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健康基础知识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5—0054—01
新课改的实施,对于广大一线体育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由于高中新课程改革涉及面非常广,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各种问题。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落后。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并未得到学校和教师应有的重视。部分高中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体育教学存有偏见,他们认为体育课是副课,体育与健康课程可有可无。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难以得到有效纠正,体育教学课时被挤占和挪用的情况屡见不鲜。而一些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也缺乏正确认识,未能在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没有真正树立起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服务的教育观念。
2.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意识淡薄。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增强高中生的体质,而且更为重要的在于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要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但在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重视专项运动技能的传授和学生体质的增强,未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进而导致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
3.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合理。由于多种原因,不少高中学校未能构建起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并且现有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合理。这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体育教学流于形式。虽然高中课程改革已在我省实施了一段时间,但不少体育教师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体育教学流于形式。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课前对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研究不深,准备不够充分,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一些精华被抛弃;课堂教学看似热闹非常,实则华而不实,教师的主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刻苦锻炼精神的培养及挫折教育被忽视;教师在课后缺乏教学反思。
二、对策
1.注重课程研究,科学编写教案。教案是一堂课的设计思路与组织方法的集中体现。在编写教案前,教师要认真学习《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体育教科书,把握“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仔细研究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问题。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有机整合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并根据教学需要适当突出某些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中心,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等进行,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学院 中学 排球课程 衔接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274-01
1、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开设现状
1.1、体育学院W生毕业后担任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多,从事体育科研工作占10%,部分体育学院目标高适应社会需求占27%,较适应占53%。
1.2、体育学院排球培养科研能力占40%,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是排球教学的重点,选择熟练掌握排球基础知识、技术的教师占100%、排球训练和竞赛裁判能力的占87%,选择在中小学组织排球教学、加强社会适应能力、能运用排球运动促进全民健身的排第三,占80%。
1.3、根据研究副教授教师占53%,数量在25-35篇之间。在32-46岁之问的教师有5人,其中有3人为讲师,2人为副教授,在20篇之内,另外32岁以下的有2人。在调查中表示:国家级的裁判占33%,一级占53%,二级占14%。
1.4、135大健康目标是体育课程增强学生基本技能,在体育活动中所学到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可以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
1.5、学生考试满分100分,分比: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占53%,裁判及竞赛组织能力占27%,学生自评和教学组织能力分别占20%和47%。
2、湖南的中学排球课现状
2.1、中学排球男教师多于女教师,比例失衡。
2.2、45岁以上占17%,中年占34%,青年占49%。
2.3、教师教学能力自我评价、编写排球教案状况
2.4、体育教师中能完全胜任排球教学的占29%,能够胜任的占42%,一般的占26%,认为较吃力的占3%。
2.5、排球教案编写情写详细教案的占23%,写简单教案的有占71%,不常写教案的占6%。
2.6、目前湖南的中学排球教学主要有软式排球和硬式排球两种,教学用球,软式排球占20%,硬式排球占43%,软硬式排球混合使用的占37%。
2.7、排球教学目的:熟识基本的排球理论知识、增强健康体质标准、掌握社会体育技能、培养团队主义精神、提高意志和品质等5项指标。
2.8、中学排球课教学目标任务较明确,必须符合135的目标要求。
2.9、调查发现大多数体育教师教学内容制定是通过体育教学组集体商讨确定,小部分是根据学生情况参照课程标准自己制定,很少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组的意见自己制定具体教学内容。
2.10、在排球技能的准备姿势、传球、发球、塾球是每位教师的必教内容,有86%的教师会教授排球扣球,有74%的教师会教授排球栏网技术,教授排球裁判规则的教师占57%,教授技战术的教师占26%。
2.11、对排球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调查发现,讲述排球运动概述的教师占91%,排第一,讲述排球运动中的损伤与防治的占89%,剩下比列则为讲述健身知识与功效、排球比赛赏析、规则与裁判法、其他体育知识、排球技战术分析。
2.12、目前排球教学方法通过调查发现,教师运用讲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教学的占100%,结合对抗娱乐手段教学的占66%,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的占43%,结合辅导电化教学的占29%。在对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的调查中,有89%的学生喜欢结合对抗娱乐手段进行学习,有85%的学生喜欢教师的讲解、示范教学方法,有61%的学生喜欢电化教学,43%的学生喜欢自主练习。
2.13、根据研究发现男生多于女生,高三锻炼排球的学生低于其他年级锻炼排球的学生数量,没有时间参加锻炼是主要影响因素,占85%;其次为没有锻炼伙伴,占82%;第三为没有兴趣,占69%。
3、影响湖南的体育学院体教专业排球课教学与中学排球课衔接的因素及对策
3.1、以社会需求为标准,审视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体育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等工作的体育教学人才,当今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最大的市场是中学体育师资。培养市场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今后体育学院发展的方向。
3.2、体育学院排球普修课教学目标与中学排球课教学目标的合理衔接
研究发现,中学排球教学目标与中学生的学习动机相符,湖南的体育学院普修课教学目标的制定符合教师培养目标,但应增加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3.3、体育学院排球普修课与中学排球课教师与学生能力的合理衔接
体育学院排球普修课对学生能力培养,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目前排球教师的教学能力都较高,对学生的专业技术、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的培养都占有较高的比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明确。体育学院教师在学生评价中主要运用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中学体育教师中大专学历的教师年纪都偏大,但基本技术和职称都较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带动年轻教师工作。但中学体育教师男女比例不协调,学历较低等,学校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多安排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不断完善他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逐步提高学历水平,科研水平,与之相对应的体育学院体教专业,在招收和培养方面,有意加大女学生的比例,从而提高就业中的招聘比例。通过各种渠道提高中学体育教师驶谔逵г河胫醒徘蚩纬潭越又芯?
车雄文
(湖南省邵阳市第五中学 湖南 邵阳 42000)
[摘 要]21世纪中学体育教育课程更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以学生为主,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贯彻135大健康的精髓。中学排球是必修课,种类:硬排、软排、气排球实施在教学中。体育学院与中学排球课程对接,现阶段体育教育专业的排球课教学主要是以硬式排球课程为主,教学标准也趋向于竞技运动,无法适应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需求和基础教育的目标。因此合理地调整体育学院体教专业排球培养目标势在必行。
[关键词]体育学院 中学 排球课程 衔接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274-01ψ识游榈恼逅剑允视ο执逃男枰?4、体育学院排球普修课教学内容与中学排球课教学内容A合理衔接
通过对中学排球课教学内容的调查发现,中学排球教学内容制定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学组集体商讨确定的,根据体育教学组的制定意见,自己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的教师较少。实践课具体教授内容主要以教授准备姿势、传球、发球、垫球为主,而体育学院教学内容有排球基本技战术、排球运动概述、规则与裁判法、技术战术理论分析、中学排球教材教法、组织比赛工作、场地设施与管理办法、课余训练与健身指导等。讲述中学排球课余训练与健身指导内容所占比例较少。
以135大健康之要求,根据中学教学内容与体育学院教学内容对比,可见湖南的体育学院体教专业的排球课教学内容的设置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要求基本相适应,但中学《目标》更提倡W生的健康,所以在体育学院排球普修课的教学内容上应加大“课余训练与健身指导”内容的教授比
5、根据中学排球课教学方法的应用审视体育学院排球教学方法
调查中发现教师运用教的方法和学生喜欢学的方法有差异,学生更喜欢电化、结合对抗娱乐教学,而教师在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较少。而体育学院体教专业的这种教学方法接近于竞技训练,对中学体育课课时较少、要求“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偏离,与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不统一。
所以,在体育学院体教专业排球课普修课的教法上应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具体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使中学的排球课更丰富多彩,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身心健康。
6、建议
湖南的体育学院普修课教学目标制定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大比重运用排球运动指导全民健身。体育学院排球普修课教学内容要安排“课余辅导”,增加排球普修课的课时使学生掌握“三基适应市场需求。排球课普修课采用探究式,运用AT技术教学法、突出双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实践和创造能力。使中学体育教师在排球课教授中和学生双赢!
参考文献
[1] 吴毅刘常林高校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研究《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第28期114-116页共3页.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体育科研、课堂教学、课余体育活动
研究内容
现任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调查,教学能力分为课堂教学能力、课余体育活动组织能力、体育科研能力、卫生保健知识科普能力。其中课堂教学能力还包括:1、教材搭配2、教法运用3、组织调动,情绪调动。4、课堂调控。通过对228所小学的调查问卷的研究,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五年制体育大专班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
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
2001年,向黑龙江省的228所小学校发出660张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47份。
2.2实地访问法
利用九九体育专业教育见习的机会,用问卷和谈话的方式调查了34所小学。
2.3研究讨论法
与参加调查的同学讨论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研究未来学校需要体育教师具有哪些能力,要求每个同学都发言。
3、结果与分析
3.1 课堂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在完成每堂课时,所表现出的多种能力,包括编写教学文件、组织教学、运用教法、知识更新、教学效果等部分。调查反映,各院校毕业的体育教师大多数基本素质较好,有一技之长,但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完整;能上课但不会写教案;能够示范但说不出其要领;能够认真工作但不善于总结,致使小学体育课枯燥乏味不适合学生的特点,不能很好的完成《体育与健康课大纲》的要求,宝贵的经验得不到及时总结。出现有热情没水平、理论知识薄弱、实践水平一般的格局。
具体情况见下表:
从表中不难看出,体育教师在编写教学文件和知识更新两方面较差(33%的教师没有教案,30%的教师自工作以来没有参加过各种业务学习)。致使很多学校得体育课内容陈旧,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有甚者“一堂课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这说明体育教师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还需要加强。
3.2 课余体育活动组织能力
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在调查的262所学校中有64所农村小学没有在课程表中安排课外体育活动,有140多所学校课程表中虽有体活课,但不能经常性的组织活动,60多所学校能够较认真的组织课余体育活动,其中只有11所学校有完整的课余活动组织机构和活动计划。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第一是学校领导对升学率抓的很紧,对体育的作用价值认识不足;第二是部分体育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工作热情低,没有奉献精神,拜金思想严重;第三是学校场地小,器材少,经费短缺,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上述情况中,城市的中小学课余活动好于农村,同时体育器材和经费情况城市也好于农村。
3.3 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小学体育教师工作能力中最薄弱环节。科研基础水平差,科研成果少,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成果。现有的科研成果质量也很低,70%多的成果只是一般性工作经验总结,在省级各种学术会上获奖论文只占24%,只有6%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3.3.1 最近几年体育院校才开设体育科研课,起步较晚。
3.3.2 有关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资料、杂志、书籍较少,收集信息、更新知识较难。
3.3.3 体育教师本身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缺少科研意识,不能虚心学习他人之长。
3.3.4 小学科研设备少、条件差。
3.3.5 缺少学术交流,各种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得不到推广。
综上得出,体育教师在思想品德方面是良好的,为体育教育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教师知识结构不完整,理论水平低,教学组织方法单一,科研能力差,教学中体育课与健康课比例失调,重技轻能,基础知识被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所代替,脱离不了传统体育观念,适应不了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结论
4.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4.2 尤其是主管学校体育工作的职能部门,4.3 务必从教学战略发展的高度去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4.4 真正把“健康第一”作为工作的指4.5 导思想,4.6 把体育教师的岗位培训、教学文件的编写、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工作重点,4.7 力争使中小学体育教学到本世纪末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目标4.8 。
4.2 加强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理论教学,开设科研课和课余训练辅导课,把编写各种体育教学文件作为毕业考试内容,严格把关,注意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4.3 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体育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的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考试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设立专门考试体育的领导机构实施,并及时检查督促。这样可以促进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认真对待体育课和课余活动,让体育教师有压力,让社会重视,促使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传统;教学;对比点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近十年间体育课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提高国民整体健康水平发挥了作用。我校为了更好的贯彻这一意图,每学期都进行一次全员性的“育文杯”教学大赛,由专家组负责考核,结合自评、互评、组评决出等级,以期达到深化理解、共同提高的目的。体育组共8人,本次大赛共8节新课改体育课,另有4节,共12节课。无论是从教材的选材,还是课的设计、教案、实施等环节都是自己独立完成,并在传统体育教学基础之上进行改革、创新与对比。我们通过归纳新课改体育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对比点,不难看出传统体育教学的局限,新课改体育教学的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新课改,具有较高的研究与挖掘价值。现阐述如下:
对比点一:教案格式的对比
传统教案的格式中,把教学目标、教师组织、教法和教育措施放在很大的篇幅上,不切实际;所制定的内容没有灵活性,限制了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发展。而本次大赛12节课中,把教学目标改为教学和学习目标、同时把运动负荷预计删掉,给课堂更多的灵活时间和空间,这样教师授课的余地更大了,学生发展和创新的空间更大了。
参阅新课改要点:
目标体系共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
制定教学方案时,要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以学生发展需要为中心,而不是以运动项目或教师为中心。
对比点二:教材选择的对比
本次课中有选择跑、跳、足、篮、排、舞蹈等很多教材,并且每堂课安排的都是一个主教材,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多教材教不透的不足,同时可以更加投入的实施一个教材的传授,随后围绕这个主教材进行一些相关素质练习或游戏,有益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时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这样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一课两教材的格局,而且避免了顾东顾不了西的局面。12节课共采用了七个主教材,不同教材都有所尝试。
参阅新课改要点:
可以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
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新兴运动项目。
对比点三:教法与学法的对比
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学生练已经失去位置,取而代之的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本次大赛中,有教师上障碍接力课,课中教师多采用提问、质疑、启发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多以鼓励表扬为主;障碍让学生自己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避免了传统教学“师为尊”的局面;学生通过思考、探究、答疑这个过程,能力得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自主参与练习的态度得以端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统计每堂课中这样的教法都有用过,且表扬鼓励的话不少于10句,受到学生的欢迎。
参阅新课改要点: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发扬教学民主,听取学生的意见。
3、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促进学生运动兴趣的保持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对比点四:心理品质、社会适应能力的对比
传统体育教学对于心理品质社会适应能力的渗透比较忽视,新课改更注重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如七年级学生需要规范行为习惯,自创“站军姿”游戏来培养这种能力;八年级学生较好动,将“火球”、“花式跳绳”器材搬到课堂,活跃气氛,发展素质;九年级同学应多培养社会责任感,如自创“回家”游戏,贴近生活,培养能力;从这些活动的安排来看,都是以培养优秀的心理品质、社会适应能力为先决条件而实施的。
参阅新课改要点:
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2、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是学生健康成长。
对比点五:教学器材的对比
单从器材方面来讲,本次大赛有长足的进步。多媒体教学仪器的引入,使体育课堂花样繁多,丰富多彩;录音机课课用,而且起到的效果很好;电脑搬入课堂中,把它所存入的内容通过影像传递出来,使学生有种直观的感觉;最突出的是火球、软排、花式跳绳等器材的引入,共有四堂课使用,学生兴趣浓厚,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坚持下去。以往传统教学枯燥乏味的体育课已不复存在。
参阅新课改要点:
1、发挥多种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2、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及体育与健康知识。
上述新课改教学与传统教学对比点结果,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新课改体育教学的理解,还充分论证了打破传统、开拓创新、勇于攀登的必然性。只要我们体育工作者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新课改一定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国民健康也会大幅度的提高,我们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2002年4月。
把武术推向世界,扩大中华武术在世界的影响,并逐渐成为竞技体育中的一支力量,丰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内容,将成为历史的必然。作为基层的体育工作者,如何顺应这一发展,如何做青少年武术基本功的启蒙教育,如何吸纳当今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如何确立武术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值得每个基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思考并付诸行动的教学内容之一。
一、中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
据本人对市、区、县几十所中小学近年来的教学活动、观摩课、优质课和大课间活动的观摩学习,得知,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对待武术内容普遍存在以下五点问题:
1.武术教学在一些学校遭遇“冷落”,在教学中课时安排比例不够;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执行不全面;不能有效地运用武术教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这一效果。
2.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基本功薄弱,对武术的理解不是建立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而是简单的模仿和不切实际的想象。
3.教学方法简单,教师示范不合理,重、难点讲解不够,错误动作纠正不及时,有效的教法得不到实施。
4.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过程简单,重复学习、复习、考核这一过程,单一的学习过程形式枯燥,压迫性学习,而没有趣味性,造成学生兴趣不高。
5.教学内容少。目前的教学内容仅仅是手型变换、武术操。对攻防套路的教学开发不够,有条件的学校对器械的运用不够好。
二、确立武术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的五项措施
中华武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富有哲理和浓厚的文化内涵,内容丰富,源远流长。我们具有地域优势,具有一支年富力强、专业知识丰富、教学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队伍,只要措施得当,充分重视,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与社会功能。
1.充分认识武术教学是贯彻“健康第一”思想的手段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秀传统,体现“习武以德为先”,尚武崇德的精神。可以培养青少年讲礼守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操守。武术的练习,还可以培养青少年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有益于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2.武术教学为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奠定开辟了一个崭新途径
“终生体育”是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武术要以本身的优势占据学生日常锻炼的内容。“终身体育”的前提是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只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和各项体育活动中,有目的性、针对性和连贯性的安排武术内容,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它,习练它,一定能使相当比例的学生终身受益。从课程目标的四个方向来讲,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武术都是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3.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提高
教师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播者,要充分认识武术是必修课,增强自身武术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积累,具有完整的表达能力,正确优美的示范,摸索武术自身的教学规律,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法,在规定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具有编、创适应具体教学实际的能力,重视基础教学。
4.善于培养学习兴趣,提倡愉快教学
武术不仅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而且有着广泛的实践意义。利用武术中攻防动作的示范与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善于鼓励基础差的学生大胆动作,利用游戏方法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事例,组织学习,如“制伏罪犯”、“自卫术”等。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教学过程。
5.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日常的规范
作为教研组为教师制订教学计划时,一定要在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合理地安排武术教学,不走过场。教研组要有针对性的检查教师的备课,确定教学内容,检验教学效果。上级主管部门在组织开展优质课观摩、优秀教案评比、教师比武等各项活动中有侧重的安排一定比例的武术内容,真正体现出教师的全能性,教学的全面性,学生受教育的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