:接120指挥中心调度电话后,院前救治小组的医护人员于5 min内出诊;护理人员在急救车上通过电话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指导家属实施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包括卧床休息、鼓励患者等,减轻恐惧和不适感;到达现场后,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给予低流量吸氧,同时做好心电监护和协助医生采集病史;遵医嘱为患者开通静脉通道和给药;适当给予患者和家属心理疏В幌殖〈理完毕后立即对患者进行转运,转运过程中注意动作要保持轻柔迅速,并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同时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通过电话与院内联系,介绍患者的病情,以使院内提前做好准备。②优化急诊绿色通道:采取先抢救后挂号缴费的原则;院内护理人员提前将平车推至急诊门口,做好接诊的准备;患者到达急诊室后,护理人员及时将其运送至抢救室,并做好与院前救治小组的交接工作;护理人员协助医生再次对患者进行体检,并完成各项记录单的填写工作,同时运送各项标本至化验室,并护送患者完善相关检查。③治疗前护理:耐性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溶栓治疗的目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等,以消除患者和家属的不良情绪;积极完善溶栓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做好各种器材、仪器的准备,指导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等。④治疗过程中护理:治疗过程中实行专人看护,严格保持静脉通路的通畅,维持适宜的输液速度;根据患者舒适度在不影响病情的前提下为其选择舒适,尽量减少头部运动;严密记录各项生命体征,若患者出现血压骤升、头痛、恶心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给药并报告主治医生,协助其进行处理。⑤治疗后护理: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定时测血压,观察其有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遵医嘱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急救效率、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急救效率评价指标包括死亡率、残疾率两项。生活质量采用汉化版SF-36量表[4]于治疗半年后进行调查,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护理工作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在患者出院时向患者或家属进行调查,得分越高代表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由SPSS 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比较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急救效率 两组相比较,以观察组死亡率和残疾率都明显更低,见表1。
2.2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两组相比较,以观察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见表2。
3 讨论
溶栓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急性脑梗死唯一且有效的手段[5],但受时间窗的限制,因此,实行规范化的护理流程配合对患者的救治极为必要。对此,我们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患者就诊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有条不紊的安排每一环节的护理操作和内容,做到环环相扣,从而充分的节约治疗前的时间,使患者能够在接诊后的最短时间内获得溶栓治疗。①在急救效率方面,无论是患者转诊时间还是接诊到溶栓治疗开始的时间,实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一组都明显更短,且该组患者死亡率和残疾率都明显更低,究其原因,我们在接到120调度中心的电话后,对可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即做好接诊和溶栓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并在院内开通急诊绿色就诊流程,故患者转运时间和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都明显缩短,同时我们在溶栓在治疗过程中实行专人护理,并对患者实行充分的鼓励和支持,有效的增强了患者对治疗工作的配合,治疗效果也随之提升,故患者死亡率和残疾率都明显更低。②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一组生活质量得分和满意度得分都比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的一组明显更高,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使使护理配合过程得以规范,使护理操作更加准确和合理,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使其生活质量得以明显提高,同时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也更高,满意度也随之提升,故值得开展。
参考文献:
[1]王锋,胡春梅,张素雅,等.阿普替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9):1743-1745.
[2]金敏,周大勇,沈利明.急性脑梗死行动脉溶栓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护理杂志,2014,31(9):49-50.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这位老人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首席专家高润霖,2014年“同心・共铸中国心”迪庆行是他参加的第6个年头。
迪庆州维西县是以傈僳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当地医疗条件差,医疗配给不足,很难给予百姓日常健康教育与预防治疗,因此这里成了高血压、冠心病等的高发地区。
针对这些现状,高润霖抽出百忙时间,行车几百里先后在维西县的永春乡、巴迪乡、叶枝镇、塔城镇等八个乡镇连续多日开展乡村医生执业状况调研、院士百姓健康教育大讲堂、医生带教查房、医生执业培训、到困难户入户巡诊、爱心捐助等公益活动。
在永春乡入户巡诊时,为一位76岁的高血压老大爷诊治后,听说家中的老太太身体也不好,本已打算返回的高润霖停下脚步,坐下来再次掏出听诊器。意外的是,老太太的病情比老大爷的更严重,高润霖立即赠送降压药给她,并反复叮嘱老太太及子女们,不要只关心老大爷的病,她的病情更严重应该及早医治,都是老人家,都需要保重身体。老大爷紧握着他的手说:“谢谢您高大夫,您是院士,帮我给带句话,告诉他我们都很好。”
完成第一个家庭的诊断后,一行人马不停蹄地赶往第二位疑患先心病的小女孩家中。山路弯折颠簸,20分钟的车程后,高润霖下车时感慨:“交通这样不方便,看病就医路途遥远,很多村民的病都是拖出来的啊,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如果能解决交通问题就好了。”检查时,看到小女孩害怕陌生的医学仪器,高润霖微笑着安慰她:“一点都不会痛,只是有点凉凉的。”仔细研究过CT片和心电图及现场细致地检查后,高润霖发现小女孩病情十分复杂,需要进一步检查评估,而家境和当地医疗环境的局限,决定了“共铸中国心”几乎是小女孩的最后一次机会,高润霖希望父母能立即带着小女孩去县医院进一步确诊,把握这难得的机会。
来到54岁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郜玉芳家后,高润霖在院里简陋的棚子中问诊,经过血压测量、听诊、按压检查,确诊郜大妈患有严重的高血压,血压测量值高达250,需要马上用药控制血压。高润霖赠予降压药要她马上按时服用。临走时,郜大妈拿出了一袋自家种的白菜想要送给高润霖表达感谢之情,高润霖拒绝说:“医生是不能收病人礼物的,等我明年来当客人时再收下吧!”郜大妈止不住地感谢,“感谢你们从北京那么远过来给我们看病,感谢国家政策好,感谢大家还记得我们!”
在县医院带教查房时,高润霖边检查病例,边与医务人员交流,并指导大夫诊断,讲解临床规范用药流程。在给一个“主动脉夹层”患者会诊时,他对其中一个大夫说:“小伙子,你很厉害,能在疾病发生的紧迫时刻迅速判断它是主动脉夹层,有什么依据吗?”年轻大夫回答道:“我只是凭感觉。”高润霖哈哈一笑,走到办公室的黑板前,详细地画起心脏的解剖图,有条不紊地讲解着这种病的发病部位、病理特征和临床急救与治疗措施。当时的办公室因为泥石流压坏了电线杆处于停电状态,但大家都围绕在高润霖周围仔细学习着并做着笔记。一上午的带教查房已经使他声音沙哑,但他仍然坚持继续开展培训,为当地医生讲授“高血压的防治及降压达标”内容,反响热烈。临走时,高润霖把从北京带来的10册厚厚的《临床医生三基教材》送给了当地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