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安全防范工程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公安技术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项目资助: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S[2011]GHBG027, 甘肃政法学院2012校级教改项目 GZJG2012-B17
一、安全防范工程专业的现状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和教育部批准在工学门类下增列“公安技术学”一级学科。2011年12月,在原公安分院和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公安技术学院,是目前省内唯一、国内最早的,以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为专业支撑的工科院系。目前,我院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下设刑事科学技术、信息安全、安全防范工程三个专业。目前我校是国内较早的开设安全防范工程专业的本科学校之一,该专业目标是培养入行业、精技术、懂管理的专门人才,在搞好基础建设的同时,探索工程化培养模式,为我校进入“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特色专业建设
1、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
我院的公安技术学科建设主体思路为打造以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为支撑平台,以安全防范工程专业为工程基地,信息安全专业为交叉应用的专业发展模式,使各专业间交叉融合、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形成优势稳定的专业群,并为后续新专业的申请留出接口,计划新增专业消防工程、公安视听技术专业的申报和规划建设工作,为刑事科学技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的建设创造条件。公安技术学科教学体系建设需要积极和兄弟院校的交流沟通,大量走访公安、安全信息部门等部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并后,确定了教学大纲、课程体系规划、教与学的实践、以及目标评价。教学体系每过两年定期进行课程的建设和改革。
1)教学大纲的构建
教学大纲中一系列教学目标由5部分内容构成,包括“大学生基础课程”、“警察刑警”、“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基本技能”为模块进行设计。大纲具体描述了学生在工程教学项目结束后掌握了什么、会做什么。
2)课程体系构建
(1)以实现为主导课程体系
学院基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公安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以实现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即能满足民用企业实用的技术,又能针对公安部门的专业特色。重点具有懂刑事办案,到刑警部门他们有计算机专业特色,懂得安全防范工程体系的优势。同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施工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兼顾工程的构思、设计和运作,培养具有工程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高应用人才。
(2)公安技术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围绕建设以公安特色专业为支撑来系统地培养学生掌握刑事科学技术、信息安全、安全防范工程专业技能。教学改革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与互相支撑,注重学生的自身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知识的获取与创新能力以及终生学习能力。鼓励以项目工程开发方式促进学生和老师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将基础课系统和专业实验,实验训练,实习既成系统又相互融合。
这种课程结构会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设计有灵活的集成项目,提高学生设计实施经验和实施运作经验,也鼓励老师对自己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添加实践能力培养。鼓励老师对外承接项目和申报课题,以项目带动促进学习。
2. 教材及著作建设
公安技术学科教材和著作是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既定培养目标的基本工具,因此教材建设工作是公安技术学科发展的一项基本工作。针对当前公安技术学科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公安技术学科教材建设必须以完善的公安技术学科课程体系作指导,材建设规划,并采取措施鼓励高水平的教师参加教材编写.保证教材质量,以提高公安技术学科教材建设的整体水平。
3.精品课程建设
学院非常重视公安技术学科课程建设,对每门课程都有经费投入,优先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经费投入。经费按建设任务书分步、及时足额投入。对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再给配套,并在课程负责人培养、课程团队建设、实训条件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三、实验室建设
根据安全防范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及专业特色,安全防范工程专业拟建设实验室9个,其中专业基础实验室5个,分别是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数字电子技术与EDA实验室、系统仿真实验室、非线性电子线路与通信原理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专业实验室4个,分别是入侵报警实验室、视频安防监控实验室、出入口控制实验室、安防运营模式实验室。逐步建设安全防范系统仿真实验室、DSP开发研究实验室、实战综合指挥中心、公安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等专项实验室,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将以模拟实验街区作为安全防范警务实训和系统检测的场所。随着以上实验室的建设,设置创新实验平台,可为本科生课程提供的实践教学基地,还可为相应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提供支持。同时,也能为等相关研究领域提供科研实践支持。
在此基础上,继续完成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同时配合试验管理中心、国资委等部门完成省财政资金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四、专业实践教学
1.实训基地建设
建立新型的实训基地,把学生轮岗实训、教师技术开发和产品融为一体。营造公安实际办案需求和现代企业环境和文化氛围,具有的小型化、多样化、实战化实践场所。以此为依托,建设教学、科研、技术开发、服务、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综合技术开发中心。中心既要拥有现有实战技术,又要着眼未来新技术,发挥高新技术孵化器的作用。并通过技术合作、优势互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2.校企、校局合作及对外交流
校企、校局合作是公安技术专业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一线实践部门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公安及企事业单位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让学生把在校所学与实际业务有机结合,让学校和单位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重点建设实训基地有刑事科学技术实训基地、网络安全监察实训基地、安全防范工程实训基地、网络攻防和信息安全实训基地等。
3.公安特色专业技能竞赛
通过公安特色专业技能竞赛竞赛,促进公安技术类专业面向行业应用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改善教学方法、创新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面向应用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相关岗位的了解,提高公安特色专业的社会认可度,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水平。考虑到公安技术学科的专业特色,提前组织学生,参与赛前的集训。参赛项目包括全国信息安全大赛,全国网络对抗大赛,全国安全防范技术类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和校内公安技术比武竞赛。
五、师资队伍建设
公安技术学科的教师在日常的授课内容中多以理论知识为主,而实践应用能力较弱。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让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到重点大学进修加强理论基础,学习教学模式;到公安实战部门锻炼和听专业系的课程,了解公安一线需要,并学习涉计算机案件的办案方法。实施“引进来”的战略,聘请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荣誉教授、客座教授对专业建设和科研进行指导,请有经验的工程师、办案人员走进校园贴近教学,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课程
1 改革思路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是确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和计划,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1]。认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其培养的核心是卓越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不同行业的卓越工程师有不同的教育规律和培养特点。结合我校办学的条件以及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理念和要求,我们明确了本次修订培养计划的思路:①明确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目标;②以培养工程能力为目的,强化实践教学;③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④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彰显办学特色;⑤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⑥体现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具体做法
2.1 明确面向卓越工程师的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回答了“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这个根本性问题,对整个专业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灵魂。“卓越计划”中指出,本科阶段建议培养应用型工程师,主要是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行、维护。应用型人才又可划分为工程型、技能型和技术型三种类型[2],不同类型的人才在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有共性但也有特性,不同类型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发展层面侧重点不一样。
工程型人才要将科学原理及学科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主要从事设计、规划和决策工作,强调工程管理能力。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来说,主要是培养具备统筹、策划、管理能力的人才,如编导、制片、游戏策划、设计师、创意总监等。如果不具备市场调研能力、对系统工程的掌控能力、对作品的分析评价能力、出众的协调能力等,就很难胜任这些角色。对于这一层次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有高质量的教师和研究队伍、高水平的研究课题与研究成果做保障。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通过实际操作将工程型人才设计出来的方案、计划、图纸等转变成具体产品的人才,他们主要从事实际操作或具体运作,侧重于职业岗位的具体操作,强调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能,如动画师、渲染师、模型师、特效制作等技能型人员。技术型人才是介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于生产、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技术应用开发与现场管理,主要从事组织管理操作活动并处理操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从人力资源结构的层次来看,这类人才居于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执行管理层。如将游戏引擎开发、数字产品开发能力为主的人才定位于技术型,就需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性和行业性。
“卓越计划”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克服单纯技能型人才的误区,因此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定位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而要侧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并不断向工程型人才提升。
2.2 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
“卓越计划”通用标准中指出,培养规格具体体现在知识、素质和能力3方面的培养要求。卓越工程师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特点是知识面广,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能力强,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技术运用、推广和转换能力,能够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发明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参照这一通用标准,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时,遵循“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目标”的原则,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
2.3 重构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
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最终是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来实现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最核心的内容,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相应的课程体系决定的。由此可见,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重构课程体系时,需注意以下4点。
1)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特色课程体系。
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都是要以课程体系的特色来体现的,要办有特色的专业首先要有有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对部分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并没有依托学校已有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软硬件条件,发挥自身的优势,凸显自己的特色。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置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下,教师队伍在数字图像处理、游戏程序设计、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与可视化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整合其他学院的教师资源,引进优质专业师资。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偏重于游戏编程方向,同时依托“山东省智慧矿山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高校数字矿山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开展虚拟现实与仿真方向的课程,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专业特色。
2) 精心选择课程,优化整合知识结构。
关键词:工学结合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近些年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人才的需求已经全面扩大,这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就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了解决长春轨道交通集团的用人需求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于2011年被批准开设,2012年开始面向全省正式招生。为了更好地建设和发展该专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按照“工学结合”的特点和要求,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进行了精心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路
我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通过进行广泛深入的企业调研,依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要求,岗位的能力要求,按照“工学结合”的思路就如何进行专业定位、构建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和教学模式创新等问题,与企业专家进行了共同研讨,以制定出“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工学结合”特色应在教学模式上充分体现理论知识的学习与顶岗实习的深度融合,在教学过程上,重视教学的内容和工作任务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有机地结合,通过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的形式,来完成教学计划,这是对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能够培养企业所需求的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
2 “工学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2.1 以轨道交通行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科学地结合长春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来进行专业定位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长春经济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培养所需求的人才,其体现方式是科学地对专业进行合理定位。与此同时,合理地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科学的专业定位的前提条件,必须要进行企业的人才需求分析和行业市场调研。长春轨道交通3号线是吉林省长春市第一条轻轨线路,自2002年10月30日开通以来,长春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截止到目前,仍然急需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人才,需求量非常之大。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地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企业的调查,并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我院完全针对长春市现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情况,成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本专业以长春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从培养具有本地区特点的人才入手,主动的寻求与长春轨道交通集团的合作途径,共同商讨专业的科学定位。同时,实时关注长春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动态,合理地调整专业的发展方向,形成了具有长春市特色的专业特点。
2.2 注重岗位的专业能力的培养,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我院始终坚持着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基准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的建设始终以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中心来进行,这样可以达到使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岗位的定位相结合的目的。具体的实施计划如下。首先,邀请长春轨道交通集团的运营部门的领导,专家及其一线的技术人员与在校教师,领导共同组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体系开发小组。其次,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的流程进行合理化的规范。在开发的流程上,大概可以分为4个流程。(1)专业的定位及分析。小组人员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有关的岗位进行定位,所谓定位,就是在学生毕业后具体要从事的工作岗位的确认。一般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基本包括行车岗位和客运岗位两大岗位体系。行车岗位包括行车调度员,行车值班员等。客运岗位主要包括车站值班员,售票员等。(2)职业能力分析。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所就业的岗位都是轨道交通系统在运营当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岗位,所以要求学生要具备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比较系统的工程领域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特色知识;具备安全有效运营管理能力;具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实践综合分析能。(3)具体课程的设定。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的需求增加,所以课程的设置并非是固定的,一定要切合实际地按照企业的用人需求来设置.一方面,要以市场的调研作为基础,加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建设.要实时观察企业的动态,并聘请企业核心员工作为外聘教师,参加专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另一方面,要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以上综合分析,依据该专业职业能力体系,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和开发步骤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工作内容,将为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归属到相应的课程,形成以学生工作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2.3 校与企深度合作,推动“工学结合”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依据社会需求、学校定位、专业特色,首先明确本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是根本。武汉轻工大学是湖北省属高等院校,办学定位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培养目标——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确定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从社会、企业、校友和在校师生等各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制订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学习产出效果”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具体为:(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2)具备较强的解决土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各种手段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3)掌握力学原理、工程材料、工程结构的基本理论等专业基本理论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4)具有进行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2.人才培养计划
依据专业培养标准的学习效果目标、整合课程,制订设计项目等实践环节,编写每门课程或设计项目的课程大纲和课堂教案,并明确各课程与设计对专业培养标准的贡献,最终形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经过两年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制订出具有CDIO思想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意识的2013版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首次制订了面向学生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以学期为单位列出本科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降低了总学时和必修课比例,选修课选择性较大,并给出选课指导。对于“本科生综合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给出了具体要求,可操作性强,以人为本,合同式教育教学真正体现。本方案实践教学环节比例提高较大,占28%。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体现了CDIO把工程实践作为工程教育的背景环境的特点(土木工程专业<建工方向>主干课拓扑图见图1)。土木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先后建立了10余个专业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实行多重考核与评价方式。
3.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审核评估;联合培养;双主体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233-02
一、对地方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的现状分析
1.地方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联合培养还处于初级阶段,合作缺乏总体指导和制度规范,要想持续有效地推进联合培养,可谓是任重而道远。现在市场需求的毕业生应具有系统的专业技术理论基础、扎实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能运用新技术不断创新,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学生自我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但我国的现状是高职教育侧重于技能培养,地方普通本科教育侧重专业基础培养,都无法完全满足社会和市场对高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解决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而如何确保联合培养的持续有效推进,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2.地方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的深度与广度有所欠缺,尚未充分发挥双方的主体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合作培养的实施效果。高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大力倡导,并得以迅速发展,但高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远非易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存在着诸多难点。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的双主体功效,培养出高端应用型本科人才,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对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的双主体机制思考
1.双主体互动式的实施方案。审核评估不再是对高校办学质量的评估,而转向到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因此,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要从本校办学实际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家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和社会人才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加以确定,准确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联合培养的实施方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本科院校与高职学院共同探讨、协商、确立联合办学的实施方案;在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主体双方的良性互动,努力搭建高校之间开放融合的管理平台,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协议中应明确高校工作性质、联合办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模、合作工作机制、双方权利义务、培养经费分担等内容。二是成立管理机构。共同成立联合办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及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双方高层定期会晤和沟通机制,对联合办学过程进行全程管理与指导,研究决定双方合作的重大事宜,共同探索联合办学的思路和举措。三是制定实施原则和工作要求。在招生录取、学生管理、学籍管理、专业发展、就业指导等方面明确双方的工作原则和具体要求。在方案中既要充分体现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双主体地位,即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共同担任人才培养的主体,发挥人才培养“双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把双方的主体作用作为人才培养及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又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责、相互配合、交流互动,不断完善双方深度参与、全程合作的协同内涵,形成双主体互动式的实施方案。
2.双主体互补式的优势结合。众所周知,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办学层次、专业培养方面与高职学院都有很大的区别。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背景的本科层次人才,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相对较弱;而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则侧重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知识相对不够扎实、学历较低。因此,在联合培养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各自人才培养的优势,突出办学优势互补、地域优势互补;又要将二者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双主体互补式的有机结合。
3.双主体渗透式的资源整合。一是课程体系的有效整合,即根据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对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不同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共同研究确定课程体系的设置,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其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整合、重构现有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时间安排上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教学团队的有效整合,即通过培训、引进、交流、轮岗、挂职锻炼、课题研究等方式打造“协同”的专业教学团队。高校教学团队作为高校质量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联合培养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之一,是提高联合培养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三是实践教学条件的有效整合,即共建集操作性训设备、实验性科研设备于一体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近年来,高校实践教学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逐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熟经验,并相应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但由于各高校自身的文化底蕴不同,办学条件存在差异,部分高校存在实践教学资源零星分散、空置等问题,实践教学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应用和合理配置。四是教学管理的衔接,即通过教学管理的无缝衔接,让学生很快适应“1+3”模式,适应两所学校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环境。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联合培养的学生,面临着适应不同学校氛围、不同教学条件、不同生活条件等情况,双方高校要加强教学管理机制的衔接,建立衔接的教学管理组织机构,通过双方共建教学管理组织机构的运作,加强联合培养教学过程中的交流与协作,共同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4.双主体对接式的过程保障。审核评估关注“三个怎么样”,即质量保证体系建得怎么样、运行得怎么样和效果怎么样;或者说是“三个符合度”,即质量标准与质量目标的符合度、质量保证体系与质量标准的符合度、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效果与质量预期的符合度。这就提示我们必须建立覆盖教师、学生、管理者、用人单位等立体的、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让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能参与到质量管理与评价工作中来,才能真正地促进质量提高,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一是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保障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二是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保障联合办学的实施效果;三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保障学生就业能力顺应社会市场需求;四是过程监控与反馈评价的对接,合作高校双方通过政府的整体调控,结合学生及用人单位的评价与反馈,形成有效合力,对联合培养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监控和评价反馈。
地方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的双主体机制是教育资源高效配置的有效平台,对高校间的协同机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及现实意义。通过双主体机制的建立与实施,促使地方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联合办学,推动联合培养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从而更好地体现审核评估的“四个度”。
参考文献:
[1]李志义,朱泓,.审核评估范围结构及内涵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9):1-5.
[2]刘民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方法的几点思考[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3,(3):1-5.