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生文学常识

中学生文学常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生文学常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学生文学常识

中学生文学常识范文第1篇

一、课题的提出

进入一个新的世纪,我们深感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这是科技和生产力的压力,更是“人才”的压力。这种压力主要表现为两种竞争形式,一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二是意识形态的斗争。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但有足够的科学文化知识,坚定的政治思想理念,更有敏锐的洞察力。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同时又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几年的实践和学习中,我对当前小学常识课的教学有了以下几点熟悉摘要:

1、常识学科仅仅使学生把握一般的知识还不够,必须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上做出更大的努力,使学生各方面和谐地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把握能力比把握知识更加重要;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比了解结论更加重要。因此,在教学的知识的同时,要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情趣。教学活动的内容除了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外,还要有必要的横向拓展和渗透。

2、学生知识的把握,能力培养,喜好的提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加以实施。用思维引导实践过程,做全面的加工、分析,再通过语言表述出来,才算对事物性质有了真正的了解。

3、传统的教学方法太偏重知识教学。表现为教学时过分地重视书本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实践知识;重教师讲,忽视学生的学。对学生的第一熟悉重视不足,对学生的“主体”功能熟悉不够。有些教师在课堂中一味地采用“讲授法”,结果自己讲得很累,效果确不好。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了懒动手,不动脑的坏习惯。

4、知识的教学,我们应该注重启发式,应该让学生去尝试探索,不能单靠填鸭式的灌输和注入。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只能指导学生学些什么?用什么方法去学?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不能把知识的结论告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讲得少,做的少,把大量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在学生自行探究、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开动脑筋,积极思索,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日复一复,就有可能成长为勤思索、会思索的人。学生的行为活动直接关系教学的效果。教学的价值应评价为

学生的参和度×教学活动的意义(价值)/教学投入。

针对这一评价体系中的三者关系,我在小学常识五年级中进行了对比实验。试图探究“学生学习喜好、记忆力、语言会话能力”和“学生主动参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二、课题设计和实施

1、实验过程和方法

实验对象摘要:五年级一班、二班、三班

实验时间摘要:第一阶段从99年10月初到12月底

实验人次摘要:165人×4次

实验方法摘要:对三个平行班中采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然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对比评价。

2、实验实例

现举小学常识第九册《东北林海》课实验过程如下摘要:

一班采用纯粹的“教师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基本不给学生独立思索和讨论的时间。

二班选用现今为教师们普遍使用的“一般教学法”。课前教师预备三组小组讨论题(附1)。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自学课文、看录像、小组讨论等方法学习课文,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交流。

三班采用“主动学习法”。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讨论课题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认为这节课我们应该了解“东北林海”哪些知识?各小组派代表把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教师根据进行一定的整理。然后让学生思索这些知识的来源,教师提供学习媒介——地图、录像、有关书籍等,学生分组学习。最后学生交流汇报探究成果。

三、教学效果调查及探究

1、教学效果调查。(其余三堂课调查结果附后)

二天后对三个班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

(1)、书面记忆力摘要:在纸上写出学习《东北林海》一课后,你了解了东北林海哪些知识。

(2)、知识语言表达能力摘要:说一说你知道的东北林海。

调查结果汇总如下摘要:

教学方法学习喜好参和面师生时间比书面记忆语言平均长度

一班教师讲授法较低10.9%①7摘要:14.8个/人16字/人

二班一般教学法一般%26gt;90%②1摘要:16.1个/人21字/人

三班主动学习法较高100%②1摘要:4.56.5个/人28字/人

①指回答新问题学生/全班总人数。

②指参加小组及班级讨论的人数/全班总人数。

2、探究结果(以《东北林海》一课为例)

讲授法摘要: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局限于单向活动,师生时间比为7摘要:1,这“1”也仅局限于教师和个别尖子学生间的对话。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受累并未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主动参和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教师没有能调动学生用耳、眼、手、口等各种感观参和到学习中去,致使学生学习喜好低落,学生对知识的敏感度相对较弱。教学理论和实践表明,智力水平正常的学生,假如缺乏基本的学习动力,教学条件再好,他们的主体功能也难以充分发挥。从课后调查来看,“纯粹讲授法”教学效果较差摘要:“书面记忆”一项,比“一般教学法”低了21.3%,比“主动学习法”低了26.2%;语言长度一项,比“一般教学法”低了23.8%,比“主动学习法”低了42.9%。如此看来,这种教学方法在知识记忆和语言会话能力培养上均不如后两种方法。

一般教学法摘要: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师生时间比为1摘要:1左右。教师依靠三组新问题紧紧引导学生参和课堂知识的学习,学习也有较多的时间在教师的控制下主动参和学习。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方法正确,少走了弯路。从调查结果看,这种方法能较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喜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局限于静态目标,缺少学生能动的反映。殊不知学生在依托教师的教,获取知识时,他们的身心还有自主的需求。一切的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重新发现,真理也往往深藏于繁杂的事物之中,只有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学生才可能发现它们。而敏锐的洞察、创造才能,正是来日成为“人才”的基本条件。

主动学习法摘要:最大的优势是着力使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自主的、有效的“学”,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师生时间比达到了1摘要:4.5。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行为,增加了大量自学环节,突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扩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汇围,突破了以往教学中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小范围个体性的静态沟通。学生全员、主动的交往,使交往形式多样化,强化了个体和个体、个体和小组、小组和小组、小组和集体的交往,使教学真正建立在多边活动的基础上,每个学生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和学习,参和交流,参和合作竞争,使主动参和学习面达致到100%。心理学的探究表明摘要:同龄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概率最高。学生面对面而坐,小组人数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小,轻易参和讨论,大胆地发表不同见解,同学之间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也轻易使学生体验到探索的喜好和成功的喜悦。“主动学习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讨论、合作交流、自学等活动符合小学生好动的特征,也符合他们的能力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记忆比“纯粹讲授法”高35.4%,比“一般教学法”高6.6%;“语言长度”比“纯粹讲授法”高75%,比“一般教学法”高33.3%。学生主动参和学习的确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会话能力、团体合作精神有很好的锻炼。正如刘默耕老师所言摘要:学生学习后的“输出”不是简单复现教师给他们“输入”的东西,而是要远远多于、高于老师给他们“输入”的东西,也就是说“效益”远远大于1。

四、结果分析

现代素质教育理论是一种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聪明、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从本质上讲,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挥人的主体功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由此来看,“主动学习法”十分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

1、从教学目标看

现代教育确定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样化的目标体系。“主动参和学习法”使达成的教学目标更加完善。传统的教学法注重的是片面知识的教育,置学生全面的发展于薄弱的位置。而且在智育方面,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培养。教师只是试图把学生塑造成统一化、模型化的标准件,压制学生的个体精神,迫使学生屈从于他们的价值观,依附于他们的教学准则。这样的教育观是对现代人性和人的发展严重的压制和摧残。在教学中,不信任学生的创造力、不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一味地只运用单纯讲授法,必将泯灭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主动学习法”把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为出发点,把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好学精神、主动参和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目标,力求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协作、感受挫折和成功,能在知识、能力、情感、精神等方面协调的发展。较之其它教学法,“主动学习法”把学生看作有感情、有生命、有选择的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因而优化了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更注重始贯穿着培养学生主体性这的主线,更注重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体现。

2、从教学方式上看

“主动学习法”在教学方法上摆脱了单一的传统模式。把知识传授、人格发展、能力创造力培养、行为习惯养成融会贯通,突破了各学科教学目标之间的界线,使目标体系更加丰富多彩,更利于学生的发展。“主动学习法”在教学任务的提出时重视了自我教育意识,用学生的主体思想来设计学习任务,为学生的主体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对于教师设计新问题,学生完成新问题的教学方法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主动学习法”把大量的自学协作、讨论探究引入课堂,突破了以一问一答,师生间对话的局限,增强了激励性、尊重性、参和性、信任性和发展性。重视让学生躬身实践,使他们加深心得、养成习惯。“主动学习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重视强化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必须以语言为媒介,在交流、讨论,甚至争论中,说话的机会多语言的长度自然会增长,会话的能力也就增强了。通过语言的表述,知识印象就会加深,这样的知识不用背也会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脑中,经久不忘。可以说注重学生个人主体性的培置,定能使学生做到自主、自立、自觉、自强、自信,成为学习的主人。

3、从教学结果来看

中学生文学常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写生 作文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可见直观感受的重要。直观感受是最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以往我们在作文训练中,教师会先让学生观察,然后在教室里指导学生习作。这样的方式尽管学生观察了,但他们的思维往往只囿于记忆中的表象,写作时也只能是“闭门造车”。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进行实地“写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对写作对象进行直接感知,现看现写,使学生目有所见、耳有所闻、鼻有所嗅、体有所触,避免了观察与写作的“错位离体”。

一、作文“写生”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就是把学生引向生活的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让学生通过观察、感悟,发现自然之美,通过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及时捕捉作文的素材,边看边写,抓住扣人心弦的每一个瞬间、一个场景、一件小事,写出文情并茂的作文来。学生走出教室奔向生活,会觉得眼里有形、心里有情、笔下有话。例如在写《我们的校园》这一作文题目时,我按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带着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实地观察,具体方式可模仿导游的口吻向学生讲解。我紧紧围绕题目,进行直观、形象、准确、有序的讲述。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了解校园,并同时掌握写作方法,达到有内容可写的效果,教师要按顺序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简要勾画出教学楼、校门、亭子、运动场地、绿化带等建筑设施;也可较详细地告诉学生校园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以及各功能房(室)、场地区域在校园所处的位置和方位。在引导学生观察和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把具体的用词、写话示范给学生。这样一讲、一看、一做,就能让学生豁然开朗,有物有序地写好作文。

这样学生在观察中写作,又在写作中观察,以观察促进写作,以写作指导观察,使学生明白观察是为了写作,写作是观察的反映,知道哪里需要观察,哪里无需多看,从而理清观察的侧重点。

二、作文“写生”可以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学生在教室里习作,思维会受到空间的局限,写作时往往感到枯燥,常常是应付了事。而在室外“写生”中,学生会随着写作环境的改变提高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捕捉灵感,情随境至,文笔畅达。在教师的帮助下,许多学生还主动自己去“写生”,锻炼文笔,写出了许多文质兼美的习作。如我班一位学生到湿地去练习“写生”,他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我伫立在观景台,极目远眺,顿觉心境似海样般的广阔,广袤的湿地像画卷在眼前铺开,我的胸中满含一腔激情,渴望宣泄,灵感在任性地跳跃,思绪也格外敏捷,我的笔飞快地在本子上书写着所见所感,生怕文思稍怠即逝……”这篇通过“写生”而来的习作《穿越湿地》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还被刊登在我校的文学校刊上。

三、作文“写生”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总是以事实为根据的,作文“写生”教学可以弥补室内课堂教学的缺陷,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和瞬间的捕捉力。作文“写生”让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中将写实和想象融为一体,寓景于情,思路也会随之开阔,从而使学生在广阔的天地中任意奔驰,无拘无束。只有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作的思路才得以打开,写作时才会有话可写,文章才会丰满。如在作文《黑河水》习作写生中,我让学生亲近黑河水,在习作指导中提出:见到了“水”你会联想到什么?有的学生说:“水,汹涌奔泻,如箭(飞驰),如马(奔腾),如虎(下山),威力无比,势不可挡。”有的学生说:“水如一面明镜,清澈见底,如我们的心灵,洁净无瑕。”我尝试带学生到家乡最美的风景区、花圃、林果园、工厂等地让学生去“写生”,使学生亲眼目睹具体可感的美景和地区变化,联想到未来家乡的繁荣昌盛,学生大都能写出想象合理的作文来。

四、作文“写生”可优化作文教学,取得高效的习作指导效果

中学生文学常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学课堂 问题意识 课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125-01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意识是问题解决的基础,对学生掌握知识,优化思维结构,发展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 把握课型,有针对性地种下“问题意识”的种子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遇到难题而产生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并由此激发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一种心理品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不同的课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科学实验课型中,教师可以从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入手,增强学生发现和研究问题的意识。在探索“空气在哪里”时,可选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塑料袋、气球等材料来进行探究。教师可以提供以下典型而有结构的材料来达到唤起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环节设计为:(1)用塑料袋能否成功地“捉”空气?(2)怎样用感官来感知空气并描述?(3)选择砖块来设疑,砖块里有没有空气?(4)探究一些表面有孔的物体海绵、蛋糕……是否有空气?(5)探究表面看似无孔的物体如木头、粉笔……是否有空气?(6)青椒中有没有空气?经过层层探究,最终使学生理解空气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只要有空间空气就会存在。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教师通过提供“空气在哪里的‘有结构材料’”,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就能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探索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从而实现高效探究“空气在哪里”的目的。

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方法去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课型,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得到培养。

二 提供机会,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发芽

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在科学探究中主体参与水平的标志之一是学生提问的情况。好的问题能给学生思维以方向和动力。那究竟由谁来发现并提出问题呢?除了教师,就是学生。教师可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或教学模式来选择,让学生提出问题,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处于自己发现问题的状态,并将问题外化,在学习的起点上进入积极参与的状态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使问题的解决与发现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要善于提供质疑的机会,使学生在思维中提问,在提问中思维。

如教学“空气中有什么”时,上课时教师点燃蜡烛,并用空杯子倒扣使它慢慢地熄灭,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一过程,并思考,对刚才的现象提出疑问。学生纷纷举手:蜡烛为什么会熄灭?蜡烛为什么是慢慢熄灭,而不是一下子熄灭?教师接着启发学生:有办法使蜡烛不熄灭吗?此刻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活,开始激烈的讨论,很想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问题又产生了:水为什么会上升?燃烧用去了多少气体?学生带着自己发现的问题,进入了下一步的探究活动。

三 激励肯定,茁壮学生心中的“问题意识”

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要坚持肯定为主的原则,采取具体肯定的策略,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具体肯定,这种具体的肯定不仅对提出问题的个体,而且对全班学生都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评价学生“提出问题”时,应基于学生成长的客观现实,不要过分强调评价的标准化理念,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多用鼓励的语言进行评价。比如:“你的问题是通过你平时的仔细观察后提出的,细心使你得到更多收获。”“不轻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很有勇气。”“你的问题很有创意,但你更应尝试去解决,这才是探究科学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指导和精心培育,学生从最初不会提问或只问“是什么”,提升到“为什么”了。学生在课堂上对“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活动充满激情,逐步养成了不断追问的习惯。

问题意识不仅能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学习,还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和进行创新活动的热情。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该把这颗种子散播在学生的心中,并持之以恒地为它提供成长所需的养分,最终会结出让学生受用终生的丰硕果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中学生文学常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动; 问题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08-01

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本人精心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通过下面谈谈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动”中设疑,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小学生天性好奇、好动,在他们进行观察或动手操作时,他们只是对活动感到有趣。这时,教师如果能设计一个合适的问题,把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迁移到探索和研究事物的本质上来,变学生“无疑”为“有疑”,就很容易诱发学生认知内驱力,激发他们的思维兴趣。那么,如何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设计合适的问题呢?首先应围绕学生活动时所面临的认知障碍创设情境,创设出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冲突的问题。其次,要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组织,使设计出的问题有较强的层次性,以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第三,问题的设计还应注重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为形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服务。

如在“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活动中,我安排学生动手拼一拼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小组讨论,思考下列问题,尝试推导: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你能拼出几个?

2、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拼成图形的哪些部分有联系?

3、猜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你能证明吗?

4、你在操作中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这样,学生边操作边思考,边思考边操作,手脑结合,促进了两种思维的和谐发展。

二、“动”中质疑,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无数事实证明:科学家的创造发明,一个论点的提出,都是起源于疑问。学生能提出一个富于思考性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可贵。小学生的疑问多数来源于有形的数学活动中。在一个或者动手操作或者动眼观察的活动环境里,天性好奇、好动的小学生更容易发现一些新的问题。作为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真正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

1、学习活动的设计要体现知识的冲突,使学生意识到矛盾的存在,迫切地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例如,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活动中,我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拿出长度相等的三张纸条,分别折成2、4、6份,然后把其中的1、2、3份涂上颜色,最后把三张纸条展开对齐,比较涂色的部分有什么关系。这时,许多学生都出现了疑惑:“为什么分的份数和涂色的份数各不相同,但涂色部分的长度却相等呢?”

2、要引导学生“问得深”“问得妙”。如在上面“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我顺水推舟:“那么,你想知道什么呢?”许多学生便有了“这里面有什么秘密?”“这里面有没有存在什么规律?”“我们能解开这个秘密吗?”等。学生质疑的情绪极其高涨!

另外,在学生质疑时,教师还要抓住时机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出这个问题的使其他同学理解提问者的思维程序,明确这样想的道理。从而学会质疑,并使学生的质疑由浅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3、要尊重和鼓励每一位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容、愉快的学习氛围。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他们在提问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比如课堂上我经常采用师生对问、同桌对问的教学形式,在这种平等、轻松的环境中,许多学生跃跃欲试、畅所欲言,较易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教完“第几”,教师可组织学生做乘坐火车的游戏,让台下的同学提不同的问题,台上的同学按要求上下车或做其它表演。

三、“动”中释疑,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现了问题,便有了解决问题的愿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因此,在活动中培养学生释疑能力,不仅使学生历经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强化和发展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问题”始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我的做法是一方面在学生活动之前,让学生猜一猜操作的结果,问题的结论,使他们关注问题的解决过程,关心课堂上的进展,从而使学生乐于动脑筋,能想到点子上;另一方面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一个充分表现自我、取长补短的学习环境中学会分析问题,探究问题。

中学生文学常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作文兴趣;课外活动;生活经历;交流;评改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一门知识的前提条件。”[1]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进入初中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接受初中教育的条件,随着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他们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的要求。这正是对初中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的良好时机。那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累素材

俗话说:“课堂学知识,课外出人才。”这说明了课外活动的重要性。认真搞好课外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作文主要表现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扎实的生活基础,就不可能写出丰富多彩的好文章。因此,教师必须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体验生活和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材料。日月星辰,春夏秋冬,山水花草,鸟兽虫鱼,时刻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给学生新奇感、美感、趣味感,有助于调动学生在写作中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自然界中赏心悦目的景物,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又能使学生产生无限的遐想和写作的冲动。因此,教师应有计划地、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参加寻春、觅秋、登山、观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直接面对大自然,时刻有所发现,有所感受,有所体验。如果教师能抓住契机,稍加点拨,学生便能文思涌泉,下笔成章。

比如,在万物复苏的日子里,教师带领学生到野外去找春天。学生置身于诗画般的大自然里,聆听着小鸟的欢叫,亲闻着小草的花香,感受着阳光的温暖,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倾吐欲望。在此基础上写关于“春”的文章,学生便会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写出来。

二、引导学生写真实的生活经历

长期以来,学生作文的一大弊端就是造假,写自己没有经历、没有感受乃至根本不知道的事。比如捡到一个钱包上交,下雨时老师为“我”打伞,修车时师傅不收钱等等。这些现实生活中确有其事,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对此,教师除了要求学生“不要在作文之前看别人写什么,看范文写什么;以我为主,写我之想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解放心灵

就是营造宽松、平等、自由的习作氛围,让学生喜欢写自己眼中看到的、耳中听到的、心中想到的,让他们说真话,吐真情,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做到不抄袭,不模仿。

(二)敞开心扉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你是怎么想的”方面进行训练。凡是学生说出真情实感,要特别地给予肯定与表扬。

三、开辟“作文园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在教室黑板上选择一个合适的板块,开辟“作文园地”,经常选登本班学生中写得具体生动的文章、精彩的片段、新颖的开头、耐人寻味的结尾、承上启下的过渡段、优美佳句点滴,供大家阅读和学习。“作文园地”里的作文,可以是作文本上的,也可以是日记、读书笔记、书信、表扬稿等,体裁、内容、篇幅均不受限制。被选中作文的学生自己誊写出来张贴。学生的作文得以展示,这好比在学生心灵上戴上一枚枚闪光的勋章,更能激起他们日后对写作文的兴趣。

四、搞好作文交流,诱导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交流是满足学生作文展示欲望的另一种形式。每当学生完成草稿后,教师可将在巡视指导中发现的质量较高的作文拿出来交流。这种交流,一方面起典型示范作用,给其他学生以启发,帮助开拓思路;另一方面使参与交流的学生感到一种“乐”,从而进一步修改完善,使自己的文章精益求精。教师还可以在讲评时交流,结合讲评重点,事先约好几位在本次作文中有代表性的学生交流自己的作文。优秀生读全文,中等生读精彩片断,后进生读值得欣赏的句子。这种讲评时的交流,使得好、中、差三类学生都会感到一种满足,享受成功的快乐,加深对作文的喜爱。

五、编印优秀作文选集,鼓励学生的写作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2]学生有了学习成果,十分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同。鼓励学生的写作兴趣,办法之一就是编印作文选集。这是进一步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教师要指导学生编印优秀作文选集,要鼓励班上组织编委会自行评改。由教师写评语,数不在多,最好能取一个书名,比如《岁月》《成长》《数星星》等。一学期下来,评出一、二、三等奖。这种办法学生很感兴趣,既是教师作文教改的实绩,又是学生成长步伐的记载。

六、向报刊推荐发表学生习作,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为了让社会了解学生,展示学生的自我风貌,对适宜面向社会发表的学生作文,教师应积极推荐,组织学生参加报刊和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专题征文活动。学生习作一旦得到发表,他们就会受到鼓舞,既满足了社会认同的需要,也会燃起希望之火,这希望之火还会在全班乃至全校燃起来,渐形成燎原之势。由于学生品尝到了写稿投稿的乐趣,作文兴趣日益浓厚,学生学习成绩也会随之上升。

七、评改多样化,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俗话说:“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另有“作文三分写七分改”的说法。这些都说明了修改的重要性。教师可让学生进行作文自改尝试,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学生自改时,先由教师示范指导评改方法,教会他们使用修改符号,然后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修改,几个人一组,轮换自读自己的文章。这样在自读自己的文章的同时,仍可发现其毛病,其他同学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取长补短。这种讲评课改变了以往教师先批改后讲评的模式,把评与改贯穿于作文教学始终,把群改与自改相结合,评中有改,改中有评,自始至终启发学生思考和评论。修改别人和自己的作文,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自改作文的能力。具体可采用如下的批改方法。

(一)通阅习作草稿,获得综合信息

学生完成作文之后,教师通阅全部习作草稿,迅速发现此次习作的主要优缺点,只做第一次记分,不写批语。

(二)学生互改法

一般是学生两两结对,互相交换阅读、评价对方的作文,并对文章的内容、结构、表达的清晰度等交换意见。这种讨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评改他人的作文,互相观摩,取长补短,有利于在原来水平上提高写作质量。

(三)传阅修改法

学生分组,每组为四五人,当学生拿到互改之后的作文草稿时,在稿子后附上一页空白纸。组内学生就轮流传阅草稿,每人阅读别人作文时及时纠正上面的错误,并在空白纸上写上评语或建议。教师需要告诉学生注意写上肯定性评语。这样传阅几遍后,每篇文章都会附上许多具体的建议,作为修改定稿时参考。

(四)誊抄评赏

学生习作修改好后,誊抄在作文本上,教师给予二次记分,鼓励学生的提高和进步,然后让学生认真介绍某些地方修改的理由和好处,部分优秀习作的作者宣读自己的习作,全班欣赏,教师点拨评析,使学生认识得到升华。

这样通过教师评改、同学评改和自我评改的三种方式相结合,才能逐步形成学生独立的修改和评价的能力。其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评改起指导作用,使学生了解:写作的要求是什么?怎样才算达到标准?如何改好作文?第二阶段:学生将开始运用教师评改的观点和标准,尝试作自我评改,其实仍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辅导。第三阶段:学生独立修改作文,并能客观评改他人的作文。提供评改作文标准是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培养学生自行修改能力的重要一环。这样做,教师由包办变为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调动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使修改训练落到实处。学生沿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积极动手动脑,思维得到发展,认识不断提高,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这样不仅可以达到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目的,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同时,在参与评改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说出自己有创见性的意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兴趣好比路灯,引导你走向成功;兴趣好比船桨,带着你驶向远方;兴趣好比是一p羽翼,领着你翱翔天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引你走向光明。”[3]兴趣是写作的动力,写作中有了动力,学生就能充分发挥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教师必须注意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许良英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