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

一、皮革皮毛产业的规模和效益

乌兰察布市的皮革皮毛产业主要布局在集宁、后旗、化德三旗县区,总体上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小企业、大就业”的生产格局,成为区域经济的一项特色产业。其中集宁以皮手套、皮拖鞋小皮件加工为主,皮件加工户3000多户,从业人员2.6万多人,年加工小皮件5000多万件,还有123家经营全国皮衣、皮具的皮件一条街。察右后旗以土牧尔台的梳绒制革加工为主,有一定规模的绒毛制革企业38家,年加工绒毛2055吨,加工皮张(蓝板皮)40万张,同时兼有皮毛绒肉交易市场,年交易毛绒4200万吨,皮张150多万张,交易肉类6000多吨,交易额迭5.1亿元,参与皮毛绒肉交易和加工的从业人员5000多人。化德则是以羊驼绒絮片加工起步,进而发展成为以羊驼绒絮片为填充物生产加工防寒系列服装的大产业,有絮片加工厂家28家,服装生产厂家239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加工羊驼绒絮片5000多吨,生产絮片服装近2000万件,产品有6大系列200多个品种,销往全国29个省市的100多个大中城市和200多个县市,有的服装还出口俄罗斯、美国、日本、蒙古等国家。

皮革皮毛产业的再次兴起与发展,给当地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据初步统计,集宁、后旗、化德三旗县区皮革皮毛服装加工的产值达19.9亿元,在县城经济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化德的羊绒絮片服装已成为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产值达11亿元,占到全县生产总值的25%,被自治区评为“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企业示范工程”,雪绒公司生产的“绒雪蹄莲”牌羊驼绒絮片服装则被认定为自治区的名牌产品,察右后旗土牧尔台皮毛绒肉四大产业年产值达到5.1亿元,上交税金1000多万元。

(二)带动了县城经济的工业化进程

随着皮革皮毛产业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加工户自身积累的提高。分散的小生产已难以满足市场对扩大再生产的需求,迫切呼唤着企业和大户改善条件,扩大生产规模。为此,集宁等三旗县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自2006年以来各自开始筹建设施较为齐全的皮革绒毛服装工业园区,三个园区总规划面积6000多亩,其中一期工程占地1500多亩,政府已投入资金2300多万元,完成了园区的“五通一平”,企业投资自主建厂。目前,除集宁皮件园区正在建设中,后旗和化德的工业园区已竣工投入使用。入住园区企业27家,其它企业也将陆续迁入。工业园区的建成,标志着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跨上了新台阶,也为今后地方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扩大了劳动就业。加快了城镇化步伐

皮革绒毛服装产业的显著特点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吸纳大量的城镇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集宁等三旗县区仅此一项产业。提供了5.1万个就业岗位,其中解决城镇就业再就业人员3.6万人,吸引周边农村劳动力1.5万人。从业人员人均月收入500-800元,高的达1500元。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通过就业已长期定居在城镇。化德县城镇失业人员依托服装产业基本得到安置,吃低保的居民人数在全市各旗县中也是最少的。皮革绒毛服装产业搭起了劳动大就业的舞台,化德计划在今后的5年内,继续结合实施扶贫移民扩镇、生态移民、阳光工程,依托皮革服装产业,移民扩镇(农转非)3万人。由此可见,在产业吸纳就业人口的同时,也加快了城镇化步伐。

二、产业前景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皮革皮毛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既得益于立足资源优势,政府大力扶持的结果,更是市场需求拉动的结果。从我们调查了解的企业看,用户的订单接踵而至,生产供不应求。据企业业主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消费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高档化,皮革制品、毛绒服装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由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也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从乌兰察布市的自身条件看,一是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南连内地省市,北依自治区皮张绒毛牧业产区,外靠蒙古大产地,历史上形成的皮革绒毛交易集散地造就了独特的资源优势。二是皮革皮毛产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培养了一支产业队伍,积淀着一定的技术底蕴,还有着广泛的市场网络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三是劳动力、能源充足,工人工资仅为外地的一半,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四是各地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特别是皮革皮毛服装工业园区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五是资源产业承接了非资源产业,拓宽了产品开发领域。化德县制作的防寒服装,除用一部分絮片作为服装保暖防潮填充物外,还要大量购进非资源性的尼丝纺、涤丝纺、弹力尼、美达棉等中高档面料,这些非资源的中高档面料及辅料占到服装成本的60%。有的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借助现有的设备,还生产相当数量的非絮片服装。综合以上几方面的市场要素,乌兰察布市皮革皮毛产业既有发展基础,又有资源优势,既有市场需求前景,又有众多企业参与,只要因势利导,科学规划,大力扶持,皮革皮毛产业将会成为乌兰察布市一道新的经济风景线。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加工经营水平低。家庭作坊式占多数

如集宁的小皮件加工,绝大多数停留在家庭手工作坊的发展阶段,场地拥挤,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大部分皮件加工户是“三无”、“三低”,即无营业执照,无注册商标标识,无行业技术标准,产品低质量、低价格、低效益,处于自发无序发展状态。

(二)龙头骨干企业少。产业链条不配套

除化德、土牧尔台有几家较大的骨干企业外,集宁年加工小皮件20万(双)件以上的仅有10家,只能算得上个体加工大户,且设备技术落后,产品改进不大,难以开拓更大的市场。从产业链条看,制革深加工(成品皮)处于空档,成品皮原料主要靠外地购进,加大了生产成本。集宁小皮件加工主要从四川、浙江、河北购进下脚料。后旗生产的羊绒毯、羊剪绒拖鞋成品皮则从

河北购进,与就地加工相比,每张成品皮增加运输加工费10元左右。

(三)营销市场发育不够,销售价格较低

由于是分散小规模生产,产量少,加之无品牌,多数是订单生产的多,坐等客商的多,大部分利益流失到外地商贩销售环节中。集宁与外地有商标厂家生产的同质量皮毛手套相比,市场价格低3--5倍。

(四)优惠政策落实不够到位,招商环境有待改善

土牧尔台去年以来先后有19家客商人园建厂,地方承诺的“免三减二”税收优惠政策未能兑现,影响了客商扩大再投资积极性。条管的涉税涉费部门纵向约束多,横向沟通少,缺乏对企业统一协调方便的服务。另外,税务部门为了防止企业虚开增值税发票,税票管理苛刻,加大了企业与税务部门的矛盾,致使有的企业领取税票受到限制,甚至出现停产现象。

(五)企业流动资金短缺。贷款难度大,达不到满负荷生产,影响了企业的效益

三、皮革皮毛产业发展建议

(一)科学规划。强化皮革皮毛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各级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站在统筹城乡发展、扩大社会就业的大局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产业发展作出更好地完整的规划。突出其在区域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在政策扶持上给予重点倾斜,在生产要素上给予优先配置,切实将其当作一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针对目前全市皮革皮毛产业处于小规模大群体初级发展阶段现状,要坚持“整合资源,培育市场,以小促大,打造品牌”的发展思路和“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原则,以建设皮革皮毛加工园区和专业批发市场为载体,以扩张群体规模为基础,以引进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高标准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提升皮革皮毛产业水平,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集宁建成北方地区的“大皮都”,把土牧尔台建成全市皮革绒毛加工的“北窗口”(二连浩特的南大门),把化德建成北方重要的羊驼绒絮片服装生产基地和销售集散地。

要围绕上述的产业战略定位目标,扎实搞好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这是产业健康发展最基础的工作。要聘请一流的行业规划部门,组织国内外知名专家、经济学者,从产业政策、投资环境、产业链条整合、重点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体系、管理服务体系、行业市场自律、行业标准推广、技术人才培训等多个方面调查论证做出规划,形成一幅可行的发展蓝图,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抓住薄弱环节,突出发展重点,分年实施,分步推进。

(二)大力培育和引进龙头骨干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骨干+群体”是产业发展壮大的基本做法和成功模式。龙头骨干企业在设备、工艺、技术、人才等方面具有个体加工户不可比拟的优势,有了龙头骨干企业,不但有利于打造品牌,开拓市场,扩大知名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优势的辐射,能够带动整个产业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水平。过去集宁皮衣加工群体的发展兴衰史,实际上就是集宁皮件厂发展的兴衰史。化德县引进华鹏服装公司,建成了符合国际标准化的生产线,对化德服装产业广泛使用电动缝纫机、电脑刺绣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此,要把培育和引进龙头骨干企业作为扶持皮革皮毛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强与海宁、清河、留史等发达地区、国内皮革行业研究机构、同行业企业集团的联系合作,力求通过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孕育出一批骨干企业。集宁应重点在系列开发箱包、皮具等皮制品产品的龙头企业上下功夫。察右后旗一是要重点扶持腾发公司,在目前园区已具备排污治污设施的有利条件下,尽快促成在加工半成品皮(蓝板皮)基础上新上年制革80万张成品皮生产线,填补制革环节上多年来的空白。二是重点扶持双鸿绒毛有限公司新上纺纱200吨、织衫20万件的纺纱和横织生产线,开发绒毛精深加工新产品。要通过培育和引进这些能填补产品空白的、精深加工的、使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龙头骨干企业,打造品牌、扩大知名度,改变目前产品种类少、档次低、半成品多的局面,带动全市皮革皮毛产业上档次上水平。

(三)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推进企业生产规范化、标准化

工业园区是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需求的产物,也是推动企业向规范化、标准化转变的重要载体。要完善工业园区功能,力争所建的园区成为集信息服务、产品研发、生产加工、交易流通、服务管理为一体的大平台。凡是人园的企业,都要进行登记,确立品牌标识,建立质量标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要引导企业学习化德的做法,组建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自律规则,推广行业技术标准。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要通过规范化管理促进企业诚实守信的规范化生产,有效扭转目前小而散、杂而乱以及加工户“三无”局面。

结合园区建设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推进,继续完善集宁皮件一条街、土牧尔台皮毛交易市场的管理和服务,促进营销市场的发育,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增加后续利益。

入园企业是皮革皮毛服装行业的先锋队,如果忽视设备的进步更新,忽视先进技术的有序跟进和长期投入。完全有可能再步集宁皮件厂后尘。因此,要引导入园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国内外同行业的展销会、博览会、订货会,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最新科研开况,紧跟市场节拍,及时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永葆企业的生机活力,引领皮革皮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挟持力度。营造宽松的投资和发展环境

乌兰察布市属于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低,借助外力,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目标是各级干部的共识。但是能不能更好地借助外力,与其发展环境有着很大关系。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健全、地区之间的竞争还没有真正实现公平公正有序的情况下,衡量该市的政策优惠不优惠,环境宽松不宽松,不能局限在自己跟过去相比较,而要置身于全国的大市场中相比较。如果这里的优惠政策、投资环境比不上别的地区,包括周边邻近地区,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优势,招商引资也只能因吸引力小而显得力不从心。据客商反映,察右后旗招商优惠政策并未完全兑现,土牧尔台的优惠政策远不如邻近地区。以锡盟西苏旗为例,绒毛加工企业每购进1台梳绒机,财政补贴500元,企业入住园区不收任何费用,而且旗财政担保银行贷款,利息不高于5.76‰,超出部分给予补贴,以上列举的优惠内容。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里没有占据一项,已落户于土牧尔台的部分绒毛加工客商思想有所波动,准备明年新上的二期深加工项目也持等待观望态度。优惠政策如此悬殊,招商发展谈何容易,更有可能落后于他人。因此,各级政府在加大对皮革绒毛产业扶持力度上,要考察学习外地的做法,特别要学习借鉴外地涉税涉费部门是如何支持地方扶持企业的做法。要在学习借鉴中完善自己的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引资的吸引力,提高招商效果。涉税涉费的部门,不论是条管单位还是地方单位,都应增强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要善于把执行有关规定与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做到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克服教条和死板。在项目审批上,要简化手续,一厅办理,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供便捷快速高效的服务。要增强执法收费部门的工作透明度,严厉制止吃拿卡要、违规乱征、以罚代管等一切“三乱”行为,切切实实创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投资与发展环境。

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第2篇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特色产业是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利川市凉雾乡七里沟村莼菜基地的调研,从莼菜种植的技术、投入规模、加工技术、市场等全面了解当地居民对种植莼菜的各种需求以及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实际困难,从而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为村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促进当地莼菜产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农民增收;地区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4.013

作者简介:谭昶(1990-),男,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王谊鹃(1979-),女,博士,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

莼菜,又名马蹄菜、湖菜等,多年生宿根水生名贵草本植物,鲜美滑嫩,富含胶质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口感爽滑,甘甜可口,具有减肥消肿、壮肾益智、清热利尿、防癌之功效,是一种营养极为丰富的绿色蔬菜珍品,其经济价值也非常高。

七里沟村位于利川市凉雾乡的西北部,东南与继昌莼菜基地相连,北与福宝山风景区相连,地处山间,水源丰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非常适合莼菜的生长。笔者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方式对该村50余户村民进行调查,从莼菜种植技术、市场、收益、风险等方面了解当地莼菜产业的发展状况。

本次调研是为了了解村镇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与农民增收情况,掌握农民对特色产业的看法和意见以及农民在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这次社会调查,选择的是利川市七里沟村作为调研对象,调查当地莼菜产业带来的实际收益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村中最早从2002年就开始种植莼菜,一进人七里沟村,就可以看到,现在村民们把很多稻田都已经改种莼菜了。

1 七里沟村莼菜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在种植莼菜之前,40%的家庭靠外出打工作为收入来源,53.3%的家庭靠务农维持生计,该村的年户均收入为10 265元,最少的家庭只有1 400元(见表1)。

从2008年开始,全村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开始寻找大山里的致富之路,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有少部分家庭种植莼菜,但是,到目前为止,全村的莼菜种植面积已达300余亩,年均亩产莼菜1 500kg,创造年产值约200万元。如表1所示,种植面积达10亩以上的有8户,占16%,其户年均收入为60 900元。不足5亩的户数为23户,占46%,其年均收入为21 280元,从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当地莼菜产业是具有规模效益的。

吴某庆是本村最早从事莼菜种植的,从2002年就开始种植莼菜,早期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风险,如:种植技术、产品加工、市场销售、交通运输都存在很大的困难,尽管面临这么多的困难,但是他还是坚持下来了,2014年其种植面积达20余亩,创造直接收益8万余元。同时,他家中从事收购村民采摘的新鲜莼菜以及莼菜的初级加工,成为全村的莼菜贸易中转站,是本村莼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到如今的加工老板,都是莼菜产业的发展带来的收益。

在关于政府对莼菜产业支持方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如图1所示,50%的人认为有政府支持但是支持力度不大,43%的人认为政府的支持力度较大,7%的人认为无政府支持或不了解。通过对村民的走访,大部分对政府的支持政策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基层政府的执行力度不够,很多政策经常落不到实处,而且对基层干部的一些做法持不满的态度,例如:村干部私自将本村山上的水库卖给了镇上的居民做饮用水,造成本村很多村民的莼菜基地水源得不到有效的供给。

七里沟村九组村民吴某政,家中有3个子女,在种植莼菜之前靠种植粮食作物维持生计,年收入只有约1万元,根本无法支撑沉重的家庭负担,2012年在村民李某的介绍下,开始从事莼菜种植,把家中的几亩稻田都改种莼菜了,收入也慢慢提高了,从起初的1万余元到现在的5万余元,生活也慢慢的有所改善。但是,据他反映,2014年村干部把后山水库私自卖给了集镇的居民,由于他家住在半山腰,地势相对较高,莼菜水源供给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眼看正是莼菜生根发芽的季节,水源也是他目前最担心的问题。

2 当地莼菜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根据调查和走访发现,目前七里沟莼菜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水源问题

莼菜是一种水生蔬菜,种莼菜必须使用水田,对水质要求也很高,而且要确保田水流动,才能减轻叶腐病的发生,田水要保持干净清澈,不然泥沙会污染莼菜茎叶表面的胶质。水源问题是村民反映最多和最直接的问题,自从2014年村干部私自将后山水库卖给集镇居民,该村的莼菜基地水源灌溉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地势较高的莼菜基地更是严重不足,严重损害了村民们的切身利益,村民们一提及此事就很愤怒,水库属于集体财产,个人无权私自买卖,村民们都希望上级政府能够下乡实地考察,为村民们解决实际困难,希望水源问题得到改善。

2.2 种植规模偏小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全村的种植面积为300余亩,规模还比较小,而且46%的户数种植面积在5亩以下,其年均收入只有21 280元,经营效益不是很明显,而面积在10亩以上的只占16%,年收入为60 900元,从其年均收入可以看出当地莼菜产业具有规模效益。为了进一步促进当地莼菜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政府也应在资金投入、种植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能够给予莼菜种植户一定的补贴,鼓励村民参与莼菜种植,从而提高当地莼菜产业的规模。

余某,七里沟村八组村民,从2013年才开始种植莼菜,在此之前,外出打工是家庭的唯一收入来源,年收入只有2万元左右,而且家中母亲年事已高,所以他决定在家创业发展,在本地市场带动下,于是开始了莼菜种植,起初他只种植了3亩,第二年就增加到6亩,创造直接收益46 000元左右,据他反映,种植莼菜比种植水稻收益高很多,而且也比外出打工轻松不少,所以他决定今年还要加大投入,扩大种植规模。同时,他还希望政府可以给予更多的金融支持,放宽贷款条件,使他们能够获得一定数额的贷款,从而加大莼菜产业发展的投入。

2.3 缺乏种植技术

种植莼菜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包括:扦插播种、施肥、新叶采摘、复壮,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每一步都必须精细进行。比如:施肥时要用喷雾的方法进行,如果直接将肥料撒入池中,肥料就会落在莼菜的叶子上从而导致叶片腐烂。根据调查和走访发现,村民们根本没有一套成熟的莼菜种植技术,还是一种摸索式的方法,甚至连一些基本的病态症状都不知道如何处理,比如:有村民反映莼菜的叶子容易腐烂,严重的时候导致全株死亡,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防治。后来笔者找到相关技术人员咨询,这是一种叶腐病,也是莼菜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时要用波尔多液防治即可,并且要保持水质清净和流通。所以村民们也希望能够参加一些技术培训,掌握一些实用的种植技术,更好地防御病虫害,从而提高产量。

2.4 缺乏深加工技术,没有自己的品牌

缺乏深加工技术是目前当地莼菜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品牌是扩大市场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查发现,当地没有正规的莼菜加工厂,只有一个简单的贸易中转站,村民们把所有采摘的新鲜莼菜都集中到这个中转站,中转站进行简单的初级加工处理,然后由重庆的某公司来收购。村民们都希望能有一个自己的莼菜加工厂,打造自己的莼菜品牌,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这样当地的莼菜就可以就地升值,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

2.5 市场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单一

莼菜市场信息不对称、流通体系不健全等造成了“产地卖难、销地买贵”现象的产生。销售渠道单一最有可能造成产品滞销的风险,而且村民们没有价格优势,往往以较低的价格卖出。通过调查发现,全村只有一个莼菜销售点,而且已被外地某莼菜加工公司垄断,加上村民对莼菜的市场情况又不了解,所以在贸易价格上完全没有优势。很多村民都反映这个问题,价格完全由外地公司决定,而且又没有其他的销售点,村民们只能被动接受。

2.6 产业风险

莼菜产业的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干旱、强降水、病虫害都是自然风险。市场的波动,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都造成了市场风险。村民们都把粮食作物改种莼菜了,一旦莼菜产业遭受自然灾害或者市场波动影响,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全村将遭受巨大损失,所以村民要防患于未然。

3 促进当地莼菜产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3.1 加强政府管理指导,给予政策支持

七里沟莼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瓶颈。水源问题是村民反映最直接和最多的问题,水库本是集体财产,村干部私自将其卖出已经严重损害村民的利益,政府应该加强实地考察,做好管理指导工作,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水库既然是集体财产,村民自然有享用权,考虑到莼菜属于经济作物,而且用水量也比较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免费或者付费两种方式来对水源进行管理。

同时,给予农民政策上的支持,比如:财政支持政策、补贴政策、奖励政策、保险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政府支持政策。通过种植面积补贴政策和奖励政策去鼓励农民参与莼菜种植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则是农业合作企业实行免税或者低税政策,以此激励他们更好地为农民和农村地区服务。农业保险政策是对农民的一种保障制度,任何产业都是有风险的,有了保险政策,农民就可以根据种植面积购买保险,从而降低损失。

3.2 加强技术投入与创新

引进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加强技术的深化与创新,才可能实现规模效益。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科技投入,搞好科技推广示范。农民缺乏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政府可以通过农业科技示范田,让他们亲眼目睹示范田的收益,吸引他们照着学、跟着做,从而扩大莼菜种植的规模,使更多新技术尽快尽可能多地应用于莼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另一方面,合作企业也要积极学习和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再转化到种植和生产过程中,提高种植和生产的效率。

3.3 加强金融支持,扩大生产规模

我国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使得大量的农业资金外流,城乡的发展差距也越来越大,所以,农村的产业发展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和资金投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城乡一体化的需要。根据调查和走访,村民们认为缺乏资金投入是目前莼菜产业规模太小的主要原因,他们希望政府能够放宽贷款条件,让农民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莼菜产业上,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

3.4 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打造品牌

没有品牌就缺乏竞争力,品牌是商业竞争中的关键因素,在品牌为先导的市场模式中,品牌意味着商品定位、经营模式、消费族群和利润回报。据调查发现,在七里沟莼菜基地的周边地区还有几个大型的莼菜基地,如:继昌莼菜基地、仙女洞莼菜基地、陶家沟莼菜基地。所以,这些莼菜基地可以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利用资源优势,引进外资,成立专业合作社,建设自己的加工厂,实现产品精加工,开拓营销市场,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打造利川高山蔬菜的知名品牌。

3.5 把握市场动向,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

渠道本身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有大众需求的产品,并且能保证质量和服务,就会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当然也会有很多商家争相来做渠道分销商,渠道就是产品的通路。首先,要确定产品所针对的客户群体,突出产品的优势及企业发展前景,然后再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销售渠道是特色产品市场推广的关键性因素,正确把握市场动向,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应市场的产品,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比如:利川市蔬菜协会等中介组织、其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电子商务等来建立自己的莼菜销售渠道,形成一个销售网络体系。

3.6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根据调查了解,当地农民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都是小学初中文化,大都是在当地政府或者亲戚邻里的带动下,才开始种植莼菜,没有种植技术,更不用谈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刚开始都是靠模仿性和摸索式进行,甚至连一些基本的病虫害防护都不懂,造成产量和收益低下。据村民们反映,他们也希望参加一些技能培训,学习一些种植技术。

所以,当地政府和合作企业应该定期对农民开设相应的技能培训班,让他们学习更多的产业技术和相关市场信息,让农民变成智慧农民,对于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夏波,洪忠明.武隆县鸭江镇2013年特色产业调研报告[J].吉林农业,2013(4)

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第3篇

2012年中国GDP总量已居全球第二位,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率不到3%,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中国2012年文化产品出口额仅为217.3亿美元,占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例只有1%左右,这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的地位不相匹配。而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占其GDP的21%,仅好莱坞电影就长期占有全球电影市场70%的份额。日本也达到了18.6%。中国文化产业企业可以说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面临千载难逢的机会。

正如陈少峰先生所言:文化产业的主体是文化企业,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文化企业的发育水平,随着国家“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战略的实施,文化产业正在由“政府推动”转化为“企业主导”。如何培育或提升我国文化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这也是这本研究报告的研究团队一直持续不断专注于文化企业研究的基本动因。这本研究报告带来的还远不只如此:文化产业的政策解读、文化企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媒体传播新势力、文化产业创意人才、文化产业融资模式和文化产业园区,在这本研究报告里都力图有所展现,这也是这本研究报告的可借鉴之处,不仅在数字上有反应,更多的是对中国文化企业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建议,正是这种从学术的视角开始,而又不拘泥于学术研究,带给读者的感觉和震撼才与其他报告不同,这也正是这本报告的特色之处。

文化企业是做平台好还是做内容好?做平台会出现文化产业商业帝国,规模经济明显;做内容需要原创,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对于企业,政府要政策倾斜企业鼓励他们做内容,虽然内容为王是我们的共识,但现实却是平台为王。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到这个阶段,作为企业到底应该如何选择?不一定很多文化企业一定要做平台,如果一家文化企业原创内容比较多,而又具备研发创意团队和文化基因,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一定是目光远大地做内容,在每一个行业里面都会有隐形冠军,文化产业也不例外。

中国最大的文化企业是谁?为什么不是传统的传播媒体、电影院线、出版印刷?是CCTV吗?是华谊兄弟吗?不是,是中国移动。中国移动不仅在做平台,而且逐步在向内容扩展。包括百度也是在做平台的基础上向内容延展,这里也告诉诸多的文化企业一个发展路径,但是你适合吗?

《中国文化企业发展报告2013》所呈现出来的研究成果日臻成熟,已经不是枯燥的数据和读者的自悟,更多的是思考和启迪,在这里你要找到你想要的,还要找到筚路蓝缕征途中前行的启明之光。这也就是为什么研究团队一再强调这不同于一般的研究报告,相信读者读完之后会更加感同身受。

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

>> 中国电影产业转型中的金融资本研究 中国电影资本打入好莱坞 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风险研究 中国电影产业的集中度研究 中国电影动画产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关于对中国电影产业融资问题的相关研究 中国电影产业探究 中国电影营销的问题研究 境外资本进入中国电视业的模式研究 权力与资本裹挟下的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浅谈中国电影产业投资的现状、问题以及策略分析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电影产业结构现状和对策研究 面向创意文化的中国电影产业研究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力量分析与对策研究 论新时期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3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艺术报告” 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模式转变与贸易竞争力提升研究 中国电影产业盈利模式的思考 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模式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3}卞智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韩国电影振兴现象产业分析》,载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4}邹宇泽:《韩国电影配额制度简史:1945―2003》,第44页,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库。

{15}【韩】朴彦珍、胡中:《韩国电影审查、电影法及民族电影》,载于《电影艺术》2000年第4期。

{16}即每家影院一年内播放国产影片不得少于146天,目前已降低到73天,电视台播放国产影片也必须保证达到25%,以给国产电影创造生存空间。

{17}国家广电总局:《韩国、越南、印度电影立法考察报告》,。

参考文献:

[1]王凡.中外合拍片与中国电影全球化战略[J].当代电影,2012,(1).

[2]张燕.一“拍”渐“合”有融乃大――改革开放30年区域合作策略下的内地与香港合拍片[J].当代电影,2008,(11):63.

[3]【韩】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编著.韩国电影史――从开化期到开花期[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Research on Issue of Access to Chinese Film Industry for Foreign Investment

Yang Fa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Law,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s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100097, China)

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第5篇

1、项目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前景,产品市场需求广阔,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能在较短时间内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对优化全省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带动作用;

2、项目产品符合国家技术和产业政策,属于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等国家和省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

3、项目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已完成研究开发,技术成熟,具备产业化条件;

4、优先考虑能增加出口或替代进口的项目。

第二条重点项目应以企业为主体承担,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承担单位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运行机制灵活、高效,企业资信状况好:领导班子科技意识强,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

第三条重点项目的申报工作由承担单位所在市地科委、国家级高新区管委会或省直有关委办厅局负责。申报的重点项目要充分听取当地计委、经贸委及有关产业部门的意见。

第四条项目承担单位需填报《##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申报书》(见附件一)、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其他有关材料,经所在市地科委、高新区管委会或有关省直委办厅局严格把关,并签署推荐意见后报送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科委,省计委、经贸委、财政厅派员参加办公室工作。

第五条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后,分领域组织相关技术、经济、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重点项目评审组,对通过初审的项目进行评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平衡后,分批提出重点项目计划建议。

第六条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建议的重点项目计划进行审定,交由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执行,并向有关方面。

第七条经认定的重点项目享受《##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豫政[1998]60号文)的有关优惠政策(除第七条外)。其中部分项目可获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贴息支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另行制订。

第八条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重点项目的组织协调、计划编制、合同审查、进度检查、中期评估、项目验收等工作。

第九条组织项目申报的市地和有关委办厅局负责日常的监督管理协调,保证项目的正常进展。项目承担单位要按要求及时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组织申报部门提交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的报告和统计报表;向有关财政、财务和监察部门报送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第十条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对没有按时完成目标任务者,要限期改进,逾期仍不能达到预定目标者,中止对项目的支持,并撤销其重点项目资格,停止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十一条重点项目验收的程序如下:

1、由项目承担单位填写《##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验收审批书》(见附件二),并提交项目实施总结报告及相应的证明材料,经组织申报单位申报签署意见后报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2、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重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者,颁发《##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验收合格证》,获得合格证者,可视为已投产,开始享受《##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豫政[1998]60号文)第七条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分别予以责成整改或取消重点项目资格的处理。验收结果及处理意见报告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第十二条建立省高新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每半年或一年举行一次全体会议,对前段重点项目计划执行情况、下段##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及其他重大问题提出咨询意见。

第十三条对取得显著效益的重点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从项目所获利润中拿出一定比例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人员。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办法从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